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社會學(二) 空中大學花蓮中心 鍾燕菁
2
課程大綱 1 2 3 4 一、觀點與應用 二、社會學理論 三、社會學研究法 四、文化、宗教 五、社 會 化 六、社會互動 七、家 庭
期中考P1~P168 3 七、家 庭 八、社會組織 九、社會階層 十、人口都市化 4 十一、社會運動 十二、社會變遷 十三、社會問題 期末考P171~P354
3
第四章 文化、宗教與禮俗 第一節 文化的概念 第二節 宗教 第三節 禮俗 歷屆考古題: 1.文化特質(p92) 、文化叢(p93)
2.文化落差(p95) 、文化模式(p94) 、文化涵化(p97) 文化混血 (p99) 第二節 宗教 第三節 禮俗
4
第一節 文化的概念 文化是人的任何生活方式,一群人共同持有,且指導其行為的信念、價值(非物質文化),或所使用的物品(物質文化)。
廣義的文化包括文字、語言、建築、飲食、工具、技能、知識、習俗、藝術等 文化是共有的。 文化是學習得來的。 文化的基礎是象徵。
5
文化的層次與面向 「器物層次」簡單說就是指工具、衣食住行所必須的東西, 科技面向。
「制度層次」為了與他人和諧相處,人類創造出制度文化,經濟面向、 政治面向、 社會面向。 「理念層次」為了克服自己在感情、 心理上的焦慮和不安,人類創造了精神文化。美學價值面向、 信仰與概念面向 理念層次 制度層次 器物層次
6
第一節 文化的概念 :社會行為規範 民俗 是世代相傳做事或行動的社會習慣。筷子不插在飯上,紅白包,過年,中秋團圓… 民德 倫理規範或道德規範,合乎道德標準是好的、善的。禮義廉恥,仁義,忠孝 法律 經由國家機制透過一定程序完成的明文規範。民法、刑法…
7
第一節 文化的概念 1 文化特質 p92 文化叢 p93 社會 組成文化的最小單位。
可以是物質,如:一隻茶杯,也可能是非物質,如:兄友弟恭、山區文化等。每種文化特質都有 其特殊的意義、歷史背景、 在文化所扮演的功能。 社會 文化特質 文化叢 文化叢 p93 文化特質 指若干功能上相互整合的文化特質群,是研究「文化特質」 的一個單位。 以人文活動、文化表現的分布範圍為劃分標準。
8
祀壺現相 從「文化系」、「文化叢」與「文化圈」談「祀壺現相」的分佈 與西拉雅族的遷徙
9
第一節 文化的概念 2 文化模式 p94 是指一切文化都是由各個不同的部分組成的。是具有順序、連續而互相關聯的一套文化特質。
是一些標準化的行為方式與個體記憶文化的架構,是經過代代相傳的複製過程. 文化人類學家潘乃德(Ruth Benedict,1887~1948)女士,認為每一種文化都有一個主題,以這個主題為中心,而後表現出該文化外在的習俗、制度、行為等。她又認為,一種文化猶如一個人的思想與行為模式,多少必具一致性。每一種文化之內涵均具有代表其特色的特質,而這種特質並不一定為其他社會所共有,因此不同的社會具有不同的文化模式。
10
第一節 文化的概念 3 文化落差/文化失調 p94 物質文化的變遷速度比非物質文化的還要快。他認為物質發明所導致的變遷,要求相關的非物質文化,能對其作適當的調整。文化失調的階段,可界定為一種新物質發明及與其相關之非物質文化適當的調整時期。 「文化要素」以不同的的速率進行變遷,造成文化體系的分裂或斷層 理念層次 制度層次 器物層次
11
第一節 文化的概念 4 文化變遷 p96 促使文化變遷的原因,—是內部的,由社會內部的變化而引起;
二是外部的,由自然環境的變化及社會文化環境的變化如遷徙、與其他民族的接觸、政治制度的改變等而引起。 當環境發生變化,社會成員以新的方式對此作出反應時,便開始發生變遷,而這種方式被這一民族的有足夠數量的人們所接受,並成為它的特點以後,就可以認為文化已發生了變遷。 進化、發明、發現、傳播或借用,是文化變遷的過程或途徑
12
文化變遷的步驟 第一,揭發核心價值與信念:這些核心價值與信念必須包括所陳述的價值與目標,同時它們也體現在組織的隱喻、神話、故事與成員的行為中; 第二,承認、尊重與討論不同組織次文化的核心價值與信念差異; 第三,尋找意識與潛意識信念與價值間不同之處,並由組織加以選擇採用,建立新的行為規範來彰顯價值期望; 第四,長時間的重複這些步驟。當新成員進入這個組織之後,要確定他們接受的訊息夠清楚,同時應該強化大家所期待的行為。
13
第一節 文化的概念 5 文化涵化 p97 是將自己文化調適於主流文化的方式。兩種文化的互動過程,涵化程度隨著文化內部差異與調適能力而定;涵化會造成兩種文化越來越相似。 兩個文化接觸時,自覺有比較優越文化族群,較不能被涵化。
14
第 五 章 社會化 第一節 人類成長 第二節 人格理論 第三節 執行機制 第四節 再社會化 歷屆考古題:
第 五 章 社會化 第一節 人類成長 社會化 第二節 人格理論 1.鏡中我理論 2.角色採借理論 3.自我塑造理論 4.認同危機理論 5.認知發展理論 第三節 執行機制 家庭、學校、同輩團體、媒體、職場 第四節 再社會化 再社會化 歷屆考古題: 社會化(P117) 、再社會化 (P137) 顧里「鏡中我理論」 (p122) 「概括化他人」(p124) 米德「角色採借理論」(p123) 佛洛依德「自我塑造理論」(p125 )艾利克遜「認同危機理論」(p126)皮亞傑「認知發展理論」
15
第一節 社會化 社會化 P117 一個人獲得社會人格和學會參與社會互動的過程。嬰兒從一個生物個體轉化為社會成員的過程。
個人經由學習群體文化、學習承擔社會角色,來發展自己社會性格的過程。 社會化基本內容:1.教導生活技能、2.傳遞社會文化、3.統整自我觀念、4.培養社會角色。
16
第二節 人格理論1 P122 顧里:鏡中我理論 鏡中我三階段 我們對自己的印象是從別人的評估裡得來的,正像我們從鏡子裡才能看到自己的影像一樣
人們是透過觀察別人對自己行為的反應,而形成自我概念。 鏡中我三階段 1.我們想像別人眼中的自己 2.我們想像別人對我們的看法 3.我們如何反應別人的看法
17
米德的主我與客我 客我與主我 P38 客我 主我 有意義的象徵符號
「主我」I是自發和創造的部分。是主觀的自我或思想和行動的原動力。每個人獨一無二,與生俱來特徵。 「客我」me是客觀的自我,為主我和其他人觀察、回應及評估的部份;「客我」是由社會期望和需求,以及他人社會態度組織而成,常優先考慮他人的意見。
18
第二節 人格理論2 P123 米德:角色採借理論 人從生物我成為社會我,發展自己社會性的過程。
社會化就是把別人的態度內化,並依社會上的期待,判斷自己行為的過程。 主我 客我 角色採借:自己想像處在別人的位置,從而發展出他人的角度看待自我。 自我 個人反應 社會要求
19
第二節 人格理論2 P123 米德:角色採借理論 (一)模仿階段: 嬰兒出生後2年,多半是模仿父母的動作,以產生人際互動。以主我為中心,客我尚未發展。 (二)嬉戲階段:2歲開始,以角色採借的方式產生社會互動,客我開始發展 (三)遊戲階段:3,4歲時,開始接觸更多的人和群體(概括化他人,兒童對團體或組織的初步反應,社會角色與社會期望的產物,我們會從他人普遍的觀點反思自己的行為,選擇做出認為正確的事情,如遵守排隊秩序,不插隊。)
20
第二節 人格理論3 P125 佛洛伊德:自我塑造理論 人格三部分 社會化是將「生物的我」與「道德的我」整合為「真實的我」的過程。
社會化是個體從生物人成長為社會人,並逐步適應社會生活的過程。 人格三部分 本我 生物的我,依循立即滿足的享樂原則 自我 真實的我,能考量現實狀況,使得慾望的滿足能符合現實的要求,或將享樂延後 超我 道德的我,依循於社會道德規範行事
21
佛洛伊德:人格發展理論(補充教材) (1)口腔期(oral stage):發生於0-2歲。此時期的性感區為口腔,嬰兒主要靠吸吮、吞嚥等活動刺激得到本能性快感。 (2)肛門期(anal stage):發生於2-4歲。性感區發展至大腸與肛門,幼兒透過大小便消除排泄時緊張的刺激快感,以獲得滿足。 (3)性器期又稱性蕾期(phallic stage):發生於4歲-童年中期。幼兒主要靠觸摸自己的性器官獲得滿足。 (4)潛伏期(latent stage):發生於童年中期。此階段時間很長,卻未表現明顯的性發展而呈現潛伏狀態。此時期兒童失去對「性」相關活動的興趣,轉向週遭的有趣事物。 (5)性徵期又稱生殖期(genital stage):發生於青春期至成人之後進入兩性的成熟關係中。個體性器官成熟後,產生第二次的性慾衝動,性需求轉向相似年齡的異性。
22
心理社會發展理論的基本原則 艾力克遜:認同危機理論 (一)心理社會發展是連續而累積的,前一階段如何解決會影響下一階段解決的能力。
(二)心理社會發展包含一連串橫跨一生中的各種不同發展議題。 (三)心理社會發展是有次序性及階段性的 (四)心理社會發展主要反應在發展任務上 (五)心理社會發展各個階段主要關心的是發展任務的內涵。
23
第二節 人格理論4 P126 艾力克遜:認同危機理論 將人類成長分為八個階段,每個階段有其心理危機;每個階段能否成長和衝破難關,取決於每個階段的成長和解決問題的程度。 人格發展的每個階段是由認同危機來定義的,穩定自我認同,源自於對這些「認同危機」的積極解決。
24
艾力克遜社會化階段-心理社會發展理論 階段 年 齡 任 務 與 危 機 1 嬰兒期(0-1) 信任愉悅 與 不信任感 2 幼兒期(2-3)
年 齡 任 務 與 危 機 1 嬰兒期(0-1) 信任愉悅 與 不信任感 2 幼兒期(2-3) 自主獨立 與 懷疑忐忑 3 兒童期(4-6) 主動熱情 與 內疚惶恐 4 學齡期(6-11) 勤奮積極 與 自卑頹喪 5 青年期(12-18) 角色認同 與 角色混淆 6 成年期(19-30) 異性親密 與 個人孤獨 7 壯年期 代際關懷 與 自我沉溺 8 老年期 完美生命 與 絕望落寞
25
第二節 人格理論5 P129 皮亞傑:認知發展理論 個體社會化與認知能力息息相關。
社會化是一個積極的過程,為了社會化兒童必須吸收知識並加以消化。 階 段 年 齡 特 徵 感覺動作期 1.5-2歲 透過器官感覺經驗外界物體的存在。 前操作期 2-6歲 從自己角度看待世界、學會使用符號象徵,了解符號代表的意義。 具體操作期 7-11歲 能具體邏輯操作、有保留概念 形成事物間聯繫概念 形式操作期 12歲- 可以概念、抽象邏輯的推理演繹思考
26
社會化的實施領域 第三節 社會化的執行機制 P132 政治社會化:政治意識、政治偏好、政黨傾向… 族群社會化:族群意識、風俗、習慣與傳統…
法律社會化:按照法律制度來規範自己的行為。 性別角色社會化:依性別角色來支配自己的行為。 道德社會化:道德標準
27
社會化的主體 一.家庭: 第三節 社會化的執行機制 P132 1.個人一生社會化奠定的基礎, 2.最重要的社會化群體。
3.家庭成員,主要照顧者是個體的重要他人 4.家庭是人格形成、人格社會化及人格發展的中心。5.家庭環境因素對於個人的觀念,心理和行為習慣發生潛移默化的深刻影響,甚至影響個人的終生。
28
社會化的主體 二. 學校: 第三節 社會化的執行機制 P132 1.學校是比家庭更正式更系統化的社會化機構。
2.特定的學習環境,有組織,有目的的接受系統化的教育的各種條件,社會化帶強調專門的學習,帶有半強制性。 3.兒童學會服從正式的規則,而不僅僅是順從個人。
29
社會化的主體 三.同輩團體: 第三節 社會化的執行機制 P132 1.有相同的社會地位,並且年齡相仿的一群人。
2.兒童時期:同輩團體多是偶然,不一定是朋友 3.成人時期: 年齡、 興趣、 家庭背景…..等方面比較接近的人們自發結成的社會群體。
30
社會化的主體 四.大眾傳媒 第三節 社會化的執行機制 P132 1.社會組織在廣大社會成員之間傳遞資訊,互通情報所採用的各種通信手段。
2.快速而直接的傳遞社會文化。 3.形式多樣,內容豐富,受眾廣泛。價值觀的導向作用,人們行為活動的暗示作用。 4.在美國等西方國家,電視被社會學家稱為兒童的 主要社會化力量。
31
社會化的主體 五. 工作單位: 第三節 社會化的執行機制 P132
1.職業社會化的場所:職業技能,職業規範,扮演角色等 職業活動 職業成就 確立社會地位,實現人生理想和價值,形成個人的能力,品格,氣質性格等心理特徵。 2.工作單位是成人社會化不可或缺的環境,同時也是檢驗和發展家庭和學校社會化成果的場所。 3.人們在工作單位中發現許多書本上沒有或與書本上不相符合的文化因素,這些新的因素甚至會衝擊和威脅他們在家庭和學校中所形成的價值觀念。
32
第四節 再社會化 有意忘掉舊價值觀和行為模式,接受新的價值觀與行為。
社會化的個人因為新角色、情境或經驗而對自我的價值、態度與行為產生調整,重新學習以獲得適應,表現新的角色與行為的歷程 。 繼續社會化VS 再社會化 再社會化:更基本、更迅速的灌輸價值觀念或文化,以徹底改變或放棄原來生活方式而接受另一種截然不同生活方式的過程。
33
第 六 章 社會互動 第一節 意涵 第二節 理論 第三節 形式 第四節社會角色 符號互動論、戲劇理論、俗民方法論
第 六 章 社會互動 第一節 意涵 第二節 理論 符號互動論、戲劇理論、俗民方法論 第三節 形式 (一)交換、(二)合作、(三)競爭 (四)衝突、(五)疏離 第四節社會角色 1.社會角色:社會地位的外在表現、一套行為規範與行為期待、人的多種社會屬性和社會關係的反映、構成社會群體和社會組織的基礎 2.角色扮演階段:角色期待>角色認知>角色行為 3.角色失調:角色緊張、角色衝突、角色混淆、角色中斷、角色失調
34
第一節 社會互動的意涵1 P147 社會互動 人類社會生活的基本要素,人與人、人與群體、群體與群體間,直接或間接的接觸而發生的交互作用。
35
第一節 社會互動的意涵2 P148-149 社會互動 *語言對情境的社會意義表達不到35% *非語言65% 身體外貌,衣著,個人神情姿勢……
語言VS.非語言 *語言對情境的社會意義表達不到35% *非語言65% 身體外貌,衣著,個人神情姿勢…… 肢體語言: 手勢、姿勢 互動空間:身體距離、空間文化 非語言
36
第二節 理論1 - 符號互動論1 P 人與人的互動透過種種象徵如語言、手勢、表情、文字、符號等來表達互動。社會是由互動的個人所組成,人類的觀點是經由與別人互動學習而來,進而影響行為的產生。 在互動過程中,人類學習、創造並分享各種觀點,觀點進而影響行為的產生。 人類互動是基於對有意義符號的一種詮釋和行動過程。
37
第二節 理論1 - 符號互動論
38
第二節 理論1 - 符號互動論
39
第二節 理論1 - 符號互動論
40
第二節 理論1 - 符號互動論
41
第二節 理論1 - 符號互動論2 P151 互動論的三個原則:
第一: 我們對於事物所賦予的意義,我們對其採取行動。Eg. 陰柔特質男孩:娘娘腔 Vs 花美男 第二:我們對於事物所賦予的意義是社會互動的結果 意義是共享的 第三 : 為了賦予情境某種意義並決定怎樣行動,我們都經過一個內在詮釋過程 米德的角色採借 、 自我對話
42
第二節 理論2 – 戲劇理論 P153 人生如戲,社會是一座舞臺。把人們看成是戲劇中的演員,在人際互動中,個體的行動往往是「表演給對方看的」。 「自我呈現」或「印象管理」是為了使他人照我們的願望看到自己,在他人面前展示自己的努力。 陌生人或偶爾結識的朋友看到的是『前臺』行為,只有關係更為密切的人才能看到『後台』行為。
43
第二節 理論3 – 俗民方法論 P155 在人際互動中,有一套我們大家都『不言自明』的規則;且可以運用這套規則指導我們的行動。
俗民方法是強調:生活的、通俗的、直接的、邏輯的程序,俗民方法使人們即便是彼此並不認識的情況,也能有效的溝通和互動。 社會互動的規則涉及人們彼此擁有隱含的理解、預期、假設。
44
第二節 理論3 – 俗民方法論 P155 人際日常行為,並非如科學研究所指陳的理性行為,因此所謂社會秩序並非是一種真正存在的實體,它只不過是互動中人們之間的一種「直覺」和「習慣」。 例:稱謂、服裝、初見面友好表現(微笑、點頭) 握手、遞名片、擁抱……
45
第三節 社會互動的形式 P157 合作性社會行為:交換、模仿、 合作、同化。 反抗性社會行為:競爭、衝突、敵對、強制、疏離等
社會行為規範:風俗、習慣、道德、宗教、法律、制度。
46
第三節 社會互動的形式 P157 交換:個人或群體旨在獲得報酬或回報形式的互 動 關係。 合作:人際之間為了達到共同目標,互相配合的一
種和諧行動。 競爭:諧社會成員為了爭取有限的資源,在彼此可 接受的條件下,積極獲取資源的過程。 衝突:個人或群體間產生較為激烈情緒和仇視敵對 的對抗行為。 疏離:個體與事物之間的一種生疏無法認同融入的 現象。
47
第四節 社會角色的意涵1 P162 社會角色包括下列四方面的涵義: 1.社會角色是社會地位的外在表現 2.社會角色是一整套行為規範和行為期待
3.社會角色是人的多種社會屬性和社會關係的反映 4.社會角色是構成社會群體和社會組織的基礎
48
角色期待 角色認知 角色行為 第四節 社會角色的意涵2 P163 社會角色的扮演分為三個階段: 1 社會對某一角色的行為模式的期望和要求。
對其角色規範和角色要求的認識和理解。 角色行為 3 角色扮演的實際過程或行動。
49
第四節 社會角色的意涵3 P164 常見的「角色失調」有以下5種情況: 角色緊張 角色中斷 角色衝突 角色失調 角色混淆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