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現 代 詩 選 (二).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現 代 詩 選 (二)."—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現 代 詩 選 (二)

2 新詩是什麼?-回顧篇 新詩,又稱新體詩,以與古(體)詩有所區別。
古詩多需押韻,部分需符合一定平仄和對仗,而新詩完全不受押韻、平仄和對仗之規範,創作方式極其自由。 zh.wikipedia.org/wiki/新詩

3 散文與詩的不同 我在雨中等你,雨依然下著,天際已隱然出現彩虹。 等你,在雨中,在造虹的雨中(余光中〈等你,在雨中〉)
散     文 我在雨中等你,雨依然下著,天際已隱然出現彩虹。 等你,在雨中,在造虹的雨中(余光中〈等你,在雨中〉) 第一排學生有人在死背英文單字,有人在專心讀日文;至於最後一排的學生呢?一個一個睡著了。 第一排學生有人咬著英文單字/有人抓住片假名不放/末排的學生已按照順序/去周公家裡(渡也〈講師日記〉)

4 夕陽即將西下,餘暉滿地,好像鋪上了一層紅珍珠。
那小路鋪以紅珍珠通往太陽的寢室(蔚瑛,散步的黃昏) 多雨的季節,每日每日,雨只是不停地下,反覆著滴滴答答如此單調的聲響。 翻來覆去/總是那幾句話/嘰嘰喳喳/滴滴答(非馬〈雨季〉) 離別之後,我一直想念著遠方的你。登高望遠時,不論望見蜿蜒的小河或是茂密的叢林,我只是在想:不知何時再能與你相見? 我爬上層層高樓/望見了蜿蜒曲折的小河/望見了茂密的叢林/但,我望不見你(陳義男〈思念〉)

5 散     文 抒情遣興,主觀的文學 敘事狀物,客觀的文字 欣賞憑感情去感受,意會 欣賞憑理智去理解,言喻 形式精美 ,用字精練 揮洒自如,有較多之從容 讀詩須再三咀嚼 讀散文可順流而過 以米釀酒使人沉醉 如米煮飯使人飽足 多用比興,重聯想,重含蓄 多用直敘,重本意,重坦明 情境貴豐富,聞一知三 文字貴精確,聞一知一

6 下酒 老的時候 風乾 醃起來 加點鹽 把你的影子 甜蜜的復仇   夏宇 一、分行詩 新詩形式

7 韻腳的整齊 句的均齊 節的勻稱 詩詞的音韻節奏 避免因襲古典 2.格律詩 1.自由詩 分行詩的★類別:

8   昨日 沉澱出所有的 是不是 也可以      一首詩      如果在我們的心中放進 那麼 如果 渣滓 就能沉澱出 所有的 一塊小小的明礬 他們說 在水中放進 席慕蓉.試驗之一

9 在---我的心頭---蕩漾。 波光裡的---艷---影, 是---夕陽中的---新娘; 那---河畔的---金柳 作別---西天的---雲彩。 我---輕輕的---招手, 正如我---輕輕的---來; 輕輕的---我---走了, 徐志摩.再別康橋節選  格律詩--豆腐方塊體

10 二、分段詩—散文詩 4依詩的內容可以分段 3繼承古典詩不分行的傳統 詩句中字句的突出性 2強調全詩的整體結構,減少 1詩的形式分段不分行
★特色: 二、分段詩—散文詩

11 匆匆 .朱自清 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但是聰明的,你告訴我,我們的日子為什麼一去不復返呢? - - 是有人偷了他們罷;那是誰?又藏在何處呢?是他們自己逃 走了罷;現在又到了那裡呢? 我不知道他們給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確乎是漸漸空虛了。在默默裡算著,八千多日子已經從我手中溜去;像針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裡,我的日子滴在時間的流裡,沒有聲音,也沒有影子。我不禁汗涔涔而淚潸潸了。……

12 蘇紹連.七匹布 母親只買回了七尺布,我悔恨得很,為什麼不敢自己去買。
我說:「媽七尺是不夠的,要八尺才夠做。」 母親說:「以前做七尺都夠,難道你長高了嗎?」 我一句話也不回答,使母親自覺地矮了下去。 母親仍按照舊尺碼在布上畫了一個我,然後用剪刀慢慢地剪, 我慢慢地哭,啊!把我剪破,把我剪開,再用針線縫我,補我,……使我成人。

13 衣服被獸爪撕破,指甲裏有血跡,耳朵裏有蟲聲, 低頭一看,令我不能置信,我竟變成四隻腳而全身生毛的脊椎動物,我吼著:「這就是獸!這就是獸!」小學生們都嚇哭了。
背後的黑板是暗綠色的叢林,白白的粉筆字「獸」蹲伏在黑皮上,向我咆哮,我拿起板擦,欲將牠擦掉,牠卻奔入叢林裏,我追進去,四處奔尋,一直到白白的粉筆屑落滿了講臺上。 教了一整個上午,費盡心血,他們仍然不懂,只是一直瞪著我,我苦惱極了。 我從黑板裏奔出來,站在講臺上, 蘇紹連.獸 我在暗綠的黑板上寫了一隻字「獸」,加上注音「ㄕㄡˋ」, 轉身面向全班的小學生,開始教這個字。

14 顧名思義就是可直接訴之視覺形象的詩。也就是把文字描述的情境,直接外顯出來。
★定義: 顧名思義就是可直接訴之視覺形象的詩。也就是把文字描述的情境,直接外顯出來。 任何訴諸詩行幾何安排,發揮文字象形作用,甚至空間觀念的詩,都稱之為具體詩。 三、圖象詩

15 林亨泰 風景No.2

16 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 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 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 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 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 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 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 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 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 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 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 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 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 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 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 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兵 兵兵兵兵兵兵兵乒兵兵兵兵兵兵兵乓兵兵兵兵兵兵兵乒 兵兵兵乓兵兵乒兵兵兵乒乒兵兵乒乓兵兵乒乓兵兵乓乓 乒乒兵兵兵兵乓乓乓乓兵兵乒乒乓乓乒乓兵乓兵兵乓乓 兵乒兵乒乒乒乓乓兵兵乒乒乓乓乓乓乒乒乓乓乒兵乓乓 乒兵乓乓乒兵乓乓乒乒乓乓乒乒乓乓乒乒乓乓乒乒乓乓 乒乒乓乓乒乒乓乓乒乒乓乓乒乒乓乓乒乒乓乓乒乒乓乓 乒乒乓乓乒乒乓乓乒乒乓乓乒乒乓乓乒乒乓乓乒乒乓乓 乒乓乒乓乒乓乒乓乒乓乒乓乒乓乒乓乒乓乒乓乒乓乒乓 乒乓乒乓乒乒乓乓乒乓乒乓乒乒乓乓乒乓乒乓乒乒乓乓 乒乒乒乒乒乒乒乒乓乓乓乓乓乓乓乓乒乒    乒乒乒    乓 乓乓    乒乓乒乒    乒    乓        乒乒            乒乒        乓乓 乒乒        乓乒    乒    乓    乒    乓    乒乒乒        乓    乒     乒乒    乓    乓乓    乒    乒        乓        乒    乓            乒 乒                        乓乓                        乓                乒    乓     乒            乓                乒                    乓                乓             乒                                                            乓 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 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 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 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 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 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 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 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 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 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 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 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 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 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 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 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丘 陳黎.戰爭交響曲

17 作品說明 印 度 有 許 多 往 事 書 及 古 代 一 些 作 品  談 及 宇 宙 輪 迴的 事 。 印 度 人 的 「劫」(Kalpa),佛 經 譯 為 「劫 簸」或 「劫 波」,有 大 劫 、 中 劫 、 小 劫 之 別 。 宇 宙 一 次輪 迴 要 經 過 一 個 大 劫 的 時 間 。 其 計 算 方 法 : 從 人壽 八 萬 四 千 歲 時 , 每 經 百 年 , 人 壽 即 減 一 歲 , 減 至 人 壽 十 歲 , 復 從 十 歲 , 每 百 年 增 一 歲 , 增 至 八 萬 四 千 歲 。 如 此 一 減 一 增 , 為 一 小 劫 ; 二 十 增 減 , 成 一 中 劫 ; 總 成 住 壞 空 四 中 劫 , 為 一 大 劫 。 這 就 是 一 世 界 之 終 始 。 世 界 空 則 復 成 , 成 己 又 空 , 就 這 樣 循 環 不 絕。----摘自〈宇宙大輪迴〉 (蘇雪林發表於 1985年8月《超心理學研究雜誌》38期)

18 新詩發展回顧—方舟p102 1917年二月 胡適以白話在「新青年」雜誌上作詩八首。
胡適是民國以來第一位大力提倡並發表新詩的人物,其文學改良(文學改良芻議)主張對新詩有一定的歷史意義。「國語的文學,文學的國語」口號喊得響叮噹。

19 1920年三月 胡適出版中國有史以來第一本白話詩集「嘗試集」。 夢與詩/老鴉/希望/秘魔崖月夜/獅子-悼志摩/過河卒子

20 二十年代新詩社團風起雲湧,或說前仆後繼。
有中國初期象徵派,浪漫主義詩派,以周作人、朱自清等人為主的現實主義詩人群,及詩人最多、聲勢最大的新月派。 新月詩派傾向格律詩,採西洋格律,形式整齊,音節鏗鏘,風格含蓄深刻。象徵詩在本質上則傾向靈魂感覺的抒寫,反格律而重自由,重飄忽幽渺的音韻節奏。

21 三十年代 受抗戰影響,朗誦詩及抒情詩為此時期雙璧。覃子豪、艾青等。 戴望舒以反現實主義的「現代派」獨樹一幟。 受戰爭之時代氛圍影響,詩人以其健筆寫同仇敵愾、悲憤激昂的朗誦詩以鼓舞士氣,有寫實風格。

22 四十年代 1949年國土分裂,新詩在大陸失去茁壯的土壤,覃子豪、鍾鼎文、紀弦等人將火種帶到台灣。 1920~1945年,日本統治下的台灣在新詩亦有相當成就展現,著名詩人有張我軍、賴和、林芳年等。

23 五十年代 新詩在台灣大放異彩。學院派與軍中詩人相互競技。 重要詩社有三:現代詩社、藍星詩社、創世紀詩社。

24 強調西化「橫的移植」與繼承中國文化傳統的「縱的繼承」兩派開始試行調和。
現代詩社由紀弦領軍,推行新詩現代化。 藍星詩社由覃子豪、鍾鼎文、余光中等人合組,以無口號自居。 創世紀詩社由張默、洛夫等人創設,主張「確立新詩的民族路線,掀起新詩的時代思潮」。 三詩社皆為長命詩社,歷久不衰,至今依然活躍。

25 六十年代 笠詩社成立,強調台灣鄉土情。 重要詩人有白萩、林亨泰、杜國清等。 台灣本土意識逐漸在詩壇覺醒,到了九十年代與政風強調本土化結合之後發燒更甚!

26 七十年代 新詩持續發燒,龍族詩社、大地詩社等相繼成立,詩壇人才輩出:陳芳明、羅青、吳晟、蘇紹連、向陽、沙穗、非馬、蕭蕭等皆是。 大陸有所謂「朦朧詩」誕生,優秀詩人有北島、江河等。 龍族詩社以中國意識為號召,在公元二千年左右開始寫作台灣文學史的陳芳明當年即為龍族詩社健將。

27 八十年代 文學價值挑戰。但有多首精彩的敘事長詩出現,名家有劉克襄、白靈、杜十三、林彧、初安民、簡政珍等。

28 九十年代 詩風呈多元發展,後現代色彩濃厚。老中青三代各有才人出。 大馬詩人崛起,如陳大為等。

29 吳 晟 — 田 埂 上 的 詩 人

30 吳晟,本名吳勝雄,1944年生,彰化縣溪州鄉圳寮村人,世代務農。
屏東農專畢業後,回鄉定居,於老家附近的溪州國中教授生物,業餘則陪母親下田,耕讀生涯三十餘年。 1980年以詩人身分應邀赴美,參加愛荷華大學國際作家工作坊,為訪問作家,為期九個月。 1983年,讀者文摘雜誌將其散文集《農婦》全書濃縮以十八頁篇幅刊載,並以十六國文字發行於世界。 著有詩集《飄搖裡》、《吾鄉印象》、《泥土》、《向孩子說》、《吳晟詩集》、散文集《農婦》、《店仔頭》、《無悔》、《不如相忘》、《詩緣》等。 2001年自溪洲國中退休後,目前專事寫作及耕種,兼任靜宜大學台灣文學講師。

31 十六歲(讀初中時)的文星雜誌收錄刊登,對正值青澀年華的文藝青年來說是莫大的鼓勵,亦激發了日後源源不絕的創作潛力。
吳晟廿六歲,返鄉任教二年後,其創作風格有了極大的改變,不再是風花雪月的情緒,不再是為賦新詞的憂鬱。也許是農村現實生活的刺激, 也許是長時間的自省與醞釀,至1984(40歲)年止,吳晟寫出了近百首描寫台灣農民的生活,探討台灣農民命運,以及關懷台灣社會現象,變遷等的精彩詩篇,量既多、質又佳,深受文壇肯定與重視。

32   在吳晟的〈無悔‧沈默〉一文中,他說:「我的創作動力主要來源,乃是來自生活的感動,大多依賴自我充電、自我鞭策,而無關乎有沒有掌聲。」在〈無悔‧轉變〉裡,他也說:「我寫的詩,莫不是植根於踏實的生活土壤中,歷經長時期的體會醞釀,才緩慢發芽、成形,而以鮮活熱烈的血液記錄下來。」 

33 真誠批判精神   面對現實生活的實際體驗,加上正直坦誠的內在性格,造就了吳晟明確而濃厚的鄉土意識,亦隱含了是非分明,真誠執著的批判精神。他曾說:「我們確信,唯有正直不屈、坦誠無私的聲音,才能激發社會的熱情,才能挽救但圖私利、普遍對公眾道義過度冷漠的因循。……長久以來,我堅持如是的信念,並一再警惕自己:絕不假藉任何理念寫下一言一句虛假的文字。這本是一個讀書人最起碼的要求和骨氣」。這樣的堅持是求自現實的體驗、反省,再與學說相印證,所淬鍊出的智慧。

34 作品

35 從田野間走出來的農村詩人 吳 晟

36 1 吳晟的寫詩生涯從什麼時候開始? 問題選項 1.國小 2.國中 3.高中

37 2 他在中學時期發表於報章雜誌上的詩總共有幾首?

38 3 他婚前寫詩的筆記簿只悻存兩本,為什麼? 1.被他燒掉的 2.被老婆丟掉的 3.被孩子撕破的

39 4 他寫詩除了是來自於對文學的興趣和理想,還有什麼因素促成?

40 5 讀農專時期,他父親出車禍身故, 這件事他寫成一首詩,詩的題目是?
1.過客 2.輪 3.階

41 6 大學畢業後,對於出路他有過一番心理掙扎,最後他捨報社編輯不就,而選擇返鄉任教國中的理由是什麼?
1.不忍母親獨自耕田 2.不忍妻小留在鄉下 3.不能忍受都市文明

42 7 歌手羅大佑曾將他的"吾鄉印象"譜曲作詞,但遭到政府禁唱,原因是什麼?
1.歌詞太俚俗 2.歌詞有反政府意識型態 3.歌詞內容太灰色

43 8 他的詩最早收入國中課本的是哪一首? 1.吾鄉印象 2.農婦 3.負荷 4.不驚田水冷霜霜

44 9 1997年以後,國中國文課本改收他的哪一首詩? 1.農婦 2.負荷 3.吾鄉印象 4.不驚田水冷霜霜

45 10 你讀的國中國文課本裡,收的是他的哪一首詩? 1.農婦 2.吾鄉印象 3.負荷 4.不驚田水冷霜霜

46 年以後他開始寫散文,原因是什麼? 1.江郎才盡了 2.興趣轉變了 3.發現詩不能完全表達他要傳達的鄉土

47 12 他形容寫詩的感覺像什麼? 1.談戀愛 2.喝醉酒 3.大夢一場

48 13 他的詩集"農婦"以誰為封面,充滿了泥土味? 1.父親 2.母親 3.鄉下人

49 14 在影帶裡接受訪問的吳老太太,時年高齡多少了?
1.七十以上 2.八十以上 3.九十以上

50 15 吳老太太說她幾歲就開始幫忙農事了? 問題選項

51 年公視將他的哪篇作品改編成電視劇? 問題選項 1.負荷 2.吾鄉印象 3.輪 4.農婦

52 17 承上題,該劇的主角就是誰的化身? 問題選項 1.妻子 2.母親 3.鄰人

53 18 吳老太不喜歡看"農婦"電視劇的原因是什麼? 問題選項 1.演得不好 2.聽不懂國語 3.劇情與原著差太多

54 19 當時主演農婦的演員是誰? 問題選項 1.江霞 2.孫淑媚 3.黃乙玲

55 20 這個改編自他的作品的電視劇,現實生活中的主角卻予以排斥,這和時代背景有什麼關係?
問題選項 1.當局打壓台語文化 2.觀眾偏好國語節目 3.在鄉下電視機尚未普遍

56 21 他生命中最重要的兩個女人是誰? 問題選項 1.母親和妻子 2.母親和女兒 3.女兒和妻子

57 22 詩人夫妻倆都是從事什麼職業? 問題選項 1.種田 2.老師 3.寫作

58 23 他的哪一本作品,一改平日溫和風格,充滿了對社會的批判性?
問題選項 1.無悔 2.空白 3.寒夜

59 24 承上題,他在作品裡所痛心的事情是什麼? 問題選項 1.台語文化遭到打壓 2.環境被人為破壞污染 3.言論不自由

60 25 在採訪他的末了,詩人語重心長的說了什麼話? 問題選項
1.對於台灣這塊我們要長居久安之地要疼惜 2.希望台語文化不在被打壓 3.希望政府重視農村文化的保留

61 26 〈蕃薯地圖〉全詩分為幾節? 問題選項 1.三節 2.四節

62 27 〈蕃薯地圖〉全詩自頭至尾結構完全相同嗎? 問題選項 1.是 2.否

63 28 全詩情境依次加深,情感依次增強,依序為下列何者?
問題選項 1.「奮鬥過程」「實質的榮辱苦樂」的承擔 -->「生存、生計」-->「歷史命脈的苦難」、「傳統農民的安命堅忍」精神-->「殷殷告誡,守住家鄉泥土」。 2.「奮鬥過程」「實質的榮辱苦樂」的承擔 -->「生存、生計」-->「殷殷告誡,守住家鄉泥土」。-->「歷史命脈的苦難」、「傳統農民的安命堅忍」精神 3.「生存、生計」-->「奮鬥過程」「實質的榮辱苦樂」的承擔 -->「歷史命脈的苦難」、「傳統農民的安命堅忍」精神-->「殷殷告誡,守住家鄉泥土」。

64 29 本詩所使用的修辭包括哪些? 問題選項 1.類疊 2.譬喻 3.呼告 4.省略

65 30 本詩以的句式一唱三歎,正是哪種體式的風格? 問題選項 1.荊公體 2.山谷體 3.民謠體

66 Ans 1~5/6~10/….. 231小時後常挨打,抒發鬱悶而寫詩 2 13344 31221 42211 12121

67 吳晟【向孩子說】自序- 說明:創作不為虛偽的形 勢、浮面的應酬、表面 的讚語,只是生命的感 激與掛慮。
孩子啊!阿爸偶爾寫的詩 無意引來任何讚嘆 也不必憑藉任何掌聲 和我們每天在一起勞動的村民一樣 對深奧的大道理,非常陌生 又欠缺曲曲折折的奇思妙想 只是一些些 對生命忍抑不住的感激與掛慮 說明:創作不為虛偽的形 勢、浮面的應酬、表面 的讚語,只是生命的感 激與掛慮。 【向孩子說】:77年 ~83年創作 和我們生長的鄉村一樣 不喜歡裝腔作勢 阿爸偶爾寫的詩 沒有英雄式的宣言 也沒有輝煌的歌頌 只是一些些 粗俗而笨重的腳印 和我們日日親近的泥土一樣 不喜歡說漂亮話 阿爸偶爾寫的詩 沒有繽紛耀眼的光采 也沒有華麗迷人的詞句 只是一些些 安份而無甜味的汗水

68 讀過方舟【吳晟詩賞析】 -請思考- 1【向孩子說】此系列共寫作多久? 2此系列共寫了多少詩? 3這系列詩作品的寫作形式有什麼特色? 4宋田水以為這些詩是什麼特質? 5宋田水以為吳晟四種創作風格中那一種風 格最為精華? 6吳晟將對子女的對話提昇到對民族的對 話,是源於詩人那種心態?

69 答案 1.【向孩子說】此系列共寫作多久? 1977~1983年共 6年 2.此系列共寫了多少詩? 共 36首
3.這系列詩作品的寫作形式有什麼特色? 以對自己子女,進而對自己的學生,和自己民族的後說 話的形式,漫發成一個系列 4.宋田水以為這些詩是什麼特質? 教育詩 5.宋田水以為吳晟四種創作風格中那一種風格最為精華? 第一種:要孩子不要自己是農民子弟而自卑,要一生一世都向祖父母學習。 6吳晟將對子女的對話提昇到對民族的對話,是源於詩人那種心態? 源於詩人的「鄉土之愛」。

70 蕃 藷 地 圖

71 1.蕃藷地圖 (蕃藷地圖喻台灣農村) 鋤上這一張蕃藷地圖 (堅硬是造成粗糙手的原因) 阿爸從阿公粗糙的手中(表示長繭)
大意:從阿祖到阿公到阿爸,傳承了堅忍吃苦的性格,正是台灣原始精神) (表示農人為生計而奔忙,也打下台灣的基石) 深厚的泥土中 (蕃藷地圖喻台灣農村) 鋤上這一張蕃藷地圖 鋤呀鋤!千鋤萬鋤 (表示農民生性敦厚,不善言辭,更安於命 分, 不會抱怨) (堅硬是造成粗糙手的原因) 默默接下堅硬的鋤頭 如阿公從阿祖(省略粗糙的手中) 阿爸從阿公粗糙的手中(表示長繭) 1.蕃藷地圖

72 (表示需扛起台灣的過去,不論榮耀或屈辱) 所有的悲苦和榮耀 挑起這一張蕃藷地圖 挑呀挑!千挑萬挑 (堅韌是造成石造肩膀的原因)
大意:從阿祖到阿公到阿爸,傳承了堅韌忍耐的性格,也挑起台灣的過去。 (表示需扛起台灣的過去,不論榮耀或屈辱) 所有的悲苦和榮耀 挑起這一張蕃藷地圖 挑呀挑!千挑萬挑 (堅韌是造成石造肩膀的原因) 默默接下堅韌的扁擔 (省石造的肩膀) 就如阿公從阿祖 (喻其長厚繭堅硬) 阿爸從阿公石造的肩膀

73 多難的歷史(第三節) 記錄了這一張蕃藷地圖 就如阿公從阿祖 阿爸從阿公木訥的口中
大意:從阿祖到阿公到阿爸,傳承了安分守己的性格,也傳承台灣多難的歷史。前三節用詩經民謠反覆吟詠的寫作特色。 (歷史是抽象的傳承) 多難的歷史(第三節) 記錄了這一張蕃藷地圖 說呀說!千說萬說 (農人如大地一般木訥) 默默傳下安分的告誡 (省略木訥的口中) 就如阿公從阿祖 阿爸從阿公木訥的口中

74 和這張地圖的血緣關係 甚至急於切斷 雖然,有些人不願提起
總說:以類疊的句式,反覆詠嘆台灣祖先艱辛墾荒,締造基業的貢獻,更呼告子孫不可忘記本源,進一步傳承祖先精神。 一步一步踏過來的艱苦 就如阿公從阿祖(省略笨重的腳印) 阿爸從阿公笨重的腳印 孩子呀!你們莫忘記(呼告法) (諷刺大量的移民潮或媚外的心態) 和這張地圖的血緣關係 甚至急於切斷 此節變化句式,是錯綜的運用。 大意:從阿祖到阿公到阿爸到孩子,傳承了一步一印的性格,雖艱苦卻是切不斷的血脈。 雖然,有些人不願提起

75 臺灣通史序 荷人啟之 鄭氏作之 清代營之

76 曬榖場

77 2曬縠場—方舟P94. (用孔明借東風一典故,因農村對教忠教孝的三國故事,十分熟稔) 可以預測(第二節) 吾鄉沒有諸葛亮之流的人物
而天色,變幻不定的天色 (不一定準確,也說明人難以制天) 往往屬於謠傳 (譬喻,競技場表明人與天爭,十分殘酷,也現實) 是一驚惶的競技場(第一節) 吾鄉的曬縠場(地點) 氣象臺的報告 夏日,收割季(點明時間,事件) 2曬縠場—方舟P94.

78 文意:本篇在寫農耕生活的辛苦,即使到了收割後,依然不可掉以輕心,農人靠天吃飯的不定宿命觀,表露無遺。 時時,驚惶著吾鄉的人們(第四節)
(回扣首段,並以時時強調老天之無情及難以逆料,所謂天道不仁,以萬物為芻狗是也。) 時時,驚惶著吾鄉的人們(第四節) 是一驚惶的競技場 (一時間的天氣變化,可將農家收成化為烏有,正是競技場形成的原因。) 惡作劇的西北雨(第三節) 不爽快的細雨,或是一場 何時將遣來一陣 拂袖而去。天公 (轉化,摹寫,也表示天道難測) 何時將陰著臉 太陽, 吾鄉的曬縠場,在收割季 晴晴朗朗之際,誰也不知(疊詞)

79 3.堤上

80 3.堤上 (以空間比喻時間,而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不正悶悶?) 悶悶流逝的水流 ---吾鄉人們的歲月那樣
 (以空間比喻時間,而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不正悶悶?) 悶悶流逝的水流 ---吾鄉人們的歲月那樣 (化用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畫夜。濁濁水流比喻悠悠歲月)  (溪是線,濁水溪是農人的戰鬥對象,也象徵人們與無情的大自然和歲月抗爭) 堤的右方,是濁濁滾滾的水流 堤的左方,是吾鄉的稻田(稻田是面,也是農人奮鬥的成果)  (人是點) 父親牽著我的小手,在堤上散步 3.堤上

81 父親說:阿公也常在這種時候 放下捱了一天的農具(放下辛苦) 牽著我的小手………(享受天倫之樂) 我頻頻追問:阿公在哪裡呢 (疑問,其實阿公早已隨水流而去) 父親茫然望著逐漸沉淪的夕陽 (夕陽,美好而短暫比喻年長,而明日又起正是兒孫) 不說什麼(第一節) (人們一貫沈默面對命運的挑戰)

82 大意:父親、我、阿公;我、兒子、父親二段中層遞出現,正是農業社會生命洪流的交接,在無言中,大手牽小手,以行動串起歷史長河。
不說什麼(第二節) 我茫然望著逐漸沉淪的夕陽 兒子頻頻追問:阿公在哪裡呢 牽著我的小手……… 放下捱了一天的農具 我說:阿公也常在這種時候 悶悶流逝的水流 ---吾鄉人們的歲月那樣 堤的右方,是濁濁滾滾的水流(線) (面,寬廣的成果) 堤的左方,是吾鄉的稻田 我牽著兒子的小手,在堤上散步(點)

83 4.水牛

84 牛 (人們因無法負荷牛重大的貢獻而故意不回想,既弔詭又淒涼) 不能負荷那麼多記憶(第一節) (諷刺現代人因忙碌而無情,而故意遺忘)
人們很忙碌 怎樣犁鬆了每一塊泥土 一季又一季(時間的耐性) (提出牛的貢獻—耐心耕種) 怎樣耐心地踏遍吾鄉的稻田 (不必,正是以倒反手法諷刺人們本該回想) 不必回想你們粗大的腳印

85 不能再等待你們的步伐(第二節) 負載過吾鄉人們所有的生活 怎樣艱苦的來來往往 在吾鄉這幾條坎坷的牛車路
(再次強調忙碌現代社會的無情殘酷) 不能再等待你們的步伐(第二節) 人們很忙碌 (具體描摹牛的辛苦,負載起人們曾有的生活) 負載過吾鄉人們所有的生活 怎樣艱苦的來來往往 在吾鄉這幾條坎坷的牛車路 (代表應該緬懷而不必緬懷,是一種逃避) 不必緬懷你們堅韌的脖子

86 一面喘氣,一面反芻枯澀的稻草(第三節) 怎樣在吾鄉的稻田上 一季又一季 不必追悼你們碩大而笨重的身軀 不必怨歎城市的屠宰場
以屠刀大量誘走你們的同伴 (牛之仁厚,連受屠宰都不必怨恨,相對之下,人們既忘恩負義又殘忍) (具體以視覺摹寫牛在農業社會的辛勞奉獻,又不求回報,卻只得到枯澀的稻草及現代社會銳利的屠刀) 不必怨歎城市的屠宰場

87 (耕耘機、牛肉香與微賤的人形成震撼性對比,前段用「不必」還有猶豫、商量的意味,而「不能」則是斬釘截鐵,再也「不能」抗拒;指人們在科技、功利及口欲玩弄之下,喪失了人情、溫厚、感恩等特質)
吾鄉微賤的人們,不能抗拒(第四節) (口腹之慾主宰現代人的心,農人本因感恩而不吃牛肉,現代社會卻大肆屠殺牛) 大量飄進吾鄉 自歐 美,自不曾需要你們的都城 自從牛肉香味 轟轟作響,驚醒了吾鄉 (科技取代人情味) 自從耕耘機的聲音 (流淚也沒用,喚不回主人的愛) 也不必對著你的主人默默流淚

88 詹冰水牛圖

89 黑 同心圓的波紋就繼續的擴開 等波長的橫波上 夏天的太陽樹葉在跳扭扭舞 水牛浸在水中但 不懂阿基米德原理 角質的小括號之間 一直吹過思想的風
擺動黑字型的臉 同心圓的波紋就繼續的擴開 等波長的橫波上 夏天的太陽樹葉在跳扭扭舞 水牛浸在水中但 不懂阿基米德原理 角質的小括號之間 一直吹過思想的風 水牛以浸在淚中的 眼球看上天空白雲 以複胃反芻寂寞 傾聽歌聲蟬聲以及無聲之聲 水牛忘卻炎熱與 時間與自己而漠然等待也許 永遠不來的東西 等待等待再等待

90 負荷

91

92 負荷—補充 下班之後,便是黃昏了 偶爾也望一望絢麗的晚霞
卻不再逗留 寫出作者想觀賞卻不能觀賞的無奈與渴望,深深表露親情的負荷 因為你們仰向爸爸的小臉 (期待父親的愛) 透露更多的期待 【段落大意】下班之後雖愛戀晚霞,卻深知孩子的熱切期待,不再逗留。 負荷—補充

93 卻不再沉迷 因為你們熟睡的小臉 比星空更迷人 偶爾也望一望燦爛的星空 (此句與 絢麗的晚霞 同是象徵 父親的夢想)
【段落大意】深夜的星空雖美,但孩子熟睡的小臉卻更迷人。 卻不再沉迷 因為你們熟睡的小臉 比星空更迷人 偶爾也望一望燦爛的星空 (此句與 絢麗的晚霞 同是象徵 父親的夢想) 加班之後,便是深夜了 (暗示 負荷的加重)

94 阿爸每日每日的上下班 有如你們手中使勁拋出的陀螺 與詩人的實際生活非常貼切, 具體表明賣力的生命型態,陀螺比喻無休止的忙碌工作。
【段落大意】用打陀螺比喻父子之間親情的聯繫。 作者體會養育兒女是世代傳承的責任 逐一轉為綿長而柔密的細情 繞著你們轉呀轉 將阿爸激越的豪情 寫年少時的豪情壯志如今已變成父親的柔情寫心中繫念兒女與為兒女忙碌的具體情況 阿爸每日每日的上下班 有如你們手中使勁拋出的陀螺 與詩人的實際生活非常貼切, 具體表明賣力的生命型態,陀螺比喻無休止的忙碌工作。

95 只因這是生命中 最沉重 也是最甜蜜的負荷(雙襯) 孩子呀,阿爸也沒有任何怨言(呼告法) 就像阿公和阿媽 為阿爸織就了一生 綿長而柔密的呵護
【段落大意】點出 代代相承的愛,是最沉重也是最甜蜜的負荷。 用一生時光 呵護 子女 只因這是生命中 最沉重 也是最甜蜜的負荷(雙襯) 孩子呀,阿爸也沒有任何怨言(呼告法) 即使生活忙得如同 陀螺般旋轉、也要 ( 生命是一種傳承 ) 就像阿公和阿媽 為阿爸織就了一生 綿長而柔密的呵護

96 一、莫那能小檔案 莫那能,男,莫那能‧馬列亞弗斯 漢 名:曾舜旺、曾旺 臺灣省 臺東縣 排灣族人,民國45年生。
莫那能,男,莫那能‧馬列亞弗斯 漢 名:曾舜旺、曾旺 臺灣省 臺東縣 排灣族人,民國45年生。 國中畢業後,因罹患視弱全盲而無法進入師專、軍校就讀,曾應邀至美國 愛荷華 大學及日本訪問,並獲1989年「關懷臺灣基金會」文化獎助。

97 在生存條件極為惡劣的環境下,秉持對民族的熱愛,以一針一點刺成其詩作,作者於作品中寫臺灣原住民集體心靈深處沈積的抑悒、怨恨、忿怒和自卑,及追尋救贖和解放的情感,並表現出他對於當前臺灣少數民族諸問題的認識。 由於作者在山區的大自然中長大,故詩中常有臺灣漢族系城市詩所難於有的遼闊、恢宏、強大的形象思維。其詩作最大的衷願是:「在絕望中找到希望,在悲憤中獲得喜悅」。

98

99 網路介紹-台北市八德路阿能按摩院 黑暗並不可怕,有心就能看見 排灣詩人莫那能的阿能按摩院 圖/文 沙韻
黑暗並不可怕,有心就能看見 排灣詩人莫那能的阿能按摩院 圖/文 沙韻 阿能按摩院由一群專業按摩師組成,雖然他們全是視障者,卻也是社會群像的一小塊真實拼圖,究竟黑暗與光明的界線該如何定位呢? 如果您看過張作驥導演所執導的電影「黑暗之光」,想必會對視障 者生活的輪廓有一個初步的影像概念。在這部影片中,視障者幾乎皆以按摩為業,在黑暗的世界中,他們簡約樸實的過生活,充份展現小人物的恬適自得。然而在回歸現實世界之後,我們不難發現,諸如此類的弱勢族群比比皆是;一處以專業按摩著稱,座落於八德路三段的阿能按摩院,正是社會群像中的一小塊真實拼圖。

100 以專業理療服務顧客 阿能按摩院開業至今業已四年,營業項目以傳統的專業按摩為主,舉凡全身經穴按摩、全身指壓、腳底按摩,都在他們服務的範圍之列。而店內所有的師傅,包括老闆莫那能在內,皆是專業的視障者,在經營管理上都是正規的做生意,並無摻雜任何色情成份。由於他們平日較不需要燈光,因此初次到此按摩的顧客,可能會對室內微弱的光線有一絲不習慣。不過店裡雖然沒有一般商家燈火通明的富麗景象,但在整體陳設上卻不失素雅潔淨。 ……

101 據莫那能以往為顧客按摩的經驗,現代人常患有頸、肩、腰酸痛的毛病,尤其最近電腦症候群又成為新興的毛病,腰酸、頭痛、眼睛酸痛等症狀都一一浮現。不過,就臨床經驗來說,莫那能較常接觸的病患還是以高血壓和糖尿病患為多。其中糖尿病患者,常會引發神經肌肉的酸痛,若是能藉由按摩來鬆弛疼痛,對於病人在情緒緩和上頗有助益;若能固定半月一次,或每十天一次的按摩,更可減低糖尿病患移轉為尿毒症的機率。莫那能也坦白地表示,按摩並沒有傳說中那麼神奇,它只能就病患的不適加以調節,並沒有如同外界廣告中所誇大的療效。

102 盲人重建院習技 或許很多人對於視障者的技術都有所質疑,在不為人知的背後,視障者可是經過許多專業訓練,才換來這份寶貴的工作。以莫那能為例,因二十七歲的一場意外車禍,導致他雙目失明之後,他便開始與黑暗的世界為伍。當一切行動所能依恃的只有聽覺和觸覺時,他便進入新莊盲人重建院開始學習另一種生活模式。在盲人重建院裏,除了學習點字等生活基本技能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儲備謀生的基本技能,也就是「按摩理療」。 一開始他們由模擬真人實體的假人模型學習相關穴道位置,在摸索、熟悉之後,便漸漸得知穴道與肌肉、骨頭的相對應位置;久而久之,再經過實際的臨床經驗,按摩技巧便日漸純熟了。可是儘管他們都擁有專業的技能,但無可否認的,卻是店裡三個專業按摩師一個月平均總收入,仍只有一萬二千元的殘酷事實。

103 有心就能看見 提到生活的現況,莫那能並沒有表現任何沮喪,反而樂觀的表示「只要省一點就可以了。」 事實上,在還未發生那場不幸車禍之前,莫那能是一位非常傑出的原住民詩人,他曾出過一本詩集,名為《美麗的稻穗》。在陷入黑暗之後,他不但沒有放棄追求人生的目標,還實際投身「九二一原住民部落工作隊」,以召集人的身份鼓勵災民「黑暗並不可怕,有心就能看見。」 不過,有時生活上的遭遇也不免讓他有些許感慨;如過去有些人在接受按摩療程後,會拿玩具鈔票當真鈔給付,或以五百元當一千元使用,當他們拿著這些紙鈔去買東西時,才得知自己早已受騙上當。有時候更惡劣的客人還會毛手毛腳,像他就曾遭受一位同性戀騷擾;而且他同為按摩師傅的太太也常遇到男客吃豆腐的情形。 面對層出不窮的狀況,他們也防不勝防,只不過在莫那能的感覺中,他認為明眼人對於很多事情常不願意去看清;反倒是所謂的視障者,看到的真相往往比明眼人更多;明眼人不知珍惜現狀的態度,頗令人嘆息。

104

105 讀【別忘了你叫莫那能】方舟 -回答下列問題-
1.莫那能的詩首先在何處發表? 2.第一個用漢字寫原住民文化的原住民詩人是誰? 3.莫那能說他的詩轉成什麼形式,才能以文字呈現? 4.莫那能認為他的詩出於什麼理由而有龐大憤怒及感 慨? 5.莫那能以為原住民文學的價值何在? 6.在台灣經濟急遽發展之下,原住民文學面臨那二方 向? 7.莫那能以為原住民神話、傳說有何功用? 8.莫那能期許自己為原住民文化做什麼?

106 解答 1.莫那能的詩首先在何處發表? 答:春風詩刊 2.第一個用漢字寫原住民文化的原住民詩人是誰? 答:莫那能
3.莫那能說他的詩轉成什麼形式,才能以文字呈現? 答:歌聲 4.莫那能認為他的詩出於什麼理由而有龐大憤怒及感慨? 答:出於對生命的熱愛

107 5.莫那能以為原住民文學的價值何在? 答:忠誠的表達土地真正的面貌,以及人與自然 的血緣關係,記載了千年土地和文化的進化 流程。有豐厚的生命力。 6.在台灣經濟急遽發展之下,原住民文學面臨那二方向? 答:再生或逐漸消失。 7.莫那能以為原住民神話、傳說有何功用? 答:提醒人在土地上不該驕傲,必須謙卑。 8.莫那能期許自己為原住民文化做什麼? 答:希望把原住民文化中每一個層面重新檢視、 做新的思考,以找回和土地之間的關聯。

108 恢復我們的姓名 –課文 只有在人類學的調查報告裡 受到鄭重的對待與關懷 (只受到表面的、學術化的尊重,實則未必重視)
 只有在人類學的調查報告裡 受到鄭重的對待與關懷 (只受到表面的、學術化的尊重,實則未必重視)  (為被大量漢文化沙文主義漠視及漢化而不平) 從山地到平地 我們的命運,唉,我們的命運 (類疊,感嘆再感嘆)  (清時稱原住民為生番,光復後稱原住民) 我們的姓名 漸漸地被遺忘在台灣歷史的角落 從「生番」到「山地同胞」 恢復我們的姓名 –課文

109  (族人在社會邊緣生活,受盡歧視)  (喻強權如大水淹沒一切) 已沖淡了祖先的榮耀 自卑的陰影 在社會的邊緣侵占了族人的心靈 強權的洪流啊

110  (基督教皈依雖撫慰心靈,但也是改變原住民精神的一個原因)
 (悲嘆原住民少女成為皺妓) 英勇的氣概和純樸的柔情 隨著教堂的鐘聲沉靜了下來  (嘲諷社會對原住民人化的浮泛認知及功利化、庸俗化) 傳統的道德 也在煙花巷內被蹂躪  (原住民為了生活從事社會底層賣體力的工作,奔馳在大自然的無私人生觀早已不存) 莊嚴的神話成了電視劇庸俗的情節  (姓名遭到漢化,而喪失原有的命名方式及意義) 無私的人生觀 在工地的鷹架上擺盪 在拆船廠、礦坑、漁船徘徊 我們的姓名 在身份證的表格裡沈沒了

111  (類疊) (既悲傷又無奈) 我們還剩下什麼?(疑問) 在平地顛沛流離的足跡嗎? 我們還剩下什麼? 在懸崖猶豫不定的壯志嗎?

112 嚴正要求:社會需讓他們重新恢復自己的神話與道德傳統,在自己的土地上生活,恢復姓名及尊嚴,他們開始民族自覺,要求受到應有的尊重。
請先恢復我們的姓名與尊嚴 我們要停止在自己的土地上流浪(倒反手法,土地是自己的,卻被迫流浪) 請先記下我們的神話與傳說 我們拒絕在歷史裡流浪 如果有一天

113 1如果你是山地人(方舟 說明:是山地人,即使悲痛,也要引吭高唱。 怒唱深絕的悲痛 像拼命咆哮的浪濤 就引動高原的聲帶
說明:是山地人便不應軟弱,擦乾血淚,繼續往前 照亮你前進的道路 像巨木熊熊地燃燒(取山中現象為喻) 就擦乾被血淚沾濕的身體 如果你是山地人 1如果你是山地人(方舟

114 說明:只要是山地人,無畏一切橫逆。 迎接一切逆來的打擊 像高山一般地聳然矗立 就無懼於暴風雨的凌虐 說明:只要是山地人,生命都是爆烈的。 威猛地炸開虛偽的包裝 像火藥蠻埋在地底 就展現你生命的爆烈  如果你是山地人 如果你是山地人

115  如果你是山地人  當命運失去了退路(被逼到角落) 就只剩下一線生機-- 背水而戰 說明:現今的山地人,只能背水一戰,奮力向前

116 夏曼.藍波安--補充 小傳〉 一九五七年出生於蘭嶼紅頭村,後至台灣求學,放棄保送師範大學的機會,考進淡江大學法文系。
畢業後當過代課老師、開過計程車,在蘭嶼反核自救運動最熾時亦熱烈投入。 一九八八年毅然返回蘭嶼,重新學習達悟人傳統的生活方式與技能,追尋文化血脈以及親族的認同。 出版作品包括《八代灣的神話》、《冷海情深》、《黑色的翅膀》與《海浪的記憶》等。後兩本著作分別獲得吳濁流文學獎與時報文學獎推薦獎等。近幾年重返校園,以達悟文化為研究主題取得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

117

118                                                                                          

119 瓦歷斯‧諾幹--補充 以詩、散文、評論、田野調查,描寫泰雅族的人文及歷史,展現泰雅雄渾、驃悍的文字風格。
1961年生於台中縣和平鄉Mihu部落,即現今自由村雙崎社區,畢業於台中師專。 師專開始寫作,現職在故鄉--自由國小擔任教師。 1990年起主持台灣原住民文化運動刊物《獵人文化》及「台灣原住民人文研究中心」,創作以泰雅族生活為主,曾多次獲得文學獎。

120 原住民是樂天知命,隨行的文史工作者施朝祥說,七二水災沖走瓦歷斯‧諾幹的田地,瓦歷斯‧諾幹解嘲說「上帝把田地收走了,他可以不用當農夫了」。
瓦歷斯_諾幹作品要目 1970:《教育改革關係研究》 1990:《永遠的部落:泰雅筆記》 1992:《番刀出鞘》、《荒野的呼喚》 1993:《泰雅_孩子_台灣心》 1994:《想念族人》、《山是一所學校》 1995:《原住民社區文化與原住民》、    《泰雅影像紀錄展專輯》 1997:《戴墨鏡的飛鼠》 1999:《番人之眼:部落觀點,泰雅人說故事》、    《伊能再踏查》、《泰雅族史》 2003:《迷霧之旅:部落故事的泰雅田野書》

121

122 原住民名人你知多少? 金曲獎最佳重唱組合獎
吳廷宏(泰雅族)及陳明仁(卑南族)組,兩人除致力於原住民傳唱歌謠整理,至災區協助重建更不下百餘次,每年亦獲邀至各國從事少數民族音樂交流,為海內外極負聲譽之原住民重唱組合。

123 張惠妹 古歷來.阿蜜特:卑南族

124 胡德夫 卑南族與排灣之結合 詞曲創作人、文人。 早期原住民運動領袖

125 溫嵐 歌手,泰雅族

126 秀蘭瑪雅 布農族,歌手, 金曲獎最佳台語女歌手

127 蔡依林:泰雅族1/4混血 

128            言承旭:             阿美族1/2混血

129 羅志祥: 阿美族1/2混血

130 郭源治:阿美族 旅日棒球手

131 曹錦輝阿美族 旅美棒球手

132              陳金鋒          西拉雅族,職棒選手

133 高金素梅;立法委員

134 詩與樂 梅雪爭春—徐志摩

135 蘭花草-胡適

136 偶然—徐志摩


Download ppt "現 代 詩 選 (二)."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