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如理作意」 親近善士,聽聞正法,如理作意,法隨法行
釋開仁 高雄市正信佛教青年會
2
一、動機 《瑜伽師地論》卷11(大正30,330c) : 若不如理而強作意,其如理者而不作意;總說此二, 名不正思惟。
《阿毘達摩概要精解》(pp.4-5 ): 在《阿毗達摩論》裡的究竟法(paramattha),即是這些超越心的想像,而各有自性(sabhAva)之法。雖然究竟法是實際上存在的實質,但由於它們非常微細深奧,所以缺乏訓練的人無法覺知它們。這種人無法知見究竟法,因為他們的心受到把究竟法包裝成世俗現象的概念所矇蔽。唯有在運用如理作意(yoniso manasikAra)之下,人們才能超越概念,直取究竟法為其智的目標。如是究竟法被形容為屬於究竟智範圍裡的目標。
3
《成實論》 又經中說:二因緣故能生正見:從他聞法、自正憶念。從他聞法,名聞慧;自正憶念,名思慧;能生正見名修慧。
又偈中說:當習近善人、聽受正法、樂於獨處、調伏其心。是中習近善人、聽受正法,是名聞慧;樂於獨處,是名思慧;調伏其心,是名修慧。 卷16(大正32,367a)
5
二、解題 一般的解釋》 「如理」:(佛法)真實諦如 「作意」:注意,決意 巴利語》 yoniso:從根源、依真
manasikAra:作意、憶念、思慮
6
印順導師 粗淺的說,此作意即注意。 深刻的說,根境和合時,心即反應而起作用;由於心的警動,才發為了別的認識。此心的警動、反應,即作意。古譯為憶念,這因為內心的警動,是在根取境相時,心中有熟習的觀念起來與境相印合;由根境感發反應而起憶念與境相印合,這才成為認識。 《佛法概論》(pp )
7
菩提比丘(Bhikkhu Bodhi): 如理作理被注解作「作為正確方法的注意、在正確道路上的注意」。
它被解釋作「與真理相符的心之轉向、思惟或專注」,也就是,注意無常為無常等等,…… 如理作意是解脫輪迴的根本原因,因為它會導向八聖道的修習。 The Middle Length Discourse of the Buddha, p.1169
8
要改變認知,需要的是所謂的如理作意。就像認知會影響思想,同樣地,思想也會影響認知。
八正道的正思惟包含如理作意的意義: 要改變認知,需要的是所謂的如理作意。就像認知會影響思想,同樣地,思想也會影響認知。 我們一般的認知,帶有「非理作意」的成份。我們通常只看事情的表面,從眼前的利益與需要來看事情,很少深入事情的根本或去探究其長遠的後果。要改正這些,需要如理作意——看到我們行為背後的意涵,探索它們的後果,評估我們的目的之價值何在。在探究時,我們關心的,不應是什麼是快樂,而應是什麼是真實。我們必須準備好且願意去發現真相,即便要以失去舒適為代價。這是因為,真正的安穩總是與真相在同一邊,而非與舒適同一邊。 The Noble Eightfold Path, pp.34-35
9
三、《中阿含.漏盡經》 以知、以見,故諸漏得盡。非不知、非不見也。云何以知、以見,故諸漏得盡耶?有正思惟、不正思惟。
不正思惟者,未生欲漏而生,已生便增廣;未生有漏、無明漏而生,已生便增廣。(正思惟者相反) 不知如真法故,不應念法而念,應念法而不念。 ……未生欲漏而生,已生便增廣;未生有漏、無明漏而生,已生便增廣。 (大正1,431c)
10
四、二因二緣生正見 《中阿含.大拘絺羅經》: 二因二緣而生正見。云何為二? 一者、從他聞,二者、內自思惟。(大正1,791a)
《瑜伽師地論》卷87: 明位有三,謂聞他音、如理作意,是初明位;已能證入正性離生,是第二明位;心善解脫阿羅漢果,是第三明位。(大正30,788b)
11
五、非理作意 《大毘婆沙論》卷23 (大正27,119c):
行緣無明,由無明力。如契經說:「非理作意,由癡生故,能引無明。」是故但說無明緣行。 《俱舍論》卷20 (大正29,107b) : 由三因緣諸煩惱起,且如將起欲貪纏時,未斷未遍知欲貪隨眠故,順欲貪境現在前故,緣彼非理作意起故,由此力故,便起欲貪。此三因緣如其次第,即因、境界、加行三力。餘煩惱起,類此應知。
12
六、轉向心 雷迪禪師(LedI SayAdaw):
如理作意和非理作意被稱為轉向(Avajjana)的兩種意識的作用。當看見一個人能理智的思惟和作意,則能產生善的意識,相反的,則翻此應知。禪師認為心路歷程可以一艘船來譬喻,轉向的心彷如舵手,因為或善或惡的意識產生,完全操之於心的轉向。 《觀禪手冊》,p.42
13
七、止與觀的如理作意 帕奧禪師(PhA Auk SayAdaw) : 視諸行法為無常、苦、無我、不淨是觀禪的如理作意,這是高層次的如理作意。
也有一些較低層次的如理作意,例如佈施、持戒與止禪的如理作意。相信業力果報也擁有如理作意。 《正念之道》,p.407
14
當禪修者修行安般念時,若專注於自然呼吸的氣息,則他的作意是如理作意。當取相或似相生起時,若禪修者專注於它們,則他的作意也是如理作意。
在觀禪中,若禪修者見到:「這是色」、「這是名」…,則他的作意是如理作意。然而,如果他見到:「這是男人、女人、兒子、女兒、父親、母親、天神、梵天、動物等。」那麼他的作意是不如理作意。 一般而言,我們可以說:因為如理作意而使善法生起;因為不如理作意而使不善法生起。禪修之時,如果不如理作意生起,則五蓋或煩惱也必然會生起。它們是不善法,這些不善法會削弱定力或造成定力掉落與退失。 《如實知見》,p.94
15
八、正念、正知 帕奧禪師:藉著『正念』與『正知』來說明適合於一切情況的修行方法,因為透過這兩種素質的力量,禪修者得以守護禪修的目標以及保持不間斷的如理作意。 《正念之道》,p.83 《雜阿含經》(1028經):當正念、正智以待時,是則為我隨順之教。(大正2,268c)
16
九、共勉 印順導師: 佛法所說的信,從正確理解佛法而來。深忍(勝解)為依而起的信,是當下內心澄淨,貪、瞋、邪見等不起,譬喻為如水清珠,能清濁水。有了澄淨的信心,一定會引起進修的意願。 所以如對佛法有些理解,不能引起信心,那不過世間知識,與佛法無關。 《印度佛教思想史》,p.29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