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教授、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主任
陳 亮 全 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教授、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主任 臺大新百家學堂 時間:2011年 12月 14日(星期三)下午 15:30 – 17:20 地點:臺大博雅館101室 氣候變遷對災害防治衝擊之 調適對策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臺灣3.0版授權釋出】 13-2
2
大綱 一、氣候變遷下台灣的災害衝擊與威脅 二、降低災害風險(DRR)與氣候變遷調適(CAA) 三、因應氣候變遷防災調適策略
3
一、氣候變遷下台灣的災害衝擊與威脅
4
災害愈趨頻繁?平凡(Normal)? 1900~2010 全球天然災害次數統計
UN: Australia floods demonstrate rising cost of damage in the face of “new normal” marked by unpredictable and extreme weather patterns (12/29/2010) UN: 澳洲大水證明了災損的增加已經是新的常態
5
下載網址: http://ncdr.nat.gov.tw
臺灣氣候變遷科學報告 2011 下載網址:
6
科學報告重點:關鍵議題 關鍵議題一: 相對於全球的氣候變遷趨勢,臺灣整體的變遷趨勢為何?
關鍵議題二: 颱風、暴雨、乾旱、熱浪、寒潮等災害性天氣受氣候變遷影響的程度為何?未來是不是會更為劇烈或頻繁? 關鍵議題三: 氣候變遷與聖嬰現象等氣候變異的關係? 關鍵議題四: 臺灣近年來的災害似乎有越來越嚴重的趨勢,與氣候變遷的關係為何? 關鍵議題五: 臺灣氣候變遷未來推估可信度為何?政府和民眾該如何解讀相關訊息?
7
關鍵議題四: 臺灣近年來的災害似乎有越來越嚴重的趨勢,與氣候變遷的關係為何?
8
災害的增加與極端氣候及社會經濟發展兩者有關
在未來災害的趨勢推估上,IPCC第四次評估報告指出,在氣候暖化影響下,未來極端事件 (如熱浪、豪大雨、乾旱、颱風強度增加、海平面升高) 發生的機率偏高 (66%~90%),再加上全球經濟發展與人口成長趨勢,世界銀行預估未來災害的次數、受影響人口與災害損失將會大幅增加。 1900年至2010年天然災害發生次數、死亡及受影響人數趨勢分析,三條曲線為線性內差與平滑後結果。(資料來源:EM-DAT) 2100年全球天然災害損失推估(不考慮氣候變遷因素)及與2008年全球災害損失比較 (摘自Mendelsonhn and Saher 2010)
9
關鍵議題四:臺灣近年來的災害似乎有越來越嚴重的趨勢,與氣候變遷的關係為何?
近年臺灣颱洪災害特性與規模改變
10
而極端強降雨颱風事件發生機率愈趨頻繁,行政部門面臨災害風險管理之嚴峻挑戰!
關鍵議題四:臺灣近年來的災害似乎有越來越嚴重的趨勢,與氣候變遷的關係為何? 極端事件愈趨頻繁 造成台灣重大災害的往往是極端事件, 而極端強降雨颱風事件發生機率愈趨頻繁,行政部門面臨災害風險管理之嚴峻挑戰! 10
11
過去40年總降雨量雖沒有明顯氣候變遷趨勢,但 凸顯氣候變遷下水旱災衝擊與水資源管理之問題。
關鍵議題四:臺灣近年來的災害似乎有越來越嚴重的趨勢,與氣候變遷的關係為何? 豐枯水期降雨愈趨不均 過去40年總降雨量雖沒有明顯氣候變遷趨勢,但 颱風降雨比例逐年增加(15%→30%), 凸顯氣候變遷下水旱災衝擊與水資源管理之問題。 11
12
環境變遷衝擊─以坡地災害為例 人為環境變異 自然環境變異 關鍵議題四:臺灣近年來的災害似乎有越來越嚴重的趨勢,與氣候變遷的關係為何?
921地震震度與坡地災害點位(1999~2008) 自然環境變異 過去歷史的災點(資料來源: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 ) 山區道路開發易引致坡地災害 人為環境變異 臺灣近年災害的程度加劇,除了伴隨者氣候上極端事件的增加外,臺灣環境變遷也是重要因素之一,包括921地震後的影響、地層下陷問題、山區的過度開發與建設、都市化與經濟發展需求…等,都是導致災害更為嚴重的重要因素。因此,面對災害日增,須同時兼顧氣候與環境變遷之問題。
13
極端氣候下複合型災害之衝擊無論在 災害應變或是災後復原工作上都是新的挑戰
14
台灣面臨的致災性環境與災害威脅
15
氣候與環境變遷下的可能衝擊 極端個案常態化 複合型災害規模遠超乎預期 超過現有防護能力
氣候變遷下,極端個案可能常態化,而極端之個案將導致重大災害。 複合型災害規模遠超乎預期 大規模坡地崩塌、土石流、水庫淤砂與防洪操作、漂流木、河床淤積、堰塞湖、橋樑安全、道路中斷、堤防沖刷與潰堤、地層下陷區淹水、泥沙淤積、二次災害…等複合型災害規模超乎預期。 超過現有防護能力 現有防救災計畫、防護標準與災害防救運作機制無法因應大規模之複合型災害(如莫拉克颱風)。
16
二、降低災害風險(DRR)與氣候變遷調適(CAA)
17
甚麼是 DDR? Disaster Risk Reduction
18
氣候變遷與災害之關係
19
IPCC Special Report (SREX)
20
SREX Outline Chapter 1 — Climate change: new dimensions in disaster risk, exposure, vulnerability, and resilience Chapter 2 — Determinants of risks: exposure and vulnerability Chapter 3 — Changes in climate extremes and their impacts on the natural physical environment Chapter 4 — Changes in impacts of climate extremes: human systems and ecosystems Chapter 5 — Managing the risks from climate extremes at the local level Chapter 6 — National systems for managing the risk from climate extremes Chapter 7 — Managing the risks: international level and integration across scales Chapter 8 — Towards a resilient and sustainable future Chapter 9 — Case studies
21
災害風險的三個主要因素
22
降低災害風險 (Disaster Risk Reduction)
23
甚麼是 CCA? Climate Change Adaptation
24
氣候變遷調適: 為可能無法避免的衝擊做好準備
氣候變遷三大核心議題 氣候變遷調適: 為可能無法避免的衝擊做好準備 24
25
氣候變遷調適為降低災害風險評估的手段
26
減災與氣候變遷調適(相似性) (Disaster Risk Reduction,DRR and Climate Change,CCA)
氣候變遷與災害所引發的嚴重性狀態皆受到『貧窮度』、『脆弱度』與構成脆弱度之主要因素的下所影響 防災與調適策略皆需要在『建設與發展計畫或策略』被列入考量。因為不當的開發會提昇脆弱度,導致災害發生… 發展與修正一連串因應防災與調適下的工具與程序,例如:災害預警系統,季節性氣候預估系統,保險與金融風險管理,建築法與標準,土地規劃與管理,水資源管理與區域性洪水管理,農業防洪管理,環保與環境維護管理。
27
減災與氣候變遷(相異性) (Disaster Risk Reduction,DRR and Climate Change,CCA)
28
氣候變遷的調適政策必須建構在不確定性的氣候變遷推估的基礎,預估未來的風險
氣候變遷的推估與未來衝擊充滿了不確定性,包括氣候模式的不確定性、氣候降尺度的不確定性、社會經濟發展的不確定性…..等,政策的擬定與推動必需進行風險評估以及風險溝通
29
三、因應氣候變遷防災調適策略
30
因應氣候變遷之防災調適策略 氣候變遷國家調適政策綱領 國土災害脆弱度與風險評估 前瞻性防災治理策略 風險溝通與民眾參與 以淹水風險圖為例
以流域綜合治理為例 風險溝通與民眾參與 以孟加拉與荷蘭為例
31
聯合國調適政策綱領(UNDP/APF) 說明一:
聯合國發展規劃署與全球環境基金(UNDP-Global Environment Facility)提出氣候變遷調適政策綱領(APF,Adaptation Policy Frameworks for Climate Change),作為各國規劃調適策略時的參考準則。 說明二: APF的特色是協助各國政府將氣候變遷調適納入國家發展政策,目前已有許多國家將其列為因應氣候變遷調適政策擬定的重要參考依據,歐盟各國已陸續建立每個國家因應氣候變遷的調適政策(National Adaptation Policy, NAP)。 31
32
Adaptation Policy Framework for Climate Change
UNDP-GEF,氣候變遷調適政策綱領 Adaptation Policy Framework for Climate Change
33
各國調適政策策略/政策 National Climate Change Adaptation Strategy
German Strategy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National Framework Strategy on Climate Change , Philippines Bangladesh Climate Change Strategy and Action Plan Singapore’s National Climate Change Strategy 33
34
氣候變遷對台灣的衝擊(八大面向) 災害: 1.降雨強度增加,提高淹水風険及導致嚴重之水土複合性災害。
2.侵台颱風頻率與強度增加,衝擊防災體系之應變與復原能力等。 維生基礎設施: 1.重要維生基礎建設 (橋樑、道路、水利、輸配電及供水設施)因區位不同,受到豪雨水位上升等影響,所受災害類型及損失亦不相同。 水資源: 1.降雨型態及水文特性改變,提高河川豐枯差異及複合型災害風險。 2.氣温及雨量改變,影響灌溉需水量、生活及產業用水量,使得水資源調度困難。 3.河川流量極端化下,河川品質亦受影響。 土地使用: 1.極端氣候,使環境脆弱與敏感程度相對提高,突顯土地資源運用安全性重要等。 海岸: 1.海平面上升,原有海岸防護工程、景觀及資源遭受破壞,並造成國土流失等。 能源與產業經濟: 1.能源需求發生變化,可能無法滿足尖峰負載需求。 2.各產業之能源成本與供應受衝擊。 3.企業之基礎設施受氣候變遷引發損失等。 農業與生物多樣性: 1.温度升高,降雨量不足等,打亂作物生長期,農產品產量及品質面臨不確定性,危及糧食安全;漁業生產力亦受影響等。 2.環境變化,亦影響生態系原有棲地,造成生物多樣性流失等。 健康: 1.温度上升,升高傳染性疾病流行的風險,亦增加心血管及呼吸道疾病死亡率,加重公共衛生與醫療體系負擔。
35
「國家氣候變遷調適政策綱領及行動計畫」 -八大調適領域工作分組與負責單位 災害防救─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 水資源管理─經濟部 維生基礎設施─交通部 能源供給及產業─經濟部 海岸土地保護─內政部 農業生產及生物多樣性─農委會 健康─衛生署 土地使用規劃與管理─內政部
36
空間面向之災害衝擊課題 河川流域: 山區安全: 水土橋梁道路複合型災害 高脆弱度與環境敏感區 未來可能發生災害的情境與規模
防護能力與設計標準的檢討與評估 高致災風險區之區位與調適能力評估 流域治理事務協調與制度設計 現有土地利用的檢討 都市防災: 高密度與發展區域 防護能力與設計標準檢討 建築法規設計與都市計畫之檢討 開發與發展強度的檢討 公共設施與重大工程建設對災害之衝擊評估 災害風險分散與巨災因應策略之擬定 山區安全: 高脆弱度與環境敏感區 大規模崩塌之風險評估 山區產業發展型態是否須調整(如高山經濟與觀光) 山區居住行為與區位的檢討,如原住民部落與山坡地社區 山區公共工程開發與建設之檢討 沿海與地層下陷區: 高脆弱度與災害風險區 海岸災害所導致之國土退縮、生態破壞 下陷區之排水不良與防洪治理問題 海岸既有產業(養殖、工業)之災害衝擊
37
防災因應對策 短期因應對策,強化應變能力,立即降低災害損失。 長期因應對策,強化防減災工作,降低災害風險。
38
調適總目標與調適策略 總目標:經由災害風險評估與調適政策推動,降低氣候變遷所導致之災害風險,強化整體防救災調適能力
1.1 推動氣候變遷災害風險評估與高災害風險區劃設 1.2 加速環境監測資源與災害預警資訊系統之整合 1.3 評估重大公共建設與開發計畫脆弱度並強化災害防護能力 1.4 推動綜合流域治理 1.5 防救災政策需納入因應氣候變遷引發極端災害衝擊的策略與對策
39
國土災害脆弱度與風險評估 以淹水風險圖為例
40
氣候淹水風險地圖 Climate-Related Inundation Risk Map
Risk (R) = Hazard (H) x Vulnerability (V) R = 氣候風險 H = 自然災害危害(氣候降雨機率x淹水程度x 地層下陷) V =社會脆弱度(社會發展指標x 人口暴露量) 社會發展指標:包含教育程度、死亡率以及所得收入 考慮因子 氣候變遷 環境變遷 社會變遷
44
氣候淹水風險因子分析 不同高風險區域需考量不同之調適策略 早期預警、防洪設施、地層下陷防治、社會保險與福利制度、空間發展策略…等
45
前瞻性防災治理策略 以流域綜合治理為例
46
綜合流域治理 流域治理區域涵蓋範圍相當廣泛,包含行政組織架構之一元化、災害工程治理上下游整合、水資源調度與經營管理、環境永續發展等面向等。
目前國內作法:以災害脆弱度指標方式界定流域內各行政區域之脆弱度分佈,分析集水區經過土地開發利用後水文逕流之變異增加量,針對此逕流增加量研擬各種可能之滯水減洪措施,從而進行綜合流域治理之流量分配試算。
47
流域治理區域涵蓋 許多部會與地方政府所管地區 形成不少介面問題 水庫 1000cms 林務局 原民會 預報中心 營建署 1500cms
3300cs 水保局 公路總局 P P P 農田水利會 1500cms 3700cms :滯洪池、溼地、沼澤 地層下陷 5200cms :河川逕流監測站
48
城市河域綜合治水對策示意圖 48
49
日本流域治理(鶴見川)對策分區構想 鶴見川位於日本東京‧神奈川,河川長度約42.5公里,流域面積約235平方公里,80%已都市化,人口約170萬,為典型之都市河川。於1979年開始推動流域綜合治水,1980年成立「流域總合治水對策協議會」。 49
50
風險溝通與民眾參與 以孟加拉與荷蘭為例
51
氣候變遷衝擊與調適新思維 --由利害關係人(Stakeholders)角度出發—
52
孟加拉之乾旱衝擊與調適 聯合國研究團隊協助孟加拉氣候變遷乾旱衝擊與調適之工作,由專家帶領當地民眾了解當地問題開始,包瓜農作物的生長期,不同時期所需要的水量與可能面臨的問題….等。
53
民眾參與、釐清問題 藉於社區力量,進行民眾參與、釐清問題與風險溝通之工作
54
最後的地區性調適策略亦因地制宜,由民眾之共識產生,如家戶型菜園、除水埤塘…等
55
荷蘭經驗: 因應氣候與環境變遷之國土整體規劃
將空間規劃、社會民生、產業發展及環境再造等一併納入評估,經與民眾團體、有關機關、政府單位溝通討論,形成國土復育規劃方案。 預定投資台幣1,110億,在2030年前完成因應全球氣候變遷的土地利用和水資源管理計畫。
56
荷蘭經驗 不同種類與型態的風險地圖能強化民眾認知與政府決策 The Dutch Graphic Artist
Maurice Cornelis Escher Water flows through Aquaduct The problem with water is: It must be available at the right:- Time – Location – Quantity – Quality - Price
57
荷蘭經驗 災害風險地圖能協助決策者、民眾以及利害關係人之溝通,有利政策形成與推動 The Dutch Graphic Artist
Maurice Cornelis Escher Water flows through Aquaduct The problem with water is: It must be available at the right:- Time – Location – Quantity – Quality - Price
58
荷蘭經驗 災害風險地圖能協助決策者、民眾以及利害關係人之溝通,有利政策形成與推動
59
~簡報結束~
60
版權聲明 頁碼 作品 版權標示 作者 / 來源 4 EM-DAT The International Disaster Database ( 瀏覽日期 2012/04/30。依據著作權法第 46、52、65 條合理使用。 5 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 ( 8 《臺灣氣候變遷科學報告 2011─第六章 氣候變遷與災害衝擊》 ( 林李耀、陳永明、張志新、陳韻如、江申、于宜強、周仲島、游保杉, 頁 318,瀏覽日期 2012/04/30。依據著作權法第 46、52、65 條合理使用。 9 《Hydro-meteorological Hazards and Disaster Risk─Challenges of Disaster Prevention after Typhoon Morakot》( Yi-chao Wu,Mar. 13, 2012,頁 34,
61
10 11 12 13 頁碼 作品 版權標示 作者 / 來源 臺大校友雙月刊
《氣候變遷的災害衝擊與風險評估─從「臺灣氣候變遷科學報告 2011」談起》( 36,瀏覽日期 2012/04/30。依據著作權法第 46、52、65 條合理使用。 11 臺大校友雙月刊 ( 瀏覽日期 2012/04/30。依據著作權法第 46、52、65 條合理使用。 12 《氣候變遷的災害衝擊與風險評估─從「臺灣氣候變遷科學報告 2011」談起》( 40,瀏覽日期 2012/04/30。依據著作權法第 46、52、65 條合理使用。 13 《氣候變遷之災害衝擊與防災調適策略》 ( 17, 瀏覽日期 2012/05/01。依據著作權法第 46、52、65 條合理使用。
62
14 18 19 21 22 頁碼 作品 版權標示 作者 / 來源 臺大校友雙月刊
《氣候變遷的災害衝擊與風險評估─從「臺灣氣候變遷科學報告2011」談起》( 36,瀏覽日期 2012/04/30。依據著作權法第 46、52、65 條合理使用。 18 臺大校友雙月刊 ( 瀏覽日期 2012/04/30。依據著作權法第 46、52、65 條合理使用。 19 《氣候變遷的災害衝擊與風險評估─從「臺灣氣候變遷科學報告 2011」談起》( 40,瀏覽日期 2012/04/30。依據著作權法第 46、52、65 條合理使用。 21 22 《氣候變遷之災害衝擊與防災調適策略》 ( 17, 瀏覽日期 2012/05/01。依據著作權法第 46、52、65 條合理使用。
63
頁碼 作品 版權標示 作者 / 來源 24 《臺灣氣候變遷科學報告2011》前言( 2, 瀏覽日期 2012/05/01。依據著作權法第 46、52、65 條合理使用。 25 《氣候變遷的災害衝擊與風險評估─從「臺灣氣候變遷科學報告 2011」談起》( 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2012/1/12,頁 49, 瀏覽日期 2012/04/30。依據著作權法第 46、52、65 條合理使用。 27 《參加「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 15次締約國會議(COP15)與京都議定書生效第 5 次締約國會議(CMP5)」 出國報告書 》 /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 ( 林李耀 副執行秘書、陳永明 助理研究員,頁 15, 派赴國家:丹麥哥本哈根(Copenhagen), 出國期間:98 年 12 月 5 日至 12 月 14 日 , 28 《氣候變遷之災害衝擊與防災調適策略》 / 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 ( 陳永明、陳亮全、林李耀,2011/9/21,頁 26, 32 《聯合國發展規劃署氣候變遷調適策略綱領與其應用》( 44,瀏覽日期 2012/05/02。依據著作權法第 46、52、65 條合理使用。 33 《Towards a climate-proof Netherlands─ Summary routeplanner》( 瀏覽日期 2012/05/01。依據著作權法第 46、52、65 條合理使用。
64
頁碼 作品 版權標示 作者 / 來源 33 《Danish strategy for adaptation to a changing climate》( The Danish Government,March 2008,頁 1, 瀏覽日期 2012/04/27。依據著作權法第 46、52、65 條合理使用。 《 IRELAND NATIONAL CLIMATE CHANGE STRATEGY 》( 1, 瀏覽日期 2012/05/01。依據著作權法第 46、52、65 條合理使用。 41 《氣候變遷之災害衝擊與防災調適策略》/ 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 陳永明、陳亮全、林李耀,2011/9/21,頁 39, 42 陳永明、陳亮全、林李耀,2011/9/21,頁 40, 43 陳永明、陳亮全、林李耀,2011/9/21,頁 41,
65
44 47 48 51 52 頁碼 作品 版權標示 作者 / 來源 《臺灣的颱風災害會越來越嚴重嗎?》
( 中國文化大學 大氣科學系 曾鴻陽 , ,頁 34, 瀏覽日期 2012/05/01。依據著作權法第 46、52、65 條合理使用。 47 《臺灣國土脆弱與災害防救警戒》 ( 陳亮全 主任,民國 99 年 7 月 1 日,頁 25, 瀏覽日期 2012/04/30。依據著作權法第 46、52、65 條合理使用。 48 陳亮全 主任,民國 99 年 7 月 1 日,頁 27, 51 經濟部水利署出國研習報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水利環境工程學院氣候變遷下之水資源管理調適策略研習》( 26, 52 FAO Corporate Document Repository (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