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2015-04-25 M 7.8 尼泊爾地震 06:11:26 (GMT time) 14:11:26 (台灣時間)
Information compiled by Committee on Education & Outreach, Taiwan Earthquake Research Center TEC-CEO Published on 2015/04/26 Version 3. 2015/04/29
2
地震位置 :11:26 (UTC) 尼泊爾中部發生規模7.8 之強震,震央位置為北緯 28.15度、東經84.71度,地震深度為15 公里,在首都加德滿都(Kathmandu) 西北方約77公里處。地震位於歐亞與印度板塊交界處,是兩個大陸互相碰 撞所引起的逆衝型淺層地震。
3
震度分布 此地震發生在加德滿都及波卡拉(Pokhara)兩個主要城市之間,震源附近震度約VI級,最大震度鄰近首都加德滿都,高達VIII級,最大地表加速度約0.2~0.3g。 當地災情相當嚴重。
4
震度分級比較 Units : gal = 1 cm/s2 1g ≈ 9.8 m/s2 ≈ 980 gal
Modified Mercalli Intensity Scale (麥氏震度) Units : gal = 1 cm/s2 1g ≈ 9.8 m/s2 ≈ 980 gal
5
主震震源破裂特性 假設震源機制其中NW-SE走向之斷層面,以全球地震資料逆推錯動分布。
初步結果顯示,錯動量在震源以東的位置,最大值約3公尺。 斷層明顯由震央往東單向破裂,最大錯動位於震央東方約40 km處,約破到80 km處的加德滿都下方。 震源moment rate歷史顯示主要能量在40秒內,並於100秒結束。 圓圈為截至5/1日之餘震分布,大多在加德滿都附近。 等值線代表不同破裂時刻(單位:秒) (From 謝銘哲 準博士)
6
喜馬拉雅山及西藏地區地震分布
7
喜馬拉雅山及西藏地區地震分布 西藏高原 印度古陸 Burma
Hindu-Kush 塔里木盆地 西藏高原 印度古陸 35mm/yr Burma Background seismicity from Engdahl catalog (From 曾泰琳博士)
8
Summary of Source Parameters 震源機制解
此地震的地震矩規模(Mw)為7.7左右。 震源機制屬於逆衝斷層形式,應為向北傾斜的低角度逆斷層,與印度板塊俯衝至西藏下方有關,也與過去在喜瑪拉雅南緣的地震機制雷同。 壓縮軸(P軸)為南北方向,與印度板塊向西北擠壓的方向相符。 Figure from Bilham et al. (2001) Figure from Baur (2007)
9
Indo-Asian collision zone
印度板塊向北沒入喜馬拉雅山下方,大地震沿著板塊邊界發生,對板塊交 界南側的人口稠密的地區造成極大威脅 Bilham et al. (2001)研究顯示,自1800年以來沒有活動的區域,未來的可 能錯動2-10m,預估地震規模會超過7.8。 Figure from Bilham et al. (2001)
10
印度及喜馬拉雅山的重要地震 黑線範圍標示作者估計西元1800年以前曾經破裂過的區域,白色為近期已發生地震的區域。 括弧中的數字代表死亡人數。
(Bilham, 2004)
11
2 cm/yr India-Eurasia convergence (Bilham et a., 1997; Molnar, 1990)
本次地震,發生在1833年規模7.3地震和FR脊嶺中間,背景地震數目( )僅略高於整區平均值。 藍色點: 年間規模大於4.5的地震分佈 紅色區域:過去200年規模大於7.2的地震破裂範圍 這些大地震: 1803/9/1 M7.7 Kathmandu 1905/4/4 M7.8 Kangra 1916/8/28 M7.3 Western Nepal 1934/1/15 Nepal-Bihar 1947/7/29 Assam 1950/8/15 Assam 的空間分佈,與平原上壟起的線性山脊位置(下圖DHR, FR, MSR, SP)似乎有空間上的補償,暗示著大地震的”終結”,可能受到俯衝下去的脊嶺的控制 [Gahalaut and Aroraand, 2011]。此現象與隱沒帶大地震的位置與海脊/海底山的相關性(Wang and Bilek, 2011)雷同。 2 cm/yr India-Eurasia convergence (Bilham et a., 1997; Molnar, 1990) 本次地震 [Gahalaut and Aroraand, 2011] 沿著弧線的約略位置 Distance along the Himalaya arc (km) (From 陳卉瑄博士)
12
喜瑪拉雅地震帶(Himalayan Seismic Belt)
大規模地震,多沿著向北傾的面分佈,這個面約為傾角5-10度,是印度 板塊和上方喜瑪拉雅地楔(Himalayan wedge)的接觸面,如紅線標註 [Seeber and Armbruster, 1981; Ni and Barazangi, 1984; Molnar, 1990] 。 小和中規模地震,卻分佈在大規模地震帶的更深處,處於與無震滑移 帶間的過渡帶,如綠線表示 [Seeber and Armbruster, 1981; Ni and Barazangi, 1984; Molnar, 1990]。 [Gahalaut and Aroraand, 2011] (From 陳卉瑄博士)
13
全球大地震分布 本圖顯示全球背景地震活動及1900後之大地震分布情形(Data Source :USGS)。 (From 曾泰琳博士)
全球大地震多發生在環太平洋地震帶。 亞洲內陸的大地震則發生在西藏周邊。 規模大於9 規模大於8 本圖顯示全球背景地震活動及1900後之大地震分布情形(Data Source :USGS)。 (From 曾泰琳博士)
14
印度板塊與歐亞板塊的碰撞 印度與歐亞之間的海洋閉合之後發生大陸碰撞,碰撞始於55 百萬年前。
Figure from Physical Geology
15
大陸俯衝地震與海洋隱沒的類似性 此動畫說明典型的海洋板塊在隱沒時如何產生大地震(如日本311),將海洋換為大陸,便與此尼泊爾地震狀況類似。
16
參考文獻及相關網站 Bilham, R., V. K. Gaur and P. Molnar, Himalayan Seismic Hazard, Science, 293, , 2001. Earthquakes in India and the Himalaya: tectonics, geodesy and history, Annals of Geophysics, 47, , 2004. Baur, J. R., Seismotectonics of the Himalayas and the Tibetan Plateau: Moment Tensor Analysis of Regional Seismograms, M.S. Thesis, Oregon State University, 2007. Wang Kelin and Susan L. Bilek, 2011, Do subducting seamounts generate or stop large earthquakes? Geology, v. 39, pp. 819–822. Gahalaut, V.K., Arora, B.R., Segmentation of Seismicity along the Himalayan Arc: role of structural, complexity, Episodes, v. 35, no. 4, USGS Hazard Program Earthquakes BBC News Event Page for Nepal Earthquake on IRIS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