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先進安全車輛系統發展之推動與研究(II) 期末簡報
中央大學 車輛行車事故鑑定研究中心 馮君平 教授
2
背景分析 先進安全車輛(ASV)是整合及應用車內資訊、通訊、電子、控制等之技術。 ASV主要目標 消極面,減少車禍死傷人數
積極面,提升行車安全與駕駛品質
3
四 年 期 工 作 重 點 先進安全車輛系統發展之推動與研究
4
本(94)年度工作項目 參加19th ESV,蒐集國外最新發展趨勢。 舉辦ASV研討會,彙整產官學界意見,調整國內ASV系統發展評估指標。
持續國內事故相關資料庫分析(不同撞擊部位的醫療成本與傷害嚴重度)。 收集國外標準規範(ACC/HMI),供建構ASV系統安全與績效評估方法參考。 收集國外EDR標準規範與推動資訊,評估國內發展EDR之可能性。
5
先進安全車輛發展研討會 19th ESV研討會 2005/06/05-09於Washington, D.C.舉辦。
6
19th ESV研討會 與會者 17個國家:歐、美、日、澳、… 24家車廠:GM、BMW、TOYOTA、…
政府單位與民間組織:NHTSA、IIHS、JARI、NRMA、BAST(德)、Transport CANADA、EURO NCAP、… 汽車電子廠商:Delphi、Denso、Siemens… 醫療單位:費城兒童醫院、…
7
19th ESV研討會 主題:透過實車測試評估車輛安全並加速推動安全車輛發展-過去30年發展回顧 研討會論文相關探討議題 安全評估
人機介面之人因影響駕駛負荷之研究 車內資訊系統影響駕駛行為與績效之研究 駕駛模擬器之應用研究 交通事故分析系統之研究
8
安全評估 駕駛疲勞偵測警示 德國VW公司利用攝影機與影像分析計算駕駛者的眨眼次數
NHTSA量測眼睛瞳孔閉合的時間(PERCLOS),並對駕駛者進行一系列長途駕駛及熬夜的實車試驗 VW NHTSA
9
駕駛模擬器之應用研究 美國NHTSA (Iowa大學的NADS)
探討幾種不同型式防撞系統(Collision Avoidance System, CAS)效能及其對於駕駛行為的影響。 探討無線電話之溝通介面(手持/免持聽筒、手動/聲控撥號)、通話內容型態對駕駛分心的影響。 日本 Honda從美國NASS/CDS資料庫重建近50種碰撞事故,評估碰撞降低煞車系統(Collision Mitigation Brake System, CMS) 效能。 Kagawa大學檢視駕駛者對彎道的保持能力及操控的能力,以探討次要的肢體動作對駕駛績效的影響。
10
交通事故分析系統之研究 美國Health & Safety Research Inc. 之研究希望藉由分析EDR資料以探討如何強化目前的醫療優先處理準則(Triage Guideline)。
11
本(94)年度工作項目 參加19th ESV,蒐集國外最新發展趨勢。 舉辦ASV研討會,彙整產官學界意見,調整國內ASV系統發展評估指標。
持續國內事故相關資料庫分析(不同撞擊部位的醫療成本與傷害嚴重度)。 收集國外標準規範(ACC/HMI),供建構ASV系統安全與績效評估方法參考。 收集國外EDR標準規範與推動資訊,評估國內發展EDR之可能性。
12
先進安全車輛發展研討會 國內ASV研討會 以「智慧人性 安全生活」為主題,9月20日於運研所國際會議廳舉行。 二項議題
從交通安全看先進安全車輛發展 全球先進車輛技術之演進與趨勢
13
國內ASV研討會
14
國內ASV發展評估指標 93年提出國內發展ASV系統優先順序的6項指標:
技術難易度、產業特性、產品產值、國內基礎建設、社會接受度及普及度、國內交通事故特性分析 歐洲 ADASE (Advanced Driver Assistance System) 計畫提出 9 項評選指標,訂定歐洲先進駕駛輔助系統發展的準則。
15
國內ASV發展評估指標 ADASE 的9項評選指標
16
國內ASV發展評估指標
17
國內ASV發展評估指標問卷 評選指標項目 評選指標重要性 低-中-高 評選指標權重值 (若勾選其他,請填寫權重值) 2004年運研所
歐洲ADASE 技術難易度 系統 (System Aspects) □ □ □ □ 1 □其他(權重 ) 感測器 (Sensor Aspects) 人機介面 (HMI Aspects) 國內基礎建設 道路設施含車路通訊 (Infrastructure incl. Communication v2i) 車間通訊 (Communication v2v) 社會接受度及普及度 法律層面 (Legal Aspects) 行政與社會層面 (Political & Societal) 國內事故特性分析 駕駛輔助效果 (Degree of Driver Assistance) 交通安全改善成效 (Safety Enhancement) 產品產值 產業特性 (係指系統開發與技術母廠的關聯性)
18
國內ASV發展評估指標問卷
19
本(94)年度工作項目 參加19th ESV,蒐集國外最新發展趨勢。 舉辦ASV研討會,彙整產官學界意見,調整國內ASV系統發展評估指標。
持續國內事故相關資料庫分析(不同撞擊部位的醫療成本與傷害嚴重度)。 收集國外標準規範(ACC/HMI),供建構ASV系統安全與績效評估方法參考。 收集國外EDR標準規範與推動資訊,評估國內發展EDR之可能性。
20
國內交通事故相關資料庫分析 88-90 警政署道路交通事故調查報告表/衛生署死因資料庫/中央健保局健保資料庫 事故後第一次住院
事故後30天內死亡 事故類型與形態 樣本數 百分比 人與汽(機)車 4313 9.84% 1385 18.39% 車與車 38645 88.17% 5789 76.87% 汽(機)車本身 836 1.91% 264 3.51% 平交道事故 38 0.09% 93 1.23% Total 43832 100.00% 7531 事故後第一次住院 事故後30天內死亡 車種類別 樣本數 百分比 大客車 43 1.07% 11 1.32% 小客車 2815 70.16% 542 64.99% 大貨車 289 7.20% 75 8.99% 小貨車 865 21.56% 206 24.70% Total 4012 100.00% 834
21
不同碰撞部位的事故比例 — 事故後第一次住院
22
車輛前方撞擊部位平均醫療成本 — 事故後第一次住院
車輛前方撞擊部位平均醫療成本 — 事故後第一次住院
23
不同車種駕駛人主要受傷部位 事故後第一次住院,為頭部與下肢。 事故後30天內死亡,為頭部與胸膛。
24
前方撞擊的肇事原因
25
ASV系統
26
ASV系統 駕駛疲勞偵測
27
ASV系統 事故記錄器 EDR ACN/EMS ASV系統改善參考數據 事故資料讀取
28
本(94)年度工作項目 參加19th ESV,蒐集國外最新發展趨勢。 舉辦ASV研討會,彙整產官學界意見,調整國內ASV系統發展評估指標。
持續國內事故相關資料庫分析(不同撞擊部位的醫療成本與傷害嚴重度)。 收集國外標準規範(ACC/HMI),供建構ASV系統安全與績效評估方法參考。 收集國外EDR標準規範與推動資訊,評估國內發展EDR之可能性。
29
已上市駕駛輔助系統
30
2005市售車輛應用ACC實例
31
ACC技術研發 利用前車距離之即時偵測,並藉由車輛縱向自動化的控制功能(油門與煞車)來控制車速,以保持駕駛者設定之跟車時間間距(Time Gap)。 已應用於車輛控制上,以協助駕駛人降低駕駛工作負荷。
32
ACC之國際規範 ISO-15622及SAE-J2399已規範ACC的操作特性、使用者介面與測試程序。
ACC對駕駛行為、工作負荷之影響,以及ACC失效對駕駛安全可能產生之衝擊,尚未被充分探討與確定。 未來可結合駕駛模擬器進行ACC對人、車、路關係的影響試驗 依據ISO-15622以軟體程式置入DS系統模擬ACC功能,進行駕駛影響評估。
33
ISO-15622 / SAE-J2399之比較對照 基本架構與控制邏輯是一致的,僅對於部份設定值要求略有差異。 項目 ISO-15622
ACC最大加速度(m/s/s) 2 not specified ACC平均減速度(2秒以上之平均) (m/s/s) ≦3 最大減速度率(1秒以上之平均) (m/s/s/s) ≦2.5 低於此值則無須偵測目標車輛(m) MAX[2 , 0.25V_low] 允許系統自動加速之最小速度(m/sec) 5 8.9+/-10% (20mph+/-10%) 車輛可選擇最低速度(m/sec) ≧7 and ≧V_low 11.2+/-10% (25mph+/-10%) 最大可選擇時間間距(秒) 2.2 最小可選擇時間間距(秒) 1.5 最小穩態跟車時間間距(秒) 1
34
人機介面探討 目前國際上關於車內資訊系統的HMI人機介面的指導原則有:
1、European Statement of Principles on the Design of Human Machine Interaction (ESoP 2005) 2、AAM Statement of Principles, Criteria and Verification Procedures 3、JAMA Guidelines
35
ESoP 2005 這份文件針對車內資訊和通訊系統,綜整在人機介面上應被考慮的安全層面。
內容包括設計目標、安裝準則、資訊呈現準則、與顯示/控制介面互動的準則、系統行為準則、關於系統的資訊六大部份,37條準則,每一準則均有說明、範例、應用、驗證方法 。 源自EC在1999年12月21日所提出的「對車內資訊與通信系統安全而有效率的建議」,最新版本(草案)於June 2005頒定。
36
AAM 以EC在1999年12月21日所提出的「對車內資訊與通信系統安全而有效率的建議」為藍本,更廣泛地徵詢專家以對各標準有更完整的定義及驗證程序。 內容包括安裝準則、資訊呈現準則、與顯示/控制介面互動的準則、系統行為準則、關於系統的資訊五大部份,24條準則,每一準則均有理由、標準、驗證程序、範例。 2003版本。
37
JAMA October 1990,Japan Automobile Manufactures Association (JAMA)公佈針對導航系統的Safety Guidelines for In-vehicle Monitor Systems。 2000年後版本加入影像顯示裝置的安裝位置標準。 目前在日本,有關HMI議題,仍有兩份文件– NPSC、MLIT。
38
ESop 與 AAM 之比較 ESop AAM 評論及比較
2.1系統之置放及裝配應依照相關法規、標準及車輛製造廠的系統操作指南來裝置系統於車內。 1.1系統之置放及裝配應依照相關法規、標準及車輛和系統製造廠的系統操作指南來裝置系統於車內。 贊成增修,因為文字的增修可以釐清ESop中after-market和nomadic devices兩種系統的關聯。 2.2系統之任何一部份均不應阻礙駕駛的視野。 1.2系統之任何一部份均不應阻礙駕駛的視野,而駕駛的視野被定義在可以應用的規範內。 需再澄清。 在歐、美、日規中,各是何種規範? 2.3系統不應妨礙車輛之主要行駛任務的控制。 1.3系統的實體之任何一部份不應妨礙車輛之主要行駛任務的控制。 贊成增修,小部份澄清。 2.4螢幕裝置應置於靠近駕駛的正常視線範圍內。 1.4帶有與行駛相關資訊的視覺裝置應置於靠近駕駛的正常視線範圍內。 準則:低頭時,螢幕的視線幾何中心應設置於2-D平面向下視角小於或等於30度處。 贊成增修,30度之準則應被採納。 “visually intensive information”需要明確的定義。 2.5螢幕裝置之設計或擺置應避免刺眼及反光。 1.5螢幕裝置之設計或擺置應降低或減少刺眼及反光。 需要討論,文字的增修反應刺眼及反光無法完全避免。
39
ESop 與 JAMA 之比較 ESop NPSC MLIT
2.1系統之置放及裝配應依照相關法規、標準及車輛製造廠的系統操作指南來裝置系統於車內。 2.2系統之任何一部份均不應阻礙駕駛的視野。 4.2.2a 車內系統的螢幕置放之處應不干擾駕駛車輛所需之視野。 3.1b 裝置的任何一部份均不應阻礙駕駛的視野。 2.3系統不應妨礙車輛之主要行駛任務的控制。 4.2.1a 車內系統的擺放位置應讓控制該系統時不會損害駕駛者為適當操作方向盤、煞車及其他控制時所應保持的座姿。 3.1a 裝置不應干擾控制系統的操作,也不能將駕駛者所需的螢幕裝置被隱藏著。 2.4螢幕裝置應置於靠近駕駛的正常視線範圍內。 4.2.2a 車內系統的螢幕置放之處應能讓駕駛者需要瞥視時,可以儘可能地減少身體移動。 3.2 螢幕置放之處應能讓駕駛者注視螢幕時仍能認知前方的交通狀況。 2.5螢幕裝置之設計或擺置應避免刺眼及反光。 3.2 螢幕置放之處應避免影像反射至擋風玻璃上而阻礙駕駛者的視線。 4.1c 螢幕的亮度、對比、顏色等應避免讓駕駛者在夜間產生目眩。
40
本(94)年度工作項目 參加19th ESV,蒐集國外最新發展趨勢。 舉辦ASV研討會,彙整產官學界意見,調整國內ASV系統發展評估指標。
持續國內事故相關資料庫分析(不同撞擊部位的醫療成本與傷害嚴重度)。 收集國外標準規範(ACC/HMI),供建構ASV系統安全與績效評估方法參考。 收集國外EDR標準規範與推動資訊,評估國內發展EDR之可能性。
41
歐、美、日之EDR發展 2007~2015 歐洲與日本預計將事故記錄器列為個人化車用配備。
NHTSA要求車隊及學校校車上自2003/1/1起均須加裝事故記錄器。 Ford ( ) Ford, Lincoln and Mercury GM ( ) Buick, Cadillac, Chevrolet, GMC, Hummer, Isuzu, Oldsmobile, Pontiac, Saab and Saturn Isuzu( )
42
歐、美、日之EDR發展 事故前、後之車速、煞車、油門、引擎轉速、縱向/橫向速度變化。 資料下載方式
diagnostic link connector (DLC) air bag module SAE J1962 connector air bag module located under the seat
43
GM EDR之事故資料記錄 Throttle position in %, shown wide open-70%-closed (idle) Vehicle speed shown at MPH Engine speed shown RPM Brake switch status shown from off to on
44
GM EDR之事故資料記錄 縱向速度變化 Impact
Severe change in vehicle velocity measured in MPH Velocity change of 43 MPH in 130 milliseconds Note: Occupant did not survive this event
45
法國 AIDER 在車禍發生的時候,自動通知急救單位提供關於汽車損毀情形、乘客人數和健康狀況等訊息。
46
EDR開發規範 事故記錄器(EDR)目前並無共通資料格式 原始設備廠商(OEM)系統 售後市場(After-market)系統
各家車廠之發展仍以旗下車系規格需求為主 原始設備廠商(OEM)系統 資料取樣頻率,GM每10ms記錄1次,FORD每0.8ms記錄1次 售後市場(After-market)系統 資料取樣頻率,SIS每0.5ms記錄1次,VDO每2ms記錄1次
47
EDR開發規範 IEEE 1616 SAE J1698 ISO TC22/SC12/WG7
針對小客車(passenger cars)、輕型卡車(light trucks)、重型卡車(heavy trucks)以及大客車(buses)等,對事故記錄項目及資料輸出介面,進行標準化。 SAE J1698 僅適用於小客車與輕型卡車,對資料記錄項目發展一共通的資料格式定義。 ISO TC22/SC12/WG7 發展碰撞衝擊的標準規範,針對撞擊嚴重度,規範合適的量測方式 。
48
EDR相關規範-IEEE P1616
49
EDR相關規範-IEEE P1616 單位 資料定義 解析度 精度 取樣頻率 取樣時間 資料型態
50
EDR相關規範-SAE J1698 針對單次前方碰撞事故,不含多次碰撞及側撞/後撞事故。
觸發依據:在20ms內,縱向速度變化超過 0.8 km/h。 資料類別 High-Frequency Data (事故前100s/事故後300s) Low-Frequency Data (事故前8s/事故後5s) Static Data (Once per Event)
52
NHTSA之EDR立法備忘錄 針對(2008起)自願裝設事故記錄器的小客車與輕型貨車,要求 針對記錄項目,訂定資料格式標準。
規範自願安裝EDR小客車必須記錄的(最少)項目,提供事故分析/安全防護/CAN使用。 規範記錄項目格式。 規範EDR於事故發生後仍能作動。 規範車廠須提供EDR資訊供事故分析。 規範車廠須於新車內告知駕駛人有裝EDR及其目的。 針對記錄項目,訂定資料格式標準。 Data Element Range Accuracy Precision Filter Class Longitudinal acceleration -100G to +100G +/- 1G 1G SAE J211, Class 60 Lateral acceleration
53
EDR/ACN/EMS NHTSA/Veri Engineering Co. ACN 記錄項目 傷害嚴重度預測
54
GM 之ACN系統 – ONStar 目前提供事故發生訊息與事故位置。 未來可提供碰撞位置(前/後/側)與事故嚴重度。
55
EDR之未來趨勢及重點技術 (1/2) ACN EMS EDR 研究車禍歷程的重要資料 與ACN、EMS的結合 受傷嚴重度預測、精度提高
緊急回應派遣 資料數據機 車禍位置與資訊圖形顯示 與車輛的語音聯繫 傷亡嚴重之機率 ACN EMS通知 位置 車禍嚴重程度 傷亡嚴重之機率 EMS 車內系統 碰撞感測器 行動電話 EDR 圖片來源: Bachman與Preziotti(2001) 研究車禍歷程的重要資料 與ACN、EMS的結合 受傷嚴重度預測、精度提高
56
EDR之未來趨勢及重點技術 (2/2) 於EDR/ACN系統中加入車禍成員損傷預測模式的研究,進入大規模ACN車隊驗證階段(2002~)。
車內乘員損傷預測 EMS事前資訊
57
IEEE 1616建議EMS項目 資料項目 精確度或取樣頻率 時間點 用途 時間 時/分 觸發當時 提供EMS記錄 日期 日曆
車輛號碼(VIN) 引擎號碼或車牌號碼 觸發前 確認傷患所在車輛 事故地點 高精度GPS 透過ACN通報 3軸加速度 高精度 碰撞衝擊過程 決定衝擊方向與傷害嚴重度 受力方向 安全設備使用狀態(每一個位置) 有/無 評估車內駕駛與乘客傷害嚴重度 安全氣囊爆發時間(每一個位置) 有/無/失去作用 觸發前與碰撞衝擊過程 乘客數 確定乘客數 翻車 亦可由受力方向判斷
58
結論 目前國外個別ASV系統開發進展快速,已有多項應用在車輛上,未來朝向系統整合方向發展。
美國與日本有關ACC、碰撞警示及迴避系統,多已進入實測,並進行長期的資料收集工作。 國際上已普遍產生駕駛者使用這些系統的安全疑慮,2000年以後研究項目轉向 安全評估方法與成效 車內資訊系統人機介面對工作負荷的影響 利用駕駛模擬器在實驗室中進行情境試驗 國際調和為重要趨勢 安全評估:歐洲HASTE、美國CAMP HMI:EU、AAM、JAMA值得繼續觀察
59
結論 事故後第一次住院,主要的撞擊部位均集中車輛前方,但撞擊部位未記錄或是無法辨識的比例偏高。 事故記錄器
目前已有IEEE 1616以及SAE J1698參考規範。 美國NHTSA已於2004/6/14提出立法備忘錄 18項必須記錄資料項目與其對應的資料格式介面 以及防撞、觸發門檻值等。 歐洲與日本則是預計在2007~2015年之間將事故記錄器列為個人化車用配備。
60
建議 國內ASV系統發展推動: 除產業及技術發展外,應加強下研究:
與技術發展結合,藉由技術引導議題,研討會由ARTC或工研院等技術研究單位辦理。 除產業及技術發展外,應加強下研究: ASV系統對駕駛人反應、駕駛行為、駕駛安全與績效等之研究。 了解國際有關工作負荷、人機介面等的研究趨勢。 利用駕駛模擬器,搭配情境設計,以探討駕駛行為及人機介面。
61
建議 資料庫整合與分析: 進行EDR雛型機開發與測試:
建立事故相關資料庫的分析能力,結合實驗室碰撞結果,建立事故碰撞嚴重度預測模式及事故醫療成本模式。 進行EDR雛型機開發與測試: 整合EMS系統。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