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TN 概述.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PTN 概述."—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PTN 概述

2 课程内容 PTN发展背景 PTN技术特点 中兴PTN产品介绍 PTN组网应用
移动网络所提供的内容正在从文本转变为图片和视频等多媒体形式,用户对带宽的要求越来越高

3 ALL IP——业务网发展趋势 业务IP化的主要驱动力: 统一网络协议,简化网络层次,降低TCO 便于提供各种类型的新业务,实现综合业务运营
Internet Telephone network Mobile radio network CATV HFC CATV 75欧同轴电缆 HFC 混合光纤同轴电缆 PSTN (Public Switched Telephone Network) TCO(Total Cost of Ownership, 总体拥有成本) IP化的定义 IP化的业务 --对客户: 基于IP的融合智能终端,将支持更丰富的多媒体应用,带来更好的用户体验。 --对运营商 :基于IP的丰富多彩的业务,为运营商带来全新的商业机会。    采用同一协议,简化控制和管理,使网络更扁平,便于开展新型业务,降低运维成本。    将使扩容更灵活、更方便,节省CAPEX&OPEX。    对无线网络,基站宽带化,将提供更高的带宽,---导致取消基站控制器,节省CAPEX&OPEX。 全IP化的GSM/CDMA移动网络较基于传统传输模式的GSM/CDMA网络有诸多优势 优势主要体现在话音质量,节省TC资源,降低网络成本,并可实现MSC POOL组网,这样不但可以减少核心网投资,而且可以提高网络可靠性 1:NGN固网改造、VOIP往IP发展 2:3G,R5版本以后承载在ATM----发展到PTN 3:移动制式朝IP发展;IPTV---分组化趋势; 优势主要体现在话音质量,节省TC资源,减少核心网投资,提高网络可靠性 业务IP化的主要驱动力: 统一网络协议,简化网络层次,降低TCO 便于提供各种类型的新业务,实现综合业务运营

4 TG 业务向All IP转型对承载网的需求 SG 接口兼容性——以太网接口为主,兼容TDM/ATM业务
Packet Packet接入汇聚 承载网 核心调度管道 TG SG 接入汇聚层 核心层 对承载网的要求: 1:适应新型业务 2:不等同普通宽带业务:要求可控、可管理、可运维 3:满足电信级的高需求 4:控制成本,提升竞争力 对中国移动为什么较大推动PTN: 1:全业务运营了,本有发达的MSTP网络,但缺乏固网来支持数据业务,希望能用更先进的网络 2:移动集采,实现IP化进程 3:面临来自另外两个移动制式的竞争:希望延长2G,加快4G LTE(如果用MSTP,单基站带宽不够用),缩短3G 4:财力和精力可关注PTN 应用平台 接口兼容性——以太网接口为主,兼容TDM/ATM业务 业务分组化——基于分组的交换和传送,具备统计功能 QoS机制——业务感知、端到端区分服务 同步 ——电信级的时钟/时间同步方案 网络可用性——电信级的OAM和保护 利润最大化——降低CAPEX/OPEX 业务应用

5 ? TG IP化业务承载网技术选择 SG 路由器 新技术 MSTP IP化业务承载 Packet 接入汇聚 核心 应用平台 以太网交换机
1:交换机:适合分组业务,只完成转发,尽力而为,但QOS得不到保障 缺乏对TDM的承载 缺乏1:N保护 同步性差,OAM差;无法提供电信级需求,即使增强型的还是弱,成本也高 2:路由器:引入三层处理协议,运营成本高 而移动的BACKHAUL只需要传送和转发基站-RNC基站控制器,不需要路由转发等三层功能 所以用路由器会增加成本,并且同步性弱,OAM功能弱 网络保护能力差,网络恢复时间在秒级,不支持50ms保护,不适合规模应用与组网。 3:MSTP:在2000年左右时,根据SDH架构出的,解决了大客户数据业务,同步性能好,OAM功能好,电信级需求满足好,广泛应用 采用刚性管道---独占通道资源:延时、丢包性能好,适合语音业务 但3G业务,突发性强,带宽需求不固定,采用刚性管道代价太大 带宽统计复用:在RPR里面才有此功能 最大的汇聚比是1:48,但是又很多限制 刚性管道是最大的问题 比较适合分组业务为辅的场合,其封装、映射处理代价较大,带宽共享能力局限于单板,难以满足以分组业务为主的应用需求 应用平台 以太网交换机 IP化业务承载 新技术 业务应用 MSTP

6 传统有线承载产品适用性分析---MSTP
STM-N 统计复用能力差 STM-N MSTP 刚性 管道 VC颗粒 最大带宽 大量空闲带宽无法利用 天然支持频率同步 不支持1588相位同步 SDH/MSTP带宽模型 网络关键需求 满足情况 多业务统一承载 主要支持TDM接入,IP化基站接入能力不足 高精度时间同步 提供高精度的频率同步,欠缺相位同步能力 电信级OAM和保护 提供完善的OAM和保护功能 大带宽和灵活调度 缺乏接入10GE,核心40GE接入能力 统计复用和Qos 统计复用能力差、汇聚比受限,不适合承载IP业务 平滑演进支持LTE 主要提供TDM接口,对IP化的无线基站支持能力不足

7 传统有线承载产品适用性分析---交换机 SR SR Core Access 网络关键需求 满足情况 IP核心骨干网 无连接的业务路径,
延时、抖动、丢包率 无法保证。 SR SR 由于OAM有效的检测机制 的缺失,导致保护无法快速 有效的完成 。 Core Access 缺乏有效的维护手段, 网络监控困难。 TDM业务接入、时间 同步等能力有限 。 eNB NodeB 网络关键需求 满足情况 多业务统一承载 TDM接入能力不足,可以支持IP化接口 高精度时间同步 欠缺高精度时钟和时间同步能力 电信级OAM和保护 缺乏电信级的OAM和保护,故障定位困难大、时间长 大带宽和灵活调度 可以提供大容量带宽;但是无法满足业务灵活调度 统计复用和Qos 支持统计复用;Qos能力不足 平滑演进支持LTE 不具备LTE要求的低时延、高质量、同步以及L3能力

8 传统有线承载产品适用性分析---路由器 网络关键需求 满足情况 IP核心骨干网 SR SR CORE Metro Routers
传统路由器时间同步由NTP技术实现,同步精度在ms级别 Routers IP/MPLS协议定义OAM功能简单,不适合传送网络电信级要求 设备对于传统TDM、ATM业务支持能力有限 BTS NodeB 大客户 家庭宽带 eNB 网络关键需求 满足情况 多业务统一承载 支持IP化基站接入,TDM支持能力稍弱 高精度时间同步 路由器采用NTP技术,精度为ms级;欠缺高精度时钟和时间同步能力 电信级OAM和保护 仅提供简单的定位手段,缺乏电信级的分层OAM和保护功能 大带宽和灵活调度 支持 统计复用和Qos 平滑演进支持LTE 技术支持,但是路由器组大网能力略有不足

9 PTN发展背景 解决之道? PTN 基于SDH的多业务传送平台技术(MSTP)以在一定程度上提供电信级分组业务的传送功能,体现了光传送网向支持分组传送的演进趋势。但MSTP仍然是以TDM作为内核,比较适合分组业务为辅的场合,其封装、映射处理代价较大,带宽共享能力局限于单板,难以满足以分组业务为主的应用需求 4:PTN:综合MSTP(传送特性)、交换机、路由器(分组特性:VPN/QOS/柔性管道)的优点 纯分组,采用统计复用:与QOS相关(不同业务服务质量,对延时、抖动要求不同) 因为在全峰值时易丢包,此时就需要将业务根据优先级对业务质量识别:可用端口、MAC、IP等映射优先级 类SDH 的OAM功能:层次化、分层定位,并且基于硬件检测,速度快:检测时间3.3MS,3个周期不行就倒换

10 面向IP化的分组传送技术— PTN应运而生
L2/L3分组转发技术 分组技术 (MPLS/增强以太网) 统计复用与QoS 部署灵活 PTN PTN PTN (分组传送网) E2E业务提供与管理 SDH 传输体验 在网络IP化和移动宽带化的驱动之下,结合了分组网和传送网的优势 具备分组网和传送网的特性 精确时钟同步 OAM与保护 PTN (Packet Transport Network) 是一种以分组作为传送单位,承载电信级以太网业务为主,兼容TDM、ATM和FC等业务的综合传送技术。 PTN技术基于MPLS-TP分组的架构,继承了MSTP的理念,融合了Ethernet和MPLS的优点,成为下一代分组承载的技术选择。

11 MPLS-TP(MPLS Transport Profile)
MPLS-TP源于ITU-T的T-MPLS技术,08年4月起由IETF(互联网工程任务组)和ITU-T(国际电信联盟)成立联合工作组, ITU-T负责提出传送网络的需求, IETF负责具体标准的制定,促使T-MPLS与MPLS技术更好的融合。 2006 ITU制定T-MPLS标准 T-MPLS标准融合MPLS技术和传输需求,满足传送网络需求 2008.4 ITU和IETF成立联合工作组 T-MPLS更名MPLS-TP 联合解决T-MPLS和MPLS协议的标准冲突 2012 MPLS-TP国际标准已经制定完成 业界现网运行的PTN设备都已经升级到最新标准

12 各种承载技术方案特点综合比较 MSTP PTN 传统路由器 传统交换机 多业务支持 主要承载TDM业务,少量数据业务采用EOS等方式
主要承载数据业务,TDM业务通过PWE3仿真 承载普通数据业务,TDM支持不足 设备级可靠性 电信级,关键部件提供1+1保护 控制平面采用1+1保护 为满足低成本要求,设备级保护支持不足 网络保护 环网保护、1+1/1:1线性保护、DNI保护 1+1/1:1路径线性保护、环网保护、双归保护、基于SD检测保护 FRR、 1+1/1:1路径性保护 生成树保护、以太环网保护 电信级OAM 完善的OAM开销,维护简单、可控 SDH-LIKE的管理方式, 动态路由,业务可控性差,故障定位难 网管主要做监控,故障定位困难 可扩展性 组网模式成熟、满足规模组网要求 支持各种组网拓扑,规模组网能力强 协议复杂、组网有域的概念,规模受限 组网方式简单,星形或树形组网,有广播域的限制 3G IP化承载适应性 有汇聚比限制,可满足3G初期承载要求 面向连接的承载管道,统计复用、QOS完备、支持TE,适应性高。 分组处理能力强,但大规模组网能力不足,当前适应性不足 面向无连接的承载方式,时延、抖动等难以保障,不适应 设备成熟性 成熟,应用广泛 成熟,广泛应用于全球城域Backhaul网络 成熟,主要应用在干线核心层 成熟、主要用作宽带业务承载 成本 一般 成本高 成本相对较低

13 课程内容 PTN发展背景 PTN技术特点 中兴PTN产品介绍 PTN组网应用
移动网络所提供的内容正在从文本转变为图片和视频等多媒体形式,用户对带宽的要求越来越高

14 PTN技术特点---多业务统一承载 PTN CE CE
TDM/ATM/Ethernet TDM/ATM/Ethernet PE2 PE1 CE CE Iub TDM E1 IMA E1 Ethernet Iub IP TDM E1 ATM STM-1 Ethernet IMA E1 ATM AAL2/5 Iub Abis AAL2/5 802.1Q TDM ATM ETH STM1 ATM AAL2/5 Iub ETH 802.1Q IP Iub ETH 802.1Q IP Iub E1 TDM Abis PWE3 PWE3 PWE3 TDM E1 Abis Tunnel Tunnel Tunnel PHY PHY PHY TDM to PWE3:支持透传模式和净荷提取模式。在透传模式下,不感知TDM业务结构,将TDM业务视作速率恒定的比特流,以字节为单位进行TDM业务的透传;对于净荷提取模式感知TDM业务的帧结构/定帧方式/时隙信息等,将TDM净荷取出后再顺序装入分组报文净荷传送 ATM to PWE3:支持单/多信元封装,多信元封装会增加网络时延,需要结合网络环境和业务要求综合考虑。 Ethernet to PWE3:支持无控制字的方式和有控制字的传送方式 1 IMA E1:上行方向IMA组转换为ATM信元,NP将单个ATM信元或多个ATM信元添加TMC封装,实现过程中可以对ATM信元做流量限制;下行方向执行相反的操作 ATM信元适配到TMC的两种模式(在PTN产品上要求支持N-to-one模式,其中N为1~8): one-to-one模式:一个ATM VCCs(或一个ATM VPCs)适配到一根伪线(PW)上 N-to-one模式:多个ATM VCCs(或多个ATM VPCs)适配到一根伪线(PW)上 2. TDM E1: 上行方向的接入层把E1链路添加AAL1的ATM封装处理,NP对ATM信元解封装后,将多个信元静荷重组后添加TMC标签。 N-to-one模式:多个ATM VCCs(或多个ATM VPCs)适配到一根伪线(PW)上。 3. MLPPP: 接入层实现多链路PPP报文的分片(下行)/重组(上行),支持按照N*DS0(64K)链路或N*E1链路构建的PPP组(bundles)。上行方向NP实现对PPP报文添加TMC和TMP封装;下行方向依次实现TMPLS封装、以太网封装的剥离后,再添加PPP封装

15 PTN技术特点---标签交换技术 标签交换技术介于二层数据链路层和三层网络层之间,属于2.5层。
MPLS ingress node MPLS egress node LSR MPLS edge node 17 25 16 IP域 IP network 标签交换技术介于二层数据链路层和三层网络层之间,属于2.5层。 标签交换采用固定长度的标签交换取代IP转发,可以支持任意链路层(ATM、FR、PPP、Ethernet等)和网络层(IPV4、IPV6、IPX协议等)。 标签交换技术是一种面向连接的交换技术,可以很好的支持L2VPN、L3VPN功能,同时具备流量工程能力。

16 PTN技术特点---智能感知业务 PTN 业务感知有助于根据不同的业务优先级采用合适的调度方式
6100/6200 6300 PTN BSC/RNC NodeB BTS SR/BRAS MSC/MGW 业务感知有助于根据不同的业务优先级采用合适的调度方式 对于ATM业务,业务感知基于信元VPI / VCI标识映射到不同伪线处理,优先级(含丢弃优先级)可以映射到伪线的EXP字段 对于以太网业务,业务感知可基于外层VLAN ID或IP DSCP 对时延敏感性较高的TDM E1实时业务按固定速率的快速转发处理 EF AF BE 1 Traffic : DSCP >55 2 Traffic : VCI=20,30 3 Traffic : VLAN=20,30 DSCP>55 VCI=20,30, AF VLAN=20,30 (Expedited Forward) QoS机制涉及: (数据面)缓存区管理、拥塞避免、分组标记、排队与调度、流量整形、流量监控、流量分类; (控制面)接纳控制、QoS路由、资源预留; 可根据DSCP/TOS/VLAN/802.1p等多种方式识别业务类型和优先级 EF;快速转发,有一个保证带宽 AF:保证转发,有一个保证带宽,一个限制带宽,比如保证带宽100M,限制带宽200M,就是说100M的肯定能传送,但是超过100M的通过优先级进行限制。AF又分为AF11、 AF12、 AF21、 AF22、 AF31、 AF32。 BE:尽量转发,只有一个限制带宽,不管进来的带宽为多大,都需要进行带宽竞争。 (Assured Forward) (Best Effort)

17 PTN技术特点---提供端到端的区分服务
EF AF BE P P RNC PE PE QoS机制涉及: (数据面)缓存区管理、拥塞避免、分组标记、排队与调度、流量整形、流量监控、流量分类; (控制面)接纳控制、QoS路由、资源预留; PE可以支持如下附加的Qos功能: 每个PW端业务(PWES)的一个COS映射到PSN上的单条COS PW。 每个PW端业务的多个COS映射到PSN上具有多个COS的单条PW。 每个PW端业务的多个COS映射到PSN上的多条PW。 BSC 网络入口:识别用户业务,进行接入控制,将业务的优先级映射到隧道的优先级 转发节点:根据隧道优先级进行调度,采用PQ、PQ+DRR,PQ+WFQ等方式进行 网络出口:弹出隧道层标签,还原业务自身携带的QOS信息

18 高精度时钟同步技术支撑传送网络分组化 采用IEEE 1588v2 + G.8261方案,有效提高时间同步精度
主用时钟源 1PPS+TOD PTN接入环 aGW MSC SGSN NodeB PTN汇聚环 BSC/RNC MGW MME FE PTN接入环 eNB 备用时钟源 采用IEEE 1588v2 + G.8261方案,有效提高时间同步精度 支持SSM、BMC协议,实现时间链路的自动保护倒换,保证时间的可靠传送需求 同时支持带内(Ethernet)和带外(1PPS+TOD)同步接口,部署灵活 100%负载流量情况下精度稳定,满足业务大规模组网下基站同步需求

19 Client Service OAM(UNI to UNI)
PTN技术特点---精细化业务监控 MEP MIP OAM原子功能 PTN PTN Client Service Access Link OAM Access Link OAM 802.3ah ITU-T Y.1731/802.1ag Client Service OAM(UNI to UNI) ITU-T G.8114/G-Ach+Y.1731 PW OAM PW OAM Tunnel OAM ITU-T G.8114/G-Ach+Y.1731 Tunnel OAM MEG End Point (MEP) A MEG End Point (MEP) marks the end point of a T-MPLS MEG that is capable of initiating and terminating OAM packets for fault management and performance monitoring. The OAM packets are distinct from the transported T-MPLS packets. The OAM packets are inserted in T-MPLS connection and it is assumed that they are subject to the same forwarding treatment as the T-MPLS packets being monitored. A MEP does not add a new forwarding identifier to the transported T-MPLS packets. A MEP of a tandem connection does not terminate the T-MPLS connection, though it can monitor its connectivity (e.g. count packets). A MEP of a network connection terminates the T-MPLS connection and monitors its connectivity (e.g. count packets). A MEP may be described using atomic functions, as per [ITU-T G.8121]. These are outside the scope of this Recommendation. MEG Intermediate Point (MIP) A MEG Intermediate Point (MIP) is an intermediate point in a MEG that is capable of reacting to some OAM packets. A MIP does not initiate OAM packets. A MIP takes no action on the T-MPLS connection. A MIP may be described using atomic functions, as per [ITU-T G.8121]. These are outside the scope of this Recommendation. Segment OAM Segment OAM ITU-T G.8114/G-Ach+Y.1731 层次化的OAM,实现精细化的故障和性能监控 硬件OAM引擎,实现3.3ms OAM协议报文插入,实现电信级保护倒换 支持业务的端到端管理,支持根据业务情况按需配置OAM

20 全程电信级保护机制 业内最全面的电信级保护机制 全面的网络级保护、网络边缘保护、设备级保护功能 针对不同业务提供不同保护机制
BTS/NodeB BSC/RNC eNB aGW SR/BRAS 网络侧保护功能: MPLS-TP 路径保护 MPLS-TP SNCP保护 MPLS-TP 环网保护 双环双节点保护 双归保护 以太网保护 设备级保护功能: 提供时钟、交换、控制处理 单板1+1热备份 提供电源、风扇处理单板 1+1热备份 E1 TPS保护 网络边缘侧保护功能: 链路聚合( LAG ) IMA保护 业内最全面的电信级保护机制 全面的网络级保护、网络边缘保护、设备级保护功能 针对不同业务提供不同保护机制

21 统一的网络管理 OSS 标准北向接口 NetNumen U31 NMS R22 NetNumen U31 NetNumen U31
WDM MSTP PTN MSTP PTN MSTP PTN 采用中兴统一网管平台NetNumen U3,实现PTN、SDH/MSTP、WDM、OTN统一管理 提供端到端的路径创建和管理功能,提供强大的QOS、OAM管理功能,实时告警和性能监控功能 符合传统传送网要求的网元管理和友好界面,易于操作和维护,使分组网络首次具备了可管理,易维护的属性。

22 课程内容 PTN发展背景 PTN技术特点 中兴PTN产品介绍 PTN组网应用
移动网络所提供的内容正在从文本转变为图片和视频等多媒体形式,用户对带宽的要求越来越高

23 全系列IPTN分组传送产品概览 接入层 汇聚层 核心层/干线层 ZXCTN 6110(F) ZXCTN 6200 ZXCTN 6300
ZXCTN 6130/6130XG /6130XG-S ZXCTN 6220 6500产品具备每槽位升级到100G能力。 ZXCTN ZXCTN ZXCTN ZXCTN 6150 全分组内核,高集成度,低功耗 IP/MPLS & MPLS-TP融合型架构设计,全业务部署灵活 丰富的接口类型,多媒质接入 同步以太网+1588V2实现精确时间同步 T级别超大容量,适合LTE承载及干线传送 300mm深设计,节省空间资源及配套投资 支持40GE线速转发,单槽位支持平滑升级至100GE 先进的子架设计,高低速分区+解耦合设计

24 打造绿色网络—节能:业界最低功耗 700W 200W 90W 30W 低功耗自研绿色芯片,支持芯片休眠/待机模式
业界同级别产品 PTN产品 功耗为业界同级别产品1/3 200W 90W 30W 接入层设备 汇聚层设备 低功耗自研绿色芯片,支持芯片休眠/待机模式 集中交换,新工艺、节能设计,降低设备内无用功耗 自动功率控制(APC),风扇无级变速设计 功耗智能动态调整系统

25 打造绿色网络—瘦身 价值体现 大容量,高集成度芯片 紧凑型设计 设备融合、减少部署 缩小机柜空间 减少机房占地 业界领先的基站接入方案
3G 价值体现 高度:1U 功耗:< 30W PTN 6000系列作为用户的接入层面,充分考虑部署,设备的摆放,安装, 耗能等因素,体积小巧,设备轻便,灵巧的单板子卡,小于300mm深的设计,可轻松容身与小型室外机规和相应的室内机规,真正的绿色产品,绿色运维的设计。 PTN 9000系列采用APC自动功率控制,CAN总线全程整机智能监控,功耗智能动态调整系统,支持风扇可调无级变速,端口级功耗自动调整,实现了每端口功耗的业内最高节能水平。结合体积小、重量轻和容量大等优点,能够帮助运营商有效地节省能源,降低部署环境要求。 设备融合:指的是PTN可以作为汇聚交换机,PTN,部分路由功能,减少设备的部署 缩小机柜空间 减少机房占地

26 荣誉和获奖 ZXCTN ZXCTN 6000 入围2009年欧洲宽带论坛InfoVision大奖 26

27 课程内容 PTN发展背景 PTN技术特点 中兴PTN产品介绍 PTN组网应用
移动网络所提供的内容正在从文本转变为图片和视频等多媒体形式,用户对带宽的要求越来越高

28 Backhaul场景-2G/3G/LTE承载
接入 核心汇聚 NMS ZXCTN6500/9000 E1/FE ZCTN 6110 ZXCTN6300 MSC BSC/RNC BTS SGSN X2流量 AGW NodeB S1流量 MGW GE ZXCTN 6300 ZXCTN6500/9000 eNB ZXCTN 6120/6200 ZXCTN6220 TDM L2VPN (PWE3 for TDM) TDM LTE业务建议采用L2VPN和L3VPN技术共同承载 BTS BSC ATM L2VPN (PWE3 for ATM) NodeB ATM RNC ETH L2VPN (PWE3 for ETH) ETH NodeB RNC VLAN L2VPN S1流量 L3VPN IP eNB AGW VLAN L2VPN eNB L3VPN X2流量 eNB VLAN L2VPN

29 IP/MPLS网关场景 ZXCTN 9000 CE IP RNC MPLS-TP 移动 Backhaul网络 (IP RAN) IP/MPLS城域核心网 移动核心网 (IP/MPLS) NodeB eNB Backhaul网络采用MPLS-TP承载,核心网采用IP/MPLS承载,两者之间需 要MPLS网关设备以MPLS-TP到IP/MPLS的互通性操作 ZXCTN 同时支持MPLS-TP和IP/MPLS功能,适合作为汇聚层与核心层IP/MPLS网络之间互通的节点 通过支持VRRP协议保护,实现双归属方式,确保作为网关应用时业务承载的可靠性 这里主要是指9004/9008,可提供TMPLS/MPLS-TP的技术优势,但同时作为汇聚层与IP/MPLS核心层互通的结点,可体现其支持MPLS特性,作为MPLS网关的差异化亮点,提供相应应用场景的解决方案 29 29

30 城域以太网的网关场景 E1 MW 核心IP层 城域以太网 FE ZXCTN6100 ZXCTN 6300 BTS ZXCTN6200 STM-1 NodeB eNB RNC 对于一些已经建有Metro Ethernet网络的运营商,需要利用现有资源承载Backhaul非IP接口的TDM和ATM业务,可以将ZXCTN设备作为Metro Ethernet网关设备,实现这些非IP接口业务在Metro Ethernet的承载,并实现时钟传递以及性能监控。 此胶片环节仅针对有此需求的运营商,其余时不用。 ZXCTN设备可作为Metro Ethernet网关设备,实现非IP接口业务在Metro Ethernet的承载,并实现时钟以及性能监控

31 TG 城域以太网FMC场景 SG 统一承载 2G/3G、VPN大客户、IPTV、VoIP以及宽带业务
U-PE MPLS L2 VPN N-PE E-PE MPLS L2/L3 VPN IP/MPLS Core Network Switch MSAN BTS NodeB BSC RNC AGW 大客户 AG IPTV Platform TG SG NGN Platform DSL eNB ZXCTN 9008 ZXCTN 9004 ZXCTN 6000 此场景应用不多。可酌情处理。 统一承载 2G/3G、VPN大客户、IPTV、VoIP以及宽带业务 支持MPLS Tunnel 1+1/1:1、TE FRR、MPLS-TP 环网、等多种网络保护技术 支持端到端 H-QoS,满足城域以太网FMC场景需求

32 Legacy PDH/SDH Network
多媒质应用场景 BSC RNC aGW BTS eNB NodeB Business Microwave xDSL DSLAM ETH or IP Network E1 Legacy PDH/SDH Network Fiber Legacy Metro Network IMA E1 GE FE/GE E1/Ch. STM-1 GE/10GE ATM STM-1 Ch. STM-1 ZXCTN6120 支持光纤、铜缆、微波、xDSL Offloading等多媒质场景应用。 多媒质场景中实现端到端的业务部署,1588v2时钟同步及U31统一网管。

33 PTN产品支持与OTN、MSTP产品混合组网
时钟源 BSC RNC xGW SR PTN + OTN PTN GE/10GE环 MSTP OTN主要作为管道,相当于光纤作用。 eNB NodeB BTS 大客户 BTS NodeB PTN产品支持在承载网络汇聚核心层与OTN产品混合组网,实现业务调度、保护和全网1588时间同步功能。 PTN产品支持与MSTP设备混合组网,实现业务落地互通、端到端保护、全网时钟同步等功能。

34 马来西亚电信HSBB 项目LOA 中兴PTN产品首次进入亚洲著名的MTO运营商马来西亚电信。 34

35 越南最大移动运营商VIETTEL实现PTN商用
3G建设开始,基站都是IP化接口,新型的IPTV业务发展迅速 ,而承载网都是MSTP网络 实现3G业务的承载,WCDMA ZTE的解决方案: 采用ZXCTN 9000产品,具备大容量的业务接入和转发,实现电信级MPLS网络的简历,利用1588技术,实现时钟传递。 35

36 黑山Promonte项目 和微波产品配合组网,采用6000和9000全系列产品构建3G承载网 36

37 芬兰Finnet Group,树立Gateway应用模式
Metro Eth Eth E1 E1/ ch.STM-1 ZXCTN 6100 SDH Network 实现中兴PTN设备与其他厂家(Extreme Networks)、异种设备(L2交换机)之间的对接,成功实现网络平滑演进。 成功地将PTN设备应用到欧洲大量存在的“网关”场景中,将原来两张独立的网络融合为统一的分组承载网,极大地减少了需要维护的设备类型与数量,显著降低了客户的CAPEX和OPEX。 37

38 全球顶级运营商意大利电信(TI)PTN测试通过
中兴PTN设备在欧洲大T本土完成的第一次全功能测试,领先于其他所有竞争对手成为目前唯一完成意大利电信PTN测试的厂家。 38

39 巴西TIM项目 中兴通讯解决方案 Standard 分组传送网
基于对2G、3G移动网络混合承载的需求的深刻理解,中兴通讯提出了基于全分组的PTN设备解决方案

40


Download ppt "PTN 概述."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