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已婚新世代女性之婚姻滿意度研究 第二組 ─教師為主 指導教師:陳麗欣 教授 研究學生: 王郁青、尤涵琳、邱宜萱、侯欣汝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已婚新世代女性之婚姻滿意度研究 第二組 ─教師為主 指導教師:陳麗欣 教授 研究學生: 王郁青、尤涵琳、邱宜萱、侯欣汝"—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已婚新世代女性之婚姻滿意度研究 第二組 ─教師為主 2013-1-14 指導教師:陳麗欣 教授 研究學生: 王郁青、尤涵琳、邱宜萱、侯欣汝
張玉君、張瀚勻、黃欣薇、陳盈均 陳姿穎、陳沚函、賴怡靜、顏敏如 關鍵字:海蒂族、新世代女性、家庭型態、婚姻狀況、婚姻滿意度

2 緒論-研究背景(1/4) 綜觀全球家庭結構的變化: 1.人口結構呈現老化與少子化: 世界各地除美國之外,生育率普遍降低,而嬰兒潮世代開
 世界各地除美國之外,生育率普遍降低,而嬰兒潮世代開 始步入老年。 2.女性勞動力崛起,新的性別關係建構 3.全球化是家庭的助力與阻力 4.科技成為促成價值崩解的加速器 5.家庭的變形趨向多元:  「變種家庭」的崛起已是不爭的事實,單身家庭、單親家   庭、同志家庭、同居家庭、繼親家庭等,各種樣態的家庭  不斷出現。

3 緒論-研究背景(2/4) 社會環境因素:指的是社會型態的轉變
 從傳統農業社會轉變為以工商、服務業為主的現代社會、教育程度的提升、所得的增加、女性主義抬頭、婦女勞動參與率的提高等各種社經結構的轉變是導致生育率下降的主要原因。 個人因素則是造成低生育現象成為普遍趨勢並如同風潮不斷蔓延的很大原因來自於民眾生育「觀念」轉變的結果。 全球資本主義所帶來的市場競爭:個人生涯的成功須仰賴職場表現,促使年輕一代花費大量時間投入職場,不願意在家庭中犧牲自我,實踐傳統利他主義而生兒育女,甚至可能造成年輕一代對於未來生活的不確定感,導致選擇同居或延遲生育的決定。

4 緒論-研究背景(3/4) 薛承泰和黃嘉寧(2001)發現:
台灣現代頂客族(DINK,Double Income No Kids)希望擁有更高品質的生活,所以對於子女數會有較慎重考量之結果一致。 林珮琪(2003)研究發現: 婦女宗教信仰不同,其理想子女數與性別偏好會有顯著差異,有宗教信仰的婦女對子女性別偏好顯著高於無宗教信仰婦女,並且傾向至少生育一個男孩。不同宗教對生育行為亦有重要的影響,宗教因素是一個極重要的影響變項,例如:天主教徒對胎兒的生命權會高於其他宗教人口。

5 緒論-研究背景(4/4) 綜合上述資料所顯示,隨著台灣經濟起飛,家庭產生劇烈的轉變,全球化風潮下的經濟、文化以及科技、醫療的普遍進步,在影響家庭結構的組成。女性在求學歷程、職場就業、結婚育子各方面都產生很大的變化。

6 研究動機 兩性在家庭與工作領域的不均等發展一直是一項爭議的話題,因此夫妻雙方如何在婚姻、家庭、工作與性別角色態度之間求得一個平衡點,且不會影響到夫妻關係、親子關係、婚姻滿意程度,也是一門學問。 已婚家庭女性具有現代化性別角色認知的同時,卻也愈容易影響夫妻婚姻滿意程度和婚姻生活穩定性,性別角色態度是影響婚姻滿意度的重要變項。 本研究以已婚家庭女性婚姻滿意度為研究主題,透過其生活型態、內心世界,以及對社會的覺知的資料統計分析,欲瞭解已婚家庭女性之生活態度及婚姻滿意度的實際情形。 因此根據上述之研究動機。 本研究目的如下: 1.探討已婚家庭女性角色態度的現況。 2.探討已婚職業婦女的個人背景變項、性別角色態度對婚姻滿意度的影響。

7 研究問題與目的 台灣高等教育程度的人數,97年底大專以上有667萬9千人,較96年底增4.24%(內政部統計處,2009),觀察最近10年大專以上人口平均年增率,性別以女性年平均增10.25%高於男性8.08%。 本研究目的有以下三大方向: 一、自我觀與婚姻觀:探討女性在婚姻中對家庭的定義,其需 求與觀念皆會影響婚姻滿意程度。 二、家庭承諾:探討女性是否願意投入家庭,並花心思在家庭 經營中,與是否認為家中有無子女的需求,以及女性是否 願意為了家庭而犧牲個人發展,皆會影響女性對於婚姻的 滿意程度。 三、婚姻滿意度:生理層面的滿意度、心理層面的滿意度、社 會層面的滿意度、哲學層面的滿意度、經濟層面的滿意度, 由上述五點探討女性在不同層面對於婚姻滿意之程度。

8 相關名詞解釋(1/2) 基本資料:大學畢業者之已婚女性且職業別為教師身分者,為本研究施測對象。 自我觀:本研究針對自我觀以來顯示出女性對自我的觀念是為獨立或互依,由於兩者上的差異將促成對於婚姻的不同看法。獨立我是來自個體對自己內在特質的完整性和獨立的信念,強調自我實現、表現個人獨特的需求、權力與能力,並發展個人特有的潛力,這是西方對自我典型的描述;而互依我則是來自個體與他人的連結,強調融入與歸屬,重要的自我表現不是在個人的特殊性,而是在他/她所處的社會關係之中,這是東方對自我典型的描述作為研究之定義。 婚姻觀:指女性對於自己經營之婚姻看法,純屬自己的意識形態與價值觀,由於對婚姻看法定義因人而異,也因定義將產生對婚姻滿意度之差異,故為本研究之操作變項。 社經地位:指職業在社會中所獲得的聲望與地位。本研究受測對象為女教師,因此,社經地位高,由於社經地位也會影響女性對於婚姻滿意程度,故為本研究預將探討原因之一。

9 相關名詞解釋(2/2) 生育狀況:本研究針對有生育子女及無生育子女之女教師為施測對象。本研究預探討生育狀況與婚姻滿意度之關連程度,並為自變項之一。 家庭結構:指不同階段之婚姻狀況皆會影響女性對於婚姻滿意度的狀態,因此,本組研究婚姻狀況包含家中成員動向,如家中成員變遷(孩子成長所造成家中成員動向變遷)以及家庭型態,如三代家庭、小家庭、折衷家庭及無子女家庭…等。 家庭承諾:古芸妮(2005,頁45)針對承諾的歸納則指出:個人對關係承諾越高,越能以實際行動去維繫關係,在經營關係時也越能有協定的觀念,進而能平等的付出貢獻於關係中。因此,本研究針對女性對婚姻承諾的自我價值觀為研究便項之一。在以王叢桂(1999)家庭承諾量表中分為家庭投入、子女需求以及犧牲自我為屬性依據,研究者自行編制。 婚姻滿意度:指女性對於在婚姻中,對於婚姻所給予的回饋與在婚姻中夫妻間相處、婆媳以及與子女間相處狀況是否滿意為本研究之操作性定義。

10 文獻探討-家庭型態與變遷(1/6) 一、家庭與婚姻觀 (一)家庭生命週期
家庭生命週期是了解家庭生活方法之ㄧ,其所描述是典型或一般家庭所經歷的發展階段。Carter和McGoldrick(1988)提出的家庭生命週期模式將家庭發展分為六階段。(引自鄭錦霞,2005,網路社會學通訊期刊,45) 而處在不同家庭生命週期階段的夫婦,婚姻滿意度與挫折感會有不同。

11 研究者自編

12 文獻探討-家庭型態與變遷(2/6) (二)婚姻觀
婚姻,是人生重要課題。「人為什麼要結婚?」,這是個體邁入成年期時必須思索的議題。Maslow的需求論強調人有「愛與隸屬需求,渴望愛與被愛是個體共有的通性;Erikson的心理社會發展論,將成年期的發展危機定為友愛親密vs 孤獨疏離。對成年期而言,以感情為基礎的人際關係,是此一階段的主要心理特徵(張春興,1991)。 社會學習理論觀點,Bandura(1977)提出,個體可以在社會情境中觀察他人行為表現模式及其行為後果,間接學習知識。父母在家庭的言行舉止及婚姻互動,對子女都是一種楷模(model),子女可藉由觀察父母親互動,學習與他人互動模式及對婚姻關係的看法等。

13 文獻探討-家庭型態與變遷(3/6) 近代隨著社會變遷、教育程度的提升,與進入就業市場後所得能力的差距越來越小,女性逐漸能夠在經濟上獨立自主,相對於傳統社會下需要依賴丈夫在外賺錢養家的情形大不相同,使其在婚姻、教育及工作上有更多的自主性,影響其性別角色特質的改變,對於婚姻的看法較理性、透徹,近而影響其對婚姻態度的轉變(江淑玲,2006)。 在就業方面,女性就業相關研究之方向有兩種: 一種為探討女性就業對家庭的影響 另一則探討家庭對個人工作的影響:從女性的親屬互動關係、家庭照護需求、家庭時間價值等因素,探討其對於個人工作表現及持續就業的影響。

14 文獻探討-家庭型態與變遷(4/6) 從婚姻觀的角度而言,對於女性的婚姻觀從個人成長、社會變遷與婚前婚後對工作的利益價值觀以及對婚姻的期待都會影響夫妻間婚後的滿意度。 綜觀上述,國內外學者探討家庭生命週期與婚姻滿意度的關係呈現不同的結果,國外研究發現在家庭生命週期的不同階段,夫妻的婚姻滿意度呈現U 型曲線;但國內的研究則為逐漸下降的趨勢。

15 研究者自編

16 文獻探討-家庭型態與變遷(5/6) 二、母職角色與生育子女價值 (一)母職角色 (二)生育子女價值
1.傳統母職角色信念內涵 (1)養育╱照顧(2)嚴教╱紀律 (3)服從╱支配(4)期望╱成就 2.現代母職角色信念內涵: (1)主動╱接納(2)情感╱支持 (二)生育子女價值 生育子女價值包括生育代價和生育價值兩方面,生育代價乃指個人對生育孩子所付出的精神、力氣、金錢、時間,包括直接成本及間接成本;生育價值是指個人受到社會文化、家庭觀念的影響而形成生育的動機(黃秀珠、林淑玲,2005)。

17 文獻探討-家庭型態與變遷(6/6)  綜合以上所述,可以得知有無子女、及對於家庭觀念、婚姻觀都會影響到夫妻間的婚姻滿意度。如生育、養育小孩要花費時間、金錢、勞力,種種的因素都影響到夫妻間的親密關係、以及生活品質;而現代女性不若早期女性有著必須要傳宗接代的觀念,反而更是著重自己或是夫妻之間的生活模式,因此現代女性不會為了要生孩子而去生孩子,主要是依照自己的個人意願及想法,此舉也成為新世代女性對婚姻滿意度的一項指標。

18 文獻探討-代間價值觀與夫妻相處(1/2) (一)現代婆媳觀念之相處 (二)夫妻相處
 沒有小孩的夫妻婚姻滿意度高於有小孩的夫妻,婚姻也較幸福快樂,自願不生小孩的夫妻更是如此。  Lamanna(1981)與Riedmann(1984)指出,選擇沒有子女的夫妻並沒有不幸福或困擾,自願無子女夫妻常是有生氣的或全盤性的婚姻關係,因為他們覺得家庭中增加第三者會改變他們親近的個人關係特質

19 文獻探討-代間價值觀與夫妻相處(2/2) (三)父母婚姻關係影響子女之婚姻 當父母婚姻關係越好時,則其與子女的依附關係越正向、子女對婚姻所抱持的態度也越積極。 (四)頂客族夫妻之相處 因為沒有第三者的打擾,兩人間的互動往來是最直接沒有阻礙的,隨時可以在無後顧之憂的情境下展現親密,這都是頂客族所獨有的親密感。

20 文獻探討-個人意識形態與價值觀(1/4) 一、傳統價值觀轉變 二、家庭承諾與生育意向 (一)家庭承諾 早期對家庭的定義,是「由結婚的配偶或一群成人親族同住一起,並且依性別而分工及養育子女」(藍采風,1986;引自周麗端、吳明燁、唐先梅、李淑娟,1999,頁9),近年來對家庭的解釋,則是指兩個或以上的人,因婚姻、血統或收養關係所構成的團體(張思嘉,2006)

21 文獻探討-個人意識形態與價值觀(2/4) (二)生育意向 生育一直是家庭的重要功能之一,在傳統的價值觀中,子女也是家庭傳承的重要角色(周麗端等人,1999),「傳宗接代」的觀念並沒有因為時代的變遷而淡化,仍然有許多人為了家族的延續,為了生兒子才有第三胎的出生(胡正文,2010)。 根據台灣女性生育意願調查顯示,有31.8%的男/女性想生小孩是因為「有孩子讓家更完整」(江桂香,2005),也有原本打定主意當了七年的頂客族,最後決定生小孩,因為覺得有孩子的家才完整(傅雅麟,2006),更有許多不孕婦女因為認為家庭就是要有小孩的參與才會圓滿,因此很容易為了自己未盡到家庭責任而感到失落(林旖旎、蔡永杰、康介乙,2006;黃秀珠,2006)。

22 文獻探討-個人意識形態與價值觀(3/4) 三、現代意識形態 (一)女性主義與個人主義抬頭 許宜評(2007)指出生育子女不再被認為是最重要的事,保有生活的自由度與彈性、獨立性反而更顯重要。 (二)自我觀與生育意向 1.自我觀 自我(self)是反映著每個人對於自己身分認同的意識,是很根本且重要的象徵性建構物(symbolic construct),我們會持續不斷的對自己有新的認識,重新建構,並不斷的更新自我的定義(李政賢譯,2009)。

23 文獻探討-個人意識形態與價值觀(4/4) 2.生育意向
Mincer(1963)首先提出子女機會成本的概念,指出有工作能力的婦女若因為生育子女而失去工作機會,則其為生育所付出的代價大於無工作能力者,為了避免這種機會成本則部份有工作能力的婦女會因而減少生育子女的數目。 由上述研究顯示,女性主義、婦女就業、少子化、雙薪家庭、個人主義、社會通俗化、傳統價值觀的改變,是形成自願頂客家庭的因素。且因女性主義抬頭,婦女就業形成雙薪家庭後,他們即使到老年仍滿意無子女羈絆,逍遙又自在的兩人生活,因此對婚姻生活的滿意度高。

24 文獻探討-婚姻滿意度(1/4) (一)生理層面:構成了婚姻最原始的條件,包括了兩性的吸引、性生活的滿足、子孫繁衍、延續後代等。
國內學者張春興(1989)婚姻滿意度的「五經論」裡,則將個體對婚姻生活的主觀感受分成 (一)生理層面:構成了婚姻最原始的條件,包括了兩性的吸引、性生活的滿足、子孫繁衍、延續後代等。 (二)經濟層面:即一般人所謂的,讓家庭、婚姻持久的經濟基礎,包括經濟生產力、財產數、收支狀況、食衣住行的滿足、妻子是否須就業負擔家計等等。 (三) 心理層面:從心理學的觀點來看婚姻,是基於心理相互滿足的基礎,也就是彼此相愛的婚姻感情基礎。

25 文獻探討-婚姻滿意度(2/4) (四)社會層面:為維持家庭的社會地位、及個人的自尊,在婚姻中也需要社會性的滿足。
(五)哲學層面:包從哲學的觀點來看婚姻,指夫妻兩人是否具有共同的人生觀、人生理想、價值觀、及個人與婚姻生活的成長與實現。

26 文獻探討-婚姻滿意度(3/4) 王惠恩(2006)發現哲學層面影響婚姻滿意度最大,反觀生理層面則較沒有影響。
許宜評(2007)研究顯示,在個人背景不同之已婚婦女在婚姻滿意度上的差異,可分為年齡、個人社經地位,家庭型態、宗教信仰來看,年齡越大其婚姻滿意度越低,社經地位越低婚姻滿意度會越低 。 進一步從不同背景的已婚職業婦女來看,王惠恩(2006)發現分別為較明顯影響到婚姻滿意度的為職別、配偶所得兩部分,其中又以配偶所得影響較大。

27 文獻探討-婚姻滿意度(4/4) 邱秀貞(1987)在「夫妻溝通與婚姻滿足之研究」的研究中發現,影響婚姻滿足最重要的因素依次為:非口語溝通、口語溝通、隱示溝通及教育程度,而夫妻口語溝通、非口語溝通、隱示溝通的情形愈好,婚姻滿足的程度就愈高,生理面滿足、經濟面滿足、社會面滿足、心理面滿足、人生哲學面滿足的程度也愈高。

28 研究設計(1/2) 綜合前面文獻所述,隨著社會的變遷,對於婚姻滿意度、生育的看法、養育子女的態度也不同於傳統,影響婚姻的因素有很多,具有決定性的關鍵究竟是什麼?高學歷婦女是否有無子女,其婚姻狀況又會因為時代變遷有何不同?本研究將針對這樣的問題著手調查。

29 研究設計(2/2) 研究架構 依據文獻探討、研究動機與目的,本研究擬探討環境變遷、家庭承諾、自我觀、生育意向對婚姻關係的影響,其中家庭承諾分為「犧牲自我」、「家庭投入」及「子女需求」三個因素,而自我觀則分為「獨立我」與「互依我」兩個因素。本研究即依計畫行為理論為基礎,假設家庭承諾與自我觀會影響頂客族女性的生育意向,進而影響婚姻關係。且家庭承諾越低,獨立我特質越強者,其生育意向越低,婚姻關係滿意度愈高,並以已婚新世代女性為主要探討對象,其研究架構如圖一所示。

30 據上述的研究架構,更進一步提出以下研究假設: (一)已婚新世代女性,基本資料與婚姻滿意度有顯著關係。
婚姻觀 自我觀 獨立我 互依我 婚姻滿意度 生理層面的滿意度 心理層面的滿意度 社會層面的滿意度 哲學層面的滿意度 經濟層面的滿意度 基本資料 婚姻狀況 社經地位 宗教信仰 家庭結構 是否生育 家庭承諾 家庭投入 子女需求 犧牲自我 婚姻觀 自我觀 獨立我 互依我 婚姻滿意度 生理層面的滿意度 心理層面的滿意度 社會層面的滿意度 哲學層面的滿意度 經濟層面的滿意度 基本資料 婚姻狀況 社經地位 宗教信仰 家庭結構 是否生育 家庭承諾 家庭投入 子女需求 犧牲自我 自我觀 獨立我 互依我 婚姻滿意度 生理層面的滿意度 心理層面的滿意度 社會層面的滿意度 哲學層面的滿意度 經濟層面的滿意度 基本資料 婚姻狀況 社經地位 宗教信仰 家庭結構 年齡與是否生育 家庭承諾 家庭投入 子女需求 犧牲自我 自我觀 獨立我 互依我 婚姻滿意度 生理層面的滿意度 心理層面的滿意度 社會層面的滿意度 哲學層面的滿意度 經濟層面的滿意度 基本資料 婚姻狀況 社經地位 宗教信仰 家庭結構 年齡與是否生育 家庭承諾 家庭投入 子女需求 犧牲自我 據上述的研究架構,更進一步提出以下研究假設: (一)已婚新世代女性,基本資料與婚姻滿意度有顯著關係。 (二)已婚新世代女性,家庭承諾與婚姻滿意度有顯著關係。 (三)已婚新世代女性,自我觀、婚姻觀與婚姻滿意度有顯著關係。 圖1 研究架構圖

31 研究方法與過程(1/8) 一、 問卷設計 本研究之測量工具係參酌其他學者研究高學歷已婚女性與婚姻滿意度關係,並依據前述研究架構,參考邱皓政(2007)根據 Norton(1983)的研究結果與相關文獻,編製出:「婚姻關係量表」(Marital Quality Scale, MQS)與Whatley 與Knox (2005)「傳統母職角色量表」後,命名為「母職角色量表」(Motherhood Scale, MS)。並以國內學者張春興(1997)「婚姻五經論」及曹中瑋(1984)根據張春興「婚姻五經論」編修而成的「婚姻滿意度量表」,再由研究者自行編制而成。填答方式採李克特式五點量表(Liker-type 5 points Scale),勾選「非常同意」選項給五分,以此類推。

32 研究方法與過程(2/8) 本研究之內容分為五大部分:
(一)基本資料:包括受測者之人口變項資料(年齡、學歷、出生序、居住地區等),以及婚姻狀況、職業、收入、宗教信仰、社經地位等個人因素。 (二)婚姻觀與自我觀:包括受測者獨立我與互依我等個人價值觀。 (三)家庭結構:包括大家庭、折衷家庭以及小家庭之家庭型態。

33 研究方法與過程(3/8) (四)家庭承諾:包括受測者與家人相處、教養型態、家務負擔、家庭型態以及夫妻相處等家庭因素。
(五)婚姻滿意度:包括生理、心理、社會、經濟及哲學層面等婚姻因素。

34 研究方法與過程(4/8) 二、 施測對象 本研究欲探討家庭結構、家庭承諾、婚姻觀與自我觀對高學歷已婚女性婚姻關係的影響。研究對象有下列條件的限制: (一)教育程度:由於高學歷已婚女性普遍教育程度較高(薛承泰、王嘉寧,2001),因此將研究對象限定在教育程度為大專、大學以上的已婚女性 (二)高學歷已婚女性有工作:研究對象將鎖定在教育職場的女性。 綜上所述,本研究所欲探討之對象為女性已婚有工作、教育程度為大專、大學以上。本研究以滾雪球抽樣方式,並以問卷進行調查,並以台中地區女性為抽樣樣本。

35 研究方法與過程(5/8) 三、 測量工具之信度與效度
本研究採填答方式採李克特式五點量表(Liker-type 5 points Scale),勾選「非常同意」選項給五分,以此類推,在問卷設計上則包含六大部份:包含基本資料、自我觀、家庭結構、家庭承諾、婚姻觀及婚姻滿意度。 其主要內容分述如下: (一) 個人基本資料 (二) 自我觀: 本研究採用「獨立我與互依我量表」做為自我觀的測量工具,用於測量獨立我:由11個題項所組成與互依我:由15個題項組成

36 研究方法與過程(6/8) (三)家庭結構 (四)家庭承諾:
本研究採用王叢桂的「家庭承諾量表」,其中包含「犧牲自我」、「家庭投入」、「有無子女」三個面向共18題之Likert六點量表(非常同意、同意、傾向同意、傾向不同意、不同意、非常不同意) (五)婚姻觀 邱皓政編製出:「婚姻關係量表」(Marital Quality Scale, MQS),主要在探討母親對於婚姻品質的看法。

37 研究方法與過程(7/8) 其量表有八項:1.我很滿意目前的婚姻關係;2.目前的婚姻使我覺得很快樂;3.我能維持目前的婚姻關係;4.配偶對於多數事情的看法很相似;5.我目前的婚姻很穩定;6.與配偶的關係很穩定;7.與配偶常一起從事戶外活動;8.與配偶有共同的興趣。 (六)婚姻滿意度 根據張春興「婚姻五經論」編修而成的「婚姻滿意度量表」,再由研究者自行編制而成,此面向共有7個題項。

38 研究方法與過程(8/8) 四、 資料蒐集與問卷發放
本研究將以集體問卷調查方式收集資料,告知研究目的並徵得其同意,且於填答後統一回收。針對台中地區高學歷已婚女教師為本研究初試對象,共計30份,回收後以Crobach’s α和內部一致性,經過過濾與刪減後,在正式發放60份問卷。

39 資料處理與統計分析 一、描述性統計 二、t檢定 三、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四、因素分析。 五、逐步多元迴歸分析
正式問卷回收後立即選出有效問卷,進行編碼與登錄(coding)作業,再運用SPSS for WINDOW 10.0中文版套裝軟體進行資料分析,統計方法的選擇則根據研究假設,依變項之測量尺度而定,分析內容包括: 一、描述性統計 二、t檢定 三、單因子變異數分析 四、因素分析。 五、逐步多元迴歸分析

40 倫理議題與研究限制(1/2) 一、研究倫理議題 本研究採用滾雪球抽樣的方式,探討大專以上學歷已婚女性的生育意願。 (一)獲得受測者同意
  本研究採用滾雪球抽樣的方式,探討大專以上學歷已婚女性的生育意願。 (一)獲得受測者同意 (二)保密與匿名

41 倫理議題與研究限制(2/2) 二、研究限制 (一)研究設計的限制
   本研究所探討之「高學歷婦女已婚未生育之婚姻狀況」乃是從個人主觀感受的層面進行調查,受訪者根據其實際經驗或主觀的想法,表達其對於婚姻滿意度。 (二)資料蒐集的限制    由於施測對象以教師為人口群,以台中地區教師為主。並且受測對象可能因為自願性問題而選擇不接受施測,因此,只能針對部分願意受測者為施測對象,故無法推論到全台灣高學歷已婚女性之婚姻滿意度狀況。

42 研究期程 本研究自民國2012年10月至民國2013年1月共計6個月,以甘特圖呈現研究進度如下: 工 作 項 目 (年/月) 蒐集文獻資料
工 作 項 目 (年/月) 2012 /9 /10 /11 /12 2013 /1 /2 /3 /4 /5 /6 蒐集文獻資料 確定研究主題 完成研究計畫 蒐集研究資料 資料整理與分析 撰寫建議與結論

43 統整背景、動機、目的、範圍及限制與名詞解釋
(一)2012年9月至民國2013年2月共計6個月 9/24 (一) 10/15 10/22 10/26 (五) 11/22 (四) 11/23 11/26 12/3 12/6 12/7 12/14 1/7 1/21 2/8 2/15 討論題目 找參考資料 (論文、期刊、 書籍、統計) 討論目的及限制 統整背景、動機、目的、範圍及限制與名詞解釋 文獻討論 統整文獻撰寫 問卷設計、步驟、人力、經費與進度撰寫

44 9/24 (一) 10/15 10/22 10/26 (五) 11/22 (四) 11/23 11/26 12/3 12/6 12/7 12/14 1/7 1/21 2/8 2/15 問卷設計、步驟、人力、金費與進度撰寫 第一二章+ 總統整 小組開會討論 與老師Meeting PPT製作 印書面資料 上台發表報告 問卷調查 SPSS後續作業

45 結論 隨著時代變遷,家庭結構轉型,女性晚婚比率逐年攀升,究竟高學歷已婚女性對於婚姻關係將如何調適?而不同家庭結構也將導致女性對於婚姻的看法與滿意程度有所不同。 另外,女性教育程度提升,隨之而來是女性意識的覺醒、女性投入勞動市場的比率增加,對自我實現的生涯規劃,或基於現實壓力後之考量,職場生活與家庭生活如何調配,勢必成為人們無從規避的問題,不過這也讓他們對於自我的生涯規劃有更大的選擇空間,女性的選擇與生涯規劃等因素皆會影響女性對於婚姻是否滿意之依據。 因此,本研究將針對家庭結構、家庭的承諾、自我觀與受試者的背景等因素探討女性目前對婚姻的滿意程度為何。

46 引用文獻一 統計處( )。內政部統計處《統計年報》。取自: 家庭生命週期之探討 王星勻(2012)。三代同堂家庭夫妻婚姻關係探究。 王恩惠(2006)。已婚職業婦女工作家庭衝突與婚姻滿意度之相關研究-以中央健康保險局為例。臺灣性學學刊,12(2),13-35。 吳安英(未出版)。頂客族為什麼不生? 家庭承諾、自我觀與生育意向之關係。 沈瓊桃、陳姿勳(2004)。家庭生命週期與婚姻滿意度關係之探討。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8(1), 。 林亞寧(2003)。新婚夫妻婚姻信念、衝突因應策略與婚姻調適之研究。 柳杰欣、吳麗娟、林世華(2009) 。適婚男女知覺父母婚姻關係、依附關係與其婚姻態度之相關研究。教育心理學報,40(4), 。

47 引用文獻二 紀宏曄(2010)。高學歷男女生育意願之研究(碩士論文)。取自 張宏哲、林哲立(編譯)(2006)。人類行為與社會環境,J.B.Ashford,C.W. LeCroy,&K L.Lortie 原著, 。 張淑靜(2004)。台灣地區婦女生育態度及行為探討。中國醫藥大學,台中。 楊櫻華(2012)。女性原生家庭經驗與其婚姻覺知之研究。 蔡宜真(2012)。少子化趨勢對當代家庭都市居住偏好影響之研究-以台北地區為例(碩士論文)。取自: 薛承泰、黃嘉寧(2001)。臺灣「頂客族」的形成與特質。人口學刊,22,19-48。 許宜評(2007)。已婚婦女家庭壓力、婚姻滿意度與其生育意向之關係探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取自 蘇佳玲(2008)。溝通在婚姻中所扮演的角色-家庭溝通與婚姻滿意度。諮商與輔導,272,42-46。

48 THE END~ Thank you for your listening.


Download ppt "已婚新世代女性之婚姻滿意度研究 第二組 ─教師為主 指導教師:陳麗欣 教授 研究學生: 王郁青、尤涵琳、邱宜萱、侯欣汝"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