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活化經典,豐富人生 泰卦 勝而不驕,持盈保泰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活化經典,豐富人生 泰卦 勝而不驕,持盈保泰"—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活化經典,豐富人生 泰卦 勝而不驕,持盈保泰 minderchen@gmail.com
Minder Chen, Ph.D. Professor 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 Martin V. Smith School of Business and Economics California State University Channel Islands Camarillo, CA 93012

2 泰卦

3 泰卦:勝而不驕,持盈保泰 泰[地天] — 第11卦 卦辭:泰:小往大來,吉亨。 彖曰:泰,小往大來,吉亨。則是天地交,而萬物 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內陽而外陰,內健 而外順,內君子而外小人,君子道長,小人道消 也。 象曰:天地交,泰;后以財成天地之道,輔相天地 之宜,以左右民。 序卦傳:履而泰,然後安,故受之以泰。泰者,通 也。 雜卦傳:否、泰,反其類也。 孔子觀於東流之水,子貢問曰:「君子所見大水必觀焉,何也?」孔子對曰:「以其不息,且徧與諸生而不為也。夫水有似乎德,其流也,則卑下倨拘必循其理,此似義;浩浩乎無屈盡之期,此似道;流行赴百仞之谿而不懼,此似勇;至量必平之,此似法;盛而不求概,此似正;綽約微達,此似察;發源必東,此似志;以出以入,萬物就此化絜,此似善化也。水之德有若此,是故君子見必觀焉。」

4 序卦傳 序卦傳: 履而泰,然後安,故受之以泰。泰者,通也。 《易程傳》 泰〈序卦〉:「履而泰,然後安,故受之以泰。」履得其所則舒泰,泰則安矣,泰所以次履也。為卦坤陰在上,乾陽居下,天地隂陽之氣相交而和,則萬物生成,故為通泰。」

5 泰卦:勝而不驕,持盈保泰 卦辭:泰:小往大來,吉亨。 爻題 爻辭 小象辭 初九 拔茅茹,以其彙,征吉。 拔茅征吉,志在外也。 九二
包荒,用馮河,不遐遺,朋亡,得尚于中行。 包荒,得尚于中行,以光大也。 九三 无平不陂,无往不復,艱貞无咎。勿恤其孚,于食有福。 无往不復,天地際也。 六四 翩翩不富,以其鄰,不戒以孚。 翩翩不富,皆失實也。不戒以孚,中心願也。 六五 帝乙歸妹,以祉,元吉。 以祉,元吉,中以行願也。 上六 城復于隍,勿用師。自邑告命,貞吝。 城復于隍,其命亂也。

6 泰字說文 音太 《說文》滑也。从廾从水,大聲。夳,古文泰。 通也。《易·泰卦》天地交泰。 又寬也,安也。《論語》君子泰而不驕。
又山名。《爾雅·釋山》泰山爲東嶽。 段注: 滑也。此以曡韵爲訓。字从水。水在手中,下澑甚利也。與辵部達字義近,皆他達切。《周易》泰,通也。否,塞也。…滑則寬裕自如,故引伸爲緃泰,如論語泰而不驕是也。又引伸爲泰侈,如左傳之汏侈,西京賦之心奓體泰是也。汏卽泰之隷省,隷變而與淅米之汏同形。作汰者誤字。从廾水。會意。大聲。他葢切。十五部。按隸作泰,字形,字音,字義皆與古絕異。夳,古文泰如此。按當作夳。从仌,取滑之意也。从大聲,轉寫恐失其眞矣。後世凡言大而以爲形容未盡則作太,如大宰俗作太宰,大子俗作太子,周大王俗作太王是也。謂太卽說文夳字。夳卽泰,則又用泰爲太。展轉貤繆,莫能諟正。

7 卦辭 卦辭:泰:小往大來,吉亨。 彖曰:泰,小往大來,吉亨。則是天地交,而萬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內陽而外陰,內健而外順,內君子而外小人,君子道長,小人道消也。 善於交流溝通,相互了解配合,則萬事亨通,志氣相同。 小往大來:以小的投入而能得到大的回報。 小往大來之術:從不斷且精簡的實地驗証中,洞見情勢,據以調整策略和行動的方向,故能吉而無往不利。 Nathan Furr and Jeff Dyer, The Innovator’s Method: Beginning the Lean Startup into Your Organization,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Press, (read the introduction which discusses Rent the Runway case. It is an great example illustrating Lean Startup principles及小往大來之術) at 

8 十二消息卦(辟卦) 徐醒民《讀易簡說》漢注體例

9 否泰損益上下經之樞紐 --《周易尚氏學》卷四 上經 泰卦
泰本候卦,陽長故陰消。按上經始乾坤,終水火,而以否泰為樞紐。明否泰剝復,皆天地自然之法象,循環之原理,君子所宜居而安也,靜之象也。 下經始咸恆,終既未濟,而以損益為樞紐。明吉凶失得,進退變化,全在人為,君子所以自強不息也,動之象也。 而否泰損益,皆序於(上下經)第十卦後者,數至十則盈,盈則變也。… 否終則傾,言否終則泰復,不能長否。按否泰云大小往來,無平不陂,無往不復。終則曰城復于隍,其命亂也。否則曰否之匪人,皆言天地否泰之運,循環往來,自然如此,不假人為。為上經天地水火之樞紐。明天道本如斯,不可易也。至下經第十卦之損益。則曰損益盈虛,與時偕行。曰損剛益柔;曰損下益上,損上益下;曰見善則遷,有過則改。所言皆履世之大經,修治之極軌,無絲毫委心任運之意。以為咸恆既未濟之樞紐,明人事宜如斯也。盡人事,聽天命,斯學《易》之功也。 --《周易尚氏學》卷四 上經 泰卦

10 【爻辭】初九,拔茅茹,以其彙,征吉。 【小象】「拔茅」「征吉」,志在外也。 *
初以陽爻居下,是有剛明之才而在下者也。時之否,則君子退而窮處,時既泰,則志在上進也。君子之進,必與其朋類相牽援,如茅之根然,拔其一則牽連而起矣。茹,根之相牽連者,故以爲象。彚,類也。賢者以其類進,同志以行其道,是以吉也。君子之進必以其類,不唯志在相先,樂於與善,實乃相賴以濟。故君子小人未有能獨立,不賴朋類之助者也。自古君子得位,則天下之賢萃於朝廷,同志恊力以成天下之泰。小人在位,則不肖者並進,然後其黨勝而天下否矣。蓋各從其類也。 --  易程傳(伊川易傳) 一茅拔,眾根隨;一賢舉,眾俊歸。泰之初,惟一陽首進,則三陽類進矣。欲退群小,固非一君子之力,欲進群賢,固不可无一君子之力。堯舉一舜,乃得十六舜,舜舉一禹,乃得九禹,吉孰大焉?君子之志在天下,不在一身,故曰志在外也。 《誠齋易傳》

11 拔茅茹以其彙 《泰》初九「拔茅茹以其彙,征吉」,《本義》云:「郭璞《洞林》讀至『彙』字絕句,下卦仿此。」愚按:《正義》曰:「以其彙者,彙,類也,以類相從。征吉者,征,行也。上坤而順,下應於乾,已去則納,故征行則吉。」亦以「彙」字絕句。 泰之征吉,引其類以有為; 否之貞吉,潔其身以有待。 南宋 王應麟,《困學紀聞》卷一 易

12 【爻辭】九二,包荒,用馮河,不遐遺,朋亡,得尚于中行。 【小象】「包荒」,「得尚于中行」,以光大也。 *
包荒,得尚于中行 【爻辭】九二,包荒,用馮河,不遐遺,朋亡,得尚于中行。 【小象】「包荒」,「得尚于中行」,以光大也。 * 卦內君子而外小人。三陰在外荒穢,小人之象。九二當保泰之任,有宜包容荒穢之象。以九合五,成坎河象。健臨之,有馮河之象。五陰在外,隔三與四,遐遠之象。二應之,不遺遐遠之象。三陽朋象。二居中不偏,上應乎五。專意事君,不立朋黨,有朋亡之象。泰欲得中。二,大臣輔泰者,當使君子小人皆得其所。不能包荒,使小人无所容,則非中。然能包荒而无果斷,亦非中也。二以中上應乎五,有包容之德。以剛應柔,又有馮河之勇。遺棄疎遠,使小人不得效其力,固非中。然能不遺遠,而君子在近自成朋黨,亦非中也。二遠應乎五,遠人在所懷。居中不倚,近者亦无可昵。剛柔相濟,无偏无黨。合四者言之,合中行之道也。然二居中,固爲中行。今曰尚,則中行又指五也。五之象曰中以行願。蓋泰欲得中,上有中行之君,下非有中行之臣,不能上輔乎五而保泰矣。故二曰尚,五曰歸,所謂上下交而志同。曰得尚,喜之之辭也。以陰爻言,五取小人。 -- 陳夢雷《周易淺述》

13 《易程傳》 二以陽剛得中,上應於五,五以柔順得中,下應於二,君臣同徳。是以剛中之才為上所專任,故二雖居臣位,主治泰者也。所謂上下交而其志同也。故治泰之道,主二而言。「包荒,用馮河,不遐遺,朋亡」,四者處泰之道也。人情安肆,則政舒緩而法度廢弛,庶事无節,治之之道,必有包含荒穢之量,則其施為寛裕詳密,弊革事理,而人安之。若无含弘之度,有忿疾之心,則无深遠之慮,有暴擾之患。深弊未去,而近患已生矣,故在包荒也。用馮河,泰寧之世,人情習於久安。安於守常,惰於因循,憚於更變,非有馮河之勇,不能有為於斯時也。馮河謂其剛果足以濟深越險也。自古泰治之世,必漸至於衰替,蓋由狃習安逸因循而然。自非剛斷之君,英烈之輔,不能挺特奮發以革其弊也。故曰用馮河。或疑上云包荒則是包含寛容,此云用馮河則是奮發改革,似相反也,不知以含容之量,施剛果之用,乃聖賢之爲也。不遐遺,泰寧之時,人心狃於泰,則苟安逸而已,惡能復深思遠慮及於遐遠之事哉?治夫泰者,當周及庶事,雖遐遠不可遺,若事之微隱,賢才之在僻陋,皆遐遠者也,時泰則固遺之矣。朋亡,夫時之既泰,則人習於安,其情肆而失節,將約而正之,非絶去其朋與之私,則不能也,故云朋亡。自古立法制事,牽於人情,卒不能行者多矣。若夫禁奢侈則害於近戚,限田産則妨於貴家,如此之類,既不能斷以大公而必行,則是牽於朋比也。治泰不能朋亡,則為之難矣。治泰之道,有此四者,則能合於九二之徳,故曰得尚于中行,言能配合中行之義也。尚,配也。

14 《誠齋易傳》 六五以柔中之君,專任九二剛中之大臣,此所以致泰之極治也。九二將何以答六五之知,盡致泰之道。其綱一,其目三,何謂一?曰:包荒以宏其度。何謂三?曰:用人之際,不以全責偏,不以近忘遠,不以羣間孤。剛果之才偏于勇,責其不全,則天下有廢才;幽遠之士壅於簡,搜之不博,則天下有逸士;孤立之賢塞於朋,主之不力,則天下有厄賢。是三人者,有一不能兼容,豈包荒用人之度也哉?九二體其一以行其三,此其所以能合於六五中行之君,而致泰亨光大之治也。尚之爲言配合也。如西漢以列侯尚主之尚,其堯舜野无遺賢之世乎!

15 【爻辭】九三,无平不陂,无往不復,艱貞无咎。勿恤其孚,于食有福。 【小象】「无往不復」,天地際也。 *
三居泰之中,在諸陽之上,泰之盛也。物理如循環,在下者必升,居上者必降。泰久而必否,故於泰之盛,與陽之將進,而為之戒曰:「无常安平而不險陂者,謂无常泰也。无常往而不返者,謂陰當復也。」平者陂,往者復,則為否矣。當知天理之必然,方泰之時,不敢安逸,常艱危其思慮,正固其施為,如是則可以无咎。處泰之道,既能艱貞,則可常保其泰,不勞憂恤,得其所求也。不失所期為孚。如是,則於其祿食有福益也。祿食,謂福祉。善處泰者,其福可長也。蓋德善日積,則福祿日臻,德踰於祿,則雖盛而非滿。自古隆盛,未有不失道而喪敗者也。 (小象)无往不復,言天地之交際也。陽降于下必復於上,陰升于上必復于下,屈伸往來之常理也。因天地交際之道,明否泰不常之理,以為戒也。 --  易程傳(伊川易傳)

16 翩翩不富 * 【爻辭】六四,翩翩不富,以其鄰,不戒以孚。 【小象】「翩翩不富」,皆失實也。「 不戒以孚」,中心願也。
物各歸本也,隂陽之情皆相求也。四所以下者,非顧其陽,自樂其歸,不賴陽之治也。與其衆同志。翩翩,輕舉,不富鄰而自備不戒,約而自孚,皆乘中心之願而行也。 子夏易傳 » 上經泰傳第二 王弼注云:乾樂上復,坤樂下復,四處坤首,不固所居,見命則退,故曰翩翩也。坤爻皆樂下,已退則從,故不待富而用其鄰也。莫不與己同其志願,故不待戒而自孚也。 孔穎達疏曰:「六四翩翩」者,四主坤首,而欲下復,見命則退,故翩翩而下也。「不富以其鄰」者,以,用也。鄰謂五與上也。今己下復,眾陰悉皆從之,故不待財富而用其鄰。「不戒以孚」者,鄰皆從己,共同志願,不待戒告而自孚信以從已也。《象》曰「皆失實」者,解「翩翩不富」之義,猶眾陰皆失其本實所居之處,今既見命,翩翩樂動,不待財富,並悉從之,故云皆失實也。「不戒以孚中心願」者,解「不戒以孚」之義,所以不待六四之戒告,而六五、上六,皆已孚信者,由中心皆願下復,故不待戒而自孚也。

17 翩翩不富以其鄰 翩翩,鳥疾飛象。戒,是告戒。不富,是謙不自滿的意思。卦下三陽都是能以剛直同心連類事上的。
四在上卦以下,上三陰都能以謙虚同心連類接下的。四當上下連屬的地方,翩然下就虛心接納。而上二爻與彼同類近為比鄰也就和他作一致行動。故曰:「翩翩不富以其鄰。」不用告戒自然相從故曰:「不戒以孚。」 此爻不說吉凶,是因陰方向內,其勢雖微,總是小人漸次復來,當然不可說吉。然上有柔而得中的大君,興九二上下交而志同,世道也未見得遽壞,此時也未為凶,所以不言吉凶。 四五都虛中下交便是好賢而忘勢。曾子所說:「有若無,實若虛。」故曰:「皆失實(按:能虛心下交)。」誠心下交,不待告戒就得同意,故曰:「中心願。」 劉思白《周易話解》

18 來註 【爻辭】六四,翩翩不富,以其鄰,不戒以孚。 此爻正是陰陽交泰。翩翩,飛貌,言三陰群飛而來也。小畜曰富者,乃陽爻也,此曰不富者,乃陰爻也。泰否相綜中爻巽,巽為市利三倍,富之象也。又為命令,戒之象也。言不待倚之以富,而其鄰從之者,甚于從富不待戒之以令,而其類信之者,速于命令也。從者從乎陽也,信者信乎陽也,言陰交泰乎陽也。陽欲交泰乎陰,故初曰征,二曰尚。陰欲交泰乎陽,故四曰不富以鄰。不戒以孚,言乃中心願乎陽也。五曰帝乙歸妹,言行願乎陽也。此四爻正陰陽交泰,所以說兩箇願字。彖辭「上下交而其志同」,正在于此。若三與上雖正應,然陰陽之極,不成交泰矣。故三陽之極則曰无往不復,所以防城復于隍于其始。六陰之極則曰城復于隍,所以表无往不復于其終。二復字相應。六四柔順得正,當泰之時,陰向乎內,已交泰乎陽矣。故有三陰翩翩,不富不戒之象。不言吉凶者,陰方向內,其勢雖微,然小人已來于內矣,固不可以言吉。然上有以祉元吉之君,上下交而其志同,未見世道之否,不可以言凶也。 【小象】「翩翩不富」,皆失實也。「 不戒以孚」,中心願也。 皆失實者,陰虛陽實,陰往于外已久,三陰皆失其陽矣。今來與陽交泰,乃中心之至願也,故不戒而自孚。

19 【爻辭】六五,帝乙歸妹,以祉,元吉。 【小象】「以祉,元吉」,中以行願也。 *
以祉元吉 【爻辭】六五,帝乙歸妹,以祉,元吉。 【小象】「以祉,元吉」,中以行願也。 * 六五,帝乙歸妹,以祉元吉。 中爻,三五為雷,二四為澤,有歸妹之象,故曰歸妹。因本卦陰陽交泰,陰居尊位,而陽反在下,故象以此也。帝乙,即高宗箕子之例。祉者福也,以祉者,以此得祉也,即泰道成也。 泰已成矣,陰陽交會,五以柔中,而下應二之剛中。上下交而其志同,故有王姬下嫁之象。蓋享太平之福祉而元吉者,占者如是,亦祉而元吉矣。 《象》曰:以祉元吉,中以行願也。 中者中德也,陰陽交泰,乃其所願,故二曰尚,五曰歸,一往一來之意也。二曰中行,五曰中行願,上下皆中正,所謂上下交而其志同也。四與陽心相孚契,故曰中心願。五下嫁于陽,則見諸行事矣,故曰行願。惟得行其願,則泰道成矣,所以元吉。 來註:

20 帝乙歸妹 六五柔順而居尊位,下應九二剛明的賢人。至誠信任,順而无違。如帝女下嫁,降尊紆貴,忘己勢而從其夫。家門和盛,多受福祉,可謂大吉。帝女下嫁的禮制,至湯始備。湯嫁妹有辭曰:「無以天子之尊而乘諸侯,無以天子之富而驕諸侯。陰之從陽,女之順夫,本天地之義也。往事爾夫,必以禮義。」 劉思白《周易話解》 「帝乙歸妹」,《子夏傳》謂湯之歸妹也。京房載湯嫁妹之辭曰:「無以天子之尊而乘諸侯,無以天子之富而驕諸侯。陰之從陽,女之順夫,本天地之義也。往事爾夫,必以禮義。」荀爽《對策》引「帝乙歸妹」,言湯以娶禮歸其妹於諸侯也。張說《鄎國公主銘》亦云:「帝唐降女,天乙歸妹。」若《左傳》筮遇泰之需曰:「微子啟,帝乙之元子也。」虞翻亦云:「紂父。」二說不同,《正義》皆略之。 大唐盛世可以說是中華歷史上最輝煌的篇章,在思想、文化、國力、疆土等等方面幾乎都達到了鼎盛,而大唐文成公主由於遠嫁吐蕃(今西藏),開創了唐蕃的物質和文化的交流,作為唐朝與吐蕃之間的重大事件被載入史冊,從而使其成為大唐歷史上不多的傑出女性之一。史書上對文成公主的記載很少,而西藏的民間傳說卻很豐富,千百年來,廣為流傳。 文成公主遠嫁吐蕃 七世紀初,中原地區經過數年的戰爭,李淵(唐高祖)、李世民(唐太宗)父子於618年以長安為都城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空前的大唐帝國,成為當時東亞地區文明的中心,對周邊民族部落產生了強烈的影響,許多民族部落紛紛與唐朝修好,或稱臣內附,或納貢請封。 吐蕃位於長安之西八千里,629年,松贊干布(又名棄宗弄贊,棄蘇農)繼位為贊普,遷都邏些(今西藏拉薩),據《舊唐書》記載:「弄贊弱冠嗣位,性驍武,多英略,其鄰國羊同及諸羌並賓伏之。」最後,松贊干布統一青藏高原,建立吐蕃王國。他發展農牧業生產,推廣灌溉,命吞米‧桑布扎制定文字,頒行治理吐蕃之「大法令」,以處理贊普王室與世家貴族、諸小邦及社會各階層的關係,創設行政制度和軍事制度,設置官職品階,頒布律令,統一度量衡和課稅制度,從中原及泥婆羅(今尼泊爾)﹑天竺等地引進文化、技術,使吐蕃社會有了迅速發展。 據《新唐書》記載,貞觀八年(634年),松贊干布遣使至唐朝貢,唐朝亦派遣馮德遐回訪吐蕃,松贊干布聽說吐谷渾及突厥都娶唐朝公主為妻,也欲效仿,派使者隨同馮德遐到唐朝求婚,唐太宗沒有允許。使者回到吐蕃謊稱:「初到長安,唐朝十分優待,允許通婚。後來吐谷渾國王入朝,從中離間,遂罷通婚之議。」松贊干布聞之甚怒,與羊同等部落出兵攻擊吐谷渾。吐谷渾招架不住逃至青海。吐蕃攻擊黨項及白蘭兩個部落之後,屯兵20萬於松州(今四川松潘縣)之西,遣使送金銀幣帛至長安,聲稱是娶公主的聘禮。使者傳話說:「若大國不嫁公主,當即進攻內地。」 不久,松贊干布果然率兵進攻了松州。唐都督韓威輕出覘賊,反為所敗,屬羌大擾,皆叛以應賊。唐太宗當即遣吏部尚書侯君集為行軍大總管,出當彌道,右領軍大將軍執失思力出白蘭道,右武衛大將軍牛進達出闊水道,右領軍將軍劉蘭出洮河道,並為行軍總管,率步騎五萬進討,大敗吐蕃。 松贊干布引兵而退,遣使謝罪,復求婚約,唐太宗這次才答應通婚的要求。松贊干布派遣他的大相(職同宰相)祿東贊送上黃金5000兩 ,珠寶數百件到長安聘婚,唐太宗答應將宗室之女文成公主嫁給松贊干布。祿東贊在長安逗留期間,由於他機智聰敏,富有謀略,受到唐太宗的喜愛,欲把琅牙公主的外孫女段氏許配他為妻,祿東贊上書陳述,國中已有妻子,不可遺棄,且這次是為贊普迎親,贊普尚未得見公主,自己怎麼能先娶親? 一切就緒之後,貞觀十五年(公元641年),唐太宗派江夏王禮部尚書李道宗護送文成公主入藏。據《吐蕃王朝世襲明鑒》等書記載,文成公主進藏時,隊伍非常龐大,唐太宗的陪嫁十分豐厚。有「釋迦佛像,珍寶,金玉書櫥,360卷經典,各種金玉飾物」。又給多種烹飪食物,各種花紋圖案的錦緞墊被,卜筮經典300種,識別善惡的明鑒,營造與工技著作60種,100種治病藥方,醫學論著4種,診斷法5種,醫療器械6種。還攜帶各種穀物和蕪菁種子等。文成公主帶著大批衛隊、侍女、工匠、藝人從長安西行,經甘肅,到青海,過日月山,經大河壩,到達黃河源頭。 松贊干布率領侍從和衛隊從拉薩前往柏海(今青海的鄂陵湖和札陵湖區域)等待,然後再到河源(今青海興海縣一帶)迎接。松贊干布拜見李道宗,恭謹地奉行子侄之禮,不斷歎服大國服飾禮儀之美,俯仰之間均表現出一種愧沮之色。與公主回到邏些(拉薩)之後,舉行了盛大婚禮。松贊干布對自己能娶文成公主為妻十分高興,他說:「我的父祖輩沒有一個人能和上國通婚,我能娶大唐公主為妻,深感榮幸,當為公主築一城以誇示後代。」便在公主經過的道路上建築一座城寨,如中原的雕樓,氣魄雄偉,十分壯觀。 松贊干布專門為公主修築布達拉宮,共有1000間宮室,富麗壯觀。但後來毀於雷電、戰火。經過十七世紀的兩次擴建,形成現在的規模。布達拉宮中保存有大量內容豐富的壁畫,其中就有唐太宗五難吐蕃婚使噶爾祿東讚的故事,文成公主進藏一路遇到的艱難險阻,以及抵達拉薩時受到熱烈歡迎的場面等。布達拉宮的吐蕃遺址後面還有松贊干布當年修身靜坐之室,四壁陳列著松贊干布、文成公主、祿東贊等的彩色塑像。 促進藏地(吐蕃)佛教發展 松贊以前,吐蕃只有一種神教,名為苯教,專作祈禳等法。松贊干布時,有了統一的藏文,才開始翻譯佛經,初傳佛教。松贊干布派人到印度和尼泊爾交界處請來訶利旃檀的觀音像(此像現仍供在布達拉宮),作為供養修福的對象。後來松贊干布初娶尼泊爾公主,攜來不動佛像、彌勒菩薩像、度母像等(不動佛像現供在惹摩伽寺,彌勒像等現供在大招寺)。 當時佛教在唐朝盛傳,而文成公主入藏則為佛教在藏地的流傳開闢了道路。文成公主帶到吐蕃有兩件佛教文物:一是本尊釋迦牟尼佛像,另是三百六十部佛經,雖然大量的譯經今日已無從得見,但釋迦牟尼佛像現仍供奉於大昭寺,被藏人視為「幸福的源泉」,千百年來,接受藏人的頂禮膜拜。據藏文史料記載,文成公主奉像入藏,歷盡艱辛,一路上傳播佛教文化,也是釋迦牟尼佛為吐蕃人民不斷加持之路。所以說吐蕃佛教的初傳、創立和發展均與唐朝佛教很有關係。 除帶去佛像和佛經外,文成公主還傳入寺院建造法式及寺院法規。據藏史記載,文成公主設計建造了小昭寺;大昭寺雖系尼泊爾公主具體施工而成,但文成公主參與了寺址的選擇勘察及寺院型制的設計,兩寺均留存至今。據《瑪尼寶訓》載,文成公主還將漢地之「十四種寺院法規施行法」傳入吐蕃。後來小昭寺成為黃教的下密院,大昭寺則因內供釋迦佛像及其精美的建築而享有盛名。文成公主還對拉薩四周的山分別以妙蓮、寶傘、右施海螺、金剛、勝利幢、寶瓶、金魚等八寶命名,這些山名一直沿用到現在。 文成公主還是吐蕃翻譯漢地佛經的倡導者。松贊干布聘請漢地大壽天和尚至吐蕃,和吐蕃人拉攏多吉貝負責翻譯漢地佛經,而文成公主則是他們的「施主」。《瑪尼寶訓》載,文成公主隨松贊干布譯經達13年之久,「漢地堪布之施主是文成公主,譯師是文成公主本人及拉壟多吉貝……請漢地堪布(摩訶衍那)翻譯歷算、藥物及醫療法等等。松贊干布……賜給每人 一升 金粉及一個曼陀羅……此後譯經持續十三年之久。」 《釋迦牟尼如來像法滅盡之記》記載:「(文成公主)將六百侍從帶至赤面國(按:即吐蕃),此公主極信佛法,大具福德,赤面國王(按:即松贊干布)亦大淨信過於先代,廣興正法。」《于闐國教史》亦載:「其時,吐蕃贊普(按:即松贊干布)與唐皇帝成為甥舅(之好),文成公主被聖神贊普(按:即松贊干布)迎娶。公主在吐蕃建大寺院一座,鑒於此因,所有僧侶亦來此地,公主均予以資助,乃於吐蕃廣宏大乘佛法。十二年間僧侶與一般俗人均奉行佛教。」由於文成公主的虔心向佛和松贊干布的大力支持,漢地佛像、佛經、佛寺型制及漢僧進入吐蕃,佛教得以在吐蕃開始弘傳。 漢唐文化傳入藏地 漢地中原文化對吐蕃文化頗有影響,文成公主入藏開創了漢唐文化傳入藏地,以及進行漢藏文化交流之路,漢藏之間的文化交流日趨繁榮。文成公主入藏之時,朝廷命沿途官府修路架橋,造船制筏,建築佛堂,開闢通道,一路上,播撒下了漢唐文化的種子,留下了眾多的勝跡與美好的傳說。松贊干布親迎於河源,見道宗,「執子婿之禮甚恭。既而歎大國服飾禮儀之美。」體現其對漢唐文化的嚮往。 文成公主除帶了三百六十部佛經及佛教文物外,並將中原特有的醫術、建築術、印刷術、釀造法、占卜術、陰陽五行、八卦算命等文化也傳入吐蕃。入藏以後,「公主惡其人赭面,弄贊令國中權且罷之,自亦釋氈裘,襲紈綺,漸慕華風。」(《舊唐書•吐蕃傳》)自此,中原漢唐文化漸入西域。 當時唐朝國學所設課程有《尚書》、《左氏春秋》、《詩經》、《周易》、《禮記》、《論語》、《孝經》等,其中《詩》、《書》為必修課。文成公主在吐蕃定居期間,吐蕃貴族學習《詩經》、《尚書》等儒家經典,即「仍遣酋豪子弟,請入國學以習《詩》、《書》」(《舊唐書•吐蕃傳》);而吐蕃使者則趁來唐朝之際,學習中原漢唐文化,並將其帶到吐蕃。 此外,據《舊唐書•吐蕃傳》記載,文成公主入嫁松贊干布後,吐蕃「又請中國識文之人典其表疏。」即請中原漢族士大夫等「衣冠知奉禮,忠信識尊儒」的儒學人士到吐蕃來擬寫漢文的公文,便於和唐朝交往。這種文化的交流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吐蕃貴族和知識分子,他們開始將頒賞、封贈、會盟、祭祀等有關政務大事的活動,刻記在碑石或簡牘上,以傳示後人。朝廷中有專門的記事官,記載朝廷大事及戶籍,軍隊數目、地畝賦稅等內容,並將這些記載個別歷史內容的簡牘加以彙編、加工整理,為吐蕃王朝後期藏學歷史文獻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隨公主入藏的工匠,把中原地區的農具製造、紡織、繅絲、建築、造紙、釀酒、制陶、碾磨、冶金等生產技術傳入西藏。吐蕃的農業技術比較粗疏,土地不加平整,不打畦,沒有阡陌,水土容易流失。唐代農業技術傳入後,吐蕃人民開始挖畦溝,田野間阡陌縱橫,大大提高了產量。同時,文成公主還拿出五穀種子及菜籽,教人們種植。玉米、土豆、蠶豆、油菜能夠適應高原氣候,生長良好。而小麥卻不斷變種,最後長成藏族人喜歡的青稞。公主帶的水磨,深受歡迎,公主和她的侍女,還把紡織、刺繡技術傳授給吐蕃女子。 永徽元年(650),松贊干布去世,文成公主一直居住在西藏。永隆元年(680),文成公主去世,吐蕃為她舉行隆重的葬禮,唐遣使臣赴吐蕃弔祭。至今拉薩仍保存藏人為紀念她而造的塑像,距今已1300多年歷史。 公主入藏顯大唐文教之功 和親政策在中國歷史上由來已久,一般是在國勢衰敗之時對周邊異族的求全之策,但是唐文成公主在貞觀年間入藏則有所不同。當時唐朝國勢強盛,而吐蕃是一個剽悍好戰的遊牧民族,同唐朝有征戰發生,然而唐朝在戰勝吐蕃以後,反而同意文成公主入藏和親,奠定唐蕃友好基石,終太宗之世,吐蕃一直追隨大唐,貞觀十九年,太宗伐遼東還,松贊干布遣祿東贊來賀,奉表稱婿,獻金鵝一隻。貞觀二十二年,右衛率府長史王玄策使往西域,為中天竺所掠。吐蕃發精兵與玄策擊天竺,大破之,遣使來獻捷。此後數十年中,吐蕃與大唐和睦相處,雙方聘使包括弔喪、賀即位、禮儀、告生辰等使節頻繁交往,這不能不說是唐朝文教之功。 此外,唐初突厥曾經為患北方多年,唐高祖為了國家安寧不得不向突厥稱臣。然而唐太宗打敗突厥後,並未趕盡殺絕以雪父恥,反而極其包容地任用了一百多名曾經與大唐為敵的突厥降將,擔任五品以上的將軍和中郎將,約占朝廷武官之半。同時唐朝還允許歸降的突厥人遷入中原。這些舉措深得各少數民族的信任,西北各族領袖共同請求為唐太宗上尊號「天可汗」。正是唐朝的這種寬容政策贏得了人心,一時間四夷賓服,諸國來朝,即使遠如波斯、昭武九姓國、闐國等等都自願納地成為唐朝府州。 自古以來,「和為貴」、「中庸之道」是中華民族推崇的思想。祖先賦予自己以教化天下,即所謂「平天下」的歷史使命。從根本上說,實現「平天下」的理想所仰賴的不是武功,而是文治;它所實行的也不是霸道,而是王道。所謂「故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 唐文成公主和蕃入藏 -- 南宋 王應麟《困學紀聞》卷一 易 《困學紀聞》和《夢溪筆談》、《容齋隨筆》並稱宋代三大筆記書。

21 【爻辭】上六,城復于隍,勿用師。自邑告命,貞吝。 【小象】「城復于隍」,其命亂也。 *
坤土復反于下,有城復于隍之象。掘隍土積累以成城,如治道積累以成泰。及泰之終,將反于否如城土頹圯,復反于隍也。坤上爲泰,坤下爲否,以陰陽之氣言也。若言其質,則坤土本在下之物,在上有必頹之理。 曰復者,反其初也。坤爲衆,有師象。又爲國土,有邑象。泰極而否,衆心已散,難以力爭。勞民傷財,必至散亂。窮守一邑,罪已下詔,收拾人心可也。然不能保邦未危,而播告之修不能及遠,雖正亦可羞矣。 (小象)命,政令也。其命先亂,故至于否,不盡關天運也。告命,乃盡人事以治之,非付之不可爲也。 -- 陳夢雷《周易淺述》

22 總論 五爲保泰之君。皆得吉占。初爲君子進用之始。 四則過中欲否之時矣。三爲消長之會,猶可有爲。 上則極盛而衰,不免于吝矣。
自有天地人物以來,蒙以教之,需以養之,訟以平之,師以衛之,比以附之,畜以聚之,履以辨之,而後得泰。乃過中而否之幾伏矣。甚矣,致泰之難,保泰之不易。 全卦以小往大來爲義。故內三陽屬泰,外三陰屬否。初爲泰運方開,君子並進。二爲保泰之臣。三則陰陽消長之會也。四爲過中將否之時。五爲保泰之君。上則泰極爲否之日也。泰以方中爲幸,故二五皆能保泰。初陽始進則可幸。四陰方動則可憂。三陽已極則艱貞,猶可有爲。上陰已復則命亂,已難于治。唯聖人保于方泰之時,而不敢自弛于泰極之日。雖天運有所必然,而人事无時不宜自盡也。 -- 陳夢雷《周易淺述》

23 否極泰來示意圖 否卦 泰卦 小往大來,吉亨。 泰中之否 否中之泰 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貞, 大往小來。 成功指標、幸福指數 翩翩不富
无平不陂,无往不復 帝乙歸妹,以祉 包荒:用馮河,不遐遺,朋亡 泰中之否 城復于隍 拔茅茹以其彙 拔茅茹以其彙 傾否,先否後喜 否中之泰 包承 休否,其亡其亡,繫于苞桑 包羞 有命,疇離祉 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貞, 大往小來。

24 否泰循環 繁榮 衰退 蕭條 復蘇 泰、否互為綜卦又互為錯卦,是《易經》裏極為重要的兩卦,象徵了一切事物組織發展周而復始之道。
經濟上,也有所謂的商業週期(Business cycle),也稱景氣循環,它是指經濟運行中週期性出現的經濟擴張與經濟緊縮交替更迭、循環往復的一種現象。是國民總產出、總收入和總就業的波動。每個週期又可細分為四個階段:繁榮、衰退、蕭條、復蘇;這恰恰與泰、否兩卦的描述,不謀而合! Source: 應天平 繁榮 衰退 蕭條 復蘇

25 四季興替、景氣循環 繁榮 衰退 衰退 繁榮 蕭條 復蘇 蕭條 復蘇

26 景氣循環

27 正弦餘弦,一泰一否 cos(θ)2 + sin(θ)2 = 1 此弦之又弦,眾妙之門也。 Joe Ting 丁達剛
1. 正弦餘弦,一泰一否,相互推移,自成循環。 2. 弦之平方,即為能量,正餘之分,自成太極。 此弦之又弦,眾妙之門也。 Joe Ting 丁達剛

28 https://en.wikipedia.org/wiki/Business_cycle
在現代資本主義經濟體中,康狄夫長波理論 又稱 長波或 K-波 或 康德拉捷夫長波,是一種約50-60年為一循環的經濟週期現象。一般將長波分成兩段:上升的A階段與下降的B階段。 Source:   

29 參考資料 【周易全解】泰卦 http://www.eee-learning.com/article/3866
林明進,〈大塊齋讀易筆記—說『泰』〉 【周易全解】泰卦 泰—持盈保泰之道 否—逆境生存之道

30 Extra

31 Business Cycle

32

33


Download ppt "活化經典,豐富人生 泰卦 勝而不驕,持盈保泰"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