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肾脏输尿管CT、MR (Computed tomography an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of kidney and ureter)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肾脏输尿管CT、MR (Computed tomography an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of kidney and ureter)"—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肾脏输尿管CT、MR (Computed tomography an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of kidney and ureter)

2 一、检查方法 (一)CT 平扫:显示肾形态、大小、位置、出血、钙化等。 增强:显示肾实质强化与肾盂输尿管充盈情况等。
CTA(CT angiography): 显示肾动脉情况 (一)CT MIP(maximum intrnsity projection) SSD(Surface shaded display) VRT(Volume rendering technigue) 2mm薄层源像

3 (二) MRI 平扫:常规用SE序列(Spin echo),T1WI(T1 Weighted image)+T2WI体线圈豫饱和技术。
增强:SE序列,T1WI或T1WI+脂肪抑制序列(fat suppression) MRA:2D(two dimentional)或3D TOF(time-of-fight)法显示肾动脉,PCA(phase contrast angiography)法测血流。 MRU(MR urograph):重T2WI: TR(repetition time)>3000ms TE(echo time)>150ms 源像—MIP,3D重建,显示尿路情况

4 二、正常影像解剖 (一)CT检查 平扫:位置:脊柱两侧 形态:卵圆形或圆形,边界光滑,偶有切迹 密度:均匀,皮髓分界不清
肾门:内凹指向肾前内,A、V呈窄带状软组织影 肾窦及肾周脂肪囊:低密度 肾盂:水样密度 肾筋膜、肾前间隙、肾后间隙、肾周间隙 输尿管:腰大肌前缘处点状软组织密度影

5

6 增强: 1分钟内:肾皮质与肾血管明显强化 2分钟:髓质强化略高或类似皮质,肾盏肾盂开始充盈
5~10分钟:肾实质强化程度减低,肾盏肾盂输尿管明显充盈 增强: MIP:多角度观察,类似腹主A造影 SSD:显示浮雕样图像 VRT:可综合MIP和SSD的某些优点 CTA:

7 (一)MR检查 平扫:肾形态、位置同CT所见 肾实质:T1WI:皮质略高信号,髓质稍低信号 T2WI:皮髓难分辨,呈较高信号
肾A、V:无信号 肾窦及肾周脂肪囊: T1WI高信号, T2WI中等信号 脂肪抑制低信号 肾盂: T1WI呈低信号, T2WI明显高信号 输尿管:点状长T1长T2信号

8

9 增强:强化程度取决于检查时间与扫描速度。表现类似于CT增强
MRA:类似腹主A造影,但对肾A分支与细节显示差 MRU:肾盂、肾盏及输尿管均呈高信号,而背景结构呈低信号。

10 三、基本病变 (一)CT表现 1、肾脏常见异常表现为密度不同的肾实质肿块: ①水样低密度囊性病变,无强化见于各种类型的肾囊肿。

11 三、基本病变 (一)CT表现 1、肾脏常见异常表现为密度不同的肾实质肿块:
②低密度,等密度或混杂密度肿块,有不同程度和形式的强化。多与各种类型的良恶性肾肿瘤也见于肾脓肿。

12 三、基本病变 (一)CT表现 1、肾脏常见异常表现为密度不同的肾实质肿块: ③高密度肿块常见于外伤性出血,偶见于肾囊肿出血或肾癌

13 三、基本病变 (一)CT表现 2、肾收集系统扩张积水见于高密度结石,软组织密度肿瘤及其它狭窄。 3、CTA对肾A狭窄:肾A瘤的显示仍有限度。

14 (二)MR表现 1、肾脏常见病变为肿块其信号强度、增强表现与组织成份相关: ①水样长T1长T2信号病变,见于各种类型的肾囊肿与肾盂积水,前者位于肾实质内无强化。后者位于肾窦内,有造影剂进入。

15 (二)MR表现 1、肾脏常见病变为肿块其信号强度、增强表现与组织成份相关:
② T1WI , T2WI均呈高信号见于含蛋白较高或出血性肾囊肿及外伤性亚急性血肿。

16 ③ T1WI和T2WI呈混杂信号,脂肪抑制无信号变化,且不均一强化,常见于肾癌。
(二)MR表现 1、肾脏常见病变为肿块其信号强度、增强表现与组织成份相关: ③ T1WI和T2WI呈混杂信号,脂肪抑制无信号变化,且不均一强化,常见于肾癌。

17 (二)MR表现 1、肾脏常见病变为肿块其信号强度、增强表现与组织成份相关: ④ T1WI和T2WI呈混杂信号,内含脂肪信号,是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的特征性表现。 ⑤肾盂内肿块, T1WI与T2WI信号分别高于和低于尿液,且有强化,常见于肾盂肿瘤。

18 2、输尿管常见异常与扩张积水,呈长T1长T2信号,MRU显示更好。可发现梗阻原因:腔内低信号为结石,不规则狭窄与扩张为结核,腔内软组织信号为肿瘤。还可显示先天畸形。
3、MRA对肾A闭塞及肾A瘤显示较好,对狭窄仍有限度。

19 四、常见病变CT、MR表现 (一)先天发育异常(congenital adnormality)
1、肾脏( congenital malformation of the kidney)肾缺如,异位肾,侏儒肾,重复肾,旋转不良,马蹄肾。

20 四、常见病变CT、MR表现 (一)先天发育异常(congenital adnormality)
2、输尿管( congenital malformation of the ureter)输尿管重复畸形,输尿管膨出(输尿管囊肿),先天性巨输尿管,腔V后输尿管。

21 (二)结石(calculus) 1、肾结石(renal calculus) CT平扫:肾盏和或肾盂内高密度影。
MR平扫:不敏感。MRU可发现肾盂、盏扩张积水。有时可发现信号较低的结石影。

22 (二)结石(calculus) 2、输尿管结石(ureteral calculus)
CT平扫:输尿管走行区内点状或结节状高密度影,以上输尿管扩张 MR平扫:不敏感。MRU可观察梗阻部位、扩张程度。

23 (三)结核(tuberculosis) 1、肾结核(renal tuberculosis) CT表现:
早期:肾实质内边缘不整的低密度灶可强化。 中期:部分或全部肾盏和肾盂扩张呈多个囊状低密度灶,CT值略高于水。 后期:在病变基础上可见钙化影。 MR表现:类似CT所见,肾实质内的脓肿或空洞及扩张的肾盂肾盏均呈长T1长T2信号。

24 2、输尿管结核(ureteral tuberculosis)
CT表现:早期:输尿管轻度扩张 后期:管壁增厚并管腔多发狭窄 与扩张 MR表现:与CT表现类似。MRU显示多发相间的狭窄与扩张

25 (四)肾囊肿(renal cyst) 1、单纯性肾囊肿(simple cyst of kidney):肾实质内圆形边缘锐利的水样密度或信号灶。单发或多发,一侧或双侧。无强化。合并出血与感染时需与肾Ca鉴别。

26 (四)肾囊肿(renal cyst) 2、多囊性肾病(polycystic kidney disease)(多囊肾):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双肾布满多发大小不等的圆形或卵圆形水样密度或信号灶,不强化,早期肾形态正常。晚期肾体积增大,边缘呈分叶状,囊间无正常肾实质。常合并多囊肝。

27 1、良性肿瘤(renal benign tumor)
(五)肾肿瘤(renal tumor) 1、良性肿瘤(renal benign tumor) 发生率较低 ①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renal angioleiomyolipoma)(错构瘤): 肿块内有脂肪性密度或信号灶。强化不均。 ②肾腺瘤(renal adenoma):很少见。

28 2、肾恶性肿瘤(renal malignant tumor)
①肾癌(renal carcinoma): 占肾恶性肿瘤的85%,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3%,多发生在40岁以上的男性。病理上起源于肾小管上皮,透明细胞癌多见,富含血管,常有出血坏死。多发生在肾上极或下极,约5%~10%发生钙化。

29 ①肾癌(renal carcinoma):
CT表现: 平扫:肾实质内类圆形或分叶状肿块,小者密度均一,呈低或等密度。大者密度不均,内有不规则低密度灶。少数见钙化。 增强:早期:为不均一明显强化,坏死区无强化。 其后:肾实质强化而肿瘤呈相对低密度不均一肿瘤。

30 ①肾癌(renal carcinoma):
MR表现:类似CT所见。T1WI呈低信号, T2WI呈混杂信号,,假包膜呈低信号。不均一强化。

31 ②肾盂Ca(renal pelvic carcinoma):
占8%~12%。病理上移行细胞Ca占80%~90%,又称乳头状瘤,鳞Ca少见。 CT表现:肾盂内软组织密度肿块。轻度强化,延迟扫描肾盂内充盈缺损。 MR表现:类似CT所见。

32 CT与MR表现: 占6%,儿童多见,5~10%有钙化。50%合并高血压 肾实质内较大圆形肿块,呈混杂密度或混杂信号。不规则强化
③肾母细胞瘤(nephroblastoma)(Wilms瘤): 占6%,儿童多见,5~10%有钙化。50%合并高血压 CT与MR表现: 肾实质内较大圆形肿块,呈混杂密度或混杂信号。不规则强化

33 (六)血管性病变(renal vascular disease)
1、肾A狭窄(renal artery stenosis):CTA与MRA不及肾A造影。 2、肾梗死(renal infarction):尖端指向肾门的低密度或长T1长T2信号病灶,无强化。栓子主要靠血管造影。

34 (七)肾外伤(renal injuries)
1、肾被膜下血肿(renal subcapsular hematoma) CT表现:早期新月形或双突状高密度影,与肾实质紧贴,无强化。随诊:血肿密度减低且缩小。 MR表现:形态类似CT所见,信号随血肿期龄而异。

35 2、肾周血肿(perinephric hematoma):
CT:早期弓状或新月状高密度影,位于肾周并限于肾筋膜囊内,肾发生移位,随诊:密度减低。 MR:所见类似于CT,信号随血肿期龄而异。

36 3、肾实质内血肿(intrarenal hematoma):
CT:实质内高低或混杂密度灶,不强化。 MR:实质内异常信号灶,信号强度随检查时间而异。 4、肾撕裂伤(renal laceration): CT:肾表面中断,实质不连续,其间有不规则带状高、低或混杂密度影,不强化。 MR:类似CT所见。

37

38 肾上腺CT、MR CT&MR of adrenal glands

39 一、检查方法 平扫:4~5mm薄扫并靶扫 增强: 平扫: SE:T1WI+ T2WI,体线圈 梯度回波(同相位、反相位), 脂肪抑制。
(一)CT 平扫: SE:T1WI+ T2WI,体线圈 梯度回波(同相位、反相位), 脂肪抑制。 增强: SE:T1WI或T1WI+脂肪抑制序列 (二)MR

40 二、正常影像解剖 (一)CT检查: 平扫:位肾筋膜内。右侧在肾上极前内上方,膈角与肝缘间。常呈斜线状,倒“V”,或“Y”形。左侧在肾上极前内方,多为倒“V”,倒“Y”或三角形。边缘光滑,皮髓分辨不清。正常侧支厚度<10mm,面积<150mm2 增强:均一强化,皮髓质不能分辨。

41 (二)MR检查: 平扫:Ax像肾上腺位置、形态、大小、边缘同CT所见。 COR像位于肾上极上方呈倒或形,信号同肝实质。 增强:均一强化。

42 三、异常影像学表现 (一)CT表现: ①水样密度肿块:囊肿、腺瘤 ②均一软组织块:腺瘤、嗜铬细胞瘤、 转移瘤 ③内含脂肪的混杂密度块:髓脂瘤
④较大不均一软组织块:嗜铬细胞瘤、 皮质癌、神经母、转移瘤及结核。

43 (二)MR表现: ①长T1长T2块,无强化:囊肿。 ②与肝实质信号类似的肿块: 腺瘤(反相位信号减低) 转移瘤(双侧) ③内含脂肪的不均质块:髓脂瘤 ④较大不均质块,不均一强化: 嗜铬细胞瘤、皮质癌、神经母

44 四、常见病变CT、MR表现 (一)柯兴氏综合征(Cushing syndrome):具有典型的临床特征
1、肾上腺增生(adrenal hyperplasia): CT:可确诊,显示弥漫性增大,密度形态正常 MR:显示效果不佳。

45 2、柯兴腺瘤(cushing adenoma):
CT:单侧,圆形或椭圆形,2~3cm,密度类似肾实质。轻、中度强化,同侧腺体残部及对侧腺体萎缩。 MR:形态类似CT,信号类似或略高于肝实质,反相位信号明显减低。轻、中度强化。

46 3、皮质癌(adrenocotical carcinoma):
CT:瘤体常>7cm,类圆形,分叶状,密度不均。可有点状钙化。不均一强化。 MR:与类似,呈长T1长T2混杂信号。不均质强化。

47 (二)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Conn syndrome):65~95%与腺瘤(Conn腺瘤),5~35%与腺体增生。
1、 Conn腺瘤( Conn adenoma): CT:类圆形,常<2cm,界清,多呈水样密度,轻度强化。 MR:检查效果不佳,信号类似肝实质。 2、肾上腺增生(adrenal heperplasis) CT:仅少数表现与腺体增大或边缘小结节,大多无异常。 MR:很少数显示异常。

48 MR:T1WI信号类似肌肉, T2WI明显高信号。出血坏死则有相应信号变化,实质部分强化。
(三)嗜铬细胞瘤(adrenal pheochromocytoma): 90%发生于肾上腺,10%为异位,10%多发,10%为恶性。 MR:T1WI信号类似肌肉, T2WI明显高信号。出血坏死则有相应信号变化,实质部分强化。 寻找异常嗜酪细胞瘤效果较好。 CT:较大,3~5cm,圆形或椭圆形。小肿瘤密度均匀。大肿瘤密度不均,少数可见钙化。实质部分强化。

49 (四)肾上腺结核(adrenal tuberculosis)
可造成皮质功能低下,出现Addison病。 CT:腺体双侧增大并形成不规则肿块,密度不均,有钙化,不均一强化。 MR:双侧腺体增大并形成混杂信号肿块, T1WI和T2WI均以低信号为主,混以长T1长T2灶,钙化灶T1WI与T2WI均呈低信号。

50 (五)无功能良性病变(nonfunctioning adrenal benign disease):
1、无功能腺瘤( nonfunctioning adrenal adenoma):与柯兴腺瘤类似,常较大,且无腺体萎缩。 2、囊肿(adrenal cyst):圆形或椭圆形,呈均匀水样密度或信号,无强化。 3、髓脂瘤( adrenal myelolipoma ): CT:单侧或双侧类圆或椭圆形肿块,直径<10cm,混杂密度,不均质强化。 MR:混杂信号块,其内的脂肪信号可被抑制。

51 CT:单侧或双侧肿块,呈圆形,类圆形或椭圆形和分叶,2~5cm ,密度均匀,较大者内有坏死性低密度区,均一或不均一强化。
(六)转移瘤(adrenal metastasis): MR:与CT表现相似。信号类似或高于肝实质。坏死区呈长T1长T2信号。

52 膀胱CT、MR CT&MR of urinary bladder

53 一、检查方法 平扫:口服稀释泛影葡胺1000ml; 膀胱充盈;层厚10mm 增强:立即扫描;30分钟~60分钟 后再次扫描。
(一)CT 平扫: SE:T1WI+ T2WI,体线圈,层厚10mm 增强: SE:T1WI或T1WI+脂肪抑制 (二)MR

54 二、正常影像解剖 CT MR 类圆形或类方形。壁光滑,信号类似肌肉。尿液呈水样长T1长T2信号。
平扫:圆形,椭圆形或类方形。壁光滑,软组织密度。尿液呈水样密度。 增强:早期壁强化,延迟扫描腔内呈均一高密度。 MR 类圆形或类方形。壁光滑,信号类似肌肉。尿液呈水样长T1长T2信号。 尿液内含对比剂使信号升高,达到一定浓度后可呈低信号(缩短T2值超过缩短T1值)

55

56 三、膀胱病变CT、MR表现 (一)膀胱发育异常(congenital adnormality of urinery bladder):少见
(二)结石(calculus of urinary bladder):CT:腔内致密影。 MRI: T1WI和T2WI均呈低信号。 (三)结核(tuberculosis of urinary bladder):CT和MR显示壁内缘不规则、壁厚、腔小。

57 (四)肿瘤(tumor of urinary bladder):上皮性肿瘤最常见,且占大多数为恶性。非上皮肿瘤少见。
1、膀胱癌(carcinoma of urinary bladder)移行细胞Ca多,鳞Ca及腺Ca少。 CT表现:三角区及两侧壁不规则增厚;腔内结节呈分叶或菜花状软组织密度,可有点状钙化;增强早期肿块强化,延迟扫描腔内低密度充盈缺损。

58 1、膀胱癌(carcinoma of urinary bladder)
MR表现:形态学表现与CT相仿。呈等信号,呈稍高信号(比尿液信号低)

59 (四)肿瘤(tumor of urinary bladder):
2、非上皮性肿瘤(nonepithelial neoplasms of urinary bladder): 少见。CT与MR均见腔内肿块,但多数缺乏特异性。

60 前列腺CT、MR CT&MR of prostate

61 一、检查方法 平扫: 增强: CT 平扫: 增强: MR

62 二、正常影像学解剖 位置:耻骨与直肠之间,两侧见肛提肌。 形态:栗子或倒锥形,轴位呈圆形或卵圆形。 大小: 纵径 前后径 横径
大小: 纵径 前后径 横径 30岁前 cm cm cm 60~70岁 5cm cm cm

63 二、正常影像学解剖 前区(或内腺):占5% 中央区:占25% 边缘区:占70% 腺性组织 非腺性组织:前纤维肌肉肌质区。 外腺 分区

64

65 二、正常影像学解剖 密度:CT呈较均匀的软组织密度。 信号: T1WI:呈较均匀的软组织信号;

66

67 三、常见疾病的CT、MR表现 (一)前列腺增生(prostatic hyperplasis):

68 MR表现: (一)前列腺增生(prostatic hyperplasis): T1WI:增生结节多呈均匀稍低信号。

69 (二)前列腺Ca(prostatic cancer):
腺Ca占95%以上,移行细胞Ca ,鳞Ca少见。 CT表现:小结节难显示,大结节致腺体增大,边缘不规,密度不均。 MR表现: T1WI稍低信号, T2WI高信号,包膜低信号。癌结节多位于边缘区,明显强化。

70 女性盆腔CT、MR (CT&MR of female pelvis)

71 一、检查方法 CT:平扫+增强 MR:平扫+增强

72 二、正常影像解剖 CT检查: 位置:膀胱与直肠间 大小:体:纵径7~8cm,横径4~5cm, 形态:体呈圆形或椭圆形颈呈梭形。
密度:体呈软组织密度,CT值40~70Hu,中央密度略低,颈呈软组织密度。 CT检查: 子宫 卵巢:附件区呈杏仁状,约3cm×1.5cm × 1cm,一般不显示。

73

74 二、正常影像解剖 MR检查: 子宫:位置、大小、形态同CT所见,其信号为: 卵巢:可显示,较大卵泡表现为附件区边缘光滑的长T1长T2信号。
T1WI T2WI 肌层 低信号 中等信号 连接带(5~6mm) 低信号 低信号 内膜(1~7mm) 稍高信号 高信号 卵巢:可显示,较大卵泡表现为附件区边缘光滑的长T1长T2信号。

75 三、常见疾病CT、MR表现 (一)子宫先天畸形: 先天性无子宫、幼稚子宫、双子宫、单角子宫、双角子宫、纵隔子宫。
(二)子宫肌瘤(myoma of uterus) CT表现:子宫分叶状增大或局部外突肿块,密度较均匀,边界清晰。可见坏死、钙化,均匀或不均匀强化。 MR表现:稍低或等信号,低信号,信号均匀,变性坏死者信号不均,钙化低信号。均质或不均质强化。

76

77 (三)宫颈Ca(carcinoma of uterine cervix)
CT表现:宫颈增大,见中等密度软组织肿块。坏死区呈低密度。多呈不规则强化。 MR表现:宫颈增大, T1WI等信号, T2WI稍高信号。出血坏死区有相应信号变化。均匀或不均匀强化。

78

79 (四)宫体Ca(carcinama of uterine body)(子宫内膜Ca)
CT表现:早期难发现,侵犯宫壁则不均匀强化,晚期宫体不对称或分叶状增大。不均匀强化。 MR表现:早期难发现,可见宫腔增宽或分叶状,不均匀强化。 中晚期宫体增大,腔宽,肿块T1WI低或等信号, T2WI低信号。

80

81 (五)卵巢囊肿(ovarian cyst)
CT表现:囊性低密度,CT值0~15Hu,壁薄光滑,壁略强化。 MR表现:长T1长T2信号,壁薄光滑。黄素囊肿多房状巧克力囊肿T1WI高信号, T2WI混杂或高信号。

82

83 (六)卵巢囊腺瘤(cystic adenoma of ovary)
CT表现: ① 单纯浆液性囊腺瘤:水样密度,壁薄,光滑,单房。 ② 乳头状浆液性囊腺瘤:水样密度,壁薄,多房,囊壁突起。 ③ 粘液性囊腺瘤:体积大,多房,房隔厚,壁厚光滑,单侧多,壁轻度强化。

84

85 (六)卵巢囊腺瘤(cystic adenoma of ovary)
MR表现: 单房或多房。浆液性水样长T1长T2信号,囊壁突起呈软组织信号。粘液性T1WI、T2WI均呈高信号。囊壁及突起、囊隔轻度强化。

86 (七)卵巢Ca(ovarian cancer)
CT表现:盆腔或下腹包块,多囊性,实质部分强化,壁厚不规。 MR表现: T1WI实性部分中等信号,囊性部分低信号。 T2WI实性部分稍高信号,囊性部分高信号。实性部分明显强化。

87

88


Download ppt "肾脏输尿管CT、MR (Computed tomography an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of kidney and ureter)"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