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學習目標 瞭解不完全競爭市場的特質 解釋形成獨占的原因 說明獨占廠商的價格及產出決策 瞭解獨占廠商如何訂價 OBJECTIVES.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學習目標 瞭解不完全競爭市場的特質 解釋形成獨占的原因 說明獨占廠商的價格及產出決策 瞭解獨占廠商如何訂價 OBJECTIVES."—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2 學習目標 瞭解不完全競爭市場的特質 解釋形成獨占的原因 說明獨占廠商的價格及產出決策 瞭解獨占廠商如何訂價 OBJECTIVES

3 學習目標 OBJECTIVES 解釋獨占性競爭廠商之產品差異決策 指出獨占性競爭廠商慣常使用的非價格競爭策略 分辨不同寡占廠商間的競爭模型
討論寡占廠商間的勾結行為 OBJECTIVES

4 6.1 獨占市場 獨占市場的特質 只有單獨一家廠商 獨占市場中只有一家廠商單獨生產商品,獨占廠商代表整個產業;市場需求曲線就是獨占廠商所面對的需求曲線

5 6.1 獨占市場 廠商提供標準的同質性商品 獨占廠商提供標準的同質性商品,且其商品沒有密切的替代品 市場內資訊流通不完全
獨占市場中除了獨占者外,其他廠商或消費者不容易取得有關市場的相關資訊

6 6.1 獨占市場 廠商進出市場的障礙很高 獨占市場中原來的獨占者難以退出,新廠商不容易進入

7 6.1 獨占市場 形成獨占的原因 自然獨占(natural monopoly) 因市場力量的存在,使的第二家新廠商無法進入所形成的獨占
設立成本(start-up cost)很高 產業存在規模經濟(economies of scale)

8 6.1 獨占市場 擁有關鍵生產要素 某些商品的生產必須使用到某種特別的關鍵生產要素,因而只有擁有這種關鍵生產要素的廠商才得以生產出該種商品
具備特殊生產技能或獨特配方 某些商品的生產必須使用到某種特殊的生產技能或獨特配方,令其他廠商無法模仿而得以獨占生產

9 6.1 獨占市場 法令保障 受政府法令保障的獨占生產形式通常有專利權及政府特許等 特殊的時空環境
有些市場在本質上稱不上是獨占市場,但由於特殊的時空環境造成這些市場具有獨占市場的特性

10 6.1 獨占市場 獨占廠商的價格及產出決策 獨占廠商是價格決定者(price maker) 獨占廠商依據收益極大化時之產出水準決定產品的價格
假設獨占廠商面對的負斜率市場需求曲線是一條直線,這一條需求曲線同時也是獨占廠商的平均收益線(AR)

11 6.1 獨占市場 獨占廠商的平均收益線與邊際收益線之關係 MR 的斜率為 AR 斜率的2倍

12 6.1 獨占市場 獨占廠商的邊際收益可改寫為

13 6.1 獨占市場 ED表示價格的需求彈性(elasticity) ED > 1,MR > 0; ED = 1,MR = 0;
獨占廠商會在需求曲線富有彈性(即 ED  1)的階段從事生產,而總收益在 ED = 1 時達到最大

14 6.1 獨占市場 獨占廠商的平均收益線與邊際收益線之關係

15 6.1 獨占市場 黑鮑魚養殖戶的收益、成本與利潤資料表

16 6.1 獨占市場 黑鮑魚養殖戶的收益、成本與利潤曲線圖

17 6.1 獨占市場 利潤極大化之產量 TR曲線與TC曲線差距最大、MR曲線與MC曲線相交、利潤曲線π的最高點
獨占廠商在從事生產決策時,是以MR = MC > 0 為追求利潤極大化的條件,而不是以 MR = 0 追求總收益的極大

18 6.2 獨占廠商的短期均衡 獨占廠商以 MR = MC 為產量的決策標準,可能會得到經濟利潤、正常利潤或經濟損失,端視市場的需求狀況及廠商的成本而定 獨占廠商以 MR = MC 決定產量水準Q*,再依需求曲線訂定價格 P*

19 6.2 獨占廠商的短期均衡 獨占廠商賺取經濟利潤

20 6.2 獨占廠商的短期均衡 獨占廠商的短期供給曲線不存在
短期間獨占廠商的成本結構固定不變,但隨著市場需求情況改變,由於獨占廠商短期的供給價格與需求數量不一定是一個一對一的函數,因而獨占廠商的短期供給曲線不存在

21 6.2 獨占廠商的短期均衡 同一均衡產出對應兩種不同的均衡價格

22 6.2 獨占廠商的短期均衡 同一均衡價格對應兩種不同的均衡產出

23 6.3 獨占廠商的訂價決策 由於獨占廠商不能自由進出市場,產業有超額利潤產生時,新廠商不能加入,產業有虧損時,獨占者亦不能隨意退出
獨占廠商在長期一樣會有經濟利潤、正常利潤或經濟損失的情形

24 6.3 獨占廠商的訂價決策 差別訂價(price discrimination) 獨占廠商就同一種商品索取不同的價格,可分為:
依對象(消費者)的不同而採取的差別訂價 依購買數量的多少而採取的差別訂價

25 6.3 獨占廠商的訂價決策 獨占廠商欲進行差別訂價,必須滿足的條件 生產者面對的是負斜率的需求曲線,而且生產者必須是價格的決定者
生產者必須能區別出不同市場的消費者,以便訂定不同價格

26 6.3 獨占廠商的訂價決策 獨占廠商欲進行差別訂價,必須滿足的條件 生產者必須有能力防範消費者的套利(arbitrage)行為
生產者實施差別訂價後,有能力阻止商品在不同市場間流動

27 6.3 獨占廠商的訂價決策 第一級差別訂價 獨占廠商完全知道每一個消費者的需求曲線,每一單位的商品均是依照需求曲線上消費者願意支付的價格售出,也稱為完全差別訂價(perfect price discrimination),獨占廠商將消費者剩餘全部剝奪

28 6.3 獨占廠商的訂價決策 第一級差別訂價

29 6.3 獨占廠商的訂價決策 第二級差別訂價 獨占廠商以少數幾種購買數量訂定不同價格出售,獨占廠商剝奪部分的消費者剩餘

30 6.3 獨占廠商的訂價決策 第二級差別訂價

31 6.3 獨占廠商的訂價決策 第三級差別訂價(third-degree price discrimination)
獨占廠商在不同需求彈性的區隔市場中,將相同商品以不同的價格售出 在需求彈性大的市場中採取低價策略,在需求彈性小的市場中則採取高價策略

32 6.3 獨占廠商的訂價決策 第三級差別訂價

33 6.3 獨占廠商的訂價決策 獨占廠商的價格管制 獨占訂價法
以MR = MC 決定供給量,再依據需求曲線決定價格:社會產生大量的無謂損失,且獨占廠商剝削了大部分的消費者剩餘

34 6.3 獨占廠商的訂價決策 邊際成本訂價法 以 P = AR = MC 決定供給量及價格:社會資源得到最有效率的利用,不存在無謂損失,社會福利達到最大,但是可能造成獨占廠商的經濟損失

35 6.3 獨占廠商的訂價決策 平均成本訂價法 以 P = AR = AC 決定供給量及價格:保證獨占廠商可以賺到正常利潤又不會有虧損之虞,是最受政府接受的訂價方法

36 6.3 獨占廠商的訂價決策 獨占廠商不同的訂價法 獨占訂價法 平均成本訂價法 邊際成本訂價法

37 6.4 獨占市場之評議 巴瑞圖最佳境界(Pareto Optimality)
在完全競爭市場中,不論其資源如何重新配置使用,都無法在不損及其他個別廠商的利益下,提升個別廠商的利益 完全競爭市場的經濟效率達到巴瑞圖最佳境界;但是獨占市場則不然

38 6.5 獨占性競爭市場 獨占性競爭市場的特質 廠商人數眾多 在獨占性競爭市場中,廠商如同完全競爭市場一般人數眾多,但有其限度 產品異質
消費者可以感受到個別的獨占性競爭廠商所生產的商品有些許的差異,但差異程度不大

39 6.5 獨占性競爭市場 廠商可以自由進出市場 如同完全競爭市場一般,當市場內的個別廠商獲取經濟利潤時,將吸引其他新廠商加入;當市場內的個別廠商遭受經濟損失時,舊廠商如不堪虧損可隨時退出

40 6.5 獨占性競爭市場 廠商具有部分價格決定能力 個別廠商雖擁有有限的價格決定能力,但無法影響整體產業市場均衡

41 「檳榔」本無事「西施」惹塵埃 核心概念 產品差異化 獨占性競爭 時間讀解

42 6.5 獨占性競爭市場 獨占性競爭廠商的短期均衡 短期間,個別廠商生產異質產品,享有局部的獨占力
面對的是一條負斜率的需求曲線,以MR=MC 做為產量的決策標準

43 6.5 獨占性競爭市場 獨占性競爭廠商短期賺取經濟利潤

44 6.5 獨占性競爭市場 獨占性競爭廠商短期賺取正常利潤

45 6.5 獨占性競爭市場 獨占性競爭廠商短期遭受經濟損失

46 6.5 獨占性競爭市場 獨占性競爭廠商的長期均衡 長期而言,每一個獨占性競爭廠商只能得到正常利潤
獨占性競爭廠商依據MR=LMC所決定的產量並非位於長期平均成本LAC最低的地方,有產能過剩(excess capacity)的現象

47 6.5 獨占性競爭市場 獨占性競爭廠商長期只能賺取正常利潤

48 6.5 獨占性競爭市場 獨占性競爭廠商長期在無效率狀態下生產

49 6.6 獨占性競爭廠商的非價格競爭策略 非價格競爭(non-price competition)策略
獨占性競爭廠商慣常使用降低價格以外的手法,達到維繫舊消費者持續購買並吸引新消費者光顧的目的

50 6.6 獨占性競爭廠商的非價格競爭策略 非價格競爭策略 廣告 品質 服務 額外利益

51 6.6 獨占性競爭廠商的非價格競爭策略 嚴格來說,獨占性競爭廠商所提供的任何非價格競爭行動均會對消費者帶來額外的效用,進而轉換為金錢支出的減少 只要獨占性競爭廠商在消費者購買商品之時未提供價格折扣,但卻能使消費者在消費前後得以享有額外效用的競爭活動,均稱為非價格競爭

52 飲食男女,南北兩樣情 核心概念 產品差異化 獨占性競爭 時間讀解

53 6.7 寡占市場 寡占(oligopoly)市場的特質 其特色在於廠商數目少,少到彼此的決策會互相影響 僅有少數幾家廠商
廠商數目少,決策會相互影響。如果市場中僅有兩家廠商,則稱為雙占(duopoly)

54 6.7 寡占市場 寡占市場各廠商生產的產品可能同質也可能異質 廠商很難自由進出市場
寡占市場中廠商人數較少,新廠商加入時容易受到現有廠商的抵制與排擠。且各個廠商的生產規模較大,退出的沉沒成本亦高

55 6.7 寡占市場 寡占廠商的競爭行為 寡占廠商的產量競爭 個別廠商提高產出量,擴大自己的市場占有率 寡占廠商的價格競爭
個別廠商以降低產品價格來擴大自己的市場占有率,迫使其他廠商不得不跟進

56 6.7 寡占市場 寡占廠商的競爭模型 庫諾模型(Cournot model)
假設在雙占市場中的兩個廠商生產同質產品,面臨同一條需求曲線,廠商在決定自己的產量時均天真的(naive)認為對手不會改變生產數量,而以追求利潤最大化為目標,但產品的市場價格則依據該兩個廠商的聯合產量而決定

57 6.7 寡占市場 伯川模型(Bertrand model)
假設在雙占市場中的兩個廠商,生產同質產品,面臨同一條需求曲線。先進入市場的第一個廠商根據其產能及利潤最大化的目標訂定價格,隨後進入市場的第二個廠商只要將價格訂得略低,期待囊括整個市場。兩個廠商因此進行價格競爭直到雙方的利潤為零

58 6.7 寡占市場 史塔貝克模型 雙占市場中狡猾的(sophisticated)廠商知道天真(naive)的廠商會依照庫諾模型的假設從事生產,因而以天真廠商的產量為已知納入本身的產出決策中,再根據利潤最大化原則,決定自己的產量水準

59 6.7 寡占市場 寡占廠商的勾結行為 寡占廠商為避免同業間的競爭影響收益,常會相互勾結(collusion),謀求共同的利益

60 6.7 寡占市場 常見的勾結行為 卡特爾(Cartel)組織
在同一產業中,幾個生產同質產品的廠商為降低競爭而公開形成的組織,其目的在於協調組織內各個成員的產量及產品價格,以謀求最大的共同利益

61 6.7 寡占市場 卡特爾組織 卡特爾組織產生的經濟效果如同由單一廠商獨占一般,產量少、價格高、效率低和增加社會無謂損失
卡特爾組織協議的均衡產量及價格並不穩定,成員常可透過欺騙的行為得到額外的利益

62 6.7 寡占市場 卡特爾組織成員欺騙行為得到額外利益 卡特爾組織形成後 該廠商的超額利潤 行使欺騙的行為 該廠商的超額利潤

63 6.7 寡占市場 影響卡特爾組織能否持續運作的因素 組織成員人數 組織成員人數愈少,成員間關係愈密切,愈能遵守協定,卡特爾組織愈穩固
監督成本 監督成本愈低,愈能有效發現及制止組織成員的欺騙行為

64 6.7 寡占市場 經濟景氣 當景氣差時,部分遭受虧損的組織成員,將不惜破壞協定,藉偷偷降價增加銷售量以求自保 產品的需求彈性
產品的需求曲線彈性愈低,愈缺乏替代品,卡特爾組織存在的利益愈大,卡特爾組織就愈能穩固的運作

65 6.7 寡占市場 進入障礙 卡特爾組織成功運作帶來的超額利潤將會吸引新廠商的加入。如進入障礙太低,新加入廠商增加的供給量,會使較高的協議價格不易維持

66 油價割喉戰 核心概念 寡占 勾結行為 價格競爭 時間讀解

67 6.7 寡占市場 價格領導模型 由一家領導廠商(dominate firm)決定產品的市場價格後,其他追隨廠商暗默的接受此一價格

68 6.7 寡占市場 報復(tit-for-tat) 使用競爭對手用來對付自己的相同手段回敬對方,使得競爭對手在下一階段不再採用同一策略,而達到勾結的目的

69 6.7 寡占市場 寡占廠商的價格僵固性(stickiness) 寡占廠商的生產成本經常變動,但是產品的價格大多在一段時間內保持不變

70 6.7 寡占市場 拗折(kinked)需求曲線模型 產業的需求曲線較缺乏彈性;個別寡占廠商的需求曲線較富有彈性
寡占市場中市場價格變動時,個別廠商的訂價策略是「降價跟隨但漲價不跟」,需求曲線形成一條拗折線

71 6.7 寡占市場 寡占市場中產業的需求曲線及個別廠商的需求曲線

72 6.7 寡占市場 寡占廠商的價格僵固性

73 PHS與GSM的通訊大戰 核心概念 異質寡占 時間讀解

74 6.7 寡占市場 寡占廠商的價格僵固性 拗折需求曲線使邊際收益線MR中斷
如邊際成本線MC通過間斷的區間,即使邊際成本增加,市場價格將維持不變,此解釋了價格的僵固性


Download ppt "學習目標 瞭解不完全競爭市場的特質 解釋形成獨占的原因 說明獨占廠商的價格及產出決策 瞭解獨占廠商如何訂價 OBJECTIVES."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