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 16 講 結論:從東亞觀點論全球化與 大學教育的新展望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 16 講 結論:從東亞觀點論全球化與 大學教育的新展望"—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 16 講 結論:從東亞觀點論全球化與 大學教育的新展望
第16單元 《東亞文化:傳統與現代》 第 16 講 結論:從東亞觀點論全球化與 大學教育的新展望 黃俊傑教授 台灣大學歷史學系特聘教授 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合聘研究員 中華民國通識教育學會名譽理事長 Website: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台灣2.5版授權釋出】

2 1. 引言

3 1:1 全球化趨勢及其對大學教育之衝擊 1989年以後全球政經板塊的推移與高新科技的發展: 歐盟(EU) 北美自由貿易區(NAFTA)
1:1 全球化趨勢及其對大學教育之衝擊 1989年以後全球政經板塊的推移與高新科技的發展: 歐盟(EU) 北美自由貿易區(NAFTA) 東協10 + 3 大中華經濟圈 Nano-info-geno-cogno sciences

4 1:1 全球化趨勢及其對大學教育之衝擊 全球化對各國大學之普遍性衝擊: Clark Kerr 大學「國家化」 vs. 「國際化」
1:1 全球化趨勢及其對大學教育之衝擊 全球化對各國大學之普遍性衝擊: Clark Kerr 大學「國家化」 vs. 「國際化」 教育機會平等 vs. 能力取向 保存傳統 vs. 展望未來變遷 大學教育功能多元化 vs. 一元化 個人利益之追求 vs. 整體社會規範 之建構

5 1:2 本講主旨 大學如何在本國文化的傳承與全球視野的拓展之間,保持動態的平衡?
1:2 本講主旨 大學如何在本國文化的傳承與全球視野的拓展之間,保持動態的平衡? 大學如何在21世紀新科技快速發展的新時代中,建構並維持大學教育的主體性與自主性? 如何在貧富鴻溝加深的東亞社會中,在大學教育為個人創造利益與為社會創造福祉之間取得平衡?

6 2. 全球化時代大學面對的新問題 (一) 霸權文化與本土文化的爭衡

7 2:1 全球化趨勢及其對大學的衝擊 全球化與文化趨同化趨勢: 價值體系的趨同化: 語言的趨同化:
2:1 全球化趨勢及其對大學的衝擊 全球化與文化趨同化趨勢: 價值體系的趨同化: 資本主義、民主政治、個人主義 語言的趨同化: 全球約6,000種語言:「今日的口頭語言當中,約有50%至90%會在本世紀內消失」, courier/ /uk/doss01.htm 「世界的語言正在以每兩週消失一種的速度銳減」, /5/1/13/ n htm 英語、漢語 大陸國務院「漢辦」在全球廣建「孔子學院」

8 2:1 全球化趨勢及其對大學的衝擊 (續) 「全球化」趨勢加強: 「中心」對「邊陲」的宰制 貧富鴻溝的加深 生態環境的破壞
2:1 全球化趨勢及其對大學的衝擊 (續) 「全球化」趨勢加強: 「中心」對「邊陲」的宰制 杭士基(Noam Chomsky, 1928-)的批判 貧富鴻溝的加深 生態環境的破壞 photographer's name/ABr. — A Agência Brasil disponibiliza, gratuitamente, imagens e fotos.

9 2:1 全球化趨勢及其對大學的衝擊 (續) 「全球化」潮流激盪下的大學:歷史十字路口的抉擇 大學的國際化 vs. 國家化
2:1 全球化趨勢及其對大學的衝擊 (續) 「全球化」潮流激盪下的大學:歷史十字路口的抉擇 大學的國際化 vs. 國家化 普世價值的傳授 vs. 民族文化的傳承 例:公民教育 資本主義社會的研發工廠 vs. 「社會良心」的培育 Yale Center for the Study of Globalization: YaleGlobal Online Magazine:

10 2:2 「全球化」與「本土化」激盪之下的大學教育
2:2 「全球化」與「本土化」激盪之下的大學教育 岳麓書院 東亞書院傳統的崩潰 北宋開始中國書院興盛: 白鹿洞書院 清末明初之 岳麓書院和岳麓山 David Sky 10

11 2:2 「全球化」與「本土化」激盪之下的大學教育
2:2 「全球化」與「本土化」激盪之下的大學教育 北宋開始中國書院興盛: User:Baiqitun 應天書院 崇陽書院-宋代四大書院之一 11

12 2:2 「全球化」與「本土化」激盪之下的大學教育
2:2 「全球化」與「本土化」激盪之下的大學教育 明代開始,朝鮮、日本、台灣、東南亞書院發達: 李退溪 ( ) 陶山書院 12

13 2:2 「全球化」與「本土化」激盪之下的大學教育
2:2 「全球化」與「本土化」激盪之下的大學教育 不以仕宦為目的的自由講學: 本作品由『中國國際廣播電台華語中心海峽飛虹』授權本課程『東亞文化:傳統與現代』使用,本資料庫無再授權他人使用之權利,如需利用本作品,請另行向權利人取得授權 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 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13

14 2:2 「全球化」與「本土化」激盪之下的大學教育
2:2 「全球化」與「本土化」激盪之下的大學教育 非英語國家的大學教育在「全球化」與「本土化」之間艱辛擺盪。 非英語國家的大學教育之教育內容常常屈服於「全球性」的現實考量之下。 所謂「全球化」之雙面性: 全球化性的競爭 全球性的宰制

15 3. 大學因應文化霸權 挑戰的對策

16 3:1 「全球化」中本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 本土文化認同的薄弱化或流失,使學生成為文化上「失根的蘭花」或「漂泊的浮萍」。
3:1 「全球化」中本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 本土文化認同的薄弱化或流失,使學生成為文化上「失根的蘭花」或「漂泊的浮萍」。 「中華文化史」之類的課程在21世紀海峽兩岸大學基礎教育中的重要性。

17 3:1 「全球化」中本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 二十世紀海峽兩岸文化發展的基本問題在於「斷裂」: 文化領域與非文化領域之間的斷裂;
3:1 「全球化」中本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 二十世紀海峽兩岸文化發展的基本問題在於「斷裂」: 文化領域與非文化領域之間的斷裂; 文化領域內諸多組成要素之間的衝突。

18 3:1 「全球化」中本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 台灣地區: 大陸地區: 中原文化與台灣文化之間的不協調 國際文化與本土文化之間的緊張
3:1 「全球化」中本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 台灣地區: 中原文化與台灣文化之間的不協調 國際文化與本土文化之間的緊張 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之間的對抗 大陸地區: 文化領域與非文化領域之間的緊張關係 傳統與現代的斷裂 中華文化與西方文化之間的緊張性

19 3:1 「全球化」中本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 「文化唯我論」的超越:
3:1 「全球化」中本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 「文化唯我論」的超越: 「文化唯我論」(Cultural solipsism) 先秦古籍中,以「中國」指諸夏之領域,凡145次,佔全部數量83%。 提倡本土文化教育,必須超越狹隘的文化義和團心態,才能從深具地域特性的本土文化中,提煉具有普世意義的價值觀。

20 4. 全球化時代大學面對的新問題 (二) 教育主體性的失落

21 4:1 20世紀華人地區大學教育根本問 題:教育主體性的失落
4:1 20世紀華人地區大學教育根本問 題:教育主體性的失落 大陸 北洋大學堂(1895年) 21

22 4:1 20世紀華人地區大學教育根本問 題:教育主體性的失落(續)
4:1 20世紀華人地區大學教育根本問 題:教育主體性的失落(續) 台灣 台北帝國大學(1928) 幣原坦( ) 墨跡 22

23 4:2 科技發展與知識經濟時代的來臨 二十一世紀是科技飛躍發展的時代,奈米科技、生命科學及通訊科技,是二十一世紀新科技的主流。 農業經濟
4:2 科技發展與知識經濟時代的來臨 二十一世紀是科技飛躍發展的時代,奈米科技、生命科學及通訊科技,是二十一世紀新科技的主流。 農業經濟 工業經濟 知識經濟

24 4:3 大學的教育主體性面臨挑戰 知識經濟對大學之影響。
所謂「教育主體性」指:教育的根本目的在於透過教育活動而促成學生人格之完整發展,從而增進學生之道德福祉。 知識之商品化價值普受重視。 大學之「自我異化」,使大學成為完成其他目的(如市場經濟的擴張)的工具 ,使大學的「教育主體性」為之淪喪。

25 5. 大學重建教育主體性的策略

26 5:1 大學之「自我異化」 「異化勞動」 馬克斯(Karl Marx, ) 26

27 「大學之自我異化」: 大學與大學師生心智勞動的成果互為疏離。 大學通過其教研活動,而成為大學自身存在之本質的對立物。
大學作為知識社群而與其他社群處於互為疏離感被其他社群所宰制之狀態。

28 5:2 「教育主體性」的重建 在二十一世紀知識經濟快速發展的新時代中,大學必須明辨本末,將教研工作之目標落實在學生生命之成長之上。

29 6. 結論

30 6:1 只有在「全球化」與「本土化」之間保持動態的平衡,亞洲國家的大學才能:
6:1 只有在「全球化」與「本土化」之間保持動態的平衡,亞洲國家的大學才能: 全球思考,在地行動 “Think globally, act locally”

31 6:2 從亞洲出發思考問題 「自我」 vs. 「他者」 舊人文主義以近代西方「啟蒙文明」(Enlightenment)為中心。
6:2 從亞洲出發思考問題 全球化時代跨文化的新人文主義 「自我」 vs. 「他者」 舊人文主義以近代西方「啟蒙文明」(Enlightenment)為中心。

32 趙承熙,維吉尼亞理工大學,2007年4月17日 Teach me how to speak Teach me how to share
Teach me where to go Tell me will love be there

33 在各國互動「之中」而非在各國 「之上」的「全球化」原理
以「並立原則」(principle of coordination) 取代「從屬原則」(principle of subordination) (牟宗三名詞)

34 牟宗三 臺灣大學 黃俊傑 34

35 為21世紀全球化時代的「文明對話」奠基: 「從東亞出發思考」的必要性 (唐) 職貢圖
本作品由國立故宮博物院(故宮)藏品授權本課程『東亞文化:傳統與現代』使用,本資料庫無再授權他人使用之權利,如需利用本作品,請另行向權利人取得授權 (唐) 職貢圖

36 明神宗(萬曆)敕豐臣秀吉令 清德宗(光緒)致英國國王書

37 閱讀作業 黃俊傑:《全球化時代大學通識教育的新挑戰》(高雄:中華民國通識教育學會,2004)。
黃俊傑:〈歷史激流中的大學教育與大學領導〉,《通識在線》2008年1月號,第14期。 本作品由中華民國通識教育學會授權本課程『東亞文化:傳統與現代』使用,本資料庫無再授權他人使用之權利,如需利用本作品,請另行向權利人取得授權

38 延伸閱讀 黃俊傑:《轉型中的大學通識教育:理念、現況與展望》(高雄:中華民國通識教育學會,2006) 。
本作品由中華民國通識教育學會授權本課程『東亞文化:傳統與現代』使用,本資料庫無再授權他人使用之權利,如需利用本作品,請另行向權利人取得授權權利,如需運用,宜另申請 黃俊傑:《大學通識教育探索:臺灣經驗與啟示》(桃園:中華民國通識教育學會,2002)。 本作品由中華民國通識教育學會授權本課程『東亞文化:傳統與現代』使用,本資料庫無再授權他人使用之權利,如需利用本作品,請另行向權利人取得授權

39 思考問題 傳統東亞各國的書院教學以人格教育為基本精神,這種教育傳統是否有可能復活於今日全球化的時代?為什麼?
您認為21世紀大中華圈的大學教育,應如何在「全球化」與「在地化」之間保持平衡?為什麼? 在全球化時代裡,大學生在「作為國家公民」與「作為地球村居民」之間有其落差。(1)請分析造成這種落差的原因。(2)您認為這種落差能否克服?為什麼?

40 相關網站 Yale Center for the Study of Globalization: YaleGlobal Online Magazine: 教育部: 中華民國通識教育學會: 《通識在線雜誌》:

41 本講結束 從東亞觀點論全球化與大學教育的新展望

42 作品 授權條件 作者/ 來源 photographer's name/ABr. — A Agência Brasil disponibiliza, gratuitamente, imagens e fotos. 2009/08/05visited. unknown David Sky Lectern

43 Original uploader was Uriah923 at en.wikipedia
作品 授權條件 作者/ 來源 Charlie fong 2009/08/05visited. User:Baiqitun 應天書院 Original uploader was Uriah923 at en.wikipedia The Bank of 한국은행 本作品由『中國國際廣播電台華語中心海峽飛虹』授權本課程『東亞文化:傳統與現代』使用,本資料庫無再授權他人使用之權利,如需利用本作品,請另行向權利人取得授權

44 作品 授權條件 作者/ 來源 本作品由『中國國際廣播電台華語中心海峽飛虹』授權本課程『東亞文化:傳統與現代』使用,本資料庫無再授權他人使用之權利,如需利用本作品,請另行向權利人取得授權 北洋大學堂 2009/08/05visited. 憑考 visited. unknown 幣原坦墨跡,教授所藏複製本,自行拍攝。 ?

45 明神宗(萬曆)敕豐臣秀吉令,《中国文化の成熟》,『世界歷史シリーズ』, 第13卷,1972,頁132。東京:世界文化社。
作品 授權條件 作者/ 來源 2009/08/05visited. 臺灣大學 黃俊傑 本作品由國立故宮博物院(故宮)藏品授權本課程『東亞文化:傳統與現代』使用,本資料庫無再授權他人使用之權利,如需利用本作品,請另行向權利人取得授權 明神宗(萬曆)敕豐臣秀吉令,《中国文化の成熟》,『世界歷史シリーズ』, 第13卷,1972,頁132。東京:世界文化社。 清德宗(光緒)致英國國王書 本作品由中華民國通識教育學會授權本課程『東亞文化:傳統與現代』使用,本資料庫無再授權他人使用之權利,如需利用本作品,請另行向權利人取得授權

46 本作品由中華民國通識教育學會授權本課程『東亞文化:傳統與現代』使用,本資料庫無再授權他人使用之權利,如需利用本作品,請另行向權利人取得授權
授權條件 作者/ 來源 本作品由中華民國通識教育學會授權本課程『東亞文化:傳統與現代』使用,本資料庫無再授權他人使用之權利,如需利用本作品,請另行向權利人取得授權


Download ppt "第 16 講 結論:從東亞觀點論全球化與 大學教育的新展望"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