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33章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Chapter 13 Biosynthesis of Protein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33章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Chapter 13 Biosynthesis of Protein"—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33章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Chapter 13 Biosynthesis of Protein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过程,就是将DNA传递给mRNA的遗传信息,再具体的解译为蛋白质中氨基酸排列顺序的过程,这一过程被称为翻译(translation)。

2 第一节 参与蛋白质生物合成的物质 生物体内的各种蛋白质都是生物体内利用约20种氨基酸为原料自行合成的。参与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各种因素构成了蛋白质合成体系,该体系包括: ① mRNA:作为蛋白质生物合成的模板,决定多肽链中氨基酸的排列顺序; ② tRNA:搬运氨基酸的工具; ③ 核糖体:蛋白体生物合成的场所; ④ 酶及其他蛋白质因子; ⑤ 供能物质及无机离子。

3 一、mRNA 作为指导蛋白质生物合成的模板。mRNA中每三个相邻的核苷酸组成三联体,代表一个氨基酸的信息,此三联体就称为密码(coden)。共有64种不同的密码。 原核生物的转录与翻译同步进行 无义突变 蛋白质的合成是N端——C端

4 遗传密码的连续性

5 二、tRNA 在氨基酸tRNA合成酶催化下,特定的tRNA可与相应的 氨基酸结合,生成氨基酸tRNA,从而携带氨基酸参与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tRNA反密码环中部的三个核苷酸构成三联体,可以识别mRNA上相应的密码,此三联体就称为反密码(anticoden)。 反向互补

6 转运RNA(tRNA)

7 tRNA的功能 tRNA分子上与蛋白质合成有关的位点: 1. 3′端-CCA上的氨基酸接受位点。 2. 识别氨酰-tRNA合成酶的位点。 3. 核糖体识别位点,使延长中的肽链附着于核糖体上。 4. 反密码子位点。 第一套密码系统、第二套密码系统 校正tRNA:mRNA发生突变后,tRNA的反密码子也突变搬来相近的氨基酸

8 反密码对密码的识别,通常也是根据碱基互补原则,即A—U,G—C配对。但反密码的第一个核苷酸与第三核苷酸之间的配对,并不严格遵循碱基互补原则。如反密码第一个核苷酸为Ⅰ,则可与A、U或C配对,如为U,则可与A或G配对,这种配对称为不稳定配对。

9 能够识别mRNA中5′端起动密码AUG的tRNA是一种特殊的tRNA,称为起动tRNA。在原核生物中,起动tRNA是一种携带甲酰蛋氨酸的tRNA,即tRNAifmet;而在真核生物中,起动tRNA是一种携带蛋氨酸的tRNA,即tRNAimet。 在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中,均存在另一种携带蛋氨酸的tRNA,识别非起动部位的蛋氨酸密码,AUG。 均被同一种甲硫氨酰tRNA合成酶合成

10 三、rRNA和核蛋白体 原核生物中的核蛋白体大小为70S,可分为30S小亚基和50S大亚基。小亚基由16SrRNA和21种蛋白质构成,大亚基由5SrRNA,23SRNA和35种蛋白质构成。 真核生物中的核蛋白体大小为80S,也分为40S小亚基和60S大亚基。小亚基由18SrRNA和30多种蛋白质构成,大亚基则由5S rRNA,28S rRNA和50多种蛋白质构成,在哺乳动物中还含有5.8 S rRNA。

11 核蛋白体的组装

12 大肠杆菌核蛋白体的空间结构为一椭圆球体,其30S亚基呈哑铃状,50S亚基带有三角,中间凹陷形成空穴,将30S小亚基抱住,两亚基的结合面为蛋白质生物合成的场所。

13 核蛋白体的大、小亚基分别有不同的功能: 1.小亚基:可与mRNA、GTP和起动tRNA结合。 2.大亚基: (1)具有两个不同的tRNA结合点。A位(右)—— 受位或氨酰基位,可与新进入的氨基酰tRNA结合;P位(左)——给位或肽酰基位,可与延伸中的肽酰基tRNA结合。 (2)具有转肽酶活性:将P位上的肽酰基转移给A位上的氨基酰tRNA,形成肽键。 (3)具有GTPase活性,水解GTP,获得能量。 (4)具有起动因子、延长因子及释放因子的结合部位。

14 在蛋白质生物合成过程中,常常由若干核蛋白体结合在同一mRNA分子上,同时进行翻译,但每两个相邻核蛋白之间存在一定的间隔,形成念球状结构。

15 四、起动因子(IF) 这是一些与多肽链合成起动有关的蛋白因子。原核生物中存在3种起动因子,分别称为IF1-3。在真核生物中存在9种起动因子(eIF)。其作用主要是促进核蛋白体小亚基与起动tRNA及模板mRNA结合。

16 五、延长因子(EF) 原核生物中存在3种延长因子(EFTU,EFTS,EFG),真核生物中存在2种(EF1,EF2)。其作用主要促使氨基酰tRNA进入核 蛋白的受体,并可促进移位过程。

17 六、释放因子(RF) 原核生物中有4种,在真核生物中只有1种。其主要作用是识别终止密码,协助多肽链的释放。

18 七、氨基酰tRNA合成酶 该酶存在于胞液中,与特异氨基酸的活化以及氨基酰tRNA的合成有关。 每种氨基酰tRNA合成酶对相应氨基酸以及携带氨基酸的数种tRNA具有高度特异性,这是保证tRNA能够携带正确的氨基酸对号入座的必要条件。 目前认为,该酶对tRNA的识别,是因为在tRNA的氨基酸臂上存在特定的识别密码,即第二套遗传密码。

19 八、供能物质和无机离子 多肽链合成时,需ATP、GTP作为供能物质,并需Mg2+、K+参与。 氨基酸活化时需消耗2分子高能磷酸键,肽键形成时又消耗2分子高能磷酸键,故缩合一分子氨基酸残基需消耗4分子高能磷酸键。

20 第二节 蛋白质生物合成过程 蛋白质生物合成过程包括三大步骤: ①氨基酸的活化与搬运; ②活化氨基酸在核蛋白体上的缩合;
第二节 蛋白质生物合成过程 蛋白质生物合成过程包括三大步骤: ①氨基酸的活化与搬运; ②活化氨基酸在核蛋白体上的缩合; ③多肽链合成后的加工修饰。

21 一、氨基酸的活化与搬运 氨基酸的活化以及活化氨基酸与tRNA的结合,均由氨基酰tRNA合成酶催化完成。其反应过程为: 可纠正错误的酰化

22 氨基酸的活化 氨基酰-tRNA 合成酶 氨基酸 + ATP + tRNA + H2O  氨基酰-tRNA + AMP + PPi

23 氨基酸tRNA的合成,可使氨基酸 ①活化;②搬运;③定位。
在此反应中,特异的tRNA3’端CCA上的2’或3’位自由羟基与相应的活化氨基酸以酯键相连接,形成氨基酸tRNA,从而使活化氨基酸能够被搬运至核蛋白体上参与多肽链的合成。 ATP + HOOCCH(NH2)R → A—P—OCCH(NH2)R + PPi P A—P—OCCH(NH2)R + tRNA →RCH(NH2)CO-tRNA + AMP 氨基酸tRNA的合成,可使氨基酸 ①活化;②搬运;③定位。

24 氨基酸活化的总反应式是: 氨基酰-tRNA 合成酶 氨基酸 + ATP + tRNA + H2O  氨基酰-tRNA + AMP + PPi 每一种氨基酸至少有一种对应的氨基酰-tRNA 合成酶。它既催化氨基酸与 ATP 的作用, 也催化氨基酰基转移到 tRNA。 氨基酰-tRNA 合成酶具有高度的专一性。 每一种氨基酰-tRNA 合成酶只能识别一种相应的 tRNA。 tRNA 分子能接受相应的氨基酸, 决定于它特有的碱基顺序, 而这种碱基顺序能够被氨基酰-tRNA 合成酶所识别。

25 二、活化氨基酸的缩合——核蛋白体循环 活化氨基酸缩合生成多肽链的过程在核蛋白体上进行。活化氨基酸在核蛋白体上反复翻译mRNA上的密码并缩合生成多肽链的循环反应过程,称为核蛋白体循环。 核蛋白体循环过程可分为起动、延长和终止三个阶段,这三个阶段在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类似,现以原核生物中的过程加以介绍。

26 现在已经知道作为多肽合成起始信号的密码子有两个,即甲硫氨酸的密码子(AUG)和缬氨酸的密码子(GUG)(极少出现)。在大肠杆菌中, 起始密码子AUG 所编码的氨基酸并不是甲硫氨酸本身, 而是甲酰甲硫氨酸。

27 (一)起动阶段: 1.30S起动复合物的形成:在起动因子的促进下,30S小亚基与mRNA的起动部位,起动tRNA(fmet-tRNAfmet),和GTP结合,形成复合体。

28 蛋白质合成起始复合物的形成 核糖体大小亚基,起始tRNA,蛋白合成因子 原核生物中的起始tRNA是fMet-tRNAfMet
真核生物中的起始tRNA是Met-tRNAMet 形成过程:mRNA先与核糖体的小亚基结合,起始tRNA再结合上来,再与核糖体的大亚基结合 最后形成 80S rRNA-mRNA- Met-tRNAMet

29 原核mRNA的起动部位由一段富含嘌呤的特殊核苷酸顺序组成,称为SD序列(核蛋白体结合位点,RBS),可被核蛋白体小亚基16S的3,端辨认结合。
真核生物中的mRNA具有帽子结构,已知需一种特殊的帽子结合蛋白(CBP)以识别此结构。

30 2.70S起动前复合体的形成:IF3从30S起动复合体上脱落,50S大亚基与复合体结合,形成70S起动前复合体。
3.70S起动复合体的形成:GTP被水解,IF1和IF2从复合物上脱落。此时,tRNAfmet的反密码UAC与mRNA上的起动密码AUG互补结合,tRNAfmet结合在核蛋白的给位(P位)。

31 肽键的形成不需要任何蛋白因子,是核糖体自身催化完成的
延伸:大亚基上的A位与P位,A位对应密码子 第一个氨基酸结合到P位,第二个A位 氨基酸之间形成肽键,肽转移酶A位空缺 第三个氨基酸再结合到A位,循环延伸 终止:终止密码子出现在A位时,无配对的AA-tRNA ,P位的AA与tRNA的连接水解,tRNA与完整的多肽链释放

32 (二)肽链延长阶段: 1.进位:与mRNA下一个密码相对应的氨基酰tRNA进入核蛋白体的A位。此步骤需GTP,Mg2+,和EF参与。

33

34

35

36 2.成肽:在转肽酶的催化下,将P位上的tRNA所携带的甲酰蛋氨酰基或肽酰基转移到受位上的氨基酰tRNA上,与其α-氨基缩合形成肽键。此步骤需Mg2+,K+。P位上已失去蛋氨酰基或肽酰基的tRNA从核蛋白上脱落。  3.移位:核蛋白体向mRNA的3'- 端滑动相当于一个密码的距离,同时使肽酰基tRNA从受体移到给位。此步骤需EF(EFG)、GTP和Mg2+参与。此时,核蛋白体的A位留空,与下一个密码相对应的氨基酰tRNA即可再进入,重复以上循环过程,使多肽链不断延长。

37 (三)肽链终止阶段: 核蛋白体沿mRNA链滑动,不断使多肽链延长,直到终止信号进入受位。 1.识别:RF识别终止密码,进入核蛋白体的受位。  2.水解:RF使转肽酶变为水解酶,多肽链与tRNA之间的酯键被水解,多肽链释放。  3.解离:通过水解GTP,使核蛋白体与mRNA分离,tRNA、RF脱落,核蛋白体解离为大、小亚基。

38 第一个 tRNA 把一个氨基酸放在肽链起始位置上;

39 第一个氨基酸以羧基联到第二个氨基酸上,形成肽键。 核糖体向右移三个核苷酸位置,第一个 tRNA脱落,准

40 合成过程连续进行

41 直到在 mRNA上出现休止符号的密码子。 于是,不再有新的 tRNA上来,肽链合成结束。核糖体与 mRNA脱开。

42

43

44

45 三、多肽链合成后的加工修饰 (一)一级结构的加工修饰: 1.N端甲酰蛋氨酸或蛋氨酸的切除:
① 去甲酰化: 甲酰化酶 甲酰蛋氨酸-肽 甲酸 + 蛋氨酸-肽 ② 去蛋氨酰基: 蛋氨酸氨基肽酶 蛋氨酰-肽 蛋氨酸 + 肽

46 2.氨基酸的修饰: 由专一性的酶催化进行修饰,包括糖基化、羟基化、磷酸化、甲酰化等。 3.二硫键的形成: 由专一性的氧化酶催化,将-SH氧化为-S-S-。 4.肽段的切除: 由专一性的蛋白酶催化,将部分肽段切除。

47 蛋白质合成中还有其他加工步骤 切去N端的Met或fMet S-S的形成 蛋白质大分子折叠; 糖基和其他基团的修饰; 向细胞各部位的运送等等

48 蛋白质分子折叠

49 (二)高级结构的形成: 1.构象的形成: 在分子内伴侣、辅助酶及分子伴侣的协助下,形成特定的空间构象。 2.亚基的聚合。 3.辅基的连接。

50 (三)靶向输送: 蛋白质合成后,定向地被输送到其执行功能的场所称为靶向输送。大多数情况下,被输送的蛋白质分子需穿过膜性结构,才能到达特定的地点。因此,在这些蛋白质分子的氨基端,一般都带有一段疏水的肽段,称为信号肽。

51 常见的信号肽由10~40个氨基酸残基组成,N端为带正电荷的氨基酸残基,中间为疏水的核心区,而C端由小分子氨基酸残基组成,可被信号肽酶识别并裂解。
分泌型蛋白质的定向输送,就是靠信号肽与胞浆中的信号肽识别粒子(SRP)识别并特异结合,然后再通过SRP与膜上的对接蛋白(DP)识别并结合后,将所携带的蛋白质送出细胞。

52 分泌型蛋白质的靶向输送


Download ppt "第33章 蛋白质的生物合成 Chapter 13 Biosynthesis of Protein"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