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山东教育出版社•数学•六年级(下) 利用三角形 全等测距离.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山东教育出版社•数学•六年级(下) 利用三角形 全等测距离."—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山东教育出版社•数学•六年级(下) 利用三角形 全等测距离

2 画图展示: 请你在下列各图中,以最快的速度画出一个三角形,使它与△ABC全等,比比看谁快! A C B C A B A B C

3 在一次数学夏令营活动中,老师把同学们带到一条河边。在不能过河测量又没有任何测量工具的情况下,老师要求同学们测出河宽。同学们经过讨论,想出了一个办法。它们先让一位同学站在河边的A点处,面向河的对岸,然后调整这位同学的旅行帽,使视线通过帽沿正好落在河对岸的B点处。接着,再让她保持姿态转过一个角度,这时她的视线通过帽沿落在了自己所在岸边的一点C上,另一位同学马上记下这点。最后,同学们用步测的方法量出A、C两点间的距离,这个距离就等于河宽AB (1)你能解释其中的道理吗? B C A

4 B A C 你能把这个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吗? A B C D

5 解:在△ADB与△ADC中, AD=AD, ∠DAB=∠DAC=90°. ∴△DAB≌△DAC (ASA) .
1 2 解:在△ADB与△ADC中, ∠1=∠2, AD=AD, ∠DAB=∠DAC=90°. ∴△DAB≌△DAC (ASA) . ∴AB=AC (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

6 按这个方法,找出教室或操场上与你距离相等的两点,并通过测量加以验证。

7 如图,A,B两点分别位于一个池塘的两端,小明和小颖想用绳子测量A,B间的距离。他们想出了这样一个办法:先在地上取一个可以直接到达点A和点B的点C,连接AC并延长到D,使CD=AC;连接BC并延长到E,使CE=CB,连接DE并测量出它的长度,DE的长就是A,B间的距离。 你能说明其中的道理吗?请把你的思路写下来。 解:在△ABC与△DEC AC=DC(已知) ∠ACB=∠DCE(对顶角相等) BC=EC(已知) ∴ △ABC≌ △DEC (SAS) ∴ AB=DE (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

8 解:连结AC,∵AD∥CB,∴∠1=∠2 在△ACD与△CAB中 AD=CB ∠1=∠2 △CAB≌△ ACD (SAS) AC=CA
如图,先作三角形ABC,再找一点D,使AD∥CB,并使AD=CB,连结CD,量CD的长即得AB的长 解:连结AC,∵AD∥CB,∴∠1=∠2 在△ACD与△CAB中 ∠1=∠2 AD=CB AC=CA △CAB≌△ ACD (SAS) AB = CD

9 解: 如图,找一点D,使AD⊥BD,延长AD至C,使CD=AD,连结BC,量BC的长即得AB的长。 在Rt△ADB与Rt△CDB中
BD=BD ∠ADB=∠CDB=90° AD=CD △ ADB≌△ CDB(SAS) AB = CB

10 再回首:帮小明与小颖再出个主意! 可由ASA证明△EDC≌△ABC,从而得到DE=AB. A F B C D E
 要测量河岸相对的两点A、B的距离,先在AB的垂线BF上取两点C、D,使CD=BC,再定出BF的垂线DE,使A、C、E在一条直线上,测得DE的长就是AB的长,为什么? A F B C D E 可由ASA证明△EDC≌△ABC,从而得到DE=AB.

11 可由ASA证明△DEC≌△ABC,从而得到DE=AB.
又一个方法: 要测量河岸相对的两点A、B的距离,先在AB的垂线BF上取一点C,使A、C、E三点在一条直线上,且使CE=CB.再定出AE的垂线ED,交BF与点D.测得DE的长就是AB的长,请判断这种方法可以么? A B 可由ASA证明△DEC≌△ABC,从而得到DE=AB. F D C E

12 思考题:  如图,要计算一个圆柱形容器的容积,需要测量其内径. 由于瓶颈较小,无法直接测量,你能想出一种测量方案吗?

13 A B  根据所给图示,你能叙述出测量方法吗? O C D

14 如图要测量河两岸相对的两点A、B的距离,先在AB 的垂线BF上取两点C、D,使CD=BC,再作出BF的垂线DE,通过证明△EDC≌△ABC,得出ED=AB,测出ED的长就得到AB的长。那么,判定△EDC≌△ABC的理由是( ) A、SSS B、ASA C、AAS D、SAS B A C B E D

15 2、山脚下有A、B两点,要测出A、B两点间的距离。在地上取一个可以直接到达A、B点的点O,连接AO并延长到C,使OC=OA;连接BO并延长到D,使OD=OB,连接CD。可以证△ABO≌△CDO,得CD=AB,因此,测得CD的长就是AB的长。判定△ABO≌△CDO的理由是( ) A、SSS B、ASA C、AAS D、SAS D D

16 小结: (1)应用三角形全等测量距离实质上要构造全等三角形。
(2)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设计切实可行的方案,主要是不能直接测量的物体间的距离转化为可以测量的距离. 并按三角形全等的知识说明理由。 (3)数学来源于实践,又应用于实践。

17 作业: 1、 页 习题11.12 1、2题 2、探究题: 还能帮小明和小颖再出个主意吗?请把你的主意写出来,讲给同伴听。


Download ppt "山东教育出版社•数学•六年级(下) 利用三角形 全等测距离."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