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3
北投大致可以分為唭哩岸、關渡、頂北投、嘎勞別、新北投五大區。北投原為平埔族北投社的故地。
4
平埔族的凱達格蘭族因北投硫磺煙霧瀰漫,而以「北投」patauw命名,意思是女巫,傳說有女巫住在此地,所以稱為北投。又稱「頭」,「八頭」是從平埔族轉音成閩南語。
5
北投位於台北盆地之北方,及淡水河口附近,背有七星山、大屯山,前有淡水河、基隆河,中間是關渡平原。
6
北投區是台北市十二個行政區之一,總面積五十七萬平方公里,約佔台北市的五分之一,居第二位,而人口總數約二十五萬,佔第四位。
7
民國五十七年劃入台北市,現有十七個里數,由北投區公所管轄,直接隸屬台北市政府。
8
北投山水甲天下,北投有許許多多好玩的地方!
10
教堂位於中央南路上,是台北市政府指定的古蹟,建於西元一九一二年6月,曾經是凱達格蘭族人的信仰中心。
11
這些柱子特別突出,它是用來加強房子的支撐力,由此可見我們的祖先早就有了很棒的防震觀念。
12
大榮車行位於中正街上,台灣光復後,自行車是人們的主要交通工具,幸福車牌自行車也曾風光一時。
13
町仔腳是老祖宗為了方便當時的人們,不讓他們受到日曬雨淋而建造的,拱形的寬度就是扁擔可以通過的寬度。
14
光明路上刻有「北」字的永糧行,它是北投捷運站前刻有標幟的古厝。
15
永糧行向前走就可看到侯亭居,它是陳氏祠堂,每年冬至,北投的陳氏後代都會在此舉行祭祀典禮。西元1911年北投區役場(即今區公所)曾設於此。
16
學仔內是位於大同街34巷19號的三合院土瓦屋,西元1903年八芝蘭北投分教場曾設於此。有人說:它就是我們北投國小的前身。
17
這面牆,先民到底是用了哪些材料,才混合成土确呢?
18
淡北古道豐年路上的三級古蹟「周氏節孝坊」,是為了表揚道光年間陳玉麟的妻子周絹,年輕守節恃奉公婆,撫養子女而建的。
19
十信工商對面正是「番仔厝」的入口,附近曾住了許多潘姓的平埔族人,以前稱此處為「下社」。
20
往前走,可看到一個被人們遺忘的大池塘,它曾陪伴先民走過無數的歲月。
21
保德宮供奉「番王爺」,也就是漢人的「池府王爺」,他可算是凱達格蘭族人漢化的指標。原址在番仔厝往水池的路邊。
23
地熱谷是溫泉沼澤,將近100度的泉水從這裡冒出來,水質屬於青磺,有「磺泉玉霧」的美譽。溫泉煮蛋曾在此盛行,因此造成環境污染,又有危險性而被禁止。
24
湯就是溫泉,經由這座橋可以到達溫泉的源頭,它是地熱谷進入北投溪的第一座橋,所以命名為「湯元橋」。
25
這是北投溪。
26
日據時代的北投公共浴室,台灣光復後的中山堂,曾經是北投地區集會的場所。
27
中山堂經地方人士爭取,整修為溫泉博物館。
28
瀧乃湯可以說是北投僅存的最古老日本式的「純浴湯」。
29
西元1923年日皇太子裕仁為了北投石,親自來到北投溪踏勘,事後立碑紀念,此碑現在就立於瀧乃湯的庭院裡。
30
天狗庵是台灣第一家溫泉旅館,位於新年莊旁,原址就是在這個石階上面,不久將被闢建成為「北投史蹟紀念公園」的一部分。
31
普濟寺原名「鐵真寺」,是台灣目前保存最完整的日本式真言宗寺廟。
33
現在已遷移到石牌捷運站前,它是當時分隔漢人和凱達格蘭族人的界碑,用來平息漢人和平埔族人的爭吵。
這是民國85年所拍攝,當時它就立在石牌派出所的圍牆邊。
34
立農街一段320巷內的慈生宮,供奉著神農大帝,是附近居民的信仰中心。
35
多數的唭哩岸人曾以打石為職業,打石場是當時的主要人文地景。
36
唭哩岸碑文 在東華公園前的碑文記載著:唭哩岸名稱的由來和早期漢人移民在此開墾,與興建慈生宮的情形。
37
唭哩岸古聚落 沿著東華公園前的巷道往前走,這兒是台北市內最早有漢人移民開墾的地方,附近的傳統建築大多採用唭哩岸石為建材,有冬暖夏涼的功效。考古學家曾在這附近發現新石器時代的史前文化。
38
山區
39
位於惇敘高工西南300公尺的大磺嘴,是一處人工溫泉地,以噴氣孔及山壁風化岩的地質著稱。
40
清康熙時,大磺嘴曾是郁永河採硫的地方,民國74年6月台北市文獻會,於北投行義路底的龍鳳谷旅客休憩中心入口邊立碑。
41
金山斷層東側的小油坑,殘餘的火山氣體形成了噴氣孔和溫泉的特殊景觀,「油」就是採硫人對硫磺的稱呼。
42
硫氣孔旁的針狀結晶就是「硫磺」。
43
夾在大屯山、七星山、小觀音山之間的竹子湖,日本人曾經在此試種蓬萊米,這兒可說是蓬萊米的故鄉,現在是高冷蔬菜和海芋專業區。
44
海芋是北投農會極力推廣的花卉,它曾盛行一時,近幾年因為海芋生病,風光已不再了。
45
黃澄澄的柑橘像燈泡似的掛滿枝頭,為寒冷的冬天帶來了一思暖意。
46
在218公車總站前,依指標向前走,不久就可以到達貴子坑教學園區正門。
這裡擁有台北市最古老的地層—「五指山層」,白色處就是品質極佳的「北投土」,所以陶瓷業曾一度興盛於北投。 五指山層因「造山運動」而有大褶曲,黑色帶狀是煤礦層,因煤層薄,已沒有開採價值。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