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Chapter 12 存貨管理.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Chapter 12 存貨管理."—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Chapter 12 存貨管理

2 章節大綱 12.1 導論 12.2 存貨的本質與重要性 存貨的功能 存貨控制的目標 12.3 有效存貨管理的需求 存貨盤點系統
需求預測與前置時間的資訊 存貨成本 分類系統 12.4 存貨訂購政策 12.5 訂購多少:經濟訂購量模型 基本經濟訂購量模型 經濟生產量模型 數量折扣模型 12.6 再訂購點訂購法 缺貨與服務水準 12.7 訂購多少:定期訂購模型 採用定期訂購模型的原因 決定訂購數量 優點與缺點 12.8 單期訂購模型 連續存貨水準 離散存貨水準 作業策略 個案:UPD製造公司 個案︰Farmers 餐廳 個案:宏碁的存貨危機

3 學習目標 定義存貨並列舉持有存貨的理由,以及有效存貨管理的主要需求。 討論服務性存貨的本質與重要性。 討論定期盤存與永續盤存制。
討論存貨管理的目標。 描述 A-B-C 分類法並解釋如何有效使用。 描述基本 EOQ 模型與基本假設,並解決典型問題。 描述經濟生產量模型,並解決典型問題。 描述數量折扣模型,並解決典型問題。 描述再訂購點模型,並解決典型問題。 描述於何種情況下適合使用單期訂購模型,並解決典型問題。

4 12.1 導論 存貨(inventory)是指商品的庫存或儲存。 本章將探討 於其他章敘述 獨立需求品項的存貨模型 相依需求品項的存貨模型
獨立需求品項指該品項已經可以販售或使用。 於其他章敘述 相依需求品項的存貨模型 相依需求品項指組成最終產品的內部個別零件。 2018/12/9 第12章 存貨管理

5 12.2 存貨的本質與重要性 不同型態的存貨包含下述種類: 原物料與採購零件
半成品,也稱為在製品(work-in-process, WIP) 完成品存貨(製造業)或商品(零售業) 工具與供給品 維護和維修存貨 運送至倉庫或顧客途中的貨品(在途存貨) 2018/12/9 第12章 存貨管理

6 存貨的功能 存貨有許多功能,最重要的功能如下: 滿足預期的顧客需求 舒緩生產需求 拆解作業程序 避免缺貨 利用訂購週期 規避價格上漲
配合作業 取得數量折扣的優勢 2018/12/9 第12章 存貨管理

7 Little’s 法則 Little’s 法則(Little’s Law)可用來確定在途存貨的數量。
系統中的平均存貨量等於存貨單位離開系統的比率(亦即平均需求率)與存貨單位在系統中平均時間的乘積。 範例: 若一單位產品平均留在系統中10 天,產品需求率為每天5 單位 平均存貨量為50 單位:5 單位/天 × 10 天= 50 單位 2018/12/9 第12章 存貨管理

8 存貨控制的目標 存貨管理主要關切兩面向: 存貨管理的整體目標是 顧客服務的水準 訂購與持有存貨的成本
在正確的地點、時間,擁有正確且足夠數量的商品。 訂購與持有存貨的成本 存貨管理的整體目標是 在合理的存貨成本下,達到可以讓顧客滿意的服務水準。 為達此目標,決策者必須制定兩個基本決策:訂購時機與訂購數量。 2018/12/9 第12章 存貨管理

9 存貨管理之績效指標 顧客滿意度 存貨周轉率(inventory turnover):指存貨於一年內售出的次數。 現有存貨的天數
可以透過訂單未交貨的數量與顧客抱怨的件數來衡量。 存貨周轉率(inventory turnover):指存貨於一年內售出的次數。 為每年商品銷售成本與平均存貨投資額的比率。 一般而言,周轉率愈高愈好,意味著存貨的使用更有效率。但利潤率愈高者,可接受的存貨週轉率就愈低。 現有存貨的天數 為目前存貨能支應銷售的天數。 天數多可能意味著存貨過量,天數少則可能意味著存在缺貨風險。 2018/12/9 第12章 存貨管理

10 12.3 有效存貨管理的需求 為達到有效的存貨管理,須具備: 追蹤現有與訂單中存貨的系統。 可靠的需求預測,包括可能預測誤差的指標。
具備前置時間與前置時間變異性的知識。 針對存貨持有成本、訂購成本和缺貨成本的合理估計。 存貨品項的分類系統。 2018/12/9 第12章 存貨管理

11 定期盤存制(periodic system) 永續盤存制(perpetual inventory system)
存貨盤點系統 盤點系統 說明 優點 缺點 應用領域 定期盤存制(periodic system) 以固定間隔期間實體 盤點存貨品項,以決 定各種品項的訂購數 量。 可以同時訂購多 種品項,在處理 與運送訂單方面 會更為經濟。 兩次檢查之間 缺乏控制。 必須持有額外 存貨,以防止 檢查週期之間 的缺貨需求。 小型零售業者 永續盤存制(perpetual inventory system) 持續追蹤存貨的變 動,系統因而能提供 每個品項目前的存貨 水準資料。當現有存 貨到達事先決定的最 低數量時,即發出一 固定數量Q 的訂單。 藉由持續追蹤存貨的變動,能提供嚴密的控管。 每次訂購的數量 為固定,適切的 管理可以決定最 佳的訂購量。 徒增記帳成 本,而且仍需 定期進行實際 盤點,以確認 紀錄的正確性。 銀行業務,如顧客存款和提領

12 永續盤存制 —雙箱制系統(two-bin System)
以兩個箱子裝放存貨, 貨品先由第一個箱子提領,當存貨用盡就是再訂購的時點。 第二個箱子含有足夠的存貨以應付訂購貨品未送達前的預期需求,再加上額外的緩衝存貨,以減少因訂單延遲或實際需求高於預期時所造成的缺貨可能性。 優點 無需記錄每次存貨的提領狀況。 缺點 訂購單會因負責人員忘記送交等原因而未送交。 2018/12/9 第12章 存貨管理

13 永續盤存制 —以批次或連線的方式呈現 批次系統會定期蒐集存貨紀錄並輸入系統;連線系統則將所有執行做立即記錄。 優點 缺點 能夠隨時更新。
永續盤存制 —以批次或連線的方式呈現 批次系統會定期蒐集存貨紀錄並輸入系統;連線系統則將所有執行做立即記錄。 優點 能夠隨時更新。 缺點 在批次系統中,兩次讀取之間突然冒出的需求,可能導致存貨減少至低於再訂購點。頻繁的批次匯整可使此問題最小化。 2018/12/9 第12章 存貨管理

14 銷售時點系統 銷售時點系統(point-of-sale systems, POS systems)以電子化方式記錄實際的銷售量。
實際銷售的知識能大幅強化預測和存貨管理:經由即時傳遞有關銷售的資訊,系統提供管理階層攸關補貨的決策,並採取必要的回應。 2018/12/9 第12章 存貨管理

15 需求預測與前置時間的資訊 存貨是用來滿足需求的,因此可靠地估計需求數量與時間是非常必要的。
管理者需要知道需求和前置時間的可能變動範圍;潛在的變異性愈大,用來降低交貨期間缺貨風險所需要的額外存貨就愈多。 前置時間(lead time) 從發送訂單到接收訂單的時間間隔。 2018/12/9 第12章 存貨管理

16 存貨成本 分類 說明 成本包括 表示方式 持有成本 訂購成本 (holding cost) 與實體儲存項目相關。 利息、保險、稅金、折
舊、過時、變形損壞、失 竊、破損、倉儲成本、機 會成本。 售價的百分比。 每單位的金額。 典型每年持有成本為該 項目價值的20~40%。 訂購成本 (ordering 是訂購存貨與 接收存貨的成 本,隨著實際 訂單而變動。 決定所需數量、開立發 票、運送成本、到貨時商 品數量與品質的檢驗,以 及將商品搬運到暫存區。 不管訂購數量多少,每 次訂購都以一個固定金 額來表示訂購成本。 缺貨成本 (shortage 當需求超過現 有存貨的供應 量時所產生的 成本。 未能銷售的機會成本、對 顧客商譽的損失、遲延的 費用,以及類似的成本。 缺貨成本有時候很難衡量,且可能是主觀的估計。

17 分類系統 —A-B-C 分類法 依照產品的相對重要程度,將存貨品項分類。 傳統上採用三種等級:
通常是依據每年使用金額(即每單位的價值金額 × 年使用率)配置管制的心力。 傳統上採用三種等級: A(非常重要) 可能約占存貨品項種類數的10~20%,但每年使用金額約占60 ~70%。 B(普通重要) C(最不重要) 可能約占存貨品項種類數的50~60%,但存貨的使用金額則約占10~15%。 2018/12/9 第12章 存貨管理

18 典型的A-B-C分析 項目每年使用金額相對於項目種類數

19 A-B-C概念的運用 —循環盤點 循環盤點(cycle counting)為存貨項目的實體盤點。
目的是要減少存貨紀錄與實際存貨量之間的差異。 美國生產與存貨管制協會(APICS)建議的存貨紀錄準確度: A項目:±0.2%,盤點頻率最頻繁 B項目:±1%,盤點頻率次之 C項目:±5%,盤點次數最少 2018/12/9 第12章 存貨管理

20 12.4 存貨訂購政策 存貨訂購政策的兩個基本議題: 存貨依使用目的分為 訂購多少? 何時訂購?
週期性存貨(cycle stock):為符合預期需求的存貨 安全存貨(safety stock):用來降低因需求或前置時間變動而面臨缺貨機率的存貨。 2018/12/9 第12章 存貨管理

21 12.5 訂購數量:經濟訂購量模型 經濟訂購量(economic order quantity, EOQ)模型藉由最小化不同訂單訂購量的年度總成本來決定訂購數量的問題。 三種訂購量模型: 基本經濟訂購量模型 經濟生產量模型 數量折扣模型 2018/12/9 第12章 存貨管理

22 基本經濟訂購量模型 用來確定使存貨的年持有成本與訂購成本之總和為最小時的訂購量。 基本EOQ 模型的假設: 只考慮一項產品。
已知總年度需求。 需求均勻散佈於整個年度中,使需求率合理地成為固定常數。 前置時間固定。 每次訂購必為一次送達。 沒有數量折扣。 2018/12/9 第12章 存貨管理

23 基本經濟訂購量模型之存貨循環

24 平均存貨水準和年訂購次數呈反比

25 持有成本、訂購成本與總成本曲線

26 基本經濟訂購量模型的公式 當每次訂購Q單位之總成本為: 最佳訂購量以Q0表示: 訂購週期(即二次訂購時間的間隔)的長度為:

27 總成本曲線 說明: 總成本曲線在EOQ附近相當平坦。

28 經濟生產量模型(EPQ) 避免因生產作業的持續進行而持續增加存貨,生產的批量模式廣泛運用在生產作業。 基本假設: 只涵括單一品項。
年度需求為已知。 使用率固定。 持續使用,但定期生產。 生產率固定。 前置時間不變。 沒有數量折扣。

29 逐漸補充存貨的EOQ 定期生產一批量的特殊品項對存貨所造成的影響

30 經濟生產量模型的公式 總成本 經濟生產量 週期時間 = 生產時間 = 最高與平均存貨水準 30

31 數量折扣模型 為了促使顧客大量採購而對大量訂單所提供的價格折扣,即稱為數量折扣(quantity discounts)。 數量折扣的目標:
選擇使總成本極小化的訂購數量。

32 加上PD不會改變EOQ

33 有數量折扣的總成本曲線 說明: 當提供數量折扣時,每一種單位價格都有不同的U 形總成本曲線。
在考量單位成本下,僅會造成每條曲線以某種數量等量上移。 沒有一條總成本曲線能夠應用在所有數量的範圍,每條曲線僅能應用在某部分範圍。

34 決定整體EOQ 的過程 當持有成本是固定常數時,流程如下: 計算出相同的最低成本點。
因為每個曲線的範圍並不重疊,所以這個最低成本點只會在某一特定單位價格的可行範圍中。 若此可行的最低點是在最低價格範圍中,則此點即是最佳訂購數量。 若此可行的最低點是在其他的範圍中,則計算在最低點的總成本與其他較低單位成本下之價格平衡點的總成本。比較這些總成本;數量(最低點或是價格平衡點)所對應之最低總成本的點就是最佳訂購數量。 2018/12/9 第12章 存貨管理

35 決定整體EOQ 的過程 當持有成本為價格的百分比時,決定最佳購買數量的流程如下:
由最低單位價格開始,計算每一個價格範圍的最低點,直到找出一個可行的最低點。 若是落在最低單位價格之最低點是可行的,即為最佳訂購數量。若是最低單位價格的最低點在最低的價格範圍並不可行,則比較在所有較低價格下的最低單位價格下可行的總成本,呈現最低總成本的數量即為最佳的購買數量。 2018/12/9 第12章 存貨管理

36 持有成本為固定以及持有成本為單位價格的百分比之TC 曲線比較

37 12.5 運用EOQ 訂購法的再訂購時機 再訂購點(reorder point, ROP)模型之功能 決定再訂購點數量時需考量四個因素:
當現有數量減少到某一預定量時,便進行再訂購。 該預定量通常包括在前置時間期間的預期需求,亦可能包括額外的緩衝存貨量,以減少在前置時間期間遇到存貨缺貨之機率。 決定再訂購點數量時需考量四個因素: 需求率(通常以預測為基礎) 前置時間 需求與前置時間的變異性 管理階層可以接受的缺貨風險程度 2018/12/9 第12章 存貨管理

38 計算再訂購點 若需求與前置時間皆為常數,則再訂購點為

39 安全存量 安全存量(safety stock)是為應付需求或前置時間出現變異而超過預期需求的存量,以減少在前置時間中缺貨的風險。
再訂購點會隨著安全存量而增加: 2018/12/9 第12章 存貨管理

40 安全存量降低缺貨的風險 說明: 在前置時間內, 安全存量降低缺貨的風險。

41 服務水準 管理者必須謹慎權衡持有安全存量的成本與減少缺貨的風險。隨著缺貨風險的減少,服務水準(service level)也會提高。
訂購週期中服務水準的定義: 在前置時間內,需求不超過供應的機率,亦即現有存貨量將足夠滿足需求。 2018/12/9 第12章 存貨管理

42 安全存量之決定因素 針對既定情況,安全存量的適當數量是由以下因素決定: 平均需求率與平均前置時間 需求與前置時間的變異性 所要求的服務水準
2018/12/9 第12章 存貨管理

43 ROP 之計算公式 若能取得前置時間中預期需求的估計值及標準差時,其公式為:

44 ROP 之計算公式 假設只有需求是變動的,則 ,而再訂購點為: 44

45 ROP 之計算公式 假設只有前置時間是變動的,則 ,而再訂購點為

46 ROP 之計算公式 假設需求與前置時間都是變動的,則 46

47 以前置時間需求的 常態分配為基礎之ROP 47

48 前置時間需求

49 缺貨與服務水準 各訂購週期缺貨的期望單位數,可由下列公式求得:

50 缺貨與服務水準 每年的期望缺貨單位數: 50

51 供貨率 服務業的供應商通常較關注供貨率,更勝於缺貨單位數。 供貨率(fill rate) 是指存貨能直接滿足需求的比例。 2018/12/9
第12章 存貨管理

52 12.7 訂購數量:定期訂購模型 當訂單必須以固定的時間間隔發出時,可採用定期訂購模型(fixed-order-interval model, FOI model)。 採用定期訂購模型的原因: 供應商鼓勵採取固定間隔訂購的政策。 集結來自相同供應商的項目訂單可以節省運送成本。 有些情形不容許持續監控存貨水準。 2018/12/9 第12章 存貨管理

53 定量訂購與定期訂購兩種系統的比較 相異處 說明 相同處 引發訂購 定量訂購是由某個數量(ROP)引發訂購;定期訂購則是由時間 所引發。
預防發生缺貨情形 定期訂購系統必須預防在前置時間附加下一次訂購週期的期間 內發生缺貨情形;定量訂購系統則只需確保前置時間內不會缺 貨即可。定期訂購模型比定量訂購模型需要較多的安全存量。 決定訂購數量 定量訂購模型需要密切監控存貨水準,以便獲知現有數量何時 到達再訂購點;定期訂購模型則只需要在發出訂單前定期查核 (實體盤點)存貨水準,以決定需要訂購的數量。 相同處 只對再訂購前的需求很敏感,但以不同方式現。 定量訂購模型中,高於正常的需求會縮短訂購之間的時間;定 期訂購模型中,結果則是產生較大的訂購量。 2018/12/9 第12章 存貨管理

54 定量訂購與定期訂購兩種系統的比較

55 決定定期訂購模型之訂購數量 經由以下計算,可決定定期訂購模型的訂購量: 2018/12/9 第12章 存貨管理

56 定期訂購模型之優點與缺點 優點 缺點 嚴密的控管 當多種品項皆來自於相同的供應商時,集結訂單可以節省訂購、包裝以及運送成本
需為已知的缺貨風險備妥較多的安全存量 增加存貨持有成本 增加定期盤點的成本 2018/12/9 第12章 存貨管理

57 12.8 單期訂購模型 單期訂購模型(single-period model) 單期分析之焦點為兩種成本: 有時稱為報童問題。
用來處理易腐敗的商品,以及使用壽命有限的品項之訂購。 單期分析之焦點為兩種成本: 缺貨成本(shortage cost):指每單位未能實現的利潤。 過量成本:為購買成本與殘餘價值之間的差額。

58 單期訂購模型 單期訂購模型的目的 該模型需考慮兩種一般類型的問題: 確認能最小化長期過量成本與缺貨成本的訂購量或存貨水準。
能以連續分配估算需求者(理論上可能是均勻或常態分配) 能以離散分配估算需求者(亦即過去的頻率或理論上的分配,例如,卜瓦松分配)。 2018/12/9 第12章 存貨管理

59 最佳存貨水準 最佳存貨水準平衡單位缺貨成本與過量成本 說明: 存貨水準的選擇與平衡翹翹板的原理類似,在分配的一端是每單位過量成本(Ce),
另一端則是每單位缺貨成本(Cs)。 最佳存貨水準就相當於翹翹板的支點, 存貨水準則等於成本權重。

60 連續存貨水準 服務水準就是需求不會超過存貨水準的機率,而且其計算是決定最佳存貨水準So 的關鍵。

61 離散存貨水準 說明: 以Cs /(Cs + Ce) 的比值來計算服務水準,通常不符合可行的存貨水準(亦即最佳的量可能落在5 和6單位之間)。解決之道是選擇存貨次高的水準(即6單位)。

62 離散存貨水準 假使所計算的服務水準恰好等於存貨水準其中之一的累積機率,則會有兩個相同的存貨水準能使長期成本最小化:一個具有相等機率,另一個機率則較高。 2018/12/9 第12章 存貨管理

63 台灣案例 -宏碁的存貨危機 宏碁以多品牌策略行銷全球,強調提供全球消費者簡單好用的資訊產品,以滿足使用者不同的需求。前總裁暨執行長蘭奇(Gianfranco Lanci),大力推展筆記型電腦自有品牌,強化實體銷售通路。宏碁筆記型電腦的全球市占率曾一路攀升到世界第二。 2018/12/9 第12章 存貨管理

64 台灣案例 -宏碁的存貨危機 蘋果電腦崛起後受到嚴峻考驗 ---宏碁不只下修營收數字,庫存預測更是嚴重失準!
台灣案例 -宏碁的存貨危機 蘋果電腦崛起後受到嚴峻考驗 ---宏碁不只下修營收數字,庫存預測更是嚴重失準! 由於蘋果iPad平板電腦成功地席捲全球市場,大幅侵蝕宏碁歐美小筆電市場。 同時,歐債重災區的西班牙和葡萄牙整體消費力緊縮,失去價格彈性的PC,即使降價也賣不出去。 強銷策略(sale-in)導致庫存危機 蘭奇以出貨量為最高指導原則,亦導致宏碁的存貨問題雪上加霜。蘭奇採取透過對經銷商體系存貨的精確掌握,讓自家存貨水準降至最低的「零庫存」卻隱含極大的風險──經銷商的貨品賣不出去,導致庫存積壓。此時宏碁透過降價手段,犧牲自身的獲利來幫助經銷商銷貨。 2018/12/9 第12章 存貨管理

65 台灣案例 -宏碁的存貨危機 宏碁董事長王振堂表示:宏碁必須重新啟動全新的勝利方程式。
台灣案例 -宏碁的存貨危機 宏碁董事長王振堂表示:宏碁必須重新啟動全新的勝利方程式。 宏碁的存貨危機帶來的不只是宏碁企業轉型的陣痛,也是台灣PC產業的警訊。 --在這個電子產品價格日益降低,消費者追求創新的創意產品的年代,台灣的PC產業該審慎思考如何轉型,以面對全新型態的全球競爭市場。 2018/12/9 第12章 存貨管理


Download ppt "Chapter 12 存貨管理."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