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Ch2 理論建構概論 指導教授 許芳銘博士 報告人 陳渙鏘.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Ch2 理論建構概論 指導教授 許芳銘博士 報告人 陳渙鏘."—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Ch2 理論建構概論 指導教授 許芳銘博士 報告人 陳渙鏘

2 Contents 理論的定義及目的 理論的構成 理論的分類 理論建構流程 理論評估 理論的概化 理論的擴充

3 理論的定義 理論的概念 理論的定義 精簡地組織知識(Organize Parsimoniously)
理論是在一組假設(或限制)情況下,對於多個概念之間相互關係的說明。(Bacharach ,1989) 精簡地組織知識(Organize Parsimoniously) 清楚地傳達重要的知識(Communicate Clearly)

4 理論扮演的角色 理論是實務運作的指引 理論能說明或解釋現實的現象 理論顯示出可以驗證的因果關係
心力降低(effort reduction)的理論 理論能說明或解釋現實的現象 理論顯示出可以驗證的因果關係 Gregor, S. (2006). “The Nature of Theory in Information System,” MIS Quarterly, 30(3),

5 發展理論的目的 分析和敘述 (analysis and description) 現象的解釋 (explanation)
現象描述,分析構念之間的關係 普遍化程度、適用範圍 現象的解釋 (explanation) 事情如何、為何,以及何時發生 更清楚的理解,洞察到更深層的內情 現實事件的預測 (prediction) 依據前提(preconditions)來預測事情會如何發展 如物價與貨幣供需 解決問題的處方 (prescription) 如何按照理論的配方(recipe)去處理問題 Gregor, S. (2006).

6 理論的迷思 理論≠敘述(Description) 如何、何時、為什麼密度與浮力
理論不只是原始資料的分類(Categorization of Row Data) 理論不是類型學(Typology) 理論不是譬喻(Metaphor) 協助理論學者思考,發展命題或假設 機械(mechanism)組織與有機(organism)組織 未將此概念和其它概念結合,不能回答「為什麼」的問題 理論不是萬能的 假設條件與適用狀況 必然性(deterministic)與或然性(probabilistic) 理論不是不切實際

7 理論的構成 由構念(constructs)和變項(variables)所組成的關係(relationships)系統
個人特質性別 理論邊界(boundary)或範圍 適用範圍或分析單位(unit of analysis) 有隱含的價值、時間或空間方面的假設

8 理論的構成 理論邊界或範圍=對時間、空間和價值觀的假設 高 構念 構面 命題 構念 構面 概化能力 假說 衡量變項 衡量變項 低
(修改自Bacharach,1989,P499)

9 理論要素 (1/3) 範圍(Scope)與假設(Assumption) 呈現方式(Means of Representation)
個人決策與組織決策 呈現方式(Means of Representation) 文字、數學、邏輯、圖片… 構念(constructs) 事物的屬性(properties of a thing) 可由幾個構面(dimension)所組成 組織特性: 包含組織文化、管理層級與架構、工作流程 使用IT的方式: 包含慣性、應用、改變

10 理論要素 (2/3) 構面(dimension) 變項(variables)
組成構念的次級概念 二階構念(second-order constructs) 不能直接或間接地觀察到,但可以藉由可觀察的性質(observables)來應用或理解的概念 變項(variables) 可觀察的實體,且具有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值(values) 構面的衡量指標(indicator) 資訊品質: 完整性、正確性、格式與即時性 關係的陳述(Statements of Relationship) 相關、因果、組成、條件… 命題:比較明確的概念性關係陳述 假說:將命題進一步操作化

11 理論要素 (3/3) 依照理論的目的而有所不同的要素 If X=cause, Y=Effect
因果關係(causal explanations) If X=cause, Y=Effect X and Y共變、X先Y後、有理論支持XY互為因果、XY之間的關係不是巧合的偽關係(spurious relationship) 可驗證的命題或假說 命題多半式進行陳述事或數學式的推演,不從事實證 假說具有試驗與拆測的性質,必須用實證觀察的資料支持或推翻假說 規範指示性說明 特別針對實務工作說明如何按照理論所指導的步驟來做,以解決實務上的問題

12 理論分類:依知識本質 規範性理論(normative theory) 實證性理論(positive theory) 人性本惡X理論
基於某些價值觀或前題所推導出來的陳述或關係 往往不需或無法做假說的檢定 人性本惡X理論 自然研究: 社會是複雜不可分割的整體 實證性理論(positive theory) 基於實務觀察與檢驗所建立的理論 往往要先建立假說,透過統計或其他科學方法推論是否成理 科學研究: 事實是檢驗真理的標準

13

14 理論分類:依理論構成 必然理論(確定性理論Deterministic Theory)
描述必然存在現象的定理(principles or laws) 自然科學理論 變異性理論(Variance Based Theory) 無法準確觀察,只能解釋到某一程度 社會科學 程序理論(Process Theory) 對事件演變程序的闡述與解讀(非因果) 系統開發生命週期、專案管理階段模式

15 理論分類:依理論目的 分析型 解釋型 預測型 解釋與預測型 設計與行動型理論 說明現象是甚麼 (what is)
E.g.財務比率(流動比率) 解釋型 說明現象是甚麼、如何發生、為何發生、或在哪裡發生 (what is, how, why, when, where) Theory for understanding No testable propositions 預測型 現象是甚麼,以即將來會如何 (what is and what will be) 提供預測語可驗證的命題,但不一定有因果 價格不變,晶片密度(運算能力)每十八個月會加倍(Moore’s Law) 解釋與預測型 說明現象是甚麼、如何發生、為何發生、在哪裡發生、以後會怎樣(says what is, how, why, when, where, what will be) Predictions, testable proposition, causal explanation 科技接受模式 設計與行動型理論 有助於系統開發與設計的原理原則 (how to do something)

16 理論的建構程序 通常包含 歸納法理論建構流程
假設(assumptions)、陳述(statements)、結論(conclusion)和它們之間的關係說明(命題、假說)。 歸納法理論建構流程 確定研究問題,界定範圍 建利概念性或理論的結構 將概念操作化,建立待驗證的假說 設計方法蒐集資料,檢定假說 分析檢驗做出結論 確定結論的適用範疇即可能限制

17 理論的建構程序 步驟一:找出理論概念 步驟二、闡述構念間的互動規則 步驟三、界定理論中各構念間的合理狀態範圍
步驟四、界定理論中合理的事件空間

18 可否證性(Falsifiability)
被證明有罪之前,都是無辜的 被證明錯誤之前,理論都是無誤的 但每個理論必須有被證明錯誤的可能性 大部分理論無法被證明恆為真,只能被否證 該理論的描述對象是存在的 該理論的變項是可被衡量的

19 變項(variable)的可否證性 必須有操作性定義、可以衡量(可觀察) 變項確實可以用來觀察構念
效度validity 變項確實可以用來觀察構念 不連續noncontinuousness Organizational death? 信度reliability 每次測量結果不同

20 構念(construct)可否證性 清晰、簡潔 收斂效度(convergent validity同構面之變項高度相關)
Evidence from different sources gathered in different ways all indicate the same or similar meaning of the construct 區別效度(discriminate validity不同構變之變項不應具有高度相關性) One can empirically differentiate the construct from other constructs that may be similar, and that one can point out what is unrelated to the construct

21 關係(relationship)可否證性
邏輯適切性(logical adequacy) 不能同義反覆(non-tautological,不同構面其實是相同現象) 前因後果關係必須明確(不能有強烈依附關係) 生病越重體力越差 實證經驗的充分性(empirical adequacy,在現實世界是存在的) 可分析不只一個對象(橫斷面, not spatially bound) 分析對象出現在不同時點(縱斷面, permit longitudinal analysis)

22 實用性(Utility) 變項與構念的實用性 關係的實用性 解釋範圍,變項充分且簡潔 系統品質:可靠度、靈活度、整合性、可取得性、即時性
分析對象相關假設的明確性 假設越明確越實用 因果關係相關假設的明確性 構念間不能互為因果 成因足以導致結果的發生 涵蓋範圍和簡潔性 可用在較多的分析對象較佳 可以涵蓋五個假設的命題比只可以涵蓋兩個假設的命題好

23 實用性(Utility) 預測充分性 必須比隨機猜測好 觀察夠多數量後,所得到的結果 建立在命題與假設的建立(在一定時間內對幾個案子做觀察)
假設或命題越接近現實狀況,預測能力越好 必須比隨機猜測好 Probabilistic prediction 觀察夠多數量後,所得到的結果 Theory-based prediction 建立在命題與假設的建立(在一定時間內對幾個案子做觀察)

24

25 理論的評估 Falsifiability Utility Variables Measurement Issues
Variable Scope Constructs Construct Validity Construct Scope Relationships Logical Adequacy Empirical Adequacy Explanatory Potential Predicative Adequacy The conceptual coherence of a theory (修改自Bacharach,1989,P502 )

26 概念相干性(conceptual coherence)
Connectivity 新的理論是否連結起兩個或更多個已經存在的理論 Transformational 賦予舊的理論新的意義

27 理論的概化(Generaliability)
概化也稱為普遍化,表示一個組織(或一個情境)的研究發現可以有效地應用到其他組織(或另一個類似情境)的程度。 理論的概化能力 適用範圍/界線(Boundaries) 通用程度: 永遠適用(Always) 全部適用(All) 有時適用(Sometimes)

28 概化的層次 層次一的推論 層次二的推論 外部效度(external validity) 如:樣本代表性 由樣本特性來推估母群體的特徵
研究結果在研究樣本以外的相同情境下仍然成立 如:樣本代表性 統計上的概化 層次二的推論 由母體特徵推斷到理論或對立的理論

29 理論的概化(Generaliability)

30 理論的概化 EE ET TE TT IT投資及資訊人員的規模生產力 有正向關係 資訊部門的規模會影響生產力 生產力概化為組織績效
TAM可以解釋美國ERP採用日本ERP也可以用TAM解釋 TT 期望不確認理論: 使用者期望影響滿意度+滿意度影響忠誠度使用者期望影響忠誠度

31 理論的概化

32 理論創新 理論擴充 新應用 新理論 新創意 科技接受模式(TAM)加入其他概念 交易成本理論用在組織分析用在電子商務及企業外包
個人化服務是常見研究問題,過去為由行為面的角度解釋 新創意 社群商務為新課題

33 理論的創新

34 擴充或借用其他理論注意事項 理論適配度 理論的歷史淵源 研究方法的選擇 理論效度 理論擴充或新理論要看是否提高解釋或預測能力 研究貢獻

35 理論複製層次 驗證(check of analysis) 重新分析資料 準確複製(exact replication) 概念延伸 實證概化
原始研究的資料與蒐集次級資料重新驗證 重新分析資料 用不同方法重新分析資料 (回歸、結構方程…) 準確複製(exact replication) 用不同樣本取代原始研究的樣本,原步驟進行 概念延伸 用原研究資料樣本,不同步驟或不同測量構面,看結論是否仍成立 實證概化 透過不同實證研究,去測試原始研究的結論可以被概化的程度 概化與延伸 不同研究步驟並投入不同目標樣本,來驗證原有的理論

36 同一問題,不同理論角度

37 資管常用理論 經濟面: 個人面: 社會面: 組織策略面: 系統應用面: 以經濟學為基礎探討科技導入或轉換所造成的成本、效益等理論
交易成本理論、創新擴散理論、網路外部性理論、結構-行為-績效模式 個人面: 由使用者角度作為探討,以推敲使用者的意念與行為。 理性行為理論、科技接受模式、計畫行為理論、推敲可能性模式、資訊超載理論、使用與滿足理論、期望確認理論 社會面: 以社會學的角度作出發點,觀察影響個人使用科技的社會因素 社會認知理論、社會交換理論、結構化理論 組織策略面: 組織制定決策及管理相關的理論 資源依賴理論、資源基礎理論、領導理論、權變理論 系統應用面: 含系統開發相關的理論 任務-科技是配模式、媒體豐富性理論、階段理論、系統理論

38 謝謝指導


Download ppt "Ch2 理論建構概論 指導教授 許芳銘博士 報告人 陳渙鏘."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