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有聲無影妙趣多 廣播五四三
2
廣播是什麼 廣播就是「將聲音透過無線電傳播 」
在聲音的傳播系統中,收音機的結構非常重要,早期的收音機有點像今天的電視機,又笨又重又大,而且就放在目前電視機的位置上。隨著科技日益精進,今天的收音機又輕又小,甚至可以依附在其他的電子器具中,反而變成沒有自己的存在,卻又可無所不在,這才是今天的廣播最大的特色與命運之所繫(隨身性最強的行動媒體)。
3
廣播名稱的演變 【radio】: 早期透過無線電傳送都稱為radio;其發射的電台稱為「無線電台」﹝radio station﹞。
【broadcasting】: 由於無線電廣播可以廣為傳播,所以又有廣播﹝broadcasting﹞一詞出現。
4
史上第一 隨著無線通訊技術在19世紀末及20世紀初的發展,這種技術逐漸被運用在大眾傳播上。1920年,第一座電台在美國匹茲堡設立,廣播登上現代世界的舞台,成為媒體新寵兒。不消幾年,東方的日本、中國也開始發展廣播事業。 英國是最早發展廣播的國家,英國國家廣播公司(BBC)在世界廣播發展史中,也居領先地位。
5
台灣第一 台灣人第一次聽到廣播是在1925年6月間的「始政30週年紀念」活動中。會場上進行了10天的廣播放送。1928年,台灣總督府交通局遞信部開始著手試驗放送;同年稍後,台北放送局(JFAK)成立,也展開試播作業。台北放送局在1931年正式開張,也宣告台灣正式走進廣播的天空下。 配合廣播事業在台推展,當局於1931年設立台灣放送協會,為台灣廣播事業的營運機關。而電台設立方面,除了最先成立的台北放送局,往後幾年各地放送局也陸續成立:1932年的台南放送局、1935年台中放送局、1943年嘉義放送局、1944年花蓮放送局。 台灣第一家廣播公司,就是中國廣播公司─中廣。 當時是調幅,調頻是到民國57年才有的。
6
日治時的廣播 日治時代,由於主管單位對廣播收聽行為採取付費登記制,
廣播雖在日治時代走入台灣人生活中,不過收音機的普及率仍低,收音機是昂貴的奢侈品。尤其,歷年的收聽戶中,日籍人士均佔一半以上,年代越早,台籍收聽戶所佔的比例越低。因此,對一般大眾而言,更多的收聽行為恐怕是在公共場所裡進行的。廣播要真正成為大眾生活的一部分,還要等到戰後的1950、60年代。
7
台灣電台的分類 依照行政院新聞局(2000)的大、中、小功率之技術標準,將廣播電台劃分為大功率、中功率、小功率三種。各功率電台發射範圍如下表。其中民營電台多為調幅或是調頻中功率或小功率電台。 功率別 功率 發射半徑 大功率 三十千瓦以下 全國 中功率 三千瓦以下 二十公里 小功率 七百五十瓦以下 十公里至十五公里(依八十七年一月一日起實施之小功率廣播電台服務區調整案,宜蘭、花蓮、台東及澎湖地區調整至十五公里)
8
電台開放 民國八十二年以來,政府陸續開放廣播電台,除原有二十九家廣播事業,第一至第八梯次開放申設取得籌設資格的一一八家電台陸續完成籌設加入市場。而在第九及第十梯次廣播頻率陸續開放的情形之下,各電台從申請頻道到投入市場,競爭日益激烈,也影響整體廣播市場及生態的改變,各家電台也不斷調整其定位及經營策略,以競逐有限的廣播市場大餅。
9
廣播節目類型 「廣播電視法」將節目分成: (一)新聞及政令宣導 (二)教育文化 (三)公共服務 (四)大眾娛樂
10
節目企劃 節目企劃書的內涵通常包括: 1.節目名稱、2.節目型態(類別)、 3.節目構想(特色)、4.節目宗旨、
5.節目長度、6.節目內容、 7.節目對象、8.製作人及其簡介、 9.主持人及其簡介、10.播出方式、 11.播出時間、12.播出頻率、 13.播出語言、14.預期效果、 15.節目預算、16.節目樣本。
11
中部的FM電台 ◎BEST聯播網(90.3) ◎中廣音樂網(96.3) ◎GOLD音樂網(92.9) ◎警廣交通網(94.5)
◎望春風電台(89.52) ◎飛碟聯播網(89.9) ◎BEST聯播網(90.3) ◎中廣音樂網(96.3) ◎GOLD音樂網(92.9) ◎警廣交通網(94.5) ◎HitFM音樂網(91.5) ◎天天電台(96.9) ◎好家庭廣播(97.7) ◎大千廣播(99.1) ◎KISS聯播網(99.7) ◎ICRT(100.1) ◎台中廣播(100.7) ◎中廣流行網(102.1) ◎教育廣播電台(103.5) ◎全國廣播(106.1) …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