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一篇 脂肪族烃类化合物.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一篇 脂肪族烃类化合物."—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一篇 脂肪族烃类化合物

2 “烃”是取碳中之“火”、氢中之“ ”组合而成,代表碳氢化合物。
◆烃:有机化合物中只含有碳氢两种元素,统称为碳氢化合物,简称为烃。 “烃”是取碳中之“火”、氢中之“ ”组合而成,代表碳氢化合物。

3 ◆烃的分类 开链烃(烷烃) 饱和烃 环烃 烃 开链不饱和烃 不饱和烃 环状不饱和烃 芳香烃
不饱和烃 环状不饱和烃 芳香烃 C 原子以单键相连,其余碳价均被H所饱和的烃,称为饱和烃

4 第二章 饱和烃(烷烃) CSP3 - CSP3 CSP3 -H1S
第二章 饱和烃(烷烃) 饱和烃:分子中碳原子间以单键连结,其余碳价均与H相连、被H所饱和的烃,也称烷烃。 烷烃分子中,C原子全部以SP3 杂化轨道参与成键,且分子中所有化学键均为σ键, CSP3 -H1S CSP3 - CSP3

5 同系物:组成、结构、性质都相似,组成上有固定系差,可用一个通式表示的一系列化合物,称为同系物
一、烷烃通式,同系列、同系物 1.烷烃通式及同系列、同系物 烷烃通式: CnH2n+2;CH4 、C3H8、 C5H12 任意两个烷烃分子组成相差n个-CH2- 同系物:组成、结构、性质都相似,组成上有固定系差,可用一个通式表示的一系列化合物,称为同系物

6 二、烷烃的命名 1. 普通命名法: 普通命名法是早期对有机化合物的命名方法。
以分子中所含碳原子的数目,用“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和中国数字十一、十二┄┄等命名的;而对碳链异构体则以正、异、新、伯、仲、叔、季等形容词区分; 直链烷烃称为“正某烷” ;碳链一端带有 结构的烷烃,称为 “异某烷”

7 以五个C原子的烷烃为例 正戊烷 新戊烷 异戊烷

8 一个化合物分子去掉一个H 原子后得到的基团为一价基;命名时称为“某基” ,如
2.烃基的命名 一个化合物从形式上去掉一个或几个H 原子后剩余的部分称为“基” ; ◆一价基: 一个化合物分子去掉一个H 原子后得到的基团为一价基;命名时称为“某基” ,如 CH3— 甲基(Me)Methyl; C2H5— 乙基(Et)ethyl; —NH 氨基

9 n-C3H7 正丙基 (n-Pro) i-C3H7 异丙基 (i-Pro) “n” 表示“正” ,“i ” 表示“异”

10 n-C4H9 (n-Bu) 正丁基 仲丁基 Sec-Bu (i-Bu) 异丁基 叔丁基 (t-Bu)

11

12 4. IUPAC命名法(系统命名法) 具体命名法则: 1).直链烷烃:与习惯命名法相同,称“某烷”
2).支链烷烃:看作是直链烷烃的烷基衍生物; 具体命名法则: a.选择一个最长的连续碳链为主链称为某烷,其他较短键看作支链,作为取代基,命名时称为某基某烷。 若两条碳链等长,则选择取代基较多的为主链

13 四个支链

14 b.编号:遵循最低系列原则,由距离支链最近的主链一端开始编号(取代基位次最小)

15 如果从碳链任一端开始第一个取代基位置相同,则应使取代基总体取得最小编号
正确:支链编号2,3,6 不正确:支链编号2,5,6

16 C.写名称 (1)取代基名称写在母体(某烷)之前,按大小排列(Me<Et < n-pro < i-pro)
(2)用汉字“二、三、四…”标明相同取代基有多少,用逗号分开不同位次,一个碳上有两个或以上相同基团,位次号应重复标出,阿拉伯数字和汉字间用短横线隔开;如:2,4,4-三甲基-3-乙基庚烷

17

18 练习: 3-甲基戊烷 2-甲基- 3 –乙基己烷 下列化合物的系统命名是否正确?如有错请改正。
烷烃命名时1-位不可能有甲基, 2-位不可能有乙基 2-甲基- 3 –乙基己烷

19 三、烷烃的结构与构象 1.甲烷分子中C原子 sp3杂化,四个Csp3 杂化轨道呈分别指向四面体的四个顶点;夹角109.5°

20 2.烷烃中的构象 ◆烷烃的σ键 当原子绕轴作相对旋转时,σ键不被破坏, σ键可自由旋转

21 ◆烷烃的构象 烷烃分子中C — C σ单键可绕键轴自由 旋转,而产生分子的中原子或基团在空间 的不同排列形式,称为构象;
◆构象异构和构造异构的区别 构造异构:原子间连接顺序和方式不同 构象异构:原子间连接顺序和方式相同, 在空间的排列形式不同 出示乙烷模型

22 2.乙烷沿σ键旋转有两种极限构象 锯架式: 重点:锯架式的书写 交叉式 重叠式 重点:锯架式的书写

23 乙烷的Newman投影式 重叠式 交叉式 能量高,不稳定 12.6kJ.mol-1 能量低,稳定 ◆扭转张力,σ键电子云的排斥(立体张力)
重叠式 交叉式 重点: Newman式的书写 能量高,不稳定 kJ.mol-1 能量低,稳定 ◆扭转张力,σ键电子云的排斥(立体张力)

24 丁烷的构象 CH3CH2CH2CH3 可看作乙烷的二甲基衍生物 丁烷绕 C2—C3σ键 旋转的典型构象有四种

25 能量:全重叠 > 部分重叠 > 邻位交叉 > 对位交叉
结论:对位交叉式是丁烷的优势构象(最稳定构象)

26 四、烷烃的物理性质 1.比重(密度)(Density) 烷烃比重<1(d420) MW↑ d420↑
2.溶解度(Solubility in Water) 相似相溶原理:极性相似分子互溶 苯、醚,四氯化碳,互溶 水中难溶

27 五、烷烃的化学性质 烷烃的结构:分子中全是σ键(C-H,C-C)电子云交盖程度大,键能很大,碳全是sp3杂化。化合物极性很弱,非常稳定。
石油(烷烃),天然气(甲烷)长埋地下而无反应,非常稳定。

28 烷烃一般不与强酸、强碱、强氧化剂、还原剂反应
烷烃只在高温、高压下或催化剂参与才发生化学反应 1.取代反应 分子中原子或基团被其他一些原子或基团取代的反应,称为取代反应。被卤素取代称为卤代反应。

29 (1)卤代反应(Halogenation rxn)
氯代反应 (爆炸) 其它卤代反应:F2反应太剧烈无法控制,而I2则反应不完全

30

31 (2)卤代反应历程(机理) ——自由基反应历程 反应历程(机理):完成一个化学反应实际 经历的途径或过程

32 Cl2的光照开始的 甲烷卤代反应实验事实: ①CH4、Cl2混合物在黑暗中长期保存,不反应 ②CH4经光照后与Cl2混合,也不反应。
实验事实告诉我们:烷烃的氯代反应是从 Cl2的光照开始的

33 ◆烷烃的氯化——自由基反应历程 A.链引发: (共价键均裂)

34 B.链增长 这就是说:由CH4转化为CH3Cl的过程中,碳原子的杂化方式也发生了变化。 甲基自由基
研究表明:烷基自由基的中心C原子采取SP2 杂化 这就是说:由CH4转化为CH3Cl的过程中,碳原子的杂化方式也发生了变化。

35

36 继续反应: 再继续反应,可生成 CHCl3 、 CCl4
(氯甲基自由基) 再继续反应,可生成 CHCl3 、 CCl4

37 C.链终止: 稳定分子 当自由基互相反应占优势时,反应会停止

38 (3)卤代反应取代的位置与自由基稳定性 A.丙烷两种H的取代 Ha被取代 Hb被取代 1°Ha 6个(伯氢 2°Hb 2个(仲氢)
要大一些(3:1),反应 结果却都是仲氢Hb易被取代(55%)

39 ∴ 反应活性 2°H>1°H 4 : 1

40 B.异丁烷的一元氯代 ∴ 反应活性 3°H>1°H 5 : 1

41 该活性次序由自由基稳定性决定 自由基的稳定性有如下关系:
◆ 反应活性 3°H>2°H>1°H 该活性次序由自由基稳定性决定 自由基的稳定性有如下关系: 3° ° ° 自由基稳定性 3°> 2°> 1°

42 C.异丁烷的一元卤代 ◆ 选择性I>Br>Cl>F ; 99.5% ◆ 反应活性 3°H>2°H>1°H

43 稳定性 36% 更稳定,更容易生成 64%

44 2.氧化反应(Oxidation RXn) 无机反应:电子得失; 有机反应:得氢或失氧为还原反应, 得氧失氢为氧化反应。

45 3.异构化反应(Isomerization RXn):从一个异构体转化为另一个异构体
该反应在石油工业中,将质量差的直链烷烃转化为支链烷烃。

46 4.裂化反应(Cracking RXn)


Download ppt "第一篇 脂肪族烃类化合物."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