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回归 8-9% 增长平台 “赶超”战略下的高成长行业 ——从宏观视野看自主创新 潘向东 胡艳妮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回归 8-9% 增长平台 “赶超”战略下的高成长行业 ——从宏观视野看自主创新 潘向东 胡艳妮"—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回归 8-9% 增长平台 “赶超”战略下的高成长行业 ——从宏观视野看自主创新 潘向东 胡艳妮
(010) (010) 潘向东 胡艳妮 回归 8-9% 增长平台

2 目录 一、自主创新政策提出的背景 二、自主创新政策提出后产业发展的国际经验 三、自主创新政策实施后的行业发展

3 自主创新政策提出的背景 立 法 促 科 技 发 展 美国 1958年 《小型企业投资法》 1981年通过的《经济复兴法》
◆自主创新政策提出的国际背景 1958年 《小型企业投资法》 1981年通过的《经济复兴法》 美国 国内税法第170和501条的规定

4 自主创新政策提出的背景 科 技 创 新 立 国 战 略 日本 1981年开始实施 “下一代产业基础技术研究开发制度”
◆国际背景 1981年开始实施 “下一代产业基础技术研究开发制度” 1986年推出的《科学技术政策大纲》 日本 1992年4月提出新的“科学技术政策大纲” 1995年颁布第一部有关科技的 根本大法——《科学技术基本法》 2003年通过《知识产权基本法》, 提出《知识产权推进计划》

5 自主创新政策提出的背景 科 技 政 策 决 议 兴 信 息 产 印度 业 50年代《科学政策决议》 80年代《技术政策声明》
◆国际背景 50年代《科学政策决议》 80年代《技术政策声明》 印度 90年代《新技术政策》 2000年《信息技术法2000》

6 数据来源: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Indicators 2006,中信建投证券研究所
自主创新政策提出的背景 ◆国际背景 各地区R﹠D投入及占世界比重 数据来源: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Indicators 2006,中信建投证券研究所

7 自主创新政策提出的背景 一些国家R﹠D投入占GDP比重的变化趋势 ◆国际背景
数据来源: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Indicators 2006,中信建投证券研究所

8 自主创新政策提出的背景 世界主要国家基础研究投入投入占GDP的比重 ◆国际背景
数据来源: STAT USA database ,中信建投证券研究所

9 自主创新政策提出的背景 ◆宏观经济运行背景(各子项对GDP增长的贡献率 ) 数据来源: CEIC,中信建投证券研究所

10 自主创新政策提出的背景 ◆宏观经济运行背景(各子项对GDP增长的拉动度 ) 数据来源: CEIC,中信建投证券研究所

11 不断攀高的对外依存度增加了中国经济面临来自国际市场的风险,一旦国际市场发生大起大落,中国经济必然受到严重影响(Bordo,2005)
自主创新政策提出的背景 ◆宏观经济运行背景(对外依存度) 不断攀高的对外依存度增加了中国经济面临来自国际市场的风险,一旦国际市场发生大起大落,中国经济必然受到严重影响(Bordo,2005)

12 自主创新政策提出的背景 ◆宏观经济运行背景(近期人币汇率走势) 人民币汇率的不断升值带来的挑战:
1、现有过渡依赖投资和出口拉动的粗放式经济增长方式 2、过渡依靠廉价劳动力比较优势的国际竞争能力

13 尽管我国GDP的单位能耗一直在不断的下降,但目前单位GDP的能耗是日本的7倍、美国的6倍、印度的2.8倍
自主创新政策提出的背景 ◆宏观经济运行背景(能源消耗) 尽管我国GDP的单位能耗一直在不断的下降,但目前单位GDP的能耗是日本的7倍、美国的6倍、印度的2.8倍

14 自主创新政策提出的背景 ◆宏观经济运行背景(能源消费弹性)

15 恶劣的能源和自然资源发展环境,若不改变增长方式,将制约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能力
自主创新政策提出的背景 恶劣的能源和自然资源发展环境,若不改变增长方式,将制约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能力 ◆资源背景 GDP占4.1% 铜占19.8% 钢占26.8% 中国GDP 和原材料消耗占全球 的比重 石油占7.7% 铁矿占34.1% 镍占10.7% 铝占18.8%

16 2004年1月至2006年5月国际期货市场能源和原材料价格增长一览表
伦敦锌三个月期货2004年1月价格为 1597美元/吨 2006年5月19日2730美元/吨 增长幅度为70.9% 2295美元/吨 2006年5月19日7575美元/吨 增长幅度为230% 伦敦锌三个月期货2004年3月价格为 1060.5美元/吨 2006年5月19日3271美元/吨 增长幅度为151.9% 2004年3月海绵钛国内价格为6万元/吨 2006年5月为23.5万元/吨 增长幅度为291.7% 原油 WTI2001年1月期货价格为27.21美元/桶 2006年5月19日为68.53美元/桶

17 自主创新政策提出的背景 ◆资源背景(油价对全球经济增长影响的估算%) -0.8 -1.8 -0.6 -2.6 地域 2005年 2006年
中价位* 高价位 中价位 OECD -0.4 -0.9 -0.3 -1.3 美国 -0.7 -0.2 -1.0 欧盟 -0.5 -1.1 -1.6 日本 进口石油的发展中国家 亚洲 -0.8 -1.8 -0.6 -2.6 中国 印度 -2.2 -3.2 马来西亚 菲律宾 -3.6 -5.1 泰国 -4.0 -1.4 -5.8 拉丁美洲 阿根廷 巴西 智利 高负债贫穷国家 *中位价2005年为33.2美元/桶左右,2006年为31美元/桶左右;高位价2005年为45.3美元左右,2006年为55美元左右。资料来源:朱民(2005)

18 目录 一、自主创新政策提出的背景 二、自主创新政策提出后产业发展的国际经验 三、自主创新政策实施后的产业发展

19 自主创新政策提出后产业发展的国际经验 美国的科技发展创新政策 研究开发政策 人才政策 财税金融政策 贸易政策
◆美国科技发展创新政策的经验及效果 美国的科技发展创新政策 研究开发政策 人才政策 财税金融政策 贸易政策 1、高科技意味着高风险,为了推动高新技术的发展,美国政府充当了研究和早期开发的资助者。 美国的研究开发经费在90年代基本呈现递增趋势,而且美国联邦政府资助的经费约占总额的35%。 据经济合作组织对1985到1995年间美日产业研究开发投资的调查表明,美国对产业的研究开发投资中 高新技术产业的比重从1985年的8%上升到1995年的19.5%。1970年美国R&D投入为153.39亿美元, 1980年为297.39亿美元,1995年为1711亿美元,2001年为2829.9亿美元。R&D投入占GDP的比例在 20世纪50至60年代为1.4%左右,70年代增加至2.2%左右,80年代保持在2.3%左右,90年代达到2.5% 左右,2001年达到2.82%。 2、加大在基础研究领域的投资。在整个90年代,联邦基础性研究的投入增加了42%。2000年,联邦政 府总共在基础性研究方面投入了233亿美元,占美国基础性研究经费的一半。另外,还通过制定各种 有利于基础研究的税收环境,推动整个科学领域向前沿发展,形成产业重大创新的动力。 3、从1995年开始,美国已将专利权期限改为自申请之日起20年,为使专利权仍保持17年的有效保护 期,美国加快了审批速度,专利申请一般都能在3年内授权,如果因为专利商标局的原因,不能及时 授权,耽误的时间就要给予延长,以保证17年的专利保护期限。

20 自主创新政策提出后产业发展的国际经验 美国的科技发展创新政策 研究开发政策 人才政策 财税金融政策 贸易政策
◆美国科技发展创新政策的经验及效果 美国的科技发展创新政策 研究开发政策 人才政策 财税金融政策 贸易政策 1、美国在1981年通过的《经济复兴法》中规定:纳税人可把发生的与贸易或商业活动有关的研究或实验支出 直接作为可扣除费用予以抵扣,而不作为资本性支出; 2、美国政府为了鼓励私人风险投资的发展,将风险企业的所得税率由1970年的49%降至1980 年的20%。 具体做法是:风险投资额的60%免除征税,其余的40%仅课以50%的所得税,这一措施的实施使美国风险 投资在80年代初期以每年46%的幅度剧增; 3、加速折旧。美国政府规定,将科研设备的法定使用年限缩短为3年,每年的折旧金额常常超过企业所增资本 额,对于企业更新设备和采用新技术发挥了巨大的促进作用。而美国对用于研究开发的固定资产的折旧率规定 更高,折旧期更短,设备更新更快; 4、加大政府公共采购向高新技术产品的倾斜美国政府公共采购大约占GDP的26-27%。美国联邦政府增加对 高新技术的购买,对高新技术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主要体现在通过在国防市场上的定货行为以及预付 货款来影响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和通过对高技术产品的采购引导消费和拉动需求。

21 美国联邦政府、企业及其他组织的R﹠D投入(10亿美元)
自主创新政策提出后产业发展的国际经验 ◆美国科技发展创新政策的经验及效果 美国联邦政府、企业及其他组织的R﹠D投入(10亿美元) 数据来源: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Indicators 2006,中信建投证券研究所

22 美国知识产权在全球经济交往中的变化(10亿美元)
自主创新政策提出后产业发展的国际经验 ◆美国科技发展创新政策的经验及效果 美国知识产权在全球经济交往中的变化(10亿美元) 1992年 2004年 变化(%) 跨境贸易余额 -39.1 -593.4 -554.2 商品 -96.9 -641.4 -554.5 服务 57.8 48.1 -9.7 知识产权 15.7 27.8 12.2 跨境出口 616.8 1133 84 439.6 797.1 81 177.3 335.9 89 20.8 50.6 143 跨境进口 656 1726.4 163 536.5 1438.6 168 119.4 287.8 141 5.2 22.8 342 数据来源: STAT USA database ,中信建投证券研究所

23 美国研发产出系数(%)在制造业中的总体概况
自主创新政策提出后产业发展的国际经验 美国研发产出系数(%)在制造业中的总体概况 数据来源: STAN database ,中信建投证券研究所

24 美国研发产出系数(%)在制造业各产业中的概况
自主创新政策提出后产业发展的国际经验 美国研发产出系数(%)在制造业各产业中的概况 数据来源: STAN database ,中信建投证券研究所

25 美国研发产出系数(%)在制造业各产业中的概况
自主创新政策提出后产业发展的国际经验 美国研发产出系数(%)在制造业各产业中的概况 数据来源: STAN database ,中信建投证券研究所

26 数据来源: STAN database ,中信建投证券研究所
自主创新政策提出后产业发展的国际经验 美国制造业中各行业的利润分布 数据来源: STAN database ,中信建投证券研究所

27 美国制造业中各产业的出口增长率概况(%)
自主创新政策提出后产业发展的国际经验 美国制造业中各产业的出口增长率概况(%) 1988 1990 1995 2000 2001 2002 2003 农产品、饮料和烟草制品业 纺织服装和皮革制造业 木材家具、造纸印刷出版业 化学橡胶、塑料和石油加工业 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 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 化学纤维制造业 医药制造业 橡胶塑料制品业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加工业 黑色金属 铁和钢 有色金属 金属制品 数据来源: STAN database ,中信建投证券研究所

28 美国制造业中各产业的出口增长率概况(%)
自主创新政策提出后产业发展的国际经验 美国制造业中各产业的出口增长率概况(%) 1988 1990 1995 2000 2001 2002 2003 机器设备制造业 通用设备制造业 电器设备和光学设备 办公等计算设备 电子设备 14.851 通信设备 光学设备 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 汽车 其他交通运输设备 飞机和飞船 铁路运输设备 数据来源: STAN database ,中信建投证券研究所

29 自主创新政策提出后产业发展的国际经验 日本的科技发展创新政策 研究开发政策 人才政策 财税金融政策 贸易政策
◆日本科技发展创新政策的经验及效果 日本的科技发展创新政策 研究开发政策 人才政策 财税金融政策 贸易政策 1、20世纪末21世纪初,日本政府提出三个重要的产业结构转变:一是从“科技模仿立国”向“科技 创新立国”转变,建设“高度信息化大国”;二是从“工业化社会”向“信息化社会”转变;三是从 “发展工业化社会技术”转向“发展信息化社会技术”。 2、日本政府为了全面系统地促进科学与技术的发展推出了科学技术基本计划(1996年6月2日)。其 主要的观点有:①促进R&D机构的改革。推行实施资助“10,000个博士后的计划”,激增研究助手的 数量。②在政府R&D中扩大投资。提高了政府R&D在GDP中的比例,在计划期间将需要在科学技术上 分配17兆日圆。 3、日本文部科学省(MIEX)积极促进科学技术的研究计划。日本文部科学省(MIEX)一直积极推 动科学与技术的研究,其采取的主要方法包括:①增加科学研究的资助数额:文部科学省设立了科学 奖励,设法增加科学研究的资助数额。2003年其预算为1765亿日圆(2002年为1703亿日圆);②培育和 保护年轻的研究人员:MEXT通过例如由the Japan Society for the Promotion of Science推行的“奖 学金计划”等各种方式的扶持手段来培育和保护年轻的研究人员。

30 自主创新政策提出后产业发展的国际经验 日本的科技发展创新政策 研究开发政策 人才政策 财税金融政策 贸易政策
◆日本科技发展创新政策的经验及效果 日本的科技发展创新政策 研究开发政策 人才政策 财税金融政策 贸易政策 1、1985年日本政府制定的“促进基础技术开发税制”和“关于加强中小企业技术基础的税制”规定:基 础研究免征7%的税金,中小企业试验研究免征6%的税金。从1985年起,为了促进高技术及其产业的快速发展, 日本政府每年减少税收1000亿日元。 2、日本还通过对高新技术企业采取特别的折旧方式对高技术企业进行资金扶持。在《企业合理化促进法》 中提出了“特别短期折旧方式”。该法规定:凡属于现代化而设置的机械设备,可以从企业当年收入的收入 中提取相对于该设备价值50%的资金作为折旧费。 3、日本的风险投资始于1963年,其标志为制定了《日本小型企业投资法》,并同时在东京,大阪,名古 屋成立了3家“财团法人中小企业投资株式会社”。1975年,通产省成立了半官方的创业企业中心(Venture Enterprise Center,简称VEC),其目的是促使银行向风险企业提供贷款,规定银行贷款的80%公司给予担保。

31 数据来源: Japan ,2002 Survey of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中信建投证券研究所
自主创新政策提出后产业发展的国际经验 ◆日本科技发展创新政策的经验及效果(日本R&D支出及其占GDP的比重 ) 数据来源: Japan ,2002 Survey of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中信建投证券研究所

32 日本研发产出系数(%)在制造业中的总体概况
自主创新政策提出后产业发展的国际经验 日本研发产出系数(%)在制造业中的总体概况 数据来源: STAN database ,中信建投证券研究所

33 日本研发产出系数(%)在制造业各产业中的概况
自主创新政策提出后产业发展的国际经验 日本研发产出系数(%)在制造业各产业中的概况 数据来源: STAN database ,中信建投证券研究所

34 日本研发产出系数(%)在制造业各产业中的概况
自主创新政策提出后产业发展的国际经验 日本研发产出系数(%)在制造业各产业中的概况 数据来源: STAN database ,中信建投证券研究所

35 世界其他国家研发产出系数(%)在制造业各产业中的概况(2002年)
自主创新政策提出后产业发展的国际经验 世界其他国家研发产出系数(%)在制造业各产业中的概况(2002年)

36 自主创新政策提出后产业发展的国际经验 世界其他国家研发产出系数(%)在制造业各产业中的概况(2002年)
数据来源: STAN database ,中信建投证券研究所

37 目录 一、自主创新政策提出的背景 二、自主创新政策实施后产业发展的国际经验 三、自主创新政策实施后的产业发展

38 自主创新政策实施后的产业发展 中国的科技发展创新政策 研究开发政策 财税金融政策 知识产权保护 ◆科技发展纲要中对自主创新的扶持政策
1、大幅度增加科技投入。建立多元化、多渠道的科技 投入体系,全社会研究开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 逐年提高,使科技投入水平同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 要求相适应。 2、优化财政科技投入结构。财政科技投入重点支持基 础研究、社会公益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合理安排科 研机构正常运转、政府科技计划(基金)和科研条件 建设等资金。重视公益性行业科研能力建设,建立对 公益性行业科研的稳定支持机制。优化政府科技计划 体系,明确支持方向,重点解决国家、行业和区域经 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科技问题。 1、加大对企业自主创新投入的所得税前抵扣力度。 允许企业按当年实际发生的技术开发费用的150%抵扣 当年应纳税所得额。允许企业加速研究开发仪器设备 折旧。企业用于研究开发设备,单位价值在30万元以 下,可一次或分次摊入管理费;单位价值在30万元上, 可采取适当缩短固定资产折旧年限或加速折旧的政策。 2、政府引导和激励社会资金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 机构,建立担保机构的资本金补充和多层次风险分担 机制。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开展知识 产权权利质押业务试点。 3、在国家和地方政府投资的重点工程中,国产设备采 购比例一般不得低于总价值的60%。不按要求采购自 主创新产品,财政部门不予支付资金。

39 自主创新政策实施后的产业发展 “863”计划 自主创新政策实施后的产业腾飞 最有发展前景的行业 ◆自主创新政策实施后的产业发展机会
国家科技发展纲要 国家“十一五”规划 自主创新政策实施后的产业腾飞 火炬计划 最有发展前景的行业 十六大明确提出: “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 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 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结构。 积极发展对经济增长有突破 性重大带动作用的高新技术 产业。 ” “863”计划 电子信息 软件 航空航天 光机电一体化 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 新材料 新能源和节能产品 环境保护与地球 海洋和现代农业 “985”计划

40 数据来源: 科学技术部 ,中信建投证券研究所
中国 R&D 经费支出( 1999 ~ 2004 ,亿元)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R&D 经费支出 678.9 895.7 1042.5 1287.6 1539.6 1966.3 R&D 经费支出 / 国内生产总值( % ) 0.76 0.90 0.95 1.07 1.13 1.23 数据来源: 科学技术部 ,中信建投证券研究所

41 数据来源: 科学技术部 ,中信建投证券研究所
中国高技术产品进出口( 1994 ~ 2004 ) 数据来源: 科学技术部 ,中信建投证券研究所

42 高技术产业的新产品开发经费支出(1995~2001)(单位:亿元)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高技术产业 32.3 41.3 52.6 70.8 94.4 117.8 134.5 医药制造业 4.6 6.6 7.7 7.6 10.0 14.8 14.1 航空航天器制造业 10.2 11.5 9.9 12.4 11.4 10.4 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 12.2 17.3 23.3 42.2 51.4 73.7 88.1 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 1.5 2.6 6.9 5.2 15.5 13.3 16.5 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 3.7 3.3 4.8 4.3 5.4 数据来源: 科学技术部 ,中信建投证券研究所

43 数据来源: 商务部科技司 ,中信建投证券研究所
高技术产品出口分布(亿元)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计算机与通信技术 266.3 300.7 385.1 570.1   生命科学技术 13.75 16.87 20.3 25.02 32.37 45.6   电子技术 58.45 55.65 79.17 114.2 184.3 244.8   计算机集成制造技术 4.986 5.989 7.037 10.28 14.96 20.8   航空航天技术 6.913 6.244 7.377 7.554 9.96 14.1   光电技术 9.843 11.08 12.68 18.04 37.97 71.8   生物技术 1.276 1.66 1.659 1.901 2.19 2.7   材料技术 3.171 2.959 2.266 4.124 6.7 8.6   其他技术 1.957 1.89 2.839 2.753 3.04 2.9 数据来源: 商务部科技司 ,中信建投证券研究所

44 数据来源: 商务部科技司 ,中信建投证券研究所
高技术产品出口增长率及顺差按领域分布 2003 2004 2005 出口增长率 顺差   计算机与通信技术 32.453 138.92 856.5 88.901 1167.7   生命科学技术 18.867 29.399 -5.5 40.871 -0.2   电子技术 30.693 61.337 -587.6 32.827 37.6   计算机集成制造技术 31.523 45.582 -159 39.037 -145   航空航天技术 2.3407 31.848 -53.7 41.566 -73   光电技术 29.69 110.52 5.9 89.097   生物技术 12.756 15.181 1.1 23.288 1.3   材料技术 45.057 62.45 -16.2 28.358 -19.9   其他技术 -3.135 10.43 -4.605 1 数据来源: 商务部科技司 ,中信建投证券研究所

45 从标准差的数值可以看出,研究投入对产出影响的滞后期为滞后三期
高技术产品研究投入与产出之间相互关系 LPRO LRD(-1) ( ) LRD(-2) ( ) LRD(-3) ( ) LRD(-4) ( ) C ( ) S.E. equation Log likelihood 从标准差的数值可以看出,研究投入对产出影响的滞后期为滞后三期

46 数据来源: 科学技术部 ,中信建投证券研究所
高技术产业增加值按企业类型分布 数据来源: 科学技术部 ,中信建投证券研究所

47 数据来源: 科学技术部 ,中信建投证券研究所
高技术产业增加值按企业规模的分布 数据来源: 科学技术部 ,中信建投证券研究所

48 R&D投入占GDP的比重达到3.5%(达到目前韩国的水平)
主要经济指标的年均增长率 (E) (E) GDP年均增长率 9.5 8.7 7.3 进出口年均增长率 24.6 18.9 16.2 出口年均增长率 25.1 19.3 15.8 R&D经费年均增长率 20.1 高技术产品出口年均增长率 43.5 39.6 R&D投入占GDP的比重达到3.5%(达到目前韩国的水平) R&D投入占GDP的比重达到2.0%的水平

49 高技术产业R&D投入年均增长率及增加值年均增长率(%)
R&D投入 增长率 增加值 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 43.2 22.1 26.5 23.0 23.3 27.6 电子计算机及办公设备制造业 54.8 32.1 31.4 34.6 27.8 32.9 航空航天器制造业 2.3 5.8 9.1 42.6 13.6 医疗设备及仪器仪表制造业 4.7 11.8 23.5 25.3 36.2 38.1 医药制造业 26.3 19.1 17.5 16.8 16.2 15.8 高技术产业 29.4 20.6 25.8 23.1 27.2

50 谢谢大家!


Download ppt "回归 8-9% 增长平台 “赶超”战略下的高成长行业 ——从宏观视野看自主创新 潘向东 胡艳妮"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