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台灣當代社會分析 Ch5 台灣的多元文化之美(一) 林蓬榮 通識教育中心 大葉大學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台灣當代社會分析 Ch5 台灣的多元文化之美(一) 林蓬榮 通識教育中心 大葉大學"—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台灣當代社會分析 Ch5 台灣的多元文化之美(一) 林蓬榮 通識教育中心 大葉大學
【本著作除另有註明外,採取創用C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相同方式分享」台灣3.0版授權釋出】 1

2 台灣的多元文化之美 探討台灣即將消失的文化 即將消失的文化如何傳承? 打鐵、鹽工、鐘錶修理、雞毛撢、繃鼓 戲偶、燒琉璃、編斗笠、碾米、彈棉被
製鉛桶、製神轎、製香、榻榻米、揉墨 即將消失的文化如何傳承? 2

3 文化如何產生? 文化的社會生成是指文化的產生並不是自然界演化的結果,也不是某種神意的結果。它是人類因應生存需要,或滿足個體與集體的好奇與慾望,而創造出來的結果。 文化並不是以單一的方式參與在社會生活的經營。它可能成為觸發社會運動的力量來源。也可能成為維持社會現狀的力量,使社會的改變或進步在既有的文化視野下無從實現。 3

4 文化 人身為特定社會的成員所獲得的複合整體(complex whole),包括知識、信仰、藝術、道德、法律、風俗等,以及其他能力和習慣。
某特定社會的成員所共享並互相傳遞的知識、態度、習慣性行為模式等總和。 4

5 文化 是一群人或一個社會共同持有的風俗、價值、信仰、規範、知識和表達符號。
為當下多數人持有的風俗、價值、信仰、知識和表達體系,形成所謂的「主流文化」;相對於主流文化而存在的,則是許多的「次文化」(subculture)。 5

6 次文化因素 次文化(subculture)是指社會內的某一群體所具有的獨特文化,此一群體具有某些和其他群體,以及其所在大群體間不同的文化特性。 影響次文化形成的因素 年齡、宗教、群族、所得、性別、家庭、職業、社區 6

7 Geert Hofstede 跨文化比較 個人∕集體傾向 階層權力距離 不確定性偏好∕抗拒 陽剛∕陰柔之目標傾向
Hofstede, Geert (2001). Culture's Consequences: comparing values, behaviors, institutions, and organizations across nations. P.5-10 (2nd ed.). Thousand Oaks, CA: SAGE Publications. 7

8 Geert Hofstede 跨文化比較 個人∕集體傾向 個人傾向比較高的社會中,最主要的信念是個人利益永遠最優先
集體傾向較高的社會,代表的是群體利益優先於個人利益。 Hofstede, Geert (2001). Culture's Consequences: comparing values, behaviors, institutions, and organizations across nations P.5-10 (2nd ed.). Thousand Oaks, CA: SAGE Publications. 8

9 Geert Hofstede 跨文化比較 階層權力距離 衡量一個社會階層所帶來的權力正當性是高或低 權力尊敬文化
階層的權力正當性高,權力距離較大 權力容忍文化 階層的權力正當性低,權力距離較小 權力距離低的文化中,階級並非權力的唯一來源 Hofstede, Geert (2001). Culture's Consequences: comparing values, behaviors, institutions, and organizations across nations P.5-10 (2nd ed.). Thousand Oaks, CA: SAGE Publications. 9

10 Geert Hofstede 跨文化比較 不確定性偏好∕抗拒 偏好不確定事務的社會中,對不確定的環境有較高接受度,甚至有偏好傾向
對不確定性的抗拒,代表人們比較排斥不確定、不明朗的情境 Hofstede, Geert (2001). Culture's Consequences: comparing values, behaviors, institutions, and organizations across nations P.5-10 (2nd ed.). Thousand Oaks, CA: SAGE Publications. 10

11 Geert Hofstede 跨文化比較 陽剛∕陰柔之目標傾向 陽剛/陰柔之目標傾向,是一個人所追求的目標取向
陽剛型文化:一種傾向是比較積極的、物質性的文化 陰柔型文化:人們所追求是屬於精神層面的文化 Hofstede, Geert (2001). Culture's Consequences: comparing values, behaviors, institutions, and organizations across nations P.5-10 (2nd ed.). Thousand Oaks, CA: SAGE Publications. 11

12 令您印象深刻的台灣文化? 小組討論 請舉一個令您印象深刻的台灣文化? 說明前項台灣文化的特色? 12

13 即將消失的柑仔店 台南市西港區一家70年的柑仔店要關門歇業 網友以救記憶為題,發動網路串聯,要讓這家柑仔店繼續走下去
又小又舊的雜貨店,保留古早味,老闆還用著古老的米秤賣米、算盤來算帳。 13

14 文化對抗 若次文化的規範、價值和生活方式,與主流文化產生明顯對立,甚至出現拒絕或挑戰主流文化的情況,如同性戀對異性戀婚姻體制的挑戰,則會產生對抗文化(counterculture)。 除了依人數、影響力與對立性區分文化的種類外,文化還可以區分為物質文化和非物質文化兩個領域。 14

15 文化的相對論 一個社會通常包含許多次文化的存在。它們各自擁有自己的文化特性,維持自己的文化認同。這種文化差異也出現在不同國家或社會間,使初次經歷這種差異的人產生一種心理震撼。這類源自文化差異而來的震撼,就是所謂的「文化震撼」(cultural shock)。 按文化相對論(cultural relativism)的立場,以肯定的態度來看待文化的差異,包容不同文化的存在,並聲稱每個文化的生存權。 15

16 種族中心論 將自己的生活方式,或自己的行為、價值、規範和信仰視為是唯一合理,或文明與正當的形式,並以此為標準去衡量其他人的生活方式,稱為種族中心論(ethnocentrism)。 這種凡事以自己做為出發點的思考,很容易造成偏見或獨斷的評判。歷史上自命為「華夏之邦」,將周圍遊牧民族視為「番邦」,以「蠻夷」、「戎狄」稱之,也是種族中心主義的寫照。將台灣原住民改稱為「生番」、「熟番」、「高山族」或「山胞」,反映的也是一種殖民者或漢人的文化偏見。 種族中心論具有號召人心、促進種族內部團結和對抗「外敵」的作用。 16

17 文化的集體記憶 集體記憶(collective memory)指的是一個社會團體或組織具有的獨特記憶。這個經由不同社會機制建構完成的記憶,使團體成員能以團體的榮譽和屈辱做為自身的榮譽和屈辱,形成命運一體的感受 除了意識形態的生產外,社會的存在也需要靠集體記憶的綿密建構,才能維繫成員的認同。例如:半夜看少棒比賽 17

18 文化的集體記憶 集體記憶的建構透過幾種方式維繫記憶的持續性。最平常的方式是透過文本的書寫,將某些社會希望成員記憶的「事實」加以刻意凸顯,形成一種認識、公論和判斷。 教科書就是最明顯的例證,還有歷史小說、神話、舊相片、雕塑、紀念館和一般坊間的紀念性文章,也會對社會成員的記憶產生某種程度影響。 「內團體」(ingroup)和「外團體」(outgroup)的區別,很多時候就取決於成員是否擁有相同的記憶而定。 18

19 台灣美食文化的集體記憶 □台灣道地美食豬血糕、魯肉飯、臭豆腐、珍珠奶茶、雞排… …等。
□外籍銀行家來台取經,並在倫敦創立了第一家台灣珍珠奶茶店。 19

20 台灣節慶文化的集體記憶 平溪天燈節、元宵節(上元節農曆1/15) 提花燈、中元節(農曆7/15)普渡、中秋節(農曆8/15)烤肉、燒王船祭典、開鬼門 20

21 版 權 聲 明 作 品 授 權 作 者/來 源/ 頁碼 個人∕集體傾向…的文化。
作 品 授 權 作 者/來 源/ 頁碼 個人∕集體傾向…的文化。 Hofstede, Geert (2001). Culture's Consequences: comparing values, behaviors, institutions, and organizations across nations. P.5-10 (2nd ed.). Thousand Oaks,CA: SAGE Publications. P7-11 林蓬榮/大葉大學 通識教育中心 P12 21 21


Download ppt "台灣當代社會分析 Ch5 台灣的多元文化之美(一) 林蓬榮 通識教育中心 大葉大學"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