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ublished byEleonora Kozak Modified 5年之前
1
◆ 第7節 水波的干涉與繞射 一、干涉簡介 二、兩同相點波源的干涉 三、節線數的計算 四、水波的繞射 範例 1 範例 2 範例 3 1
2
一、干涉簡介 1. 干涉現象 如下頁圖所示,兩個同頻率、同振幅的圓形水波,其波源分別為 S1、S2。當兩波在水面交會時,會因為波的疊加而形成干涉(interference)現象。
3
3
4
2. 同調性 (1)要在水面上形成穩定的干涉圖樣,兩波源振動的相位差必須一定,相位差固定的兩波源,稱為同調源(coherence source)。例如兩頻率相同的波源,若恰為第5節提及的同相與反相運動,則這兩個波源同調。 (2)兩個同調的波源,具有相同的頻率。 (3)雖然同調性並不需要振幅相同,但若振幅也相等,則干涉圖樣會更清楚,因此在高中課時中,僅討論振幅相同的同調波源。 4
5
3. 波程差 5
6
二、兩同相點波源的干涉 為簡單起見,我們使用兩個相位差為零的點波源 S1 與 S2,某一瞬間兩波的波形如下頁圖所示。在此圖中有兩組同心圓,分別是波源 S1 及 S2 所造成之圓形水波的波前。其中實線的圓代表波峰波前,虛線的圓則代表波谷波前。
7
7
8
動畫:圓形波的干涉 動 :圓形波的干涉 畫 8
9
以 Windows Media Player 播放
影片:水波的干涉 以 Windows Media Player 播放
10
1. 腹線 (1) 考慮在兩波之波峰疊加處的點 P,及兩波之波谷疊加處的點 P'。 10
11
11
12
12
13
⇒兩波在P點相遇時,波峰與波峰重疊,在P‘點相遇時,波谷與波谷重疊,形成完全建設性干涉(完全相長性干涉),此時質點的合成位移最大,稱為腹點,相同波程差的腹點之連線則稱為腹線。
13
14
動畫:完全建設性干涉2 動 :完全建設性干涉 畫 14
15
15
16
16
17
17
18
(3)由於雙曲線上的任一點,到兩個焦點的距離差為一定值,所以腹線就是以S1及S2為焦點的雙曲線。但通過波源本身時則退化成 ,如下圖所示的第三腹線。
直線 18
19
(4)腹點並非總是保持在位移最大狀態,而是以原波源兩倍的振幅在原處作簡諧運動。當其為最高點(兩波峰重疊處)時,在水波槽的白紙上的投影為亮紋;當其為最低點(兩波谷重疊處)時,在水波槽的白紙上的投影為暗紋。故腹線在白紙上的投影並不是一條亮線,而是亮、暗相間、交替變化且動態遠離波源的線。 19
20
2. 節線 (1)考慮在兩波之波峰與波谷疊加處的 Q 點及 Q' 點。 20
21
21
22
22
23
⇒兩波在Q點及Q‘ 點相遇時,波峰與波谷重疊,形成完全破壞性干涉(完全相消性干涉),此處質點的合成位移為零,因此該處水面靜止不動,稱為節點,相同波程差的節點之間的連線則稱為節線。
23
24
動畫:完全破壞性干涉2 動 :完全破壞性干涉 畫 24
25
25
26
26
27
27
28
(3)同樣地,節線也是以 S1 及 S2 為焦點的 ,但通過波源本身時則退化成 。
(4)波峰與波谷恰相會處固然是節點,但節線任一點 未必是波峰與波谷恰相會的點。只要波程差等於 半波長的奇數倍,滿足兩成分波的位移大小相等 、方向相反,使得兩波完全相消,造成質點的合 位移為零即為節點。 雙曲線 直線 28
29
(5)由於節線上的任意點皆為完全破壞性干涉,且質點的合成位移為零,因此該處水面恆靜止不動,故在水波槽的實驗中,我們看到的節線是沒有明暗變化的靜止灰色曲線。
29
30
◎兩反相點波源的干涉 若兩波源的振動恰好是反相時,則其產生節線與腹線的條件和同相時恰好相反。
31
三、節線數的計算 1.由上述的討論知,節線的形狀為雙曲線,而每條節線皆會穿過兩點波源之間連線上的節點,節線的數目會與 S1S2 連線上的節點數目相同,如右圖所示。
32
2.兩點波源間的連線上,因兩波源S1 與 S2 所產生的波形、振幅、頻率皆相同,但波的行進方向相反,滿足形成駐波的條件,故會形成駐波。
33
(2)相鄰的兩節點間相距= ;相鄰的兩腹點間相距= 。
(1) 相鄰的節點和腹點間相距= 。 (2)相鄰的兩節點間相距= ;相鄰的兩腹點間相距= 。 33
34
3.若 S1 與 S2 同相,則在 S1 與 S2 的連線上的正中央為 ,兩邊節點與中央腹點 ,故節線數目為 。
對稱 偶數 節點 對稱 奇數 34
36
1 同相時的節線數 兩同相且振幅相同的點波源 S1與 S2,二者間的距離 d 為波長λ的 3.5 倍(即 d = λ),如右圖所示,則
範例1 兩同相且振幅相同的點波源 S1與 S2,二者間的距離 d 為波長λ的 3.5 倍(即 d = λ),如右圖所示,則 (1) P點與兩波源間的波程差為 ,位於 上。 (2)畫出干涉的簡圖,將通過S1與S2上的節線計入,共有 條節線;若兩波源上的節線不計入,共有 條節線。 ※請同學注意比較(1)、(2)兩題,觀念將會更清楚。
37
以 N 代表節點,A 代表腹點,則 在兩點波源間連線上干涉的情形 如下圖所示。
38
解 (2) 如 下圖, 若 第 四 節 線 計入,共有 8 條節線;若第四節線不計入,共有 6 條節線。
39
2 反相時的節線數 範例2 兩個反相且距離為 d 的點波源發生干涉時,若 d 與波長λ的關係為d= λ,則水波槽中可見到 條節線, 條腹線。
40
以 N 代表節點,A 代表腹點,則在兩點波源間連線上干涉的情形如下圖所示。
41
解 如下圖,有 5 條節線(紅色虛線) ,6 條腹線(藍色實線)。
42
3 聲波的干涉 範例3 S1、S2兩個喇叭,分別置於y=12公尺,x= 2.5公尺處(如右圖所示),由同一電源驅動發出相同的單頻聲音。一觀測者在x軸的不同位置上可聽到音量有大小起伏的變化。已知音量在原點時最大,往右移則音量漸小,當移至x=2.5公尺處時,音量最小。若聲速為344公尺/秒,則喇叭之音頻為 (A)158赫茲 (B)172赫茲 (C)316赫茲 (D)344赫茲 (E)502赫茲。【85日大】
43
1.兩個喇叭類似兩個同相水波源, 腹線是音量 處;節線是音 量 處。 2.原點在S1、S2連線的中垂線上,兩 聲波同時到達,故為 ,音 量 。 最大 最小 腹點 最大 3.當移至x=2.5公尺處時,音量最小,故此處位於 上,波程差為 。 第一節線
46
解
47
四、水波的繞射 1. 繞涉現象 波在通過障礙物、障礙物邊緣或是狹縫時,其波前形狀發生變化,導致行進方向改變的現象,稱為繞射(diffraction),如下頁圖所示。
49
49
50
以 Windows Media Player 播放
影片:水波的繞射 以 Windows Media Player 播放
51
2. 不同情形下的繞射現象比較 繞射現象的明顯程度與波長有關,也與狹縫或障礙物的大小有關。
(1)若障礙物的大小相對於波長越小,繞射現象越明顯,如下頁圖所示。 51
52
52
53
動畫:水波遇障礙物的繞射 動 :水波遇障礙物的繞射 畫 53
54
(2)若狹縫寬度相對於波長越小,繞射現象越明顯,如下圖所示。當狹縫寬度接近波長時,幾乎會變成圓形波。
54
55
動畫:水波遇狹縫的繞射 動 :水波遇狹縫的繞射 畫 55
56
3. 利用惠更斯原理解釋繞射現象 如下頁圖所示,某向上行進的直線水波,在某一時刻,某一波前恰抵達狹縫的位置,根據惠更斯原理,在此波前上的每一點各自發出圓形子波,各子波因向外傳播,形成了繞射現象。 56
57
57
58
CHAPTER 2 波動 NEXT 實驗2 水波槽實驗 58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