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近代幼教思潮 福祿貝爾-幼稚園之父‧教育之友 指導老師:魏宗明 老師 組 員: 陳思錡 張羽忻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近代幼教思潮 福祿貝爾-幼稚園之父‧教育之友 指導老師:魏宗明 老師 組 員: 陳思錡 張羽忻"—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近代幼教思潮 福祿貝爾-幼稚園之父‧教育之友 指導老師:魏宗明 老師 組 員:9623002 陳思錡 9623022 張羽忻
指導老師:魏宗明 老師 組 員: 陳思錡 張羽忻 薛惠文 曾毓麗 廖雯淳 張雅婷 報告日期:100年3月31日

2 目 錄 ※生平與背景 ※創立幼稚園 ※教育理念 ※著作 ※恩物 ※參考資料

3 生平與背景1/2 ※福祿貝爾1782年出生於德國 ※母親的死對他的打擊 ※十~十四歲的幸福日子,接受正規教育 ※十五歲當林務官學徒
※1799年進入耶拿大學(University of Jena) (也是福祿貝爾人生的轉捩點)

4 生平與背景2/2 ※1805年遇見格魯納博士(Herr Gruner) ※此後福祿貝爾對教育才能逐漸顯露 ,確定以教育為終生事業。
※去世於1852年

5 創立幼稚園1/2 ※福祿貝爾-幼稚園的創始人 ※1816年在德國開荷(Keiehau)設立 ※教育目的-使兒童所有各方面能力都能獲得平均發展
※教育方法-藉遊戲以引導兒童自我活動、自我發展與 社會參與 ※教育內容-重學科間相互的關係,學科與實際生活間 的關係 ※收托年齡3-7歲

6 創立幼稚園2/2 ※幼稚園每天的活動大概有 1.表現 2.唱歌 3.手工 ※教學材料有三種
1.慈母遊戲及保姆歌(Mather play and Nursery Songs) 2.恩物(Gifts) 3.手工材料 ※上課用口語不用文字

7 教育理念1/3 1.福祿貝爾認為教育的目的是發展(Development),是指導兒童發展神性的、自由的人格,和盧梭一樣,也有兒童天生而善的觀念。 2.福祿貝爾認為發展兒童天稟的方法是自我活動的表現,亦即自動或筋肉的活動。 3.兒童的自我活動表現以遊戲為顯著,兒童藉遊戲以表現其內在心理歷程於外顯行為上。 4.遊戲的材料,他設計有「恩物」及手工材料,這是福氏藉以喚起兒童自我活動表現的兩種重要媒介。

8 教育理念2/3 5.福祿貝爾認為發展兒童的方法是讓兒童參與社會活動,使完全的群性儘量獲得發展。 6.認為人是社會的動物,不能離群而獨立生存。
7. 主張學校是一個雛型的社會,教室就是一種社會活動情境,教師配合社會實際情境設計各種戲劇化的遊戲及系統化的活動,使兒童在自我活動中,培養其禮讓、互助、互愛、互敬和團結合作的精神。 8.福祿貝爾這種看重教育之社會價值的觀念與赫爾巴特一樣。

9 教育理念3/3 綜合以上簡短來說有三點主要理念
1.福祿貝爾認為教育的目的是發展(Development),是指導兒童發展神性的、自由的人格。    2.福祿貝爾認為發展兒童天稟的方法是自我活動的表現,亦即自動或筋肉的活動。 3.福祿貝爾認為發展兒童的方法是讓兒童參與社會活動,俾使完全的群性儘量獲得發展。

10 生平著作 (1826)《人的教育》 (1843)《慈母曲及唱歌遊戲集》 (1861)《幼兒園教育學》

11 《人的教育》 ※福祿貝爾在1826年發表其重要著作-人的教育(Die menschenerziehung Biilow the Education of man),此書是福祿貝爾最完全的著作,其教育思想具見於此。 ※《人性教育》的基礎理論是提倡神、自然和人類的關係,人性教育目標及教育原理。認為宇宙乃是一個調和、偉大的有機體,把自然科學和基督教的神使之渾然一體乃福氏“人性教育”的基礎論。

12 《人的教育》 ※内容 1.自我活動的原理:輔導幼童本身的活動,讓幼童自己决定自己的行動,成人不加以干涉 。
2.連續發展的原理:人類的成長乃是連續的發展,連續由内部進行,彼此是有關聯的。 3.勞作和宗教的原理:人之勞動和生產活動是連續發展的關係。

13 《人的教育》 4.生產活動和勤勞教育:不論幼童、表少年、青年,每天至少要一小時或兩小時(依年齡的不同)專心的於製作而從事生產活動,由學習中來體驗、理解。 5.社会原理:對嬰兒的看法,不只是家族的一份子,也是全民族、全人類的一員。 6.宗教心、道德性的發芽及教育法:共同感情是真實的宗教心最初萌芽和發端,是由母親培育的。

14 恩 物1/11 ※「恩物」的種類共有20種。 ※1~10種,又稱『遊戲恩物』、『分解恩物』或簡稱「恩物」,是由體→面→線→點為主,就是由「具體→抽象」的過程。 ※後十種為『手工恩物』,又稱『綜合性恩物』,主要是在引導幼兒的創作與發明。幼兒藉著遊戲或作美勞的過程啟發自我的創造力。

15 恩 物2/11 第一恩物:六色球 紅、橙、黃、綠、藍、紫 形式:直徑六公分,一種有帶子,帶長四十公分,另一種無。 意義:球體是最完美的,無起點也無終點,象徵萬物的統一。 第二恩物:三體 球體、圓柱體、立方體 形式:直徑六公分的球體及圓柱體、邊長六公分的立方體 意義: 1.球體代表自然,立方體代表人工,圓柱體代表自然與人工的結合 2.三種合一是大自然調和的象徵

16 恩 物3/11 第三恩物:立方體 形式:邊長六公分的立方體,切成八小塊立方體意義:提高幼兒美的情操和思考力
第四恩物:立方體 形式:邊長六公分的立方體,切成八小塊立方體意義:三、四恩物可搭配創作,激發創意

17 恩 物4/11 第五恩物:立方體 形式:邊長九公分的立方體,切成二十一小塊立方體、六塊大三角柱、十二塊小三角柱等三十九塊組成。 意義:加入大、小三角柱,使幼兒在建築 物創作練習上,更趨實體相仿,可成為數 學概念之學習基礎 第六恩物:立方體 形式:邊長九公分的立方體,切成十八塊長立方體、十二塊柱台、六塊長柱等三十六塊組合而成。 意義:在遊戲過程中,學習空間、藝術的規劃

18 恩 物5/11 第七恩物:面 形式:有五種形狀分別是:正方形、等腰直角三角形、正三角形、直角不等邊三角形、等腰鈍角三角形 意義:是研究抽象的開始與關鍵,幼兒了解面的形狀、大小,並排出美麗的花樣和實物 第八恩物:線 形式:五種長度,分別為三、六、九、十二、十五公分不等組成多組直線。 意義:使幼兒體驗其真實性,利用線的性質來排出各種圖案,培養幼兒對物體長短之概念和了解物體的形狀

19 恩 物6/11 第九恩物:環 形式:直徑3公分 全環和半環。 直徑4.5公分 的全環和半環。 直徑6公分 的全環和半環。 第十恩物:點
第十恩物:點 形式:形狀概略相同的同色小顆粒。 點代表物體的極限,也是由抽象推回具體的門,此恩物可以訓練幼兒手指小肌肉的發展和培養幼兒的創作力。

20 恩 物7/11 第十一恩物:打洞 意義:在兒童發展過程中,有一段時間兒童很喜歡用手指頭在任何東西上打洞,或是挖洞,同時也在這動作中得到快感,所以福祿貝爾將此種搓弄的動作列為第十一恩物。 第十二恩物:縫 意義:所謂縫,就是把兩種分離的東西加以連接起來,在家庭或幼稚園中,我們可以由縫的行為中培養幼兒細心與忍耐力,並了解縫的功用。 第十三恩物:繪畫 意義:繪畫是語言,文字以外的一種溝通及表達方式,由繪畫來教育幼兒可以陪樣養幼兒的情操,滿足性格的發展,刺激大腦的發達,訓練幼兒的記憶力、創造力。畫的開始由點到線,再連成輪廓(這又與第八恩物"線"有關)

21 恩 物8/11 第十四恩物:編織工 意義:原始時代人為了生存上的必要,常找東西來製作他所需的物品,為了幫助幼兒的學習,福氏用良質的紙代替布料,用兩張顏色不同,但色彩調和的正方形紙來讓幼兒編織。 第十五恩物:摺紙工 意義:摺紙可以培養幼兒數、方向和位置概念,訓練其良好記憶力,讓幼兒體會由平面至立體的快樂感覺和成就心,也是一項協助培養耐力、肌肉協調力的好玩法。 第十六恩物:剪貼 意義:人有喜歡破壞的本能,也有喜歡重組的本能,因此,福祿貝爾將剪貼定為第十六恩物。

22 恩 物9/11 第十七恩物:豆細工 意義:第十七恩物特別注重角與邊,讓幼兒經由豆細工來認識立體事物的架構如對建築而言是他的鋼架,對人而言是人的骨架。 第十八恩物:厚紙細工 意義:厚紙細工及是由角、邊、面來表達立體工,用物體的三原形,球、圓柱、立方體作基本行而做出種種立體工。 第十九恩物:玩沙 意義:沙能讓幼兒隨意的創作,沙是無限的流動性,和幼兒的心理狀態一致。 第二十恩物:黏土 意義:黏土的可塑性很適合幼兒的創作需求,福氏以此作為立體表現的好教材。

23 Q & A 1.被尊稱為「幼稚園之父」的教育家是 (1)盧梭 (2)斐斯塔洛齊 (3)赫爾巴特 (4)福祿貝爾 A:(4)福祿貝爾
1.被尊稱為「幼稚園之父」的教育家是  (1)盧梭 (2)斐斯塔洛齊 (3)赫爾巴特 (4)福祿貝爾 A:(4)福祿貝爾 (1)盧梭─自然主義之父 (2)斐斯塔洛齊─孤兒之父、平民教育之父 (3) 赫爾巴特─科學教育之父、心理學之父 (4)福祿貝爾─幼稚園之父、教育之友

24 2.福祿貝爾被人尊稱為 教育之友 (2) 小學教育之父 (3)教育界的哥白尼 (4) 貧民教育之父 A:(1)教育之友 盧梭-教育界的哥白尼
裴斯塔洛齊-貧民教育之父、小學教育之父、平民教育之父

25 3.福祿貝爾所創設的幼稚園每天的活動何者為非。
(1)表現 (2)唱歌 (3)遊戲 (4)手工 A:(3)遊戲 幼稚園每天的活動有三 1.表現 2.唱歌 3.手工

26 4.下列對於福祿貝爾的敘述何者為非。 (1)人性本善 (2)任何遊戲都具有教育價值 (3)看重社會價值
(4)發展兒童天稟的方法是自我活動的表現 A:(2)任何遊戲都具有教育價值 他並不認為所有遊戲都具有教育價值;他認為兒童的遊戲若要有教育價值,則不可漫無目的,其遊戲材料必須要加以確定,並善加指導,使兒童所從事的遊戲活動,及在遊戲活動中所流露出來的情感,都有秩序、層次,並合乎中節。

27 (1)課程 (2)遊戲 (3)書寫 (4)自主活動 A:(2)遊戲
5.福祿貝爾認為什麼是兒童期發展的最高階段,是人類當此時期的最高發展;是內在自我活動的代表,是內在需要與衝動的表現。 (1)課程 (2)遊戲 (3)書寫 (4)自主活動 A:(2)遊戲

28 6. 何者不是福祿貝爾的教育思想 將新生的一代喻為可以發展成龐然大樹的種子 遊戲乃起於快樂,而終於智慧
初生的孩子就像成熟果實,內藏著生命成熟種子,深具發展性 幼兒本能自發活動,必有助於天賦潛能的發展。 A: (1)將新生的一代喻為可以發展成龐然大樹的種子 這是裴斯塔洛齊的教育思想。

29 7.福祿貝爾(F.W.(A)Froebel,1782-1852)對教育的重要概念是
(1)教育即生活 (2)教育是價值性活動 (3)教育在使個人的性能自然的、充實的發展 (4)教育之道無他,唯愛與榜樣而已 A:(4)教育之道無他,唯愛與榜樣而已 (1)杜威 (3)盧梭主張以兒童為本位的自然主義,反對以成人為中心的形式主義。主張教育的目的在使個人的天賦性能,獲得自然充實的發展。

30 8.請分別說明前十項與後十項福祿貝爾「恩物」的總稱與功能。
A: 「恩物」,也就是神所恩賜的禮物。 ※前10種稱為「遊戲恩物」,功能在於導向遊戲的發現,是由體→面→線→點為主,就是由「具體→抽象」的過程。 ※後10種為手工恩物,又稱為「綜合性物」,主要是讓幼兒藉遊戲或作美勞的過程啟發自我的創造力。

31 9.福祿貝爾的生平三本著作是哪三本? A: (1826)《人的教育》 (1843)《慈母曲及唱歌遊戲集》 (1861)《幼兒園教育學》。

32 10.請試著簡述福祿貝爾的教育理念-人的教育。
A: 1.福祿貝爾認為教育的目的是發展(Development),是指導兒童發展神性的、自由的人格。   2.福祿貝爾認為發展兒童天稟的方法是自我活動的表現,亦即自動或筋肉的活動。 3.福祿貝爾認為發展兒童的方法是讓兒童參與社會活動,俾使完全的群性儘量獲得發展。

33 參考資料 http://www.nioerar.edu.tw/basis1/693/a43.htm


Download ppt "近代幼教思潮 福祿貝爾-幼稚園之父‧教育之友 指導老師:魏宗明 老師 組 員: 陳思錡 張羽忻"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