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探索唯識(再修訂版) 佛光大學名譽教授 陳玉璽 主講
2
一、淺釋「唯識無境」及其修證 意涵 1.1佛經比喻: 《大日經》以旋火輪比喻世界幻化無實。請思考:魔術師手持一個小火把迅速旋轉變成大火圈,是否意味火圈是虛無/虛假? 1.2科學解釋: 電視畫面是由大約40萬個極微細的光波點所組成,它們並不是同時出現,而是一點接著一點,由電子槍以極快速度(約1,000萬分之一秒)打在螢光幕上,打完一幅畫面只需0.04秒, 也就是一秒鐘能打出25幅。光波點剎那滅去,螢光幕除了一個小光點迅速生滅外,空無所有,為何我們能看到整幅畫面? 因為光波進入視
3
網膜後能被吸住長達0.2秒,也就是每0.2秒有5個 完整畫面停留在視網膜上面,並且迅速被轉換成 電子訊號傳輸到大腦,由大腦按照光波的波長等特 性加以解釋,在大腦彩色顯像區裡呈現彩色形相, 再傳送到眼根(視覺神經系統)。這個光波透過視 覺神經系統和大腦神經系統顯現物象的科學原 理,適用於眼睛所見一切事物,實際上外界並沒有 任何實物被我們「看到」,只是我們的眼根與大 腦協作,把極微細的光波點加以拼湊並解釋為彩色
4
形相,然後由第六識(唯識學稱「意」識)運用語言
概念去分別和認知為某物,並且給出某種意義。除 物象外,聲音,香臭,味道,觸象(軟硬/粗細/冷熱等 觸覺現象),意象(心念/思想/想像)等五類境相,也 都是藉由快速生滅的能量波(分別為振波,香波,味 波,觸波及念波)透過耳根等五種感官與大腦協作 而幻現,都是心識的產物,而不是客觀獨立存在於 識外的「實體」。此即「唯識所現」,意指一切事 物都按照唯識原理,藉由上述因緣條件的湊合而在 心識中顯現(=唯識緣起),故非實有,但亦非虛無。
5
電視顯像原理 ………………………………………… …………………………………………600多點 約40萬個微細光波點
每一點停留時間為一千萬分之一秒 點完一幅畫面只需0.04秒 光波進入視網膜能停留0.2秒 迅即被轉換成電訊號傳到大腦,解釋為形相和顏色 每秒有25幅靜止畫面相續停留在螢幕上,正好是形成自然 動態感覺所需的數目
6
境識互為緣起示意圖 牙垢在眼識中呈現靜 白色小蟲 態黑色固體,被妄認 ● 。。。。。。。。 為實體;在放大鏡下 。。。。。。。。
牙垢在眼識中呈現靜 白色小蟲 態黑色固體,被妄認 ● 。。。。。。。。 為實體;在放大鏡下 。。。。。。。。 變成萬頭鑽動白色小蟲, 。。。。。。。。 黑白二境皆無實體, 。。。。。。。。 皆以眼識為緣而現起, 。。。。。。。。 識亦以境為緣而生起, 。。。。。。。。 境與識互為緣起,同時俱起, 故不是能所對立=無識者(沒有一個「我」在看).
7
1.3 語言心理學的解釋:語言概念(名相)的功能
是為事物設定範疇,並劃分彼此界限;一個形相一 旦被語言框住,就被我們妄認為真實,不變,獨立自 存且與其他事物界限分明的個體。佛法及唯識學 稱此為「實體見」(或自性見),是人類的根本妄見; 由實體見衍生出我執,自我中心,能所(主客)對立, 以及善惡/美醜/淨垢等二元觀念的對立互斥,以及 由此二元對立意識所引生的貪瞋愛憎習性; 可見 語言(名相)在唯識學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所謂 萬法「唯識所現」在很大程度上是「唯名所現」,
8
即由於語言名相的施設,事物才能顯現其獨特的意
義而被我們認識,但也因此被妄執為實體。佛教聖 者的證悟就是徹見我及事物本來「無實體」(無 自性),即沒有我們所妄執的真實,固定不變,獨立自 存且與他者分離隔絕的自體存在性(=自性=實體); 證悟無實體時,一切妄見同時破除,即證悟空性。 《解深密經》和世親的《唯識三十頌》教導我們 了解「一切法無自性」的根本唯識理。而體證 「無自性」必須從了解語言(名相)性質及功能入 手。(參見以下第五節〈唯識原理要點5.4〉)
9
1.4認知的盲點:從上述可知,人類的認識能力有兩個大盲點:
1.4.1常見:由於感官能力的局限性,看不到宇宙萬物的微細能量剎那生滅的真相(即佛陀所說的「無常」),以為有真實的,連續不斷的,固定不變的個體存在性,因而對「我」及世間事物生起執著(貪愛及瞋憎)。 1.4.2實體見(自性見):由於名相(語言概念)的誤導,以為有獨立自存而與他者分離隔絕的
10
真實個體存在,因而產生我執,自我中心,能所(主
客)對立以及貪瞋愛憎的習性。原始佛法「五蘊 無我」的教導,便是為了對治「常見」和「實 體見」(早期佛法稱為「我」見=以為事物及身 心五蘊皆有真實自體self-substance的妄見)。首 先,佛陀親證身心一切現象(五蘊)剎那生滅,根本 沒有人們所妄執的常住性(堅實,固定不變性),此 即「無常」,無常故無實(無我)。其次,佛陀為了 破除名相(語言概念)所造成的實體見,教導我們
11
拆解「名相法」(概念法),直契「實相法」(究竟
法),即摒除「我」及一切名相概念的干擾,俾能直 接體驗身心五蘊並沒有「我」在主導見聞覺知和 苦樂感受的活動,從而體證五蘊無我的實相,無我 的智慧幫助我們從迷妄中覺醒,從煩惱中解脫。 *1.4.3唯識學如何體證五蘊無我?先說「識」為何 是「無我」(無實):舉目所見一切境相,都是種子 (阿賴耶識),眼根,外塵等眾緣和合,同時現起眼 識及境相,此即唯識緣起(阿賴耶緣起),緣起故無 實體(無我),表示沒有一個「我」在看;其次,眼
12
識與境相亦互為緣起,同時俱起,都無實體,無能所
對立,此即無著大師所親證的「境識一體」 ,據此 破除凡夫以為境識分離的妄識。依同樣的唯識理, 五蘊的「受」(苦樂感受)也是唯識緣起,故無實體, 沒有一個「我」在感受苦樂(佛陀謂無受者); 而 「受」無實體表示其本質是空性,不應成為我執著 的對象。若悟此理,則對快樂感受不再生起貪愛執 取(受滅→愛取滅)。這是佛陀觀十二因緣悟道的 重點。佛陀說:「看只是看,聽只是聽,感覺只是
13
感覺…」意思是:因緣和合就有識生起,而無「識
者」,沒有一個「我」在看,在聽,在感覺。在此 「無我」證悟中,「識」與「境」呈現其本來一 體的實相,能所(主客)俱泯,「能識」(能看,能聽, 能感覺的心識作用)轉化為無我純粹覺性(般若空 智);而「所識」(境)亦呈現其與般若智慧合一的 真如空性;境的真如空性與證悟者的般若空智一 體不二;這在修行上是慧解脫,在藝術欣賞上是主 客合一的忘我境界,能體驗到真善美的純粹本質。
14
1.5唯識無境與唯識中道:唯識學發揚佛陀的 教說,以唯識原理解釋「我」及一切法都是唯識 緣起, 故無實體(無自性),此即「唯識無境」。 「無境」是破除執取「境」(包括身心五蘊及世 間事物)為實有的妄見(即破除實體見),而不是說 境是虛無;若說是虛無,便落入另一極端的妄見,稱 為斷見(虛無見),有此妄見,便迷失空智。無論是 中觀學或唯識學的緣起論,都是要破斥二邊執見而 開顯佛法的中道空智。故「唯識無境」的真義是, 一切境依唯識緣起之理而現起,故非實有,亦非虛
15
無,無實無虛,超離二邊執見,是為離二邊之唯識中
道,亦即是證悟真如空性的般若智慧。此外,唯識 學還講到以下兩個「唯識中道」的勝義: 1.5.1真空妙有、空有不二的唯識中道:一切 法無自性(無實體),即是證悟一切法本性空,而本 性空不離表相(現象)之「有」(存在性),亦即從 世間事物的存在性看出它的空性,故不生起貪瞋執 著,而證悟空性時不捨棄世間的存在性,故能運大 悲關懷眾生與世界,這就是真空妙有、空有不二的 唯識中道。
16
1.5.2互為緣起的唯識中道:佛陀教導境與識 皆依根塵和合的緣起才能現起,而識與境亦互為緣 起,同時成立;若無認識主體(我/識),則世界的 存在性便無從講起;若無所識客體(境/世界),則主 體之我/識亦無由顯現。主體之我與客體之世界 互相依存(討論西哲海德格的存在主義思想).這 是識與境互為緣起的唯識中道(見世親《辯中邊 論》)。此中道智慧展示個人並不是獨存孤立於 世界之外,自我與眾生萬物也是同體共生的整體。
17
二、唯識無境觀的練習 以下各種觀法都是為破除名相執著,開顯實相而設計,因此都屬唯識無境觀,能幫助學人離執息妄,發展圓滿覺性和解脫智慧。其中覺受觀和經行觀(屬正念內觀禪)已證實具身心療癒功效。 唯識學的「境」是指唯識緣起而由七識所認知的一切對象,包括「我」。「我」既是能識主體(subject),又是被主體所認識的客體(object,即對象),即我被自己的妄識「對象化」為認識對象。觀「無我」是唯識觀的主要目標。 作觀時應放下對自我和名相知見的執著,從世間法的境相入手去作唯識理的反省和探索,即反省吾人執「我」及一切境相為實有的錯誤知見,體會萬法唯識所現故無實體可得的唯識真理。
18
2. 1「無我」觀:輕閉眼睛,自問:「我是誰?」或「禪修者是誰?」先反省一下你一直把「我」當作實體,再問:「我真的是實體嗎
2.1「無我」觀:輕閉眼睛,自問:「我是誰?」或「禪修者是誰?」先反省一下你一直把「我」當作實體,再問:「我真的是實體嗎?」不必急著否定實體,只要用心體會:我的身心都是唯識緣起,在識中顯現的影像,不是客觀實有之物,怎麼會是獨立自存的真實個體呢? 輔助觀法:原始佛法的無常無我觀是發展正念 去覺察身心的深層結構剎那生滅,不斷流變,怎會 有一個堅實不變的「我」?但是光作這種無常觀 是難以破除我執的,因為「我」的實體執見是人類 長期以來使用語言所形成的根深柢固的定見,要想
19
破除它,不能只靠觀照現象的無常生滅,更應以緣
起觀去超越現象生滅及名相束縛,直接體驗「我」 及身心現象皆無實體的實相。簡單的緣起觀介紹 如下:閉眼靜坐,冥思整個肉身都是眾生萬物(包 括每天食用的飯菜,飲水,氧氣等)的賜予,沒有一寸 皮肉屬於「我」;「我」是「非我」(眾生萬物) 所成就的,故「我」即「非我」,哪裡有一個與眾 生萬物分離而獨存的實體之「我」?再者,全身65 兆細胞和1028兆原子分分秒秒都在被替換更新, 全身原子一年被更換了98%,可見「我」與大自
20
然是互相交融而且不斷變化的整體,哪裡有一個與
大自然分離隔絕的實體之「我」? **以唯識緣起之理觀五蘊無我:進一步的緣起 觀是以唯識緣起之理拆解「名相法」(或概念法), 直契「實相法」(或究竟法),即摒除名相的干擾, 直接體驗五蘊名色並沒有一個「我」在主導見聞 覺知和感受苦樂的精神活動。(參見上文1.4.3) 2.2對境觀:張開眼睛,隨緣觀察眼前一切對境 境都是唯識所現,亦即剎那生滅的微細光波在視覺 神經系統(眼根)和腦神經系統的協作下所幻現的
21
像,「境」與「識」一體不二,沒有客觀存在於識
外的實境;無客觀就無主觀,即無能所(主客)對立, 沒有一個「我」在看,也沒有被看的實境(客體= 對象)。此時「識」轉化為無我覺性(般若智慧), 「境」亦顯現真如空性及真善美的神聖本質,在藝 術上是美感經驗的巔峰,在佛法修行則是般若智慧 的呈現。請默念:因緣和合就有眼識生起,不需有 識者,沒有一個「我」在看。佛陀說:「看只是看, 聽只是聽,感覺只是感覺。」 最後閉目冥思:平時 你以為客觀真實的我和世界,原來並不是客觀真實
22
的存有,應該破除這實體妄見,但也不能落入另一
個極端──虛無見,不可把「我」和世界看成虛 無。體會一下「我」與世界無實無虛的中道佛理 和「真空妙有,空有不二」的般若智慧。 2.3觸覺觀:手放在桌上,首先覺知你的手正在觸 摸桌子,然後作唯識理的反省,即反省你把「我」, 「手」,「桌子」等名相觀念實體化,以為它們是 實體之物,其實是「但名無實」,唯識(唯名)無境. 現在請摒除這些名相觀念,以正念單純覺察手接 觸桌面的感覺,而沒有「我」,「手」,「桌子」的
23
觀念介入,這是佛陀所教導的從名相法(概念法)
契入實相法(究竟法)的直接體驗,也是唯識觀的重 要觀法。請在心中默念:因緣具足就有感覺生起, 不需感覺者,沒有一個我在感覺。佛陀說:「看 只是看,聽只是聽,感覺只是感覺。」 2.4覺受觀:在禪坐中以正念覺知身體各種感 受(苦受,樂受及不苦不 樂受),摒除「我」,「身 體」,「我在感受疼痛」等名相概念;不作「好」 或「不好」的價值評判和觀念分別,對樂受不生貪 愛,對苦受不生瞋憎,只是單純地觀察和覺知感 受。這樣的「純粹覺知」(pure awareness)
24
就是佛陀所說的「如實知見」,也是正念禪法的
「觀」的本義。(按「觀」的巴利原文Vipassana 本義為「清晰如實地觀察」,中文現譯為內觀).如 實觀的正念禪修能把痛苦感受中的觀念及情緒成 分加以析離,剩下純生理的疼痛現象,是可以忍 耐和接納的,也就是達到「痛」而不「苦」甚至 不痛的療癒效果。這就是佛陀在《阿含經》一再 宣說的「堪忍身苦,不受心苦」(意思是:正念禪 修使我們有智慧和慈悲去忍耐和接納身體的痛 苦,能如此,精神上就不會有苦惱,甚至連身體的痛 苦也能得到紓解或消除。)
25
2.5經行觀:自然走路,專注覺知手腳移動的現 象,摒除「我」,「手」,「 腳」,「走路」等名相 概念,只是單純覺知「持續移動」的實相(稱為 「風大」=身體四類觸覺中的流動現象,摒除名相 介入,故「風大」代表實相法/究竟法)。這是南傳 馬哈希大師的教法,也是佛陀的傳統教法。 2.6光明觀:閉眼觀想你浸潤於如來法身的無量 光明中,體會這光明的本質是法身大智,大悲和大 願,能化解焦慮,恐懼,不安,罪疚和瞋恨,帶來身心
26
療癒的力量,增長慈悲愛心,包容,寬恕和喜悅。 2.7其他觀法:自己可以創造其他觀法,只要把 握一個大原則,即從現實生活及名相入手,去破除 「我」等名相概念及其所造成的實體妄見,深入體 會一切事物唯識所現,故無實體可得的唯識真理。
27
三、「唯識」是什麼? 3.1「唯識」是佛陀,龍樹及彌勒,無著,世親等瑜 伽行大師所體證的意識原理,涵蓋識的本質(識體),
六識的作用(識用)以及識與境(現象)的互動關 係。在實踐上的主要意義是體證萬法唯識所現,故 無實體(無自性); 幫助我們破除妄見執著,開啟解 脫智慧,證悟真空妙有,空有不二的中道佛理。 3.2佛陀對「唯識」的洞見散見於《阿含經》 及大乘諸經,以《解深密經》最有系統性,闡論深 層心識(心=阿賴耶識=一切種子)如何透過根身及 六識掌控和主導身心活動和認識作用,並揭示阿賴 耶識(=阿陀那識)及五蘊無我,無實體的本質。
28
3.3龍樹深解「唯名」之理,謂萬法依假名(語言概念)才能被認知,但也因此被妄執為實體(即與他者分離隔絕,界限分明而獨立自存的真實個體,此實體見又稱自性見),必須以緣起法則破斥實體(自性)妄見而證諸法本性空(=無實體/無自性),但名無實,性空唯名。後來《解深密經》對假名導致實體執見之問題作了精闢論述;唯識學又將其發展為第六七識的名言種子論述,「唯名」成為唯識原理的重要環節;萬法唯識所現,其中必含假名, 故無著大師在《大乘莊嚴經論》說:「唯名即唯識」。
29
3.4瑜伽行派依佛陀教導及修觀體證,開顯「唯識無境」之深義及「一切種子」(阿賴耶識)的運作原理;最後由世親大師集唯識學之大成。
3.5現象學提供了一些學理洞見,有助了解唯識原理,但不能取代之,因為缺少佛理的見地。 3.6唯識學揭示真空妙有,空有不二的中道佛理;在實踐上,觀萬法唯識而離執息妄,破相顯實,為原始佛法觀五蘊無我的修行提供了學理性的解釋,能幫助學人發展圓滿覺性和解脫智慧。
30
3.7唯識學的重點之一是探究第八識的業識原理,對修行及身心療癒具有重要意涵(詳見下文第五節「唯識原理要點」)。
31
四、「唯識」不是什麼? 4.1「唯識」不是指「唯有識是實有,境是虛無」。此說落入「常見」(實有見)與「斷見」(虛無見)的二邊執見,也違悖一切法無自性/五蘊皆空的根本佛理(按:識蘊及其他四蘊的本性皆空,無有實體,「識」怎會是「實有」?)唯識學的核心義理「唯識無境」是指一切現象(包括身心五蘊及外境)皆依唯識緣起之理而現起,故無實體(無自性),即不是客觀存在於識外的「實境」,但亦非虛無,而是唯識緣起之「有」,即依種子,六根及外塵等因緣和合而在識中現起,是意識經驗層次的存有,本性是空,空有不二。
32
唯識學講無實體(無自性)是為破斥眾生執「有(實
有)」執「無(虛無)」,有無對立,即以為事物有實 體(自性)的妄見,而不是否定事物的存在。此理同 於中觀學的「緣起性空」─諸法緣起故無自性,非 實有,亦非虛無,蕩除二邊執見而證空性,離二邊故, 又稱緣起中道。故宗喀巴大師曰:「深解緣起,能 斷邊執」;印順法師曰:「緣起是離二邊之中 道」。總之,「唯識無境」是指唯識緣起之一切境 無實體,非實有,亦非虛無,故契唯識中道之旨(見上 文第一節)。本為破執息妄,後世不察,以為否定外 境的存有,墮虛無之妄見,誠為唯識學之憾事。
33
4.2 唯識不是講阿賴耶識種子單獨變現外境,而是境與識互相為緣,同時現起。若無外緣(塵=光波,振波,香波,味波,觸波等),則識不能起現行;若無識體(種子=識功能之潛能)隨根塵之緣生起識用,則境亦無從顯化。認識主體(我/識)與所識客體(世界/境)互相依存,證成唯識中道之真理(見上文第一節)。 4.3「唯識」不是境與識二分對立,而是境識一體;依唯識理, 境不外是識的表現形式,識亦挾境以自顯,二者皆無實體,故能互融,畢竟非境非識,本性是空。此即世親大師所說「唯識實性」
34
(從唯識立場所體證的諸法實相=空性),亦即真如
空性=諸法勝義,是究竟唯識理。 4.4唯識不是講「賴耶唯妄」或「虛妄唯識」, 因為阿賴耶識是最深層微細心(簡稱心,citta),是 身心總體功能之潛能(一切種子),體性是空, 非真 非妄,喻為真如(或如來藏);真如空性與吾人業識 種子和合,稱阿賴耶識。種子雖可由妄識回熏,但 作為潛能,唯是無記,無所謂善惡真妄,亦不障覆聖 道,此即世親大師所說「阿賴耶識無覆無記」。再 說,唯識的主軸是以唯識緣起破斥眾生的的妄識妄
35
相,眾生因不明唯識緣起之理才會有虛妄,怎可顛
倒過來說唯識是虛妄呢?硬要把阿賴耶識說成 「唯妄」(謂阿賴耶識只有虛妄雜染,跟性淨的真 如或如來藏清淨心無關),把「妄」與「真」(真如) 看成對立互斥,無形中陷入實體妄見而不自知。 4.5真如不是與現象分離的「凝然不動」之理, 而是現象的究竟體性=空性, 性相一如,空有不二, 即本體(真如)與現象一體不二,才是正確的佛理和 唯識理。有論者辯稱:真如若與現象(包括種子) 為一體,就失去它的超越性質而不再是真如了。
36
此說與西方神學的外在神論(謂上帝乃外在於其
所創造的萬物,否則就失去上帝的超越神性)如出 一轍,都是以世俗常識計度究竟真理的邏輯戲論, 不了解究竟真理(真如)是超越現象而又含攝現象 的佛理和唯識現象原理,也就是大乘聖者(包括無 著等瑜伽行者)所親證的真空妙有,空有不二。依 佛理,真如空性若與現象(妙有=緣起之萬象)對立, 隔離,界限分明,那就不是空性,因為空性意味著無 對立,無隔離,無界限,即無一切妄見執著。
37
4.6對唯識學的常見誤解是:阿賴耶識是貯藏種子的「貯藏所」或「容器」(西方佛學把阿賴耶識譯為store-house consciousness/ container consciousness),屬第八識,與前七識界限分明。這種誤解是被名相誤導的結果。瑜伽行派依照《解深密經》及其他唯識相關經典(如《阿毘達磨大乘經》)作出解釋:阿賴耶識本身即種子(=身心一切功能的潛能),它沒有空間性,不是存在於身心裡面的某一處所,而是潛
38
存於六根(感官及其神經系統),大腦神經系統,細
胞基因及所有身心結構中的潛在功能,隨根塵之緣 起用(現行)。六根七識及一切外在境相是種子(= 阿賴耶識)隨緣起用的結果,故稱為阿賴耶識的果 相,種子則是阿賴耶識的因相(=作為原因的面向), 意思是:阿賴耶識即一切種子,是身心一切現象及 萬法現起的根本因,故比喻為種子。
39
五、唯識原理要點 5.1種子功能論:身心一切功能之潛能,喻為種子,種子隨順因緣(主要為六根,大腦神經系統及外塵)而生起各種功用(稱為現行)。功能潛能的總集合體稱為「一切種子」=阿賴耶識=細心(指最深層的微細心,the deepest, finest, subtlest level of the mind)。換言之,阿賴耶識就是身心總體功能的潛在狀態,它有二面向:一為真如法性(空性)含藏萬有原理的「無限可能性」(infinite possibilities), 此即阿賴耶識之「體」(超越依據);二為眾生無數刼以來之行為,活動及一切經驗所回熏之能量波動,梵文為vasana, 玄奘大師譯為習氣(行為及經驗不斷
40
重複回熏之習慣性能量波動),習氣長期累積,蔚為
一股影響未來行為及經驗的功能之潛能,比喻為種 子,這是阿賴耶識的世間面向。種子之所以能生起 種種功用,是因為有真如法性(空性)作為其超越的 基礎或依據(體)。「用」無「體」不生,「體」無 「用」不顯,故阿賴耶識是體用不二,真妄和合之 勝義。生命體的身心結構與功能都是種子促使基 因進化的結果;本來無名無形的宇宙萬物也因生 命體的種子長期累積的功能演化,才能透過大腦 和感官顯現目前的樣相。
41
5.2萬法唯識/唯識無境:「我」及一切法(合 稱我法=一切境)之形相皆依唯識原理而顯現,即 依種子,大腦神經系統,感官神經系統,外塵等 因緣和合而在識中現起 (唯識緣起),我法皆不離 識,故非實體(不是人們所以為的客觀獨存於識 外的實物), 此即「唯識無境」(參見上文第一 節第5項) 。若明此理,則能破除實體(自性)妄 見,徹見「無實體」(無自性)的諸法實相(空 性),而「無實體」(無自性)意味著無我,無能
42
所(主客)對立,我與眾生萬物本來一體,當體即
空,蕩除一切妄見執著,般若智慧與慈悲自然流 露。世親大師所說「一切法無自性」,便是從唯識 立場詮釋「無境」的空性意涵;他所說的「諸法 勝義,亦即是真如」(萬法之究竟真理即是真如= 空性),也是表達同樣的意思。而真如與證悟者 的圓滿覺性(般若智慧/圓成實性)無二無別 (智如不二),皆依唯識實證的原理而開顯。
43
5.3業識原理:種子是行為和經驗(即現行)所回熏之果,又是影響未來行為和經驗之因,現行熏種子,種子起現行,因果相循不斷。此業識原理可解釋細胞基因進化以及萬物為何在吾人心識顯現目前的樣相。其中名言種子(語言行為所回熏之功能潛能)在意根(末那)起作用,決定我們對事物的認知方式及其意義,又將事物實體化,導致各種妄見及分別執著。此外,名言種子也帶來強迫性思維,不斷把我們拉回過去的痛苦記憶。日常生活中的貪瞋習性也會回熏業力種子,長期下來形成一個業(貪瞋習性)的心理反應機制,使我們遇境就生起貪愛,憤怒,瞋恨等負面情
44
緒,成為生命苦惱之根源。業力的作用由因到果可
分為兩種型態:一是即時的,例如善念愛心生起時 ,立刻感受心地的清明和喜悅,立即產生身心療癒 的效果,這叫做「因果同步」或「即時因果」(present karma);二是異熟的(經過一段時間 業果才能成熟),例如善念愛心所回熏的種子不斷 累積,由量變到質變,助長和增強了「善心所」(健 康的精神品質),使未來的善念愛心更容易生起,這 叫做「因果異熟」或「異熟果」(ripening of karma)。同樣的道理,貪愛,忿怒和憎恨的習性
45
反應也會產生「即時因果」和「異熟果」,使我們
立刻感受苦惱,罪疚等負面情緒,立即影響身心健 康;而貪瞋習性的業力不斷回熏,使習性業障不斷 增強,未來就更容易生起貪愛,瞋恨和忿怒的習性 反應而感受愈來愈強烈的精神苦惱。了解以上業 識原理乃是修行與療癒所必需,能幫助我們掌握身 口意行為的因果法則,洞察行為的動機,如實知自 心,避免造作惡業,同時積極創造自利利他的善業, 不但可增進身心健康和幸福安樂,也是證悟佛道的 重要資糧。
46
5.4現行與回熏:思想、感情、欲望、貪瞋習性等心理行為的表現(現行)都不是自發的,而是受制於潛意識的「業的能量場」,裡面的種子乃來自過去行為的回熏和積聚,遇緣起現行,現行再回熏為習氣(種子),因果循環不斷。例如常發脾氣乃是過去同一習性不斷回熏種子的結果,而每發一次脾氣又回熏新的種子,導致習性反應機制愈來愈頑強,固著,因而也愈難消除。同樣的,妄想雜念也依業的因果律而起作用,即妄想雜念回熏種子,形成另一個「業的能量場」,使我們常常不由自主地生起雜念。正念禪修教導我們
47
覺知當下,切斷貪瞋習性反應及妄想雜念,不再給
「業的能量場」添加養料,這些習性業障就會逐漸 消除,由正念導致正定,可開啟解脫智慧,增長慈悲 愛心和安祥喜悅的健康品質。 5.5名言種子結構:第六,七識運用語言概念來 思考和認知,其所回熏的種子稱為名言種子,在業 的能量場裡形成名言種子結構,透過細胞基因代代 遺傳,這是人類思考和認知能力的來源。當幼兒開 始學習語言時,這個結構就被啟動而開始一個新的
48
「種子→現行→種子」的因果循環;換言之,幼兒
之所以能學習和使用語言,是因為潛意識裡存在著 祖先所遺傳的名言種子結構,而幼兒的語言行為又 回熏新的種子給該結構,使其功能愈來愈發達。它 根據過去習得的觀念來評判別人和自已,從而生起 對別人的憎恨和厭惡以及對自己的瞋斥和貶抑。 它是一種記憶體,能把我們拉回過去的創傷記憶, 讓我們感受精神痛苦。它以過去的觀念來認知當 前的事物,例如你看到某物,知道它叫作「桌 子」,是長方形,棕色,有四隻腳和一個桌面,等等, 這些名相概念全部是過去記憶(名言種子)
49
的重播和投射,你以為看到「桌子」並且知道它
是什麼,其實你的「知道」只不過是一堆過去的 名言種子的重新確認,你對此物的當下實相亳無所 知,難怪你領會不到它的新鮮活潑和真正意義,只 覺得它平凡,沉悶,了無新意。佛法(尤其禪宗)教 人活在當下,不只是專注覺知眼前的事物,更重要 的是破除名相知見的執著以及把時間當作真實的 錯覺,使那代表過去的名言種子結構不再宰制我們 的思維,不再讓「我」的妄識及其他來自過去記憶 的名相概念束縛我們的心靈,這時才能徹見當下實
50
相,即真正活在無時間的當下。我們不再為過去感
到懊惱或忿怒,也不再為未來焦慮不安。「當 下」一切都是新鮮美好的,也是充滿平安和安樂 的,其秘訣就在於蕩除來自過去的觀念和記憶而洞 見此心當體即空的實相。金剛經稱為「過去心不 可得」,禪宗二祖慧可說「覓心了不可得」,都是 徹見那些帶來苦惱的觀念和情緒(總稱為「心」) 其實並無實體可得,時間亦無實體,你以為 是在「過去」發生的事,其實是當下發生,當下即 滅,唯留記憶,被我們妄執為實有。若悟此理,就不 再被過去事物的記憶所糾纏,就能安住於當下。
51
5.6一切法無自性:這是《解深密經》和世親所強調的唯識根本原理,意指吾人因語言概念之誤導而把「我」及一切事物妄認為真實且與他者分離對立,此即自性見/實體見。佛法與唯識學旨在破斥此自性見/實體見而證諸法本性空(悟本無自性/實體可得)。故「一切法無自性」是從唯識實證立場闡明空義。明乎此,則知境與識皆無自性,故可互融;真心與妄心亦無自性,故不是對立,而是一體不二的辯證關係。「無自性」的慧見能破除主客對立和物我分離的妄見,使我與眾生萬物回歸一體,眾生的問題也是我的
52
問題,多一分包容和和同理心。了解一切妄見,罪
業及貪瞋煩惱皆無自性,才能將其轉化為智慧與慈 悲。大乘佛法所說煩惱即菩提,生死即涅槃等破除 二元對立的論述,都是建立於「一切法無自性」的 根本佛理和唯識理。《心經》所說「空中無色」 不是說物質現象(色)不存在,而是在空性證悟中, 一切現象都被體證為無自性/無實體;「無眼 耳鼻舌身意」亦然。大凡佛典說「無」(如「本 來無一物」)都是指無自性(無實體), 旨在破除實 體妄執,而不是否定事物的存在性。
53
5.7唯識中道(參見本文第一節) 5.8能所二取/見相二分(暫略) 5.9三性三無性(暫略) 5.10如來藏緣起與阿賴耶緣起(暫略)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