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分享內容 現有中四至中五物理實驗的反思 新課程,新挑戰 我的新嘗試:.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分享內容 現有中四至中五物理實驗的反思 新課程,新挑戰 我的新嘗試:."—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分享內容 現有中四至中五物理實驗的反思 新課程,新挑戰 我的新嘗試:

2 現有中四至中五物理實驗的反思 現有實驗在教學上的用途 現有實驗的特質 現有實驗不足之處

3 現有實驗在教學上的用途 由實驗引入課題。如由用慣性小實驗引入牛頓第一定律 。(短,老師示範的實驗)
由實驗證明定律的實在。如斯涅耳定律,動量守恆的定律。 (長,學生親自進行的實驗) 因會考經常涉及的實驗,故不可不做,為幫助學生記憶而做實驗。

4 現有實驗的特質 取材自英國Nuffield 課程,太重學術性。 實驗書本多用填充題,不著重實驗過程(寫得太簡單),只重結論。
探究也是重新發現已被確立的定律

5 現有學生實驗不足之處 學生實驗的目的是去証實一些已被証實的定律,故沒有創意。
實驗有誤差時,定律是沒有問題的,我們只會說是老師、學生或儀器的錯。 不能訓練學生的創意或實驗設計。

6 新課程,新挑戰 鼓勵學生主動學習、多閱讀、多理解。 學生能應用物理知識去解難。 沒有指定的實驗。 只有實驗技能上的要求。
課程短了、學生用在探究的空間大了。 老師可以重新思考物理教學。

7 我面對的困難? 科學探究題,會考會考多少 ? 如何有效地在教授 ,科學探究技能,教多少次,學生學1次不熟習,但訓練科學探究的練習不多。對學生技能上的要求,不十分清楚。 如何協助學生閱讀中文科學文章。

8 傳統熱學教學 實驗太傳統 太悶、太離身 熱學教學新課程 熱傳播過程

9 熱學教學新趨勢情境教學 太陽灶研習計劃 廚房中的物理學

10 Temperature : 67.5 oC 4B gp 5

11 Temp oC

12 Datalogger Shelter

13 太陽灶的物理原理 太陽灶能量 能量散失 傳導的熱損失 對流的熱損失 輻射的熱損失 能量吸收 反射陽光能力 收集陽光的面積 爐及載水容器的顏色
如何將爐內收集的熱能傳遞到載水容器 溫室效應 其他重要事項 能量散失 傳導的熱損失 對流的熱損失 輻射的熱損失 =能量吸收 -

14 太陽灶研習計劃與 物理科新課程 太陽灶的溫度的高低(太陽灶的熱吸收及散失) 太陽灶的溫度的變化(容器的熱容) 太陽灶的功率 (水的比熱容)
在密封的膠袋中我們觀察到水蒸汽(蒸發) 製作太陽灶,尋找可能影響的溫度的因素(探究技巧訓練。)

15 太陽灶研習計劃與物理科新課程

16 第一週 (第1-2節) 溫度, 溫度計 ,攝氏溫 計算 熱和內能. (第3節)介紹『太陽灶』研究計劃 在網上尋找資料,自我學習『太陽灶』
(第4節)太陽能儲水式熱水器引入熱容量,和比熱容量 ,使用公式Q = mc(T2 -T1 )解決問題 在網上尋找資料,自我學習『太陽灶』

17 第二週(A) (第5節)量度水的比熱容 (焦耳計)水具有高比熱容量在實際應用上的重要性 在網上尋找資料,自我學習製作『太陽灶』
(第6節) 利用Q=mcT 討論『太陽灶』的穩定性 Q :吸熱 Q: 熱散失 溫度穩定 T= Q/mc =>m及 c 要大 功率是甚麼, P = Q/t 如何測量『太陽灶』的功率 P = Q/t = mcT/t 在網上尋找資料,自我學習製作『太陽灶』

18 第二週(B) 第7節 討論 水的加熱實驗 引入能量輸入,能量散失的問題及量度發熱裝置的功率。 在網上尋找資料,自我學習製作『太陽灶』
引入『太陽灶』能量輸入及散失 第8節 熱傳播過程傳導、對流和輻射 傳導 (從分子運動觀點) 由實驗引入熱傳導系數 在網上尋找資料,自我學習製作『太陽灶』 測試第一批的太陽灶,紀錄第一次的溫度。

19 第三週 第9-10節 對流 (從分子運動觀點) 輻射,熾熱物體發出紅外輻射及影響輻射發射和吸收的因素
第11節 學生利用能量傳遞的三種方式思考如何減小熱的散失的概念,從新設計及制造太陽灶 第12節 Q = mc T 在其他方面的應用 混合 、減少熱傳播的日常應用 從新設計及制造太陽灶

20 第四週 第13節 覆習 第14節 小測 第15節 總結 形態轉變 ,熔解和凝固,沸騰和凝結,熔點和沸點
第13節 覆習 第14節 小測 第15節 總結 形態轉變 ,熔解和凝固,沸騰和凝結,熔點和沸點 第16節 潛熱. 熔解比潛熱和汽化比潛熱的定義, 使用公式Q = mL 解決問題 從新設計及制造太陽灶 測試第二批的太陽灶,紀錄第二次的溫度。

21 第五週 第17節 實驗量度水的熔解比潛熱和汽化比潛熱的定義 第18節 使用公式Q = mL 解決問題(過橋米線,冰凍檸檬茶 )
第19節 蒸發 在沸點以下發生的蒸發現象,冷卻效應 ,因素,分子運動觀。 第20節 小組分享 從新設計及制造太陽灶 第18節 測試第三批的太陽灶,紀錄第三次的溫度。

22 第六週 第21節 小組分享 文章閱讀 第22節潛熱總結 溫室對農業的重要性, 和有關『溫室效應』的環保議題 第23節小測 (觀察的泠卻曲線)
議題辯論: 人類活動造成地球溫度漸升, 引致地球兩極冰冠溶解的潛在 危險, 與及對世界農業生產的影響。

23 歷年本校太陽爐的最高溫度(超過80 oC)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太陽灶研習計劃的優點 價錢平 難度不高,平均溫度40oC至60oC 熱水的手感很好,很能體會太陽能的應用。 可和生物科一研究低溫殺菌。
可和家政科研究太陽灶食譜

34 太陽灶研習計劃的限制 受天氣限制 在十一月中前完成 不能在兩堂裏完成,最小時間一小時才到達最高溫 測試時,只有小數同學能參予。會引秩序問題


Download ppt "分享內容 現有中四至中五物理實驗的反思 新課程,新挑戰 我的新嘗試:."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