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6 第6章 生产与成本.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6 第6章 生产与成本."—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6 第6章 生产与成本

2 生产与成本 6. 生产 成本 利润 6. 6.

3 总成本 边际成本 平均成本 固定成本 变动成本 外显成本 内隐成本 短期成本 长期成本 Pg 5 平均固定成本 平均变动成本
第5页 的PPT 介绍成本概念图 Pg 5

4 6.1 生产的概念 生产是指 ①厂商制造物品 ②提供各种物品与劳务 满足人类欲望的行为

5 直接成本 间接成本 外露成本 内涵成本 经济成本 成本的种类 机会成本 社会成本

6 8.1.1 成本的意义 厂商生产过程中 使用生产要素所需支付的代价 OR 使用生产要素资源的机会成本

7 外露成本和内涵成本 内涵成本 外露成本 厂商生产过程中,对使用他人的生产要素所支付的货币数额 【又称会计成本】
厂商使用自有资源从事生产所该计算却不必支出货币的成本,例如内涵地租、内涵利息内涵工资等。 【又称支出成本】 内涵成本

8 经济成本 经济学家却认为在计算成本时,必须同时包括外露成本及内涵成本。 两者合称为经济成本,又称私人成本,即个人所投入的共生产用途的成本。
会计师在计算成本时只计算外露成本(即会计成本)。 经济学家却认为在计算成本时,必须同时包括外露成本及内涵成本。 两者合称为经济成本,又称私人成本,即个人所投入的共生产用途的成本。 经济成本 = 外露成本 + 内涵成本

9 社会成本 社会成本 = 经济成本 + 外部成本 两者合称为经济成本,又称私人成本,即个人所投入的共生产用途的成本。
厂商在进行一些生产活动时对社会造成某个程度的负面影响却又无须负责的成本称为外部成本,例如环境污染,破坏自然生态环境等。 社会成本:一个社会里的所有经济活动对整个社会所产生的成本,它包括经济成本和外部成本。 两者合称为经济成本,又称私人成本,即个人所投入的共生产用途的成本。 第10章 会介绍 外部成本的概念 社会成本 = 经济成本 + 外部成本

10 机会成本 我们做出一个选择时所必须牺 牲的另一个选择的价值。  

11   机会成本的计算 经济学上的 成本概念 会计学上的 成本概念 总收益 总收益 机会成本 经济利润 会计利润 内涵成本 外露成本

12 公式 会计利润 =总收益 – 会计成本(外露成本) 经济利润=总收益 – 经济成本 =总收入–会计成本–内涵成本 = 会计利润 – 内涵成本

13 利润 公式:利润=总收益总成本 生产要素价格 物品价格 产量 决定总收益 决定总成本 总收益 总成本 利润

14 6.2 生产理论 在一定的生产技术水平下,产出量的 大小决定于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假设只有劳动和资本要素,其生产函数: Q = f (L,K)
6.2 生产理论 在一定的生产技术水平下,产出量的 大小决定于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假设只有劳动和资本要素,其生产函数: 物品的产出量是生产要素投入量的函数 。 Q = f (L,K) Q= 物品的产出量 (产量) L=劳动 , K=资本

15 6.2.1 短期与长期 (Short Run & Long Run)
6.3 成本分析 6.2.1 短期与长期 (Short Run & Long Run) 短期 长期 一段较长的未来时间里,所使用的生产要素 数量都可改变。 长期是指无固定成本。

16 平均产量 (Average Product, AP)
总产量 (Total Product, TP) 又称实物产量。 在生产技术不变与固定生产要素下,投入不同数量的变动 生产要素后所得到的产出量的总和。 平均产量 (Average Product, AP) 又称平均实物生产量。 在生产技术不变与固定生产要素下,生产者使用一定量的某项生产要素,平均每单位该项生产要素所能生产的物品数量。 如:2名劳工可生产300kg的米, 平均每名劳工的产量为150kg。 TP APL = L

17 边际产量 (Marginal Product, MP)
又称边际实物生产量。 其他情况不变下,只变动某项生产要素的数量, 则此项生产要素每增加1单位后,引起总产量的 变化量。 增用多1名劳工后的总产量的变化量。 如:1名劳工可生产100kg米, 名劳工可生产300kg米。 第2名劳工的贡献是200kg。 TP MPL = L

18 产量曲线图

19 稻米生产者的产量表 劳动力 (人数) L 总产量 (公斤) TP 平均产量 AP= TP/L 边际产量 MP= TP/ L - 1 40 2
- 1 40 2 90 45 3 165 55 4 232 58 5 275 6 300 50 7 42.85 8 280 35 9 250 27.77 40 50 75 67 43 25 -20 -30

20 6.3 成本分析 6.3.1 短期成本 短期而言,厂商无法调整固定成产要 素的成本支出,称之为总固定成本。 短期内可变动的支出称为总变动成本。 6.3.2 长期成本 长期而言,厂商对所有的生产要素 进行调整,所有的支出都属于总变动 成本

21 固定成本 FC 变动成本 VC 平均总成本 ATC 总成本 TC 短期成本 边际成本 MC 平均固定成本 AFC 平均变动成本 AVC

22 短期成本: 成本函数:TC= f(Q), Q—产量 TC=TFC+TVC TFC——常数 TVC= f(Q)
AFC = TFC / Q AVC = TVC/ Q ATC= TC/Q= TFC / Q+TVC/ Q MC=TC/  Q 或MC= dTC/dQ

23 固定成本(Fixed Costs, FC) 在短期间不直接随产量的增减而变动的成本(即生产1单位物品和生产100单位物品的固定成本是相同的)。 固定成本是厂商付给生产要素间接参与生产活动的费用,它是间接成本。 固定成本的总和为总固定成本(Total Fixed Cost, TFC)

24 变动成本(Variable Costs, VC)
在生产过程中直接随产量的增减而变动的成本。 当产量为零时,变动成本为零; 当产量增加时,变动成本随着增加。 是一种直接成本。 变动成本的总和为总变动成本 (Total Variable Cost, TVC)。

25 总成本(Total Cost, TC) 包括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两部分。 当产量为零时,总成本并不为零。 TC = TFC + TVC

26 平均固定成本(Average Fixed Cost, AFC) 产商在生产一定数量的物品后,平均每一单位产品所包括的总固定成本数额。
指将总固定成本除以总产量所得到的商数。 产商在生产一定数量的物品后,平均每一单位产品所包括的总固定成本数额。 AFC = TFC / Q

27 平均变动成本(Average Variable Cost, AVC) 厂商在生产一定数量的物品后,平均每一单位物品所包括的总变动成本数额。
指将总变动成本除以总产量所得到的商数。 厂商在生产一定数量的物品后,平均每一单位物品所包括的总变动成本数额。 AVC = TVC / Q

28 平均总成本(Average Total Cost, ATC)
指将总成本除以总产量所得到的商数。 每一单位物品的生产成本,也成为单位成本。 也称平均成本(Average Cost , AC) AC = TC / Q AC = TFC / Q + TVC / Q AC = AFC + AVC

29 边际成本(Marginal Cost , MC)
指每增加生产一单位物品时,总成本的增加额。 假设厂商生产10单位物品的总成本是RM20,若生产多一单位物品,总成本增至RM23,则生产这额外一单位物品的边际成本是RM3。 MC = △TC / △Q

30 表1:总成本: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 (1) (2) (3) (4) 产量 q 固定成本 FC(美元) 可变成本 VC(美元) 总成本
TC(美元) 55 1 30 85 2 110 3 75 130 4 105 160 5 155 210 6 225 280

31 总成本、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图 如图,总成本曲线是一条蓝色的随产量而上升的曲线。 固定成本根据定义是一条水平线。
可变成本等于总成本减去固定成本,就是图中虚线所表示的曲线。 TC 可变成本 VC FC 产量 固定成本

32 成本 (RM) TC TVC TFC 产量 (单位) 1 2 3 4 5 6 7 固定成本,变动成本,总成本曲线

33 总成本和边际成本图 经验研究表明,边际成本曲线往往是一条U形线。 TC MC 200 TC 100 MC 30 1 2 3 4 5 q
MC TC MC 30 q q

34 边际成本 Definition of marginal cost
边际成本(marginal cost,MC)表示 增加1单位产出的额外的或增加的成本。 例子(1) 如对一架有空座位的飞机来讲,增加一个旅客的边际成本仅仅是一盒便餐;边际成本可以是较低的。 例子(2) 在炎热的夏天,供电系统为了提供足够的电,可能不得不动用效率很低、成本很高的老发电机,这样,增加的电力的边际成本就会很高。

35 平均成本与边际成本图 成本 MC AC AVC AFC 0 产量
当边际成本可以高于或低于平均成本。但在平均成本的最低点,平均成本等于边际成本。 当MC<AC,增加产量将使平均成本下降, 当MC>AC,增加产量将使平均成本升高,因此,在平均成本曲线的底部,MC=AC=AC的最小值。 成本 MC AC AVC AFC 产量

36 收益递减和U形成本曲线 在短期,当像资本那样的要素固定不变时,可变要素一般表现为开始阶段的收益递增和随后出现的收益递减。与之相应的成本曲线表现为开始阶段的边际成本递减和自收益递减发生之后的边际成本递增。 边际成本先递减后递增 边际成本 劳动的边际产品 收益先递增后递减 产量 劳动

37 长期平均成本 [Long-Run Average Cost, LAC]
长期平均成本曲线 SAC1 SAC2 SAC3 C1 C2 C3 Q1 Q´1 Q2 Q´2 Q3 Q

38 厂商在确定生产数量后,就必须选择 成本最低的生产规模从事生产。 假设厂商有三个生产规模,一个规模相当于 一个短期,每个短期都有平均成本曲线
在长期,厂商有充分的时间可以增建更多的 厂房及增添更多生产设备以扩大生产规模。 成本 SRAC3 SRAC1 SRAC2 I D F G 产量增至OT,厂商选择SRAC2规模,因为平均成本为KT,如果选择SRAC1,则平均成本为FT。 既定产量时OR,厂商可选择SRAC1或SRAC2规模。 若求成本最低,就必需取SRAC1,因采用这规模的平均成本为AR,如选择SRAC2需付出DR的平均成本。 H E 采用SRAC2的规模生产OR产量,造成平均成本上升的原因是机器或厂房设备没有被充分利用。 产量增至OS,这时选择SRAC1或SRAC2都一样,因两者的平均成本皆为ES。 A C 若厂商把产量增至OW,应选择SRAC3较妥当。 M L K B点是所有长期平均成本的最低点。 B 若既定产量是OU,选择SRAC2为宜。 产量 R S T U V W

39 短期成本与长期成本结构的关系 C SAC1 SAC7 LAC SAC2 SAC6 SAC3 SAC4 SAC5 Q Q1

40 它是一条把所有短期平均成本曲线包起来的线,因此又称为包络曲线。
是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包络曲线 是由无数条短期平均成本曲线构成的。 它是一条把所有短期平均成本曲线包起来的线,因此又称为包络曲线。

41 是短期平均成本 曲线的包络曲线 是厂商的计划曲线 呈“U”字形 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特征 最适度生产规模 长期平均成本 曲线的移动

42 生产三阶段 a b c 产量 MP达最高点, TP增加速度开始缓慢 MP>AP, AP呈递增现象 MP=AP, AP达最高点
劳动力 MP 第一阶段 第二阶段 第三阶段

43 皆成同比例变动时,所产生的产量变化称为规模报酬。
6.3.4 生产规模 规模报酬 当厂商改变生产规模,所有生产要素使用量 皆成同比例变动时,所产生的产量变化称为规模报酬。 规模报酬递增 厂商调整生产要 素投入量后,引 起产量超比例 增加 规模报酬不变 产量增加的幅度 等于规模增加的 幅度 规模报酬递减 产量增加的百分 率比生产要素增 加的百分率小

44 规模经济 (Economies of Scale) 厂商在大规模生产下因平均成本降低而取得的经济效益。
内部规模经济 外部规模经济 技术上 的经济 金融上 的经济 市场上 的经济 管理及行政上的经济 研究与发展上的经济

45 规模不经济 (Diseconomies of Scale)
物品的平均成本将随生产规模的扩大而上升 规模报酬的递减是规模不经济的成果 内部规模不经济 外部规模不经济 行政上 的不经济 市场上 的不经济

46 (a)某个工厂增加产出,大量生产物品, 那么该物品的平均固定成本一定下降。
巩固练习 1.试判断对或错,并说明之 (a)某个工厂增加产出,大量生产物品, 那么该物品的平均固定成本一定下降。 (b) 当成产量增加后,总成本会增加, 所以平均成本一定会增加。 2. 试判断下列哪一项为规模经济和规模不经济。 (a)生产部不断扩展,官僚化管理。 (b)向银行贷款,向外不断投资发展 公司规模,并进行多层次的 重组和精细的分工。 (c)利用废水和废料处理, 再循环使用,提高使用率。

47 鸣谢 PPT制作小组 古晋4中 沙巴崇正中学


Download ppt "6 第6章 生产与成本."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