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成才之路·化学 人教版 · 必修1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成才之路·化学 人教版 · 必修1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成才之路·化学 人教版 · 必修1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2 第二章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1.1.1 集合的概念

3 第二章 章末复习提升 1.1.1 集合的概念

4 知识网络·宏观掌控 专题突破·纵引横连

5 知识网络·宏观掌控

6 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7

8 专题突破·纵引横连

9 分类法及其在化学学习中的应用 ●专题归纳 运用分类方法不仅能使有关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知识系统化,而且有利于发现物质及其变化的规律,对进一步研究物质的性质起指导作用。 1.物质的分类 (1)物质的分类依据多种多样,分类依据不同,物质所属的类别也就不同。 如NaNO3属于纯净物、化合物、电解质,按照金属阳离子分类属于钠盐,按阴离子分类属于硝酸盐。

10 (2)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 ①树状分类法中所涉及类别之间既有并列关系,也有从属(包含)关系。 ②交叉分类法所涉及的不同类别之间是并列与交叉关系,它们之间不能相互包含。 (3)有关物质分类的试题,可以记忆几个特殊的物质,用特例证明法快速解题。

11 2.分类方法的应用 (1)用分类法判断或预测物质的性质。 例如锌和铁都是金属单质,已知它们均能跟某些非金属单质反应、跟某些酸反应、跟某些盐反应等。又知铝也是金属单质,则铝也应具有锌、铁等金属单质的一般性质。 (2)用分类法寻找具有相同或相似性质的物质。 例如盐酸(HCl)、硫酸(H2SO4)都是酸,具有酸的通性。在①磷酸(H3PO4)、②氢氧化镁Mg(OH)2、③氧化钙(CaO)、④氯气(Cl2)、⑤氢溴酸(HBr)中具有酸的通性的是①⑤。

12 (3)应用分类法对物质进行鉴别。 例如选择化学试剂鉴别稀硫酸、稀盐酸、NaOH、BaCl2、KNO3、Ca(OH)2六种溶液时,可先按酸、碱性的差异利用石蕊试液将它们分为三类,然后再分组鉴别。 ①能使石蕊试液变红(显酸性)的是稀硫酸、稀盐酸。 ②能使石蕊试液变蓝(显碱性)的是NaOH溶液、Ca(OH)2溶液。 ③遇石蕊试液无明显现象(显中性)的是BaCl2溶液、KNO3溶液。

13 (2014·经典习题选萃)如图表示的一些物质或概念间的从属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
●例题分析 (2014·经典习题选萃)如图表示的一些物质或概念间的从属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 X Y Z A 氧化物 化合物 纯净物 B 胶体 分散系 混合物 C 酸性氧化物 碱性氧化物 D 离子化合物 电解质

14 【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Z包含Y,Y包含X。A项,纯净物可以分为单质和化合物,化合物又可以分为酸、碱、盐、氧化物等,符合上述包含关系;B项,分散系是一种混合物,它可以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符合上述包含关系,C项,氧化物从性质上可以分为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等,碱性氧化物和酸性氧化物属于并列关系,不完全符合上述包含关系;D项,化合物可以分为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离子化合物一定是电解质,符合上述包含关系。 【答案】 C

15 (2014·试题调研)某化学兴趣小组欲研究H2SO4、BaCl2、Na2CO3、NaCl、NaOH的性质,对于如何研究,他们设计了两种研究方案;方案Ⅰ:将它们按照酸、碱、盐分类,然后分别溶于水得到溶液,进行实验; 方案Ⅱ:将它们按照钠盐和其他化合物分类,然后分别溶于水得到溶液,进行实验。 (1)根据方案Ⅰ进行分类时,某同学发现Na2CO3溶液也显碱性,于是将Na2CO3与NaOH都划分为碱类,是否合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 (2)请写出方案Ⅱ两组物质间任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兴趣小组中的一位同学认为,还可以根据是否含有钠元素将上述五种物质分为Na2CO3、NaCl、NaOH和H2SO4、BaCl2两类。在用H2SO4鉴别三种含钠元素的物质时,Na2CO3很容易得到了区分,但鉴别NaCl和NaOH时却陷入了困境,你能帮忙解决这一难题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

18 (3)可在两支试管中分别加入等量的H2SO4溶液,再分别加入稍过量的两种未知物质的溶液,由于加NaCl溶液的试管中硫酸不参与反应,再加Na2CO3溶液会产生CO2气体;而加NaOH溶液的试管中的H2SO4已经被完全反应,再加Na2CO3溶液不会产生CO2气体。

19

20 离子反应与离子方程式 ●专题归纳 1.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及正误判断 (1)离子方程式书写步骤速记口诀: 要写离子方程式,先写化学方程式; 单质沉淀气弱质,仍然保留化学式; 可溶可离电解质,离子符号来表示; 消去相同的离子,检查守恒就完事。

21

22

23 2.离子共存问题——“反应即不共存” (1)因发生复分解反应不共存。 ①有气体产生:气体又有酸性气体和碱性气体两种,具体表现为易挥发弱酸的酸根与H+不能大量共存;铵盐与强碱不能大量共存。 ②有沉淀生成:这里的沉淀主要是指难溶性的盐。 ③有弱电解质(如水、弱酸、弱碱等)生成;酸中的盐酸、硫酸和硝酸是强电解质,其他的酸均为弱电解质;碱中的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氢氧化钙、氢氧化钡是强电解质,其他的碱均认为是弱电解质。

24

25

26

27

28

29 ●例题分析

30

31 【答案】 D

32 【点拨】 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一般考查常见的离子反应,其正误判定要做到四看:
(1)看守恒:是否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和电荷守恒定律。 (2)看拆分:难溶物质和气体、氧化物、单质、难电离物质(如H2O等)都写化学式,可溶性完全电离物质拆分为离子形式。 (3)看符号:可逆反应符号等是否标示准确。 (4)看条件:温度、过量等条件能否影响反应。

33

34 【答案】 C

35 氧化还原反应 ●专题归纳 1.氧化还原反应各概念之间的关系

36 还原性:还原剂>还原产物; 氧化性:氧化剂>氧化产物。 2.电子得失守恒原理及应用 (1)电子得失守恒。 氧化剂得电子总数与还原剂失电子总数相等。 (2)利用得失电子守恒原理解决有关计算问题。 利用守恒思想,可以抛开繁琐的反应过程,不必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从而更快、更便捷地解决有关问题。计算步骤为:

37 ①首先找出氧化剂、还原剂及其物质的量以及每摩尔氧化剂、还原剂得失电子的物质的量。
②然后根据电子守恒列出等式进行计算,即: 氧化剂的物质的量×每摩尔氧化剂得电子数=还原剂的物质的量×每摩尔还原剂失电子数。

38

39

40

41

42 5.氧化还原反应理论在离子反应中的应用 离子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是依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对化学反应进行分类得到的。有些化学反应既属于离子反应又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所以该类反应既符合离子反应的规律,又符合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 (1)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书写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时,要首先考虑电子转移守恒,同时还要考虑电荷守恒、质量守恒。如对于反应mFe2++O2+xH+===nFe3++yH2O:

43

44

45

46 ●例题分析

47 【答案】 D

48

49

50

51 守恒法在化学学习中的应用 ●专题归纳 任何化学反应过程中都存在着某些守恒关系,如质量守恒、原子守恒、得失电子守恒等,所谓“守恒法”解题就是以某种守恒作为依据,寻找物质或元素间的等量关系来解题的基本思路。其特点是可以避开某些繁琐的中间过程,避免书写复杂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提高解题速度和准确度。

52

53

54 ●例题分析

55 【答案】 A

56 (2014·试题调研)某露置的苛性钾经分析含水:7. 62%(质量分数,下同)、K2CO3:2. 38%、KOH:90. 00%。取此样品1
(2014·试题调研)某露置的苛性钾经分析含水:7.62%(质量分数,下同)、K2CO3:2.38%、KOH:90.00%。取此样品1.00 g放入46.00 mL 1.00 mol·L-1的HCl(aq)中,过量的HCl可用1.070 mol·L-1KOH(aq)中和至中性,蒸发中和后的溶液可得固体________g。

57 【解析】 本题所涉及的反应较多,如果按照常规解法写出方程式一一进行计算,将会很复杂,但如果能从质量守恒的微观角度——原子守恒出发将较简单,根据Cl原子守恒得:
n(KCl)=n(HCl)=1.00 mol·L-1× L=4.60×10-2 mol,m(KCl)易求。 【答案】 3.43

58

59

60


Download ppt "成才之路·化学 人教版 · 必修1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