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子題 四: 以批判教育學理論為基礎之 公民行動教育:以教育部顧問室98[2]優通課程「媒介與社會」為例
子題 四: 以批判教育學理論為基礎之 公民行動教育:以教育部顧問室98[2]優通課程「媒介與社會」為例 提 報 人:王慧蘭(南華大學傳播學系助理教授)
2
報告大綱 批判教育學理論 教學策略之運用 教學成效與檢討 結論與建議
3
批判教育學理論背景 美國進步主義的傳統(John Dewey, Myles Horton,
Herbert Kohl, Maxine Green, Ivan Illich) 巴西文化識能計畫(Paul Freire, Augusto Boal) 霸權與權力論述(Antonio Gramsci and Michel Foucault) 法蘭克福學派的批判理論(Max Horheimer, Theodor Adorno, Walter Benjamin, Leo Lowenthal, Eric Fromm, Herbert Marcuse, Jurgen Habermas) 後現代主義 後殖民主義 文化研究與女性主義
4
批判教育學論述核心 如何使受壓迫者 參與 開展 解放 的教育學?
5
教育哲學 釋放與賦權 自省與對話 知識如何與權力建構與連結
6
賦權取向的媒體素養教育
7
媒體素養教育核心面向 瞭解媒體訊息內容與符號特質 思辨媒體再現 反思閱聽人的意義 分析媒體組織 實踐媒體近用
8
公共新聞學(Public/Civil Journalism)
喚醒大眾對公民身分的覺醒 一股自我解構(deconstruct)與重構(reconstruct)的能量 涵養公民對公共事務的關懷與行動能力 (陳澤美,2007)
10
教學目標 認識自己與所在的媒体/在地環境 界定自己/在地/社會/媒體問題 願意 相信且有能力用行動來改變現狀
11
教學策略運用 提問式教學(Posing questions) 對話式教學(Interaction and dialogue)
融入學生生活經驗(Life experience) 改變與行動(Change and action)
12
教學策略運用- 提問式教學(Posing questions)
EX戶外教學單元 Q:這條糯米橋/八掌溪/阿里山道路對誰重要?修復工作是誰應該要負責?為什麼還沒有修復?可以跟誰反映這個問題?誰該關心這個議題? 所以你該列出什麼採訪問題?找誰採訪回答這些問題?你的立場看法又是什麼? 你為什麼要關心這個議題?它跟你有什麼關係?
14
教學策略運用- 提問式教學(Posing questions) -學習自我主體性
在教師的提問過程中成為自己知識的架構者,學習自我主體性的重要性。認識自己、認識環境、學習界定問題、相信自己有改變現狀的能力,贏回自己的權力,然後說自己的話,去命名這個世界(Freier, 2003)。
15
教學策略運用-對話式教學(Interaction and dialogue)
“dialogical thinking is the core of critical thinking”(Paul,1990) EX “討論議題” Q:這太離譜了到現在還沒完工?該怎麼辦? S1:應該要問誰? S2:我查到的資料是嘉義縣第五河川局 S3:像這種問題我不相信他們會理我們 S4:我們是學生太渺小 他們不會理我們 S1: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只要跟我沒關係 S3:為什麼老師教我們要批判 不批判不好嗎?...
17
教學策略運用-對話式教學(Interaction and dialogue)
完工對誰重要?為什麼你要發聲跟行動? A跟B共同實行-挑戰 觀點 意見 批判 批判性思考 行 動
18
教學策略運用-融入學生生活經驗(Life experience)
規劃實際能夠參與在議題發生現場的教學 讓學生透過實際情境的感受 並透過具體行動對於現況進行體驗及介入 產生同理心---意識的覺醒
20
教學策略運用-改變與行動(Change and action)- 「學生即公民新聞記者學習階段」
自行設定議題-議題 、小組設定、個人設定 自行擬訂計畫- 規劃報導與呈現的策略、構思採訪、採訪人物或書寫拍攝計畫 製作過程反思-在製作過程中逐步反思觀察形成意義 初稿書寫-依據電視新聞專題倒三角形結構及段落安排 同儕互評-同儕相互回饋及討論 近用媒體 PO上自己作品 youtube Facebook 公民新聞平台
27
2010/02/22 2010/04/02 2010/05/16
28
教學成效與檢討 (以下資料由期末問卷調查分析以學生反應為主)
1.學生反應對於做中學、互動性高、課程內容豐富多元等感到非常有趣學生反應對於做中學、互動性高、課程內容豐富多元等感到非常有趣 此帶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問題意識,甚至產生同理心的社會關懷 2.以期末作業「八八風災後吳鳳橋附近居民現況?」為題的影片製作這組同學作品而言,焦點聚焦在當地居民對於重建時間的漫長感到無奈,藉以凸顯公部門作業問題 3.揭發議題到報導方向的掌握,可以很清楚感受到學生議題批判的能力、認識社會公民角色的權力與義務甚至新聞稿的撰寫與影音製作的技能都有明顯的進步。 4.影片上傳到校內網路電視、公共電視公民新聞網甚至在社區舉辦影片播放分享會,以及在網路上針對製作的影片有後續的討論,都成了學生發揮行動力、近用媒體的最佳證明
29
5.教室基本上是不平等權利關係 對話式教學議題容易由教師主導
6. 習慣的緘默文化 易造成批判觀點意見難以呈現 7. 事不關己 對週遭事物的漠不關心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態 影響批判行 動力 8. 知識本身必須具基礎 對話式教學才能進行。 9. 做不做得到 影響該不該做及意願
30
延伸問題 後續如何將批判的態度與行動延續課程成為學生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
課程行動的意義本身是否真是學生批判意識的真正延伸?還是只是因為課程的要求使然? 如何結合批判意識與延續公民行動成為一體?甚至成為生活中的一部份?
31
結論與建議-媒體素養公民行動教育 加強認同與理解 同理心的培養 批判意識與行動力應為媒體素養教育的重項
建立該做的觀念 從個人生活經驗中的不平等不公義開始 延續生活中的批判態度與行動 沒有限制的行動 溝通與表達能力的素養 參與文本製作的能力與意願 專業分工媒體素養教師的培養
32
請評論專家建議與指正 謝謝!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