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 新課綱之素養導向教學 新北市中平國中 賈生玲 106.04.07.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 新課綱之素養導向教學 新北市中平國中 賈生玲 106.04.07."—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 新課綱之素養導向教學 新北市中平國中 賈生玲

2 總綱規範、引導學校課程教學的發展與實施; 重要的是,要能照顧每一位學生的學習。
圖片來源:介壽國中、維基百科、華南國小

3 國民中學及國民小學課程規劃 生活課程 (6) 第一階段生活課程之涵蓋增加綜合活動,特別加底色以凸顯。

4 資料來源: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發展指引

5 領域科目彈性組合舉例 七上 七下 八上 八下 九上 九下 歷史 2 1 地理 公民與社會 3 七上 七下 八上 八下 九上 九下 音樂 2
地理 公民與社會 3 七上 七下 八上 八下 九上 九下 音樂 2 1 視覺 藝術 表演

6 九年一貫課綱及107總綱之課程比較 ※學習總節數不變 九年一貫 十二年國教 課程理念 能力導向 素養導向 課 程 架 構 七大領域
「自然與生活科技」合一 節數採彈性比例制 彈性學習「節數」,其使用無明確規範 重大議題設置課綱 低年級「生活課程」與「綜合活動」分設 各領域學習階段劃分不一 八大領域 分為「自然科學」及「科技」領域 節數採固定制 彈性學習「課程」,其使用有明確規範 重大議題融入各領域 低年級「綜合活動」融入「生活課程」 各領域學習階段統一劃分 增設「新住民語文」

7 新課綱強調 國中小學校本位課程的發展 從學校願景與教育目標出發
新課綱強調 國中小學校本位課程的發展 從學校願景與教育目標出發 主要 項目 課程 類型 教育 階段 部定課程 可混齡、班群學習 鼓勵跨領域統整 課程的彈性組合 減少每週學習科目數 適性分組學習 鼓勵協同教學 1.主題/專題/議題探究課程 八大領域 校訂課程: 彈性學習 國民中小學 校訂課程 訂有四類課程來引導學 校規劃 鼓勵跨領域探究及自主學習 促進適性學習的發展 活化領域學習兼顧拔尖與扶弱 部定課程: 領域學習 2.社團活動與技藝課程 3.特殊需求領域課程 4.其他類課程

8 學校本位課程發展重點 學校願景學生圖像 整體課程計畫 重點課程發展 素養導向教學 校師生成為更好的自己

9 領域/科目亦需要跨越疆界 領域學習課程 領域/科目 領域/科目 彈性學習課程 統整性主題/專題/議題探究 社團活動與技藝課程 其他類課程

10 跨領域統整課程,佔領域學習課程總節數 國民中學 29節之1/5, 至多5節/週 藝術 1節 自然科學 大自然的律動 4節/週

11 嘉義市民生國中  新竹光武國中 圖片來源: 開平餐飲學校 新課綱的重要內涵

12 十二年國教課綱的理念與目標 自發 互動 共好 「成就每一個孩子—適性揚才、終身學習」 願 景 理念 目標 啟發生命潛能 陶養生活知能
促進生涯發展 涵育公民責任 12

13 學校實施轉化新課綱的黃金三角 多元適性 連貫統整 素養導向 彈性活力 配套整合 適性揚才 終身學習 一、素養導向
課程以核心素養為連貫統整的主軸,秉持全人教育的理念,透過與生活情境的結合,學生能夠理解所學,進而整合和運用所學,解決問題、推陳出新,成為與時俱進的終身學習者。 (一)核心素養彰顯以學習者為主體的理念,包含「自主行動」、「溝通互動」及「社會參與」三大面向的全人發展,需兼顧並統整認知、情意與技能的學習。 (二)各領域/科目需兼重核心素養與分殊能力,核心素養主要用以引導一般課程的發展,各階段領域/科目應依其特性,適切地統整並融入課程內涵中。 (三)核心素養要適切地統整並融入課程內涵中,係經由總綱之「核心素養」、「各教育階段之核心素養」、「各領域/科目之核心素養」及「學習重點」間的雙向轉化而來,並需兼顧學習歷程與學習內容。 (四)核心素養的提升有待教材發展、教師教學、學生學習、學習評量、行政支援等各層面的配合。 二、連貫統整 課程綱要研修應將國小、國中、高級中等學校三階段作整體與系統的考量,強化階段間的縱向連貫及領域/科目/群科課程間的橫向統整。 (一)總綱以十二年連貫方式進行研修,但需顧及不同教育階段及不同學校類型的差異,原則上可分為普通教育(含國小、國中、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技術型及綜合型高級中等教育,以及特殊類型教育等三種總綱。 (二)領域/科目/群科課程的規劃,宜有十二年連貫的清晰脈絡,以避免名稱、內涵上的混淆。 (三)依據各教育階段性質及現場實務,合理分配各領域/科目/群科課程的學習節數或學分數。 (四)各領域/科目學習階段的劃分宜有一致性。 (五)重大議題或新興議題,應整合融入相關領域/科目/群科課程或彈性學習節數實施,並加以落實。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課程發展應考量其多元智能、興趣和性向等不同特質,激發其學習動機,促進其適性揚才。 三、多元適性 (一)依據學生身心發展與學習需求,適時進行課程分化或必要的課程分級。 (二)課程發展應考量特殊需求學生的特質,提供充實性、補救性或功能性課程及課程調整的彈性。 (三)課程規劃以「漸進分化」為原則,強調共同、試探、分化、專精的精神,輔以生涯發展,並提供專題、實作或探索等自主學習課程,讓學生了解並發展自己的興趣與性向。 (五)普通型高級中等學校應減少必修課程,提供多元的選修課程。 (四)高級中等教育階段應兼顧共同核心課程的強化與彈性分流的需求,以利基本知能之奠定及生涯發展之規劃。 (六)技術型高級中等學校課程發展應朝向務實致用,適切規劃專業科目及實習科目。 (七)綜合型高級中等學校應提供學術導向及專業導向課程,並輔導學生適性發展。 (八)單科型高級中等學校應強化特定領域科目的課程安排,提供學生繼續發展其潛能。 課程綱要必須具備調整改變的彈性,兼顧教師、學校、家長及地方的需求和參與,且能夠連結社區力量及社會資源,發揮教學的活力。 四、彈性活力 (一)持續落實與推動學校本位課程,鼓勵學校及教師結合社會資源以充實課程、活化教學。 (二)保留國中小的彈性學習節數,並提供參考原則,以利其發揮正面效果。 (三)增加學校課程安排的彈性,並落實高級中等教育階段的學年學分制。 (五)鼓勵中小學的實驗辦學、民間參與,並強化高級中等學校與大學、產業的攜手協作。 (四)明確劃分中央、地方及學校的課程權責,三者既分工又協作。 (六)以學生為學習主體,並考量與社區特色結合,加強師生互動及親師合作。 五、配套整合 配套措施的規劃係為落實課程綱要的施行,以促進學生學習及維護學生學習權作為目的。配套措施應基於自發、互動、共好之理念,並持續以學生學習為焦點而進行對話與協作。 (二)強化支持系統: (一)建構協作平台:透過課程研發、課程教學輔導、師資培育及學習評量等系統之協作平台,整合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教學之推展與實施。 1.中央層級:爭取社會大眾對課程改革的理解與認同、健全課程教學的輔導與支持體系、優化師資培育與教師專業發展(含在職進修)、修訂相關法規、挹注經費支援課程試行、鼓勵教材教法研發、完善教學與學習支援平台、持續建置學生學習成就資料庫、建置國家課程永續發展的機制與配套等。 2.地方層級:強化地方層級課程教學的輔導與支持網絡、充實圖書儀器與空間設備、協助學校課務運作與教學正常化、推動地方課程特色發展與評鑑等。 3.學校層級:強化課程研究發展的組織與運作、落實課程評鑑、發展教師專業學習社群、健全教學輔導制度、推動有效教學策略與學習策略,研發有助學習的多元媒材,強化多元學習評量,以及實施充實與補救的適性教學。 (三)完善整體配套: 1.配合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之推動,重新檢視與修訂課程綱要實施之相關法令規章。 2.配合課程綱要的研修與實施各階段,強化課程的溝通與傳播推展。 4.課程綱要實施期程應整體考量課程試行、教材發展、教學轉化、學習評量及教學資源等,並以學生順利銜接不同學習階段或轉銜不同類型學校為原則。 3.除正式課程外,應包括非正式課程與潛在課程等層面的改革。 5.配合課程綱要研修,同步調整師資培育與教師專業發展(含在職進修),以及大學與技專校院招生方式、考試命題等。

14 以「素養」為核心來思考國民教育課程的發展,以求兼顧學習者的自我實現及社會的優質發展,日益受到國際組織及國內的重視。--國際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2003 學會求知 學會做事 學會共處 學會自處 學會改變 歐盟(EU)-2005 母語溝通 外語溝通 數學與基本科技素養 數位素養 學習如何學習 人際及跨文化與社會和公民素養 創業家精神 文化表達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2005 自律自主的行動 互動的運用工具溝通 與異質性團體互動

15 以「素養」為核心來思考國民教育課程的發展,以求兼顧學習者的自我實現及社會的優質發展,日益受到國際組織及國內的重視。--臺灣
洪裕宏等(2005-7),國科會,「界定與選擇國民核心素養:概念參考架構與理論基礎研究」整合型專題計畫。 柯華葳等(2005),教育部,「18歲學生應具備基本能力研究」 陳伯璋、張新仁、蔡清田及潘慧玲(2007),國科會,以洪裕宏等研究為基礎,將國民核心素養之理念與架構運用於教育研究領域中。 蔡清田、林永豐等(2011-3)國教院,核心素養相關研究及撰寫「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體系發展指引」。 經過教育部課審會通過,確定以「核心素養」做為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課程發展的主軸。

16 世界經濟論壇預測 面對第四次工業革命所需的主要能力

17 OECD:邁向2030年的教育架構 資料來源:

18 「核心素養」是指一個人為適應現在生活及面對未來挑戰,所應具備的知識、能力與態度。「核心素養」強調學習不宜以學科知識及技能為限,而應關注學習與生活的結合,透過實踐力行而彰顯學習者的全人發展。
以人為本的終身學習者 社會參與 溝通互動 自主行動

19 總綱核心素養的三面九項內涵 終身 學習者 自主行動 會 社 參 與 溝 通 互 動 生 活 情 境 生 活 情 境 系統思考 與解決問題
規劃執行 與創新應變 身心素養 與自我溝通 符號運用 與溝通表達 科技資訊 與媒體素養 藝術涵養 與美感素養 多元文化 與國際理解 人際關係 與團隊合作 道德實踐 與公民意識 生 活 情 境 核心素養的滾動圓輪意象

20 「素養」和「能力」的關係 課綱研修具有延續性,亦需與時俱進。 「素養」就似「能力」的升級進化版; 「素養」豐富與落實「能力」的內涵。 落實
拓展了學習主體、情意態度、情境學習、學習策略、整合活用等層面 落實 透過總綱核心素養、領綱學習重點的設計以及配套措施等規劃,落實於課程及教學中。

21 從總綱到領綱:核心素養的轉化

22 領綱的「學習重點」 學習表現 行、態度、後設認知 學習內容 Learning?

23 覺察省思 態度

24 素養導向教學的四大原則 參照各領域/科目之核心素養、學習重點 整合知識、技能與態度 情境化、脈絡化的學習 學習歷程、方法及策略
實踐力行的表現

25 素養導向教學的基本成分 以學生為學習主體的教學 學生採取行動並能進行反思 學生是自主的學習者 教師是引導者與協助者 脈絡化的學習情境 學生有
教師交付或學生 自訂的 工作任務 學生有 使用方法 及策略 的機會 學生採取行動並能進行反思 以學生為學習主體的教學 --引用自吳璧純生活課程

26 落實素養導向教學需做系統思維 課綱 教科用書 上游 課程 教學 中游 評量 考招 下游

27 國教院備有總綱導讀、宣導影片、專書、案例等資料,可供下載

28 國教院編有素養導向教學模組、領域/科目課程手冊,
可供素養導向教學及評量的參考

29 各領綱草案下載

30

31 Thanks 感謝聆聽 敬請指教


Download ppt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 新課綱之素養導向教學 新北市中平國中 賈生玲 106.04.07."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