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Chapter 3 数据链路层.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Chapter 3 数据链路层."—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Chapter 3 数据链路层

2 主要功能 数据帧可靠传输: 信道访问 相关协议
成帧:在发送方,在数据前面加上头标和尾部,封装成数据帧,头标一般包含地址和控制信息,而尾部则用于差错校验,然后顺序地传输这些数据帧 流量控制:如何避免一个快速的发送方淹没掉一个慢速的接收方 信道访问 如何寻址以及控制对共享信道的访问,为此在数据链路层引入了一个特殊的子层,即媒介访问控制子层 相关协议 HLDCP(High Level Data Control Procedure) PPP(Point to Point Protocol) 应用层 传输层 网络层 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

3 Chapter 3 数据链路层 3.1数据链路层的功能 3.2差错检测与校正 3.3基本数据链路协议
3.4滑动窗口(Slide Windows)协议 3.5面向位的协议HDLC 3.6 Internet中的数据链路层

4 Chapter 3 数据链路层 3.1数据链路层的功能 3.2差错检测与校正 3.3基本数据链路协议
3.4滑动窗口(Slide Windows)协议 3.5面向位的协议HDLC 3.6 Internet中的数据链路层

5 3.1数据链路层的功能 向网络层提供良好的服务接口 将物理层的比特流编成帧 差错控制 流量控制

6 3.1.1为网络层提供服务 无确认、无连接的服务(局域网) 有确认、无连接的服务(无线局域网) 面向连接的服务(无线城域网)
发送方不需要建立连接就向接收方发送独立的数据帧,而接收方也不需要对收到的帧进行确认 有确认、无连接的服务(无线局域网) 发送方不需要建立连接就向接收方发送独立的数据帧,但接收方需要对收到的帧进行确认 面向连接的服务(无线城域网) 发送方与接收方在通信前要先建立连接,然后在此连接上互相传输数据帧,每一个帧都被编号,保证数据链路层保证传送的帧被对方收到,且只收到一次,双方通信完毕后拆除连接 连接建立:初始化各种变量和计数器,记录哪些帧已被收到,哪些还没有,分配缓存区;连接拆除:释放资源

7 3.1.2成帧(framing) 为什么要成帧? 将比特流划分成帧的方法 物理层传输比特流时可能发生错误,如何处理?在数据链路层重发!
数据链路层以帧为单位重发 在共享链路上,发送方以帧为单位来竞争对共享链路的访问 将比特流划分成帧的方法 字符计数法 含字节填充的分界符法 含位填充的分界标志法 物理层编码违例法 标识每一帧的起始和结束位置

8 字符计数法 帧的帧头描述帧的长度 缺点:帧头出错不光影响本数据帧,还影响后续的帧

9 含字节填充的分界符法 帧起始和结束用特殊字节标志,称为标志字节(Flag)
若发送方数据链路层发送的数据中有标志字节,则在它前面插入转义字节(ESC),接收方的数据链路层将数据递交个网络层之前删除转义字节 内涵字符码长度,每个字符码长度是8位,但实际上并不一定所有字符码都使用8比特字符,例如UNICODE使用12比特振幅

10 含位填充的分界标志法 帧起始和结束为特殊的位模式: 01111110
若发送方数据链路层发送的数据中有5个连续的比特1时,则在输出比特流中填充一个比特0 原始数据 填充后的数据 饱和任意长度的比特,每个字符的比特长度也任意 删除填充后接收方数据数据

11 物理层编码违例法 在物理层用1.5或2个物理比特表示一个数据比特来表示帧的起始与结尾
例如在物理层编码中,用 表示1,用 表示0,则可用 、 作为起始和结束标志

12 3.1.3差错控制 如果两个方向都可发送数据,确认也可以由相反方向数据帧中的某些位来捎带
能发现错误的冗余信息 能纠正错误的冗余信息 能发现和纠正错误的冗余信息 确认 确认 检错重发(ARQ) 前向纠错(FEC) 混合纠错检错(HEC) 如果两个方向都可发送数据,确认也可以由相反方向数据帧中的某些位来捎带 如果发送的数据丢失,那么接收方是不可能进行确认的,怎么办呢? 在发送方引入计数器,进行超时重发 为了避免相同的帧收到多次,需要对帧进行编号

13 3.1.4流量控制 流量控制:避免一个快速的发送方淹没慢速的接收方 基于反馈的流量控制 基于速率的流量控制
流量控制可以在数据链路层之上的其它层例如传输层实现 基于反馈的流量控制 接收方通过反馈告诉发送方能够发送多少数据,发送方常用窗口机制来控制发送速率 基于速率的流量控制 无反馈,通过协议内置机制控制发送方发送速率 ≤SWS 发送方 LAR LFS

14 Chapter 3 数据链路层 3.1数据链路层的功能 3.2差错检测与校正 3.3基本数据链路协议
3.4滑动窗口(Slide Windows)协议 3.5面向位的协议HDLC 3.6 Internet中的数据链路层

15 检测码与纠错码 检错码:在发送数据中加入一定的冗余位,使接收方能知道数据是否出错,但不知道是哪里出错,这种编码方法叫差错检测码,或简称检错码
纠错码:在要发送的数据中加入足够多的冗余位,使接收方能纠正出错的位,这种编码方法叫差错校正码,或简称纠错码 什么时候用检错码?什么时候用纠错码? 噪声小的可靠链路,例如电缆或者光纤,使用检错码+确认重传 噪声大的不可靠链路,例如无线链路,使用纠错码 信号在任何信道上传输都存在着传输差错,这些差错由多种物理现象引起,解决差错问题首先要能检测到错误,在某些情况下还要求能够纠正错误,对应着检错码和纠错码,还有将两者功能结合起来的码,称为纠删码

16 3.2.1纠错码 一帧由m个数据位(即报文)和r个冗余位(即校验位)组成,总长度n=m+r,此长度为n的单元称为n位码字
两个码字不同的位的数目称为海明距离(Hamming Distance) 例如, 与 它们的海明距离为3 对于n位码字的集合,只有2m个码字是有效的,在任意两个有效码字间找出具有最小海明距离的两个码字,该海明距离便定义为全部码字的海明距离。

17 一种编码的检错和纠错能力取决于编码后码字的海明距离的大小
为了检测出d个比特的错,需要使用距离为d+1的编码 例如:数据后加奇偶校验位,编码后的海明距离为2,能检测1比特错 为了纠正d个比特的错,必须用距离为2d+1的编码 例如有4个有效码字:它们是 , , , ,海明距离为5,能纠正2比特错 纠错 检错 1 1 C C1 C2 d d d dmin=d+1 dmin=2d+1

18 单比特纠错码 设计一种编码,它有m个信息位和r个校验位,当r满足什么条件时,能纠正所有单比特错?
对2m个有效码字的任何一个而言,有n个与该码字距离为1的无效码字 2m个有效码字每一个都对应有n+1个各不相同的位模式 而n位码字的总的位模式数量为2n个 (n+1)2m ≤ 2n 将n=m+r代入 (m+r+1)2m ≤ 2m+r m+r+1 ≤ 2r 纠正单比特错误所需校验位数量下界

19 海明编码 m+r+1 ≤ 2r 达到了纠正单比特错误的校验位数量下界!
码字内编号为2的幂的位是校验位,其余为信息位,每个校验位的取值应使得包括自己在内的集合的奇偶值为偶数(或者奇数) 对编号为K的信息位来说,K可以分解成2的幂的和 按列传输纠正长度等于或小于列长的突发错误 m=7,r=4,n=11,显然11+1 ≤ 24,采用偶校验 只能纠正单比特错!在接收方,如果校验位1不满足偶校验,而其他校验位都满足,则第1位出错,… 3= = = = = = =1+2+8 校验位:1 (3,5,7,9,11) (3,6,7,10,11) (5,6,7) (9,10,11)

20 检错重发 (ARQ) vs 混合纠错检错 (HEC)
3.2.2检错码 在实际通信中使用纠错码好还是检错码好呢? 例:假设一个信道误码率是10-6,且出错是孤立产生的(即只有单比特错),数据块长度为1000比特,传送1M比特数据 若采用纠错编码,每个数据块需要10个校验位(210≥1011),需要10000个校验位; 若采用检错编码,每个数据块只需1个奇偶校验位,只需1000个校验位和一个重传数据块,共需要2001比特 可靠性高的信道(例如光纤、电缆等)多采用检错编码,但在可靠性不高(例如无线)及单工信道中需要纠错编码 检错重发 (ARQ) vs 混合纠错检错 (HEC)

21 改进的奇偶校验 K个数据块,每个数据块长度为L位:组成一个L位宽,K位高的长方形距阵,然后对每一列单独计算奇偶位,并附在最后一行。发送时从按行发送 L列 检错率: 1.该方法可以检测长度小于等于L的突发性错误,但不能检测长度为L+1的突发性错误。 2. L列中任意一列检测出错(误判)的概率为1/2,那么,整个大的数据块的误判概率为 (1/2)L X X X X X X……X …… R R R R R R.….R奇偶位 K行 大数据块实际上可以看作是一个KL个数据位,L个校验位组成的码字 注:突发性错误只最少第1位和最后一位是错误的,并不是指所有位都错误

22 多项式编码 多项式编码也常称为循环冗余校验码 (CRC:Cyclic Redundancy Check),其一般操作为
发送方:给定一个m位的帧,生成r位的序列(也称为帧检验序列FCS,Frame Check Series),形成(m+r)的码字,该码字能被某个事先确定的多项式整除 接收方:用相同的多项式去除收到的帧,如果无余数,则认为数据帧无差错。

23 多项式编码(循环冗余码) 数据的多项式表示:k位的数据用k项多项式表示,它的各项为X k-1…X0,它的系数(0或者1)与数据中相应的位对应
例如:110001可表示成X5+X4+1 注:多项式编码是建立在多项式运算基础之上的,多项式算术运算的加减法都等同于异或运算

24 多项式编码的推导 设数据帧多项式表示为M(X) m位序列 事先约定的除数为G(X) r+1位序列 帧校验序列FCS为F(X) r位序列
生成多项式,最高和最低位必须为1 设数据帧多项式表示为M(X) m位序列 事先约定的除数为G(X) r+1位序列 帧校验序列FCS为F(X) r位序列 加了校验序列的帧为T(X)=X r M(X)+F(X) m+r位序列 设X r M(X)/G(X)=P(X)+R(X)/G(X) [X r M(X)-R(X)]/G(X)=P(X) 在模2运算中,加法与减法等同,取F(X)=R(X)就能使T(X)被G(X)整除

25

26 多项式编码的检错率 E(X)中那个的每1位都对应着原数据块中出错的位,则对于长度为k的突发性错误,有: E(X)=Xi(Xk-1+…+1)
G(X)为最高位和最低位均为1的r阶多项式 能够检测到所有的一位错误 若G(X)包含因子X+1,则可以检测到奇数个位发生错误 能检验出所有长度小于等于r的突发错误 若突发长度为r+1,当且仅当错误多项式与G(X)相同时才被整除。根据突发错误长度的定义,其第1位和最后1位必须是1,因此与G(X)完全相同的概率即误判概率为(1/2)r-1

27 常用的生成多项式国际标准 CRC-12=X12+X11+X3+X2+X+1 CRC-16= X16 +X15 +X2 +1
CRC-CCITT= X16 +X15 +X5 +1 CRC-32=X32+X26+X23 +X22 +X16 +X12 +X11 +X10 +X8 +X7 +X5 +X4 +X2+X+1 检测所有长度小于等于32的突发性错误,以及所有只影响奇数个位的突发性错误

28 Chapter 3 数据链路层 3.1数据链路层的功能 3.2差错检测与校正 3.3基本数据链路协议
3.4滑动窗口(Slide Windows)协议 3.5面向位的协议HDLC 3.6 Internet中的数据链路层

29 3.3基本数据链路协议 一个无限制的单工协议(An Unrestricted Simplex Protocol)
停-等协议(Stop-and-Wait Protocol) 有噪音信道的停-等协议(Stop-and-Wait Protocol for a Noisy Channel)

30 3.3.1一个无限制的单工协议 假设:数据单向传输,收发双方的网络层一直处于就绪状态,处理时间可忽略不计,接收缓冲空间无限大,信道不会损坏或丢失帧 发送方无限循环地重复三个动作: 从网络层取分组构造帧发出帧。 没有无需任何差错控制和流量控制 接收方也是无限循环地重复三个动作: 等待事件(一个未损坏帧的到达)发生帧到达后,从硬件缓冲中取出新到的帧将帧的数据部分传给网络层 全双工:可以同时在两个方向上发送数据 半双工:可以在两个方向上发送数据,但某一时刻只能在一个方向上发送数据 单工:只能在某一个方向上发送数据

31 3.3.2停-等协议 假设:接收缓冲只能存放一个帧且接收方需要一定的接收处理时间
为了防止发送快于接收而造成数据丢失,发送方在发送一帧后必须停止发送,等待接收方发回的反馈确认短帧 接收方在收到一个帧并发送网络层后,需向发送端发一反馈确认短帧(不需包含任何信息,因为信道是无差错的),表示可发新帧 由于需要反馈,且帧的发送和反馈是严格交替进行的,所以一般采用半双工信道

32 噪音信道带来的问题 信道噪声会导致帧损坏甚至丢失,需要引入确认重传机制来提高可靠性
帧损坏:若帧中包含有纠错码,则尝试纠错;若不能纠错,根据帧中的检错码进行检错,然后发送确认帧告知帧错误,发送方重传帧 帧丢失:发送方收不到确认帧,因此必须引入超时机制(time out),即增加一个定时计数器,在一定时间后对没有收到确认的帧进行重发 超时时间值应稍大于往返时间和接收方的接收处理时间之和 通过为帧编制序列号来解决重传过程中的重复帧的问题 帧的序列号位数应尽量的短从而少占用帧头的空间,在简单停-等协议中只需1个比特(“0”→“1”,“1”→“0”)即可,此时发送方每发送一个帧都是建立在此帧之前的所有帧都已正确发送的基础上,只需区分相邻的两个连续帧即可避免重复的可能

33 3.3.3有噪音信道的停-等协议 收发双方维护各自的帧序号(sequence number)。N(S):发送方当前所发帧的序列号;N(R):接收方当前所期待接收的帧序号 发送方从网络层取得第一个分组封装成帧(N(S)=0)放入发送缓存中,然后交由物理层发送,并启动定时计数器 接收方收到帧后,对其序列号和N(R)进行比较: 若不等,则将其作为重复帧而丢弃; 若相等则对其接收,经校验正确并送交网络层后,将N(R)加1并放入确认帧中反馈回发送方;若校验出错,则丢弃出错的帧,保持N(R)的值不变并放入确认帧中反馈回发送方 发送方若在规定的时间内没有收到接收方的反馈确认帧(超时),就认为数据帧丢失,在保持N(S)不变的情况下重新发送缓冲器中的(旧)帧;若接收到确认帧后,比较确认帧中的序列号和N(S): 若相等,则保持N(S)不变,重新发送缓冲器中的(旧)帧 若不等,则将确认帧中的序列号赋予N(S),从网络层获取新的分组并组成新帧(N(S)作为序列号放入帧头中)交由物理层发送出去 发送方每发送一帧,都重新启动定时计数器,然后停下来等待其响应帧

34 停-等协议对信道利用率的影响 在时延大的信道(如卫星通信)中,停-等协议的效率低!
考虑两个地面站通过卫星通信,典型的传输时间约为270ms。假设一个帧的发送时间为20ms,则从发送站开始发送算起,经20ms+ 270ms=290ms,数据帧才能到达目的站。假设不考虑目的站的处理时间,且认为确认帧非常短,其发送时间可忽略不计,则又需270ms确认帧才能被发送站收到 信道的利用率为:20ms/(290ms+270ms)=1/28,非常低!这是由于每发一个帧之前都必须等待前一个帧的确认帧所造成的 为了提高传输效率,可以设想让发送站连续不断地发送数据帧,当发完第28帧数据后,恰好第1帧的确认帧到达,根据确认可紧接着发第29帧或重发第1帧。以后,每过20ms(发一个帧)就有一个确认帧到达,这样信道的利用率就大大地提高了 允许发送站连续发送多个帧而不需等待确认的做法称作管道化(pipelining),属于一种窗口(windows)机制

35 Chapter 3 数据链路层 3.1数据链路层的功能 3.2差错检测与校正 3.3基本数据链路协议
3.4滑动窗口(Slide Windows)协议 3.5面向位的协议HDLC 3.6 Internet中的数据链路层

36 3.4滑动窗口(Slide Windows)协议
滑动窗口协议是一种非常可靠、适用于各种条件的通用流量控制协议,特别是在效率、复杂性及对缓冲区的需求等方面可作灵活调配 主要的滑动窗口协议有回退n帧协议和选择性重传协议两种 实际上,有噪音信道的停-等协议就是滑动窗口协议的一个特例,将停-等协议中的帧序列号从1位扩展到n位(范围为0~2n-1),收发双方维护的序列号也变为一组序列号表,分别称作发送窗口(sending window)和接收窗口(receiving window)

37 发送窗口 发送窗口就是发送方允许不等确认而连续发送的帧的序列号列表
允许连续发送的帧的数量称为发送窗口尺寸,表示为SWS。发送方必须有SWS个输出缓冲区来存放SWS个数据帧的副本以备数据帧的重发 当发送方收到发送窗口下边界帧的肯定确认时,将发送窗口整体向前滑动一个序列号,并从输出缓冲区中将相应的数据帧副本删除 ≤SWS 发送方 LAR LFS 下边界帧即为序列号为发送窗口下边界的帧

38 接收窗口 接收窗口是接收方允许接收的帧的序列号列表
允许接收的帧的数量称为接收窗口尺寸。同样接收方也必须设置相应数量的输入缓冲区来支持接收窗口 对接收方收到的帧的序列号落在接收窗口外的帧被直接丢弃。只有落在接收窗口内的帧才会被接收方进行校验处理,若校验正确: 当接收的帧不是接收窗口下边界帧时,必须暂存在输入缓冲区,不能交给网络层 当接收到接收窗口下边界帧时,会将其连同后面连续的若干个检验过的正确帧按顺序交给网络层,在发回确认帧的同时将接收窗口向前滑动相应的数量 ≤RWS 接收方 LFR LAF 下边界帧即为序列号为接收窗口下边界的帧

39 滑动窗口示意图 帧的序列号长度为3比特(0~7),发送窗口和接收窗口的尺寸都设置为3 发送方 接收方 时间t 7 7 7 7 7 7 6 1
7 7 7 7 7 6 1 6 1 6 1 6 1 6 1 6 1 5 2 5 2 5 2 5 2 5 2 5 2 4 3 4 3 4 3 4 3 4 3 4 3 7 7 7 7 7 7 6 1 6 1 6 1 6 1 6 1 6 1 5 2 5 2 5 2 5 2 5 2 5 2 4 3 4 3 4 3 4 3 4 3 4 3 接收方 时间t

40 停-等协议的窗口机制 帧的序列号长度为1比特(0~1),发送窗口和接收窗口的尺寸都为1 发送端 接收端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接收端

41 捎带确认 在实际通信中,通常收发双方都相互发送数据
为了提高效率,可以将确认信息放在数据帧中(帧头ACK域)连同数据一起发送给对方,这种方式称为捎带确认(piggybacking) 当一方收到对方的数据帧后: 若正好也有数据需发给对方,则立即可使用捎带确认 若暂时没有数据需发给对方或数据还未准备好,则等待一定的时间,如果在该时间内准备好了数据,则可以使用捎带确认,如果未准备好,为了防止对方等待时间过长而超时重发,必须立即发送一个单独的确认帧 捎带确认通过对某一个帧的确认来代替对该帧之前的所有帧的确认

42 回退n帧协议(go-back-n) 回退n帧协议中,发送窗口的尺寸大于1,而接收窗口的尺寸则等于1
由于接收窗口尺寸为1,接收方只能按顺序地接受数据帧,一旦某个帧出错或丢失,只能简单地丢弃该帧及其所有的后续帧(因为发送窗口的尺寸是大于1的),不作任何确认 发送方超时后需重发出错或丢失的帧及其后续所有的帧 发送方为每个待确认的帧都分别设置一个定时计数器 回退n帧协议只要求发送方保持一定数量的缓存来保存没有确认的数据帧,对接收方没有缓存的要求。但在误码率高的情况下,会大大降低信道的利用率

43 回退n帧协议举例

44 选择性重传协议(Selective Repeat)
发送和接收窗口的尺寸都大于1 由于接收窗口的尺寸大于1,接收方可存出错帧之后的其它数据帧(落在接收窗口),接收方可以对出错帧发否定确认帧(NAK)或者重发对已按序收到的帧的ACK,因此发送方只需(超时)重发出错的帧,而不需重发其后的所有后续帧 接收方正确收到重发的帧后,可对其后连续的已接收的正确帧一起确认(最大序列号的确认),并交送网络层 发送窗口的尺寸一般和接收窗口的尺寸相同,发送端为每一个输出缓存区设置一个定时计数器,定时器一旦超时,相应输出缓存区中的帧就被重发。

45 选择性重传协议 发送方可以把重复ACK作为帧丢失的依据,实现快速重传,例如上例中,当发送方收到第二个ACK 1的时候,可以不用等待超时就直接重传第2帧 发送方在检测到接收的帧发生错误的时候,也可以针对该出错帧发送NAK,要求发送方重传,但是这不适合帧在信道中丢失的情况

46 帧序列号重叠现象 假设序列号长度为n比特,则可用序列号数量为2n,不发生帧序列号重叠的条件为: SWS+RWS ≤2n SWS:发送窗口大小;RWS:接收窗口大小 SWS≥RWS,一般取SWS = RWS,则有SWS ≤2n-1,RWS ≤2n-1

47 Chapter 3 数据链路层 3.1数据链路层的功能 3.2差错检测与校正 3.3基本数据链路协议
3.4滑动窗口(Slide Windows)协议 3.5面向位的协议HDLC 3.6 Internet中的数据链路层

48 3.5面向位的协议HDLC 高级数据链路控制( HDLC:High-Level Data Link Control)是由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面向位的有序链路层协议 采用主从结构,链路上一个主站控制多个从站,主站向从站发命令,从站向主站返回响应 HDLC中只有一个地址域,即从站的地址,在命令帧中,它是目的地址,在响应帧中,它是源地址

49 HDLC的帧格式 帧标志序列:01111110,作为起始和结束标志,在数据位有5个连续的1出现时,就插入1个0(位填充)
地址域:在命令帧中表示目的地址,在响应帧中表示源地址,全1为广播地址,全0为测试地址 控制域:序列号、确认及其它用途 校验和域:循环冗余校验

50 信息帧(I:Information):用来实现信息的传传输,含有信息字段
三种类型的帧 信息帧(I:Information):用来实现信息的传传输,含有信息字段 管理帧(S:Supervision):帧中不包含信息字段,具有监控链路的作用,并能对收到的帧进行确认 无序号帧(U:Unnumbered):对数据链路进行附加控制 Control I帧 S帧 U帧 Seq:发送方发送序列编号,这里是3比特 Next:表示发送方准备接收的序列号(捎带确认,尚未接收到的第一帧序列号) Type:表示管理帧类型 P/F:在命令帧中作为询问,在响应帧中表示数据发送结束

51 Chapter 3 数据链路层 3.1数据链路层的功能 3.2差错检测与校正 3.3基本数据链路协议
3.4滑动窗口(Slide Windows)协议 3.5面向位的协议HDLC 3.6 Internet中的数据链路层

52 3.6 Internet中的数据链路层 NAS 拨号接入服务器

53 3.6.1 SLIP(Serial Line IP) IP分组用字符END(0XC0)定界。
如果在IP分组中出现END字符(0XC0),就用2字节字符0Xdb,0Xdc代替。 如果IP分组中有字节为0Xdb,就用0Xdb,0Xdd代替。 IP数据报 C0 db C0 db dc dd db C0 SLIP帧 问题:1.没有类型域,只能支持IP分组 2.没有校验

54 3.6.2 PPP(Point to Point Protocol)
串行链路上的数据的封装方法 链路控制协议(LCP:Link Control Protocol),用来建立、配置、测试数据链路连接 对不同的网络层协议定义了对应的网络控制协议 PPP基本协议主要内容

55 PPP的帧格式 PPP与SLIP相比,有以下优点: 可在一条串行链路上支持多种网络层协议(IP、IPX等) 有CRC检错
FLAG 7E ADDR FF CONTROL 03 PROTOCOL INFORMATION(<=1500) CRC FLAG 7E 0021 IP数据报 C021 链路控制数据 8021 网络控制数据 PPP与SLIP相比,有以下优点: 可在一条串行链路上支持多种网络层协议(IP、IPX等) 有CRC检错 链路控制协议协商多种数据链路选项 用网络控制协议动态协商每一端网络参数,包括IP地址等

56 LCP(Link Establishment)
Internet PC Modem RJ232C接口 电话线 NAS 拨号接入服务器 RADIUS服务器 PSTN PPP协议 E1/T1 V.90 PPP协议过程 链路建立阶段协商参数:最大接收单元(MRU)、认证协议、协议压缩、检测协议等 NAS (接入服务器) RADIUS (认证服务器) PC Configure-Request LCP(Link Establishment) Configure-ACK(Reject、NAK) Authentication-Request Authentication Authentication ACK(Success or Reject) PPP Echo-Request LCP (Link Monitoring &Data) 链路检测可以和认证同时进行 Echo-Reply Address-Request IPCP(Address Assignment) 与具体的网络协议有关 Address-Assign Data Communication Data Terminate-Request LCP(Link Termination) Terminate-Reply

57 习题 2,8,11,12,15,29


Download ppt "Chapter 3 数据链路层."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