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 兒童青少年精神科團隊
兒童精神醫學臨床專題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 兒童青少年精神科團隊
2
郭豐榮醫師:家庭暴力與兒童虐待 2/29臨床專題一之一:夫妻配偶間的暴力 3/7 臨床專題一之二:婚姻暴力的評估、介入與治療
3/14臨床專題二之一:兒童虐待 3/21 臨床專題二之二:兒童虐待的評估、介入與治療 3/28 臨床專題三:施暴者的非志願治療 4/11臨床專題四:網路成癮與青少年拒學現象的分析與介入
3
邱顯智醫師:早期療育專題 4/18臨床專題一:發展遲緩早期療育 Early intervention for delevopmetal delayed children 5/2臨床專題二:嬰兒心理衛生 Infant Mental Health 5/9臨床專題三:氣質理論和依附裡論 Temperament and attachment
4
林亮吟醫師:家庭系統理論 5/16臨床專題一:系統理論介紹 5/23臨床專題二:系統理論在兒童情緒行為疾患的評估
5/30臨床專題三:家庭治療的應用與個案討論(一) 6/5臨床專題四:家庭治療的應用與個案討論(二)
5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兒童青少年精神科 主治醫師郭豐榮
家庭暴力(配偶間的暴力)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兒童青少年精神科 主治醫師郭豐榮
6
什麼是家庭暴力 (domestic violence)?
定義 彼此的關係 暴力的形式 暴力的目的
7
從關係來定義 家庭暴力中所謂的家庭 空間與住所 婚姻或血緣關係 婚姻(配偶間)的暴力 親子間的暴力 父母對未成年子女施暴
成年子女對老年父母施暴 未成年子女對父母施暴 手足或其他家人間的暴力
8
暴力的形式 肢體暴力 性暴力 言語和情緒暴力
9
家庭暴力的幾種形式 身體暴力 恐嚇 威脅 孤立 情緒虐待 性虐待 以孩子當作武器 經濟控制
10
暴力的目的 女性主義者的看法 權力與控制 家庭系統論的看法 暴力是關係的一部份 個人取向心理學家的看法 動力取向心理學派 認知行為學派
11
從社會觀點來看(女性主義觀點) 對女性的暴力是整個以男性為主的社會所容許並縱容的 介入必須從整個社會的再教育開始 女性主義社會運動
對弱勢女性的扶助 對男性施暴者的再教育
12
女性主義的對家庭暴力的看法 男性利用包括暴力在內的種種方法,來取得家庭中的權力與控制 男性需要被「再教育」
典型代表:Duluth model
15
對女性主義的贊成與批評 贊成的聲音 反對的聲音 家庭內的暴力被關注,和女性主義運動,婦女地位提升有密不可分的關係
許多施暴者是針對特定對象施暴(配偶、女性) 反對的聲音 無法解釋個別的差異 過於強烈的面質取向
16
從家庭系統理論觀點來看 非線性、非因果關係的互動 暴力是互動的一種方式 協助化解衝突、找出非暴力的溝通模式與問題解決方法
17
家庭系統理論的贊成與批評 贊成的聲音 批評的聲音 家庭暴力通常發生在家庭中,並且和成員間的互動與衝突有密切的關係 一半以上的配偶仍住在一起
模糊了責任歸屬,可能為施暴者提供藉口,並將暴力的責任歸咎於被害人 可能對被害人造成危險 可能違反保護令
18
個人動力取向心理治療學派的看法 人格特質與來自童年的創傷與早期決定,令施暴者傾向使用暴力來解決婚姻上的衝突
19
對個人動力取向觀點的贊成與批評 贊成的聲音 批評的聲音 個別化的處置 解決「根本」的問題 為施暴者的「不改變」提供藉口
需時太久,無法為被害人提供足夠的保護 忽視文化和人際互動的因素
20
認知行為學派的看法 認知的扭曲和行為的增強導致暴力的出現與持續
21
認知行為學派的贊成與批評 贊成的聲音 反對的聲音 有較多的研究證據支持 和法律觀點可以密切的配合 目標清楚、容易施行 忽略了互動的因素
可能簡化了問題
22
誰是施暴者? 九成以上是男性對女性施暴 人格特質 沒有特定的「施暴者人格」 較常見到的人格特質 自戀 衝動 反社會 強迫性格
23
誰是受暴者? 任何職業與社經地位都可能成為受暴者 最大危險因子:貧窮與缺乏支持
富有或高社經地位女性擁有較多資源,因此較少訴諸警察、法律與社會福利系統
24
為什麼受暴者不離開? 貧窮與缺乏支持 低自信、低自尊 「習得的無助(learning helplessness)」 為了孩子留在婚姻中
25
Battered Person Syndrome
This is a reference to any person who, because of constant and severe domestic violence usually involving physical abuse by a partner, becomes depressed and unable to take any independent action that would allow him or her to escape the abuse. The condition explains why abused people often do not seek assistance from others, fight their abuser, or leave the abusive situation. Sufferers have low self-esteem, and often believe that the abuse is their fault. Such persons usually refuse to press criminal charges against their abuser, and refuse all offers of help, often becoming aggressive or abusive to others who attempt to offer assistance. Often sufferers will even seek out their very abuser for comfort shortly after an incident of abuse.
26
謝謝聆聽!!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