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8週:Aristotle Who Deserves What?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8週:Aristotle Who Deserves What?"—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8週:Aristotle Who Deserves What?
社會正義與民主公民 第8週:Aristotle Who Deserves What?

2 前 言 身障者有沒有資格當啦啦隊員? Callie Smartt患有腦性麻痺,靠輪椅行動,她加入 學校啦啦隊,得到相當熱烈的歡迎。球季接近尾 聲,校方告訴Callie,若明年想留在啦啦隊,必須 跟其他人一樣參加體操測試。 隊長的爸爸反對Callie留在啦啦隊,他表示是為 Callie的安全著想。但Callie的媽媽懷疑,他是對 女兒的高人氣感到忿忿不平。 請問:要求Callie參加體操測試合理嗎?為什麼?

3 前 言 思考兩個問題: 1.要求是否公平? 要扮演好啦啦隊員的角色需要什麼資格? →啦啦隊的本質和目的(the telos)
前 言 思考兩個問題: 1.要求是否公平? 要扮演好啦啦隊員的角色需要什麼資格? →啦啦隊的本質和目的(the telos) 2.是否應得榮譽? 哪種德行(virtue)應得肯定和獎勵。

4 前 言 在今天的課程裡,我們要談: 1.亞里斯多德(Aristotle)論正義、目的與榮譽 2.人是政治的動物
前 言 在今天的課程裡,我們要談: 1.亞里斯多德(Aristotle)論正義、目的與榮譽 2.人是政治的動物 3.幸福(happiness)與德行的關連 4.對亞里斯多德的挑戰 為奴隸制辯護?

5 一、正義、目的與榮譽 (一)核心概念: 正義跟「目的」有關:要確定權利,必須思考該 社會實作的目的。
亞里斯多德—以目標為導向(goal-oriented)、本質。 效益主義者—行為的「結果」。 正義跟「榮譽」有關:要知道一實作的目的,必 須思考它應重視和獎勵什麼德行。

6 一、正義、目的與榮譽 補充資料 1.德行: 希臘文areté →卓越(excellence)。
(1)知性德行(intellectual virtue):理性部分的卓越 表現,指擁有良好思考能力。 (2)道德德行(moral virtue):非理性部分(欲望、 興趣、偏好、情感)聽從理性的卓越表現,指擁 有良好的道德氣質傾向。

7 一、正義、目的與榮譽 2.正義=給予人應得的 什麼是一個人應得的東西或待遇? 功績(merit)或應得(deserve)的根據為何?
分配正義涉及分配的「事物」和得到分配物的 「人」。 基本原則—等者等之。 不等者不等之:根據跟被分配事物有關的德行。 請問:最好的長笛應該分配給誰?

8 一、正義、目的與榮譽 (二)目的論(teleology)的思考: 功能論證:
人工製品、職業、社會制度的好壞評價,取決於 能否適當執行其獨特功能。 事物的正義分配取決於該事物的目的。 例子:網球場的使用分配、高級小提琴拍賣。 人的獨特功能是理性(reason) 。 運用理性可推論出事物或制度的目的。

9 一、正義、目的與榮譽 坐高爾夫球車比賽 公平嗎?
職業高爾夫球選手Casey Martin因不良於行,要求 PGA允許讓他在擊球點之間坐車,遭到拒絕。 《身障人士法案》要求提供身障者合理的便利措 施,只要這樣做「不會改變該活動的本質」。 John Paul Stevens法官:坐車不會改變球賽本質。 Antonin Scalia法官:比賽規則是任意的,無法做 批判性的評估。

10 一、正義、目的與榮譽 桑德爾(Michael Sandel)的回應:
規則並非任意的:運動賽事的規則是為了激發或 讚揚某些技能和天賦。例如,NBA的三分線距離。 可依據目的來評估規則:例如,棒球比賽要不要 有指定代打? 不應忽略榮譽的層面:爭議重點主要不是公平與 否,而是榮譽和認可。

11 一、正義、目的與榮譽 莎娃復出奪首勝 加拿大甜心怒批作弊者
莎拉波娃(Maria Sharapova)在陷入禁藥風波之後遭 到禁賽, ……回歸第一戰她沒有球技上的問題, 持外卡參賽德國的斯圖加特保時捷女網賽,…… 「加拿大甜心」布夏德(Eugenie Bouchard)怒批莎娃 是「作弊者」,她說:「我不認為一個作弊者可以 在任何運動界裡面擁有再度挑戰的機會。」她說, 自己不會再尊敬莎娃,也認為主辦單位不應該給出 外卡,「這樣做是不對的……」[聯合報 ] 請問:根據亞里斯多德的分配正義觀,應該給莎 拉波娃外卡嗎?為什麼?

12 二、人是政治的動物 (一)政治的目的: 關注「公職」和「榮譽」的分配。 差別對待沒問題,重點是哪種差別對待符合正義?
思考:政治的目的是什麼?政治結社是為了什麼?

13 二、人是政治的動物 1.兩種錯誤的政治模式: 寡頭派(oligarchs)的問題:政治社群不只是為了保 護財產、促進經濟繁榮。
民主派(democrates)/ 多數主義者(majoritarians) 的問題:政治社群不是為了滿足多數人的偏好。

14 二、人是政治的動物 2.政治結社的目的: 城邦的最高目的是培養公民的德行,學習如何過 美好人生(good life)。
讓最有公民德行者得到最高公職職位、影響力和 榮譽。 請問:有關政治的目的,你同意亞里斯多德的主 張嗎?為什麼?

15 二、人是政治的動物 (二)政治參與和美好人生: 參與政治是人要過美好人生的基本要素。 人有異於動物的語言能力。
只有生活在城邦裡,跟其他人一起審議,才能充 分實現人的本性。 在功能、目的的意義下,城邦先於個人。

16 三、幸福與德行 大哉問: 人生的「目的」是什麼? 什麼使得生命值得活下去? 要過美好人生跟道德有什麼關連?

17 三、幸福與德行 (一)亞里斯多德論幸福: 目的論的推論:幸福是最高價值。
功能論證的推論:人的獨特功能是理性,所以其 卓越表現涉及理性的運用→知性和道德德行。 能充分發揮人的功能,就是「好人」,能得到人 的最高價值—幸福。 幸福是一種存在方式,是靈魂符合德行的活動。

18 三、幸福與德行 (二)道德德行: 1.藉實踐來學習(learning by doing): 道德德行是習慣的結果,在生活的實踐中習得。
法律的首要目的是培養公民導向良好品格的習慣。 道德教育首重「習慣養成」和「品格形塑」,而 不僅是宣揚規則。

19 三、幸福與德行 2.標準:中庸(mean) 中庸:「過」和「不及」之間的適當狀態。因人 而異,相對於不同情境。
道德德行的卓越涉及情感:重點是何時、為何擁 有某些情感,呈現的分量是否適當。例如:勇氣。 挑戰:如何向對的人、以對的程度、在對的時機、 抱持對的動機、用對的方法,做對的行為。

20 三、幸福與德行 (三)實用智慧(practical wisdom): 道德德行要求判斷力。
實用智慧:按人類的善來行動的一種推理的和真 實的能力狀態。 [知性德行] 涉及對實用事物的良好思考能力,包括慎思、理 解、經驗、聰明、綜合判斷能力。 具實用智慧者的判斷和選擇定義了中庸的標準。

21 三、幸福與德行 [小結]: 參與政治為什麼是美好人生的基本要素? (1)城邦的法律是為了培養良好習慣、形塑品格,讓 人擁有公民德行。 (2)公民的生活讓人能夠運用審議的能力。若不參與 政治,人的實用智慧就會睡著。

22 四、對亞里斯多德的挑戰 為奴隸制辯護? 亞里斯多德:女性和奴隸因其本性,不適合成為 公民。
1.桑德爾(Michael Sandel)的詮釋: 亞里斯多德—正義是「適性」(fit)的問題。 自由主義者—正義是「選擇」(choice)的問題。目 的論的適性概念容易淪為奴役。

23 四、對亞里斯多德的挑戰 2.奴隸制符合正義的兩個條件: (1)它是必要的:有奴隸從事生活雜務,公民才有時 間參與政治。
(2)它適合天性:有本性就適合當奴隸的人。 依是否需要強迫,判斷適性與否。 作為適性的正義(justice as fit)有較高道德要求。例 如,某些重複且危險的工作為什麼不符合正義?

24 結 語 亞里斯多德的正義理論有三要素:目的、幸福、 德行。 正義和權利引發的爭議往往涉及社會制度的目的, 以及哪種德行值得給予榮譽和獎勵。
結 語 亞里斯多德的正義理論有三要素:目的、幸福、 德行。 正義和權利引發的爭議往往涉及社會制度的目的, 以及哪種德行值得給予榮譽和獎勵。 政治的目的在於實現人的本性,參與政治才能過 美好人生。 進一步思考:亞里斯多德的觀點是否適用當代社 會?如何透過審議,對社會制度和實作的目的得 出共識?

25 期中考試說明 成績比例:佔學期成績30%。 範圍:第1-8週教學內容。 方式:申論題。 考試時間:14:30-17:00。
務必事先做充分準備,講求正確理解、融會貫通。

26 小組討論 電玩競技的風潮已相當普及,據媒體報導,2022年 在中國杭州舉辦的亞運會正規畫將電競賽事首次納 入正式的比賽項目。2024年巴黎奧運申辦小組也曾 表示,他們將積極和國際奧委會討論引進電競賽事。 不論電玩競技再怎麼受到重視,但仍被質疑它不具 有成為奧運比賽項目的客觀條件。 國際奧委會主席 托馬斯·巴赫(Thomas Bach)表示,要讓電競成為奧 運正式項目,「一切言之過早」。巴赫認為,奧運 一直以來致力於促進人們之間的不歧視、非暴力與 和平,而電玩遊戲常見的暴力和殺戮等要素可能有 違這樣的精神。

27 小組討論 請問: 1.你們認為奧林匹克運動會的目的為何?根據這樣 的目的,應該獎勵哪些德行?
2.你們認為電玩競技有資格作為奧運的比賽項目嗎? 為什麼?

28 閱讀教材 指定閱讀:Michael J. Sandel, Justice: What‘s the Right Thing to Do? Chapter 8 Who Deserves What? / Aristotle. 延伸閱讀: 1.林火旺,《基本倫理學》,臺北市:三民書局, 2009。第一篇第四章〈亞里斯多德的德行論〉。 2.Aristotle, Nichomachean Ethics. Martin Ostwald trans. ed., Indianapolis, Ind.: Bobbs-Merrill, 1962.


Download ppt "第8週:Aristotle Who Deserves What?"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