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兩岸金融鬆綁機會與挑戰 Feb 23 2012 吳一揆.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兩岸金融鬆綁機會與挑戰 Feb 23 2012 吳一揆."—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兩岸金融鬆綁機會與挑戰 Feb 吳一揆

2 台灣金融業產業結構現況 銀行家數過多 市場利差太低 公司規模不足 國內市場有限
台灣前五大銀行市占僅30%,遠低於中國的49%、韓國的89%與澳洲的85% 銀行家數過多 市場利差太低 公司規模不足 國內市場有限 收益偏低與風險承擔不對稱,導致獲利差,長期將失去競爭力 資本與資產規模小,經營缺乏規模經濟,面對風險的承受力也差 產業外移下、國內資金需求低

3 台灣金融業產業結構現況 過去十年ROE最高僅10.3%,近五年平均也僅有 5.5%,ROA 0.35% 鄰近國家2010年表現
*Source: 中國銀監會2010年報 **香港、印尼與越南資料為上市公司,KPMG HK Banking Survey 2011, Bloomberg

4 台灣缺乏世界排名百大的金融機構 2000年DBS 資產略小於台銀,2010年已是台灣金控的1.6倍大 2000 2005 2010
單位: 美金bn 2000 2005 2010 Mega 224 225 177 BoT 101 132 125 DBS 105 97 91 ANZ 85 63 45 SCB 78 62 44 ICBC 15 21 10 資產排名 Source: The Banker 註:Mega 由中國國際商銀與交銀在2006年合併, 2000 年與2005 年資料為中國國際商銀

5 台灣金融業如何開拓新局 公司家數過多 市場利差太低 公司規模不足 國內市場有限 整併擴大資產與公司規模 體質分級管理概念
鼓勵大型、優質銀行擴大市場走向國際 小型銀行深耕台灣利基市場 針對經營不善金融機構建立退場機制 創造差異化與經營特色 5

6 大型公股行庫可扮演重建產業關鍵角色 優質公股銀行有能力重塑產業秩序:以併購壯大自身規模並降低過度競爭,擴大海外市場經營,成為區域優質銀行
DBS海外發展歷程值得借鏡與學習:是新加坡政府投資的銀行, 經過10年深耕亞洲,資產成長3.4倍, 2010年ROE 10.2%,ROA 0.98%,Asset mkt share 達 44%*。 Source: DBS 2010 annual report, Year book of Statistics Singapore,2011

7 兩岸金融產業互補契機 台灣:華人市場經營know-how 可為大陸金融業發展參考 成功扶持中小企業發展
歷經兩次(傳產、科技)產業轉型與外移的調整過程 建立較佳的風險管理及公司治理制度 提供新金融商品與服務 大陸:高速經濟成長帶給台資金融機構更多機會 存放款規模是台灣的10倍以上 ( 20兆 vs. 200兆) 目前利差可維持在3%,有利金融業經營 經濟高速成長,對金融服務的需求殷切 中小企業面臨借貸困難情況

8 兩岸金融機構互相參股策略考量 國銀參股大陸金融機構 了解當地市場的運作 加速拓展業務網絡 尋求”練兵”
搭配分/子行的佈建,追趕外資銀行在大陸的佈局發展* 尋求”練兵” 拓展服務據點 大陸金融機構參股台灣金融機構 服務與經營管理的經驗 國際化與華人市場的 know-how 更健全的公司治理 風險管理 有利國銀在大陸業務合作機會 大陸金融機構:學習管理制度建立 國內金融機構:合作機會 註:外資在大陸有380個點(東亞銀行 104個,花旗 45,渣打 81,DBS 19個)

9 面對國銀開放陸資參股的態度 陸資獨特性 ? 限制參股比例 ?
陸資與外資皆為外來投資,本質上並無不同 限制參股比例 ? 若陸資收購台灣外資銀行海外母公司(或持股比例高),該如何看待在台灣的子公司? 不需過度擔心陸資持股比例,應從根本著手,壯大國內金融機構的規模及競爭力,並擴大經營海外市場

10 金融機構登陸參股與設點的考量 大陸市場是海外市場的其中之一 目前採單項業務逐步開放政策 財務從嚴、業務從寬
以開放設立租賃公司為例: 國銀爭先設立租賃公司都是為了卡位,但國銀在租賃業務的優勢是?? 財務從嚴、業務從寬 應針對國銀體質做差異性管理 業務項目應開放由業者選擇最有利項目來經營

11 兩岸金融監管機構應加速交流與開放 讓兩岸金融業攜手邁向國際,賺全世界的錢!!! 大陸 台灣
大陸銀行缺乏經營國外當地市場法金、消金業務經驗,應該利用目前中國銀行的優勢,提早布局海外市場,成為全球性銀行 在ECFA架構下,擴大提供台資金融機構優於外資銀行的條件,彌補台資金融機構落後的時機, 藉由與台資銀行策略聯盟,取得經營華人市場的 know-how 台灣 對等的開放基礎下,創造合作契機與綜效 依財務體質分級管理,並鼓勵優質國內金融機構壯大,在大陸市場立足,進而邁向國際 讓兩岸金融業攜手邁向國際,賺全世界的錢!!!

12 Thank you


Download ppt "兩岸金融鬆綁機會與挑戰 Feb 23 2012 吳一揆."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