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十章 交变电流 考 纲 展 示 高 考 瞭 望 知识点 要求 交变电流,描述交变电流的物理量和图象 Ⅰ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十章 交变电流 考 纲 展 示 高 考 瞭 望 知识点 要求 交变电流,描述交变电流的物理量和图象 Ⅰ"—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十章 交变电流 考 纲 展 示 高 考 瞭 望 知识点 要求 交变电流,描述交变电流的物理量和图象 Ⅰ
第十章 交变电流 考 纲 展 示 高 考 瞭 望 知识点 要求 交变电流,描述交变电流的物理量和图象 1.高考对本章的考查多集中在变压器的原理及其应用、 交流电的有效值、平均值和远距离输电等知识的理解 和应用上.题型多为选择题,主要是对本章知识的单 独考查,题目难度不大,由于变压器与电能的输送密 切相关,贴近生活实际,触及能源利用的社会热点, 符合贴近现实突出能力的命题趋势,仍不失为备考的 重点,故而近年针对变压器的原理及应用的题目出现 的频率非常高. 2.预计在2011年的高考中,对交变电流的考查仍集中在 上述知识点上,但是交变电流的有关知识与其他知识 有很多的结合点,如电路结构分析、电路的动态分析 、电功、电功率的计算,带电粒子在交变电场中的运 动等,所以在今后的考查中可能在大综合题中体现对 交变电流的考查,难度可能较大一些. 正弦交变电流的函数表达式 电感和电容对交变电流 变压器 电能的输送、传感器

2 第1讲 交变电流的产生和描述 1.交变电流:大小和 都随时间做 变化的电流,简称交流(AC)电. 方向 周期性

3 2.正弦式交变电流(如图10-1-1) (1)定义:按 变化的交变电流. (2)产生:将闭合矩形线圈置于 磁场中,并绕 方向的轴做 转动. (3)中性面:与磁场方向 的平面. (4)正弦式交变电流的变化规律(线圈在中性面位置开始计时): 正弦规律 匀强 垂直于磁场 匀速 垂直

4

5 1.线圈平面和中性面平行时有哪些特点? (1)线圈各边都不切割磁感线,感应电动势为零,即感应电流等于零.(2)磁感线垂直于该时刻的线圈平面,所以磁通量最大,但磁通量的变化率为零.(3)交变电流的方向在中性面的两侧是相反的.(4)线圈每经过一次中性面,电流方向改变一次. 2.线圈平面跟中性面垂直时,有哪些特点? (1)磁通量为零. (2)磁通量的变化率最大. (3)感应电动势、感应电流均最大,电流方向不变.

6 3.交变电流瞬时值表达式的书写基本思路: (1)确定正弦交变电流的峰值,根据已知图象或由公式Em=nBSω求出相应峰值. (2)明确线圈的初始位置,找出对应的函数关系式. 如:①线圈从中性面开始转动,则i-t图象为正弦函数图象, 函数式为i=Imsin ωt. ②线圈从垂直中性面开始转动,则i-t图象为余弦函数图象, 函数式为i=Imcos ωt.

7 1.如图10-1-2所示,矩形线圈边长为ab=20 cm,bc=10 cm,匝数N=100匝,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0
1.如图10-1-2所示,矩形线圈边长为ab=20 cm,bc=10 cm,匝数N=100匝,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0.01 T.当线圈以n=50 r/s的转速从图示位置开始逆时针匀速转动时,求: (1)线圈中交变电动势瞬时值表达式; (2)从线圈开始转起动,经0.01 s时感应电动势的瞬时值.

8 解析:(1)线圈的角速度为ω=2πn=100π rad/s,
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的最大值为Em=NBωS=NBω·ab·bc=6.28 V. 又刚开始转动时线圈平面与中性面夹角为30°=π/6, 故线圈中交变电动势的瞬时值表达式为 e=Emsin(ωt+π/6)=6.28sin(100πt+π/6)V. (2)把t=0.01 s代入上式,可得此时感应电动势的瞬时值:e=-3.14 V. 答案:(1)e=6.28sin(100πt+π/6)V (2)-3.14 V

9 1.周期和频率 (1)周期T:交变电流完成 变化(线圈转一周)所需的时间,单位是 .公式:T= (2)频率f:交变电流在1 s内完成周期性变化的 ,单位是赫兹(Hz). (3)周期和频率的关系:T= 或f= 一次周期性 秒(s) 次数

10 2.交变电流的瞬时值、峰值、有效值和平均值
(1)瞬时值:交变电流某一 的值,是时间的函数. (2)峰值:交变电流的电流或电压所能达到的 . (3)有效值:让交流与恒定电流通过 的电阻,如果它们在一个周期内 产生的 相等,则这个恒定电流I、恒定电压U就是这个交变电流 的 . (4)正弦式交变电流的有效值与峰值之间的关系 I=   U=  E= 时刻 最大值 相同 热量 有效值 (5)平均值:是交变电流图象中波形与横轴所围的面积跟时间的比值,其数值可 以用 = 计算.

11 1.交变电流的瞬时值、峰值、有效值、平均值的比较
物理量 物理含义 重要关系 适用情况及说明 瞬时值 交变电流某一时刻的值 e=Emsin ωt i=Imsin ωt 计算线圈某时刻的受力情况 峰值 最大的瞬时值 Em=nBSω Im=Em/(R+r) 讨论电容器的击穿电压

12 交变电流图象中图线与时间轴所夹的面积与时间的比值
有效值 跟交变电流的热效应等效的恒定电流值 (1)计算与电流的热效应有关的量(如功、功率、热量等) (2)电气设备“铭牌”上所标的一般是有效值 (3)保险丝的熔断电流为有效值 平均值 交变电流图象中图线与时间轴所夹的面积与时间的比值 计算通过电路截面的电荷量 由感应电动势的最大值公式Em=nBSω得,Em仅由n、B、S、ω四个物理量所决定,与轴的具体位置和线圈的形状都无关.

13 2.对交变电流有效值的理解 交变电流的有效值是根据电流的热效应进行定义的,所以进行有效值计算时,要紧扣电流通过电阻生热(或热功率)进行计算.注意“三同”:即“相同电阻”上,“相同时间”内产生“相同热量”.

14 2.如图10-1-3所示电路中,已知交流电源电压u=200 sin 100πt V,电阻R=100 Ω.则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分别为(  )
A.1.41 A,200 V B.1.41 A,141 V C.2 A,200 V D.2 A,141 V 解析:电流表和电压表显示的是有效值 答案:B

15 【例1】 电阻R1、R2和交流电源按照图10-1-4甲所示方式连接,R1=10 Ω,R2=20 Ω
【例1】 电阻R1、R2和交流电源按照图10-1-4甲所示方式连接,R1=10 Ω,R2=20 Ω.合上开关S后,通过电阻R2的正弦交变电流i随时间t变化的情况如图乙所示,则(  )

16 A.通过R1的电流的有效值是1.2 A B.R1两端的电压有效值是6 V C.通过R2的电流的有效值是 A D.R2两端的电压有效值是 V 解析:由题图知流过R2交流电电流的最大值 故选项C错误;由 选项D错误;因串联电路电流处处相同,则I1m= A, 电流的有效值 故A项错误;由U1=I1R1=6 V,故选项B正确. 答案:B

17 根据图象可以确定的量: (1)电流最大值; (2)周期T和频率f; (3)不同时刻交流电的瞬时值; (4)线圈处于中性面和电流最大值对应的时刻; (5)任意时刻线圈的位置和磁场的夹角.

18 1-1 如图10-1-5所示,图线a是线圈在匀强磁场中匀速转动时所产生正弦交流电的图象,当调整线圈转速后,所产生正弦交流电的图象如图线b所示,以下关于这两个正弦交流电的说法正确的是(  )
B.两种情况在0.3 s内通过线圈的磁通量变化之比为1∶1 C.两种情况在相等时间内产生的焦耳热之比Qa∶Qb=3∶2 D.两种情况在相等时间内产生的焦耳热之比Qa∶Qb=9∶4

19 解析:两种情况 Ta∶Tb=2∶3,fa∶fb=3∶2,线圈先后两次转速之比为3∶2,选项A正确;两种情况下在0
解析:两种情况 Ta∶Tb=2∶3,fa∶fb=3∶2,线圈先后两次转速之比为3∶2,选项A正确;两种情况下在0.3 s内磁通量的变化量不同,选项B错误.交流电的最大值Em=NBSω,电动势最大值之比为3∶2.Q= t,两种情况在相等时间内产生的焦耳热之比Qa∶Qb=9∶4,选项D正确. 答案:AD

20 1-2 图10-1-6甲、乙分别表示两种电压的波形,其中图甲所示电压按正弦
规律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图甲表示交流电,图乙表示直流电 B.两种电压的有效值相等 C.图甲所示电压的瞬时值表达式为U=311 sin 100πt V D.图甲所示电压经匝数比为10∶1的变压器变压后,频率变为原来的

21 解析:因图象的纵坐标上电压的正负表示电压的方向,因此两图均为交流电,A项错;对于正弦交流电才有U有效= ,虽然两图的峰值相同,但图乙非正弦(余弦)交流电不适用上式有效值的求法,故B错;

22 正弦交流电电压瞬时值的表达式为u=Umsin ωt,由图象可知Um=311 V,T=2×10-2s,可得ω= =100π,代入上式得u=311sin 100πt,故C项对;由变压器原理可知变压器只能根据匝数比改变电压和电流,它不会改变周期和频率,故D错. 答案:C

23 【例2】 一个边长为6 cm的正方形金属线框置于匀强磁场中,线框平面与磁场垂直,电阻为0. 36 Ω
【例2】 一个边长为6 cm的正方形金属线框置于匀强磁场中,线框平面与磁场垂直,电阻为0.36 Ω.磁感应强度B随时间t的变化关系如图10-1-7所示,则线框中感应电流的有效值为(  )

24 答案:B

25 求交变电流有效值的方法 (2)利用有效值的定义计算(非正弦式交流电).在计算有效值时“相同时间”至少取一个周期或周期的整数倍. (3)利用能量关系: 当有电能和其他形式的能转化时,可利用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来求有效值.

26 2-1 调光灯、调速电风扇以前是用变压器来实现的,该技术的缺点是成本高、体积大、效率低,且不能任意调节灯的亮度或电风扇的转速.现在的调光灯、调速电风扇是用可控硅电子元件来实现的.如图10-1-8为经过一个双向可控硅调节后加在电灯上的电压.那么现在电灯上的电压为(  )

27 解析:电灯上的电压值,如没有特殊说明一般指电压的有效值,设加在电灯上的电压的有效值为U,取一个周期,由电流的热效应得
答案:C

28 【例3】 如图10-1-9所示,交流发电机线圈的面积为0.05 m2共100匝.该线圈在磁
感应强度为 T的匀强磁场中,以10π rad/s的角速度匀速转动,电阻R1和 R2的阻值均为50 Ω,线圈的内阻忽略不计,若从图示位置开始计时, 则(  ) A.线圈中的电动势为e=50 sin 10πt V B.电流表的示数为 A C.电压表的示数为 V D.R1上消耗的电功率为50 W

29 解析:由于线圈从图示位置(即磁场方向平行于线圈平面)开始计时,所以e=Emcos ωt,其中E m=NBSω=50 V,故线圈中的电动势e=50cos 10πt V,故A选项错误;线圈产生的电动势的有效值为 由于线圈的内阻不计,故电压表的示数为 故C选项错误;电流表的的示数 故B选项正确;电阻消耗的电功率为P=U2/R1=25 W,故D选项错误. 答案:B

30 3-1 将硬导线中间一段折成半圆形,使其半径为r(m),让它在磁感应强度为B(T)、方向如图10-1-10所示的匀强磁场中绕轴MN匀速转动,转速为n(r/s),导线在a、b两处通过电刷与外电路连接,外电路接有阻值为R(Ω)的电阻,其余部分的电阻不计,则(  )

31 A.通过电阻R的电流恒为 B.电阻R两端的电压的最大值为Bnπ2r2 C.半圆导线从图示位置转过180°的过程中,通过电阻R的电荷量为 D.电阻R上消耗的电功率为 解析:因为是线圈转动发生电磁感应,且图示位置磁通量最大,产生正弦式交变电流,故A项错误;感应电动势的最大值 且电路中除电阻R以外其余部分的电阻不计,所以Um=Em=Bnπ2r2,故B项正确; 导线由图示位置转过90°时,可视为通过半圆的磁通量由 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可得:

32 所以导线由图示位置转过90°时通过电阻R的电荷量为
由于再转90°时电流的方向不变,由对称性可知,半圆导线从图示位置转 180°的过程中,通过电阻R的电荷量 答案:BCD

33 如图10-1-11所示为交流发电机的示意图,矩形线圈的匝数N=50匝,每匝线圈的边长Lab=0. 4 m,Lbc=0
如图10-1-11所示为交流发电机的示意图,矩形线圈的匝数N=50匝,每匝线圈的边长Lab=0.4 m,Lbc=0.2 m,矩形线圈所在处的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0.2 T,线圈总电阻r=1 Ω,外接电阻R=9 Ω,线圈以n= r/s的转速在磁场中匀速转动,求: (1)线圈产生的感应电动势的最大值. (2)若从线框过中性面开始计时,写出回路中的电流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式. (3)交流电流表和交流电压表的读数. (4)此交流发电机的总功率和输出功率. (5)线圈从图示位置转过θ=90°的过程中通过电阻R的电荷量.

34 【考卷实录】

35 【教师点评】 错误之处:①第(3)问中误认为电流表、电压表测量的是电流、电压的最大值. ②第(5)问中用有效值计算电荷量出现错误.
错因剖析:①没能掌握电流表、电压表测量的是电流、电压的有效值. ②没能区分计算电热时,应用电流的有效值,而计算电荷量,应用电流的平均值.

36 点击此处进入 作业手册 正确解答:(3)电流表读数: 电压表读数:U=IR=11.3×9 V≈102 V
(5)设线圈转过θ=90°用时间Δt, 则这段时间内线圈的平均感应电动势: 点击此处进入 作业手册


Download ppt "第十章 交变电流 考 纲 展 示 高 考 瞭 望 知识点 要求 交变电流,描述交变电流的物理量和图象 Ⅰ"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