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二、混合物的分离、提纯.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二、混合物的分离、提纯."—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二、混合物的分离、提纯

2 物质的分离和提纯 一、基本原理 1、物质的分离是把混合物的各种成分分开,分别得到纯净的物质;物质的提纯是把物质中所含的杂质除去,以得到纯净的物质。

3 提纯后物质成分不变(该成分的量若能增多则更好) 实验过程和操作方法简单易行
归纳为“不增、不减、易分、复原” 2、物质提纯时原则 不能引入新杂质,若引入,必须进一步除去 提纯后物质成分不变(该成分的量若能增多则更好) 实验过程和操作方法简单易行

4 【例 】(2003年江苏高考试题)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A除去N2中的少量O2:通过的热的CuO粉末,收集气体
B除去CO2中的少量HCl:通入Na2CO3溶液,收集气体 C除去FeCl2溶液中的少量FeCl3:加入足量铁屑,充分反应后,过滤 D除去KCl溶液中的少量MgCl2:加入适量NaOH溶液,过滤 【答案】C

5 (1)过滤、结晶、分液、萃取、蒸馏、升华、渗析等物理方法 (2)沉淀、 加热分解、洗气等化学方法。
3、常用的分离和提纯的方法 (1)过滤、结晶、分液、萃取、蒸馏、升华、渗析等物理方法 (2)沉淀、 加热分解、洗气等化学方法。

6 三、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方法一、过滤(沉淀洗涤) 固体(不溶)一液体分离 例:除去粗盐中的泥沙
操作要点:(1)对折法折叠滤纸后紧贴漏斗壁,用水打湿不出气泡为止,滤纸边缘低于漏斗;过滤时加入漏斗的溶液面低于滤纸边缘,即“一贴两低三靠”。 (2)过滤时:烧杯嘴与玻璃棒接触;玻璃棒与三层滤纸处相接触;漏斗嘴紧靠玻璃烧杯壁。 (3)加水,水面高于沉淀,浸洗三次,达到净化沉淀。

7 方法二:蒸发和结晶 固体一液体分离,例:食盐溶液的蒸发结晶。 操作要点:(1)蒸发皿可直接受热。固定在铁架台的铁环上。
固体一固体(均溶)分离。例:KNO3,NaCl的结晶分离。 操作要点:(1)蒸发皿可直接受热。固定在铁架台的铁环上。 (2)加热时用玻璃棒不断地搅动防止热液溅出,发现溶液出现较多固体快干时撤火。利用余热将溶液蒸干。

8 方法三、蒸馏分馏 温度计 蒸馏烧瓶 冷凝管 尾接管 热水 冷水 使用前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适用范围(混和物)
注意事项: ①温度计的水银球在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 ②蒸馏烧瓶中放少量碎瓷片——防液体暴沸。 ③冷凝管中冷却水从下口进,上口出。 ④先打开冷凝水,再加热。 方法三、蒸馏分馏 温度计 蒸馏烧瓶 冷凝管 尾接管 适用范围(混和物) 例:1、从石油中分馏出各馏分。 2、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 (1)蒸馏烧瓶加热要垫石棉网,温度计水银球放在支管口略向下的位置。 (2)冷凝管横放时头高尾低保证冷凝液自然下流,冷却水与被冷凝蒸气流向相反。 (3)烧瓶中放入多孔瓷片以防暴沸。 热水 冷水 使用前要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9 检查装置气密性 操作原理: 依据改变体系压强时产生的现象(如气泡的产生、水柱的形成、液面的升降等)来判断仪器装置是否密封。

10 检查装置气密性 需要将导气管活塞关闭才可检验 微热法 需要用水封住漏斗的下端才可检验 液差法

11 方法三:萃取分液 静置 分液 振荡 将两种互溶的液体分开。将两种互不相溶的液体分开。 例:用CCl4将碘从碘水中萃取出来后,再分液分离
(1)将溶液注入分液漏斗,溶液总量不超过其容积3/4,如图所示,两手握住分液漏斗、倒转分液漏斗并反复、用力振荡。 (2)把分液漏斗放在铁架台的铁圈中静置、分层。 (3)打开旋塞,使下层液体流出。 振荡 静置 分液

12 4、渗析法 :如除去淀粉胶体中的NaCl。将要提纯的胶体装入半透膜中,将半透膜袋系好,浸入蒸馏水中,渗析的时间要充分。

13 5、升华法:分离易升华的物质。 碘、萘的提纯 洗气法 加热法

14 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步骤: 1、方案设计: ①实验原理、反应条件 ②仪器的选择与洗涤 ③仪器装置的连接 ④气密性检查 ⑤药品的取用 ⑥加热方法的选择 ⑦尾气的处理

15 2、汇报结果——写实验报告 一个完整的化学实验报告应包括的内容: ①实验名称 ②实验目的 ③仪器装置的连接与药品 ④实验操作步骤 ⑤实验现象记录 ⑥实验结果与数据处理

16 实例 实验 粗盐的提纯 仪器 : 天平,烧杯,玻璃棒,漏斗,铁架台,铁圈等 步骤 现象
实验 粗盐的提纯 仪器 : 天平,烧杯,玻璃棒,漏斗,铁架台,铁圈等 实例 步骤 现象 1.溶解:称取4克粗盐加到盛有12mL水的小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使氯化钠充分溶解 粗盐逐渐溶解,溶液浑浊。 2.过滤:组装好仪器,将1中所得到的混合物进行过滤。若滤液浑浊,要再次过滤,直到滤液澄清为止。 滤纸上有不溶物残留,溶液澄清。 3.蒸发:将过滤后的澄清溶液转入蒸发皿,加热,并用玻璃棒搅拌,防止液滴飞溅。当出现较多固体时停止加热,余热蒸干。 蒸发皿中产生了白色固体。

17 ??? 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BaCl2 NaOH Na2CO3 我们要的是: NaCl 杂质离子: Mg2+、Ca2+、SO42-
除杂离子: OH-、 CO32-、Ba2+ ??? BaCl2 NaOH Na2CO3

18 ② 调节PH值至中性 除杂步骤 NaCl混 合溶液 NaCl、Ca2+ SO42-、NaOH NaCl、CO32- NaOH、
稍过量的 NaOH溶液 NaCl混 合溶液 NaCl、Ca2+ SO42-、NaOH 稍过量的 BaCl2溶液 NaCl、CO32- NaOH、 稍过量的 Na2CO3溶液 NaCl、Ca2+ NaOH、Ba2+ 调节PH值至中性 HCl NaCl

19 注意: 1.引入试剂只跟杂质反应,且要适量或稍过量; 2.不引入新杂质; 3.后续试剂应除去过量的前一试剂; 4.过程简单、现象明显;
5.尽可能将杂质转化为所需物质除去; 6.多种试剂时应考虑加入试剂顺序。

20 例:实验室里需要纯净的氯化钠溶液,但手边只有混有硫酸钠、碳酸氢铵的氯化钠。某学生设计了如下方案:
  如果此方案正确,那么:   (1)操作①可选择_____或_____仪器。   (2)操作②是否可改为加硝酸钡溶液?为什么?   (3)进行操作②后,如何判断SO已除尽,方法是__________。   (4)操作③的目的是_________,为什么不先过滤后加碳酸钠溶液?理由是________。   (5)操作④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 三、离子检验(取少量样品) 离子 所加试剂 现象 离子方程式 Cl- AgNO3,稀HNO3 产生白色沉淀 Cl-+Ag+=AgCl↓ SO42- Ba(NO3)2稀HCl 白色沉淀 SO42-+Ba2+=BaSO4↓


Download ppt "二、混合物的分离、提纯."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