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wnload 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1
Neo-Freudian Theories Adler, Horney, & Fromm
劉家瑜、李露芳、蘇旭琳 人格心理學專題研究/蔡順良老師
2
Alfred Adler 1870~1937
3
生平 1/3 ~不斷超越自卑 走向成功的一生~ 自幼體弱多病,畢生與死亡相抗: 「對醫學的興趣是用來當作對抗死亡的力量」
2012/10/08 生平 1/3 ~不斷超越自卑 走向成功的一生~ 自幼體弱多病,畢生與死亡相抗: 「對醫學的興趣是用來當作對抗死亡的力量」 與帥氣、強壯的哥哥(Sigmund Adler)之競賽: 家庭星座的研究 家人對社會平等與正義的追求: 維護女權及兒童社會平等
4
生平 2/3 與權威的佛洛伊德之斷絕 以器官缺陷、自卑情結、補償作用之研究著名。
心理分析學派:分析的基礎在於生物學,並強調因果關係、性心理的發展、精神的動力,以及本能的部分。 個體心理學:以社會為基礎,重視人際關係而且是主觀的。它強調未來、整體論、平等主義和選擇。
5
生平 3/3 以平等主義原則為基礎的「個體心理學」
Eric Fromm、Karen Horney 、 H. S. Sullivan: 將阿德勒的心理學整合到他們的系統之中。 自助(self)與自我心理學(self psychology)之父 認知取向、存在取向、人本取向和正向心理學先驅 東方孔子與西方蘇格拉底 影響無數不同階級的人,應用到許多領域上。 性格:社會性、重合作、民主、平易近人、兩性平等、入世
6
Alder 生平年表(1870~1937) 1870年 出生於維也納,排行第二。父母皆為猶太人。 1875年
得了嚴重肺炎,痊瘉後決定當醫生。 1895年 進入維也納大學取得醫學博士,成為眼科醫生。 1902年 參加佛洛依德所主持的研討會。 1911年 因與佛洛依德理念不合而離開佛氏。 走向個體心理學之路。 1912年 發表論文「神經質性格」。 奠定個體心理學派的基礎。 年 在奧地利軍隊中擔任軍醫,第一次世界大戰後,開始對兒童輔導產生興趣。
7
Alder 生平年表(1870~1937) 建立「學校心理衛生中心」。 1919年 在維也納召開第一屆個體心理學大會。 1924年
1926年 將個體心理學介紹到美國。 1927年 出版「個體心理學的理論與實務」及「了解人性」 1931年 在維也納創辦第一個個體心理學實驗學校。 1935年 定居美國,並開業為精神科醫師。 1937年 心臟病突發,逝於蘇格蘭亞伯丁市的街道上。
8
個體心理學之重要概念 自卑感( inferiority ) 補償(The Striving Force As Compensation)
追求卓越(Striving for Success or Superiority) 終極目標( The Final Goal ) 主觀知覺( Subjective Perceptions ) 創造性力量( Creative power ) 人格的整體性( Unity of Personality ) 社會興趣(Social Interest ) 生活的意義( The Meaning of Life ) 生活方式( Lifestyle) ) 異常的發展( Abnormal development ) 個體心理學的運用
9
自卑感( inferiority) 一種不足、不夠的感受 人生下來是弱小、不完整的→”天生”的自卑感
所謂的人性,就是感到自卑,所有心理生命的開始, 都有很深的自卑感。 ~Alfred Adler~ 一種不足、不夠的感受 人生下來是弱小、不完整的→”天生”的自卑感 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它們是人類地位之所以增進的原因。 人類全部的文化都是以自卑感為基礎的,它是所有人類行為的最重要動力來源。 人類比其他動物都需要更多及更深刻的合作。
10
補償 (The Striving Force As Compensation)1/2
人生而具有追求完美,追求的傾向來填補不足感(an urge, a drive ) 人畢生戮力於克服自卑感 我們對補償的努力是邁向自我理想的驅動性能量。 與生俱來對完美的追求: 失敗 希特勒 社會性的隸屬與意義感 海倫凱勒或貝多芬
11
補償 (The Striving Force As Compensation)2/2
人人都有自卑感,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選擇 區分補償好與不好的標準︰是否對社會有益及平衡感 不好的補償 過度補償會帶來自我優越感的提升,像是自大與驕傲。 → 自卑情節:當一個人對於正常的自卑感不能加以補償時,所發展出來的一種狀態。 補償不足會縱容無助的逃避責任。 → 優越情節:當一個人對於正常的自卑感過度補償時,所發展出的一種狀態。包括對個人能力和成就過度誇張。 好的補償︰選擇有益社會的活動,帶來權能、社會性自尊,以及安全感。 → 處於中間者,適當克服自卑感,並發展出社會興趣
12
自卑與超越 2019/2/23
13
追求卓越 (Striving for Success or Superiority)1/2
個人卓越 (personal Superiority,lower level) 以個人卓越為目的,少關心其他人的福祉。 有些人會有意識或無意識的,將自己的自我中心偽裝在社會關懷的考量下。 例如:致力於與學生建立良好關係的老師,自詡為全校最關心學生的老師 過度補償與追求個人卓越
14
追求卓越 (Striving for Success or Superiority)2/2
追求成功( Striving for Success ,higher level) 受社會興趣引導發展 關心他人福祉,以合作為方式,以大眾社會利益為考量 心理健康者的主要形式 對優越感的追求,是所有人類的通性,在每件人類的創作之後,都隱藏了對優越感的追求,它是所有我們文化貢獻的泉源。 真正能夠應付並主宰其生活問題的人,只有那些在奮鬥中,也能表現出利人傾向的人,他們超越前進的方式,使別人也能受益。
15
終極目標(The Final Goal)1/3 ~人會受過去影響, 但未來對現在的影響遠大於過去~
個體心理學是以人格的統整性、一貫性為前提。 人在四、五歲前就形成自己的生活形態(life style),即共同體感情或社會關心,設定合乎它的目標,為了達成此目標而努力。 個體受想像目標牽引,即最終目標會「引導」個體追求卓越的方式。 此目標是想像的( fictional),是個體創造出來且獨有的。 此目標是朝向對社會有益的方向或朝向無益的方向,是由一個人的生活形態能否健全發展所決定。
16
終極目標(The Final Goal)2/3 生命最初的四五年:個人忙著構造心靈的整體性,並在的心靈與肉體間建立起關係。
第五年結束:人格已成形,個體賦予生活的意義、追求的目標、趨近目標的方式、的情緒傾向等,也都以固定。 在改變它們之前,必須先從兒童期固定成形時所犯的錯誤解脫出來。 對安全感追求的巨大活動線→從卑下到優越、從失敗到勝利、由下到上) 例如:被寵壞的小孩
17
終極目標(The Final Goal)3/3 為了達成最終目標,個體創造並追求許多初級目標(subgoals )。
次目標是能被覺察的,但其與最終目標的關係未被確認。 從最終目標的角度來看,subgoals(次目標)都以一致的(consistent)形式展現。 劇作家的比喻 當最終目標是確定的,在那之前的所有行動跟次目標都有新的重要意義。 What’s the goals of a good student? What’s the goals of a pampered child? What’s the goals of being here?
18
主觀知覺(Subjective Perceptions)
現象學、認知取向的先鋒 個體的主觀知覺形塑其行為與人格 人不是被器官缺陷、早期經驗、環境等所塑造,而是人們對於事件的主觀認知造就其人格與行為。 人們會被想像(fictions)or 對未來的期待所影響。 個體最重要的想像 最終目標—追求卓越。 Hans (1911/1925): 想像就是許多不真實的存在,但它們對個體的影響,就像它們真正存在一樣… 舉例1:男人比女人優秀 舉例2:我們有自由意志
19
創造性力量(Creative power)1/2
Creative power makes each person a free individual. 生活方式由個體的創造性力量形塑。 人類被賦權於創造自己的生活方式。 這樣的力量幫助我們控制自己的生活、最終目標、達成最終目標的方式,以及對社會興趣的發展,而不論先天(遺傳)或後天(環境)都不足以剝奪此power 磚塊、灰泥與建築師:每個人都將遺傳與環境當成磚塊與灰泥,建造自己的人格,但建築的設計卻會反映其生活方式。 重點不是在於人們得到什麼,而是在於他們如何使用這些素材。
20
創造性力量(Creative power)2/2
存在主義的先鋒,對後繼存在主義之於自由與選擇的影響甚大。 隱喻--The law of the low doorway 走進一個矮門的兩個選擇: 使用創造力力量讓自己蹲下,以成功解決這個問題。這是大多數心理健康者解決生活問題的方式。 在過矮門時,撞到自己的頭,或是往後退,但儘管如此,仍得解決問題。這是許多心理疾病者面對問題的方式。 有效運用創造性力量,是可以解決這個問題的。
21
人格的整體性 (Unity of Personality)1/2
Personality is unified and self-consistent. 行為可能會改變,但以最終目標的觀點來看,它的確是一致的。 個體的思考、感受,與行動都是具備自我一致性(self-consistent)的,指向最終的單一目標。 個體心理學強調從整體的觀點來看人(認知、行為、情緒、生理… )
22
人格的整體性 (Unity of Personality)2/2
個體統整(utility)與自我一致的方式:organ jargon(organ dialect)。 在目標之下,我們才能了解所有分開的行動與功能。 有缺陷的器官也表達了個體最終目標的方向,這就是organ dialect的狀態。 器官比語言更能揭露與表達個體的意見 organ dialect(organs speak!) 舉例:手腕飽受類風濕關節炎之苦的人,他關節所表達的聲音,持續了他的人生。
23
社會興趣(Social interest )1/2
阿德勒使用『gemeinschaftsgefuhl』一詞來描述個體心理健康的理想狀態,英文就是『社會興趣』,也有學者稱為社會關懷或社會情懷。 社會興趣: 在社會上找到自己的適切位置,產生歸屬感與貢獻感(即產生對群體的認同感、對他人同理心、對他人福祉的關心、合作程度、對人正向的看法等)。 社會興趣乃為一切對人對物關係的基礎。 人類與生俱有社會情懷,但必須透過生命早期的教養加以培育,尤其是對個體具備的創造性力量提供正確的引導。
24
社會興趣(Social interest )2/2
父母、家庭、學校、社會環境在中間扮演的重要角色。 社會興趣是乃是健全適應的基礎,是心理健康的條件,而心理治療的目標就是設法提高患者的社會興趣。 發展社會興趣是個體極為重要的課題,有助於個體適當地消除自卑感,追求卓越 Striving for Success
25
五項生命任務 每個人的生命中至少必須面對三項主要的任務: 工作(work)、友誼(friendship)和愛(love)
Mosak 和 Dreikurs(1967)更指出了生命中的第四與第五項任務:靈性 & 自我 工作 - 職業任務。缺乏工作這項生命任務的成就是社會中大多數人沮喪的原因。 友誼 - 社會任務 愛 - 婚姻關係 靈性 - 發展自己的精神層面,處理精神層面的自我與宇宙、上帝,或更高深力量的關係。 自我:與自己安然相處、自我悅納,其為如何成功的因應主觀的我(I),與客觀的我(me)。
26
生活的意義 人類生活於『意義』的領域之中。 個體經驗到的並不是單純的環境,而是環境對人類的重要性。
即使是對環境中最單純的事物,人類的經驗也是以人類的目的來加以衡量的。 生活意指 --- 對團體貢獻力量 生活的意義就是奉獻,是對全體人類發生興趣,努力培養愛情和社會興趣,還有互助合作的能力。 每種生活問題的解決都需要合作的能力,而每種工作也都必須在人類社會的架構下,以能夠增進人類福利的方式來予以執行。 只有了解生活的意義在於奉獻的人,才能夠以勇氣與較大的成功機會來應付其困難。
27
生活風格(Lifestyle) 引導我們生活的基本概念是我們的生活型態,也就是生活風格,它在四、五歲時形成。
遺傳、環境、終極目標、社會興趣,與創造性力量交互作用 生活風格的特質:每一個個人的統整整體(utility)---其中包含了想法、感覺、行動、所謂的意識與潛意識,以及在各方面的人格表現。 自我協調一致的統整整體:一個人的生活風格。 透過其生活風格朝向其生活目標的達成。 內含『對世界和自己應該期待些什麼』的最深層和最持久的概念 → 即個體的生活目標、對自己和世界的看法和以後他實現其生活目標所要用的方式 每個人的生活風格都是獨一無二且具一致性的。
28
生活風格(Lifestyle)- 舉例 同樣在童年遭遇不愉快經驗者 「我必須努力改變這種不良環境,以保證我的孩子的未來!」
「生活是不公平的,別人總是占盡了便宜。既然世界這樣待我,我為什麼要善待世界?」 「由於我不幸的童年,我做的每件事都是情有可原的。」 心理健康者與心理不健康者之生活風格的差異
29
生活風格四大基本類型 缺乏社會興趣,表現出一種統馭或少有社會決之的統治態度,行為並不顧及他人的行為,有可能攻擊他人。
特徵 統 馭 型 (管理支配) 缺乏社會興趣,表現出一種統馭或少有社會決之的統治態度,行為並不顧及他人的行為,有可能攻擊他人。 獲 得 型 (掠取依賴) 最普遍的類型。依賴他人,期待由他人身上得到滿足。 逃 避 型 (逃避問題) 不想面對生活中的問題,經由對困難的逃避,個人就避免遭遇失敗的各種可能性。 社會有益型 (社會服務) 與他人合作,根據他們的需要來行動。在社會興趣發展良好架構下解決問題。
30
個體心理學動力觀 1/2 自卑感 補償 追求卓越 最終目標 歷程受到社會興趣、創造性力量、主觀知覺與最終目標影響。
31
個體心理學動力觀 2/2
32
異常的發展 (Abnormal development)
33
異常發展的影響因素 產生不適應的最重要因素(General description) 社會興趣的發展不足。 訂定過高的目標
僅生活於自己的世界 僵化且缺乏彈性的生活風格 他們以設定過高的目標,補償對優越感需求,這樣的目標又引導其產生僵化的行為,限制了個體的觀點。
34
不適應發展的外在因素 嚴重的生理缺陷(exaggerated physical deficiencies):有嚴重生理缺陷的人有時會因為對自己不足而過度補償,發展出過度的自卑感受。他們過度在意自己,較不會考慮他人。 放縱的生活風格(pampered style of life):有微弱的社會興趣,但卻對於持續性的放縱與寄生式的關係(parasitic relationship)有強烈的渴望。期待他人照顧或過度保護自己,並滿足他的需求。以自己眼光看待這個世界,並認為自己優先於所有事物。 忽略的生活風格(neglected style of life):認為自己不受到寵愛的孩子,傾向於以這種忽略的生活風格生存。較無法相信他人,也無法為了共同的福祉而合作。
35
保護傾向 (Safeguarding Tendencies)1/3
人類會創造出能夠保護自我自尊感受的行為形式,這樣的保護機制稱為防衛傾向,能幫助個體隱藏自我意象,以維持現有的生活方式。 佛洛伊德 的防衛機轉:無意識的運作以保護個體免於焦慮,常見於一般人。 阿德勒的防衛傾向:有意識地以盾牌保護個體脆弱的自尊,免於在公眾間丟臉,且通常在建構神經症狀時被討論。
36
保護傾向 (Safeguarding tendencies)2/3
保護傾向:用以保護個體現有的生活方式,以及感受自我重要性。 藉口(Excuses):這是最普遍的保護傾向,常以”是的,但是…(Yes, but)” 或 “只要( If only)”的形式存在。 退縮(Withdrawal):當個體逃離困境,人格的發展就停止了 有距離的保護 四種透過退縮而產生的保護模式,分別是退後、靜止不動、躊躇猶疑、設置障礙。
37
保護傾向 (Safeguarding tendencies)3/3
攻擊的表現形式 貶抑(depreciation):貶低他人成就,過分重視自己成就。 指責(accusation):控告別人為自己的失敗負責,並尋求報復,以保護自己纖細的自尊。 自我指責( self-accusation):有些人會使用憂鬱、自殺等方式,傷害自己親近的人。罪惡感也是一種攻擊性的自我控訴行為, 貶抑是貶低他人,以獲得優越感;自我指責則是貶低自己,以維護自己的自尊感受。
38
男性異議(Masculine protest)
男性異議:文化與社會影響所有個體,不管男性或女性,有時候會過度強調成為男性(being manly)的重要性。 女性與男性的精神生活(psychic life)是一樣的。 由男性主宰的文化並不是自然發生的,而是歷史發展的產物。 不論男性或女性皆追求男性的Power(ex.權力、地位…) 女性的自卑狀態並非基於生理上的因素,而是基於不利發展和社會學習的結果。 受到女性主義推崇
39
個體心理學的運用 (Application of individual Psychology)
40
家庭星座(family constellation)
重視家庭星座或家庭團體的社會 – 心理結構。 幼年的手足互動影響未來,同時,每個家庭中的孩子,在家庭系統中的社會結構與心理結構會因為出生排行而有所差異。 不同類型的心理感受與孩子所占的地位有密切關聯(老大、老二、中間、么子、獨子..) 在不同家庭中位置相同的個體,傾向於表現出類似的特徵、態度和行為。 不僅是年紀的差別,同時還包括了性別、兄弟姊妹的人數、文化的價值對性別角色的認同,以及其他相關的問題,都是了解一個人在家庭中心理位置的重要訊息。 家庭星座是Adler學派用來衡量當事人的生活型態技術。
41
家庭星座 – 長子 一天的統治者(rule for a day) 正向特質: 保護與照顧 良好的組織者 負向特質: 高度焦慮(怕失寵)
潛意識敵意,對他人具高度批判 過度誇張權力 自己是對的 ,別人永遠是錯的 不合群的
42
家庭星座 – 次子 通常會努力爭取第一,這種競爭的現象稱為手足的競爭(sibling rivalry)。 正向特質: 高度動機與積極 合作的
喜歡自我超越 較獨立 負向特質: 強烈競爭性 易於沮喪 缺乏責任感
43
家庭星座 – 排行中間的小孩 常會感到他們所處的位置有壓迫感,認為自己在家庭中的位置是相當不利的。
會公然地尋求自己在父母心中所處位置的保證。 排行中間小孩的資產:有機會從他人的錯誤中學習,獲得談判與溝通技術,以及因應生活的策略。 正向特質: 具有判斷力 敏感的 負向特質: 更獨立與反叛
44
家庭星座 – 老么 被視為家庭中注意力的中心。 利用這些特別的優勢和操縱的方式享受生活的樂趣。 正向特質: 符合現實的雄心 善於自娛娛人
負向特質: 縱容的生活方式 依賴他人,缺乏獨立性 在任何方面都想超越他人 不切實際的野心
45
家庭星座 – 獨子 不會有被逐下王座的機會,比較不會感受的鄰近競爭者帶來的壓力 正向特質: 成熟的社交性 與成人相處比較自在
會發展出比較精熟的認知技巧 負向特質: 誇大的優越感 不易與人合作 誇大自我感 縱容的生活方式
46
早期記憶(Early recollections)1/3
由於企圖達到優越地位的努力,是整個人格的關鍵,所以我們在個人心靈生活中的每一點,都能看到它的影像。 所有心靈現象中最能顯露其中秘密的,是個人的記憶。 記憶絕不是出自偶然,個人從接受到的印象中,選取要記憶的部分,只有那些對自己處境有重要性的內容。 記憶 個體的「生活故事」,或稱「原型」 早期記憶顯示生活樣式的根源,及最簡單的生活方式。 舉例:視覺障礙的小孩,早期記憶會有許多跟視覺有關的印象 「我環顧四周…」,也可能描述各種顏色和形狀。 早期回憶並非原因,只是暗示,什麼將會發生以及如何發生的表徵
47
早期記憶(Early recollections)2/3
從兒童時代起便記下的許多事情,必定與個人主要興趣非常相近,假使我們知道個體的主要興趣,就也能知道他的目標與生活樣式。 早期記憶在職業輔導中的重大價值。 兒童和父母,以及家庭中其他成員間的關係。 記憶的正確與否並非重點,其真正的價值在於它們代表了個人的判斷:「在兒童時代,我就是這樣的一個人了」、「在兒童時代, 我便已經發現世界是這個樣子了」。 第一件記憶可以表現出個人基本人生觀,他的態度的雛型。 記憶也能達到和「夢」一樣的目的,將決定看做一種考驗,而想要重新造出曾經使他們成功過的心境。
48
早期記憶(Early recollections)3/3
要了解原型與個人性質的一個有價值的方法,乃是去研究早期記憶。 早期記憶能由現有的生活方式與脈絡下詮釋,而且有共通性。 舉例: 危險與處罰:代表敵意的傾向。 手足出生:表示持續性的失寵感受。 記憶集中父親或母親:表示出對雙親的偏好。 不當的行為:則是警告不要企圖重複該行為。
49
早期記憶 – 舉例一 「我最早的記憶是我祖父的葬禮,那是在我三歲時。」 祖父是依附。
對死亡這件事有很深刻的印象,把這件事情當成最大的危險,有很深的不安全感。 志向是成為醫師 醫師所受的訓練比其他人更能對抗死亡。 「我很清楚的記得看他躺在棺材。臉色蒼白,全身僵硬。」 對觀看世界感興趣的視覺型孩子。 死亡在她的心靈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50
早期記憶 – 舉例二 「當我三歲的時候,我的父親…」 對父親的興趣遠過於對母親,可能是對母親不滿才發展的第二階段。
2012/10/08 早期記憶 – 舉例二 「當我三歲的時候,我的父親…」 對父親的興趣遠過於對母親,可能是對母親不滿才發展的第二階段。 「我的父親買給我跟姐姐一對矮種馬」 這個家庭中的孩子不只一個,需注意另一個孩子。 「我的馬緊跟著她的馬,但跑得太快了,我總是趕不上,最後甚至跌倒了,落得悽慘的下場」 姊姊老是占了上風,自己會被擊敗,會跌倒在地。 安全唯一方法就是在前領先。 家庭星座 - 次子常會將長子視為競爭對手。
51
早期記憶 – 舉例三 患有焦慮性神經病35歲的男子。
只有離開家時才感到焦慮,曾數度勉強找到工作,但只要一進辦公室就會不停地呻吟,直到晚上和母親坐在一起時才停止。 「我記得四歲時,坐在家裡靠近窗子邊,看街上有許多人在工作,我覺得很好玩」 改變想法跟整個人生觀,讓他知道生活的方法不只是受別人支助。 主要問題:患有重度近視,當他遇到職業問題時,他總是在「看」,而不是在「工作」 。 後來開設了畫廊,在社會中貢獻出自己的力量。
52
夢 1/2 個體心理學對於夢的解釋是完全合乎常識的。 夢不可能比日常思維要有理智而能預測未來,反而是更為混亂而難解的。
夢是想要找出問題解決方法的企圖,它顯露出個人勇氣的喪失。 夢是在個人的生活樣式和他當前的問題之間建立起連繫,而又不願意對生活樣式做新要求的一種企圖。 夢的目的是在支持生活的方式,並引起適合於生活方式的感覺。 夢並不是和清醒時的生活互相對立的,它必然和生活的其他動作和表現一致。
53
夢 2/2 「夢的目的是什麼?我們為什麼要做夢?」 心理分析學派:「為滿足個人未經實現的慾望。」
個體心理學派:這觀點沒有解釋一切。每個人都會做夢,但幾乎沒有人了解自己的夢。如果一個夢是難解的,如果個人忘了它,或無法了解它,那還有什麼滿足可言呢? 夢的目的是在於它們所引起的感覺之中。 夢只是引起這些感覺的一種方法或是一種工具,夢的目標是它所留下來的感覺。
54
夢 – 舉例 夢的關鍵同樣在於它引起的感覺 飛翔的夢
留下一種輕快和充滿勇氣的心境,把人由下帶到上,把克服困難及對優越感目標的追求視為輕而易舉。 一個勇敢的人,即使在睡眠中,也不願擺下他的野心,它包含了一個問題:「我是否該繼續往前?」跟一個答案:「我的前途必定是一往無阻的。」 由高處摔下的夢 阿德勒認為,它代表個人心靈保守必擔心遭受失敗,而不是全心全力要克服困難。
55
國內近五年相關研究 吳孟昌(2006)。七等生小說研究:自我治療的書寫旅程。靜宜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中。
林彥伶(2006)。不同人口變項大學生之靈性安適、社會興趣及幸福感的差異比較。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林淑棻(2011)。教師運用鼓勵方案對國小兒童自尊及教師態度之效果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張忠、陳家麟(2007)。阿德勒的個體心理學理論對貧困大學生“心理脱貧”的啟示。中國青年研究,3,50-53。 許怡婷(2010)。青少年社會興趣與幸福感之相關研究。國立新竹教育大學碩士論文,未出版,新竹市。 馮天荃(2006)。論阿德勒的個體心理學與依戀理論的異同。常州工學院學報(社科版),24(1),25-28。 馮芳、劉晶波(2010)。阿德勒社會性教育理論對我國幼兒社會性教育的啟示。徐特立研究,3,23-26。 黃伊蕾(2011)。從阿德勒理論社會興趣的觀點看《哈利波特》中佛地魔的心理健康。諮商與輔導,309,35-39。 楊元波(2009)。論阿德勒個體心理學理論在兒童教育中的應用。四川教育學院學報,25(8),97-98。 蒙光俊(2009)。透過寵物治療培養社會興趣能力。諮商與輔導,278,10-13。 趙曉詩(2011)。國中生同儕人際信念之探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劉焜輝(2010)。影響深遠-Alfred Adler理論的肯定。諮商與輔導,293,65-65。 蔡筱葳(2006)。不同性別、家庭社經地位的國小獨生子女與非獨生子女之分離-個體化與生活型態、社會興趣之關係研究。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56
國外近五年相關研究 Astrauskaite, M., & Kern, R. M. (2011). A lifestyle perspective on potential victims of workplace harassment. The Journal of Individual Psychology, 67(4), Barlow, P. J., Tobin, D. J., & Schmidt, M. M. (2009). Social interest and positive psychology: Positively aligned. The Journal of Individual Psychology, 65(3), Curlette, W. L., &. Kern, R. M. (2010). The importance of meeting the need to belong in lifestyle. The Journal of Individual Psychology, 66(1), 30-42 Frey, M. R. (2007). Personality, lifestyle, and transformational leadership from a humanistic perspective. Dissertations & Theses: Full Text Database (Publication No. AAT ). Foley, Y. C., Matheny, K. B., & Curlette, W. L. (2008). A cross-generational study of Adlerian personality traits and life satisfaction in mainland China. The Journal of Individual Psychology, 64(3), Fox, R. K. (2008). Where is everybody? Adlerian parenting resources and the exclusion of parents who are lesbian, gay, bisexual, transgender, queer, or questioning. The Journal of Individual Psychology, 64(2), King, A. R., & Shelley, C. A. (2008). Community feeling and social interest: Adlerian parallels, synergy and differences with the field of community psychology. Journal of Community & Applied Social Psychology, 18, Leak, G. K. (2006). 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A Revised Measure Of Adlerian Social Interest. Social Behavior & Personality: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34(4), Leak, G. K. & Leak, K. C. (2006). Adlerian Social Interest and Positive Psychology: A Conceptual and Empirical Integration. Journal of Individual Psychology, 62(3), Peluso, P. R., Peluso, J. R, Buckner, J. P., Kern, R. M., & Curlette, W. L. (2009). Measuring lifestyle and attachment: 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linking Individual Psychology and attachment theory. Journal of Counseling and Development, 87, Peluso, R. R., Stoltz, K. B., Belangee, S., Frey, M. R., & Peluso, J. P. (2010). A 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 of a measure of the Adlerian Lifestyle, the BASIS-A Inventory. The Journal of Individual Psychology, 66(2), Stoitz, K. B., Reysen, R., Wolff, L. A., & Kern, R. M. (2009). Lifestyle and the stages of change in weight loss. The Journal of Individual Psychology, 65, Uccello, C. (2009). Social interest and social responsibility in contemporary corporate environments. The Journal of Individual Psychology, 65(4), Ziomek-Daigle, J., McMahon, H. G., & Paisley, P. O. (2008). Adlerian-based interventions for professional school counselors: Serving as both counselors and educational leaders. The Journal of Individual Psychology, 64(4),
57
參考資料 Alder, A. (1971). 自卑與超越(黃光國譯)。台北:志文出版社。(原著出版於1931) Alder, A. (1974). 自卑與生活。(葉頌姿譯)。台北:新潮文庫105。(原著出版於1935) Feist, J., & Feist, G. J. (2009). Theories of personality. New York: McGraw-Hill Higher Education. Pervin, L. A., & Cervone, D. (2012). 性格心理學(葉光輝譯)。台北市:雙葉書廊。(原著出版於2010) Sweeney, T. J. (2007). 阿德勒諮商(唐子俊、唐慧芳、孫肇玢、陳聿潔、黃詩殷譯)。台北:五南。(原著出版於2006) Yang, J., Milliren, A., & Blagen, M. (2010). 勇氣心理學:阿德勒觀點的健康社會生活(蒙光俊、簡君倫、郭明仁譯)。台北市:張老師文化。(原著出版於2010) 樊雪春、樊雪梅、涂冠如(2009)。諮商輔導學辭典。台北市:五南。 蔡順良老師的課堂投影片(報告同學:洪芙瑋、沈孟筑)
58
Karen Horney 1885~1952
59
Background 1885 生於德國 1906 就讀柏林大學醫學系 1909 與Oscar Horney(律師)結婚
生於德國 就讀柏林大學醫學系 與Oscar Horney(律師)結婚 獲得醫學學位 在柏林醫學院研究精神病學,師承Freud 發表論文<精神分析治療的技術> 成為精神分析臨床醫生 任教於柏林精神分析學院研究女性心理問題 【對Freud的女性觀點提出批評】
60
Background 1932 加入美國芝加哥精神分析學院 【在異於德國的美國觀察精神疾病,讓她認識
加入美國芝加哥精神分析學院 【在異於德國的美國觀察精神疾病,讓她認識 不同的心理問題是文化因素。而非生物本能】 轉往紐約任教,並創辦診所行醫 【對Freud學說提出批評,開創社會文化學派】 加入美國籍 因對Freud理論提出修正,被紐約精神分析學 院開除,造成美國精神分析界嚴重分裂 自行成立「美國精神分析促進會」 設立「美國精神分析學院」,作為教育機構 晚期肝癌病逝紐約
61
The Works of Horney 1937 《我們時代的精神官能症人格》
1937 《我們時代的精神官能症人格》 修正Freud的生物決定論,強調精神疾病並非天生,本能,而是受後天人際關係等社會文化因素失調所影響。因此,提出衡鑑精神官能症的文化診斷和心理診斷。 文化診斷當說某人罹患精神官能症,所依據的標準是看其行為是否符合身處的時代所公認的行為方式,因此不同的文化會有不同判斷心理行為正常與否的標準。 心理診斷為對抗焦慮而建立防禦機制。造成人格損害 探討精神官能症表現出的性格結構,將焦慮看作是這種性格結構的動力中心,而敵意又是造成焦慮的根源,兩者往返交織,可追溯產生於童年早期的基本敵意和焦慮。 為了對抗焦慮而建立起來的各種防禦機制,例如:自我美化、外化(向外投射)、虛假的解決保持和諧。
62
逃避焦慮的方法:掩飾、否認、自我麻醉、自我逃避
兒童沒感受到父母所給的溫暖和愛 兒童進而對他人 產生敵意 兒童認為自己不 配得到愛,感到 無能感、恐懼感、 怕被拋棄和愧疚 感等。 壓抑敵意 產生 基本焦慮 孩子覺得世界 充滿危險, 對自己會感到 軟弱無助。 逃避焦慮的方法:掩飾、否認、自我麻醉、自我逃避
63
防禦機構 親近、對抗、逃避 社會文化、人際關係 童年早期 基本敵意 精神 官能症 基本焦慮
64
The Works of Horney 1939 《精神分析的新道路》挑戰權威
批判Freud學說中無法適應時代的缺陷,並系統性地闡述自己的想法,試圖改造與推進精神分析 Horney在書中逐一評論對精神分析的基本原則和Freud思想中的重要前提。 學界的評論: Horney把自己與Freud並列看成精神分析運動中的重要人物,並曲解精神分析。 Horney大大促進精神分析的發展。
65
Freud Horney 潛意識 不知道潛意識是不是存在,都不影響意識發揮功能。 如果要揭發潛意識的動機,需要付出努力,就是「阻抗」
決定論、本能 人是和環境相互作用所塑造,並非生來固有和終身不變的。 陽具妒羨 女性希望成為男性是因為希望擁有文化所認定的男性特質和權力。 男性表現進取心爭取成功,是對自己不能生育的自卑感補償。 精神官能症的驅動力量是本能,目標是獲得滿足和避免挫折。 精神官能症的驅動力量有十個(之後又合併成三個),目標是獲得安全和避免焦慮。
66
The Works of Horney 1942 《自我分析》 情境 性格 精神官能症 精神官能症 挑戰傳統精神分析,主要重點為以下幾項:
精神分析的過程並非一定要專家協助才能進行,自己也可以分析、認識和改變,從而獲得健全人格發展 和 情境 精神官能症 性格 精神官能症 對特定情境暫時缺乏適應能力 把一般情境當作困境產生焦慮
67
親近他人 對抗他人 逃避他人 精神官能症的驅動力量 合併歸納成三種 (精神官能症的需要或傾向) 對愛和稱讚的需要 對生活伴侶的需要
對把自己的生活限制在狹窄範圍之內的需要 對權力的需要 對處心積慮地控制自我和別人的需要 對無所不能的意志的需要 對剝削他人和不擇手段的撈取好處的需要 對社會認可或聲譽的需要 對稱讚自己的需要 對個人成就的需要 對自己能自足自立的需要 對完美的需要 合併歸納成三種 親近他人 對抗他人 逃避他人
68
The Works of Horney 1945 《我們的內在衝突》
人心理的內在衝突起因、發展和重要作用,並強調身處的文化會決定衝突的種類、範圍和強度。 將之前提出十種精神精神官能症的驅力,合併成三種:「親近他人」、「對抗他人」、「逃避他人」。 整本書的內容分成兩部分: 闡述內在衝突的特性,以及為了尋求安全感如何影響個體和他人的關係,和與自己關係。 未解決的衝突所帶來的心理後果,並說明解決方法
69
親近他人 對抗他人 逃避他人 為克服無助感而刻意追求別人的關心,順從依賴別人,以得到安全感。
認為愛會帶來安全,所以無論如何需要得到別人的愛。 Horney提出循環:焦慮對愛過分需求無法實現感生敵意害怕失去而壓抑產生瀰漫性的憤怒焦慮感增加想要獲得更多安全感。 對周圍世界充滿虛偽和敵視而全力反抗,不相信別人,想要透過權力、佔有來得到安全感。 認為如果擁有權力。就沒有人能傷害自己,會得到安全。 對權力、名望和財富的追求,是一種保護措施,以對抗焦慮帶來的軟弱和無能感,並且也是宣洩敵意的手段。 不想有歸屬,也不想反抗,認為和別人沒有共同處,藉由孤立自己、與世無爭來得到安全感。 認為如果我退縮、就沒有什麼能傷害自己,而得到安全。 逃避是為了保持個人獨立的需要、保守個人隱私的需要,保證個人優越的需要,和別人之間保持情感距離。 順從型 精神官能症人格 攻擊型 孤立型
70
The Works of Horney 1950《精神官能症與人的成長—自我實現的掙扎》 這本書是畢生研究最精華的總結。
真實自我:人的生命核心和天賦能力的自然流露。 理想自我:為滿足內心的精神官能症驅力而形成的盡善盡美的自我意象。 現實自我:在環境的影響下,人的一切表現。
71
避免精神官能症驅力造成自我瓦解 生命本質的自然流露 真實自我 衝突 形成 理想自我 現實自我 苛責 完美的自我意象 環境中的表現
72
The Works of Horney 1967《女性心理學》Kelman整理而成 彙整Horney所有關於女性心理的研究論文,包括:
女性閹割情節的根源 逃離女性:男女眼中的女性,其所有的男性情節 受壓抑的女性氣質、一夫一妻制的問題 經前期緊張、兩性之間的不信任、婚姻問題 女性的恐懼 對陰道的否定:女性特有生殖焦慮的問題 女性的功能性障礙的心理發生因素 母親的衝突、女性的受虐問題。女性青春期的人格改變…等等
73
The Works of Horney 1987《最後的講義》Ingram整理而成
專門談到精神分析的治療技術,是在美國精神分析學院裡開設的系列課程。本書是以上課錄音檔整理而成。 因為癌症,所以沒有完成全部的課程,只包括五個部分: 分析者關懷的特質 自由聯想和躺椅的運用 理解患者的特定精神分析方法 困難和防禦 理智過程或情感體驗
74
Goals of Therapy 消除阻抗 整合人格 關懷患者 矯正人格
讓患者了解自己採取解決衝突的方法是不對的,只會帶來更嚴重的衝突。放棄為解決基本衝突而產生的理想自我,面對現實自我,發覺真實自我,以達到真正的人格整合。強調患者在治療過程中的參與,自我分析。 關懷患者 全心全意的關懷、全面性的關懷、建設性的關懷 矯正人格 詳細檢查患者為解決衝突所做的無意識的努力,以及這些努力對他整個人格的影響。 告訴患者的內心衝突,讓患者意識到自己內心衝突的大致狀況,幫助患者了解這些衝突所引起的後果。 消除阻抗 精神分析專家在治療過程中,應協助消除患者的阻抗,推動患者提高自我覺察,重新進行生活定向,讓患者能夠尋回真我,從而邁入健康發展的軌道。
75
Recently Practical Research
孫平、孫名之(2008)。自我剖析的強有力武器—霍 妮的自我分析技術及其在我國的應用價值。湖南師範 大學教育科學學報,7(2), 。 Coolidge, F. L., Segal, D. L., Estey, A. J., & Neuzil, P. J.(2011). Preliminary psychometric properties of a measure of Karen Horney’s tridimensional theory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 67(4), Nunez, F. V.(2010). A study of the application of the concepts of Karen Horney in leadership development within the national management association of the Boeing company. A dissertation of the degree of doctor of Pepperdine University.
76
Recently Practical Research
Parker, S., Dewberry, J., Lloyd, B., & Smith, J. R.(2009). Moving away, against and toward God: Karen Horney’s neurotic trends and relationship to God. Journal of Psychology and Christianity, 28(1), Coolidge, F. L., Segal, D. L., Cahill, B. S., Archuleta, J. L.(2008). A new five factor model of psychopathology: preliminary psychometr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ive- dimensional personality test(5DPT).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 44,
77
Practical Research Horney-Coolidge Tridimensional Inventory(HCTI)
順從性人格(Compliance) :利他主義、需求關係、自我貶抑 攻擊性人格(Aggression) :惡意、權力、優勢 逃避型人格(Detachment) :需要獨處、逃避、自給自足
78
Horney-Coolidge Tridimensional Inventory
Hardly Ever / Sometimes / Mostly / Nearly Always 1. I am affectionate. 2. It’s a hostile world. 3. I prefer to be alone. 4. I feel better when I’m in a relationship. 5. Life is a struggle. 6. People say I’m unemotional. 7. I like to be liked by others. 8. I like to be in command. 9. I am self-sufficient. 10. I like to help others.
79
Horney-Coolidge Tridimensional Inventory
Hardly Ever / Sometimes / Mostly / Nearly Always Only the strongest survive. 12. I don’t really need people. 13. I like to give others my sympathy. 14. I enjoy feeling powerful. 15. I could live quite well without anyone. 16. I am unselfish. 17. I enjoy outsmarting other people. 18. I’d rather work, sleep, and eat alone. 19. I am self-sacrificing 20. Other people are too sentimental.
80
Horney-Coolidge Tridimensional Inventory
Hardly Ever / Sometimes / Mostly / Nearly Always 21. I avoid parties and social gatherings. 22. I am a generous person. 23. People are inconsiderate. 24. I am a private person. 25. I’d rather be with someone else than be alone. 26. I’ll test myself in fearful situations in order to make myself stronger. 27. I avoid questions about my personal life. 28. I forgive and forget pretty easily. 29. I like a good argument. 30. I like to live independent of others.
81
Horney-Coolidge Tridimensional Inventory
Hardly Ever / Sometimes / Mostly / Nearly Always 31. I care what other people think about me. 32. I am uninhibited and brave. 33. I avoid long-term obligations. 34. I feel crushed if I am rejected. 35. Beggars make me angry. 36. I feel lonely. 37. Most people are more attractive than me. 38. To survive in this world, you have to look out for yourself first. 39. I resent people trying to influence me. 40. I feel weak and helpless when I’m alone.
82
Horney-Coolidge Tridimensional Inventory
Hardly Ever / Sometimes / Mostly / Nearly Always 41. People tend to be untrustworthy. 42. I try to avoid advice from others. 43. I try to avoid fighting or arguing. 44. People tend to be manipulative. 45. I could live fine without friends or family. 46. I tend to feel it’s my fault if something goes wrong. 47. Children should be taught toughness. 48. I like it better when people do not share their thoughts or feelings with me. 49. I tend to be the one who apologizes first.
83
Horney-Coolidge Tridimensional Inventory
Hardly Ever / Sometimes / Mostly / Nearly Always It’s a fact of life most successful people step on others to get ahead. 51. I feel I’d be better off without people than with people. 52. I need the company of others. 53. People’s basic nature is aggressive. 54. I try to avoid conflicts. 55. Children should be taught to be kind and loving. 56. I’ve met a lot of idiots in my life. 57. Children should be taught self-sufficiency.
84
Horney-Coolidge Tridimensional Inventory
The Compliant scale score is the sum of individual items 1, 4, 7, 10, 13, 16, 19, 22, 25, 28, 31, 34,37, 40, 43, 46, 49, 52, 55. The Aggressive scale score is the sum of individual items 2, 5, 8, 11, 14, 17, 20, 23, 26, 29, 32, 35, 38, 41, 44, 47, 50, 53, 56. The Detached scale score is the sum of individual items 3, 6, 9, 12, 15, 18, 21, 24, 27, 30, 33, 36, 39, 42, 45, 48, 51, 54, 57. Item 36 is scored in the reverse.
85
Erich Fromm 1900~1980
86
生平 生於德國法蘭克福 ,父母均為猶太法律師後裔,父親為猶太酒商 ,性情暴戾,母親終日鬱鬱寡歡,鑄成佛洛姆孤單憂愁的性格。(研究主題:個體化、自由) 佛洛姆於二十二歲獲得德國海德堡大學哲學博士學位,之後擔任過慕尼黑大學講師、開業心理分析醫師、精神分析研究所、社會學所講師。 (哲學為基礎的學養訓練,但朝向人的現實狀況發展) 1930加入法蘭克福社會研究所。將兩者理論用於現實社會狀況,運用哲學、社會學心理學素養,從事心理分析的實際經驗。和Horkheimer關係生變,離開法蘭克福學圈。 (理論帶有批判色彩) 1934希特勒強權專制,猶太民族受到政治迫害,佛洛姆出走美國。在美國紐約,致力推廣佛洛伊德精神分析學說、創立精神分析研究機構,在美國各知名大學擔任講師、機構研究員等。(終身推廣傳播精神分析理念) 晚年定居瑞士。
87
理論緣起 理論受到猶太律法、馬克斯主義、佛洛伊德精神分析、禪宗、Johann Jakob Bachofen母系社會著作等影響。
和Sullivan、Horney和其他學者等人,討論如何以人在心裡、社會、文化的發展取代佛洛伊德的性驅力理論,形成新佛洛伊德學圈。最後,Fromm堅信各種社會族群都有其獨特性格,成為後來的社會性格理論。 Fromm認為,Sullivan、Horney比較重視傳統人類學,但他將心理分析用於政治、經濟宗教和社會的基礎動力分析。 調和佛洛伊德和馬克思理論,建立社會群體的心理分析,最終目標是建立實際可行的人道主義社會思想。 以心理分析協助人們釐清潛在的迷思,將自身的潛能充分發揮出來,當社會中的每一成員都是理性、獨立、自主、負責的人時,就是大家所共同企盼的社會健全而清明之日。
88
促成人本精神分析的時代(1/2) 生命歷程 時代背景 思想淵源
第一次世界大戰決定了成長的道路。 不管如何,我們會被文化決定。 時代背景 戰爭後的西方經濟興起,卻造成了人性的失落,人變成機器的附屬物,變成了工具,失去個性,失去了人做為人的豐富性和完整性。→危害心理健康。 思想淵源 人本主義的立場:肯定真正的自我,了解他自己和自己的本性是具有向善和自發創造的能力。 德國理論思維的傳統(馬克思主義)與精神分析注重臨床經驗的傳統(佛洛伊德)
89
促成人本精神分析的時代(2/2) 極端的人本主義者humanism
人本主義容易被想到與Rogers, Maslow, and Allport的自我實現概念有關,強調每個個體尋求自我實現發展潛能 Fromm的人本主義是指激進的、馬克思主義的人本主義,意指人類潛能的實現,這種潛能實現可以帶來資本主意義化的廢除並創造民主的社會主義
90
重要概念 1. 兩難處境的現代人(自由) 2. 關於需要與情感(愛) 3. 扭曲的人性─現代人的性格 4. 其他:社會潛意識、社會人格等
91
兩難處境的現代人(1/2) 人的處境 生物學意義上的人:本能適應性不足使人生存下去,必須尋求理性的途徑,這就是文明。 (human dilemma) 存在本身的矛盾:人的獨立、力量感日益增強;但人與自然、與他人、與自己的關係卻日益疏遠,因此越來越孤獨。 (existential needs) 現代人的處境 逃避自由,自由與安全不可兼得 異化、 疏離(alienation) :人與世界、自我的疏遠和對立,人變成了他人或自己的利用工具。Fromm (1956) defined alienation as “a mode of experience in which the person experiences himself as an alien ...estranged from himself. 現代人的這種處境是人存在的矛盾性在資本主義社會的具體表現。
92
兩難處境的現代人(2/2) 個體化的過程 史前時代,人與自然世界渾然一體,和其他自然物一樣,也就無所謂人的存在,人類的獨特歷史是人類從自然世界的母體當中突現出來,這種人日漸從原始狀態中脫穎而出的過程,就是確立人獨立存在意義和自由尊嚴的個體化過程。(象徵不順從與反抗) 個體化之後的自由 透過個體化的過程,讓人在獲得自身獨立存在和自由,開闢了人類自身文明歷史,另一方面又失去了依附,同時也帶來了責任和孤獨。 basic anxiety
93
關於需要和情感(1/4) 人的需要:人的基本需要起源於人的處境,起源於他們的存在狀況。 健康的個體善於尋找方式尋求和世界的統合
1. 關聯(relatedness) 需要:愛與自戀 2. 超越(transcendence)需要:創造與毀滅 3. 尋根(rootedness)需要:完整性與固著 4. 認同感(sense of identity) 需要:個體性與一致性 5. 定向(a frame of orientation & devotion) 需要:理性與非理性目標 原發性自戀primary narcissism→續發性自戀secondart narcissism 弗洛姆認為自戀的實質是不能客觀地看待自己、他人和世界。
94
關於需要和情感(2/4) 引自Feist, J., & Feist, G. J. (2009).
95
關於需要和情感(3/4) 人的情感─愛 三種對愛的誤解: 愛和理性是人對存在問題即人的處境問題的最佳解決→情感和認知。
被愛的問題(而不是主動去愛) 對象的問題(市場上的交換價值) 墜入愛河的體驗(而不是持久狀態的愛)。
96
關於需要和情感(4/4) 愛的元素:給予、照顧、責任、尊重、了解。 愛的對象:兄弟愛、母愛、情愛、自愛、對神的愛。
成熟的愛:保存自己的完整性、保存自己的個人性之條件下的結合,愛是一種積極主動的力量。 不成熟的愛(共生結合) : 被動(被虐狂)的共生結合:被虐狂者放棄自己人格的完整性,將自己變成某人或外在事物的工具。 主動(虐待狂)的共生結合:虐待狂者利用合併他人的方式膨脹自己、加強自己。
97
扭曲的人性─現代人的性格(1/7) 關於性格 性格是人在與自然、與他人、與自己的關係及人的基本處境的基礎上,形成的滿足需要的方式和穩定的情感傾向。 將能量看成關係的存在,將能量概念建立在人與自然、他人、自己的關係基礎上。 性格是人對自己生物學上的軟弱性的克服,並具有選擇觀念和價值的功能,也是人適應社會的基礎。
98
扭曲的人性─現代人的性格(2/7) 現代人的病態性格
就像個人性格一樣,社會性格是把人的能量引向某一方向的特殊方式。如果一個社會的大多數成員具有共同的性格特質,那麼他們的能量就會被引向同一個方向,這些人就會有相同的動機,會接受相同的思想體系。 自由與安全的兩難境地、異化,都是人的處境特別是人存在的矛盾性在現代社會的具體表現。現代人在尋求自然、他人和自我建立聯繫即滿足基本需要的過程中,形成了各種特殊的性格。 透過愛與自戀、創造與毀滅、友愛與亂倫、個體心理和社會心理、理性非理性等範疇定義社會心理病症和精神病症。
99
扭曲的人性─現代人的性格(3/7) 年代 角度 不健康性格 健康的性格 1941 社會化性格 非自發性: 受虐傾向、施虐傾向
破壞傾向、迎合傾向 自發性: 愛與理性 1947 類化性格 非原創性: 接受傾向、剝削傾向 囤積傾向、市場傾向 原創性: 工作 1964 病理學觀點 退化綜合症: 戀屍癖 自戀 亂倫 成長綜合症: 戀生癖 愛 獨立性 1976 價值觀取向 佔有 存在
100
扭曲的人性─現代人的性格(4/7) 社會化過程中的性格傾向 →非自發性傾向 →自發性傾向: 受虐傾向:深感自卑、軟弱無力和無足輕重
施虐傾向:統治主宰,對他人表現出異常關心和愛護。 破壞傾向:殲滅掉它,就不會受到威脅。 迎合傾向:放棄個性也放棄自己,完全按照現存的文化模式來塑造自己。 →自發性傾向: 愛和創造性的工作
101
扭曲的人性─現代人的性格(5/7) 類化過程中的性格傾向 →非原創性傾向 (不健康的性格傾向)
接受傾向:淹沒在渴望被愛的體驗中,被動接受所需要的東西,對人很忠誠,卻害怕失去。 剝削傾向:到外界尋求想要的東西,奪人所愛,常常帶著敵意又想去操縱。 囤積傾向:對外界的所給予的物質缺乏信心,靠囤積和節約來建立安全感。 市場傾向:只為了符合人們的口味,把自己當作商品並以交換價值當來衡量一個人的價值。 →原創性傾向 (健康的性格傾向) 體驗到自己是其力量的表現者和行動者,是自主的而不受任何外在力量所支配。
102
扭曲的人性─現代人的性格(6/7) 性格傾向與相互關係 類化 社會化 非原創性傾向 接受傾向 受虐傾向 相互依存的共生關係 剝削傾向
施虐傾向 囤積傾向 破壞傾向 建立自給自足的安全體系,破壞可能威脅 市場傾向 迎合傾向 避免孤獨和不安全以致被排斥 原創性傾向 工作 愛和理性 健康的性格傾向
103
扭曲的人性─現代人的性格(7/7) 病理學觀點的性格傾向 退化綜合症:戀屍癖、自戀、戀母情結。 戀屍癖:對死亡愛戀,對死屍反常性慾行為
自戀:反常而狹隘的過度心理情結 戀母情結:心理發展的本能 退化綜合症是罪惡的發展,試圖返回母體、返回土地、自然環境的亂倫的依賴關係,是使人成為生活的敵人的自戀和自我犧牲) 成長(發展)綜合症:戀生癖、愛、獨立性
104
心理治療 治療目標在於病人必須了解自己,如此才能了解他人和事物。 溝通很重要,治療者必須將目標著重在個體和他人的關係上 。
透過談話(talking)、夢(dreams)和寓言故事(fairy tales & myths)進行治療。 心理治療範例 1.The Mexican Village study Social Character in a Mexican Village: A Sociopsychoanalytic Study 2.The psychohistory of Adolph Hitler Slipp, S. (1978). Adolph Hitler: A Family Perspective. Journal of American Academy of Psychoanalysis, 6,
105
社會潛意識 社會人格 社會潛意識:指社會大多數成員不能見容於社會情境,而被壓抑在意識領域下層的共同生活經驗與感受。在社會意識和社會潛意識之間存在社會過濾器,決定哪些經驗可以停留在意識,那些可以進入潛意識。 一個社會中大多數成員共同存在的被壓抑的領域。當一個具有特殊矛盾的社會有效地發揮作用時,這些共同被壓抑的因素正是該社會所不允許它的成員們意識到的內容。它只處於特定的社會中,是人對現實社會處境的一種適應→怕被孤立。 壓抑的機制:語言表達(經驗)、邏輯(文化思維)、社會禁忌(思考、感情、活動) 社會人格:社會成員基於共同處境和生活條件,經社會化歷程所共同塑造的性格類型
106
貢獻和評論(1/2) 復興人文傳統:讓原本科學主義的心理學加添了人文主義的關懷。
發展了精神分析的理論和實踐:從醫治個人疾病的小圈擴大到社會改革的實踐,幫助人能適應現代社會文化。 豐富了科學歷史觀的內涵:重視社會心理作為一種力量在社會進程中的作用,研究社會、經濟、心理和意識形態的相互關係。 創造了新的社會心理學:強調時代性而不是遺傳性,強調文化模式特別是意識形態的作用,將潛意識帶到新的天地發展。 歷史觀的侷限:似乎只看到現代文明與自然的對立,沒有看到完全的分離在心理的事實上是不可能的。 思想的內在矛盾:批判工業社會卻又讚揚其成就等等。
107
貢獻和評論(2/2) 研究數量微不足道,缺乏實證研究。 善於組織和解釋,但字詞、精確性、解釋內容不足。
理論過於精簡,是樂觀的也是悲觀的,是決定論的也具有自由意志的。 強調未來導向而非過往原因追溯,強調社會文化因素而非生物因素。 同時強調意識和無意識。 對於個體性,強調個體之間的相同性。
108
近五年研究(1/4) 中文論文、期刊 李怡如(2011)。從佛洛姆哲學看e世代的網路戀情。諮商與輔導,311,30 -33頁。
林硯芬(2007) 。個體自由的弔詭-以佛洛姆的自由觀分析法斯賓達的劇作《佩特拉的苦淚》 。東吳大學德國文化學系碩士論文,台北。 高毓坤 (2007)。佛洛姆破壞性解析及其教育意涵。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 薛淑靖(2008) 。遠藤周作文學世界中的罪意識變貌及救贖之道。臺灣浸信會神學院學術年刊, 頁。
109
近五年研究(2/4) 西文期刊 Cantor, J.(2008). Vision and Virtue in Psychoanalysis and Buddhism: Anatta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Social Responsibility. Psychoanalytic Inquiry, 28, 532–540. Cheliotis, L. K.(2011). Violence and Narcissism: A Frommian Perspective on Destructiveness Under Authoritarianism. Canadian Journal of Sociology, 36(4), Gitre, E. J. K.(2011). The great escape: World War II, neo-Freudianism, and the origins of U.S. psychocultural analysis. Journal of the History of the Behavioral Sciences, 47(1), 18–43. Gruba-McCallister, F.(2007). Narcissism and the Empty Self: To Have or To Be. The Journal of Individual Psychology, 63(2),
110
近五年研究(3/4) Hiel, A. V., Cornelis, I., & Roets, A.(2010). To have or to be? A comparison of materialism-based theories and self-determination theory as explanatory frameworks of prejudic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78(3), Juthberg, C., & Sundin, K.(2010). Registered nurses’ and nurse assistants’ lived experience of troubled conscience in their work in elderly care—A phenomenological hermeneutic stud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ursing Studies, 47, 20–29. Molesworth, M., Nixon, E., & Scullion, R. (2009). Having, being and higher education: the marketisation of the university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the student into consumer. Teaching in Higher Education, 14(3), Weinstein, R.S. (2007). What Heals in Psychoanalysis?. Psychoanalytic Inquiry, 27,
111
近五年研究(4/4)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可以檢索到約100篇的文章
多數為Fromm的思想闡述,例如:異化、不從、虐待狂人格、健康社會、生產性的愛等主題,對於社會、家庭、教育的啟示等。
112
參考資料 Feist, J., & Feist, G. J. (2009). Theories of personality. New York: McGraw-Hill Higher Education. Fromm, E.(1971). 逃避自由(莫滇譯) 。台北:志文出版社。 Fromm, E.(1970).自我的追尋(孫石譯) 。台北:志文出版社。 Fromm, E.(1986).愛的藝術(孟祥森譯) 。台北:志文出版社。 萬俊人(1986)。佛洛姆。香港 : 中華書局出版發行。 蔡順良老師人格心理學課堂PPT(謝未遲、廖家琪整理製作)
Similar presentatio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