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一九九四年九月五日.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一九九四年九月五日."—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一九九四年九月五日

2 演讲和演讲词 在某一特定的、正式的场合,面对听众把自己对某一问题或事件的看法较为系统全面地说出来,这就是演讲。演讲时所说的内容就是演讲词。
在内容上,应视有关集会或活动的要求而定,力求中心明确,言之有物;在表达上,偏重于议论,说明,也不排斥必要的记叙、抒情,力求条理清楚不繁杂。 解答第三题,引出第四题

3 演讲词的特点 一、要有针对性。要考虑演讲的场合,听众的年龄、文化程度,听众需要了解或解决些什么问题。
二、要有启发性。要通过充实的内容、严密的逻辑,晓之以理,让听众心悦诚服地接受演讲词需要阐明的观点,明确努力的方向和行动的目标。 三、要有感染性。由于演讲词是说给听众听的,因此语言要明白晓畅、自然朴素;演讲者能够结合现实,与听众作情感上的交流,以情动人,无论议论、说明还是记叙,在字行间孝应该倾注作者的真情实感。 解答第三题,引出第四题

4 为人民服务: 替人民做事、为人民着想,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宗旨。

5 毛泽东简介    毛泽东( ),湖南湘潭人。字润之,笔名子任。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思想家 。1893年12月26日生于韶山冲一个农民家庭。早年就读于长沙湖南第一师范,即开始革命活动,接受并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1921年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历任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主席、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等职。平生于政务、军旅之暇,喜爱诗词、书法,用功尤勤,造诣甚深。

6 毛泽东与演讲 毛泽东非常擅长演讲,他的演讲教育了千千万万的革命志士,而他自己在青年时期也曾受到演讲宣传的强烈影响。毛泽东曾对美国记者斯诺讲过自己的一段经历:1911年武昌起义发生以后,湖南宣布了戒严令,政局迅速改观。有一天,一个革命党人得到校长的许可,到中学来作了一次激动人心的演讲。当场有七八个学生站起来,支持他的主张,强烈抨击清廷,号召大家行动起来建立民国。会上人人聚精会神地听着。受这次演说的影响,毛泽东决心参加革命军。

7 张思德简介   张思德:小名谷娃子人,1915年出生于四川省贫苦农民家庭。1933年加入红军。中共中央警备团战士。 1935年,他跟随红军退出根据地,开始长征,负过伤。1937年10月,张思德加入了共产党,是一个忠实为人民服务的共产党员。1944年,张思德接受上级的烧炭工作。 9月5日带领4个战士到安塞县烧炭。中午时分,窑洞突然塌方,张思德奋力把战友推出洞去,自己则被砸埋在窑里牺牲。时年29岁。

8 1944年9月8日,中央直属机关在延安凤凰山脚枣园操场上为张思德举行了追悼会。毛主席亲笔写了“向为人民利益而牺牲的张思德同志致敬”。下午1时以后,毛主席迈着沉重的步子走上祭台,作了题目是《为人民服务》的演讲。

9 当时,抗日战争正处在十分艰苦的阶段,有许多困难需要克服。毛泽东主席针对这一情况,讲述为人民服务的道理,号召大家学习张思德同志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团结起来,打败日本侵略者。我们通过对课文的学习,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要树立这样一种信念:不是人人为我,而是我为人人。

10

11 ——1944年9月21日,《为人民服务》的讲演以新闻稿的形式在延安《解放日报》第一版上发表。 ——1945年4月,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召开。“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被鲜明地概括为我党我军的根本宗旨,并写进“七大”报告。 ——1945年9月,毛泽东同志给《大公报》题词:“为人民服务”。 ——1953年,《为人民服务》正式成文,收入《毛泽东选集》第三卷。

12

13 hóng dǐng míng 鸿毛 鼎 铭 追悼会 哀 思 āi sī dào

14 解释下列词语: 固有: 泰山: 鸿毛: 精兵简政: 五湖四海: 死得其所: 寄托: 哀思: 追悼: 本来有的。固:本来。
山名,在山东省。古人以泰山为高山的代表。常用来比喻敬仰的人或重大的有价值的事物。 大雁的毛。比喻事物微不足道。 缩小机构,精简人员。 本文指全国各地。 形容死得有意义,有价值。所,处所,地方。 把理想、希望、感情等放在(某人或某种事物上)。 悲哀思念的感情。 怀念死者,表示哀悼。

15 ◆听录音 ◆思考讨论: 演讲的听众是谁?毛泽东同志的这个讲话围绕什么中心讲?分几层意思讲?每层意思是什么?

16 ◆思考讨论: 演讲的听众是谁?毛泽东同志的这个讲话围绕什么中心讲?分几层意思讲?每层意思是什么? 听众是根据地的军民。 围绕的中心是:为人民服务。张思德是为人民利益而牺牲的,我们应该追悼他,学习他,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

17 分五层讲;意思分别是: 1、指出我们的队伍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张思德同志就是队伍中的一员。 2、指出张思德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比泰山还要重。 3、指出我们要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改正错的。 4、指出为人民的利益而牺牲是“死得其所”,但要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牺牲。 5、号召大家追悼为人民利益而牺牲的同志,寄托哀思,团结起来。

18 第一段有几句话?每句写什么? 句与句之间有什么关系? 有三句。 分别说队伍的性质、任务 、这次追悼的人物。 并列关系。

19 学海导航(第二段) 1、中心句: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 2、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句进行论述的? 3、你怎样理解司马迁的话?
先引用司马迁的话做论据,再具体讲什么样人的死毫无意义,什么样的人死得有价值。最后肯定张思德的死比泰山还要重。 3、你怎样理解司马迁的话?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句话的意思是人总是要死的,有的人的死比泰山还重,有的人的死比鸿毛还轻。 小结:这一段是讲革命者对生死的看法,人要死得有意义、有价值,揭示了革命的人生观。

20 学海导航(第三段) 1、这段是围绕哪句话论述的? 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兴旺起来。
2、是怎样围绕这句话论述的? 通过举例(李鼎铭提出”精兵简政“的例子)加以论述。 3、每句说的是什么? 第一句讲有了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第二句讲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第三句讲凡是符合“说得对”、“对人民有好处”这个条件,不管是谁的批评和意见,我们都要改正,都要照办。 这段话一句紧扣一句,层层递进联系非常紧密。先讲不 怕批评再讲不讲究批评的对象和方式方法。衡量是与非的标准只有一个,就是是否符合人民的利益。

21 学海导航(第四段) 1、“共同的革命目标”是什么? 解放全民族,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 2、为实现这一革命目标应该怎样做?
“不怕困难”,“不怕牺牲”,“互相爱护” 3、各层层意 第一层: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但要取得全民族的解放,还要团结更多的人。 第二层:讲怎样对待困难,要看到成绩、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不要灰心。 第三层:讲正确对待牺牲。一是为人民利益而牺牲是“死得其所”; 二是要避免不必要的牺牲。第四层:革命队伍的人要互相关心、爱护、 帮助。

22 我们“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这个目标是什么?为什么说我们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其所?
目标是彻底地、完全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因为我们的目标 是为人民服务。

23 学海导航(第五段) 寄托哀思,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 1、我们要为什么人开追悼会?(开追悼会的制度是什么?)
不管是谁死了,只要他是做过一些的益的工作,我们都要给他送葬,开追悼会。 2、开追悼会的意义是什么? 寄托哀思,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

24 品味语言: 1、谈谈加点词的含义:我们这个队伍是完全是为着人民解放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2、找一找文中关联词,谈谈这些关联词作用。(第三段为例)。 ”完全“,就是百分,也就是说,除了为人民服务,再没有任何别的目的。”彻底“就是贯彻到底,也就是说,不管在什么时间,不管做什么工作都应该为人民谋利益。

25 中心思想 本文通过悼念张思德,讲为人民服务的道理,号召大家学习张思德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团结起来,打败日本侵略者。

26

27 《为人民服务》背后的真实故事 1944年9月21日,在延安出版的《解放日报》上,发表了根据毛泽东主席在中共中央直属机关和中央警备团追悼张思德同志的会议上所作的讲话整理的文章《为人民服务》。60年过去了,但“为人民服务”这5个光辉大字,却愈发显示出永恒的魅力!毛主席参加一位普通战士的追悼会,并即席讲话半个多小时,肯定是有着深远思考的。张思德是毛主席内卫班战士,毛主席不仅认识和了解张思德,而且在张思德调到内卫班之前,毛主席同张思德有过两次不寻常的邂逅。

28 冰窟窿推车感动毛主席 战士们很纳闷,毛主席咋就知道张思德的名字呢?原来,在此之前,由于“推车”一事,张思德给毛主席留下了深刻印象。那是一年前冬天的一个上午,张思德一行3人,从杨家岭前往新安场,途中路过石砭时,他们见毛主席的小汽车正陷进磨沟的冰窟窿里,张思德和另两位战友立即跑去推车。这时,毛主席和警卫员也下了车,他们5人都在用力推车,可是,只见车子后轮在冰上原地打转,没有向前挪动一点点。张思德见此,立即把鞋袜一脱,跳进冰水中,两手抱起大石头,对准车轮前的冰坨子猛砸,又喊旁边的战友搬一些小石头来,把冰坨子砸碎,将碎石头垫在车轮子底下。

29 飞身顶大梁惊动毛主席 一次是1942年春天,上级决定在杨家岭建一座大礼堂。施工发生危险时,张思德一个箭步冲过去,飞身跨上架顶,用肩头死死顶住大梁,使梁下的工人和战士避免了一场大祸。这时,战友们也跟着张思德冲上去了,张思德眼尖手快,他从战友手中要过斧头,“啪、啪、啪”几下,只听见“咔”的一声,大梁牢牢地对准柱榫,可是当张思德抡最后一斧头时,由于用力过猛,一个趔趄从架子上摔下来。“班长,张思德!”工人和战友们不约而同地大喊起来……这喊叫声,惊动了正好路过这里的毛主席。毛主席快步如飞地走过来。一见是一位战士摔伤了,便立即指示派人去枣园请医生过来,并高声地说:“决不能有一分一秒的耽误!”几位战士按毛主席的吩咐,把受伤的张思德抬到毛主席的窑洞里。当把张思德抬到毛主席的躺椅上时,毛主席仔细一看,认出了是张思德,便亲切地叫了一声:“老朋友,是你呀,张思德同志!”

30 冰窟窿推车感动毛主席 司机见车轮子前已垫起了一层碎石子,便将车子发动,“咕咚”一声,车轮子便从冰窟窿中滚了出来,顺利地上了路。毛主席用双手一边给张思德暖和冻红了的手,一边叫大家给他搓腿,以防冰水把脚冻坏。毛主席细细地端详了张思德几眼,问了张思德的名字,从怀里掏出笔记本,把张思德的名字记在本子上。临走时,拍了拍张思德的肩膀,风趣地说:“小同志,你是见路不平,舍身相助,这种精神,值得学习哩!” 因张思德事迹的触发,毛主席的“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更加清晰更加完善起来。后来,毛主席就把“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倡导推广到全党全军全国人民中去了。

31 延伸 “当官不为民作主,不如回家卖红薯”,这一句古老的话,其实就是“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综观历史,了解现实,举出两三个当代社会为人民服务的实例。

32 雷锋是一位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楷模

33 焦裕禄烈士鞠躬尽瘁为人民服务

34 每一条公共汽车的线路都有终点站,但为人民服务没有终点站,我会永远用自己的真情和奉献同大家一起走向明天!  ——李素丽

35 2004感动中国年度人物

36 记录、民族尊严 12秒91,他实现了一次伟大的跨越,100年来的记录成了身后的历史,十重栏杆不再是东方人的障碍,因为中国有刘翔,亚洲有刘翔!这个风一样的年轻人,他不断超越,永不言败,代表着一个正在加速的民族。他身披国旗,一跃站在世界面前。

37 正义、爱民 她是中原大地上的又一个女英雄。扫恶打黑,除暴安良,她铁面无私;嘘寒问暖,扶危济困,她柔肠百转。十里长街,白花胜雪,挽幛如云,那是流动在百姓心中的丰碑!一个弱女子能赢得百姓的爱戴,是因为,在她的心里有对百姓最虔诚的尊重! 任长霞

38 耕耘、温饱 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淡泊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袁隆平!

39 2005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颁奖词 ——王顺友 他朴实得像一块石头,一个人一匹马,一段世界邮政史上的传奇,他过滩涉水,翻山越岭,用一个人的长征传邮万里,用20年的跋涉飞雪传心,路的尽头还有路,山的那边还有山,近邻尚得百里远,世上最亲的邮递员。

40 王顺友 多年乡邮工作   木里藏族自治县位于四川省西南部,紧连青藏高原。这里群山环抱,地广人稀,平均每平方公里的地面上只有9个人。全县29个乡镇有28个乡镇不通公路,不通电话,以马驮人送为手段的邮路,是当地乡政府和百姓与外界保持联系的唯一途径。全县除县城外,15条邮路全部是马班邮路,而且绝大部分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山。以共产党员王顺友为代表的马班邮递员几十年如一日,冒着生命危险跋涉在人迹罕至的高寒深山,为各族群众送信送报,确保全县所有乡镇通邮,受到当地各族群众高度赞誉。

41

42 (王文福的学生都是麻风病人)

43 当今社会,“为人民服务”有什么新内涵?

44 为了谁 (九八年抗洪公益歌曲) 泥巴裹满裤腿 汗水湿透衣背 我不知道你是谁 我却知道你为了谁 为了谁为了秋的收获 为了春回大雁归 满腔热血唱出青春无悔 望穿天涯不知战友何时回 你是谁 为了谁 我的战友你何时回 你是谁为了谁 我的兄弟姐妹不流泪 谁最美谁最累 我的乡亲我的战友 我的兄弟姐妹

45


Download ppt "一九九四年九月五日."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