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呼吸系统 respiratory system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呼吸系统 respiratory system"—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呼吸系统 respiratory system

2 呼吸系统 第一节、概述 第二节、鼻 第三节、喉 第四节、气管与支气管 第五节、肺 第六节、胸膜 第七节、纵隔

3 呼吸系统目录 第一节 概述 组成 呼吸道 鼻、咽、喉、气管、各级支气管     上呼吸道     下呼吸道 功能

4 呼吸系统 概述 呼吸系统组成 呼吸道:输送气体。 肺:气体交换。 呼吸道 包括鼻、咽、喉、气管和支气管等。 区分 上呼吸道:鼻、咽、喉。
呼吸系统组成 呼吸道:输送气体。 肺:气体交换。 呼吸道 包括鼻、咽、喉、气管和支气管等。 区分 上呼吸道:鼻、咽、喉。 下呼吸道:气管、支气管及其在肺内的 各级分支。

5 第二节 鼻nose 外鼻external nose 鼻腔nasal cavity 鼻旁窦paranasal sinuses 鼻中隔 外侧壁
呼吸系统目录 第二节 鼻nose 外鼻external nose 鼻腔nasal cavity 以鼻阈为界分为 鼻前庭和固有鼻腔 鼻中隔 易出血区(Little区) 外侧壁 蝶筛隐窝 粘膜 嗅区 鼻旁窦paranasal sinuses

6 呼吸道 一、鼻:分外鼻、鼻腔、鼻旁窦三部分 (一)外鼻:骨和软骨作支架,外覆皮肤。 (二)鼻腔: 鼻腔:被鼻中隔分——左、右两腔。
鼻中隔:由犁骨、筛骨垂直板和鼻中隔软骨等覆以粘膜而成。 鼻腔:被鼻中隔分——左、右两腔。 每侧鼻腔 向前→鼻孔→外界。 向后→鼻后孔→鼻咽。 以鼻阈分 前部:鼻前庭。 后部:固有鼻腔。 1.鼻前庭:内衬皮肤,生鼻毛→挡灰尘。

7 2.固有鼻腔:简称鼻腔,内衬粘膜。 (1)结构 内侧壁:鼻中隔 多略偏左。 前下部粘膜较薄, 内有丰富的血管吻 合丛,容易出血故
(1)结构 内侧壁:鼻中隔 多略偏左。 前下部粘膜较薄, 内有丰富的血管吻 合丛,容易出血故 称为易出血区。 外侧壁: 上、中、下三鼻甲。 上、中、下三鼻道。 蝶筛隐窝:在上鼻甲后上 方与鼻腔顶壁间。 鼻旁窦及鼻泪管开口。

8 (2)粘膜分 嗅区:位于上鼻甲内侧面以上及其对应的 鼻中隔上部粘膜,具嗅觉功能.
(2)粘膜分 嗅区:位于上鼻甲内侧面以上及其对应的 鼻中隔上部粘膜,具嗅觉功能. 呼吸区:嗅区以外的部分,血管丰富,加温、 湿润和净化空气。 (三)鼻旁窦:骨性鼻旁窦内衬粘膜而成。 1.功能:调节吸入空气的温湿度,对发音起共鸣作用 2.位置:位于同名骨内。 3.名称、数目及开口: (1)上颌窦一对,开口于中鼻道。 (2)额窦一对,开口于中鼻道。 (3)筛窦一对,分 前中群:开口中鼻道。 后群:开口上鼻道。 (4)蝶窦一对,开口蝶筛隐窝。

9 鼻旁窦paranasal sinuses 额窦frontal sinus 筛窦ethmoidal sinus
第二节鼻 鼻旁窦paranasal sinuses 额窦frontal sinus 筛窦ethmoidal sinus 前筛窦、中筛窦、后筛窦 蝶窦sphenoidal sinus 上颌窦maxillary sinus 第三节喉

10 鼻旁窦 额窦 额骨内 中鼻道的筛漏斗 筛窦 筛骨迷路 前、中组----中鼻道 后组----上鼻道 蝶窦 蝶骨体内 蝶筛隐窝
  名称    位置    开口 额窦   额骨内     中鼻道的筛漏斗 筛窦   筛骨迷路  前、中组----中鼻道 后组----上鼻道 蝶窦   蝶骨体内     蝶筛隐窝 上颌窦  上颌骨体内  中鼻道的半月裂孔

11 4.粘膜:与鼻腔粘膜相延续,故鼻腔炎症易引起鼻旁窦炎。
5.上颌窦特点:底深,开口高,引流不畅;腔大,窦底 邻上颌磨牙牙根且骨质菲薄,易引起牙 源性 上颌窦炎——故鼻窦炎中以上颌窦 炎多见。 二、喉 既是呼吸器官,又是发音器官。 1.位置:位于颈前部中份,舌骨下方, 上通咽腔喉部, 下接气管。 2.毗邻 前方:舌骨下肌群等。 后方:喉咽。 两侧:甲状腺侧叶,颈动脉鞘等

12 呼吸系统目录 喉larynx (一)喉软骨 (二)喉的连接 (三)喉肌 (四)喉腔

13 (一)喉软骨laryngeal cartilages
第三节喉 (一)喉软骨laryngeal cartilages 甲状软骨    喉结 环状软骨   环状软骨弓   环状软骨板 会厌软骨 杓状软骨   声带突、肌突 (二)喉连接

14 3.组成:由喉软骨、软骨间连续、喉肌和粘膜组成。
(1)喉软骨 甲状软骨1块。 环状软骨1块。 会厌软骨1块。 杓状软骨2块。 (2)软骨间连结 上:借甲状舌骨膜连舌骨。 下:借环气管韧带连气管。 中:各软骨间连结 环甲关节—使声带紧张、松驰。 环杓关节—使声门开大、缩小。 弹性圆锥 (环甲膜)—上缘为声韧带, 前部正中为环甲正中韧带。 方形膜—下缘为前庭韧带。

15 喉软骨

16 (3)喉肌:运动喉关节。 分两群 作用于环甲关节——使声韧带紧驰或松驰。 作用于环杓关节——使声门裂或喉口开大 或缩小。
分两群 作用于环甲关节——使声韧带紧驰或松驰。 作用于环杓关节——使声门裂或喉口开大 或缩小。 环甲肌——声韧带紧张。 环杓后肌——开大声门并紧张声韧带。 环杓侧肌——缩小声门裂。 杓横肌 杓斜肌 缩小声门裂和喉口

17 第三节喉 喉的连接 甲状舌骨膜 环甲关节 环杓关节 方形膜   前庭韧带 弹性圆锥 声韧带、环甲正中韧带   环气管韧带 喉肌

18 喉的连接

19 (三)喉肌laryngeal muscle
第三节喉 (三)喉肌laryngeal muscle 环甲肌 环杓后肌 环杓侧肌 甲杓肌   杓肌   杓横肌   杓斜肌    杓会厌肌 (四)喉腔

20 (四)喉腔laryngeal cavity
第三节喉 (四)喉腔laryngeal cavity 喉口 分部 喉前庭 前庭裂 喉中间腔 喉室   声带 声门裂:喉腔最狭窄处 (膜间部+软骨间部) 声门下腔 第四节气管与支气管

21 (4)喉腔 下通气管 ①形态 两口 上为喉口:由会厌上缘、杓状会厌襞和杓间切 迹围成;后上通喉咽。 两襞 侧壁上为:前庭襞。
两口 上为喉口:由会厌上缘、杓状会厌襞和杓间切 迹围成;后上通喉咽。 下通气管 两襞 侧壁上为:前庭襞。 侧壁下为:声襞。 一喉室:每侧前庭襞与声襞之间向外突的腔称喉室。 二裂 上方左右前庭襞之间的裂隙—前庭裂。 下方左右声襞及杓状软骨基底部之间的裂隙— 声门裂(喉腔最狭窄部位)

22 (三)喉肌

23 声门裂分 膜间部:两侧声襞之间。 软骨间部:杓状软骨之间。
声门裂分 膜间部:两侧声襞之间。 软骨间部:杓状软骨之间。 附:前庭襞:由前庭韧带和粘膜构成。 声襞:由声韧带和粘膜构成的皱襞。 声带:由声襞及其襞内的声韧带和声带肌等构成。 ②区分: 借两个裂隙 前庭裂 声门裂 平面为界分 喉前庭:喉口→前庭裂平面之间。 喉中间腔:前庭裂平面至声门裂平面之间。 声门下腔:声门裂平面以下至环状软骨下缘 平面之间的部分;粘膜下组织 较疏松,炎症易引起水肿。

24 (四)喉腔

25 (四)喉腔


Download ppt "呼吸系统 respiratory system"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