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6-1 電感器 6-2 電感量 ※ 6-3 磁的基本慨念 6-4 電磁效應 6-5 電磁感應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6-1 電感器 6-2 電感量 ※ 6-3 磁的基本慨念 6-4 電磁效應 6-5 電磁感應"—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6-1 電感器 6-2 電感量 ※ 6-3 磁的基本慨念 6-4 電磁效應 6-5 電磁感應
第六章 電感與電磁 6-1 電感器 6-2 電感量 ※ 磁的基本慨念 6-4 電磁效應 6-5 電磁感應

2 參考資料網址 日光燈的物理: 磁鐵與地球磁場: 磁鐵棒的磁場: 長直導線/單一線圈與螺線管的磁場分布: 電子進入磁場區後的行為: 簡易電動馬達製作: 電鈴工作原理示意:

3 參考資料網址 冷次定律動畫:

4 電感器的構造 導線捲繞成線圈狀即成一電感器 磁場 材質可為鐵磁性物質或是空(氣)心 I I ▲ 圖6-1 電感器示意圖

5 電感器的電路符號及常見外觀 ▲ 圖6-2 電感器的電路符號及外觀 (a) 空氣心電感器 (b) 鐵心電感器 (c) 磁心電感器
(d) 可變電感器 (e) 各種電感器 ▲ 圖6-2 電感器的電路符號及外觀

6 線圈通上電流後即產生環繞的磁場以儲存磁能
自感 磁通鏈 與電流 I 的比值定義為電感量 L,簡稱為電感。 I 磁力線 磁力線 線圈通上電流後即產生環繞的磁場以儲存磁能 I N匝 I (a) 正視圖 (b) 側視圖 ▲ 圖6-3 電流通過線圈時磁力線的分佈情形 公式 6-201 公式 6-202

7 互感 M ▲ 圖6-4 兩線圈發生磁通交鏈的作用情形 線圈A 線圈B 交鏈磁通 漏磁通 I1 I2 公式 6-204 公式 6-206
▲ 圖6-4 兩線圈發生磁通交鏈的作用情形 公式 6-204 公式 6-206 公式 6-205 公式 6-207

8 電感電路的串並聯 (1) 串聯無互感 並聯無互感 ▲ 圖6-5 串聯無互感電路 ▲ 圖6-8 並聯無互感電路 公式 6-208
▲ 圖6-5 串聯無互感電路 ▲ 圖6-8 並聯無互感電路 公式 6-208 公式 6-211

9 電感電路的串並聯 (2) 串聯有互感 M M ▲ 圖6-6 串聯互助電路 ▲ 圖6-7 串聯互消電路 磁通方向相同 磁通方向相反
"‧"標是在不同方,係為互消 "‧"標是在相同方,係為互助 (a) 示意圖 (b) 電路圖 (a) 示意圖 (b) 電路圖 ▲ 圖6-6 串聯互助電路 ▲ 圖6-7 串聯互消電路 公式 6-209 公式 6-210

10 電感電路的串並聯 (3) 並聯有互感 M M ▲ 圖6-9 並聯互助電路 ▲ 圖6-10 並聯互消電路 磁通方向相同 磁通方向相反
"‧"標是在不同方,係為互消 "‧"標是在相同方,係為互助 (a) 示意圖 (b) 電路圖 (a) 示意圖 (b) 電路圖 ▲ 圖6-9 並聯互助電路 ▲ 圖6-10 並聯互消電路 公式 6-212 公式 6-213

11 電感器的充電 ▲ 圖6-11 電感器的充電過程 電感器充電時, 、 的變化情形 ▼表6-1 電感器的充電過程 (最大) 降低 (電感視為
▼表6-1 電感器的充電過程 電感器充電時, 、 的變化情形 ▲ 圖6-11 電感器的充電過程 (最大) 降低 (電感視為 短路) (電感視為開路) 增加 (最大)

12 電感器的放電 ▲ 圖6-12 電感器的放電過程 電感器充電時, 、 的變化情形 ▼表6-2 電感器的放電過程 降低(反方向) (反方向最大)
▼表6-2 電感器的放電過程 電感器充電時, 、 的變化情形 ▲ 圖6-12 電感器的放電過程 降低(反方向) (反方向最大) (最大) 減少

13 電感器儲存的能量 電感器中建立的磁通鏈與電流成正比 公式 6-214 ▲ 圖6-13 電感器儲存的能量

14 磁場的產生 磁性物質所產生的作用力區域為磁場。 排斥力 吸引力 (a) 單一磁鐵 (b) 二磁鐵同極相對(相斥)
(c) 二磁鐵異極相對(相吸) ▲ 圖6-14 磁鐵的作用力與磁力線描繪

15 磁通量與磁通密度 磁通量:磁場中通過的磁力線總數。 磁通密度:單位面積內垂直通過的磁力線總數。 公式 6-301 公式 6-302
▼表6-3 磁通密度 單位制 公式 單位 MKS制 :韋伯 m:韋伯 A:平方公尺 B:韋伯/平方公尺 ※CGS制 :線或馬克斯威 m:靜磁單位 A:平方公分 B:線/平方公分 單位 換算 1韋伯/平方公尺 = 104線/平方公分 = 104高斯 ▲ 圖6-15 磁通密度

16 磁阻 R 磁阻:磁力線通過磁性材料所受的阻力。 公式 6-303 平均長度 平均長度 ▲ 圖6-16 各種形狀物體之磁通路徑及截面積 (a)
(b) 平均長度 平均長度 (d) (c) ▲ 圖6-16 各種形狀物體之磁通路徑及截面積

17 磁動勢 磁路中能產生磁力線的原動力稱為磁動勢。 F 1安匝 吉伯 吉伯 I I 公式 6-308 磁通 ▼表6-6 磁動勢 單位制 公式
▼表6-6 磁動勢 單位制 公式 單位 MKS制 N:匝數 I :安培 F:韋伯 CGS制 N :匝數 I :安培 F :吉伯 單位換算 1安匝 吉伯 吉伯 N匝 磁動勢 截面積A I I 磁路長度 線圈電流產生磁動勢已形成磁力線磁 通,磁通構成一封閉迴路稱為磁路 ▲圖6-18 磁路及磁動勢

18 安培右手定則 I 磁力線方向 電流方向 磁力線 磁力線 I 磁力線方向 電流會在導線四周建立磁場 I 電流方向 I I (a) 長直導線
(b) 螺旋線圈 (a) 長直導線 (b) 螺旋線圈 ▲ 圖6-19 長直導線與圓形線圈原生的磁場 ▲ 圖6-20 安培右手定則

19 電磁效應的磁場強度 F l 公式 6-401 公式 6-402 I I r I d (a) 長直導線 (b) 螺旋線圈
▲ 圖6-21 電磁效應的磁場強度

20 兩平行載流導體間的磁場 磁力線 I1 I2 F d F (a) 電流方向相同的兩平行導線 磁力線 F F
▲ 圖6-23 兩平行載流導體間的作用力 (b) 電流方向相反的兩平行導線 ▲ 圖6-22 兩平行載流導體間的磁力線分佈 公式 6-403

21 弗萊明左手定則 弗萊明左手定則:又稱為電動機定則。 (a) 左手姿勢 (b) 三個方向 導體受力方向 F(受力方向) 電流方向
I(電流方向) 磁場方向 ▲ 圖6-24 弗萊明左手定則示意圖

22 一載流導體置於磁場中所受力的大小 F為導體所受的作用力,單位為牛頓(N)。 B為磁通密度,單位為特斯拉(T)或韋伯/平方公尺( )。
I為通過導體的電流,單位為安培(A)。 為導體電流方向與磁力線方向的夾角。 為導體在磁場中與磁場方向垂直的有效長度,單位為公尺(m) 。 公式 6-404 ▲圖6-25 載流導體於磁場中的作用力

23 電磁感應的現象 線圈周圍的磁場發生變化時,會令線圈中產生電流,此效應稱為電磁感應。 磁鐵快速進入線圈 磁鐵靜止於線圈中 磁鐵快速移出線圈
線圈內磁通量改變,感應生成電流 線圈內磁通量不變,無 電流生成 線圈內磁通量反方向改 變,感應生成反電流 (a) 步驟1 示意圖 (b) 步驟2 示意圖 (c) 步驟3 示意圖 ▲ 圖6-26 電磁感應實驗示意圖

24 楞次定律 反抗磁通增加 靠近 感應電流的方向是要反抗原線圈之磁通量變化,即感應電流所產生的磁通方向與原線圈之磁通變化相反 磁鐵移動方向
(a) 磁鐵靠近線圈 反抗磁通減少 遠離 磁鐵移動方向 a b 公式 6-502 (b) 磁鐵遠離線圈 負號表示感應電動勢的方向是為反抗原磁通之變化。 ▲ 圖6-27 感應電流方向與磁鐵移動方向的關係

25 自感應電動勢與互感應電動勢 ▲ 圖6-27 感應電流方向與磁鐵移動方向的關係 公式 6-503 公式 6-504 i1
線圈A N1 漏磁通 線圈B N2 B 線圈電流產生變化時,將使本身產生自感應電動勢,並使鄰近線圈產生互感應電動勢 A i1 線圈 A 通以變動的電流i1,線圈 A 產生自感應電動勢 線圈 B 產生自感應電動勢 ▲ 圖6-27 感應電流方向與磁鐵移動方向的關係 公式 6-503 公式 6-504

26 弗萊明右手定則 弗萊明右手定則:又稱為發電機定則。 (a) 右手姿勢 (b) 三個方向 導體受力方向 v(運動方向) 電流方向
I(感應電流方向) 磁場方向 ▲ 圖6-29 弗萊明右手定則示意圖

27 導體在磁場中的感應電動勢 (a) 立體圖 (b) 正視圖 ▲ 圖6-29 移動導體於磁場中的感應電動勢 公式 6-505


Download ppt "6-1 電感器 6-2 電感量 ※ 6-3 磁的基本慨念 6-4 電磁效應 6-5 電磁感應"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