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10章 国民收入的衡量与决定理论 学习目标 理解国民经济的部门构成及经济循环模型 掌握国内生产总值的含义与构成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10章 国民收入的衡量与决定理论 学习目标 理解国民经济的部门构成及经济循环模型 掌握国内生产总值的含义与构成"—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10章 国民收入的衡量与决定理论 学习目标 理解国民经济的部门构成及经济循环模型 掌握国内生产总值的含义与构成
第10章 国民收入的衡量与决定理论 学习目标 理解国民经济的部门构成及经济循环模型 掌握国内生产总值的含义与构成 能初步运用相关理论分析现实经济现象

2 第10章 国民收入的衡量与决定理论 教学内容 10.2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10.1 国内生产总值GDP 教材P204~205 练习题一~五
第10章 国民收入的衡量与决定理论 10.2 国民收入决定理论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 乘数理论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的运用 实训16:教材P206六(答案1 2) 复习与测试 教材P204~205 练习题一~五 教学内容 10.1 国内生产总值GDP 什么是国内生产总值 国内生产总值的构成 名义GDP与实际GDP GDP与GNP GDP的意义与局限 其他基本总量及相互关系 10.1.7国民收入核算中的恒等关系

3 10.1.1 GDP的定义 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其领土范围内,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总和。 计算原则:国土原则
计算对象: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 计算期限:一年或一年以内 表现形式:市场价值(交换价值,货币计量) 示例:视频资料10-1

4 最终产品、中间产品与增加值 最终产品:本期生产的用于最终用途的产品。 中间产品:投入生产过程,价值一次性转移的产品。
增加值:本期新创造的价值。

5 国内生产总值的构成 两部门经济循环流量简图 支出角度(总需求) 收入角度(总供给) 生产角度(各部门增加值总和)

6 图10-1 经济循环简图 产品市场 家庭(消费者) 厂商(生产者) 要素市场 产品流向 工资、租金和 利润(GDP) 劳动、土地和资本提供
产品销售 收入(GDP) 支出(GDP) 产品购买 生产投入 产品流向 货币流向 厂商(生产者) 家庭(消费者) 产品市场 要素市场

7 国内生产总值的构成(支出) 1.支出法:指各部门对最终产品的全部购买支出。 2.计算公式:GDP=C+I+G+(X-M) 3.公式解释

8 2014年我国GDP统计(支出法) 资料来源:ttp://data.stats.gov.cn/workspace/index?m=hgnd

9 国内生产总值的构成(收入) 1.收入法:各部门生产要素所取得的全部收入。 2.计算公式
GDP=工资+租金+利息+利润+间接税+折旧=消费+储蓄+税收 =C+S+T =个人可支配收入+企业收入+政府收入(净税收) 3.公式解释 间接税:指纳税人可将税收负担转嫁的税种。征税对象为商品或劳务,如营业税、货物税、消费税、增值税、关税、印花税、博彩税等。间接税占我国税收收入的60%左右 ; 直接税:税收负担不能转嫁的税种。如所得税,财产税等。

10 10.1.3 名义GDP与实际GDP 名义GDP:按当年价格计算的GDP。 实际GDP:按基年价格(不变价格)计算的GDP。

11 国内生产总值缩减指数 国内生产总值缩减指数是衡量一国在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格总水平变化程度的指标,是名义国内生产总值与实际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下表是我国一些年份国内生产总值缩减指数。

12 10.1.4 GDP与GNP 区别 联系:GNP=GDP+国外要素收入净额 GNP与GNI(两者是一致的)
计算原则不同 前者为国土原则,后者为国民原则 研究角度不同 前者是生产,后者属收入 联系:GNP=GDP+国外要素收入净额 GNP < GDP,国际竞争力弱 GNP>GDP,国际竞争力强 GNP与GNI(两者是一致的) GNP 国民生产总值(以前) GNI 国民总收入(现在)

13 10.1.5 GDP的意义与局限 GDP的意义 GDP的局限 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规模 是计算人均GDP、经济增长率的基础指标
为经济管理、政府宏观调控提供决策依据 GDP的局限 不能全面衡量经济成果,未经市场交易的商品与劳务未计入GDP 不能反映经济活动的负作用 

14 2012年全球GDP总量排名前十位 位次 国别 GDP 1 美国 15 684 800 6 英国 2 435 174 2 中国
单位:百万美元 位次 国别 GDP 1 美国 英国 中国 7  巴西  3 日本 俄罗斯 4 德国 意大利 5 法国 10  印度 注:1)资料来源:商务部网站。 2)190个国家和地区参加排序,全球总值 百万美元。 3)我国人均GDP居第87位。

15 人均GDP与经济增长率

16 10.1.6 其他基本总量及相互关系 国内生产净值NDP:NDP=GDP-折旧 国民生产净值NNP:NNP=GNP-折旧
国民收入NI:NI=NNP-间接税净额 个人收入Pl: Pl=NI-公司未分配利润-企业所得税-企业和个人缴纳的社会保险费+政府给居民的转移支付+政府向居民支付的利息 个人可支配收入DPI: DPI=PI-个人所得税-非税支付 =消费+储蓄

17 9.1.7 国民经济核算中的恒等关系 整个经济中,国内生产总值同时衡量一国的总支出和总收入。 总支出≡总收入
两部门经济(家庭和厂商) I≡S 即:投资≡储蓄 总支出=消费C+投资I,总收入=消费C+储蓄S 三部门经济(家庭、厂商和政府) I+G≡S+T或I≡S+(T-G) 投资恒等于私人储蓄与政府储蓄的总和 总支出=消费C+投资I+政府购买G 总收入=消费C+储蓄S+政府税收净额T 四部门经济 I+G+X≡S+T+M或I≡S+(T-G)+(M-X) 式中S:本国居民储蓄,T-G:政府储蓄,M-X:外国对本国的储蓄。 总支出=C+I+G+(X-M),总收入=C+S+T 结论:对整个经济而言,投资恒等于储蓄。但对单个经济单位而言, 就不一定如此。

18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 假设条件 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 均衡国民收入的变动

19 假设条件 经济中只存在家庭和厂商两个部门 潜在国民收入不变 资源未充分利用 利率、工资和价格水平既定 投资水平既定

20 消费函数 定义:是消费支出与可支配收入之间的依存关系。 函数式:C=f(Y) 平均消费倾向 APC=C/Y 边际消费倾向
计算公式:MPC=⊿C/⊿Y 取值范围:【0,1】 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 消费曲线 图10-2,图10-3所示。

21 图10-2 消费曲线 C O Y C0 Y0 C=Y C=f(Y) 450 E 结论:随着收入的增加,消费增加的速度越来越慢。

22 图10-3 线性消费函数 结论:消费=自发消费+引致消费 C C=Y C<Y C=a+bY E S=0 C>Y 线性消费函数式中:
450 O Y C=Y C=a+bY a S=0 C>Y C<Y E 线性消费函数式中: a:自发性消费,不受收入变动影响 b: 边际消费倾向,取值【0,1】 bY:引致消费,随收入而变动 结论:消费=自发消费+引致消费

23 储蓄函数 定义:储蓄函数是储蓄与收入间的依存关系。 函数式:S=f(Y) 平均储蓄倾向 APS=S/Y 边际储蓄倾向
计算公式:MPS=⊿S/⊿Y 取值范围:【0,1】 边际储蓄倾向递增规律 储蓄曲线 图10-4,图10-5所示。 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的关系

24 图10-4 储蓄曲线 S O Y E S=Y S=f(Y) 450 +S -S S=0 结论:随着收入的增加,储蓄增加的速度越来越快。

25 图10-5 线性储蓄函数 结论:储蓄=自主储蓄+引致储蓄 S O Y E +S -S S=0 S=f(Y)=Y-C = -a +(1-b)Y
线性储蓄函数式中: -a:自主储蓄,不受收入变动影响 1-b: 边际储蓄倾向,取值【0,1】 (1-b)Y:引致储蓄,随收入而变动 结论:储蓄=自主储蓄+引致储蓄

26 消费函数与储蓄函数的关系 C(Y)+S(Y)=Y APC+APS=C/Y+S/Y=1 MPC+MPS=⊿C/⊿Y+⊿S/⊿Y=1

27 简单国民收入决定模型 结论:短期内,在总供给不变的条件下,总需求决定均衡国民收入水平。 图10-6 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 AD=AS E0
O Y Y0 供<求 供>求 450 AD0=C+I 结论:短期内,在总供给不变的条件下,总需求决定均衡国民收入水平。 图中,AD代表总需求,Y代表国民收入(总供给) 450线上,AD=AS 假设在短期内总供给不变,则总需求决定均衡国民收入水平 Y

28 均衡国民收入的变动 AD=AS E0 AD O Y Y0 Y2 Y1 450 E1 E2 AD0 AD1 AD2 图10-7 均衡国民收入的变动 结论:短期内,在总供给不变的条件下,总需求决定均衡国民收入水平。总需求增加,均衡国民收入增加;总需求减少,均衡国民收入减少。

29 10.2.2 乘数理论 1.定义 指自发总需求的增加所引起的国民收入增加的倍数。 2.计算公式 K=⊿Y/⊿A 3.分类 4.投资乘数

30 投资乘数 1.定义 由投资变动所引起的国民收入变动的倍数。
2.计算公式 KI=⊿Y/⊿I=⊿Y/(⊿Y-⊿C)=1/(1-MPC)=1/MPS 投资乘数与边际消费倾向成正比,与边际储蓄倾向成反比 投资乘数取值≥1 适用条件是资源未充分利用(充分利用时⊿Y=0) 3.示例

31 示例 已知投资增加80亿元,边际储蓄倾向为0.2,要求计算: 解:已知⊿I =80,MPS=0.2 投资乘数 收入变化量 消费变化量
KI=⊿Y/⊿I=1/MPS=1/0.2=5 ⊿Y= ⊿I ﹒KI=80×5=400(亿元) ⊿C=⊿Y-⊿I=400-80=320(亿元)

32 10.2.3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总需求AD 总供给AS 均衡国民收入的决定与变动 凯恩斯总供给曲线 短期总供给曲线 长期总供给曲线
图10-8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

33 总需求—总供给模型的运用 描述经济的长期增长与通货膨胀 分析经济的短期波动 经济萧条与繁荣 经济滞胀

34 经济的长期增长与通货膨胀 图10-9 经济的长期增长与通货膨胀
结论:经济的长期增长取决于长期总供给增加。在总需求不变的情况下,长期总供给增加,总产量增加,物价下降;在长期总供给不变的情况下,总需求增加,总产量并未增加,而物价上升,导致通货膨胀。

35 经济萧条与繁荣 图10-10 经济萧条与繁荣 结论:当短期总供给不变时,总需求增加,社会就业水平、总产量与物价同时上升。其政策含义是增加总需求可以增加就业和总产量,但以通货膨胀为代价。

36 经济滞胀 图10-11 经济滞胀 结论:当总需求不变时,短期总供给减少引起滞胀。

37 答案1 解: (1)投资乘数 (2)收入变化量 (3)消费变化量

38 答案2 此为积极的财政政策,通过刺激消费需求,从而刺激总需求增加,促进国民收入增加。如图10.12或10.13所示。
图10.13 用AD-AS模型分析 图10.12 用简单模型分析


Download ppt "第10章 国民收入的衡量与决定理论 学习目标 理解国民经济的部门构成及经济循环模型 掌握国内生产总值的含义与构成"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