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主讲人:孔利娜 孙小燕 蔡 玲.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主讲人:孔利娜 孙小燕 蔡 玲."—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主讲人:孔利娜 孙小燕 蔡 玲

2 第一节 初级阶段是我国最大的实际 第二节 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第三节 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第四节 初级阶段的发展战略

3 “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就是说,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根据。”
第一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我国最大的实际 一、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就是说,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根据。” ——毛泽东 认识国情,最重要的是搞清楚现实社会的性质和发展阶段,认识社会主要矛盾和它的变化。

4   江泽民指出: “ 面对改革攻坚和开创新局面的艰巨任务,我们解决种种矛盾,澄清种种疑惑,认识为什么必须实行现在这样的路线和政策而不能实行别样的路线和政策,关键在于对所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要有统一认识和准确把握。”

5 什么是国情? 国情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是一个国家的社会状况和自然状况的综合。
从结构的角度看,国情是由多种因素构成的,它包括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生产力发展的水平、人口因素、民族构成以及传统、阶级状况、文化教育、历史特点、地理状况、自然资源、国际环境等。

6 国 情 构成要素 民族构成及传统 阶 级状 况 国 际环 境 历 史特 点 文 化教 育 人 口因 素 政 治制 度 自 然资 源
国 情 构成要素 自 然资 源 经 济制 度 地 理状 况 生产力 发展水平 民族构成及传统

7 (一)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认识历程 1、马恩对共产主义发展阶段的划分
马克思、恩格斯的观点,集中体现在《哥达纲领批判》一书中,他们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之间有一个过渡期。并将未来的共产主义按成熟程度的不同,划分为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或低级阶段;共产主义的高级阶段。

8 共产主义发展历程 马恩对共产主义 发展阶段的划分 共产主义高级阶段 共产主义第一阶段 过渡时期

9 2、前苏联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认识 A、列宁的科学认识
列宁在《国家与革命》、《马克思主义论国家》等文章中对未来社会发展阶段问题也作了新的探索。他把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称为社会主义社会,把共产主义高级阶段称为共产主义社会。认为社会主义可以按照成熟程度的不同再区分为“初级形式的社会主义”、“发达的社会主义”、“完备形式的社会主义”。

10 B、斯大林的超越认识 斯大林对社会主义社会作出了超越现实的判断,于1936年宣布苏联已完成农业集体化、工业化,基本上实现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即社会主义。在领导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认为社会主义建成之日,就是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之时。 斯大林( )的向共产主义过渡的理论

11 C、后斯大林时代由超越回归理性的认识 斯大林逝世后,赫鲁晓夫宣布苏联二十年建成共产主义,表现得更加急迫。在1959年苏共二十二大上公开宣称“这一代苏联人将在共产主义制度下生活”,标准是“土豆+牛肉”。 赫鲁晓夫( )的建成共产主义社会的理论

12 勃列日涅夫不再强调向共产主义过渡,但却提出“发达社会主义”的口号,标准是“鸡肉+牛奶”。
勃列日涅夫( )的发达社会主义理论

13 安德罗波夫将“建成论”改为“起点论”,认为苏联社会尚处于发达社会主义的起点。契尔年科继承了安德罗波夫的“起点论”。
安德罗波夫( )、契尔年科( )的发达社会主义起点论

14 戈尔巴乔夫提出以“有计划和全面地完善社会主义”的提法取代了建设“发达社会主义”、“成熟社会主义”的等提法。目标是要建立一个完善的社会主义,但却在实际操作中背离了社会主义原则,最终导致苏联解体。

15 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主义发展的认识: 发达资本主义 革命转变时期 共产主义第一阶段(即社会主义) 共产主义高级阶段 列宁对社会主义发展的认识: 比较落后资本主义 过渡时期 社会主义 共产主义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发展的认识: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过渡时期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合格的社会主义 共产主义

16 (二)我国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认识 1、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曲折探索
在我国,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认识,也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以后,党的八大确定我国已经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毛泽东区分了社会主义的“建立”和“建成”,认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只是“刚刚建立”。然而,1958年发动了“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希望以“一天等于二十年的速度” 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结果刮起了“浮夸风”、“共产风”。

17

18

19

20

21 毛泽东对社会主义 发展阶段的划分 比较发达阶段 不发达阶段
1959年12月至1960年2月,毛泽东在研究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时指出:社会主义这个阶段,又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第二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后一阶段比前一阶段可能需要更长时间。

22 2、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正确认识: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在准确把握我国基本国情的前提下,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在总结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建立以来的历史发展,特别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曲折发展的历史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具有特定内涵的新概念,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是第一次。

23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通过历史经验的总结,对国情和社会主义再认识的理论升华。正确认识我国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是邓小平理论立论的基础。

24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对国情的正确认识 1979年叶剑英在纪念建国3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社会主义制度还处于幼年时期,……它还不成熟、不完善,……在我国实现现代化,必然要有一个由初级到高级的过程。”

25 1981年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第一次提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还处于初级的阶段。
“尽管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还是处于初级的阶段,但是毫无疑问,我国已经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任何否认这个基本事实的观点都是错误的。”

26 1982年党的十二大报告提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在还处在初级发展阶段”。揭示初级阶段的根本特征,物质文明不发达。

27 1986年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指出,“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将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并揭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经济方面的特征。

28 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报告全篇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立论的根据,全面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含义、历史地位、基本特征、基本任务等,并且完整地概括和表述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标志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确立。是党对社会主义和中国国情认识上的一次飞跃。

29 1997年10月党的十五大进一步强调和深化了这一理论,并第一次明确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30 党的十五大以来,党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做出了两个突出的贡献:
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整个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很长历史过程中的初始阶段; 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也要经历若干个具体的发展阶段。

31 2002年11月8日在党的十六大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新局面》报告中指出:“ 必须看到,我国正处于 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 义初级阶段……巩固和 提高目前达到的小康水平, 还需要进行长时期的艰苦奋斗。” 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后,经过四十多年的艰苦探索,经历了曲折的过程,终于形成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并在实践中不断深化着这一理论。

32 党的十七大进一步指出,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懈努力,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都发生了意义深远的重大变化,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

33 正确认识国情的意义: 我国正是由于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有了一个科学认识和正确把握,我们才得以成功地走出了一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使社会主义在中国显示出蓬勃生机和活力,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 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内涵和过程性特征的统一认识和把握,则可以使我们更深刻地理解和掌握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理论、路线、纲领、方针和政策的科学性和正确性,保持清醒头脑,坚定、自觉地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34 二、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和主要特征﹙P137﹚ 党的十三大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括两层含义:
(一)科学含义 党的十三大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括两层含义: 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这是从社会性质上来界定; 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这是从社会发展水平上来界定。

35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两层含义既相互区别,又紧密联系,构成了一个具有特定内涵的新概念。
江泽民进一步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整个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很长历史过程中的初始阶段。 注意: 我国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它不是泛指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而是特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

36 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的历史条件 社会主义 新民主主义 充分发展的 资本主义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封建社会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37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特征

38 第一,从发展水平看,是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这是总特征。
2009年世界各国GDP排名 单位:百万美元 1美国14.33万亿美元 2中国5.2万亿美元 3日本484.4万 4德国381.3万 5法国297.8万 6英国(联合王国)278.7万 7意大利239.9万 8俄罗斯175.7万 9西班牙168.3万      巴西        

39 177 几内亚比绍264 178 利比里亚212 179 刚果(金) 184 180 N/A 布隆迪137
2009世界各国人均GDP排名 1卢森堡 挪威 卡塔尔 瑞士 丹麦 爱尔兰61809 7冰岛 阿联酋54606 9 瑞典 荷兰 芬兰 奥地利 澳大利亚 比利时 美国46859 16 法国 科威特 加拿大 德国 英国43785 21 意大利 新加坡 日本 文莱 西班牙 塞浦路斯 希腊 中国香港 新西兰 以色列28365 43 台湾 中国 伊拉克2989 176 厄立特里亚294 177 几内亚比绍 利比里亚 刚果(金) N/A 布隆迪137

40 第二, 从产业结构的发展状况看,是由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主要依靠手工劳动的农业国,逐步转变为非农业人口占多数、包含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工业化国家的历史阶段。
现代化标准 中 国(2007年) 第三产业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 45%以上 40%

41 第三,从经济形态上看, 是由自然经济和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逐步转变为经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历史阶段。

42 第四 ,从科技文化教育发展水平看,是由文盲半文盲人口占很大比重、科技教育文化落后,逐步转变为科技教育文化比较发达的历史阶段。
我国的科学技术对生产力发展的贡献远远落后于发达国家。发达国家贡献率20世纪初5—20%,中叶50%,末80%,而我国据《人民日报》1998年9月25日报道是30%左右。专家测算,如果美国年增长率3%,中国8%,我国需68年实现GDP与美国相当;如果美国4%,中国7%,则需要118年才能赶上。

43 第五,从人民富裕程度看, 是由贫困人口占很大比重、人民生活水平比较低,逐步转变为全体人民比较富裕的历史阶段

44 第六,从地区发展差别状况来看,是由地区经济文化很不平衡,通过有先有后的发展,逐步缩小差距的历史阶段。
2008年中国各省区市贫困人口数量比例排行表 西藏 20.6% 重庆 5.3% 河北 2.6% 青海 12.6% 吉林 4.8% 安徽 2.2% 宁夏 9.6% 黑龙江 4.3% 山东 1.1% 贵州 9.0% 辽宁 4.2% 天津 云南 8.1% 江西 3.7% 浙江 0.7% 山西 8.0% 广西 3.6% 北京 0.6% 新疆 7.7% 四川 3.4% 海南 甘肃 7.0% 湖南 3.0% 江苏 0.4% 陕西 6.7% 河南 2.9% 福建 0.3% 内蒙古 5.6% 湖北 2.8% 广东 0.1% 上海 0.0%

45 第七,从社会主义改革来看,是通过改革和探索,建立和完善比较成熟的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和其他方面体制的历史阶段。

46 第八,从精神文明建设来看, 是广大人民牢固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在建设物质文明的同时努力建设精神文明的历史阶段。

47 第九,从实现目标来看,是逐步缩小同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在社会主义基础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阶段。这又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总体特征。

48 上述中,第一和第九是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征和所要完成的历史任务的总概括。其他七条是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特点和历史任务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展开。这九条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历史发展的过程性特征。

49 党的十七大从八个方面对新世纪新阶段我国发展呈现出的新的阶段性特征,进行了深入分析和概括。(P139-140)
三、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 从1956年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算起,到21世纪中叶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基本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至少需要100年时间。 邓小平在1992年南方谈话中指出:“我们搞社会主义才几十年,还处在初级阶段。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还需要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决不能掉以轻心。”

50 49年 56年 2050年左 右 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100年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51 历史前提:半封建、半殖民地遗产, 现实国情:生产力比较落后。 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客观依据是什么? 1 2
一穷二白的基础。 1 现实国情:生产力比较落后。 2 邓小平提出,底子薄、人口多、生产力落后,这是中国的现实国情。强调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必然是长期的。

52 1949年我国工业水平,低于1800年的英国、1890年的法国,接近1910年的俄国;人均相当于英国18世纪后期的水平,城市职工809万人,占全国劳动力的4.5%;现代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只占10%。 1949年我国主要工业品人均占有量,原煤为59公斤,落后于法国119年、德国109年、英国250年左右、美国160年以上;生铁为0.46公斤,落后于美国190年、法国和德国160年、英国210年;钢产量0.29公斤,落后于美国89年、德国94年、法国106年、英国120年以上;水泥产量1.22公斤,落后于这些国家70年至120年左右。

53 人 均 GDP 3000美元 2400美元 现代化标准 中 国(2007年)

54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 现代化标准 中 国(2007年) 50%以上 44.9%

55 非农业就业人口占就业人口比重 现代化标准 中 国(2007年) 70%以上 53.1%

56 大学生占20 24岁年龄人口比重 现代化标准 中 国(2007年) 12.5% 6.3%

57 1763年英国发生工业革命,1793年英国使者访华,乾隆皇帝说“不”。中国失去工业革命机会而付出代价:
1800年,中国是世界一流国家; 1900年,中国成为世界二流国家; 1949年,中国成为第三世界国家。

58 世界经济现代化的300年是欧洲和北美经济崛起的300年,也是中国经济衰落和追赶的300年。在20世纪后20年里,中国经济保持了持续的高增长率,经济成就举世瞩目。然而,中国经济距离世界先进水平的差距已经很大;2001年中国经济现代化水平的国际差距十分显著。2001年中国与美国等7个国家的综合年代差在100年左右,与德国等7个国家在80年左右,与日本等6个国家在50年左右,与葡萄牙等5个国家在30年左右。所以,中国要达到世界经济的先进水平和中等水平,都不是轻易能够实现的,需要长期艰巨的努力。

59 中国现代化报告(2004年) ——地区现代化之路 中国地区现代化水平不平衡。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现代化水平比较高。就分区而言,也是不平衡的。首先,中国北方片、南方片和西部片的现代化水平不平衡。如果把港澳台计算在南方片内,那么,中国南方片现代化平均水平高于北方片,南方片和北方片现代化水平都高于西部片。如果把港澳台单列,不计算在南方片内,那么,大陆内地北方片现代化平均水平高于南方片。其次,中国八大区域的现代化水平不平衡。在中国大陆内地八大区域中,华北沿海和华东沿海是现代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东北地区、华南沿海、黄河中游和长江中游地区是现代化水平比较高的地区,西北地区和西南地区是现代化水平比较低的地区。其三,中国三大地带的现代化水平不平衡。东部地区现代化水平高于中部地区,中部地区现代化水平高于西部地区。这与中国三大地带的平均海拔高度形成一个“剪刀差”。

60 初级阶段的长期性,从根本上说是由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的历史条件和建成社会主义所需要的物质基础所决定的。我们必须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用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去实现别的国家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实现的工业化和经济的市场化、社会化、现代化的任务,去发展社会主义应有的发达的生产力的基础。

61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62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 主要矛盾

63 ——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国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64 十二、十三、十四大确认这一论断,十五大进一步强调“这个主要矛盾贯穿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整个过程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党的十七大报告重申,中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由于国内的因素和国际的影响,阶级斗争还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在某种条件下还有可能激化,但已经不是主要矛盾。”

65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 提出及其主要内容

66 党的基本路线的含义: 党的基本路线,也就是党的总路线。它是党在一定历史时期制定的行动纲领,是总揽全局的指导方针,是统一全党思想和行动的基础,也是党制定各项具体方针政策的依据。

67 从1948年至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我们党曾在不同历史时期分别提出过四条总路线。
(一)、党在不同历史时期提出的总路线 从1948年至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我们党曾在不同历史时期分别提出过四条总路线。

68 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1948年我党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   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69 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952年我党提出的总路线:   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70 “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1958年我党提出的总路线: “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71 1962年我党提出的总路线:   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在这个历史阶段中,还存在着阶级、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存在着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两条道路的斗争,存在着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性。

72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在总结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和实践提出来的。
(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特点和关系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在总结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和实践提出来的。

73 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   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作了如下概括: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P147)

74 “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是这条基本路线的简明概括

75   “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 ” ,是对我国现代化事业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的概括,是社会主义事业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

76    “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 ,是这条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奋斗目标的基本途径。

77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回答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问题,体现了发展生产力的本质要求。

78 “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尤其要把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摆在首要地位。”
   “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尤其要把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摆在首要地位。” 江泽民

79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回答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政治保证问题,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要求。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坚持人民民主专政 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80 “坚持改革开放”,回答了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和外部条件问题,体现了解放生产力的本质要求。是实现现代化的根本途径。
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81

82

83

84

85    “ 自力更生,艰苦创业 ”,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也是实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奋斗目标的根本立足点。

86   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是基本路线规定的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奋斗目标,体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全面发展的要求。

87 “ 一个中心 ” 与“ 两个基本点 ” 是紧密联系、相辅相成、有机统一的整体。
“两个基本点”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 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也离不开“两个基本点”; “两个基本点”之间相互贯通,相互依存。

88   江泽民指出:“ 全面把握党的基本路线的全部内容,把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贯穿于现代化建设的整个过程,我们就会不断地从胜利走向胜利。”

89 第三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

90 一、基本纲领的主要内容 党的十五大根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要求,围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题目,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是从经济、政治、文化三方面具体来阐述的。党的十七大进一步丰富了基本纲领的内容,添加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容。(P151)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就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实现国民经济又好有快发展,保证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现社会安定、政府廉洁高效、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和睦、生动活泼的政治局面。

91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和共同建设、共同享有的原则,以改善民生为重点,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92 二、坚持最高纲领与最低纲领的统一 党的纲领包括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民主革命时期,党的最低纲领是为新民主主义而奋斗,党的七大提出了新民主主义阶段的基本纲领。新中国成立后,党的最低纲领是建立社会主义。十五大制定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纲领,就是我们党在现阶段的最低纲领。我们党的最高纲领始终都是实现共产主义。 二者关系:中国共产党是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的统一论者。最高纲领是党长期奋斗的终极目标,决定最低纲领的方向,是最低纲领的最终归宿和最高体现。最低纲领是具有阶段性的奋斗目标,反映最高纲领的阶段性要求,为最高纲领的实现准备必要的条件。两者是辩证的统一。

93 前三部分内容小结: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比较系统地构成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体系。各个组成部分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基本理论为确立基本路线、制定基本纲领,奠定了科学的理论基础;基本路线是基本理论的集中体现,基本纲领又是基本路线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展开;基本路线、基本纲领的成功实践,又积累了宝贵经验,推动基本理论的发展。 这是全党和全国人民智慧与创造的结晶,是指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继续前进的宝贵财富。我们能够从容应对一系列关系我国主权和安全的国际突发事件,战胜在政治、经济领域和自然界出现的困难和风险,经受住一次又一次考验,排除各种干扰,保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航船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破浪前进,靠的就是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的正确指引。

94 第四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 发展战略

95 一、“三步走”和“新三步走”战略 (一)、“三步走”的发展战略(P155)
1987年4月30日,邓小平在会见西班牙客人时,系统地阐述了分三步实现战略目标的台阶式发展战略。

96 三步走战略 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第二步,从1991年到20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水平达到小康水平; 第一步,从1981年到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

97 (二)“新三步走”发展战略 在实现“三步走”战略第一、二步目标之后,对于如何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党的十五大又将第三步战略目标和步骤进一步具体化,分成了三个具体步骤

98 到21世纪建国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再经过十年的 努力,到建党一百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 21世纪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宽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99 我国经济发展战略 “三步走”图示 温饱 小康 富强 (人均4000美元) (人均800美元) 2000年 2050年 90年 80年

100 邓小平指出:“所谓小康,就是虽不富裕,但日子好过。
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一)什么是“小康”? 据考证,“小康”一词最早出自《诗经》,其中有“民亦劳止,汔可小康”。意思是说,老百姓终日劳动不止,最大的希望就是过上小康的生活。 邓小平指出:“所谓小康,就是虽不富裕,但日子好过。

101

102 小康社会的量化指标 a、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500元(按1980年的价格和汇率计算,2500元相当于900美元); b、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2400元; c、农民人均纯收入1200元; d、城镇住房人均使用面积12平方米; e、农村钢木结构住房人均使用面积15平 方米; f、人均蛋白质摄入量75克; g、城市每人拥有铺路面积8平方米; h、农村通公路行政村比重85%;

103 i、恩格尔系数50%; j、成人识字率85%; k、人均预期寿命70岁; l、婴儿死亡率3.1%; m、教育娱乐支出比重11%; n、电视机普及率100%; o、森林覆盖率15%; p、农村初级卫生保健基本合格县比重100%。

104  十六大报告提出,要用20年时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小康社会既是发展战略,又是发展阶段,十六大报告指出,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不平衡的小康,是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我们要经过今后20年的奋斗,逐步实现从“总体小康”到“全面小康”的转化。

105 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低 水 平 不 平 衡 不 全 面

106 低水平,是讲我国刚刚迈入小康社会的门槛。2000年底,我国人均GDP只有800多美元。到2003年底,我国人均GDP只有1090美元,属于中下收入国家水平。到2020年建成小康社会的时候,我国人均GDP将超过3000美元,达到中等收入国家的水平。

107 不全面,主要偏重于经济方面(物质层面),解决生存需要,还不能满足更高层次的享受和发展需要,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发展很不够。

108 发展不平衡,是讲进入小康的人口在全国分布是不平衡的。城市与农村之间、东部、中部与西部之间等,在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上存在较大的差距。

109 (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党的十六大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提出了五个方面的要求(P157-158)
一是增强发展协调性,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二是扩大社会主义民主,更好地保障人民权益和社会公平正义。 三是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 四是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全面改善人民生活。 五是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方式。

110 全面小康: 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

111 全面小康与总体小康 总体小康是一个低标准的小康,全面小康是一个较高标准的小康
总体小康是一个偏重于物质消费的小康。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除了注重物质生活提高外,还特别注意人们的精神生活、所享受的民主权利,以及生活环境的改善等方面,实现社会全面进步。 总体小康是一个发展不均衡的小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将缩小地区、城乡、各阶层的差距。

112 三、我国经济发展的其他战略举措 (一)科教兴国战略
科教兴国,就是要全面落实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坚持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及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转化的能力;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实现国家的繁荣强盛。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是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根本措施,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目标的必然抉择,也是中华民族振兴的必由之路。 科教兴国是党中央、国务院按照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科学分析世界经济状况和社会发展趋势,从我国国情出发,为实现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宏伟目标而提出的重大战略措施,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分析国际国内形势而作出的重大部署,是对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和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战略地位的思想的重大发展。

113 (二)可持续发展战略 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思想是:健康的经济发展应该建立在生态可持续发展能力、社会公正和人民积极参与自身发展决策的基础上;它所追求的目标是:既要使人类的各种需要得到满足,个人得到充分发展,又要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不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 可持续发展强调三大原则,即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共同性原则。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思路: 第一,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新型发展道路。第二,坚持实行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促进优生优育。第三,合理开发和节约使用各种自然资源。第四,强化城乡污染治理。第五,全面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

114 (三)西部大开发发展战略 关于西部地区的最新定义是由西南五省区市(四川、云南、贵州、西藏、重庆)、西北五省区(陕西、甘肃、青海、新疆、宁夏)和内蒙古、广西以及湖南的湘西、湖北的恩施两个土家族苗族自治州组成。被称为“10+2+2”模式。

115 我国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城乡“二元”经济特征明显的发展中国家。改革开放以来,东、中、西部地区经济都获得了很大发展。但是,由于各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基础、自然地理环境、历史文化等方面存在差距,经济发展速度不同,东、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呈扩大趋势。因此,在制定和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时,制定正确的区域经济政策,使东、中、西部地区协调发展,就成为关系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关系民族团结、社会进步和边疆稳定的重大问题。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是实现第三步战略目标的重大举措。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是适应世界范围结构调整,提高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迫切要求。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增进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和边疆安全的根本保证。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是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116 (四)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战略 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是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审时度势、谋划全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又一重大战略部署,是继实施沿海发展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后的又一重大战略决策。

117 第一、东北老工业基地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东北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一五”时期的156个重点项目中58项在东北;东北在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初期,为建设独立、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推动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作出了历史性重大贡献;东北积聚了全国很大一部分工业资产存量和大中型骨干企业,拥有众多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战略产业和骨干企业,是我国重化工业的重要基地,也是重要的农副产品生产基地。 第二、东北地区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一是人口和经济总量均占有较大比重。人口占全国的8.3% ,国内生产总值占全国的11.33%;二是国内生产总值在全国的位次较为重要。2002年东北三省国内生产总值在全国的位次:辽宁第7位,黑龙江第13位 ,吉林第18位;三是拥有巨大的存量资产。在东北,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4187户占全国的10.2% ,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资产13241亿元占全国14.9%。

118 第三、拥有一批优势产业和举足轻重的骨干企业。东北三省电站成套设备占全国的1/3;东北三省原油加工量占全国的2/7 ,东北三省乙烯产量占全国的1/4;钢产量占全国的1/8;造船产量占全国的1/3;汽车产量占全国的1/4;另外,高新技术产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在全国的位次也比较靠前。

119 第四、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原油产量占全国的2/5; 木材提供量占全国的1/2; 商品粮占全国的1/3。
第五、拥有明显的科教优势和众多的技术人才。普通高校154所,占全国11.3% 。其中,本科院校78所,占全国12.4% ;专业技术人才210万人,占全国10%。 从以上这些鲜活的数字可以看出,实施振兴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战略具有非凡的意义。

120 (五)“中部崛起”战略 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是党中央、国务院继作出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实施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战略后,从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出发作出的又一重大决策,是落实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总体战略的重大任务。 中部六省(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地处内陆腹地,具有承东启西、联结南北的区位优势和综合资源优势,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农产品生产、现代装备制造和高技术产业基地,也是全国综合交通运输枢纽,产业基础较为完备,科技和人力资源丰富,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总人口3.61亿,占全国的28.1%;农村人口高达2.44亿,占全国农村人口31.2%。

121 第一、促进中部崛起,有利于提高我国粮食和能源保障能力,缓解资源约束; 第二、有利于深化改革开放、不断扩大内需,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中原定,天下安”,中部地区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 全局中占有重要地位,长期以来为全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 了重大贡献。实现中部地区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事关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 第一、促进中部崛起,有利于提高我国粮食和能源保障能力,缓解资源约束; 第二、有利于深化改革开放、不断扩大内需,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第三、有利于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构建良性互动的发展新格局; 第四、有利于充分发挥中部地区的区位、资源、产业、人才等综合优势,进一步形成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122 练习题

123 一、单项选择题 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是在 ( ) B A. 十二大 B. 十三大 C. 十四大 D. 十五大

124 B 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时间跨度是指 ( ) B.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
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时间跨度是指 ( ) B A.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 B.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基本实现 C.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D.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实现发达的社会主义

125 B 3.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 ( ) B.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 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3.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 ( ) B A. 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 B.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 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 C. 促进效率提高与体现社会公平之间的矛盾 D. 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矛盾

126 D 4.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 ( ) A. 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要经历的起始阶段 B. 发达国家进入社会主义所要经历的起始阶段
4.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 ( ) D A. 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要经历的起始阶段 B. 发达国家进入社会主义所要经历的起始阶段 C. 发展中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要经历的特定阶段 D. 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 设社会主义所要经历的特定阶段

127 C 5.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100年不动摇,关键是 ( ) A.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动摇
5.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100年不动摇,关键是 ( ) C A.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不动摇 B.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不动摇 C.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 D.坚持改革开放不动摇

128 D 6. 现阶段我国最基本的国情是 ( ) A. 生产力水平低,经济发展落后 B. 人口数量多,素质不高 C.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
6. 现阶段我国最基本的国情是 ( ) A. 生产力水平低,经济发展落后 B. 人口数量多,素质不高 C.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 D. 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29 C 7.按照江泽民同志“七一”重要讲话的表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 ( ) A.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阶段
7.按照江泽民同志“七一”重要讲话的表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 ( ) C A.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阶段 B.任何国家进入社会主义都会经历的起始阶段 C.整个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很长历史 过程中的初始阶段 D.已经实现国家工业化和现代化的社会主义 发展阶段

130 二、多项选择题 ACE B.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C.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 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E. 坚持改革开放
1.党的基本路线的简明概括和主要内容是( ) ACE A.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 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C.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 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E. 坚持改革开放

131 ACD 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包括( ) A.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 B.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
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包括( ) ACD A.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 B.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 C.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 D.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 E.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法制

132 ABCD 3. 邓小平说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因为改革是 ( ) B. 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 C. 要对原有体制进行根本性改革
3. 邓小平说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因为改革是 ( ) ABCD A. 为了解放生产力 B. 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 C. 要对原有体制进行根本性改革 D. 引起经济、社会生活、思想观念等一系列重大变化 E. 对原有的经济制度进行根本性变革

133 BD 4.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是 ( ) A. 我国的生产力水平低、不平衡 B. 我国已经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4.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是 ( ) BD A. 我国的生产力水平低、不平衡 B. 我国已经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 C.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经济文化相对 落后的国家 D. 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于初级阶段 E. 我国的自然经济和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

134 三、思考题 1.如何理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内涵及其基本特征?
2. 为什么说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兴国、立国、强国的重大法宝?如何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的统一? 3.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如何理解党的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的统一? 4.试述我国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135 谢谢观看, 不足之处请多多批评指!


Download ppt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主讲人:孔利娜 孙小燕 蔡 玲."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