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肺音可行性.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肺音可行性."—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肺音可行性

2 氣喘

3 氣喘

4 氣喘

5 哮鳴音 氣喘病患中90%以上會出現哮鳴聲 非氣喘之慢性肺部阻塞(COPD)病患則有76%有哮鳴聲出現 但正常人再用力的喘氣也會出現哮鳴聲

6 哮鳴音 氣喘病患上在 Hz

7 哮鳴音 正常人的肺音中在 Hz

8 氣喘的診斷指標 峰值吐氣流量 呼吸量計

9 感測器 麥克風

10 感測器 熱敏電阻(呼吸相位)

11 分辨方式(FFT 頻譜分析方法) 當(F_PSD/T_PSD)>0.3 及(F_PSD)>100 判斷為有Wheeze
當(F_PSD/T_PSD)<0.3 或(F_PSD)<100 判斷為有Normal F_PSD: Hz 的能量加總;T_PSD:全頻域的總能量

12 分辨方式(自我回歸法頻譜估計) fm:最大能量的頻率 當 fm>200 Hz 判斷為Wheeze;
當 fm<200 Hz 判斷為Normal;

13 分辨方式(倒傳遞類神經網路) 利用小波分解頻率範圍,建立出20 個特徵值

14 分辨方式(倒傳遞類神經網路) 肺音訊號的特徵值利用類神經網路定義其分類後的輸出目標值,欲將肺音訊號分為五類

15 結論(第一篇) 主要是把聲音利用MP3錄製下,方便讓醫生重複聽診以及在電腦上分析 無法判斷呼吸相位,可能會導致哮鳴音誤判
容易受到外界雜訊所干擾 只能在電腦上分析

16 結論(第二篇) 利用DAQ來擷取訊號,此系統可以避免人類耳朵的聽覺限制而造成誤判
可以在短時間中即獲得肺音資訊,利用小波以及類神經網路來建立資料庫提供醫生更多診斷的依據 需要許多的數據,準確性才越高 容易受到外界雜訊所干擾 需要在電腦上作分析

17 結論(第三篇) 可將訊號錄製為WAV檔,方便使用者重複播放或做其他應用 每個檔案皆抓取第一秒的資料作門檻值的計算 可利用USB傳輸檔案
晶片處理速度慢 操作比較複雜 時域頻域圖還是需要使用電腦分析


Download ppt "肺音可行性."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