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汽车行驶系. 汽车行驶系 轮式行驶系的组成 车架、车桥、车轮、悬架等组成。 行驶系内容: 车架 :边梁式车架、中梁式车架、无梁式车架 车桥:驱动桥、转向桥、支持桥、转向驱动桥 转向轮定位:主销后倾、主销内倾、前轮外倾、前轮前束 后轮定位:后轮外倾、后轮前束 车轮:轮毂、轮辋、轮盘 悬架:独立式悬架、非独立式悬架.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汽车行驶系. 汽车行驶系 轮式行驶系的组成 车架、车桥、车轮、悬架等组成。 行驶系内容: 车架 :边梁式车架、中梁式车架、无梁式车架 车桥:驱动桥、转向桥、支持桥、转向驱动桥 转向轮定位:主销后倾、主销内倾、前轮外倾、前轮前束 后轮定位:后轮外倾、后轮前束 车轮:轮毂、轮辋、轮盘 悬架:独立式悬架、非独立式悬架."—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2 汽车行驶系

3 轮式行驶系的组成 车架、车桥、车轮、悬架等组成。

4 行驶系内容: 车架 :边梁式车架、中梁式车架、无梁式车架 车桥:驱动桥、转向桥、支持桥、转向驱动桥
转向轮定位:主销后倾、主销内倾、前轮外倾、前轮前束 后轮定位:后轮外倾、后轮前束 车轮:轮毂、轮辋、轮盘 悬架:独立式悬架、非独立式悬架 承载式和非承载式车身: 部分轿车和一些大型客车取消了车架,而以车身兼起车架的作用,即将所有部件固定在车身上,所有的力也由车身来承受。这种车身称为承载式车身。

5 转向桥 安装转向轮的车桥叫转向桥。现代汽车一般都是前桥转向,也有少数是多桥转向的。 一、结构、组成
主要由前梁(前轴)、转向节、主销和轮毂等四部分组成。 1-制动鼓 2-轮毂 3、4-轮毂轴承 5-转向球头销 6-油封 7-衬套 8-主销 9-推力轴承 10-前轴

6 转向桥结构图

7

8 1. 前轴 工字形断面:提高抗弯强度。 两端加粗:提高抗扭强度。 两端成拳形:安装主销。
中部下凹:降低发动机位置,降低汽车重心,扩展驾驶员视野,减小万向传动装置的夹角。 中部有弹簧座:支承钢板弹簧。

9 2. 转向节 由上下耳、转向节轴组成。 两耳的销孔与主销配合,为减摩,销孔中压入青铜衬套。
下耳与拳部之间有推力轴承,上耳与拳部之间有调整垫片。 左上耳装有转向节臂,下耳装有转向梯形臂。 轮毂通过两个圆锥滚子轴承支承在转向节轴上。

10 3. 主销 圆柱形 圆锥形 阶梯形

11 4. 轮毂 轮毂通过两个圆锥滚子轴承支承在转向节轴径上。 轴承预紧度可通过调整螺母进行调整。

12 二、检修 1. 前轴的检修 1) 前轴的磨损 钢板弹簧座平面磨损大于2mm,定位孔磨损大于1mm,堆焊后加工修复或更换新件。 主销承孔的磨损。承孔与主销的配合间隙:轿车不大于0.10mm,载货汽车不大于0.20mm。磨损超过极限,可采用镶套法修复。

13 2) 前轴变形的检修 前轴变形的检验。常用的检测方法是采用角尺检验法。通过测量a、b值可以判断前轴是否有弯曲和扭转变形。 前轴校正方法。前轴变形校正必须在钢板弹簧座和定位孔、主销孔磨损修复后进行,以便减少检验、校正的积累误差,提高生产率。一般是采用冷压校正法。

14 2. 转向节的检修 1) 隐伤的检验 转向节的油封轴颈处,因其断面的急剧变化,应力集中,是一个典型的危险断面,容易产生疲劳裂纹,以致造成转向节轴疲劳断裂酿成重大的交通事故。因此,二级维护和修理时必须对转向节轴进行隐伤检验,一旦发现疲劳裂纹,只能更换,不许焊修。

15 转向驱动桥 1. 转向驱动桥的基本组成

16 2. 结构特点 半轴分为内、外半轴。 主销分为上、下两段。 转向节轴颈中空。

17 转向轮定位及调整 转向轮定位 为了保证汽车直线行驶稳定,转向轻便,减轻轮胎的磨损,在转向节、主销、前梁之间有一定的相对位置关系,称为转向轮定位。 主销的形式

18 一、主销后倾:主销上部向后倾斜一个角度(γ)。
作用:保持汽车直线行驶稳定,使偏转的车轮自动回正。 原理 : 一般γ<3°,γ太大会导致转向沉重。 形成:由钢板弹簧、车桥、车架装配时保证。 ※一般不可调。

19 二、主销内倾:主销上部向内倾斜一个角度(β)。 作用:自动回正、转向轻便 原理:
前轮偏转,使汽车前部抬起,汽车重力使前轮回正。 C↓,阻力臂减小,转向轻便。但C不能过小,否则会导致前轮方向不稳,摆动。一般为5-8°。 形成: 制造时由前轴的主销孔向内倾斜形成。 总结:γ、β都可自动回正,γ与车 速有关,β与车速无关,高速时γ作 用大,低速时β作用大。 ※非独立悬架不可调。

20 三、车轮外倾:车轮向外倾斜一个角度(α)。 作用:
减少轮胎的偏磨损,使磨损均匀。 减少轮毂外轴承的负荷。 原理: 形成:转向节轴颈外端向下倾斜。 ※非独立悬架不可调。

21 四、前束:前轮前端向内收束,A-B为前束值。
作用:减少轮胎的偏磨损。 调整:改变横拉杆的长度。

22 前束的检查、调整 轮胎按规定充足气压,轮毂轴承间隙调整到规定值,将车辆停放在水平路面上并处于直线行驶位置。
在左右轮胎正前方的胎面中心或轮辋上画“+”记号,用前束尺测量出B值;转动车轮(或推动汽车)180 °,将记号转到正后方测得A值;其差值A-B即为前束值。该值如果不符合规定,应进行调整。 调整时,松开横拉杆上的 夹紧螺栓,用管钳转动横拉 杆,使横拉杆两端的距离伸 长或缩短;调整后拧紧夹紧 弹簧。

23 五、车轮定位检查和调整 以桑塔纳2000为例说明。 1. 检查准备 (1)汽车停放水平场地或专用检测台上,车轮在直线行驶位置且无负载。 (2)轮胎气压符合规定。 (3)车轮平衡,悬架活动自如。 (4)转向系调整正确。 (5)悬架弹簧无过大的间隙和损坏。

24 2. 前轮定位的调整 前轮定位的检查和调整顺序是:首先检查和调整主销后倾角和左右轮的差值,然后检查和调整前轮外倾角和左右轮的差值,最后检查和调整前束。 1) 前轮外倾角 危害 前轮外倾角不正确轮胎会出现单边磨损(吃胎)。 如果外倾角过大,高速时车身晃动加剧,转向发“飘”,不易掌握。 如果外倾角过小,转向太沉,回位不良。 左右轮外倾角差值过大,会使汽车侧滑跑偏,轮胎磨损不匀。

25 2) 前束 危害 前束不当,会出现高速摆振和明显的单侧磨损。 检查 通过四轮定位仪进行。 调整 前束是通过改变两侧转向横拉杆的长度来实现的。

26 车轮总成 1. 车轮总成的组成 包括车轮和轮胎。 1-车轮螺栓 2-气门嘴 3-装饰罩 4-轮辐 5-轮辋 车轮 6-轮胎 7-平衡块

27 2. 功用 1) 支承整车质量; 2) 缓和由路面传递来的冲击载荷; 3) 通过轮胎和路面之间的附着作用为汽车提供驱动力和制动力; 4) 产生平衡汽车转向离心力的侧向力,以便顺利转向,并通过轮胎产生的自动回正力矩,使车轮具有保持直线行驶的能力。

28 一、车轮的功用、组成 1. 功用 安装轮胎,承受轮胎与车桥之间的各种载荷的作用。 2. 组成 轮毂:连接车轮和车轴。 轮辋:安装和固定轮胎。 轮辐:连接轮毂和轮辋。

29 几种车轮:

30 1. 轮辐 1) 辐板式

31 货车的双式车轮 基本结构 轮毂轴承预紧度 左侧车轮用左旋螺纹, 右侧车轮用右旋车轮。

32 2) 辐条式车轮 1-轮辋 2-衬块 3-螺栓 4-辐条 5-配合锥面 6-轮毂

33 2. 轮辋 1) 轮辋的类型和结构 深槽式轮辋:用于尺寸较小、弹性较大的小型车辆 平底式轮辋:用于尺寸较大、弹性较小的中型车辆 对开式轮辋:用于大中型车辆

34 2) 国产轮辋规格的表示方法

35 三、车轮拆装 1. 车轮总成的拆卸 1) 停稳车辆,用三角木掩住各车轮。 2) 取下车轮上的装饰罩,弄清汽车左右侧车轮与轮毂连接螺栓的螺旋方向,使用车轮螺母拆装机或用套筒扳手初步拧松各连接螺母。

36 3) 用千斤顶顶在指定的位置,使被拆车轮稍离地面。也可将车辆停在举升架上,升起车辆,使车轮稍离开地面。
4) 拧下车轮与轮毂连接的全部螺母,取下垫圈,并摆放整齐。 5) 边向外拉边左右晃动车轮,从车轴上取下车轮总成。

37 2.车轮总成的安装 1) 顶起车桥,套上车轮,将螺母初步拧在螺柱上。 2) 放下车轮并在车轮前后用三角木掩住,用扭力扳手或车轮螺母拆装机,按对角线顺序分2~3次拧紧车轮螺母,最后一次要按规定力矩拧紧。

38 四、车轮常见故障诊断 1. 车轮常见故障 轮毂轴承过松:造成车轮摆振及行驶不稳,严重时还能使车轮甩出。 轮毂轴承过紧:造成汽车行驶跑偏。全部轮毂轴承过紧时,会使汽车滑行距离明显下降。轮毂轴承过紧会使汽车经过一段行驶后,轮毂处温度明显上升,有时甚至使润滑脂溶化而容易甩入制动鼓内,使制动性能下降。

39 上海桑塔纳2000GSi后轮毂轴承预紧度的调整方法为:
1) 用千斤顶支起车轮,拆下后轮毂盖。 2) 取下开口销及开槽垫圈。 3) 旋转螺母,同时转动轮毂,用一字旋具在手指的压力下刚好能够拨动止推垫圈即可。 4) 装回开槽垫圈,换上新的开口销,装上轮毂盖。 5) 放下车轮。

40 轮胎 一、轮胎的功用和类型 1. 功用 (1)支承汽车的质量,承受路面传来的各种载荷的作用。
(2)和汽车悬架共同来缓和汽车行驶中所受到的冲击,并衰减由此而产生的振动,以保证汽车有良好的乘坐舒适性和行驶平顺性。 (3)保证车轮和路面有良好的附着性,以提高汽车的动力性、制动性和通过性。

41 2. 类型 (1)按轮胎内空气压力的大小 高压胎(0.5~0.7MPa) 低压胎(0.2~0.5MPa) 超低压胎(0.2MPa以下) (2)按轮胎有无内胎 有内胎轮胎 无内胎轮胎(俗称真空胎) (3)按胎体帘布层结构的不同 斜交轮胎 子午线轮胎 总结:低压(超低压)、无内胎的子午线轮胎。

42 二、轮胎的结构 1. 有内胎轮胎 外胎 内胎 垫带

43 2. 无内胎轮胎 无内胎轮胎俗称真空胎。 1-橡胶密封层 2-自粘层 3-槽纹 4-轮辋 5-气门嘴

44 3. 外胎的结构 1) 基本结构 胎面5:胎冠1、胎肩2、胎侧3 帘布层7:外胎的骨架 缓冲层6:连接胎面和帘布层 胎圈4:

45 2) 子午线胎和斜交胎 子午线胎A:帘布层帘线排列方向与轮胎横断面一致 斜交胎B:帘布层的帘线按一定角度交叉排列,帘线与轮胎横断面的交角通常为50°

46 三、常见轮胎品牌和轮胎规格的表示方法 1. 常见轮胎品牌 Bridgestone石桥(普利斯通)(日) Dunlop 邓禄普(英) Firestone 凡世通(日) Goodyear 固特异(美) Hankook 韩泰(韩) Kumho 锦湖(韩) Michelin 米其林(法) Pirelli 倍耐力(意)

47 2. 轮胎规格的表示方法 1) 斜交轮胎的规格 表示方法:B - d,单位in(英寸) 9.00-20表示轮胎宽度为9.00英寸、 轮胎内径为20英寸的斜交轮胎。

48 2) 子午线轮胎的规格 如:195/60 R H(上海桑塔纳2000GSi轿车轮胎) 195:轮胎宽度195mm 货车子午线轮胎的宽度一般用英寸(inch)为单位。 60:扁平比为60% 扁平比为轮胎高度H与宽度B之比。 扁平比有60、65、70、75、80五个级别。 R:子午线轮胎,即“Radial"的第一个字母。 14:轮胎内径14英寸(inch)。 85:荷重等级,即最大载荷质量。荷重等级为85的轮胎的最大载荷质量为515kg。 H:速度等级,表明轮胎能行驶的最高车速。H的最高车速为210km/h。

49 另外, P 轿车轮胎 REINFORCED 经强化处理 RADIAL 子午线胎 TUBELESS”(或TL) 无内胎(真空胎) M+S(Mud and Snow) 适于泥地和雪地 → 轮胎旋向,不可装反

50 轮胎规格例子: 195/60R14 82 上海通用别克赛欧,雪铁龙爱丽舍,捷达王,波罗1.4MT等 195/60R14 86
桑塔纳Gli,桑塔纳2000等 195/65R15 91 广本2.3 Vti,广本2.0 Exi,帕萨特1.8 Gsi,宝来 1.8等 205/60R15 91 奥迪A6 1.8/1.8T/2.4,红旗CA7202 ,风神蓝鸟2.0i,现代索纳塔 2.0 GLS 205/65R15 94 广本雅阁3.0 V6,尼桑风度 3.0GV、2.0G,丰田佳美 3.0 V6 XLE等 215/70R15 98 通用别克新世纪,通用别克GL8商务车,林肯城市等 225/60R16 98 奔驰S280(1999款),奔驰S320(1999款),奔驰S500(1999款) 等

51 轮胎侧面标记

52 四、轮胎的拆装、检查及故障诊断 1. 轮胎的拆装 2. 轮胎的检查 1) 轮胎的磨损程度 胎面花纹深度的检查:用深度尺测量花纹深度或看胎侧的磨损标记△,花纹深度应大于1.6mm。 轮胎异常磨损的检查 2) 轮胎气压 轮胎气压可用气压表进行检查。一般前轮是1.8个大气压,后轮是2.2个大气压。

53 3. 轮胎常见故障诊断 轮胎的常见故障是轮胎的异常磨损。 1) 胎肩或胎面中间磨损 (1)现象:轮胎的胎肩和胎面出现了磨损。

54 (2)故障原因 集中在胎肩上或胎面中间的磨损,主要是由于未能正确保持充气压力所致。如果轮胎充气压力过低,轮胎的中间便会凹入,将载荷转移到胎肩上,使胎肩磨损快于胎面中间。另一方面,如果充气压力过高,轮胎中间便会凸出,承受了较大的载荷,使轮胎中间磨损快于胎肩。 (3)故障排除步骤 检查是否超载。 检查充气压力。如果充气过量或充气不足,应调整充气压力。 调换轮胎位置。

55 2)内侧或外侧磨损 (1)现象:为轮胎的内侧或外侧磨损。

56 (2)原因 在过高的车速下转弯会造成转弯磨损。转弯时轮胎滑动,便产生了斜形磨损。 悬架部件变形或间隙过大,会影响前轮定位,造成不正常的轮胎磨损。 如果轮胎面某一侧的磨损,快于另一侧的磨损,其主要原因可能是外倾角不正确。外倾角过大便造成了外侧胎面的过量磨损。反之,其内侧胎面磨损较快。 (3)故障排除步骤 询问驾驶员是否高速转弯,如果是则要避免。 检查悬架部件。如松动则将其紧固;如变形和磨损,应修理或更换。 检查外倾角。如不正常,应校正。 调换轮胎位置。

57 3)前束和后束磨损(羽状磨损) (1)现象:车轮出现了前束和后束磨损。

58 (2)故障原因 胎面的的羽状磨损,主要是由于前束调节不当所致,过量的前束,会迫使轮胎向外滑动,并使胎面的接触面在路面上朝内拖动,造成前束磨损。胎面呈明显的羽毛形。另一方面,过量的后束,会将轮胎向内拉动,并使胎面的接触面在路面上朝外拖动,造成后束磨损。 (3)故障排除步骤: 检查前束和后束。如果前束过量或后束过量,应该加以调整。 调换轮胎位置。

59 4)前端和后端磨损 (1)现象:

60 (2)故障原因 前端和后端磨损是一种局部磨损,常常出现在具有横向花纹和区间花纹的轮胎上,胎面上的区间发生斜向磨损(与鞋跟的磨损方式相同),最终变成锯齿状。 具有纵向折线花纹的胎面,磨损时会产生波状花纹。 非驱动轮的轮胎只受制动力的影响,而不受驱动力的影响,因此往往会有前后端形式的磨损,如反复使用和放开制动器,便会使轮胎每次发生短距离滑动而磨损,前后端磨损的形式便与这种磨损相似。 (3)故障排除步骤 检查充气压力。如果充气不足,就将其充至规定值。 检查车轮轴承。如果磨损或松动,应更换或调整。 检查外倾角和前束。如果不正确,应加以调整。 检查轴颈或悬架部件。如果损坏,应修理或更换。 调换轮胎位置。

61 车轮与轮胎的维护 一、一级维护轮胎作业项目 1. 紧固轮胎螺母,检查气门嘴是否漏气、气门帽是否齐全,如发现损坏或缺少应立即修理或补齐。
2. 挖出轮胎夹石和花纹中的石子、杂物,如有较深伤洞应用生胶填塞。特别是子午线胎,刺伤后若不及时修补,水气进入胎体锈蚀钢丝帘线,造成早期损坏。 3. 检查轮胎磨损情况,如有不正常磨损或起鼓、变形等现象,应查找原因,予以排除。 4. 如需检查外胎内部,应拆卸解体,如有损伤应及时修补。 5. 检查轮胎搭配和轮辋、挡圈、锁圈是否正常。 6. 检查轮胎(包括备胎)气压,并按标准补足。 注意:备胎气压应高于使用中轮胎的气压。 提示:厂家一般推荐至少每月或每次长途旅行前检查一次胎压,包括备胎。

62 7. 检查轮胎有无与其他机件刮碰现象,备胎架是否完好、紧固,如不符合要求,应予排除。
8. 必要时(如单边偏磨严重)应进行一次轮胎换位,以保持胎面花纹磨耗均匀。 完成上述作业后应填写维护记录。 二、二级维护轮胎作业项目 除执行一级维护的各项作业外,还应进行下列项目: 1. 拆卸轮胎,按轮胎标准测量胎面花纹磨耗、周长及断面宽的变化,作为换位和搭配的依据。 2. 轮胎解体检查: 胎冠、胎肩、胎侧及胎内有无内伤、脱层、起鼓和变形等现象。 内胎、垫带有无咬伤、折皱现象,气门嘴、气门芯是否完好。

63 轮辋、挡圈和锁圈有无变形、锈蚀,并视情涂漆。
轮辋螺栓承孔有无过度磨损或损裂现象。 3. 排除解体检查所发现的故障后,进行装合和充气。 4. 高速车应进行轮胎的动平衡试验。 5. 按规定进行轮胎换位。 6. 发现轮胎有不正常的磨损或损坏,应查明原因,予以排除。 完成上述作业后应填写维护记录。 三、轮胎的换位 厂家一般推荐8000~10000km应将轮胎换位一次。 轮胎换位方法常用的有交叉换位法、循环换位法和单边换位法。

64 1. 六轮二桥汽车轮胎换位法 a) 循环换位法 b) 交叉换位法 左右两交叉:主胎(后内)换前胎,前胎换帮胎(后外)、帮胎换主胎。

65 2. 四轮二桥汽车轮胎换位法 a) 交叉换位:斜交胎 b) 单边换位:子午线胎

66 悬架 最初的汽车悬架是使用马车的弹性钢板。 三四十年代,独立悬架开始出现,并得到很大的发展,减振器也由早期的摩擦式发展为液力式。
五六十年代起发生了主动悬架的概念,它能根据悬架质量的加速度,利用电控液压部件主动地控制汽车的振动。 近来,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出现了可变特性悬架控制系统,它可根据运行条件与路面状况,以主动控制悬架特性变化。

67 组成 弹性元件 导向装置 减振器 横向稳定杆

68 分类 悬架是车身与车轮之间的一切传力连接装置的总称。悬架的结构形式很多,分类方法也不尽相同。
若按导向机构形式来分,可分为独立悬架和非独立悬架两大类。 从控制力角度来分,则可以把悬架分为被动悬架、半被动悬架和主动悬架三大类。

69 钢板弹簧 1-弹簧卷耳 2-钢板夹 3-钢板弹簧 4-缓冲块

70 螺旋弹簧 螺旋弹簧是用弹簧钢钢棒料卷制而成,它们有刚度不变的圆柱形螺旋弹簧和刚度可变的圆锥形螺旋弹簧。

71 扭杆弹簧 扭杆弹簧是一根由弹簧钢制的杆。扭杆断面常为圆形,少数是矩形或管形,扭杆一端固定在车架上,(另一端上的)摆臂与车轮相连。当车轮跳动时,摆臂便绕着扭杆轴线摆动,使扭杆产生扭转弹性变形,以保证车轮与车架的弹性联接。

72 油气弹簧

73 减振器作用及要求 当车架或车身与车桥间受振动出现相对运动时,减振器内活塞上下移动,减振器内的油液便反复地从一个腔经过不同地孔隙流人另一个腔内。通过孔壁与油液间地摩擦和油液分子间地内摩擦消耗了振动的能量,对振动形成阻尼力,使汽车振动能量转化为油液热能,再由减振器吸收散发到大气中。 阻尼力同车架与车桥之间的相对运动速度的增减而变化,并与油液粘度、孔道的多少及孔道的大小等因素有关。

74 在悬架压缩行程中,减振器阻尼力较小,以便充分发挥弹性元件的弹性作用,缓和冲击。这时,弹性元件起主要作用。
悬架伸张行程中,减振器阻尼力应较大,以迅速减振。此时,减振器起主要作用。 当车架或车身与车桥间的相对运动速度过大时,要求减振器能自动加大液流量,使阻尼力始终保持在一定的限度内,以避免车架或车身承受过大的冲击载荷。

75 双向作用筒式减振器 防尘罩 流通阀 活塞杆 伸张阀 储油钢桶 导向座 活塞 压缩阀 补偿阀

76 双向作用筒式减振器工作图

77 横向稳定杆结构 弹簧钢制成的横向稳定杆呈扁平的U形,横向地安装在汽车前端或后端(也有轿车前后都装横向稳定器)。杆的中部的两端自由地支承在两个橡胶套筒内,套筒固定于车架上。横向稳定杆的两侧纵向部分的末端通过支杆与悬架下摆臂上的弹簧支座相连。 1-支杆 2-套筒 3-横向稳定杆

78 钢板弹簧式非独立悬架

79 螺旋弹簧非独立悬架

80 双横臂式独立悬架

81 滑柱横臂式独立悬架

82 滑柱横臂式独立悬架

83 滑柱横臂式独立悬架

84 多杆式独立悬架

85 独立悬架工作图

86


Download ppt "汽车行驶系. 汽车行驶系 轮式行驶系的组成 车架、车桥、车轮、悬架等组成。 行驶系内容: 车架 :边梁式车架、中梁式车架、无梁式车架 车桥:驱动桥、转向桥、支持桥、转向驱动桥 转向轮定位:主销后倾、主销内倾、前轮外倾、前轮前束 后轮定位:后轮外倾、后轮前束 车轮:轮毂、轮辋、轮盘 悬架:独立式悬架、非独立式悬架."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