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成本管理会计课件 第七章 短期经营决策 第八章 长期投资决策(复习指导).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成本管理会计课件 第七章 短期经营决策 第八章 长期投资决策(复习指导)."—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成本管理会计课件 第七章 短期经营决策 第八章 长期投资决策(复习指导)

2 第七章 短期经营决策 第一节 决策分析概述 第二节 经营决策需要考虑的成本概念及常用的方法 第三节 生产决策分析 第四节 定价决策

3 第一节 决策分析概述 决策分析的含义 决策的分类

4 一、决策分析的含义 所谓决策就是根据确定的目的,依据过去、现状的分析,对未来实践做出决定的过程。企业的决策主要是属于经济方面的决策。 管理会计中的决策分析是对企业未来经营管理活动中所面临的问题,由有关人员对各种备选方案所进行的成本、利润等方面的效益比较,以便为最终确定决策方案奠定基础。

5 二、决策的分类 按决策的重要程度分类 ①战略决策,是指对影响到企业未来发展方向、关系企业全局的重大问题所进行的决策。
②战术决策,是指对企业日常经营管理活动所进行的决策。

6 按决策条件的肯定程度分类 ①确定型决策,这类决策所涉及的各种备选方案的各项条件都是已知并且是确定的,而且一个方案只会有一个确定的结果。 ②风险型决策,这类决策所涉及的各种备选方案的各种条件虽然也是已知的,但却是不完全确定的,可能存在着多种状况,每一方案的执行都可能会出现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结果。但每一种状况的出现可以事先估测出其出现的可能性的大小,也就是其客观概率。

7 ③不确定型决策,这类决策与风险决策有些近似,两者所知条件基本相同,但不确定型决策的各项条件无法确定其客观概率,只能以决策者经验判断确定主观概率作为依据。

8 按决策规划时期的长短分类 ①短期经营决策,一般是指企业对一年期内的生产经营活动所进行的决策。主要是利用现有资源,一般不涉及大量资金的投入。 ②长期投资决策,一般是指企业对未来较长期间(超过一年)的重大投资活动所进行的决策。 决策投入的资金量大,方案影响期较长,投入的资金需要较长时间收回。

9 ①接受或拒绝方案决策,只存在一个备选方案,决策只需要对这一个方案做出接受或拒绝的选择。
按决策方案之间的关系分类 ①接受或拒绝方案决策,只存在一个备选方案,决策只需要对这一个方案做出接受或拒绝的选择。 ②互斥方案决策,这类决策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备选方案,它需要在多个备选方案中选择一个最优方案,一旦选中某一个方案,其他的方案则必须放弃。 ③组合方案决策,这类决策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备选方案,在多个备选方案中选择一组最优的组合方案,各备选方案可能同时被选中。 BACK

10 第二节 经营决策需要考虑的成本概念及常用的方法
第二节 经营决策需要考虑的成本概念及常用的方法 一、经营决策需要考虑的成本概念 相关成本与无关成本 机会成本 重置成本 差量成本 边际成本 沉没成本与付现成本 专属成本和联合成本(共同成本) 可选择成本与约束性成本

11 经营决策需要考虑的成本概念 对不同备选方案的择优选择的基本形式有两种: 一是将备选方案的所得(如收入) 与所费(如成本) 比较,只要所得大于所费,该备选方案就具有可取性; 二是将不同备选方案的所费进行比较,凡是所费最少的就越可取。可见,无论采取哪种形式,成本的高低都是决定备选方案取舍的重要因素。

12 相关成本与无关成本 企业在进行经营决策时,可供选择的多种方案中所涉及到的各种成本,有些与方案的决策有关,而有些则无关。
相关成本是对决策有影响的各种形式的未来成本,如果某项成本只属于某个经营决策方案,即若有这个方案存在,就会发生这项成本,若该方案不存在,就不会发生这项成本,那么,这项成本就是相关成本。 凡不受决策结果影响,与决策关系不大,已经发生或注定要发生的成本就是所谓无关成本。 相关成本与无关成本的区分并不是绝对的。有些成本在某一决策方案中是相关成本,而在另一决策方案中却可能是无关成本。

13 机会成本 (2)选择方案时,将机会成本的影响考虑进去,有利于对所选方案的最终效益进行全面评价。
(1)企业在进行经营决策时,必须从多个备选方案中,选择一个最优方案,而放弃另外的方案。此时,被放弃的次优方案所可能获得的潜在利益就称为已选中的最优方案的机会成本。也就是说,不选其他方案而选最优方案的代价,就是已放弃方案的获利可能。 (2)选择方案时,将机会成本的影响考虑进去,有利于对所选方案的最终效益进行全面评价。

14 (3)机会成本产生于公司的某项资产的用途选择。具体讲,如果一项资产只能用来实现某一职能而不能用于实现其他职能时,就不会产生机会成本。如果一项资产可以同时用来实现若干职能时,则可能会产生机会成本。如公司购买的可转让债券,既可以到期获得约定收益,又可以在未到期前中途转让以获得转让收益,从而可能产生机会成本。 (4)机会成本仅仅只是被放弃方案的潜在利益,而非实际支出,因而不能据以登记入帐。但由于公司资源的有限性,而必须充分利用资源效益,所以,机会成本在经营决策中应作为一个现实的重要因素予以考虑。

15 重置成本 重置成本是目前从市场上购买一项原有资产所需支付的成本。
重置成本直接对应的概念是账面成本,即一项资产在账簿中所记录的成本。即历史成本或实际成本。

16 差量成本 (1)差量成本是指企业在进行经营决策时,根据不同备选方案计算出来的成本差异。 (2)差量成本这一概念还经常用于反映不同的生产能力利用率在成本上发生的差别,也就是由于在原来基础上因追加批量产品的生产所增加的成本数额。

17 边际成本 从理论上讲,边际成本是指产量(业务量)向无限小变化时成本的变动数额。当然,这是从纯经济学角度来讲的,事实上,产量不可能向无限小变化,至少应为1个单位的产量。因此,边际成本也就是产量每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所引起的成本变动数额。

18 沉没成本与付现成本 沉没成本是指过去已经发生了并无法由现在或将来的任何决策所改变的成本。可见,沉没成本是对现在或将来的任何决策都无影响的成本。 所以,沉没成本是企业在以前经营活动中已经支付现金,而在现在或将来经营期间摊入成本费用的支出。因此,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递延资产等均属于企业的沉没成本。 付现成本是指由现在或将来的任何决策所能够改变其支出数额的成本。可见,付现成本是决策必须考虑的重要影响因素。

19 专属成本和联合成本 固定成本还可以按其所涉及范围的大小,划分为专属成本和联合成本。
★ 专属成本是指可以明确归属于企业生产的某种产品,或为企业设置的某个部门而发生的固定成本。没有这些产品或部门,就不会发生这些成本,所以专属成本是与特定的产品或部门相联系的特定的成本。例如专门生产某种产品的专用设备折旧费、保险费等。

20 ★联合成本是指为多种产品的生产或为多个部门的设置而发生的,应由这些产品或这些部门共同负担的成本。如在企业生产过程中,几种产品共同的设备折旧费、辅助车间成本等,都是联合成本。
注意:在进行方案选择时,专属成本是与决策有关的成本,必须予以考虑;而联合成本则是与决策无关的成本,可以不予以考虑。

21 可选择成本与约束性成本 固定成本按照是否能够随管理者的行动改变而改变,划分为可选择成本和约束性成本两部分。 由企业管理者的决策来决定其是否发生的固定成本,称为可选择成本,如广告费、培训费、职工培训费、管理人员奖金、研究开发费等。 那些为进行企业经营而必须负担的,不能改变的最低限度的固定成本,如厂房、设备等固定资产所提的折旧,不动产的税金、保险费以及管理人员薪金等,称为约束性成本。 有些固定成本,是依决策者的主观判断将其划分为可选择成本或约束性成本的。一般说来,可选择成本是相关成本,约束性成本是无关成本。

22 二、短期经营决策常用的方法 单位资源贡献边际分析法 贡献边际总额分析法 差别损益分析法 相关损益分析法 相关成本分析法 成本无差别点法
利润无差别点法

23 单位资源边际贡献分析法 判断标准:哪个方案的该项指标大,哪个方案为优。
当企业生产只受到某一项资源的约束,并已知备选方案中各种产品的单位贡献边际和单位产品资源消耗额的条件下,可考虑采用单位资源贡献边际法进行短期经营决策。 判断标准:哪个方案的该项指标大,哪个方案为优。

24 贡献边际总额分析法 判断标准: 哪个方案的该项指标大,哪个方案为优。 例见教材P198
当有关决策方案的相关收入均不为零,相关成本全部为变动成本时,可以将贡献边际总额作为决策评价指标。 判断标准: 哪个方案的该项指标大,哪个方案为优。 例见教材P198

25 差别损益分析法(两两比较) 差别损益(ΔP) =差别收入-差别成本 其中: 差别收入等于两方案相关收入之差,即ΔR = RA – RB
差别成本等于两方案相关成本之差,即ΔC = CA - CB 判断标准 若差别损益ΔP大于零,则A方案优于B方案 若差别损益ΔP等于零,则A方案与B方案的效益相同 若差别损益ΔP小于零,则B方案优于A方案。

26 相关损益分析法 相关损益=相关收入-相关成本 判断标准: 哪个方案的相关损益最大,哪个方案最优

27 相关成本分析法 相关收入相等时,可采用此方法。 判断标准: 哪个方案的相关成本最低,哪个方案最优。

28 成本无差别点法 成本无差别点业务量是指能使两方案总成本相等的业务量。记作x0

29 ■当业务量小于成本分界点X0时,则固定成本较低的B方案优于A方案; ■若业务量恰好等于成本分界点X0时,则两方案的成本相等,效益无差别。
■若业务量大于成本分界点X0时,则固定成本较高的A方案优于B方案; ■当业务量小于成本分界点X0时,则固定成本较低的B方案优于A方案; ■若业务量恰好等于成本分界点X0时,则两方案的成本相等,效益无差别。

30 利润无差别点法 利润无差别点销量是指某种产品为确保原有盈利能力,在调价后应至少达到的销售量指标。

31 ◆若调价后可望实现销量小于利润无差别点销量,则不能调价; ◆若调价后可望实现销量等于利润无差别点销量,则调价与不调价效益一样。
◆调价后可望实现销量大于利润无差别点销量,则可考虑调价; ◆若调价后可望实现销量小于利润无差别点销量,则不能调价; ◆若调价后可望实现销量等于利润无差别点销量,则调价与不调价效益一样。 BACK

32 第三节 生产决策分析 ■亏损产品是否应继续生产的决策分析 ■是否接受低价追加订货的决策分析 ■半成品、联产品是否进一步加工的决策
第三节 生产决策分析 ■新产品开发的品种决策分析 ■亏损产品是否应继续生产的决策分析 ■是否接受低价追加订货的决策分析 ■半成品、联产品是否进一步加工的决策 ■零部件是自制或外购的决策分析 ■生产工艺技术方案的决策分析

33 新产品开发的品种决策分析 在新产品开发的品种决策中,如果有关方案均不涉及追加专属成本,可以用单位资源贡献边际分析法直接进行新产品开发的品种决策。 如果已知业务量,可以采用贡献边际总额分析法进行决策。

34 [例8-1] 已知:某企业具备利用某种数量有限的甲材料开发一种新产品的生产经营能力,现有A,B两个品种可供选择。 A品种的预计单价为200万元/件,单位变动成本为160万元/件,消耗甲材料的消耗定额为10千克/件;B品种的预计单价为100万元/台,单位变动成本为70万元/台,消耗甲材料的消耗定额为6千克/台。开发新品种不需要追加专属成本。   要求:作出开发何种新品种的决策。

35 解:∵A品种的单位贡献边际=200-160=40(万元/件)
B品种的单位贡献边际=100-70=30(万元/台) ∴ 开发A品种时可获得的单位资源贡献边际 =40/10=4(万元/千克) 开发B品种时可获得的单位资源贡献边际 =30/6=5(万元/千克) ∵5>4 ∴开发B品种比开发A品种更有利。

36 [例8-2] 60 000千克。要求: (1)计算利用甲材料分别开发A,B品种方案的相关业务量。
已知:仍按例8-1资料,假定企业现有甲材料 60 000千克。要求: (1)计算利用甲材料分别开发A,B品种方案的相关业务量。 (2)用贡献边际总额法作出开发何种新品种的决策。

37 解:(1)开发A品种的相关业务量= 60000/10=6000(件)
开发B品种的相关业务量= 60000/6=10000(台) (2)开发A品种方案可获得的贡献边际 = ( )×6 000 = (万元) 开发B品种方案可获得的贡献边际 =(100-70)× = (万元) ∵ > ∴开发B品种比开发A品种更有利。

38 当新产品开发的品种决策方案中涉及追加专属成本时,可以考虑使用差别损益分析法进行决策。 [例8—3]已知:开发A品种和开发B品种的相关产销量、单价与单位变动成本等资料均同例8-2,但假定开发过程中需要装备不同的专用模具,相应分别需要追加专属成本8 000万元和70 000万元。 要求:用差别损益分析法作出开发新产品的品种决策。

39 解:依题意,两方案增量成本分别为它们的变动成本,编制的差别损益分析表如表8—1所示:
表8—1    差别损益分析表 价值单位:万元 方案 项目 开发A品种 开发B品种 差异额 相关收入 相关成本合计 其中: 增量成本 专属成本 200×6 000 = 160×6 000 = 8 000 100×10 000 = 70×10 000 =   - 差 别 损 益 +2 000

40 由表8—1可见,评价指标差别损益为+2 000万元,大于零,可以据此断定应当开发A品种,这样可以使企业多获
2 000万元的利润。 BACK

41 亏损产品是否应该继续生产的决策分析 对于亏损产品,绝不能简单地予以停产,而必须综合考虑各种产品的经营状况、生产能力的利用及有关因素的影响,采用变动成本法进行分析后,做出停产、继续生产、转产或出租等最优选择。

42 一个是“继续按原规模生产亏损产品”方案,简称“继续生产”,又称“不停产”方案;
是否继续生产亏损产品的决策,又称亏损产品是否停产的决策,是指围绕亏损产品所作出的在未来一段时期内(如一年内)是否按照原有规模继续生产而开展的决策。它属于接受或拒绝方案决策的类型。 本决策的备选方案有两个: 一个是“继续按原规模生产亏损产品”方案,简称“继续生产”,又称“不停产”方案; 另一个是“停止生产亏损产品”方案,简称“停产”方案。

43 在相对剩余生产经营能力无法转移的情况下,应用直接判断法,需要判断亏损产品是否满足以下条件:
该亏损产品的单价大于其单位变动成本; 该亏损产品的单位贡献边际大于零; 该亏损产品的收入大于其变动成本; 该亏损产品的贡献边际率大于零; 该亏损产品的变动成本率小于1。 总之,在相对剩余生产经营能力无法转移的情况下 ,只要亏损产品能提供正的贡献边际总额,就应继续生产。 例:见教材P199

44 [例8—4]已知:某企业组织多品种经营。20×3年甲产品的产销量为1 000件,单位变动成本为80万元/件,发生亏损10 000万元,其总成本为 万元。 假定20×4年甲产品的市场容量、价格和成本水平均不变,停产后的相对剩余生产能力无法转移。 要求:(1)计算20×3年甲产品的销售收入; (2)计算20×3年甲产品的变动成本; (3)计算20×3年甲产品的贡献边际; (4)按直接判断法作出20×4年是否继续生产甲产品的决策,并说明理由。

45 解:(1) 20×3年甲产品的销售收入=成本+利润= ( ) = (万元) (2) 20×3年甲产品的变动成本=80×1 000=80 000(万元) (3) 20×3年甲产品的贡献边际=销售收入-变动成本= =20 000(万元) (4)决策结论: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20×4年应当继续生产甲产品。因为甲产品的相关销售收入大于其变动成本,贡献边际为20 000万元大于零,符合继续生产亏损产品的条件;如果20×4年停止生产甲产品,将导致该企业多损失20 000万元的利润。

46 在相对剩余生产经营能力可以转移的情况下,应用直接判断法,需要根据下列结论作出决策:
(1)如果该亏损产品的贡献边际大于与相对剩余生产经营能力转移有关的机会成本,就应当继续生产。在此情况下,如果盲目停产,企业将因此而多损失相当于上述贡献边际与机会成本之差那么多的利润。 (2)如果亏损产品创造的贡献边际小于与相对剩余生产经营能力转移有关的机会成本,就应当停止生产该亏损产品。 (3)如果亏损产品创造的贡献边际等于与相对剩余生产经营能力转移有关的机会成本,则停止或继续生产该亏损产品都可以。

47 [例8—5]已知:仍按例8-4资料。假定20×4年甲产品的市场容量、价格和成本水平均不变,但停产后的相对剩余生产经营能力可用于对外承揽零星加工业务,预计可获得25 000万元贡献边际。 要求: (1)指出继续生产甲产品方案的机会成本; (2)按直接判断法作出20×4年是否生产甲产品的决策,并说明理由。

48 解: (1)该方案的机会成本为25 000万元 (2)根据题意,可得出以下决策结论:20×4年应当停止生产甲产品。这是因为继续生产甲产品可获得的贡献边际20 000万元,小于继续生产甲产品方案的机会成本25 000万元。如果继续生产甲产品,将使企业多损失5 000万元的利润。

49 是否接受低价追加订货的决策分析 追加订货通常是指在计划执行过程中,由外单位临时提出的额外订货任务,即正常订货以外的订货。
正常订货是指企业在组织一定时期生产之前争取到的、 已纳入该期生产经营计划的订货,又称正常任务;与正常订货相联系的售价为正常价格。 是否接受低价追加订货的决策,是指企业在正常经营过程中对于是否安排低于正常订货价格的追加订货生产任务所作的决策。 它属于“接受或拒绝方案”的决策类型。

50 追加订货量与剩余生产能力的关系如下: 追加订货量可能小于绝对剩余生产能力 追加订货量可能等于绝对剩余生产能力 追加订货量可能大于绝对剩余生产能力 ◆如果追加订货量小于或等于绝对剩余生产能力时,企业就可以利用现有的绝对剩余生产能力来完成追加订货量的任务,这是比较正常的。 ◆但是一旦出现了追加订货量大于绝对剩余生产能力,也就是剩余生产能力不足完成追加订货,就要考虑不同的处理方案,情况变得十分复杂。

51 一、简单条件下的决策 可应用直接判断法,也可应用差量损益法 应用直接判断法,必须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第一,追加订货量小于或等于企业的绝对剩余生产能力 (后者为企业最大生产能力与正常订货量之差)。在这种情 况下,企业就有可能利用其绝对剩余生产能力来组织追加 订货的生产,而不冲击正常任务的完成; 第二,企业的绝对剩余生产能力无法转移; 第三,要求追加订货的企业没有提出任何特殊的要求, 不需要追加投入专属成本。

52 直接判断法的判定原则 在满足上述条件的前提下,可按以下原则作出决策: (1)只要追加订货的单价大于该产品的单位变动生产成本,就应当接受追加订货; (2)如果追加订货的单价小于该产品的单位变动生产成本,应当拒绝接受追加订货; (3)如果追加订货的单价等于该产品的单位变动生产成本,则接受或拒绝追加订货都可以。

53 已知:A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甲产品),每年最大生产
[例8-9] 已知:A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甲产品),每年最大生产 能力为12 000件。本年已与其他企业签订了10 000件甲产 品的供货合同,平均价格为1 200万元/件,单位完全成本 为1 000万元/件,单位变动生产成本为800万元/件。假定 该企业的绝对剩余生产能力无法转移。 一月上旬,B企业要求以900万元/件的价格向A企业追 加订货1 000件甲产品,年底前交货;追加订货没有特殊 要求,不涉及追加投入专属成本。 要求: (1)计算用产量表现的绝对剩余生产能力; (2)判断是否符合应用直接判断法的条件; (3)利用直接判断法作出是否接受此项追加订货的决策

54 解: (1)企业的绝对剩余生产能力 =最大生产能力-正常任务=12 000-10 000=2 000(件)
(2)∵剩余生产能力2 000件大于追加订货量 件; 企业的绝对剩余生产能力无法转移 不需要追加投入专属成本 ∴符合应用直接判断法的条件 (3)∵追加订货的价格900万元大于甲产品的单位变 动成本800万元 ∴应当接受此项追加订货

55 方案 项目 接受追 加订货 拒绝接受 追加订货 差异额 相关收入 相关成本 其中:增量成本 900 000 800 000 +900 000
表8— 差别损益分析表 价值单位:万元 方案 项目 接受追 加订货 拒绝接受 追加订货 差异额 相关收入 相关成本 其中:增量成本 - 差 别 损 益

56 ∵差别损益指标为 万元 ∴应接受此项追加订货,这样可使企业多获得 万元的利润 用差别损益分析法得出的结论与简单法所做的结论 完全一致,这表明简单法是正确的。如果企业的绝对 剩余生产能力可以转移,在这种情况下,出现机会成 本,可以采用差别损益分析法进行决策。

57 二、复杂条件下的决策 1、绝对剩余生产能力可以转移
[例8—10]仍按例8-9中B公司追加订货资料。假定A公司的绝对剩余生产能力可承揽零星加工业务,预计可获得 万元。其他条件不变。   要求:用差别损益分析法作出是否接受此项追加订货的决策。

58 解:依题意编制的差别损益分析表如表8—3所示:
表8—3 差别损益分析表 价值单位:万元 方案 项目 接受追 加订货 拒绝接受 追加订货 差异额 相关收入 相关成本合计 其中:增量成本 机会成本Ⅰ - 差 别 损 益

59 ∵差别损益指标为-50 000万元 ∴不应接受此项追加订货,否则将使企业多损失50 000万元的利润

60 2、 如果追加订货冲击正常任务 在这种情况下,“接受追加订货”方案的相关成本 中除了包括按绝对剩余生产能力计算的增量成本外, 还必然涉及到因冲击正常任务、减少正常收入而带来的机会成本。 如果因为被冲击的正常任务无法正常履行合同,需要支付违约赔偿金,应将其视为“接受追加订货”方案的专属成本。

61 [例8—11] 已知:A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每年最大生产能力为 12 000件甲产品。本年已与其他企业签订了10 000件 甲产品的供货合同,平均价格为1 200万元/件,单位 完全成本为1000万元/件,单位变动生产成本为800万 元/ 件。假定该企业的绝对剩余生产能力无法转移。 合同规定,如正常订货不能如期履约交付给客户,企 业须支付给客户10 000万元违约金。 一月上旬,C公司要求以920万元/件的价格向A企业 追加订货2 500件甲产品,年内足量交货;追加订货没 有特殊要求,不需要追加投入专属成本。

62 要求: (1)计算 “接受追加订货”方案的相关收入; (2)计算“接受追加订货”方案的增量成本; (3)计算因接受此项追加订货而无法正常履约的正常 任务; (4)计算“接受追加订货”方案与冲击正常任务有关 的机会成本; (5)确定“接受追加订货”方案与冲击正常任务有关的专属成本; (6)用差别损益分析法作出是否接受此项追加订货的决策。

63 解: (1)该方案的相关收入=追加订货单价×追加订货量 =920×2 500= (万元) (2)该方案的增量成本=单位变动成本×绝对剩余生产能力 =800×2 000= (万元) (3)因接受此项追加订货而无法正常履约的正常任务 =追加订货量-绝对剩余生产能力 = =500(件) (4)与冲击正常任务有关的机会成本 =1 200×500= (万元) (5)与冲击正常任务有关的专属成本为10 000万元

64 (6)依题意编制的差别损益分析表如表8—4所示:
表8— 差别损益分析表 价值单位:万元 方案 项目 接受追 加订货 拒绝接受 追加订货 差异额 相关收入 相关成本合计 其中:增量成本 机会成本Ⅱ 专属成本 10 000 - 差 别 损 益

65 ∴应当接受此项追加订货,这可使企业多获得90 000万元的利润
结论∵差别损益指标为 万元 ∴应当接受此项追加订货,这可使企业多获得90 000万元的利润 或:剩余TCM=2000×( )-500×( )-10000 = =90000(元)

66 3、如果订货企业有特殊要求,在这种情况下,要完成追加订货必须追加投入一定的专属成本。
[例8-12]已知:A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每年最大生产能力为12000件甲产品。本年已与其他企业签订了10000件甲产品的供货合同,平均价格为1200万元/件,单位完全成本为100万元/件,单位变动生产成本为800万元/件。假定该企业的绝对剩余生产能力无法转移。 一月上旬,B企业要求以900元/件的价格向A企业追加订 货1 000件甲产品,年底前交货;该公司的追加订货有特殊的工艺要求,需要A公司追加投入 元。 要求:用差别损益分析法作出是否接受此项追加订货的决策。

67 解:依题意编制的差别损益分析表如表8—5所示:
表8— 差别损益分析表 价值单位:万元 方案 项目 接受追 加订货 拒绝接受 追加订货 差异额 相关收入 相关成本合计 其中:增量成本 专属成本 - 差 别 损 益

68 结论:∵ 差别损益指标为 万元 ∴ 不应接受此项追加订货,否则将使企业多损失80 000万元的利润 BACK

69 半成品是一个与产成品相对立的概念,是指那些经过初步加工而 形成的,已具备独立使用价值,但尚未最终完成全部加工过程的特
■半成品、联产品是否进一步加工的决策 半成品是一个与产成品相对立的概念,是指那些经过初步加工而 形成的,已具备独立使用价值,但尚未最终完成全部加工过程的特 殊产品表现形式。半成品是否深加工的决策,是指企业对于那种既 可以直接出售,又可以经过深加工变成产成品之后再出售的半成品 所作的决策。对这类问题,决策时只需考虑进一步加工后增加的收 入是否超过增加的成本,如果前者大于后者,则应进一步加工为产 成品出售;反之,则应作为半成品销售。 在此,进一步加工前的收入和成本都与决策无关,不必予以考虑。 只有追加的加工成本才属于决策的相关成本。 产品作为半成品出售, 其售价和成本都低于进一步加工后作为产成品出售的售价和成本。 是否进一步加工,可按下列公式计算、确定。

70 应进一步加工的条件 进一步加工后的销售收入-半成品的销售收入 > 追加的加工成本 应直接出售半成品的条件 进一步加工后的销售收入-半成品的销售收入 <追加的加工成本 一般采用差量损益分析法进行决策

71 一、简单条件下,半成品是否深加工的决策 所谓简单条件,就是假定企业已具备将全部半成品深加工为产成品的能力,且无法转移,半成品与产成品的投入产出比为1:1。

72 [例8—13]已知:某企业常年组织生产甲半成品,其单位成本为70万元/件,市场售价为100万元/件,年产量
1000件。甲半成品经过深加工可加工成市场售价为200万元的乙产成品,每完成一件乙产成品另需追加变动性的加工成本80万元。假定甲与乙的投入产出比为1:1;企业已具备将全部甲半成品深加工为乙产成品的能力,且无法转移。 要求: (1)确定各决策备选方案的相关业务量; (2)用差别损益分析法作出是否将全部甲半成品深加工为乙产成品的决策。

73 解: (1)依题意,各决策方案的相关业务量均为1 000件。 (2)依题意编制的差别损益分析表如表8—6所示:

74 表8—6 差别损益分析表 价值单位:万元 方案 项目 将全部甲半 成品深加工 为乙产成品 直接出售 甲半成品 差异额 相关收入 相关成本
表8—6 差别损益分析表 价值单位:万元 方案 项目 将全部甲半 成品深加工 为乙产成品 直接出售 甲半成品 差异额 相关收入 相关成本 其中: 加工成本 200×1000  =200000 80 000 80×1000 = 80000 100×1000 =100000  +80000 - 差 别 损 益

75 决策结论:应当将全部甲半成品深加工为乙产成品,这样可以使企业多获得20 000万元的利润。

76 二、复杂条件下,半成品是否深加工的决策 已知:仍按例8-13的资料。假定企业已具备将全部甲半成品深加工为乙产成品的能力,但如果可以将与此有关的设备对外出租,预计一年可获得15 000万元租金收入,该设备年折旧为6 000万元。其他条件均不变。 要求: (1)确定“将全部甲半成品深加工为乙产成品”方案的机会成本; (2)说明设备折旧6 000万元是否为相关成本; (3)用差别损益分析法作出是否将全部甲半成品深加工为乙产成品的决策。

77 解: (1)依题意,机会成本为15 000万元。 (2)6 000万元设备折旧不是相关成本,因为该项成本为沉没成本,与决策无关。

78 (3)依题意编制的差别损益分析表如表8—7所示:
表8—7 差别损益分析表 价值单位:万元 方案 项目 将全部甲半成品 深加工为乙产成品 直接出售 甲半成品 差异额 相关收入 相关成本合计  其中: 加工成本 机会成本 200×1000=200000 95000 80×1000=80000 15000 100×1000=100000   0 +95000 - 差 别 损 益 +5000

79 应当将全部甲半成品深加工为乙产成品,这样可以使企业多获得5 000万元的利润。
可作出以下决策结论: 应当将全部甲半成品深加工为乙产成品,这样可以使企业多获得5 000万元的利润。 BACK

80 零部件是自制或外购的决策分析 需用量确定时的决策(相关成本分析法) 需用量不确定时的决策(成本无差别点法)

81 [例8—14]已知:某企业常年生产,每年需要甲零件 件。该零件既可以自制,又可以外购。目前企业已具备自制能力,自制甲零件的单位完全生产成本为30元,其中:直接材料20元,直接人工4元,变动性制造费用1元,固定性制造费用5元。假定甲零件的外购单价为是27元,自制生产能力无法转移。 要求: (1)计算自制甲零件的单位变动生产成本; (2)利用直接判断法作出自制或外购甲零件的决策; (3)计算有关的成本节约额。

82 (1)自制甲零件的单位变动生产成本          =20+4+1=25(元/件) (2) ∵自制甲零件的单位变动生产成本< 外购甲零件的单价       25< 27    ∴ 应当自制甲零件 (3)自制比外购节约的成本      =(27-25)× = (元)

83 [例8—15]已知:仍按例8-14的资料。假定自制甲零件的生产能力可以用于承揽零星加工业务,每年预计可获贡献边际300 000元,其他条件不变。
要求: (1)确定自制甲零件方案的机会成本; (2)用相关成本分析法作出自制或外购甲零件的决策。 解: (1)自制甲零件的机会成本为 元。 (2)依题意编制的相关成本分析表如表8—9所示

84 方案 项目 自制甲零件 外购甲零件 变动生产成本 机会成本 25×100 000 =2 500 000 300 000 27×100 000
表8—9  相关成本分析表 价值单位:元 方案 项目 自制甲零件 外购甲零件 变动生产成本 机会成本 25× = 27× =   相关成本合计

85 可作出以下决策结论: 应当安排外购甲零件,这样可使企业节约 元成本。

86 解:设自制方案的固定成本为a1 ,单位变动成本为b1 外购方案的固定成本为a2 ,单位变动成本为b2 ∵a1=30 000>a2=0
[例8-16]已知:企业需用的乙部件可从市场上买到,市价为20元/件;如果安排自制,每年将发生相关的固定成本30 00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14元/件。 要求:作出自制或外购乙部件的决策。 解:设自制方案的固定成本为a1 ,单位变动成本为b1 外购方案的固定成本为a2 ,单位变动成本为b2 ∵a1=30 000>a2=0 b1=14<b2=20 ∴符合应用成本无差别点法进行决策的条件 成本无差别点业务量   =(30000—0)/(20—14)=5000(件) 决策结论:   当乙部件全年需用量在0件—5000件之间变动时,应安排外 购;当超过5 000件时,则以自制为宜 。 BACK

87 ■生产工艺技术方案的决策分析 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技术,由于劳动生产率高、劳动强度低、材料消耗少,可能导致较低的单位变动成本,但往往采用较先进的设备装置,导致固定成本高;而采用传统的生产工艺技术时,情况就会相反。在这种情况下,可以采用成本无差别点法进行决策。

88 [例8—17] 已知:某企业决定生产A零件,有甲、乙两种不同的工艺方案可供选择。甲方案的固定成本为24000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80元/件;乙方案的相关固定成本为 元,单位变动成本为120元/件。 要求:用成本无差别点法作出采用何种工艺方案的决策。

89 解: 甲方案的固定成本为a1 ,单位变动成本为b1 乙方案的固定成本为a2 ,单位变动成本为b2
∵a1= >a2= b1=80<b2=120 ∴符合应用成本无差别点法进行决策的条件 成本无差别点业务量     =(240000—160000)/(120-80)     = 2 000(件) 决策结论:  当A零件的需用量小于或等于2 000件时,应选择乙工艺方案; 当A零件的需用量大于2 000件时,应选择甲工艺方案。 BACK

90 第四节 定价决策分析 *完全成本法下 价格=单位产品生产成本×(1+成本毛利率) 其中: 成本毛利率= (利润+非生产成本)/生产成本
第四节 定价决策分析 一、以成本为导向的定价决策方法(成本加成) *完全成本法下 价格=单位产品生产成本×(1+成本毛利率) 其中: 成本毛利率= (利润+非生产成本)/生产成本

91 [例8—18] 已知:某公司生产甲产品的单位生产成本为100元/件,成本毛利率为60%。 要求:用成本加成定价法计算目标售价。
解:目标售价=100×(1+60%)=160(元)

92 *变动成本法下 价格=单位变动生产成本×(1+变动成本贡献率) 其中: 变动成本贡献率 = (利润+固定成本+变动非生产成本)/变动生产成本

93 [例8—19] 已知:某公司生产甲产品的单位变动生产成本为80元/件,变动成本贡献率为100%。 要求:用成本加成定价法计算目标售价。
解:目标售价=80×(1+100%)=160(元)

94 二、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定价决策方法 利润无差别点法在调价决策中的应用 边际分析法在最优售价决策中的应用

95 利润无差别点法是指利用调价后预计销量与利润无差别点销量之间的关系进行调价决策的一种方法 。
*利润无差别点法在调价决策中的应用 利润无差别点法是指利用调价后预计销量与利润无差别点销量之间的关系进行调价决策的一种方法 。 利润无差别点销量是指某种产品为确保原有盈利能力,在调价后应至少达到的销量指标。 利润无差别点法=(固定成本+调价前可获利润)/(拟调单价-单位变动成本)

96 (2)若将售价调低为80万元/件,预计市场容量可达到20 000件以上;
[例8—20]已知:当某公司生产经营的A产品的售价为100万元/件时,可以实现销售量10 000件,固定成本为 万元,单位变动成本为60万元/件,实现利润为 万元。假定企业现有最大生产能力为19 000件。 要求:利用利润无差别点法评价以下各不相关条件下的调价方案的可行性。 (1)若将售价调低为85万元/件,预计市场容量可达到16 500件左右; (2)若将售价调低为80万元/件,预计市场容量可达到20 000件以上; (3)若调低售价为80万元/件,预计市场容量可达到23 000件,但企业必须追加50 000万元固定成本才能具备生产23 000件产品的能力; (4)若调高售价为110万元/件,只能争取到7 000件订货(剩余生产能力无法转移); (5)调价水平与销量情况同(4),但剩余生产能力可以转移,可获贡献边际60 000万元。

97 解: (1)利润无差别点销量 = ( )/(85-60)=16 000(件) ∵最大生产能力=1 9000件>预计市场容量=1 6500件 可望实现销量=1 6500件>利润无差别点销量=1 6000件 ∴应当考虑调价 (2)利润无差别点销量 = ( )/(80-60)=20 000(件) ∵最大生产能力19 000件<预计市场容量=20 000件 可望实现销量=19 000件<利润无差别点=20 000件 ∴不应调价

98 (3)利润无差别点销量 = [( ) ]/(80-60)=22 500(件) ∵最大生产能力=预计市场容量=23 000件 可望实现销量=23 000件>利润无差别点销量=22 500件 ∴应当考虑调价 (4)利润无差别点销量 = ( )/(110-60)=8 000(件) ∵最大生产能力=1 9000件>预计市场容量=7 000件 可望实现销量=7 000件<利润无差别点销量=8 000件 ∴不应调价 (5)利润无差别点销量 = [ ( ) ] /(110-60) =6 800(件) 可望实现销量=7 000件>利润无差别点销量=6 800件 ∴应考虑调价

99 *边际分析法在最优售价决策中的应用 按照微分极值原理,如果利润的一阶导数为零,即边际利润为零,边际收入等于边际成本,此时的利润达到极大值。这时的售价就是最优售价。 如果确实无法找到能使“边际利润等于零”的售价,也可以根据“边际利润为不小于零的最小值”这个条件,来判断最优售价的位置。

100 [例8—20] 单位变动成本与销量的关系式是:b=20+0.5x, 固定成本a=70万元。
已知:某产品售价与销量的关系式为: p=60-2x; 单位变动成本与销量的关系式是:b=20+0.5x, 固定成本a=70万元。 要求:用公式法求销量—售价的最优组合(求最优售价)

101 依题意,建立的总收入模型为: TR=px=(60-2x)x=60x-2x2 边际收入MR=60-4x 总成本模型为: TC=a+bx=70+(20+0.5x)x=70+20x+0.5x2  边际成本MC=20+x 令MR=MC,可求得最优销量x0=8(件) 将最优销量x0=8代入p=60-2x,可求得最优售价p0=44(万元/件)  显然,当企业按44万元/件的价格销售8件产品时,可实现最大利润为:P0=(p-b)x-a=(44-0.5×8) ×8-70=90(万元) 

102 三、以特殊要求为导向的定价决策方法 保利定价法及其应用 保本定价法 极限定价法

103 ■[例8—21]已知:在一定时期内,某企业采用自销方式销售的某种产品的相关固定成本为50 000万元,预计销量为 件;采用代销方式的相关固定成本为30 000万元,预计销量为50 000件。目标利润为 万元,单位变动成本为50万元。 要求:利用保利定价法作出自销或代销的决策。 解: 自销方式下的保利价格 =50+( )/100000 =52.5(万元) 代销方式下的保利价格 =50+( )/50000 =54.6(万元) ∵52.5<54.6 ∴应当采用自销方式,因为自销方式方式下的价格更有市场竞争力

104 ■保本定价法 保本定价法是指在已知的成本指标和预计销量的基础上,计算以保本为目的的保本价格的一种定价方法。其公式是: 保本价格=单位变动成本+专属固定成本/预计销量 此法除了适用于竞争产品保守价格的制定外,还可应用于计算确定那些需要追加专属成本的特殊订货的最低可行价格,但必须以相关的绝对剩余生产能力无法转移为前提。

105 ■极限定价法 极限定价法是指企业把事先确定的一定单位成本标准作为定价决策的最低价格极限的一种定价方法。在企业生产能力有剩余且无法转移时,追加订货的最低极限价格就是单位变动成本;对于那些实在难以找到销路的超储积压物资和产品,甚至可以规定它们在一定时期内平均负担的仓储保管成本和损耗费以及有关的资金占用成本的合计数作为确定极限价格的依据。

106 第六节 存货决策分析 存货管理的目的与要求 储备存货的相关成本 经济订购批量决策 ————《财务管理》课程已经讲解过,复习教 材相关内容

107 本章导学: 长期投资决策分析 一、掌握货币时间价值的计算 二、能够准确确定投资项目各年净现金流量 三、理解并掌握常用的长期投资决策方法
—————复习教材相关内容!

108 第七章主要学习内容


Download ppt "成本管理会计课件 第七章 短期经营决策 第八章 长期投资决策(复习指导)."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