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七单元  第21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课标: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七单元  第21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课标: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七单元  第21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课标: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2 赫鲁晓夫 勃列日涅夫 戈尔巴乔夫 斯大林逝世后, 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和戈尔巴乔夫先后对斯大林模式进行改革,但是由于积重难返,改革步履艰难,最终一个曾在国际舞台上叱咤风云的超级大国消失了。前苏联的社会主义国家为何改革如此艰难? 我们中国的改革从中应该吸取哪些教训?

3 赫鲁晓夫的墓碑用7块黑白大理石相向衔接堆砌而成,代表了赫氏毁誉参半的一生
赫鲁晓夫 (1894—1971) 赫鲁晓夫的墓碑用7块黑白大理石相向衔接堆砌而成,代表了赫氏毁誉参半的一生

4 有人说赫鲁晓夫是斯大林的掘墓人也是斯大林的守墓人你是否同意这种观点?请说明理由。

5

6 军备上赶上美国 美苏两国力量对比 常规武装力量 战略核武器
美苏两国力量对比  常规武装力量 战略核武器 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几乎每两位科学家中就有一位在研究坦克、火炮和导弹,军工生产差不多占国民生产的40% 军备上赶上美国

7 苏联国民经济增长速度(%) 1971-1975 1976-1980 1981-1985 社会总产值 国民收入 工业总产值 农业总产值
劳动生产率 年均增长率

8 试比较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的改革有何异同?
比较点:目的、内容、结果、失败的原因 内容有所不同,前者的重点在农业, 后者的重点在工业。 目的: 都是为了解决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结果: 都取得一些成果,但最终失败。 失败的主要原因: 都是没有从根本上破 除斯大林模式。

9 苏联国旗从克里姆林宫降下 俄罗斯国旗升起 1991年月12月25日

10 苏联解体的原因: 1、根本原因:斯大林体制下的问题长期没 有得到纠正 2、历史原因:长期以来的民族高压政策导致的民族分离运动
1、根本原因:斯大林体制下的问题长期没 有得到纠正 2、历史原因:长期以来的民族高压政策导致的民族分离运动 3、外因: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 4、直接原因:戈尔巴乔夫的背离社会主义方向的改革

11 小结:俄国(苏联)发展线索(重点) 沙俄 苏俄 苏联 独联体 1917年十月革命 1922年 1991年12月《阿拉木图宣言》 资本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社会 勃列日涅夫 戈尔巴乔夫 赫鲁晓夫 列宁 斯大林 1917 1921 1925 1953 1964 1985 战时共产主义 新经济政策 斯大林体制 社会主义改革

12 启示 社会主义制度是优越的,但还不成熟, 需要不断探索,因此改革是必要的。 社会主义改革将是一个复杂、艰巨、曲 折的过程。
改革必须从国情出发,探索适合本国国 情的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三者之间的关系。


Download ppt "第七单元  第21课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课标: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认识社会主义改革的复杂性、艰巨性和曲折性。"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