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 6 章:靜態模型的全面均衡 均衡的意義 靜態模型的競爭均衡 競爭均衡的三個面向 Crusoe 的荒島經濟 – 競爭均衡的第四個面向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 6 章:靜態模型的全面均衡 均衡的意義 靜態模型的競爭均衡 競爭均衡的三個面向 Crusoe 的荒島經濟 – 競爭均衡的第四個面向"—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 6 章:靜態模型的全面均衡 均衡的意義 靜態模型的競爭均衡 競爭均衡的三個面向 Crusoe 的荒島經濟 – 競爭均衡的第四個面向
市場均衡的不效率性

2 1. 均衡的意義 市場均衡的意義: 市場均衡要求市場的「事前」(ex ante) 需求等於「事前」供給, 而「事前」的供給與需求也必須等於「事後」(ex post) 的供給與 需求。 所謂「事前」,即「成交之前的」或「預擬的」,這是交易者進 入市場之前的最適選擇。以勞動供給為例,消費者在不同工資水 準下的最適勞動量,即是他在進入市場之前的預擬交易量。 所謂「事後」,即「交易之後的」或「成交的」,這是市場的實 際交易結果。 當「事前」的總供需等於「事後」的總供需時,交易的「主觀意 願」與「客觀條件」均已滿足,供需兩造皆大歡喜,此即均衡的 意義。 經濟社會中所有市場都達成均衡的狀態,稱為全面均衡 (general equilibrium)。這是當代總體理論的基本假設,包括新興凱因斯學派。

3 2. 靜態模型的競爭均衡 靜態模型的競爭均衡 (competitive equilibrium,簡稱 CE):
2. 靜態模型的競爭均衡 靜態模型的競爭均衡 (competitive equilibrium,簡稱 CE): 我們考慮的經濟社會由政府及眾多同質的消費者及廠商所組成,這三 個成員在完全競爭的商品市場及勞動市場交會。面對外生給定的生產 面衝擊 𝐴,資本存量 𝑘 及政府購買 𝐺,此一經濟世界的全面均衡 (或稱 競爭均衡) 要求以下四組條件同時滿足 (星號變數表示內生變數的均衡 值): 消費者效用極大:面對市場工資率 𝑤 ∗ ,均衡消費 𝑐 ∗ 及均衡勞動 𝑛 ∗ 必須滿足消費者最適選擇的一階條件及預算限制,即 𝑀𝑅𝑆 𝑙,𝑐 = 𝑢 𝑙 ( 𝑐 ∗ ,1− 𝑛 ∗ ) 𝑢 𝑐 ( 𝑐 ∗ ,1− 𝑛 ∗ ) = 𝑤 ∗ 𝑐 ∗ = 𝑑 ∗ − 𝑇 ∗ + 𝑤 ∗ 𝑛 ∗ 這兩個條件決定消費者的消費需求 𝑐 𝑑 ( 𝑤 ∗ , 𝑎 ∗ ) 與勞動供給 𝑛 𝑠 ( 𝑤 ∗ , 𝑎 ∗ ) 。對消費者而言,非勞動所得 𝑎 ∗ = 𝑑 ∗ − 𝑇 ∗ 是外生變數, 但對總體經濟而言, 𝑎 ∗ 是內生變數,必須在體系內決定。

4 2. 靜態模型的競爭均衡 廠商利潤極大:面對市場工資率 𝑤 ∗ ,均衡勞動 𝑛 ∗ 也必須滿足廠商 最適選擇的一階條件,即
2. 靜態模型的競爭均衡 廠商利潤極大:面對市場工資率 𝑤 ∗ ,均衡勞動 𝑛 ∗ 也必須滿足廠商 最適選擇的一階條件,即 𝑀𝑃𝐿=𝐴 𝐹 𝑛 (𝑘, 𝑛 ∗ )= 𝑤 ∗ 上式決定廠商的勞動需求 𝑛 𝑑 ( 𝑤 ∗ ,𝐴,𝑘) 及商品供給 𝑦 𝑠 ( 𝑤 ∗ ,𝐴,𝑘)。根 據定義,均衡股利是 𝑑 ∗ =𝐴𝐹 𝑘, 𝑛 ∗ − 𝑤 ∗ 𝑛 ∗ ,這也是內生變數。 政府預算平衡:給定商品購買量 𝐺,政府以定額稅 𝑇 ∗ 平衡預算, 即 𝑇 ∗ =𝐺 顯然,均衡定額稅淨額 𝑇 ∗ 可單獨由 𝐺 決定。 商品市場與勞動市場結清:市場工資率 𝑤 ∗ 必須保證市場供需平衡, 即 商品市場: 𝑐 𝑑 𝑤 ∗ , 𝑎 ∗ +𝐺= 𝑦 𝑠 𝑤 ∗ ,𝐴,𝑘 = 𝑦 ∗ 勞動市場: 𝑛 𝑑 𝑤 ∗ ,𝐴,𝑘 = 𝑛 𝑠 𝑤 ∗ , 𝑎 ∗ = 𝑛 ∗ 以上兩式又稱市場結清條件 (market-clearing conditions)。

5 2. 靜態模型的競爭均衡 Walras 市場法則 (Walras Law of Markets):
2. 靜態模型的競爭均衡 Walras 市場法則 (Walras Law of Markets): 均衡體系有 { 𝑐 ∗ , 𝑛 ∗ , 𝑦 ∗ , 𝑇 ∗ , 𝑤 ∗ } 等 5 個內生變數,卻必須滿足以上 6 個 條件,其中有一個是多餘的。證明如下: 消費者預算限制式: 𝑐 𝑑 𝑤 ≡ 𝑑−𝑇 +𝑤 𝑛 𝑠 (𝑤) 廠商利潤或股利: 𝑑≡ 𝑦 𝑠 𝑤 −𝑤 𝑛 𝑑 (𝑤) 政府預算限制式: 𝑇≡𝐺 將政府預算限制及廠商股利代入消費者預算限制,移項後得到 𝑐 𝑑 𝑤 +𝐺 − 𝑦 𝑠 (𝑤) +𝑤 𝑛 𝑑 𝑤 − 𝑛 𝑠 (𝑤) ≡0 第一項是商品市場的超額需求,第二項是勞動市場的超額需求,兩者 加總必然等於零,此即 Walras 市場法則。 Walras 市場法則不是說市場一定結清,但若商品市場結清,則勞動市 場必然結清,反之亦然。因此,兩個市場結清條件只要一式成立即已 足夠。 Walras 市場法則是一條恆等式,在任何工資水準下都必然成立。

6 3. 競爭均衡的三個面向 第一個面向:聯立方程解 全面均衡是所有均衡條件的聯立方程解,這種表現方式特別適於定 量分析。
3. 競爭均衡的三個面向 第一個面向:聯立方程解 全面均衡是所有均衡條件的聯立方程解,這種表現方式特別適於定 量分析。 看似複雜,其實真正關鍵的均衡條件只有以下兩式: 𝑢 𝑙 𝑐,1−𝑛 𝑢 𝑐 𝑐,1−𝑛 =𝐴 𝐹 𝑛 𝑘,𝑛 𝑐+𝐺=𝐴𝐹(𝑘,𝑛) 第一式合併消費者與廠商的一階條件,第二式是商品市場的結清條 件。 以上兩式共可解出均衡消費 𝑐 ∗ 及均衡勞動 𝑛 ∗ 。一旦解出 𝑛 ∗ ,則均 衡產出是 𝑦 ∗ =𝐴𝐹(𝑘, 𝑛 ∗ ),均衡工資率是 𝑤 ∗ =𝐴 𝐹 𝑛 (𝑘, 𝑛 ∗ ) 。給定政 府購買 𝐺 ,定額稅淨額 𝑇 ∗ =𝐺。 全面均衡解是外生變數 {𝐴,𝑘,𝐺} 的函數,我們可據以分析外生衝擊 對總體均衡的影響 (見第 7 章)。

7 3. 競爭均衡的三個面向 第二個面向:市場供需模型
3. 競爭均衡的三個面向 第二個面向:市場供需模型 商品需求 𝑐 𝑑 +𝐺 及商品供給 𝑦 𝑠 分別是 工資率 𝑤 的正向及負向函數,兩者交於 E 點,商品市場達到均衡。均衡工資率 及產出分別是 𝑤 ∗ 及 𝑦 ∗ ,均衡消費是 𝑐 ∗ = 𝑦 ∗ −𝐺。 勞動需求 𝑛 𝑑 及勞動供給 𝑛 𝑠 分別是工資 率 𝑤 的負向及正向函數,兩者交於 E 點, 勞動市場達到均衡。均衡勞動是 𝑛 ∗ 。 若工資率 𝑤′ 低於均衡水準 𝑤 ∗ ,則商品 市場存在超額供給,而勞動市場存在超 額需求 (Walras 市場法則),導致市場工 資率上升,直到均衡的 E 點為止。 在全面均衡模型中,任一市場受到干擾, 必然影響另一個市場。

8 3. 競爭均衡的三個面向 第三個面向:通吃型圖形
3. 競爭均衡的三個面向 第三個面向:通吃型圖形 將生產函數以 H 點 ( 𝑛=0) 為原 點向左翻轉,並平行下移 𝐺 單位, 表示產出有 𝐺 單位被政府購買, 剩下的才能供私人消費。這是商 品與休閒之間的生產可能線 (production possibility frontier, PPF) (見下頁)。 在 𝑤 ∗ 的工資水準下,廠商會在 𝑀𝑅𝑆= 𝑤 ∗ 的 E 點生產,雇用 𝑛 ∗ 的勞動,生產 𝑦 ∗ 的商品。 在 ED = 𝑦 ∗ 的產出中,工資成本 是 EC,CD 是發放給消費者的股 利 𝑑 ∗ 。消費者繳納 𝑇 ∗ =𝐺 的定 額稅,剩下的非勞動所得 𝑎 ∗ = 𝑑 ∗ − 𝑇 ∗ 對應於 BH 線段。 顯然,ABH 線段即為消費者面 對的預算線。 若 𝑤 ∗ 為均衡工資,則消費者也 會在 𝑀𝑅𝑆=𝑤 ∗ 的 E 點消費。 商品市場及勞動市場都達到均 衡,故 E 點是全面均衡。

9 3. 競爭均衡的三個面向 補充說明:生產可能線 (PPF)
3. 競爭均衡的三個面向 補充說明:生產可能線 (PPF) 假設經濟社會有一塊地,可生產 𝑥 及 𝑦 兩種作物。 𝑥 及 𝑦 的生產可能 線即是這一塊地 (即固定有限資源) 所能生產之所有 (𝑥,𝑦) 組合的軌跡。 假設這一塊地全部用來生產 𝑥 ,產 量是 𝑥 ,全部用來生產 𝑦,產量是 𝑦 。顯然,若多生產 𝑥,則 𝑦 的產 量必然下降,故 PPF 的斜率為負。 考慮 A 點 ,廠商若增加 ∆𝑥 的 𝑥, 則 𝑦 會下降 ∆𝑦,兩者的比值即為 A 點的邊際技術轉換率 (MRT)。 根據邊際生產力遞減性質,MRT 必然隨 𝑥 增加而遞增,故 B 點切線 之斜率較陡,PPF 向外凸出。 在本章模型中,消費與休閒的 生產可能線即為 𝑐= 𝐴𝐹 𝑘,𝑛 −𝐺,顯然, 𝑀𝑅𝑇= 𝑀𝑃𝐿。

10 3. 競爭均衡的三個面向 價格調整機能 假設現行市場工資率是 𝑤′,則廠 商會在 𝑀𝑃𝐿=𝑤′ 的 A 點生產, 而消費者會在 𝑀𝑅𝑆=𝑤′ 的 B 點 消費。 在 𝑤′ 的工資水準下,勞動市場存 在超額需求 (A, B 兩點的水平距 離),而商品市場存在超額供給 (A, B 兩點的垂直距離)。 超額勞動需求使市場工資率上升, 廠商與消費者的最適選擇點逐漸 靠攏,直到最後的 E 點為止。此 時,𝑀𝑅𝑆=𝑀𝑃𝐿= 𝑤 ∗ ,無異曲 線與生產可能線切於同一點,此 即前面的全面均衡。

11 4. Crusoe 的荒島經濟:競爭均衡的第四個面向
Crusoe 的選擇問題:給定 {𝐴,𝑘,𝐺},Crusoe 的選擇問題是 max {𝑐,𝑙,𝑛} 𝑢 𝑐,𝑙 subject to 𝑙+𝑛= 𝑐=𝐴𝐹 𝑘,𝑛 −𝐺 Crusoe 既是消費者,也是生產者,故面對的是生產可能線。 一階必要條件:Crusoe 多工作一小時,可增加 MPL 的消費量,故一階 條件與代表性消費者類似,即 𝑢 𝑙 𝑐,𝑙 = 𝑢 𝑐 𝑐,𝑙 𝐴 𝐹 𝑛 (𝑘,𝑛) 或寫成 𝑀𝑅𝑆 𝑙,𝑐 = 𝑢 𝑙 (𝑐,𝑙) 𝑢 𝑙 (𝑐,𝑙) =𝐴 𝐹 𝑛 𝑘,𝑛 =𝑀𝑃𝐿 MPL 或 MRT 即為 Crusoe 休閒的機會成本或影子價格 (shadow price)。

12 4. Crusoe 的荒島經濟:競爭均衡的第四個面向
圖形分析:一階條件 Crusoe 面對生產可能線,A 點的 𝑀𝑃𝐿>𝑀𝑅𝑆,表示增加勞動可 提昇效用, B 點的 𝑀𝑃𝐿<𝑀𝑅𝑆, 表示增加休閒可提昇效用,這兩 點都不是 Crusoe 的最適選擇。 最適選擇落於 𝑀𝑅𝑆 𝐸 = 𝑀𝑃𝐿 𝐸 的 E 點,無異曲線與生產可能線相 切,對應的斜率即為休閒的影子 價格。 MRT 是消費與休閒之間的客觀 轉換比例,MRS 是消費者在消 費與休閒之間願意接受的主觀交 換比例,當 𝑀𝑅𝑆=𝑀𝑅𝑇 時,效 用達於極限,這是荒島經濟的柏 拉圖最適狀態 (Pareto Optimum, 簡稱 PO)。 顯然,競爭均衡 (CE) 即為柏 拉圖最適狀態 (PO),故本章 的模型滿足福利第一定理及 第二定理 (見下頁)。

13 4. Crusoe 的荒島經濟:競爭均衡的第四個面向
柏拉圖最適狀態 (PO):經濟社會中,任何成員得利會使其他成員中至 少一人受害的情形稱為柏拉圖最適狀態。根據此一定義,柏拉圖狀態 並非唯一,但在荒島模型或代表性消費者模型中,柏拉圖狀態只有一 個。 福利定理 (Welfare Theorems) 第一定理:在「特定條件」下,透過市場價格調整機能,競爭均衡 必然是柏拉圖最適狀態。 第二定理:給定適當的財富重分配,則在「特定條件」下,任一柏 拉圖最適狀態 (不只一個) 也必然對應於某一個競爭均衡。 給定任一柏拉圖最適狀態,經濟社會經常需要透過財富重分配或定額 移轉等手段,才能引導市場交易達到「給定的」的柏拉圖狀態。此種 財富重分配稱為單方支付或局外支付 (side payments)。(下兩頁補充說 明) Arrow 與 Debreu 證明:福利第一及第二定理具有相當的一般性,不見 得要在靜態模型中才會成立。

14 4. Crusoe 的荒島經濟:競爭均衡的第四個面向
福利定理:二人二財貨稟賦模型 A, B 兩人消費 𝑥 財及 𝑦 財,供給 量分別為 𝑥 及 𝑦 。右邊的 Edgeworth 箱型圖中,A 的原點 位於左下角,B 位於右上角。 假設稟賦點落於 e 點,現行市場 價格 (完全競爭) 是 𝑝 𝑥 及 𝑝 𝑦 。A, B 兩人面對的預算線通過 e 點, 斜率是市場相對價格 𝑝 𝑥 𝑝 𝑦 。 面對預算線,兩人分別在 A, B 兩 點消費,𝑥 的總需求是 𝑥 𝐴 + 𝑥 𝐵 , 𝑦 的總需求是 𝑦 𝐴 + 𝑦 𝐵 。 在現行市場價格下,𝑥 財市場出 現超額需求 ( 𝑥 𝐴 + 𝑥 𝐵 > 𝑥 ),而 𝑦 財市場出現超額供給 ( 𝑦 𝐴 + 𝑦 𝐵 < 𝑦 ),導致相對價格 𝑝 𝑥 𝑝 𝑦 上升, 預算線變陡,而兩人的最適選擇 也逐漸靠攏。 價格調整至兩人的無異曲線在 E 點相切時為止,此時市場結清, 故 E 點是 CE。顯然,E 點也是 PO,因為往任何方向移動,某人 得利,另一人必然受害。這是福 利第一定理 (若 CE,則 PO)。

15 4. Crusoe 的荒島經濟:競爭均衡的第四個面向
福利定理補充說明:二人二財貨稟賦 (endowment) 模型 從稟賦點 e 開始,唯一會達到的 PO 是 E 點,但這並非唯一的 PO。 事實上,任何一對無異曲線的切 點均是 PO,這些切點形成的軌跡 稱為契約線 (contract curve)。福 利第二定理從給定的 PO 開始, 我們必須找到對應的 CE。 假設 F 點是選定的 PO,對應的影 子價格是切線 CD 之斜率。 我們若將稟賦點 e 移至 CD 線上的 任一點,如 f 點,則從 f 點開始, F 點即是對應的 CE。因此,給定 局外支付 ef,F 點的 PO 可透過 CE 實現,這是福利第二定理。

16 5. 市場均衡的不效率性 福利定理必須在特定條件下才會成立,因此競爭均衡未必保證柏拉圖 最適,而完全競爭也不是福利定理成立的充分條件。
5. 市場均衡的不效率性 福利定理必須在特定條件下才會成立,因此競爭均衡未必保證柏拉圖 最適,而完全競爭也不是福利定理成立的充分條件。 現實世界中,有許多因素會使市場均衡缺乏效率,或存在柏拉圖改善 空間 (Pareto improvement)。這些因素可大略歸納為以下四端: 外部性 (externality): 外部性或外部效果是指是指經濟個體的單方行為會影響他人, 或供需雙方在交易過程中會波及無關的第三者。 當經濟活動存在外部性時,市場價格無法反映社會成本和社會 利益,因此市場交易存在福利改善空間。 社會成本 (利益) = 私人成本 (利益) + 外部成本 (利益) 污染的社會成本大於私人成本,故一般情形下,生產活動會製 造「過多」的污染。 教育的社會利益大於私人利益,故一般情形下,教育的效率不 彰。

17 5. 市場均衡的不效率性 資訊不完全或不對稱 (incomplete or asymmetric information):
5. 市場均衡的不效率性 資訊不完全或不對稱 (incomplete or asymmetric information): 當經濟活動存在資訊不完全或不對稱時,交易雙方就必須花費 額外功夫確認交易的合理性,對整體經濟而言 , 這些額外功夫經 常是「有去無回」的絕對損失 (deadweight loss) ,因此也存在福 利改善空間。 「員工與雇主」或「股東與經理」之間因為資訊不對稱或動機 不同而產生的問題,稱為主從問題 (principal-agent problem) 或 代理人問題 (agency problem)。這些問題經常造成福利損失。 扭曲性租稅 (distorting taxes): 扭曲性租稅 (如所得稅) 影響最適選擇,這是導致市場交易缺乏 效率的主要原因。 以勞動所得稅為例,假設政府對勞動所得課徵 𝜏 比例的所得稅, 則消費者最適選擇的一階條件是 𝑀𝑅𝑆 𝑙,𝑐 = 1−𝜏 𝑤,而廠商的 一階條件仍然是 𝑀𝑃𝐿=𝑤。(下頁續)

18 𝑀𝑅𝑆 𝑙,𝑐 = 1−𝜏 𝑤= 1−𝜏 𝑀𝑃𝐿<𝑀𝑃𝐿=𝑀𝑅𝑇。
5. 市場均衡的不效率性 扭曲性租稅 (distorting taxes): 此時,競爭均衡由市場結清條件 𝑐+𝐺=𝑦 及下式決定: 𝑀𝑅𝑆 𝑙,𝑐 = 1−𝜏 𝑤= 1−𝜏 𝑀𝑃𝐿<𝑀𝑃𝐿=𝑀𝑅𝑇。 柏拉圖最適狀態要求 𝑀𝑅𝑇= 𝑀𝑅𝑆 𝑙,𝑐 。當 𝑀𝑅𝑇> 𝑀𝑅𝑆 𝑙,𝑐 時,這 表示經濟社會的勞動力並未充分運用 (因為所得稅打擊工作誘因), 故競爭均衡不是柏拉圖最適狀態。 廠商的獨占力 (monopoly power):當廠商存在獨占力時,市場交易 的結果必然是「生產太少,而價格太貴」,因此也缺乏效率。


Download ppt "第 6 章:靜態模型的全面均衡 均衡的意義 靜態模型的競爭均衡 競爭均衡的三個面向 Crusoe 的荒島經濟 – 競爭均衡的第四個面向"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