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單擺實驗和氣墊軌道實驗 邱韻如(2002):以認知衝突的教學策略營造問答互動的討論情境:大一普物『單擺實驗』的教學實務探討,發表於第18屆科學教育研討會(2002/12/13) 邱韻如(2005):在大一普物實驗課程中激發學生溝通討論及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單擺實驗及氣墊軌道實驗為例,發表於2005物理教學示範研討會,國立中山大學主辦.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單擺實驗和氣墊軌道實驗 邱韻如(2002):以認知衝突的教學策略營造問答互動的討論情境:大一普物『單擺實驗』的教學實務探討,發表於第18屆科學教育研討會(2002/12/13) 邱韻如(2005):在大一普物實驗課程中激發學生溝通討論及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單擺實驗及氣墊軌道實驗為例,發表於2005物理教學示範研討會,國立中山大學主辦."—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單擺實驗和氣墊軌道實驗 邱韻如(2002):以認知衝突的教學策略營造問答互動的討論情境:大一普物『單擺實驗』的教學實務探討,發表於第18屆科學教育研討會(2002/12/13) 邱韻如(2005):在大一普物實驗課程中激發學生溝通討論及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單擺實驗及氣墊軌道實驗為例,發表於2005物理教學示範研討會,國立中山大學主辦 (2005/2/1) S 光電閘 1 光電閘2 滑車 m d

2 營造問答互動的討論情境 激發學生溝通討論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傳統的講述式教學-『學答』:你說我聽、講光抄、背多分 傳統的實驗課-『食譜式』的講義、『機械式』的操作;『放任式』的學習 對有些學生來說:動手做→動手玩;討論→聊天 對有些老師而言:倒不如在教室示範實驗或黑板實驗會比較有效率 要怎樣可以讓學生問問題、願意思考?熱烈討論? 如何培養學生溝通討論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製造情境讓學生『學問』-學習問問題、解決問題 利用實驗課『做中學』及『分組進行』的特性,可以進行『合作學習』與『問題導向學習』 討論的問題必須是能讓學生感到困惑的(產生認知衝突),但是可以利用他們所學過的知識來解決的。

3 實驗課時作點改變 食譜式→建構式,有相當的自由度 講義:使用現成或統一的 講解:鉅細靡遺 簡短,不講原理, 實驗中:解決學生操作上的問題
數據檢查:回去算或檢查誤差 簡短,不講原理, 很清楚讓學生知道要做什麼 明知不講,明知故問 找碴,製造問題 算完數據,檢查後問過問題 才能離開

4 單擺實驗(國中) 食譜式的講義→機械式的操作

5 高二物理:加速度測量實驗 設計詳細的表格供學生填寫↓ 食譜式的講義、制式的表格→機械式的操作

6 實驗課時做點改變 為什麼這樣可以培養學生溝通討論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食譜式→建構式,有相當的自由度 講義:使用現成或統一的 講解:鉅細靡遺
實驗中:解決學生操作上的問題 (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數據檢查:回去算或檢查誤差 簡短,不講原理, 很清楚讓學生知道要做什麼 明知不講,明知故問 找碴,製造問題 算完數據,檢查後問過問題 才能離開 為什麼這樣可以培養學生溝通討論及解決問題的能力?

7 94學年度普物實驗安排 (每週三小時)(前十週)
第一週:大一新生所認識的伽利略;斜面與彈簧概念測試;影片伽利略對話錄。 第二週:數據的處理與分析:工程用計算機、Excel;影片比薩斜塔 第三週:單擺實驗A:等時性 第四週:單擺實驗B和C:擺長與週期、擺角與週期 第五週:氣墊軌道實驗A: F=ma(加速度的測量方法) 第六週:氣墊軌道實驗A和B: F=ma、斜面 第七週:轉動力學實驗:轉動慣量 第八週:轉動力學實驗:角動量守恆 第九週:討論 第十週:氣墊軌道實驗C:碰撞實驗

8 中學階段課程中的單擺 等時性及變因控制:國二或國三;高一 能量的轉換:國三;高一 簡諧運動:高二
利用控制變因法,就可發現當擺角不大時,擺錘來回擺動一次所需的時間,與擺角的大小並沒有關係,這個現象稱為擺的等時性。 能量的轉換:國三;高一 探索活動:觀察擺錘在擺動過程中,高度與速度變化的關係。 簡諧運動:高二 當角度小於5度時,可以推得擺錘受力是F=- kx的形式,因此小角度的單擺是簡諧運動。

9 我的單擺實驗 內容分為三部分: A部分:固定擺角和擺長,測量一個週期,重複100次。 B部分:固定擺角,做擺長和週期的關係。
C部分:固定擺長,做擺角和週期的關係。 實驗目的: 一是當作是『數據的處理與分析』單元的實際應用 二是訓練學生實驗的態度與技巧,包括如何量長度、量角度以減少誤差等等 三是藉由此實驗瞭解單擺的物理特性及其在科學史上的地位,包括公式的由來、公式的推導、單擺和伽利略的關係、進而作為學習複擺等進一步課程的基礎。 單擺實驗的特殊意義: 1. 這是大一新鮮人在實驗室動手操作 的第一個實驗 2. 伽利略在就讀大一時發現了擺的等時性。

10 單擺實驗(實驗前的講解) 我的方法不同, 我不事先告訴他們哪些細節要注意。 如果實驗過程草率馬虎,不夠嚴謹,這樣出來的數據並沒有多大的意義。
所以,實驗時有很多細節要注意,如擺錘要綁好、擺要在一平面上晃不能繞圈圈、擺角和擺長要量精準、擺角更是要嚴格控制使每一次的角度都一樣等等。 大多數教師,會在實驗前就告訴學生要注意以上的事項,甚至要求學生用量角器把角度控制在5度之內,擺長一定要量到擺錘的重心。 我的方法不同, 我不事先告訴他們哪些細節要注意。

11 不說細節,那要說什麼? 為什麼不 講清楚 說明白? 要求學生『實驗的每一個過程都要儘可能精確,盡量避免誤差,不可以故意製造誤差』。
擺長擺角各組自行決定。 角度怎麼量怎麼固定,各組自行想辦法,但方法要『科學』一點,且不准使用量角器。 介紹光電計時器的原理。功能5的『次數』要按幾?各組自己研究。(講義上有說明書) 為什麼不 講清楚 說明白?

12 製造『問題學生』和『問題老師』 學生(無所適從→ 設法解決問題) 擺長從哪裡量到哪? 擺角怎麼量?用什麼方法固定角度? 光電計時器怎麼按?
擺角一定要5度嗎?我們高中老師說要5度。可是5度很小ㄝ。 老師(明知不講→明知故問,到處找碴) 你們高中老師為什麼說要5度?6度可不可以?10度呢?30度呢? 繩子這樣綁,會晃得不穩,製造誤差喔!? 擺長為什麼從這量到哪? 光電計時器為什按3?說說看,這樣是一週期嗎? 這樣固定角度,不會太辛苦了嗎?有沒有科學一點的方法?

13 怎麼固定角度? 用肚子? 這樣固定角度,不會太辛苦了嗎? 有沒有科學一點的方法?

14 固定角度 用課本、鐵絲,總比用肚子科學一點吧!?

15 擺長應該從哪量到哪? 甲 乙 丙 丁 直徑25mm 質量66g 為什麼是從這裡量到那裡?你怎麼知道這樣是對的?

16 其他問題 光電計時器要按幾? 擺角一定要小於5度嗎? 如果沒有小於5度,那會有什麼影響? 你的單擺有沒有等時性?
擺錘的大小和質量,對單擺的週期會造成哪些影響? 在這個實驗中,有哪些誤差是屬於隨機誤差?哪些是系統誤差?哪些是人為誤差?

17 更多問題 單擺的運動是不是一種圓周運動?請將單擺和圓周運動所受的力做個比較。
單擺的運動是不是一種圓周運動?請將單擺和圓周運動所受的力做個比較。   如果單擺的振動不是在一平面上,而是形成『錐形擺』,對週期會有什麼影響? 伽利略透過單擺的性質,對斜面運動及自由落體有更清楚的瞭解。單擺和斜面運動及自由落體有什麼關係? 伽利略根據單擺的性質製作了脈搏器,你能想像他的脈搏器和單擺的關係是什麼嗎? 是誰根據單擺的性質製作了世界上最早的擺鐘?你能說明單擺和擺鐘的關係嗎? 知道什麼是『秒擺』嗎?它和長度的定義有什麼關係? 什麼是『複擺』?和單擺的關係是什麼?(請參考『複擺實驗』) 什麼是『佛科擺』?為什麼它可以證明地球在自轉? 上下振動的彈簧和單擺有什麼關係?(請參考『彈簧實驗』)

18 中學階段課程中的加速度測量實驗 加速度的測量(打點計時器) 國三、高一:以測量速度為主 高二:二~三個實驗 物體在斜面上的運動與自由落體
牛頓第二運動定律 固定質量,改變外力 固定外力,改變質量

19 氣墊軌道實驗 F = ma實驗 斜面實驗 碰撞實驗 ……… 利用光電計時器來設計加速度a的測量方式 利用功能3及功能6各設計一個方法
只要運用三個等加速度的公式即可 最多可以接四個光電閘(需要幾個,自行決定) 設計好之後,先測試一下並請寫下來,再來和老師討論。 每一組第一次來討論時,都會被我退回去!

20 加速度a的測量 d S d S2 S1 S d 利用光電計時器功能3或功能6 方法有很多種…… 滑車 m 滑車 光電閘 1 光電閘2 滑車
光電閘 2 光電閘 3 S1 S 光電閘 1 光電閘2 滑車 m d

21 加速度a的測量 方法 1 (v0=o) 光電閘1到2的距離 S,控制使得滑車初速為 0 用功能 3 可測得滑車通過 S 所花的時間是 t
由 S= v0 t + (1/2) a t 2且令 v0 = 0 可推得: m 滑車 d S 光電閘 1 光電閘2

22 加速度a的測量 方法 1 (v0=o) 二種方法相同! 再想個方法吧! 光電閘1到2的距離 S,控制使得滑車初速為 0
用功能 3 可測得滑車通過 S 所花的時間是 t 由 S= v0 t + (1/2) a t 2且令 v0 = 0 可推得: 只用光電閘1,控制使得滑車初速為 0 用功能 6 可測得滑車通過光電閘1 所花的時間是 t m 滑車 d 光電閘 1 由 d = v0 t + (1/2) a t 2且 v0 = 0 可推得: 二種方法相同! 再想個方法吧!

23 加速度a的測量 方法 2 (v0≠0) 光電閘1到2的距離S1,光電閘1到3的距離S2
用功能 3 可測得滑車通過S1所花的時間是 t1,通過S2所花的時間是 t2。 令滑車通過光電閘1 的瞬時速度為 v0 由 S1= v0 t1 + (1/2)a t12 (1) S2= v0 t2 + (1/2)a t22 (2) 消去 v0 可得: 滑車 m d S2 光電閘 1 光電閘 2 光電閘 3 S1

24 加速度a的測量 方法 3(平均速度與瞬時速度)
光電閘1到2的距離 S1,光電閘2到3的距離 S2 用功能 3 可測得滑車通過S1所花的時間是 t1,通過S2所花的時間是 t2。 滑車通過S1的平均速度是v1= S1 / t1,通過S2的平均速度是v2= S2 / t2 由 v22= v12+ 2 a S可推得: 哪裡不對? 滑車 m d S2 光電閘 1 光電閘 2 光電閘 3 S1 平均速度 v1不是滑車開到光電 閘1和2的中間時的瞬時速度 平均速度 v2不是滑車開到光電 閘2和3的中間時的瞬時速度 所以距離S不能用(S1+S2)/2 S 請學生證明他們是錯的!並想辦法改善!

25 加速度a的測量 方法 3 (平均速度與瞬時速度)
光電閘1到2的距離 S1,光電閘2到3的距離 S2 用功能 3 可測得滑車通過S1所花的時間是 t1,通過S2所花的時間是 t2。 滑車通過S1的平均速度是v1= S1 / t1,通過S2的平均速度是v2= S2 / t2 由 v22= v12+ 2 a S可推得: 由 v2= v1+ a t 可推得: 滑車 m d S2 光電閘 1 光電閘 2 光電閘 3 S1

26 加速度a的測量 方法 4 (平均速度與瞬時速度)
用功能 6 可測得滑車通過光電閘1所花的時間是 t1,通過光電閘2所花的時間是 t2 滑車通過光電閘 1的速度v1= d / t1,通過光電閘 2的速度v2= d/ t2 滑車 d 大牌換成小牌! 平均速度→瞬時速度 由 v22= v12+ 2 a S可推得: S 光電閘 1 光電閘2 滑車 m d 同樣的, 平均速度並不是車子中點 通過光電閘時的瞬時速度

27 加速度a的測量方法的討論 d S 為什麼不直接告訴學生怎麼做? 在來來回回反反覆覆的討論後,學生才終於搞清楚他們錯在哪裡,才知道怎樣是對的。
m 滑車 d S 光電閘 1 光電閘2 加速度a的測量方法的討論 為什麼不直接告訴學生怎麼做? 在來來回回反反覆覆的討論後,學生才終於搞清楚他們錯在哪裡,才知道怎樣是對的。 滑車 m d S2 光電閘 1 光電閘 2 光電閘 3 S1 S 光電閘 1 光電閘2 滑車 m d

28 學生的心得 想想這三條公式在高中根本已經背得熟透了,沒想到上了大學,拿出應用一下,就搞到快不能吃飯了
這是第一次自己花腦力去設計實驗!起初,我們組員三個感到有些不知所措,畢竟以前都是人家把實驗設計的好好的,我們只要一步步跟著做,便可以完成實驗。但這次並不然,花了整整三節課,才好不容易討論出實驗方法,還是有參考了別組的組別的意見。但在整個討論過程中,我實在學習到不少,大家的想法,不論對錯,都提供了我們更多的思考空間,也正因為這樣,我能更加熟悉這個實驗以及學習該如何設計實驗。

29 學生的心得 在這次的實驗中,是目前我最喜歡的,高中的實驗好像都只是照著書上做,由於實驗時間的短暫,所以只能呆呆的照著做,幾乎沒有思考其中的道理,好像是機器一般。而這次的實驗在一開始就是讓我們自己想方法去組織實驗,我們這一組常常跟對面組的爭吵,他們一有什麼新的想法我們就會說明其中的錯誤加以反駁,我們遇到瓶頸時他們就會嗆一下,從互嗆當中我們思考了許多物理公式及基本定義,讓我們把塵封已久的等加速度公式再度啟用。由於是大家一起思考的,所以也學到了以前沒遇過的觀念,讓我感到物理公式是活的而不是死的。

30 斜面實驗 30 度 伽利略的斜面實驗有什麼重要意義? 角度的測量 你們喜歡幾度? 怎麼確定你們的角度? 平均速度與瞬時速度的問題
我現在才知道, 30度竟然這麼大! 滑車 光電閘 1 光電閘2

31 平均速度與瞬時速度的問題 如何測量球通過B點時的瞬時速度? 會由加速度求速度或有極限概念的學生: 高一學生,約16%
高三自然組的學生,不到20% 林範英(2003),瞬時速度概念的自我協調學習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物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B A C

32 碰撞實驗 用功能 6 可測得碰撞前、後滑車的速度 用大牌?小牌? 碰撞前後,動量守恆?動能守恆? 大牌?小牌? d 平均速度/瞬時速度 滑車
二車質量相等 二車質量不等 碰撞後二車連在一起 用功能 6 可測得碰撞前、後滑車的速度 用大牌?小牌? 碰撞前後,動量守恆?動能守恆? 滑車 d 大牌?小牌? 平均速度/瞬時速度 光電閘 1 光電閘2 滑車 V0=0

33 小結(單擺實驗和氣墊軌道實驗) 實驗的內容是有彈性及自由度的 製造問題-值得討論的問題 教師的策略及角色 彈性及自由度可以由教師來創造
讓學生敢問問題 『蠢』問題常常是好問題 能喚起學生舊經驗、引起認知衝突 教師的策略及角色 角色:從『知識傳授者』轉變為『能力引發者』 策略:從『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到『明知不講、明知故問』 告訴學生答案,是不是比較有效率? 長久以來,學生都是『有耳無嘴』,聽太多答案,而且常常是有聽沒有到。 直接講答案,是不是減少了討論與思考的機會?

34 平均速度與瞬時速度的迷思 邱韻如(2005):速度與速率的迷思,發表於2005物理教學示範暑期研討會,國立清華大學物理系主辦 (2005/8/25~26) 邱韻如(2005):一維變速度運動問題中平均速度與瞬時速度的迷思,發表於第21屆科學教育學術研討會,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科教研究所主辦(2005/12/17~18) 速度概念前測 c a b d e


Download ppt "單擺實驗和氣墊軌道實驗 邱韻如(2002):以認知衝突的教學策略營造問答互動的討論情境:大一普物『單擺實驗』的教學實務探討,發表於第18屆科學教育研討會(2002/12/13) 邱韻如(2005):在大一普物實驗課程中激發學生溝通討論及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單擺實驗及氣墊軌道實驗為例,發表於2005物理教學示範研討會,國立中山大學主辦."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