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落橋防止構造 交通部公路局.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落橋防止構造 交通部公路局."—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落橋防止構造 交通部公路局

2 1.阪神大地震受災橋樑

3 日本既有橋樑的數目和落橋防止裝置 既有道路橋的總數 務必要裝落橋防止構造之橋樑 連結材料構造(50%) PC鋼纜 (60%)
95年 130,000橋橋 72,000橋橋 突起構造(30%) 鏈索 (20%) 可省略裝置落橋防止裝置之橋樑數 樑架長(15%) 雙孔鐵片型(20%) 58,000橋橋 其他 (5%)

4 2.落橋防止裝置之目的與系統 目的:隨著構造零件或地盤的破壞,即使在構造 系統上發生無法預期的破壞,亦能防止上 部 構造落下。 防落長度
系統的構成: 連結上部構造及下部構造的構造 防落長度 PC鋼材.其他 落橋防止構造 兩個上部構造相互連結的構造 落橋防止 系統 變位限制構造 在上部構造及下部構造上設置凸出的構造 混凝土塊 鋼製托架 段差防止構造

5 3.落橋防止構造規定的演變 (1)關於支承規定的演變 支 承 ˙防震支承是用地震時保有水平耐力法標準(TYPE I)來查照。
平成2年道路橋 示方書 平成7年修復規格 平成8年道路橋 ˙防震支承是用地震時保有水平耐力法標準(TYPE I)來查照。 ˙其他支承是用震度法標準來設計。 ˙推薦橡膠支承,防震支承。 ˙震度法用地震時保有水平耐力法標準的地震力來設計 ˙希望分散於移動 [在支承部構造機能的明確化] ˙TYPE A:與落橋防止裝置系統互補來抵抗地震時保有水平耐力法標準(TYPE II)中地震的構造。 ˙TYPE B:支承單獨能承受地震時保有水平耐力法標準(TYPE II)中的地震力之構造。

6 (2) 關於落橋防止系統規定之演變 落橋防止系統 平成2年道示書 平成7年修復規格 平成8年道示書 橋 軸 方 向 必要其中之一種 要
從樑端到下部結構端緣的長度 70+0.5L 必要其中之一種 防落長度:要 落橋防止裝置 落橋防止裝置(不易造成衝擊並考慮到對直角方向的自由度及避免受損) 落橋防止構造(防止上部構造落下 ) 支承 TYPE A 要:兩端橋台在50M以下(第I種地盤) 25M以下(第二種地盤)不要 B 變位限制構造(抑制上下部的相對變位) 可動支承的移動限制裝置 可動支承の移動制限装置 不要 預備支承(解說) 連接保護裝置:可與變位限制構造兼用 直角方向 無規定 希望能檢討防落裝置 段差防止構造:於B種橋樑使用高的鋼製的支承時 交通部公路局

7 (3) 落橋防止系統設計規定之演變 平成2年道示書 平成7年修復規格 平成8年道示書 橋 軸 方 向 縱深端到下部結構端緣的長度
1)L≦100 SE=70+0.5L 2)L>100 SE=80+0.4L 縱深端到下部結構端緣的長度(支間長大的一方) 防落長度  SE=UR+UG≧SEM   SEM=70+0.5L 落橋防止裝置 HR ≧ 2.0KhRd(考慮應力增額係數) P=Rd (應力無增額係數) 落橋防止構造 Hr=1.5Rd(考慮應力增額係數) 設計最大移動量:SF=0.75SE 變位限制構造 Hs=3KhRd (考慮應力增數) 設計移動量:溫度變化等等 可動支承的移動 限制裝置 連接保護裝置 HJ=KhRd(考慮應力增額係數) 預備支承 (解說) 段差防止構造 於支承破壞後,能夠支撐的構造 直角方向 無規定 P=Rd (無應力增額係數) HS=3KhRd(考慮應力增額係數) 設計移動量:經常的移動量

8 4.落橋防止系統的基本想法

9 TYPE B 支承 (1)經常 (2)中規模地震時 連結保護裝置機能 支承機能 (3)大規模地震時 連結保護裝置破壞 支承傾斜250%
 支承機能  連結保護裝置機能 (2)中規模地震時  支承傾斜250% 連結保護裝置破壞 (3)大規模地震時  樑架長0.25SE以上  落橋防止的作用  支承破壞 (4)支承破壞後之狀況 交通部公路局

10 TYPE A支承 (1)經常 (2)中規模地震時 (3)大規模地震時 (4)落橋防止構造作用時 樑架長0.25SE以上 連結保護裝置機能
橡膠支承傾斜150% 連結保護裝置機能 (2)中規模地震時 橡膠支承破壞  變位限制構造作用 (3)大規模地震時  樑架長0.25SE以上  變位限制構造破壞  落橋防止的作用 (4)落橋防止構造作用時

11 5.落橋防止構造種類 對於直角方向移動沒有自由度 設計移動量不易取得 小規模橋樑之簡易落橋防止裝置 在阪神大地震災害中有很多破壞例

12 與連結棒連結的構造相同 舊橋 新設橋的標準構造 有全方位的自由度 可以取得大的設計移動量 優越的緩衝性能 支承維護管理容易 於舊有橋樑上為最標準的構造 (包含下部結構前面時)_

13 移動可能量極小 (落橋防止系統不能正常發揮機能) Rd小的時候 緩衝橡膠不易安裝 移動可能量比較小 Rd小的時候 價格昂貴 同 左

14 橋軸直角方向 一般的構造 移動可能量極小 (落橋防止系統難以發揮正常機能) 支承維護管理困難 移動可能量極小 (落橋防止系統難以發揮正常機能) 支承維護管理困難

15 6‧落橋防止裝置的設計 1 )設計依據: 1、中華民國89年4月7日交技八十九字第03577號函,新修正之「公路橋樑耐震設計規範」辦理。
2、日本道路橋示方書(平成8年12月) 。 3、「兵庫縣南部受災道路橋復舊」準用參考資料(案) (平成7年6月) 。 4、 「道路橋之耐震設計相關資料」(平成9年3月) 。 5、「既有橋梁支承部及落橋防止系統的設計指針 」(平成11年3月 )

16

17


Download ppt "落橋防止構造 交通部公路局."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