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健康上網一起來 一聽二規三動動,四感五慣六讚讚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健康上網一起來 一聽二規三動動,四感五慣六讚讚"—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健康上網一起來 一聽二規三動動,四感五慣六讚讚
104年中小學學生網路使用情形 調查結果發表會 主辦單位:教育部 執行單位:國立成功大學行為醫學所、教育研究所 亞洲大學心理系暨網路成癮防治中心

2 計畫主持人:柯慧貞 協同主持人:董旭英 協同主持人:周廷璽 協同主持人:李俊霆 亞洲大學副校長暨心理系講座教授 中亞聯大網癮防治中心主任
台灣網路成癮防治學會理事長 協同主持人:董旭英 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所長 協同主持人:周廷璽 亞洲大學心理學系助理教授 協同主持人:李俊霆

3 3C產品四種管教方式與不同類型網路成癮的關係
報大綱 104年中小學學生網路使用情形調查抽樣 網路使用現象調查 各類網路沉迷、網路成癮行為之盛行率 網路沉迷、網路成癮與身心健康危害的關係 3C產品四種管教方式與不同類型網路成癮的關係 結論與建議

4 104年中小學學生網路使用情形調查抽樣 調查期程:104年3月至5月 執行單位:國立成功大學、亞洲大學
調查對象:國小4年級至高中(職) 3年級 抽樣誤差:95%的信心水準下,抽樣誤差為± 0.2% 校數分布情形: 學校數 預計抽樣數 回收問卷數 有效問卷數 /百分比 男生(%) 女生(%) 遺漏值(%) 國小 36 3665 2698 2605(96.5%) 1347 (51.7%) 1240 (47.6%) 18 (0.7%) 國中 3714 3059 2973(97.2%) 1552 (52.2%) 1415 (47.6%) 6 (0.2%) 高中職 37 4362 3518 3449(98.0%) 1763 (51.1%) 1681 (48.7%) 5 總計 109 11741 9119 9027(99.0%) 4662 (51.6%) 4336 (48.0%) 29 (0.4%)

5 上網地點 平日與假日的平均上網時間 各年級經常使用的網路社群類型
網路使用現象調查 上網地點 平日與假日的平均上網時間 各年級經常使用的網路社群類型 智慧型手機的使用情形 不同網路使用類型之正向預期 不同網路使用類型之誘惑情境

6 家中擁有可上網電腦的狀況 兩年家中有可上網的電腦,皆超過九成以上 104年 103年

7 家中是否有無線網路 兩年家中有無線網路,皆高達83%以上 104年 103年

8 最常上網地點 兩年最常上網地點皆在家中,高達84.6%以上 104年 103年

9 上網地點 平日與假日的平均上網時間 各年級經常使用的網路社群類型
網路使用現象調查 上網地點 平日與假日的平均上網時間 各年級經常使用的網路社群類型 智慧型手機的使用情形 不同網路使用類型之正向預期 不同網路使用類型之誘惑情境

10 平日與假日的平均上網時間 104年較103年:非課業上網時間微降 103年 104年 單位:分鐘 單位:分鐘

11 上網地點 平日與假日的平均上網時間 各年級經常使用的網路社群類型
網路使用現象調查 上網地點 平日與假日的平均上網時間 各年級經常使用的網路社群類型 智慧型手機的使用情形 不同網路使用類型之正向預期 不同網路使用類型之誘惑情境

12 104年各年級經常使用的網路社群類型 使用最多的網路社群類型為臉書 國小:67.0% 國中:93.5% 高中職:94.3%

13 上網地點 平日與假日的平均上網時間 各年級經常使用的網路社群類型
網路使用現象調查 上網地點 平日與假日的平均上網時間 各年級經常使用的網路社群類型 智慧型手機的使用情形 不同網路使用類型之正向預期 不同網路使用類型之誘惑情境

14 智慧型手機的使用情形 104年 使用率達87.5% 擁有率 :國小48.7%;國中78.8%;高中93.3% 103年 使用率達85.2%
擁有率 :國小41.8%;國中70.9%;高中86.1%

15 上網地點 平日與假日的平均上網時間 各年級經常使用的網路社群類型
網路使用現象調查 上網地點 平日與假日的平均上網時間 各年級經常使用的網路社群類型 智慧型手機的使用情形 不同網路使用類型之正向預期 不同網路使用類型之誘惑情境

16 線上遊戲正向預期 國小:兩年皆以「和大家一起玩」及「感到開心」最多 國中:兩年皆以「和大家一起玩」及「感到開心」最多
高中:兩年皆以「和大家一起玩」及「感到開心」最多 104年 103年

17 Facebook正向預期 104年 103年 國小 :「獲取新的知識或資訊」及「打發無聊時間」最多 國小:「掌握好友動態」及「感到開心」最多
國中 :「獲取新的知識或資訊」及「打發無聊時間」最多 高中 :「獲取新的知識或資訊」及「打發無聊時間」最多 103年 國小:「掌握好友動態」及「感到開心」最多 國中 :「掌握好友動態」及「感到開心」最多 高中 :「掌握好友動態」及「與志趣相投的人交流」最多

18 智慧型手機/平板正向預期 國小:兩年皆以「打發無聊時間」及「獲取新知識和資訊」最多 國中:兩年皆以「打發無聊時間」及「獲取新知識和資訊」最多
高中:兩年皆以「打發無聊時間」及「獲取新知識和資訊」最多 103年 104年

19 上網地點 平日與假日的平均上網時間 各年級經常使用的網路社群類型
網路使用現象調查 上網地點 平日與假日的平均上網時間 各年級經常使用的網路社群類型 智慧型手機的使用情形 不同網路使用類型之正向預期 不同網路使用類型之誘惑情境

20 線上遊戲誘惑情境 104年 103年 國小:兩年皆以「考完試或寒/暑假,想放鬆時」及「無聊時」最難抗拒使用
國中:兩年皆以「考完試或寒/暑假,想放鬆時」及「無聊時」最難抗拒使用 高中:兩年皆以「考完試或寒/暑假,想放鬆時」及「無聊時」最難抗拒使用 104年 103年

21 Facebook誘惑情境 104年 國小: 「考完試或寒/暑假,想放鬆時」、「無聊時」最難抗拒使用 國中: 高中: 103年 國小:
「無聊時」、「想和朋友聊天時」最難抗拒使用 高中:

22 智慧型手機/平板誘惑情境 104年 103年 國小:兩年皆以「無聊時」、 「考完試或剛放寒/暑假時」最難抗拒使用
國中:兩年皆以「無聊時」、 「考完試或剛放寒/暑假時」最難抗拒使用 高中:兩年皆以「無聊時」、 「考完試或剛放寒/暑假時」最難抗拒使用 智慧型手機/平板誘惑情境 104年 103年

23 各類網路沉迷、網路成癮行為之盛行率 參考DSM-5遊戲成癮診斷準則,編製成9題網路成癮量表,每題1分 A 一般組(0分至2分)
B 沉迷組(3分) C 成癮高風險組(4分) D 成癮重風險組(5分以上) E 成癮高風險+重風險組(4分以上)

24 網路沉迷、網路成癮高風險群盛行率 104年 103年 兩年皆隨年級越高 沉迷、成癮盛行率越嚴重
兩年皆隨年級越高 沉迷、成癮盛行率越嚴重 104年較103年:重風險組盛行率略升,但未達顯著差異 沉迷組與高風險組達顯著下降 104年 103年

25 線上遊戲沉迷、線上遊戲成癮高風險群盛行率
兩年皆以國中生最嚴重 104年較103年:重風險組略升,在高中職達顯著上升 沉迷組與高風險組在國小與高中職達顯著下降 104年 103年

26 Facebook沉迷、 Facebook成癮高風險群盛行率
兩年皆以國中生最為嚴重 104年較103年:重風險組在高中職略升,未達顯著差異 沉迷組與高風險組達顯著下降 104年 103年

27 智慧型手機/平板沉迷、智慧型手機/平板成癮高風險群盛行率
兩年皆隨年級越高 沉迷、成癮盛行率越嚴重 104年較103年:重風險組略升,在高中職達顯著上升 沉迷組與高風險組在國小組與高中職組達顯著下降 104年 103年

28 網路沉迷、成癮與身體症狀之關係 網路沉迷、成癮與敵意之關係
網路沉迷、網路成癮與身心健康危害的關係 網路沉迷、成癮與身體症狀之關係 網路沉迷、成癮與敵意之關係 網路沉迷、成癮與疑心之關係 比較一般組(0-2分)、沉迷組(3-4分)、成癮組(≥5分)三組的身心健康差異

29 身體症狀指頭疼、失眠、肌肉麻木痠痛、眼乾、視線模糊等症狀
網路沉迷、網路成癮之身體症狀 兩年皆呈現成癮程度越嚴重,身體症狀越多 身體症狀指頭疼、失眠、肌肉麻木痠痛、眼乾、視線模糊等症狀 104年 103年 單位:分 單位:分 四種成癮行為皆為:A < B;A < C;B < C 四種成癮行為皆為:A < B;A < C;B < C 註:一般組為A、沉迷組為B、成癮組為C

30 網路沉迷、網路成癮之敵意症狀 兩年皆呈現成癮程度愈嚴重,敵意愈高 104年 103年
單位:分 單位:分 四種成癮行為皆為:A < B;A < C;B < C 四種成癮行為皆為:A < B;A < C;B < C 註:一般組為A、沉迷組為B、成癮組為C

31 網路沉迷、網路成癮之疑心症狀 兩年皆呈現成癮程度愈嚴重,疑心越高 104年 103年
單位:分 單位:分 四種成癮行為皆為:A < B;A < C;B < C 四種成癮行為皆為:A < B;A < C;B < C 註:一般組為A、沉迷組為B、成癮組為C

32 3C產品四種管教方式與 不同類型網路成癮的關係

33 3C產品的四種「管教方式」 民主式紀律 溺愛式管教 權威式管教 忽略式管教 高回應 低規範 高規範 低回應 高規範、高回應 低規範、高回應
安全健康上網規範 提供孩子使用需求 一起討論上網活動 民主式紀律 高規範、高回應 安全健康上網規範 提供孩子使用需求 一起討論上網活動 X V V V V V 低規範 高規範 權威式管教 高規範、低回應 安全健康上網規範 提供孩子使用需求 一起討論上網活動 忽略式管教 低規範、低回應 安全健康上網規範 提供孩子使用需求 一起討論上網活動 X V X X X X 低回應

34 3C產品的四種管教方式之網路成癮盛行率 國小:溺愛>忽略>權威、民主式紀律 國中:忽略>溺愛、權威、民主式紀律
高中職:忽略>溺愛、權威>民主式紀律

35 3C產品的四種管教方式之線上遊戲成癮盛行率
國小:溺愛、忽略>權威、民主式紀律 國中:忽略>權威>民主式紀律;溺愛>民主式紀律 高中職:忽略>溺愛、權威、民主式紀律

36 3C產品的四種管教方式之Facebook成癮盛行率
國小:溺愛>忽略>權威、民主式紀律 國中:忽略、溺愛>民主式紀律;忽略>權威 高中職:溺愛、忽略>權威、民主式紀律

37 3C產品的四種管教方式之智慧型手機/平板成癮盛行率
國小:溺愛>忽略>權威、民主式紀律 國中:忽略>權威、民主式紀律 高中職:權威、忽略>民主式紀律;忽略>溺愛

38 網路使用現象調查 各類網路沉迷、網路成癮行為之盛行率
結論與建議 網路使用現象調查 各類網路沉迷、網路成癮行為之盛行率 網路沉迷、網路成癮與身心健康危害的關係 3C產品四種管教方式與不同類型網路成癮的關係

39 結論與建議 建議 兩年家中有可上網的電腦,皆超過九成以上 持續推動3C產品使用 與安全健康上網的親 職教育
兩年家中有無線網路,皆高達83%以上 兩年最常上網地點皆在家中,高達84.6%以上 每天非課業網路使用時間在104年雖有微幅下降, 但仍然偏高: 平日:國小57.8(分鐘)、國中 115.8(分鐘)、     高中職147.2(分鐘) 假日:國小120.1(分鐘)、國中231.0(分鐘)、     高中職266.1(分鐘) 持續推動3C產品使用 與安全健康上網的親 職教育 親職教育方案開發與 人才培訓 宣導管教規範 高風險家庭協助 建議

40 結論與建議 建議 3C產品四種管教方式與不同類型網路成癮 的關係
民主式紀律是會了解孩子的需求,也和孩子溝通討論,訂定 使用規範,培養孩子自主管理好習慣,孩子較不易成癮。 家庭加強輔導管教,了 解孩子需求與上網活動, 透過良好溝通,訂定3C 產品使用規範。 強化親子溝通技能與家 庭教育。 培養良好的健康安全上 網習慣,減少不健康安 全的上網習慣。 建議

41 結論與建議 建議 網路成癮者之身心適應差:身體症狀多、敵意高 及疑心高。 網路沉迷、網路成癮高風險群盛行率:
104年較103年:重風險組盛行率略升,但未達顯著差異; 沉迷組與高風險組顯著下降。 線上遊戲沉迷、線上遊戲成癮高風險群盛行率: 104年較103年:重風險組增加,在高中職達顯著上升; 沉迷組與高風險組在國小與高中職顯著下降。 Facebook沉迷、 Facebook成癮高風險群盛行率: 104年較103年:重風險組在高中職略升,未達顯著差異; 智慧型手機/平板沉迷、智慧型手機/平板成癮高風險群盛行 率: 沉迷組與高風險組在國小組與高中職組顯著下降。 網路成癮者之身心適應差:身體症狀多、敵意高 及疑心高。 建議 沉迷者下降,可能是一級預 防較早實施,已有初步成 效,應持續推動與觀察。 高中職生遊戲成癮與手機成 癮重風險組顯著提升,值得 重視。 應及早積極推動學校三級預 防,尤其是啟動高風險群篩 檢與介入。 結合縣市及學校強化輔導人 員專業知能及研發有效介入 方案與教材。 教育部推動實施方案,應持 續調查與觀察成效。

42 結論與建議 線上遊戲、平板/智慧型手機使用的正向預期: 國小、國中與高中職兩年皆以「和大家一起玩」及「感到開心」為主。 Facebook使用的正向預期: 國小與國中由「掌握好友動態」轉而以「獲取新的知識或資訊」及「打發無聊時間」為主;高中職以「掌握好友動態」及「與志趣相投的人交流」轉而以「獲取新的知識或資訊」及「打發無聊時間」為主。 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均需重視網路與非網路生活的平衡,使學生在非網路的現實生活中擁有歸屬感、愉悅感、成就感與意義感,才能有效預防兒童與少年藉網路活動尋求高四感。 健康上網教育,不只要融入資訊教育,也需融入健康教育課程與輔導活動。 建議 線上遊戲誘惑情境 國小、國中與高中職兩年皆以「考完試或寒/暑假,想放鬆時」 及「無聊時」最難抗拒使用。 Facebook誘惑情境 國小與國中 以「掌握好友動態」及「感到開心」轉而以「考完試或放寒/暑假,想放鬆時」和「無聊時」為主;高中職以「無聊時」及「想和朋友聊天時」轉而以「考完試或寒/暑假,想放鬆時」和「無聊時」為主。 智慧型手機/平板誘惑情境 國小、國中與高中職兩年皆以「無聊時」、 「考完試或放寒/暑假,想放鬆時」為主。

43 健康上網一起來 六讚讚 一聽 二規 五慣 三動動 高四感生活 二規 三動動 四感 五慣 六讚讚 一聽 多稱讚孩子合理使用網路的行為
傾聽孩子的需求 二規 對孩子上網做規範 五慣 培養五種網路使用好習慣 人:和父母討論網路交友情形事:保護自己與他人隱私 時:規定每天網路使用時間上 限;每天先做功課再上網 地:睡覺時手機不放床邊, 電腦放在公共區域 物:使用適合年齡遊戲 三動動 每用30分鐘就要站起來活動10分鐘 高四感生活 歸屬感、愉悅感、 成就感、意義感


Download ppt "健康上網一起來 一聽二規三動動,四感五慣六讚讚"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