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Presentation is loading. Please wait.

第 1 章 直線和線性函數.

Similar presentations


Presentation on theme: "第 1 章 直線和線性函數."—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1 第 1 章 直線和線性函數

2 1.1 笛卡兒座標系統 笛卡兒座標系統 Tan/管理數學 第1章 第2頁

3 笛卡兒座標系統 Tan/管理數學 第1章 第2-3頁

4 笛卡兒座標系統 Tan/管理數學 第1章 第3-4頁

5 距離的公式 距離的公式 平面上的兩點P1 (x1, y1) 與P2 (x2, y2) 之間的距離d為 (1) Tan/管理數學
第1章 第4頁

6 例題 1 試求(4, 3) 與(2, 6)兩點之間的距離。 解: 令平面上的兩點分別為P1(4, 3)與P2(2, 6) ,則
利用公式(1)可得 Tan/管理數學 第1章 第5頁

7 例題 2 令P(x, y)是圓上的一點,此圓半徑為r,中心點為C(h, k),請找出 x 與 y的關係式。 解:
根據圓的定義,C(h, k)與圓上的點P(x, y)的距離為 r,利用公式(1)可得 兩邊平方即得 Tan/管理數學 第1章 第5頁

8 距離的公式 圓方程式 (x  h)2 + (y  k)2 = r2 (2)
圓心C(h, k),半徑為r的圓方程式(equation of a circle)為 (x  h)2 + (y  k)2 = r (2) Tan/管理數學 第1章 第5頁

9 例題 3 找出下列的圓方程式: a.半徑為2,圓心在( 1, 3)。 b.半徑為3,圓心在原點。 解:
a.將r = 2, h = 1 及k = 3代入公式(2),即得 [x  ( 1)]2+ (y  3)2 = 22 (x + 1)2 + (y  3)2 = 4 見圖7(a)。 Tan/管理數學 第1章 第6頁

10 例題 3(續) b. 將r = 3, h = k = 0代入公式(2),可得 x2 + y2 = 32 x2 + y2 =9 見圖7(b)。
Tan/管理數學 第1章 第6頁

11 1.2 直線 線的斜率 假設L是通過相異兩點(x1, y1) 及(x2, y2) 的唯一線。若x1 x2,則L斜率(slope) 定義如下: 非垂線的斜率 假設L是條非垂線(nonvertical line)且通過兩相異點(x1, y1)及(x2, y2),則可計算其斜率m (3) 參見圖9。 Tan/管理數學 第1章 第11頁

12 線的斜率 Tan/管理數學 第1章 第11頁

13 線的斜率 若x1 = x2,則L是一條垂線(vertical line),其斜率無定義(undefined),見圖10。 Tan/管理數學
第1章 第12頁

14 線的斜率 Tan/管理數學 第1章 第12頁

15 線的斜率 圖12 顯示出一群通過原點的直線及其斜率,由圖中可以很明顯看到斜率的正負與線的走向關係。 Tan/管理數學 第1章 第12-13頁

16 例題 1 畫出通過點( 2, 5),斜率為 的直線。 解:
畫出通過點( 2, 5),斜率為 的直線。 解: 首先將點( 2, 5)標到圖上(見圖13)。其次,考慮斜率為 代表x 增加一個單位時,y將減少 個單位。因此,若x增加3個單位時,y將減少 個單位,因此我們走到了另一個點(1, 1)。最後,此兩點連線即為所求。 Tan/管理數學 第1章 第13頁

17 例題 1(續) Tan/管理數學 第1章 第13頁

18 例題 2 一直線通過點( 1, 1) 與(5, 3),找出其斜率m。 解:
令(x1, y1)為點( 1, 1),(x2, y2)為點(5, 3)。將x1 = 1, y1=1, x2=5, y2=3 代入公式(3)可得 參見圖14。 Tan/管理數學 第1章 第13-14頁

19 例題 2(續) Tan/管理數學 第1章 第14頁

20 例題 3 找出通過點( 2, 5) 與(3, 5)的直線斜率。 解: 利用公式(3)可得 參見圖15。 Tan/管理數學 第1章 第14頁

21 線的斜率 從上例可知水平線(horizontal line)的斜率是0。此外,我們可從兩線的斜率判斷它們是否平行。 平行線
相異的兩條線互相平行(parallel),若且唯若其斜率相等或均無定義。 Tan/管理數學 第1章 第14頁

22 例題 4 令L1為通過點( 2, 9) 與(1, 3) 的線, L2為通過點( 4, 10) 與(3, 4) 的線,試問L1與L2是否平行? 解: L1與L2的斜率分別為 由於m1 = m2,故L1與L2是平行的(見圖16)。 Tan/管理數學 第1章 第15頁

23 例題 4 Tan/管理數學 第1章 第15頁

24 線方程式 令L為平行於y軸(垂直於x軸)的直線,則L切過x軸的(a, 0)點,其x座標必然是x = a,a為任意的實數。所以,L的線方程式可寫成 x = a L即是垂線。例如,圖17的兩條垂線,其線方程式分別為x = 2 及x=3。 Tan/管理數學 第1章 第15頁

25 線方程式 Tan/管理數學 第1章 第16頁

26 線方程式 假設L是一條非垂線,其斜率為m,(x1, y1) 為線上的一個點。令(x, y) 是L線上另一點,則由公式(3)可得
交叉相乘後,即得下列點斜式(point-slope form)方程式(4)。 點斜式 已知一直線的斜率是m,且通過點(x1, y1),則其線方程式為 y  y1 = m (x  x1) (4) Tan/管理數學 第1章 第16頁

27 例題 5 一直線通過點(1, 3),斜率為2,求其線方程式。 解: 可利用點斜式,將點座標代(1, 3),斜率代2
y  3 = 2 (x  1) y  y1 =m (x  x1) 化簡成 2x  y + 1= 0 Tan/管理數學 第1章 第16頁

28 例題 6 一線通過點(3, 2) 與(4, 1),求其線方程式。 解: 我們首先求出斜率 再利用點斜式,將點座標代(4, 1),斜率代
參見圖18。 Tan/管理數學 第1章 第17頁

29 例題 6 Tan/管理數學 第1章 第17頁

30 線方程式 互相垂直的線 若L1與L2為相異的兩條非垂線,斜率分別為m1與m2,則L1與L2互相垂直(perpendicular) (寫成L1⊥ L2)若且唯若 Tan/管理數學 第1章 第17頁

31 例題 7 一線通過點(3, 1) 並與例題5 之直線垂直,寫出其線方程式。 解: 例題5 的直線斜率是2,因此與其垂直的線,斜率應
為 。運用點斜式,可以得到 參見圖19。 Tan/管理數學 第1章 第18頁

32 例題 7(續) Tan/管理數學 第1章 第18頁

33 線方程式 若一直線L不是水平線也不是垂線,它必然與x軸和y軸相交。假設 L 與 x 軸交於(a, 0),與 y 軸交於(0, b),則a, b分別稱為線 L 的 x 截距(x-intercept) 與 y 截距(y-intercept),參見圖20。 Tan/管理數學 第1章 第18頁

34 線方程式 令L直線的斜率為m,y截距為b。因L經(0, b)的點,故由點斜式(即公式(4))可得 y  b = m (x  0)
y = mx + b 該式稱為斜截式(slope-intercept form)。 斜截式 一直線的斜率是m且與y軸相交於(0, b),則其線方程式為 y = mx + b (5) Tan/管理數學 第1章 第19頁

35 例題 8 一直線的斜率是3,y 截距是4,寫出其線方程式。 解: 在公式(5)中代入m = 3 及b = 4 即得線方程式
y = 3x  4 Tan/管理數學 第1章 第19頁

36 例題 9 給定線方程式3x  4y = 8,找出該線的斜率及y截距。 解: 我們可以先將線方程式改寫成
Tan/管理數學 第1章 第19頁

37 例題 10 運動器材的銷售額 某地區一家運動器材店銷售經理繪製了過去5年的銷售圖,並發現資料點約形成一條直線(見圖21)。請用第一年與第五年的資料點找出其趨勢線(trend line),並預測第六年的銷售額。 Tan/管理數學 第1章 第19-20頁

38 例題 10(續) 解: 由圖21可以知道第一年與第五年的資料點為(1, 20)與(5, 60),利用公式(3)先求出斜率如下
再用點(1, 20) 與斜率m = 10 代入點斜式即得 y  20 = 10 (x  1) y = 10x + 10 Tan/管理數學 第1章 第20頁

39 例題 10(續) 解:(續) 將x = 6代入所得的方程式,可預測第六年的銷售額為 y = 10(6) + 10 = 70
即70,000元。 Tan/管理數學 第1章 第20頁

40 線方程式的一般式 線方程式的一般式 含x, y變數的一般式線性方程式為
Ax + By + C = (6) 其中,A, B, C是常數且A, B至少有一數不為0。 一直線的方程式一定是線性方程式;同時,每一線性方程式恰好代表著一條直線。 Tan/管理數學 第1章 第21頁

41 例題 12 畫出3x  4y  12 = 0 的線。 解: 由於相異的兩點決定一條直線,因此我們只要找出滿足方程式的兩個點,即可畫出所要的線。為方便起見,令y = 0 解得x = 4,我們有了第一個點(4, 0);令x = 0解得y = 3,於是我們有了第二個點(0,  3)。連接此兩點即得該線,見圖22。 Tan/管理數學 第1章 第21頁

42 例題 12(續) Tan/管理數學 第1章 第21頁

43 線方程式的一般式 直線方程式 垂線:x = a 水平線:y = b 點斜式:y  y1 =m (x  x1)
斜截式:y = mx + b 一般式:Ax + By + C = 0 Tan/管理數學 第1章 第22頁

44 1.3 線性函數與數學模型 數學模型 Tan/管理數學 第1章 第29頁

45 函數 函數 線性函數 我們稱函數 f(x) = mx + b為線性函數(linear function),其中 m 和 b 為任意的常數。
函數(function) f 定義了x 與 y 之間的對應規則,每個 x值對應一且唯一的y值。 線性函數 我們稱函數 f(x) = mx + b為線性函數(linear function),其中 m 和 b 為任意的常數。 Tan/管理數學 第1章 第30-31頁

46 例題 1 美國健康照護花費 由於美國高齡人口快速成長,預期未來幾十年其健康照護花費將明顯增加。下表列出美國 年的健康照護花費(單位:兆元),2009年以後為預估值: 表中的數據可以下列數學模型描述: S(t) = 0.134t 其中t代表年份,起始年(t = 0) 為2008 年。 Tan/管理數學 第1章 第31頁

47 例題 1 美國健康照護花費(續) a. 繪出函數S的圖形。
例題 1 美國健康照護花費(續) a. 繪出函數S的圖形。 b. 假設這個趨勢繼續維持下去,2014年(即t = 6)時,美國健康照護花費估計為若干? c. 試問自2008 至2013 年期間,美國健康照護花費的增加速率為何? 資料來源:Centers for Medicare & Medicaid Services. Tan/管理數學 第1章 第31頁

48 例題 1 美國健康照護花費(續) 解: a.函數S的圖形如圖24所示。 Tan/管理數學 第1章 第32頁

49 例題 1 美國健康照護花費(續) 解:(續) b. 估計2014年時,美國健康照護花費為
例題 1 美國健康照護花費(續) 解:(續) b. 估計2014年時,美國健康照護花費為 S(6) = 0.134(6) = 3.129  大約為3.13 兆元。 c. 因為函數S是線性的,所以美國健康照護花費S的 增加速率即該直線的斜率。由函數中t 的係數可以 得知線的斜率為0.134,因此健康照護花費每年大 約增加0.134 單位,即每年增加0.134 兆元。 Tan/管理數學 第1章 第32頁

50 例題 2 線性折舊 一台網路伺服器的初始價值是10,000元,經線性折舊5年後的殘值為3,000元。
例題 2 線性折舊 一台網路伺服器的初始價值是10,000元,經線性折舊5年後的殘值為3,000元。 a. 寫出其帳面價值的函數,以t代表折舊的年 份。 b. 2年後該網路伺服器的帳面價值若干? c. 此網路伺服器的折舊速率為何? Tan/管理數學 第1章 第32頁

51 例題 2 線性折舊(續) 解: a. 令V為t年後網路伺服器的帳面價值。在線性 折舊的假設下可知V為線性函數,圖形呈直
例題 2 線性折舊(續) 解: a. 令V為t年後網路伺服器的帳面價值。在線性 折舊的假設下可知V為線性函數,圖形呈直 線。由已知條件可以找出兩點,即t = 0 時 V = 10,000,以及t = 5 時V = 3,000,故此兩 點座標為(0, 10,000)與(5, 3,000),據此可出 斜率 Tan/管理數學 第1章 第33頁

52 例題 2 線性折舊(續) 解:(續) 再以點(0, 10,000)與斜率m = 1,400代入點斜式得
例題 2 線性折舊(續) 解:(續) 再以點(0, 10,000)與斜率m = 1,400代入點斜式得 V  10,000 = 1,400 (t  0) V = 1,400t + 10,000 參見圖25。 Tan/管理數學 第1章 第33頁

53 例題 2 線性折舊(續) 解:(續) Tan/管理數學 第1章 第33頁

54 例題 2 線性折舊(續) 解:(續) b. 2 年後該網路伺服器的帳面價值為 V = 1,400(2) + 10,000 = 7,200
例題 2 線性折舊(續) 解:(續) b. 2 年後該網路伺服器的帳面價值為 V = 1,400(2) + 10,000 = 7,200 即7,200元。 c. 此網路伺服器的折舊速率等於折舊線的斜率 取絕對值,因m = 1,400,故網路伺服器每 年折舊1,400 元。 Tan/管理數學 第1章 第33頁

55 P (x) = 生產並銷售x個產品得到的總利潤
線性成本、線性收入及線性利潤函數 成本函數、收入函數及利潤函數 令x代表產品的生產量或銷售量,則成本函數(cost function) 為 C(x) = 生產x個產品的總成本 收入函數(revenue function) 為 R(x) =銷售x個產品的總收入 利潤函數(profit function) 為 P (x) = 生產並銷售x個產品得到的總利潤 Tan/管理數學 第1章 第34頁

56 例題 3 利潤函數 某家濾水器製造商的固定成本為每月20,000 元,單位生產成本為20元,單位售價為30元,請列出該製造商的成本、收入及利潤函數。 解: 令x代表濾水器的生產量及銷售量,則 C(x) = 20x + 20,000 R(x) = 30x P(x) = R(x)  C(x) = 30x  (20x + 20,000) =10x  20,000 Tan/管理數學 第1章 第34-35頁

57 線性需求函數 特性:需求個數會隨價格降低而增加 價格(price) 個數 Tan/管理數學 第1章 第35頁

58 例題 4 需求函數 一鬧鐘在單位價格8 元時需求量是48,000 個,單位價格12元時需求量降到32,000 個。
例題 4 需求函數 一鬧鐘在單位價格8 元時需求量是48,000 個,單位價格12元時需求量降到32,000 個。 a.在線性的假設下,請寫出需求方程式。 b.當需求量為40,000個時,單位價格為多 少? c.若單位價格為14元,則需求量是多少? Tan/管理數學 第1章 第35頁

59 例題 4 需求函數(續) 解: a. 令p為鬧鐘的單位價格,x為p元價格下的需 求量(單位:千個)。由題意知 p = 8時
例題 4 需求函數(續) 解: a. 令p為鬧鐘的單位價格,x為p元價格下的需 求量(單位:千個)。由題意知 p = 8時 x = 48,因此點(48, 8) 在需求曲線上。同樣 地,點(32,12) 亦在需求曲線上。由這兩點 我們可以先求出斜率 Tan/管理數學 第1章 第36頁

60 例題 4 需求函數(續) 解:(續) 其次,將點(48, 8)與斜率值代入點斜式,可得 需求曲線繪於圖27。 Tan/管理數學
例題 4 需求函數(續) 解:(續) 其次,將點(48, 8)與斜率值代入點斜式,可得 需求曲線繪於圖27。 Tan/管理數學 第1章 第36頁

61 例題 4 需求函數(續) 解:(續) Tan/管理數學 第1章 第36頁

62 例題 4 需求函數(續) 解:(續) b. 將x = 40 (代表需求量為40,000 個)代入 需求方程式 故單位價格為10元。
例題 4 需求函數(續) 解:(續) b. 將x = 40 (代表需求量為40,000 個)代入 需求方程式 故單位價格為10元。 Tan/管理數學 第1章 第36頁

63 例題 4 需求函數(續) 解:(續) c. 以p = 14 代入,解下列需求方程式 得知需求量為24,000 個。 Tan/管理數學
例題 4 需求函數(續) 解:(續) c. 以p = 14 代入,解下列需求方程式 得知需求量為24,000 個。 Tan/管理數學 第1章 第36頁

64 線性供應函數 特性:供應個數隨價格增加而增加。 Tan/管理數學 第1章 第37頁

65 例題 5 供應函數 一商品的供應方程式為4p  5x = 120,p的單位是元,x的單位是100。 a. 試繪出供應曲線。
例題 5 供應函數 一商品的供應方程式為4p  5x = 120,p的單位是元,x的單位是100。 a. 試繪出供應曲線。 b. 試問單位價格55 元時,供應量為多少? 65 Tan/管理數學 第1章 第37頁

66 例題 5 供應函數(續) 解: a. x = 0時由供應方程式得知p截距為30,而 p = 0 時又求得x截距為24,因此繪一直線
例題 5 供應函數(續) 解: a. x = 0時由供應方程式得知p截距為30,而 p = 0 時又求得x截距為24,因此繪一直線 通過點(0, 30) 與(24, 0),則該線位於第一 象限的部分即所求的供應曲線。 b. 將p = 55 代入供應方程式,解 4(55)  5x = 120,得x = 20,故市場的供應 量為2,000 個。 Tan/管理數學 第1章 第37頁

67 例題 5 供應函數(續) 解:(續) Tan/管理數學 第1章 第38頁

68 1.4 直線的交點 尋找二線的交點 實務上有些問題的解就在兩線的交點(intersection)上。以下我們說明如何以代數的方法解二直線的交點。令L1, L2代表兩條直線,其線方程式分別為 y = m1x + b1 y = m2x + b2 其中m1, b1, m2, b2是常數,兩直線交於P (x0, y0),如圖30。 Tan/管理數學 第1章 第42頁

69 尋找二線的交點 Tan/管理數學 第1章 第42頁

70 例題 1 請找出二直線y = x+1 與y = 2x + 4 的交點。 解: 令 y 值相等,則 x + 1 = 2x + 4
Tan/管理數學 第1章 第42-43頁

71 例題 1(續) 解:(續) Tan/管理數學 第1章 第43頁

72 損益兩平分析 假設公司的成本、收入及利潤函數均為線性,其方程式如下: C(x) = cx + F R(x) = sx
P(x) = R(x)  C(x) = (s  c)x  F 收入函數 成本函數 Tan/管理數學 第1章 第43-44頁

73 例題 2 損益兩平水準 培特公司的產品單位生產成本是4 元,每個售價10 元,已知公司每月的固定成本為12,000元,試求其損益兩平點。
例題 2 損益兩平水準 培特公司的產品單位生產成本是4 元,每個售價10 元,已知公司每月的固定成本為12,000元,試求其損益兩平點。 解: 首先依題意列出成本與收入的函數如下 C(x) =4x + 12,000 R(x) =10x 見圖33。 Tan/管理數學 第1章 第44頁

74 例題 2 損益兩平水準(續) 解:(續) Tan/管理數學 第1章 第44頁

75 例題 2 損益兩平水準(續) 解:(續) 令R(x) = C(x) ,解 10x = 4x + 12,000 6x = 12,000 x = 2000 再將解得之x值代入R(x)求損益兩平收入 R(2000) = (10)(2000) = 20,000 因此,如公司營運上欲求得損益兩平,則每個月需生產2000 個產品,此時每月的損益兩平收入為20,000 元。 Tan/管理數學 第1章 第45頁

76 例題 3 損益兩平分析 承例題2 回答下列問題: a. 如果培特公司每個月僅生產並銷售1,500 個 產品,公司的損失會是多少?
例題 3 損益兩平分析 承例題2 回答下列問題: a. 如果培特公司每個月僅生產並銷售1,500 個 產品,公司的損失會是多少? b. 如果每個月生產並銷售3,000 個產品,公司 的利潤會是多少? c. 培特公司應生產多少個產品才能保證至少有 9,000元的獲利? Tan/管理數學 第1章 第45頁 Tan/管理數學 第1章 第45頁

77 例題 3 損益兩平分析(續) 解: 我們先列出利潤函數如下 P(x) = R(x)  C(x) =10x  (4x + 12,000)
例題 3 損益兩平分析(續) 解: 我們先列出利潤函數如下 P(x) = R(x)  C(x) =10x  (4x + 12,000) =6x  12,000 a. 因P(1500) = 6(1500)  12,000 =  3,000,意味 公司每月會有3,000 元的損失。 b. 因P(3000) = 6(3000)  12,000 = 6,000,意味 公司每月會有6,000元的利潤。 Tan/管理數學 第1章 第45頁

78 例題 3 損益兩平分析(續) 解:(續) c. 設定利潤函數值為9,000,求x的解: 9,000 = 6x  12,000
例題 3 損益兩平分析(續) 解:(續) c. 設定利潤函數值為9,000,求x的解: 9,000 = 6x  12,000 6x = 21,000 x = 3,500 所以公司每月至少要生產3,500 個產品,才能達到最低9,000元的獲利目標。 Tan/管理數學 第1章 第45頁

79 例題 4 決策分析 羅森公司的管理階層必須在兩種製造程序中做選擇。兩種程序其月成本函數分別為C1(x) =20x + 10,000 以及C2(x) =10x + 30,000,其中x為產品的生產量。今知產品單價為40元,且預計月銷售量是800個,則公司的管理階層應選擇何種程序以使利潤最大? Tan/管理數學 第1章 第46頁

80 例題 4 決策分析(續) 解: 在第一種程序下,計算營運的損益兩平水準可得 40x = 20x + 10,000 20x = 10,000
例題 4 決策分析(續) 解: 在第一種程序下,計算營運的損益兩平水準可得 40x = 20x + 10,000 20x = 10,000 x = 500 Tan/管理數學 第1章 第46頁

81 例題 4 決策分析(續) 解:(續) 而第二種程序下的營運損益兩平水準為 40x = 10x + 30,000 30x = 30,000
例題 4 決策分析(續) 解:(續) 而第二種程序下的營運損益兩平水準為 40x = 10x + 30,000 30x = 30,000 x = 1,000 Tan/管理數學 第1章 第46頁

82 例題 4 決策分析(續) 解:(續) 由於預計的月銷售量只有800個,不到1,000個,若使用第二種程序,羅森公司將無法獲利,因此公司的管理階層應選擇第一種程序,方能獲得利潤。 Tan/管理數學 第1章 第46頁

83 市場均衡 Tan/管理數學 第1章 第47頁

84 例題 6 市場均衡 溫馬公司專門生產掛壁式溫度計,其產品的需求方程式為 5x + 3p  30 = 0 供應方程式為
例題 6 市場均衡 溫馬公司專門生產掛壁式溫度計,其產品的需求方程式為 5x + 3p  30 = 0 供應方程式為 52x  30p + 45 = 0 其中,x為需求數量(單位:1,000 個),p為溫度計之單價。請找出均衡數量與價格。 Tan/管理數學 第1章 第47-48頁

85 例題 6 市場均衡(續) 解: 本題需解聯立方程式 5x + 3p  30 = 0 52x  30p + 45 = 0
例題 6 市場均衡(續) 解: 本題需解聯立方程式 5x + 3p  30 = 0 52x  30p + 45 = 0 我們可以用代換法(method of substitution) 求解,即任意選取一個方程式,將其中的一個變數表示成另一變數的形式,再代入另一方程式中。 Tan/管理數學 第1章 第48頁

86 例題 6 市場均衡(續) 解:(續) 假設我們先從需求方程式著手 Tan/管理數學 第1章 第48頁

87 例題 6 市場均衡(續) 解:(續) 再將p的結果代入供應方程式中 Tan/管理數學 第1章 第48頁

88 例題 6 市場均衡(續) 解:(續) 然後將所得的x值代回 p 式,求得 p 值如下
例題 6 市場均衡(續) 解:(續) 然後將所得的x值代回 p 式,求得 p 值如下 因此,我們得到均衡數量為2.5 × 1,000 = 2,500個,均衡價格為每個溫度計5.83元。 Tan/管理數學 第1章 第48頁

89 例題 7 市場均衡 某一廠牌的DVD 播放機在單價260元時,需求量為8,000台;於單價200元時,需求量增加為10,000台。又知單價低於100元時,製造商將不供應商品;但單價高於100元時每提升50元,製造商將增加1,000台的供應量。今假設需求與供應方程式均為線性。 a. 寫出需求方程式。 b. 寫出供應方程式。 c. 找出均衡數量與價格。 Tan/管理數學 第1章 第48-49頁

90 例題 7 市場均衡(續) 解: 令p為DVD 播放機的單價(單位:100 元),x為其數量(單位:1,000 台)。
例題 7 市場均衡(續) 解: 令p為DVD 播放機的單價(單位:100 元),x為其數量(單位:1,000 台)。 a. 由於需求函數已假設為線性,因此可 知需求曲線是通過點(8, 2.6)與(10, 2)的 直線,求得斜率 Tan/管理數學 第1章 第49頁

91 例題 7 市場均衡(續) 解:(續) 再將點(10, 2) 與斜率m = 0.3代入點斜式可得需求方程式
例題 7 市場均衡(續) 解:(續) 再將點(10, 2) 與斜率m = 0.3代入點斜式可得需求方程式 p  2 =  0.3 (x  10) p = 0.3x + 5 見圖35。 Tan/管理數學 第1章 第49頁

92 例題 7 市場均衡(續) 解:(續) Tan/管理數學 第1章 第49頁

93 例題 7 市場均衡(續) 解:(續) b. 供應曲線是通過點(0, 1) 與(1, 1.5)的直線, 求得斜率
例題 7 市場均衡(續) 解:(續) b. 供應曲線是通過點(0, 1) 與(1, 1.5)的直線, 求得斜率 再將點(0, 1)與斜率m = 0.5 代入點斜式可得 供應方程式 p  1 = 0.5 (x  0) p = 0.5x + 1 見圖35。 Tan/管理數學 第1章 第49頁

94 例題 7 市場均衡(續) 解:(續) c. 解需求與供應的聯立方程式如下: p = 0.3x + 5 p = 0.5x + 1
例題 7 市場均衡(續) 解:(續) c. 解需求與供應的聯立方程式如下: p = 0.3x + 5 p = 0.5x + 1 設兩式的等號右側相等,得 0.8x  4=0 故x = 5。將x值代入需求或供應方程式均可得到 p = 3.5。因此,均衡數量為5,000台,均衡價格為 350元。 Tan/管理數學 第1章 第50頁

95 例題 7 市場均衡(續) 解:(續) Tan/管理數學 第1章 第49頁

96 P1 (x1, y1) , P2 (x2, y2) , P3 (x3, y3) ,……, Pn (xn, yn)
1.5 最小平方法 斜截式最小平方法 假設有以下 n 個資料點 P1 (x1, y1) , P2 (x2, y2) , P3 (x3, y3) ,……, Pn (xn, yn) 其最小平方線(或迴歸線)方程式為 y = f(x) = mx + b 其中,m與b由正規方程組(normal equations) (9)與(10)求解而得 Tan/管理數學 第1章 第56頁

97 1.5 最小平方法 例題 1 找出下列資料點之最小平方線
P1(1, 1), P2(2, 3), P3(3, 4), P4(4, 3), P5(5, 6) 解: 此題共有5個資料點,故n = 5,且 x1 = 1  x2 = 2  x3 = 3  x4 = 4  x5 = 5 y1 = 1  y2 = 3  y3 = 4  y4 = 3  y5 = 6 Tan/管理數學 第1章 第56頁

98 例題 1(續) 解(續): 在解方程式之前,建議先計算下表求出各欄總和: Tan/管理數學 第1章 第56頁

99 例題 1(續) 解(續): 將表格值代入方程式(9)與(10)即得正規方程組 5b + 15m = 17 (11)
(13) Tan/管理數學 第1章 第56頁

100 例題 1(續) 解(續): 將之代入方程式(12)可得 再將m值代入方程式(13)得到 Tan/管理數學 第1章 第56-57頁

101 例題 1(續) 解(續): 因此,所求最小平方線為 y = x + 0.4 本例之散佈圖與最小平方線示於圖38。 Tan/管理數學
第1章 第57頁

102 例題 1(續) Tan/管理數學 第1章 第57頁

103 例題 2 美國健康照護花費 本題承自第1.3 節例題1。由於美國高齡人口快速成長,預期未來幾十年其健康照護花費將明顯增加。下表列出美國 年的健康照護花費(單位:兆元),其中t代表年份,起始年(t = 0) 為2008年,2009 年以後為預估值。 試利用最小平方法找出美國健康照護花費的函數。資料來源:Centers for Medicare & Medicaid Services. Tan/管理數學 第1章 第57頁

104 例題 2 美國健康照護花費(續) 解: 首先由下表計算各欄總和: Tan/管理數學 第1章 第58頁

105 例題 2 美國健康照護花費(續) 解(續): 將表中數值代入方程式(9)與(10)即得正規方程組 6b + 15m = 15.95 (17)
Tan/管理數學 第1章 第58頁

106 例題 2 美國健康照護花費(續) 解(續): 再將m值代入方程式(19)得到
b   2.5(0.1335)  故所求得健康照護花費函數為 S(t) = 0.134t Tan/管理數學 第1章 第58頁


Download ppt "第 1 章 直線和線性函數."

Similar presentations


Ads by Google